食品中色素讲义的测定
试验讲义-分光光度法测量溶液中色素含量
分光光度法测量溶液中色素含量一、引言(实验背景)在物质检测分析领域,对样品测试时往往直接采用化学方法,或先采用化学方法预处理后再采用物理方法进行测试分析,这样都要采用化学试剂,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而纯物理方法在整个测量过程没有化学反应,更多依赖于物理手段和数学处理来解决问题,符合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需求,受到国家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欢迎。
随着测试方法的转变,人才需求也随之发生转变。
以往利用化学分析方法进行物质检测分析,需要大批量化学、生物相关专业人才。
而随着物理测试方法的广泛采用,光学、光电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顺应社会需求,适应形势变化,光学、光电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制造分光光度计的技术,还要创新使用方法,通过实验训练积累知识和经验,以便达到社会人才需求标准,为推动社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作贡献。
二、实验目的与内容食品中常添加色素使外观好看而吸引消费者,特别是食品饮料中常常使用人工色素配制成各种颜色。
而毒理学证明化学合成色素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的甚至可致癌。
各国相继制订了法规,对食品中合成色素的使用做了限量规定。
本实验目的就是要采用光学方法测出溶液中常用的色素含量。
溶液中常使用三种色素显示黄色、橙色或红色:柠檬黄、日落黄和胭脂红,本实验要求:(1)实验前一周进行预习查资料,设计出使用分光光度计同时测出溶液中柠檬黄、日落黄和胭脂红的含量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包括:1)实验所需条件,包括仪器设备、材料试剂、工具器材等;2)配制哪些溶液?测量哪些数据?并设计好记录数据的表格以及主要实验步骤(注:分光光度计输出的数据量较大,每个样品的测量结果以文件形式保存,请先拟好文件名,填入表格,以免搞错);3)由实验数据计算柠檬黄、日落黄和胭脂红的含量的方法,并说明所需使用的软件或拟编写的程序。
实验设计方案至少提前一天(需要特殊材料的方案须提前一周)交给任课老师审阅,通过审阅后方可进行实验。
(2)实验时,按照所设计实验方案,配制所需溶液,并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出相应的光谱数据;数据记录单须交老师审查签字。
食品中色素测定
A X
m V2 V1 1000
式中:
• X -样品中着色剂的含量,g/kg; • A -样液中着色剂的质量,µg; • V1-样品稀释体积,ml; • V2-进样体积,ml; • M -取样品质量,g。 • 取2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报告算术平均值
的二位有效数。
注意事项
1、在重复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 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超声
空化作用、机械效应 、热效应 、化学效应
• 空化作用
• 是超声波以每秒两万次以上的压缩力和减压力交互性的高 频变换方式向液体进行透射。在减压力作用时,液体中产 生真空核群泡的现象,在压缩力作用时,真空核群泡受压 力压碎时产生强大的冲击力 。
• 为何可以脱气?
• (1)液体内局部出现拉应力而形成负压,压强的降低 使原来溶于液体的气体过饱和,而从液体逸出,成为小气 泡。 (2)另一原因是强大的拉应力把液体“撕开”成一 空洞,称为空化。空洞内为液体蒸气或溶于液体的另一种 气体,甚至可能是真空
胭脂红
日落红 柠檬黄
(三)实验器材
1、天平 2、垂融漏斗 3、抽滤瓶及真空泵 4、电炉子 5、蒸发皿 6、高效液相色谱仪
(四)实验试剂
1、聚酰胺粉(尼龙6):过200目筛。 2、200g/L柠檬酸溶液:称取20g柠檬酸(C6H8O7·H2O),加
水定容至100ml,混匀。 3、pH4的水:水加柠檬酸溶液调pH值到4。 4、甲醇-甲酸(6:4)溶液:量取甲醇60ml,甲酸40ml,混
3、高效液相色谱参考条件
色谱柱: 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波长254nm; 流速: lmL/min; 流动相:甲梯度洗脱:甲醇:20%~35%,3%/min;35%~
食品颜色的测定
食品颜色的测定测定食品颜色时的注意事项凡液体食品或有透明感的食品,在用光照射时,不仅有反射光,还有一部分为透射光。
因此,使用仪器的测定值往往与眼睛的判断产生差异。
在测定固体食品时,往往颜色并不均匀,眼睛的观察往往是总体印象。
用仪器测定时,往往只限于被测点的较小面积,所以要注意到仪器测值与目测颜色印象的差异。
测定颜色的方法不同,或使用仪器不同,都可能造成颜色值的不同。
试样的制作对于固体食品,测定时要尽量使表面平整。
在可能条件下,最好把表面压平。
对于糊状食品,最好采用适当的方法,使食品中各成分混合均匀。
这样眼睛观察值和仪器测定值就比较一致。
例如对果蔬酱、汤汁、调味汁之类,可以在不使其变质前提下适当均质处处理。
颗粒食品测定时,尽量使颗粒大小一致。
为此,可采用过筛或适当破碎其中大块的方法处理。
颗粒大小一致可减少测定值的偏差。
测定粉末食品时,可以把测定表面压平。
果汁类相当透明液体颜色的测定,应使试样面积大于光照射面积,否则光会散射出去。
当测定透过色光时,应尽量将试样中的悬浮颗粒用过滤或离心分离的方法除去。
对颜色不均匀的平面或混有颜色不同颗粒的食品,可以使试样在测定时旋转,以达到混色效果。
颜色的测定(1)比色分析法指应用单色性较差的光(即波长范围较宽)与被测物质作用而建立的分析方法。
只在可见光区域内使用,可分为目视比色法、光电比色法。
目视比色法目视比色法指用眼观察比较溶液颜色深浅来确定物质含量或溶液浓度的方法。
常用的是标准系列法,有标准色卡对照法和标准液比较法等。
测定时要注意观察的位置和光源、试样的摆放位置。
图为一部分测定图例。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标准色卡对照法国际上出版的标准色卡,一般都是根据色彩图制定的。
常见的有孟塞尔色图、匀色空间色、麦里与鲍尔色典和日本的标准色卡(CC5000)等。
薄层层析法分离色素[讲义]
实验八色素的分离(层析法)一、目的要求1.掌握薄层板的制备及薄层层析的操作方法。
2.掌握吸附剂活度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3. 掌握偶氮苯和苏丹红(III)的分离方法二、实验原理薄层层析是将吸附剂或者支持剂(有时加入固化剂)均匀地铺在一块玻璃上,形成薄层。
把欲分离的样品点在薄层板的一端,然后将点样端浸入适宜的展开剂中, 在密闭的层析缸中展开,使混合物得以分离的方法。
由于层析在薄层上进行故而得名。
薄层层析是一种微量、快速的层析方法。
它不仅可以用于纯物质的鉴定,也可用于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及含量的测定,还可以通过薄层层析来摸索和确定柱层析时的洗脱条件。
薄层层析根据作为固定相的支持物不同,分为薄层吸附层析(吸附剂)、薄层分配层析(纤维素、硅胶、硅藻土)、薄层离子交换层析(离子交换剂)、薄层凝胶层析(分子筛凝胶)等。
薄层层析中以吸附薄层为多用,吸附薄层中常用的吸附剂为氧化铝和硅胶(氧化铝的活化温度为150℃-160℃,硅胶的活化温度为105℃-110℃)。
吸附薄层主要是利用吸附剂对样品中各成分吸附能力不同,及展开剂对它们的解吸附能力的不同,使各成分达到分离。
分配薄层层析在展开过程中,各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作连续不断的分配,由于各成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因而可以达到相互分离的目的。
薄层层析选择展开剂视被分离物的极性及支持剂的性质而定。
如果薄层层析所用的支持剂是吸附剂,在同一吸附剂上,不同化合物的吸附性质有如下规律:1.饱和碳氢化合物不易被吸附;2.不饱和碳氢化合物易被吸附,分子中双键愈多,则吸附得愈紧密;3.当碳氢化合物被一个功能基取代后,吸附性增大。
吸附性较大的化合物,一般需用极性较大的溶剂才能推动它。
选择展开剂的另一个依据是溶剂的极性大小。
极性大的化合物需用极性大的展开剂,极性小的化合物需用极性小的展开剂。
一般情况下,先选用单一展开剂如苯、氯仿、乙醇等,如发现样品个组分的R值较大,可改用或加入适量极性小的展开剂如石油醚等。
食用色素(亮兰苋菜红柠檬黄) 检验规程
标题:食用色素(亮兰、苋菜红、柠檬黄)检验规程
分发部门:总经理室、质量技术部、行政部(存档)
食用色素(亮兰、苋菜红、柠檬黄)检验规程
一目的
本规程的制定是为了规范食用色素的检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二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用色素的检测方法和操作要求;检测项目根据天平牌果味维C含片中相关食用色素的原料标准制定。
QC检验员对本规程实施负责,QA负责监督。
三规程
感官检测
打开产品包装,通过外观检查判定:
亮兰蓝紫色粉末。
柠檬黄橙黄色粉末。
苋菜红红褐色至暗红色粉末。
食品实验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4.28
2. 2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色谱法的
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 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 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 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 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 析。
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高效、高速、高灵敏度、高自动化
现状:超量使用,使用工业色素、染料色素
4
方便、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合成着色 剂,是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的必要手段。
测定手段(GB/T 5009.35-2003): 1. 高效液相色谱法 2. 薄层色谱法 3. 示波极谱法 4. 其他:纸上层析、分光光度法
5
亮蓝、柠檬黄、日落黄
6
合成着色剂在饮料中的最大使用量
合成着色剂:用人工合成的方法从煤焦油中制取,或以苯、 甲苯、萘等芳香烃化合物为原料合成的有机色素。包括苋 菜红、柠檬黄、亮蓝、日落黄、诱惑红、赤鲜红等等。
3
合成着色剂的潜在危害——致泻性、致癌性
国际:JECFA制定各种合成着色剂的ADI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 准(GB2760-2011)。
PH 4的水(70℃) 水+柠檬酸溶液,调至PH=4, 加热
调PH 洗涤
甲醇-甲酸溶液
60mL甲醇+40mL甲酸
洗涤
无水乙醇-氨水-水 70mL乙醇+20mL氨水+10mL水 解吸附
乙酸铵溶液
合成着色剂标准溶 液
1.54g乙酸铵,纯水定容至 1000mL,乙酸调PH至4
浓度0.05mg/mL
流动相 定量分析
14
3. 除杂质 组装好G3漏斗,将样品倒入漏斗,抽滤; PH4的水(70℃)洗涤3次,每次20mL(洗涤沉淀物); 甲醇-甲酸洗涤3次,每次20mL(洗涤天然色素); 400mL PH4的水洗涤至PH为4。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方法食品中合成着色剂主要是以人工方法进行化学合成的有机色素类,按其化学结构不同可分为偶氮类色素和非偶氮类色素,偶氮类色素按溶解性不同又可分为油溶性和水溶性两类。
合成类色素中还包括色淀。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种类很多,国际上允许使用的有30余种,我国允许使用的主要有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新红、玫瑰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靛蓝、牢固绿等。
6.1高效液相色谱法1)原理食品中的合成着色剂经聚酰胺吸附法或液一液分配法提取后,制成水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经反相色谱分离,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和与峰面积比较进行定量。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最小检出量为:新红5ng、柠檬黄4ng、苋菜红6ng、胭脂红8ng、日落黄7ng、赤藓红18ng、亮蓝26ng。
当进样量为0.025g样品时,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2、0.16、0.24、0.32、0.28、0.72、1.04mg/kg。
2)仪器和试剂(1)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带紫外检测器。
(2)试剂⑴正己烷。
分析纯。
⑵盐酸。
分析纯。
⑶乙酸。
⑷甲醇:经滤膜(0.45μm)过滤。
⑸聚酰胺粉(尼龙6):过200目筛。
⑹乙酸铵溶液(0.02mol/L):称取1.54g乙酸铵,加水至1000mL,溶解,经滤膜(0.45μm)过滤。
⑺氨水:量取氨水2mL,加水至100mL,混匀。
⑻甲醇一甲酸(6+4)溶液:量取甲醇60mL,甲酸40mL,混匀。
⑼柠檬酸溶液:称取20g柠檬酸(C6H8O7•H2O),加水至100mL,溶解混匀。
⑽无水乙醇一氨水一水(7+2+1)溶液:量取无水乙醇70mL、氨水20mL、水10mL,混匀。
⑾三正辛胺正丁醇溶液(5%):量取三正辛胺5mL,加正丁醇至100mL,混匀。
⑿饱和硫酸钠溶液。
⒀pH6的水:水加柠檬酸溶液调pH到6。
⒁合成着色剂标准溶液:准确称取按其纯度折算为100%质量的柠檬黄、日落黄、苋菜红、胭脂红、新红、赤藓红、亮蓝、靛蓝各0.1000g,置100mL容量瓶中,加pH6的水到刻度。
第四章 食品添加剂的分析第三节 红曲色素的测定
第三节 红曲色素的测定
(4)火腿肠:称取30g火腿肠,捣碎,加海沙少许, 混匀,每次加入50mL石油醚提取脂肪,共提取三次,每 次提取45min,过滤,滤液弃去,残渣放通风橱中,用 吹风机吹干,用50mL甲醇提取红曲色素30min,共3次, 过滤,合并滤液,滤液中加入3mL的钨酸钠溶液沉淀蛋 白,弃去蛋白,滤液减压浓缩至10mL,此液供测定用。
第三节 红曲色素的测定
8. 红 曲 色 素 的 标 准 溶 液 : 取 1 g 红 曲 色 素 , 加 入 30mL甲醇溶解,然后加入5g硅胶,拌匀,装入50硅胶层 析柱中(湿法装柱),将拌有硅胶的红曲色素装在柱顶, 后用甲醇洗脱;直至洗脱下来的甲醇无的为止,然后减 压浓缩至膏状,于60~70℃烘箱中烘干,约剩下0.89g 的红曲色素作为薄层分析用标准品。用甲醇配成1mg/mL 的标准溶液。
9.红曲色素标准使用液:临用时吸取标准溶液 5.0mL,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此溶液 每毫升相当于0.1mg红曲色素。
第三节 红曲色素的测定
三、仪器 1.微量注射器10μL。 2.展开槽25cm×6cm×4cm。 3.薄层板:市售预制硅胶GF254板。 4.层析柱。 5.接收瓶。 6.全玻璃浓缩器。 7.真空泵。
第三节 红曲色素的测定
2.测定 (1)点样:取市售硅胶GF254板(4cm×20cm),离底 边2cm处,点上述样品溶液10μL,同时在右边点2μL色 素标准溶液。 (2)展开:将上述已点上样品与标准品的二块板, 分别放入试剂“正己烷:醋酸乙酯:甲醇(5∶3∶2)” 和“正己烷:醋酸乙酯:甲醇(5∶3∶2)”中展开,待 展开剂前沿至15cm处,取出,放入通风橱,晾干,在 UV254 nm下观察,试剂“正己烷:醋酸乙酯:甲醇 (5∶3∶2)”得到4个点,Rf值分别分0.86,0.71,0.54, 0.38,试剂“正己烷:醋酸乙酯:甲醇(5∶3∶2)”得 到3个点,Rf值分别为0.86,0.69,0.57。样品与标品 的斑点的Rf值一致。则证明样品的色素为红曲色素。
实验讲义:食品中山梨酸 苯甲酸的测定
学号姓名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会检测食品中添加剂的原理方法。
2、了解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3、掌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的基本方法。
二、基本原理食品试样加温除去二氧化碳和乙醇,调节pH至中性,过滤后进高效液相色谱仪,可以检测其中的山梨酸与苯甲酸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根据所使用的固定相和分离机理一般可以分为分配色谱、吸附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和空间排阻色谱等。
在分配色谱中组分在色谱柱上的保留程度取决于它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K:K 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浓度显然,K值越大,组分在固定相中的保留时间越长,固定相与流动相的极性相差也越大。
根据所使用的固定相和流动相,又分为正相液相色谱和反相液相色谱。
其中,反相液相色谱的分离是以样品的疏水结构的差异为基础的。
样品的极性越大,保留值越小。
由于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组分的保留值保持恒定并且峰面积与组分的浓度成正比。
因此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测定组分在色谱图上的保留时间t R和峰面积A,即可直接用t R和A进行定性定量。
三、仪器与试剂1、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2、色谱柱:ODS C18柱250×4.6 mm;3、流动相:甲醇: 0.02 mol/L乙酸胺=5: 95;4、进样器:25 μL;5、50 mm的0.45 µm 油膜和水膜滤膜,0.45 µm水膜一次性过滤头;6、色谱纯甲醇、乙酸铵、氨水(1:1)、苯甲酸、山梨酸、醋酸、碳酸氢钠、Apple贵妃醋爽、雪碧;7、10 mL容量瓶20个;25 mL容量瓶20个;苯甲酸:山梨酸:CH3-CH=CH-CH=CH-COOH四、实验步骤1、储备液的配置① 20 g/L碳酸氢钠溶液:称取2 g碳酸氢钠(优级纯),加水至100 mL,振摇溶解;②苯甲酸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0.1000 g苯甲酸,加20 g/L碳酸氢钠溶液5mL,加热溶解,转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100 mL,苯甲酸含量为1 mg/mL作为储备液;为什么要加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呈弱碱性,而进液相的样品不能过酸或过碱。
食品中红曲色素的测定
食品中红曲色素的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 B/T5009.150—2003代替G B/T17336--19982003—08-11发布食品中红曲色素的测定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o f m o n a s c a s c o l o u r s i11f o o d s2004—01·01实施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本标准代替G B/T1’7336一。
1998((食品中红曲色素的测定》。
本标准按照G B/T200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围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严巍、王梅、鲁雁飞、杨祖英、刘宝灵。
原标准于1998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G B/T5009.150—2003红曲色素作为食品着色剂已经列入G B2760--1996~-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按正常需要量加入。
1范围食品中红曲色素的测定本标准规定了用薄层层析方法测定食品中红曲色素。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红曲色素的测定。
G B I T5009.150—20032原理试样中红曲色素经提取,净化后,T L C分离,与标准T L C板比较定性,选用分配系数在两相中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3试剂3.1硅胶:柱层析用,120目~180目。
3.2硅胶:G F254。
3.3甲醇。
3.4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5+3+2)。
3.5三氯甲烷+甲醇(8+3)。
3.6海砂:先用1+10盐酸煮沸15r a i n,用水洗至中性,再于105℃干燥,贮于具塞的玻璃瓶中,备用·3.7石油醚:沸程60"C~90℃。
3.8红曲色素的标准溶液:取1g红曲色素,加入30m L甲醇溶解,然后加入5g硅胶,拌匀,装入50g硅胶层析柱中(湿法装柱)。
将拌有硅胶的红曲色素装在柱顶,后用甲醇洗脱;直至洗脱下来的甲醇无色为止,然后减压浓缩至膏状,于60℃~70℃烘箱中烘干,约剩下0.89g的红曲色素作为薄层分析用标准品。
食品化学与分析实验讲义 (1)
食品化学与分析实验讲义本实验讲义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生物技术系《生物技术综合技能训练Ⅰ》教学改革小组合作完成。
总共包含21个实验项目,由验证性实验、应用型实验和研究设计型实验组成,其中验证性实验2项、应用型实验18项目,研究型实验1项。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验证性实验在课外进行,应用型实验在课堂进行,设计研究性实验采取课外和课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充分体现了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独立设计能力为主要目的人才培养精神。
由于学时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对其中某些基础性实验和应用型实验进行选做。
本讲义的实验内容主要包括常规类食品营养物质、风味物质、有害物质的等测定,主要利用化学原理通过仪器分析等检测手段来完成。
考虑其它高校专门将食品有害物质,如农残、兽残、药残以及重金属等项目的检测安排在《仪器分析》,本小组未将这些项目检测的方法编入本讲义,充分体现了食品有害物质检测的专业性。
本讲义的编写过程参照了国标的最新方法和众多使用率高的实验教材,并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众多参考教材中所使用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做了少量的修改。
同时,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对一些实验结果的计算方法做了重新的规定。
编写过程中难免存在纰漏,希望能得到同行专家学者的指正。
实验1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一、实验原理水分的测定方法包括加热干燥法、蒸馏法、卡尔费休法、电测法、近红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核磁共振法、干燥剂法等,其中加热干燥法是使用最普遍的方法。
加热干燥法是适合大多数食品测定的常用方法。
按加热方式和设备的不同,可分为常压加热干燥法、减压加热干燥法、微波加热干燥法等。
常压加热干燥法根据操作温度的不同,又可分为105℃烘箱法和130℃烘箱法。
食品中的水分一般是指在100℃左右直接干燥的情况下,所失去的物质的总量。
105℃烘箱法适用于测定在95~105℃下,不含或含其他挥发性物质甚微的食品,如谷物及其制品、淀粉及其制品、调味品、水产品、都制品、乳制品、肉制品;130℃烘箱法适用于谷类作物种子水分的测定。
食用色素实验报告
食用色素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食用色素实验,探究不同食用色素在不同条件下对食物的染色效果,并了解食用色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 实验原理食用色素是一种可以向食品中添加用于改变食品颜色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来源,食用色素可以分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两类。
天然色素主要是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提取的,而合成色素则是通过化学合成获得的。
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代表性的几种食用色素进行染色实验。
3. 实验材料与方法3.1 实验材料- 五种不同的食用色素: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紫色- 白色的米饭、面包和牛奶3.2 实验方法1. 准备好实验材料,即五种不同的食用色素和白色的食物样本。
2. 将每种食用色素分别与一定量的水混合,制备不同浓度的色素溶液。
3. 将每个食物样本分成5组,每组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食用色素溶液。
控制一组不加色素作为对照组。
4. 记录每组添加的色素溶液浓度和颜色。
5. 将每个样品静置一段时间,观察食物的染色效果。
6. 用肉眼观察每个样品的染色效果,并对染色深浅进行评估。
4.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观察发现,不同浓度的食用色素在不同食物样本上表现出不同的染色效果。
以下是实验数据的总结:食用色素染色浓度染色效果红色低微弱红色中明显红色高鲜艳黄色低微弱黄色中明显黄色高鲜艳蓝色低微弱蓝色中明显蓝色高鲜艳绿色低无绿色中明显绿色高鲜艳紫色低无紫色中明显紫色高鲜艳通过数据可以看出,食用色素的浓度与染色效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染色效果在低浓度下较微弱,而在中等浓度和高浓度下,染色效果逐渐变明显,甚至鲜艳。
此外,绿色和紫色的染色效果在低浓度下无法观察到。
可能是因为这两种色素的分子结构较为复杂,需要较高的浓度才能显示出染色效果。
5.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食用色素的浓度与染色效果呈正相关关系,浓度越高,染色效果越明显。
2. 不同食用色素对食物的染色效果有差异,有些色素在低浓度下就能达到明显的染色效果,而有些色素仅在高浓度下才能呈现出鲜艳的颜色。
实习六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的测定
实习六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的测定第一篇:实习六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的测定实习六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的测定(一)原理聚酰胺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又称“尼龙6”,在酸性条件下可与水容性酸性染料牢固结合;在碱性条件下则可解吸色素,用纸层析法或薄层层析法进行分离鉴别后,再与标准比较予以定性、定量。
(二)试剂1.聚酰胺粉(尼龙6)200目 2.正丁醇 3.无水乙醇 4. 1%氨溶液5.乙醇-氨液(9:1)6. 20%柠檬酸7.0.1%色素标准贮备液(1mg/ml):精确称取商品色素胭脂红、苋菜红0.1克容于蒸馏水,稀释至100毫升。
8.展开剂(临用现配)正丁醇:无水乙醇:1%氨水(6:2:3)(三)仪器 9.沙氏漏斗-G3 10.抽滤瓶:500ml 11.100 ml,500 ml 12.血红蛋白吸管 13.展开缸14.玻璃水泵15.带塞刻度比色管:10 ml 16.恒温水浴17.量筒:25 ml,50 ml 18.天平19.吹风机20.吸管:1 ml 21.白瓷蒸发皿 22.中速层吸滤纸 23.温度计24.PH试纸 25.玻璃棒 26.滴管(四)操作方法1.样品处理(汽水类样品):将样品用两个杯子反复倾倒100次除去CO2,精确吸取样品50 ml放入100 ml烧杯中,加热到70℃,备用。
2.吸附去杂质:称取聚酰氨粉1g,加少量水调成糊状后倒入前处理的70℃的样品中,充分搅拌使样液色素全部被吸附,将样液全部移入沙氏-G3漏斗抽滤,用300ml 70℃ PH=4的蒸馏水分多次洗涤沉淀物,至洗液与原蒸馏水PH相同为止(洗涤过程必须充分搅拌,使所用的洗涤液与聚酰氨粉充分接触)。
3.解吸: 用乙醇氨溶液15mlf分三次洗涤色素,解吸过程时时搅拌直至滤出液无色为止并收集全部解吸液。
4.浓缩: 将色素解吸液置于蒸发皿中在80℃水浴上浓缩至0.5-1ml,转入10ml刻度试管中,用少量50%乙醇洗涤蒸发皿,洗液并入并入刻度试管中。
食品着色剂含量的测定
第五,紫外检测器,254nm 波长。
100mL,混匀。
三、食品着色剂含量的测定方法
4.食品着色剂含量的测定方法。
6.氨水—乙酸铵溶液(0.02mol/L 量取
1.样品处理方法。
取相同体积样液和合成着色剂标准
氨水 0.5mL),加乙酸铵溶液(0.02mol/L 至
第一,橘子汁、果昧水、果子露汽水 使用液,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保留时
第二,流动相。甲醇—乙酸铁溶液
2.甲醇:经 0.5μm 滤膜过滤。
溶液加水稀释 20 倍,经 0.45μm 滤膜过 (pH - 4,0.02mol/L)。
3.聚酰胺粉(尼龙 6):过 200 目筛。 滤,配成每毫升相当于 50.0μg 的合成着
第三,梯度洗脱:甲醇:20% - 35%,
4.乙酸铵 溶液(0.02mol/L):称 取 1.54g 色剂。
难满足日益发展的食品工业的需要;人工 匀。
第三,硬糖、蜜饯类、淀粉软糖等。称
合成的色素,主要来源于煤焦油及其副产
9.无水乙醇—氨水—水(7+2+1)溶液: 5.00g - 10.00g 粉碎样品,放入 100mL 小烧
品,资源十分丰富、稳定性较好、价格可接 量取无水乙醇 70mL、氨水 20mL、水 10mL, 杯中,加水 30mL,温热溶解,如果样品溶液
1000mL),混匀。
等,称取 20.0g~40.0g,放入 100mL 烧杯中, 间定性。
窑窑
(作者单位:勃利县市场监督检验检测中心)
受、使用时方便、应用较为广泛。而人工合 混匀。
pH 较高,用柠檬酸溶液调 pH 到 6 左右。
成色素有一定的毒性,具有较大的安全隐
10.三正辛胺正丁醇溶液(5%)。量取三
食用色素检测方法
食用色素检测方法食用色素分为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天然色素色彩易受金属离子、水质、pH值、氧化、光照、温度的影响,一般较难分散,各着色剂间的相溶性较差,且价格较高。
人工合成色素由于其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色调多样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和加工行业中,但它有一个大缺点,即具毒性。
这些毒性源于合成色素中的砷、铅、铜、苯酚、苯胺、乙醚、氯化物和硫酸盐,它们对人体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因此,国家严格规定了人工合成色素的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限度,对其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人工合成色素的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示波极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光度法、毛细管电泳法。
其中运用最广泛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实验旨在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饮料中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亮蓝和赤藓红6种人工合成色素的测定方法,为基层检测单位对人工合成色素检测方法的确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称取液体饮料20.0g(含二氧化碳需加热驱除二氧化碳)于分液漏斗,加2mL盐酸、三正辛胺正丁醇溶液(5%)20mL,震荡提取,取有机相,重复提取至有机相无色,合并有机相,用饱和盐酸钠溶液洗2次,每次10 mL,取有机相放蒸发皿中,水浴加热浓缩至10 mL,转移分液漏斗,加60 mL正己烷,混匀,加5 mL氨水分别提取3次,合并氨水溶液层,用正己烷洗2次,氨水层加乙酸调成中性,水浴加热蒸发至近干,加水定容至5 mL。
0.45μm 滤膜过滤,滤液备用。
梯度洗脱:比较待测组分在流动相不同组成比例下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在梯度洗脱条件下,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亮蓝和赤藓红这6种人工合成色素的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回收率试验:在处理好的待测样品按10.00 mg/kg添加水平加入混合标准溶液,得到的回收率为94.2%~102.5%,精密度为0.5%~1.7%。
此检测方法对6种人工合成色素检测的仪器配置要求不高,方法简便,灵敏度、分离度、精密度和准确度都符合检测要求,可以推广应用于日常检测工作。
第四章 食品添加剂的分析第六节 食品添加剂 紫胶红色素测定
第六节 食品添加剂 紫胶红色素测定
⑩三氯甲烷(氯仿); 三乙醇胺;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三氯甲烷-三乙醇胺
混合液:取1g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溶于250ml三氯 甲烷中,待溶完后再加入7.5ml三乙醇胺混匀后备用;
砷标准溶液:含砷(As)0.1mg/ml,临用时准确吸取 此液1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新煮沸的冷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此液含砷(As)为1μg/ml。
第六节 食品添加剂 紫胶红色素测定
(3)测定手续 称取样品0.1g(称准至0.0002g),置于150ml烧杯中, 加入1%碳酸钠溶液10ml搅匀,待色素全部溶完后,倾入 1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水洗涤烧杯,洗涤液并入100ml容 量瓶中,再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取出10ml置于100ml 容量瓶中,用0.1M盐酸溶液调pH至3.0左右,用pH=3.0缓 冲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取出稀释液置于0.5cm比色皿中, 用分光光度计于490nm波长处测量吸光度。
第六节 食品添加剂 紫胶红色素测定
c.测定手续: 准确吸取试样(2.7.1.2)10ml,置于125ml分液漏斗 中,加入20%柠檬酸氢二铵溶液15ml20%盐酸羟胺溶液 1ml及0.1%麝香草酚蓝溶液2~4滴,再加氨水至溶液为 蓝绿色,加10%氰化钾溶液5ml,再用10%盐酸溶液调节 溶液为草绿色(此时pH约为9),以5mg/100ml双硫腙三氯 甲烷液2~3ml抽提数次,直到最后一次抽提液仍为绿色 为止。合并抽提液,用15ml水振摇洗涤,分出三氯甲烷液 层于第二个分液漏斗内,洗涤水用5mg/100ml双硫腙三氯 甲烷液2~3ml抽提一次,分出三氯甲烷液层并入第二个 分液漏斗内。用1%硝酸溶液20ml,每次10ml提取二次, 弃去三氯甲烷液层,合并硝酸提取液于另一个分液漏斗 内,用少量三氯甲烷3~5ml洗涤酸溶液,至三氯甲烷液层 为无色,以除去残留的双硫腙,如果液面有三氯甲烷液滴,
实验十五 食品色泽的测定
实验十五食品色泽的测定1.实验目的(1)掌握罗维朋比色计测定食品色泽的原理与方法;(2)熟悉罗维朋比色计测定食品色泽的操作要点与测定要求。
2.实验原理通过调节罗维朋比色计的红、黄、蓝色标准颜色色阶玻璃片,用目视比色法与油样的色泽进行比较,直至二者的色泽相当,记录标准颜色色阶玻璃片上的数字,作为油脂的色值或罗维朋色值。
根据三原色的成色原理,对实验得到的色值进行简单计算则可对此样品的颜色命名。
3.仪器及材料3.1仪器罗维朋比色计:罗维朋比色计由比色槽、比色槽托架、碳酸镁反光片、乳白灯泡、观察管和四组红、黄、蓝、灰色的标准颜色色阶玻璃片组成。
如图所示。
其中,红、黄、蓝三色玻璃片各分为三组,红、黄色号码由0.1~70,蓝色号码由0.1~40 组成;灰色玻璃片分为二组,号码由0.1~3 组成。
3.2 试剂四种颜色的透明饮料:绿茶、美之源、黑加仑、果缤纷3.3 注意事项(1)用作光源的两只乳白灯泡,在使用100h 后,应同时更换,以保证光源的光强度;(2)在做固体样品或胶体样品时,样品分别放在粉末样品盘或胶体样品盘内,操作程同上;(3)每次测试之前,比色皿都需清洗干净,可用适量无水乙醚擦拭,使用前保持干燥;(4)现场不宜长时间观察,否则会产生视觉疲劳,可适当休息片刻再进行测试。
4.实验步骤(1)从仪器配件匣中取出观察管正确插入仪器槽中,将两个碳酸镁反光片分别放入仪器的两个孔上,接通电源,交替按下“ON/OFF”按钮,检查光源是否完好。
(2)取澄清(或过滤)的试样注入比色皿中至上口约5mm 处,将比色皿置于托架上并固定位置后,放入罗维朋比色计中。
(3)先按质量标准固定黄色玻璃片色值,打开光源,移动红色玻璃片调色,直到视野中玻璃片色与油样色完全相同为止。
(4)如果油样有青绿色,则须配入蓝色玻璃片,这时移动红色玻璃片,使配入蓝色玻璃片的号码达到最小值为止。
(5)记下黄、红或黄、红、蓝玻璃片的号码的各自总值,即为被测样品的色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