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第一册第三章 整理与复习(一)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一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空间与位置、计量单位以及解决问题等内容。
具体章节和内容如下:1. 数的认识:认识0、1、2、3、4、5、6、7、8、9、10等数字,理解数的顺序、大小比较、数的组成等概念。
2. 数的运算:学习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则,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简单的乘除法运算。
3. 几何图形: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图形,了解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4. 空间与位置:学习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方位词,掌握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5. 计量单位:学习长度、面积、体积、重量等计量单位,以及它们的换算关系。
6. 解决问题:通过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巩固和加深对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空间与位置的关系、计量单位的换算等。
2.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空间与位置、计量单位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练习本、小卡片等。
2. 学具:学生练习本、小卡片、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景,引出本节课要复习的知识点,如购物时数的运算、房间内的几何图形等。
2. 数的认识:通过PPT或小卡片,展示0到10的数字,让学生说出它们的顺序、大小比较和组成。
3. 数的运算:通过PPT或小卡片,展示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进行计算,并解释运算规则。
4. 几何图形:通过PPT或小卡片,展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让学生说出它们的特征和性质。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整理与复习1-》-北师大版
说课稿《整理与复习1-》一、说教材《整理与复习1-》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回顾和整理本单元所学的内容,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复习和整理,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探究,提高复习效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复习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说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回顾本单元所学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
2.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整理和复习各个知识点,总结和归纳学习方法和技巧。
3.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整理和复习本单元所学的内容,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总结和归纳学习方法和技巧。
五、说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回顾和整理本单元所学的内容。
2.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整理和复习知识点,分享学习方法和经验。
3. 教师引导:教师在学生复习过程中给予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六、说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和思考本单元所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复习: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整理和归纳本单元所学的内容,总结学习方法和技巧。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整理和复习知识点,分享学习方法和经验。
4. 练习巩固: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5.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体会,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和复习内容。
可以设计成思维导图或者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整理和复习(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
《整理和复习(一)》教学设计年级:三年级科目:数学版本:人教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数学思维水平的提升。
教学重点:1. 整理和复习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知识的整合和应用。
2. 数学思维水平的提升。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我们这学期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你们能说出来吗?二、整理和复习1.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章节顺序,逐一整理和复习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整理和复习的任务。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解决问题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总结和评价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整理和复习,让学生对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对于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否达到预期。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需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一)-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一)北师大版教案:整理与复习(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的内容,包括加减法、乘除法、分数和小数的计算,以及简单的几何图形知识。
二、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加减法、乘除法、分数和小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2. 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和小数的计算,以及几何图形的运用。
2. 教学重点:加减法、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分数和小数的转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几何图形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几何图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征。
2.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复习加减法、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分数和小数的转换。
3. 例题讲解: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如分数和小数的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等,进行讲解和示范。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加减法计算方法2. 乘除法计算方法3. 分数与小数的转换4. 几何图形的名称和特征七、作业设计(1)1/2 + 1/3 =(2)2/5 1/5 =(3)0.6 0.3 =(4)0.75 + 0.25 =(1)三角形(2)正方形(3)圆形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复习和练习,使学生巩固了加减法、乘除法、分数和小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几何图形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如探索更多的几何图形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重点关注了教材中加减法、乘除法、分数和小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运用。
这些内容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在复习过程中,我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巩固这些基础知识。
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小结与复习(第1课时) 教案-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小结与复习教案第1课时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函数的概念、表示和函数单调性的复习课2. 内容解析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完本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复习课,复习课一共两节课,这是第一节复习课.在这一章中,学生从用变量之间依赖关系描述函数上升到用集合语言和对应关系刻画函数,建立了完整的函数概念,并体会集合语言和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这是一个难点,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还要巩固.除此之外,还要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能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能根据实际的情况用不同的函数表示方法表示函数,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同样地,在研究函数单调性的过程中,能够使用符号化的语言来描述,这是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的一个难点. 这样一种从形象直观到定性刻画再到定量刻画的研究过程,以及通过引入数学符号、借助代数语言精确刻画刻画定量变化规律的方法,体现了数学抽象的一般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教学重点:复习建立在集合与对应关系的函数概念以及函数单调性的符号语言刻画和单调性的应用.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理解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并能应用函数的概念解决一些问题;(2)掌握函数单调性的概念,会用符号语言表达单调性、最值,理解它们的作用和实际意义;(3)能用定义证明简单函数的单调性;(4)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2.目标解析达成上述目标的标志是:(1)能用集合间的对应关系的观点定义函数,能根据实际的问题表示函数;(2)知道用符号语言刻画函数单调性时,“任意”“都有”等关键词的含义;能够从函数图象,或通过代数推理,得出函数的单调递增、单调递减区间;知道函数的单调性反映了现实世界中事物在量的增加或减小上的变化趋势.(3)会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按一定的步骤证明函数的单调性;(4)会用函数最大值、最小值的定义,按一定的步骤求函数的最大(小)值.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在这节复习课上,要巩固前面学习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用数学的语言和符号化的方式表达数学概念,表达函数的概念、函数的性质等.作为复习课,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函数的对应关系、函数的单调变化规律、函数的最值等,也可以用表格形式加强自变量从小到大时函数值的大小变化趋势等,数形结合地提出问题,给学生设置一条从定性到定量、从粗糙到精确的归纳过程,引导学生逐步抽象出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再通过辨析、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定义.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有一定的习题,让学生通过习题,自己体会函数的概念和函数的性质等,通过习题,体会这些概念和性质的应用,并体会一些内容的综合运用.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教学难点是:符号化的语言表述,对量词的使用和运用函数的单调性解决问题.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形式化定义,降低归纳定义过程中的难度,可利用计算工具,采用动态方式展现函数图象、展示变化规律等.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问题1:初中函数概念和高中函数概念的区别是什么?(1)请说出初中函数的定义;(2)请说出高中函数的定义;(3)辨析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前2个问题学生自主回答,第3个问题由学生之间讨论、分析并总结.设计意图:让学生复习函数的概念,并通过对比初中和高中的概念区别,进一步体会函数是建立在集合间的对应关系.(二)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法的巩固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黑板板书(或者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的书写过程展示).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在一个熟知的二次函数中,利用单调性解决数学问题.(四)课堂小结问题11:回答下列问题(1)在解决有关函数概念的问题,以及利用函数的概念解决其他问题的时候,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吗?(2)在处理函数单调性的问题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发表观点,教师进行归纳.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和注意,处理有关函数问题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六、目标检测设计设计意图:本题通过绘制函数图象,能够观察出(也可以严格的证明)它是一个增函数,因此将f(2-a2)>f(a)转化为1-a2>a,解二次不等式得到结果. 这道题目将分段函数,函数的图象,函数的单调性充分综合,是检测学生综合运用本章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理与复习(一)(教案)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整理与复习(一)(教案)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与复习,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2. 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查漏补缺。
3. 交流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
2. 自主整理(15分钟)学生自主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整理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4. 练习巩固(15分钟)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查漏补缺。
5. 交流分享(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总结并给予肯定。
6. 总结提升(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布置课后作业。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等。
3. 单元测试:检测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习兴趣。
3. 加强课后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4. 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自主整理”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1)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1)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本册数学知识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整数的认识,小数的认识,分数的认识。
2. 数的运算:整数的运算,小数的运算,分数的运算。
3. 量的计量:长度的计量,面积的计量,体积的计量。
4. 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认识。
5. 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简单的统计图表,事件的可能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对所学知识的整理与复习,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回顾本册数学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主复习本册数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7.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练习和测试,评价学生对本册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知识。
2. 创设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质量。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整理与复习(一) 人教版
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33整理与复习(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册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 通过对知识点的整理和复习,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概念:复习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
2. 运算能力:复习四则运算,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应用题:复习解应用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巩固和掌握本册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转换关系,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 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和回顾,引导学生复习本册教材中的知识点。
2. 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 练习: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提前了解新的知识点。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和指导。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中的练习环节补充和说明:在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整理与复习(一)课程中,练习环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三章整理与复习(一)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三章整理与复习(一)教案整理与复习(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己整理,使学生把握整理复习的方法,发觉10以内的加法表的规律,提高运算速度.2.培养学生观看、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勤于探究和相互合作的精神.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改日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一场数学竞赛,长颈鹿裁判听说同学们昨天回去写了那么多的加法算式,想把这些算式作为竞赛题,你们快乐吗?只是,长颈鹿裁判但是个专门认确实裁判,他可不喜爱杂乱的东西,他要从中选择最整齐有序的一组题作为竞赛题,你们有信心把自己组的算式卡片整理好吗?二、活动一:讨论整理的方法.教师:这么多的算式要整理,我们从哪儿入手?如何样整理?三、活动二:引导学生对所写的算式进行整理(一)按得数分别是10、90进行分类.教师:长颈鹿为每个小组预备了一组试题夹,请你们小组合作把这些加法算式卡片分分类、整理整理,得数是几的算式就放入几号试题夹中(每个试题夹中的算式竖着排列开)教师:看一看,你们组的算式写全了吗?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二)把算式顺序整理按一定的排列教师:同学们,你们是不是觉得这些算式依旧没有一定的顺序,有些乱,我们能不能把每个试题夹里的算式都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整理好呢?1.学生连续整理,使算式按照自己喜爱的顺序排列.2.排列情形:第一种:第一个加数从大到小排列第二种:第一个加数从小到大排列四、活动三:通过全班交流,得到10以内的加法表(一)展现几组有代表性的整理方法.选几组有代表性的整理结果进行投影展现,并让该组的同学介绍一下是如何整理的.让学生明白能够有不同的整理方法.(二)通过全班交流,得到加法表,展现给学生.五、活动四:让学生独立观看加法表,找规律教师:我们在关心长颈鹿整理竞赛题的过程中,复习了知识,并整理得出了10以内的加法表.同学们认真地观看一下,这张表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你发觉了什么?1.认真观看、独立摸索.2.同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3.找几个小组汇报观看的结果.横着看,同一行的算式,第二个数都相同,第一个数依次小1,得数也依次小1.竖着看,同一列的算式,得数都相同.第一列得数差不多上10,第二列得数差不多上9斜着看,同一斜行的算式,第一个数都相同,第二个数依次小1,得数也依次小1.六、活动五:加法表的应用教师:我们差不多整理出了10以内的加法表,假如现在再让你们写1 0以内的加法算式,你能不能写得又快又全?说一说,如何写才能既不漏掉又不重复?做游戏:找朋友游戏者每人发一张数字卡片,卡片上的数字相加得10(9,8)的两人将成为朋友,看谁能迅速地找到自己的朋友.看看谁的答案多.七、活动六: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感受,说一说这节课有什么收成.以关心长颈鹿整理数学竞赛题的形式,激起学生复习整理的爱好,同时也渗透了乐于助人的思想教育。
整理与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整理与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本学期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2. 培养学生整理和复习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对本学期所学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包括但不限于: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测量、时间等。
2. 对本学期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包括但不限于:解决实际问题、完成数学练习等。
3. 对本学期所学数学知识进行评价和反思,包括但不限于: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的互相评价、教师的评价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对本学期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难点:学生对本学期所学数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方法的掌握。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教案、PPT、黑板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教授学生整理和复习的方法。
3. 巩固练习:学生通过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5.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设计1. 《整理与复习》2. 主要内容:本学期所学数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
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对本学期所学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写下自己的学习心得。
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进。
2.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的学习效果,找出自己的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活动的安排和实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程度。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1. 引入在引入阶段,教师应该通过生动的实例或者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的基本数学概念和技能。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整理与复习(一)-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一)-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与表示:复习整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方法,整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
2. 认识图形: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性质和特点,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3. 认识时间:复习时间的表示方法,时间的加减运算。
4. 认识人民币:复习人民币的认识,人民币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整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方法,整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性质和特点,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时间的表示方法,时间的加减运算,人民币的认识,人民币的加减运算。
2. 教学难点:整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时间的加减运算,人民币的加减运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整数的认识与表示(10分钟)(1)引导学生复习整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方法。
(2)通过练习,巩固整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
3. 复习认识图形(10分钟)(1)引导学生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性质和特点。
(2)通过练习,巩固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4. 复习认识时间(10分钟)(1)引导学生复习时间的表示方法。
(2)通过练习,巩固时间的加减运算。
5. 复习认识人民币(10分钟)(1)引导学生复习人民币的认识。
(2)通过练习,巩固人民币的加减运算。
6. 总结与拓展(10分钟)(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三年级上册数学所学知识的主要内容。
2.能够复习巩固所学的各类数学知识。
3.能够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和实际应用题。
二、教学重点1.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整理,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2.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存在的学习问题,加以弥补。
三、教学难点1.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辅导。
2.引导学生提升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数学思维。
四、教学准备1.学生教材及相关教具。
2.复习笔记及作业本。
3.教学课件或其他辅助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知识整理:教师复习上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要点,重点强调易混淆的知识点,让学生通过回忆加深记忆。
2.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简单到中等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做题,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讲评与订正: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讲解正确的解题思路,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改进解题方法。
4.知识拓展: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适当拓展与课本有关的数学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六、教学提示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出问题和思考不懂之处。
2.引导学生在课后复习要点,整理笔记,巩固知识。
3.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及时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整理和复习,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数学知识,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加自信、享受学习的乐趣。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1|北师大版(2023秋)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鼓励提出观点和想法。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出开放性问题启发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加减法中的进退位处理和图形的细节区分。通过举例和对比,帮助大家理解和掌握这些难点。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数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测量长度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简单的测量和计算操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演示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
(3)计量单位的运用:在实际问题中正确使用时间、长度、货币等计量单位。
-举例:学生需能解决如“小明家距离学校800米,他每分钟走100米,需要几分钟到学校?”等问题。
2.教学难点
(1)加减法运算的进位与退位:理解并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中进位与退位的处理方法。
-举例:学生在计算如“98+57=”时,能正确进行进位处理,而在计算如“100-57=”时,能正确进行退位处理。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复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平面图形和计量单位的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些数学概念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点,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果有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二年级的数学课上,我们进行了《整理与复习》这一章节的学习。整个教学过程下来,我观察到了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和思考,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数字1~5的认识和排序。
2.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掌握1~5的简单加减法运算。
3.培养学生对数字和运算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包含数字1~5的图片、加减法示例等。
2.教学工具: 数字卡片、算盘等。
3.课前准备: 确保教室环境整洁,准备好课堂板书,并测试教学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教学内容1. 数字1~5的认识•让学生认识数字1~5,通过观察数字卡片和课件中的数字图片,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数字的写法和大小关系。
2. 数字1~5的排序•让学生参与数字1~5的排序活动,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
3. 加法和减法•通过实际例子和教师引导,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学会用数字1~5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准备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和朗读数字1~5。
2.通过数码图片和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1.教师示范数字1~5的排序,让学生跟着操作。
2.介绍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让学生举例并解答问题。
第三步:练习1.让学生自行完成加法和减法的练习题。
2.提供适当的挑战,让学生掌握更多技巧。
第四步: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数字1~5和加减法的记忆。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课堂反馈1.简单测试学生对数字1~5的掌握程度。
2.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六、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有关数字1~5的练习题。
2.和家长一起进行加减法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1.总结本节课的优缺点,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2.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对数字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掌握。
如果有任何问题和建议,请随时提出,谢谢!。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第一册第三章 整理与复习(一)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第一册第三章整理与复习(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己整理,使学生掌握整理复习的方法,发现10以内的加法表的规律,提高计算速度.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勤于探索和相互合作的精神.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明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一场数学竞赛,长颈鹿裁判听说同学们昨天回去写了那么多的加法算式,想把这些算式作为竞赛题,你们高兴吗?不过,长颈鹿裁判可是个特别认真的裁判,他可不喜欢杂乱的东西,他要从中挑选最整齐有序的一组题作为竞赛题,你们有信心把自己组的算式卡片整理好吗?二、活动一:讨论整理的方法.教师:这么多的算式要整理,我们从哪儿入手?怎样整理?三、活动二:引导学生对所写的算式进行整理(一)按得数分别是10、90进行分类.教师:长颈鹿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组试题夹,请你们小组合作把这些加法算式卡片分分类、整理整理,得数是几的算式就放入几号试题夹中(每个试题夹中的算式竖着排列开)教师:看一看,你们组的算式写全了吗?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二)把算式顺序整理按一定的排列教师:同学们,你们是不是觉得这些算式还是没有一定的顺序,有些乱,我们能不能把每个试题夹里的算式都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整理好呢?1.学生继续整理,使算式按照自己喜欢的顺序排列.2.排列情况:第一种:第一个加数从大到小排列第二种:第一个加数从小到大排列四、活动三:通过全班交流,得到10以内的加法表(一)展示几组有代表性的整理方法.选几组有代表性的整理结果进行投影展示,并让该组的同学介绍一下是怎么整理的.让学生明白可以有不同的整理方法.(二)通过全班交流,得到加法表,展示给学生.五、活动四:让学生独立观察加法表,找规律教师:我们在帮助长颈鹿整理竞赛题的过程中,复习了知识,并整理得出了10以内的加法表.同学们仔细地观察一下,这张表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1.认真观察、独立思考.2.同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3.找几个小组汇报观察的结果.横着看,同一行的算式,第二个数都相同,第一个数依次小1,得数也依次小1.竖着看,同一列的算式,得数都相同.第一列得数都是10,第二列得数都是9斜着看,同一斜行的算式,第一个数都相同,第二个数依次小1,得数也依次小1.六、活动五:加法表的应用教师:我们已经整理出了10以内的加法表,如果现在再让你们写10以内的加法算式,你能不能写得又快又全?说一说,怎么写才能既不漏掉又不重复?做游戏:找朋友游戏者每人发一张数字卡片,卡片上的数字相加得10(9,8)的两人将成为朋友,看谁能迅速地找到自己的朋友.看看谁的答案多.七、活动六: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感受,说一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教案点评:以帮助长颈鹿整理数学竞赛题的形式,激起学生复习整理的兴趣,同时也渗透了乐于助人的思想教育。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教案2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教案2一、教学目标1.复习一年级上册数学内容,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2.帮助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复习数学知识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比较、算式的认识等。
2.整理和复习学习笔记,培养学生的复习能力。
3.进行数学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能够将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复习,形成系统性的认识。
2.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整理和复习数的认识•复习数的读写和数的排序。
•让学生进行数的比较,加深对数的认识。
2. 整理和复习算式的认识•复习加法和减法,让学生掌握简单算式的计算方法。
•进行加减法口算训练,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 整理和复习图形的认识•复习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等基本图形的认识。
•让学生绘制简单的图形,并进行图形的分类训练。
四、教学反思和展望本节课主要是对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通过系统性的复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为下学期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考能力,同时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认识并写出1~5这几个数字。
2.掌握1~5的数字大小关系。
3.理解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能够进行1~5的加减法计算。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数字观念和数学思维。
2.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注重团体合作,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1~5这几个数字,写出来并掌握它们的大小关系。
2.理解1~5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教学难点1.理解数字1~5大小关系的抽象概念。
2.进行1~5的简单加减法运算时理解运算意义的抽象概念。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教具:数字卡片、计数棒、玩具等。
3.课件:PPT演示(针对数字1~5的认识和加减法展开)。
4.图表:1~5的数量表、加法表、减法表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数字1~51.教师介绍数字1~5,通过数字卡片或展示图表让学生认识这几个数字。
2.学生跟读数字1~5,练习写出这几个数字。
3.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用计数棒表示数字1~5,互相观察、比较。
4.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巩固数字1~5的认识。
第二课时:认识数字1~5的大小关系1.利用游戏或实物,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数字1~5之间的大小关系。
2.教师演示辅助记忆方法,帮助学生记住数字1~5的大小次序。
3.进行互动问答,加深学生对1~5大小关系的理解。
4.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等方式加深对数字1~5大小关系的印象。
第三课时:学习加法和减法1.介绍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讲解1~5的简单加减法规则。
2.利用图表或实物,让学生通过视觉化方式理解加减法运算过程。
3.进行加减法练习,让学生掌握1~5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4.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加减法练习。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3单元《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3单元《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一、教材分析《整理与复习》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三单元,本单元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单元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书写、0的认识和书写、比较大小等。
这些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书写、0的认识和书写、比较大小等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数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整理、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书写、0的认识和书写、比较大小等基本知识。
2. 教学难点:0的认识和书写,以及比较大小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如“快乐的家园”、“玩具”、“小猫钓鱼”等,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已学过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整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尝试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如数的认识、数的书写、0的认识和书写、比较大小等。
学生在自主整理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合作交流在学生自主整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整理成果,互相学习和借鉴。
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数数游戏、比较大小游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整理与复习(一) 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整理与复习(一)年级:五年级科目: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与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巩固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包括数的认识、四则运算、几何图形、测量、统计与概率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对本学期所学数学知识的整合和运用。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练习题、评价表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自主学习1. 教师发放整理与复习的资料,提出学习要求。
2. 学生自主阅读资料,整理和复习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合作交流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
2.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整理和复习的知识点,互相补充和完善。
3.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的合作情况,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四、展示与评价1. 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整理和复习的知识点,其他学生认真听讲并给予评价。
2.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展示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五、练习与巩固1. 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讲解和评价。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2. 学生发言,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教学延伸:布置作业:1. 完成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2. 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巩固和掌握了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案-第一册第三章整理与复习(一) - 北师大版]
整理与复习(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整理,使学生掌握整理复习的方法,发现10以内的加法表的规律,提高计算速度.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探索和相互合作的精神.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明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一场数学竞赛,长颈鹿裁判听说同学们昨天回去写了那么多的加法算式,想把这些算式作为竞赛题,你们高兴吗?不过,长颈鹿裁判可是个特别认真的裁判,他可不喜欢杂乱的东西,他要从中挑选最整齐有序的一组题作为竞赛题,你们有信心把自己组的算式卡片整理好吗?
二、活动一:讨论整理的方法.教师:这么多的算式要整理,我们从哪儿入手?怎样整理?
三、活动二:引导学生对所写的算式进行整理(一)按得数分别是10、9……0进行分类.教师:长颈鹿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组试题夹,请你们小组合作把这些加法算式卡片分分类、整理整理,得数是几的算式就放入几号试题夹中(每个试题夹中的算式竖着排列开)
教师:看一看,你们组的算式写全了吗?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二)把算式顺序整理按一定的排列教师:同学们,你们是不是觉得这些算式还是没有一定的顺序,有些乱,我们能不能把每个试题夹里的算式都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整理好呢? 1.学生继续整理,使算式按照自己喜欢的顺序排列. 2.排列情况:第一种:第一个加数从大到小排列第二种:第一个加数从小到大排列四、活动三:通过全班交流,得到10以内的加法表(一)展示几组有代表性的整理方法.选几组有代表性的整理结果进行投影展示,并让该组的同学介绍一下是怎么整理的.让学生明白可以有不同的整理方法.(二)通过全班交流,得到加法表,展示给学生.五、活动四:让学生独立观察加法表,找规律教师:我们在帮助长颈鹿整理竞赛题的过程中,复习了知识,并整理得出了10以内的加法表.同学们仔细地观察一下,这张表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1.认真观察、独立思考. 2.同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3.找几个小组汇报观察的结果.横着看,同一行的算式,第二个数都相同,第一个数依次小1,得数也依次小1.竖着看,同一列的算式,得数都相同.第一列得数都是10,第二列得数都是9……斜着看,同一斜行的算式,第一个数都相同,第二个数依次小1,得数也依次小1.……六、活动五:加法表的应用教师:我们已经整理出了10以内的加法表,如果现在再让你们写10以内的加法算式,你能不能写得又快又全?说一说,怎么写才能既不漏掉又不重复?做游戏:找朋友游戏者每人发一张数字卡片,卡片上的数字相加得10(9,8)的两人将成为朋友,看谁能迅速地找到自己的朋友.看看谁的答案多.七、活动六: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感受,说一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教案点评:以帮助长颈鹿整理数学竞赛题的形式,激起学生复习整理的兴趣,同时也渗透了乐于助人的思想教育,数学教案-第一册第三章整理与复习(一)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第一册第三章整理与复习(一) - 北师大版》由于是第一次进行整理,完全放手对学生来说有很大难度,于是采用了引导学生先按得数进行分类,然后再排序的方法,这为下次能够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整理减法表及20以内加减法表提供了方法。
对学生在整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的排列方法都进行了展示,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整理的,通过这种相互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整理结果的多
样性。
后来在加法表的应用方面,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说一说如果再写10以内的加法算式,怎样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漏掉,学生说出了要按我们刚才发现的这些规律来写,这样一方面是引导学生要充分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另一方面是可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
探究活动找朋友游戏目的使学生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法.游戏准备 1.若干套1到9的数字卡片. 2.每次游戏前发给每个学生1张.游戏过程 1.把几套从1到9的数字卡片分别发给全班同学,戴在胸前.全班同学围成一圈做丢手帕的游戏,捉到谁,谁就站在圈中央找出自己的朋友来搭救自己. 2.数字凑成10才能做朋友(可以是两人做朋友,如7和3,也可是三人做朋友,如2,4和4,还可以是四人、五人……做朋友),朋友越多越好. 3.根据找到朋友的人数多少,大家用掌握声进行奖励,找到一个朋友,鼓一次掌,找到两个朋友鼓两次掌,以此类推.
数学教案-第一册第三章整理与复习(一) - 北师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