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劝学》高一语文课件(统编版必修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二
把握文章脉络 学习论证艺术
任务二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对《劝学》文章中的
文言知识进行了梳理总结 。 ➢ 同学们对本课的文言知识都掌握了吗? 同
学们掌握得怎么样,我来考一考就知道了 。
➢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场有奖抢答赛。
任务二
梳理结构,把握作者观点
1. 解读文题和明确文体。
《劝学》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谁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呢? “劝”指的是勉励 。 题目的意思是勉励 他人学习。
任务二
3.全文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的样式可小组自由设计。
学后实践
任务二
结合思维导图背诵《劝学》全 文。模仿课文的论证方法,在文 中任选一种进行仿写。
中(合乎)
绳(墨线)
靛青,从蓝草中取得,但比蓝草颜色深
輮(通“煣”,使弯曲) 以为(把它做成) 曲(弯度) 中规(圆规)。
;冰,水凝结而成,却比水寒冷。木材 直得合乎(木匠用来取直的)墨线,用 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把它制成车轮, 它的弯曲度符合圆规(画出的圆)。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 )木受绳则直,金就
任务一
课前预习检查
朗读课文,老师把标点符号都去掉喽!
下面分小组读一读,一会我们展示给大 家!
无标点课文——《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 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 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 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 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③发生了那些变化?
第一层 :蓝 —— 胜于 —— 青( 取之于蓝), 水—— 寒于— — 冰(水为之),说明事物经过一 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第二层:“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 的变化,还 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第三层:受绳——木—直,就砺——金—利,说明:肯下 功夫,必见成效,可以改变自己。
④“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这里也是用 比喻来论证,和前面的比喻有什么区别?
这篇文章是什么类型的文章? 说说你对这类文体的认识。 这是一篇议论文 。 议论文三要素是论 点、论据和论证。
梳理结构,把握作者观点
任务二
2. 通读课文,小组合作填写下表,找出作
者 所针对的问题、观点与论证方法、论据。
作者观点 论证方法 论据
《劝学 》
梳理结构,把握作者观点
任务二
2. 通读课文,小组合作填写下表,找出作
者 所针对的问题、观点与论证方法、论据。
作者观点 论证方法 论据
《劝学 》
梳理结构,把握作者观点
任务二
3.绘制《劝学》的思维导图,从论点
、论据、论证方法等角度思考,梳理文
章论证结构,理清作者行文思路,梳理
课文段落层次间的逻辑关联,对绘制的
好的学百度文库进行表扬并展示作品。
展示台
梳理结构,把握作者观点
( )砺( )则利,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
)乎( )己,则
知( )明而( )行无过矣。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
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有,通“又”。暴,通“曝”)
故(所以)
就(动词,接近,靠近) 砺(磨刀石) 日(每天) 参省(对自己检查,省察)
即使又晒干了,(这个木材也)不会再直 了,是煣的工艺让它这样的。所以木材经 过墨线比量就能取直,金属制的刀斧等拿
彰(明显,清楚)
声音并非更加劲疾,但是远处的人
也听得清楚。
假( )舆马者,非利足( )也,而致( )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
)也,而绝( )江河,君子生(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假(凭借,利用)
利足(脚走得快) 致(到达)
借助车子的人,不是善于奔走,却能到 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善
能水(游水)
用“单 直 线”画出
发现古今异 义词
品读特殊句 式
用“波 浪 线 ”画出
用“<>”画出
任务一
读懂文意,理解文本
2. 请四位同学将自己预习时整理的通假字 、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采用思维 导图的形式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自行画在 本子上。
任务一
读懂文意,理解文本
3. 以开火车的方式请学生翻译课文,就学 生在翻译过程中所产生的疑问和所遇的难点 ,师生共同交流讨论来解决。
乎(介词,于)
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锋利,君子广博地学
知(通“智”,智慧)
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那么(他
而(表并列,并且,而且) 就会)见识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吾尝终日而( )思矣,不如须臾之( )所学也;吾尝( )跂( )
而( )望矣,不如登高之( )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 )
于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天性(
绝(横渡)
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他们)善
生(通“性”,资质,禀赋) 于借助外物罢了。
积土成山,风雨兴( )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不积小
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任务二
4.探讨课文的段落层次,画出段落思
维导图,学生合作探究分析文章论证方
法,教师适当补充论证方法的知识。
分析第二段内容,小组讨论,并用思 维导图概括出段落内容。
①第二段论述学习的意义,如何论证的? 用了比喻论证方法,三个比喻来论证学习的意义。 ②这三个比喻有什么共同点? 事物都发生了改变(颜 色 ,温 度 ,形 状)。
任务一
读懂文意,理解文本
4. 共同梳理积累文章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连 词“而 ”的语义关系,完成表 1 - 2。
表 1- 2:
连词 而
语义关系
例句
判断方法
表修饰 终日而思矣;跂而望矣。
“而”字前的词语与“而”字后的词语构成偏正
关系,翻译时一般译作“地”。
表转折 而青于蓝;而寒于水;而见者远; “而”字后的意思没有顺着“而”字前的意思说
示范——善于积蓄: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
第一幕 小 流,无以成江海。”人生,就是在不断积 累中成熟,在不断积累中丰满 。 积累的过程 是艰辛而漫长的,要有恒心与毅力,才能达到 积累的最高境界 。水滴石穿,始信厚积薄发 之功。学习需要积累,一点一滴地积蓄力量, 每天积累一点点,才能量变引起质变,才能不 鸣则已,一鸣惊人;人生亦是如此,只有每个 阶段的坚持与积累,生命才能于内里的丰盈中 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可以调换,而承接是先后关系不可以调换
表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假设 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后一层比前一层要在程度范围等上要进一 层,一般译作“而且”“更”。 “而”字前后构成假设关系,一般译作“如果” 。
任务一
读懂文意,理解文本
5.在课下抄写课文的名言警句,尽量把课文 内容转化为自己作文中的例子,为作文积累 写作论据,下次课堂进行分享。
分析第三段内容,小组讨论,并用思 维导图概括出段落内容。
①第三段论述了学习的作用,用了什么 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 。 跂而望—— 登高博见;登 高 招 —— 见 者 远 ; 假 舟 楫 —— 绝 江 河 ;假 舆 马—— 致千里,顺风呼—— 闻者彰,说明学习 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②这几个比喻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请用 原文中的话来回答。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习的哪一方面进行 劝学的?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 “学”和“思”的关系才能 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 ”“顺风而呼 ”“假舆马 ”“假舟 楫 ”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利用和借助外界 条件所起 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 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
利,筋骨之强(
),上( )食埃土,下( )饮黄泉,用心一
( )也。蟹六跪而( )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
上(向上) 下(往下) 一(专一) 而(表并列,可不译)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没有蛇鳝 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 它用心浮躁的缘故)。
见者远;顺风而( )呼,声非加疾(
)也,而闻者彰( )。
而(表修饰)
之(取独)
尝(曾经)
跂(提起脚后跟)
我曾经整天地思索,不如片刻学到
而(表修饰,一说表承接)
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后跟
之(取独) 而(但是,却) 而(表修饰)
远望,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登到 高处招手,手臂并非加长了,但是
疾(快,速,这里引申为“洪亮”) 远处的人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
目标更明确了,要改变到什么程度,提 高到什么水平 。 这里明确地指出,木受 绳后要变直,金属的刀具靠近磨刀石要 变锋利 。君子的目标是智慧明达,行为 没有过错,他是通过向外广泛地学习, 向内每天对自己检查,才达到的知明而
行无过。
第二段小结:荀子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同学们也要广泛地学习, 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通过不断地学习,我们也会慢慢地去“恶” 近“善”,逐步靠近君子或成为君子,甚至超越君子。
任务一
读懂文意,理解文本
1. 同学们采用圈点批注法,结合注释与工 具 书解决疑难字词,梳理积累课文的文言知 识, 自主完成本课的文言词句数据库(表 11)。
表 1- 1:
圈点符号 《劝学》
积累 实词
用“〇 ”画出 不会 的实

辨析 虚词
用“▲” 标示 虚词

积累通 假字
用“☆”标 示通假

辨析词类 活用
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具备一些有利条件又面 临许多不利条件, 每个学生都有过利用和创造有利条件努力 克服不足的经历,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修养。请 同学来分享一下自己利用和创造有利条件,努力克服不足的经 历和感受。
小组自主分析第四段内容,并用思维 导图概括出段落内容。
梳理结构,把握作者观点
(如果)雕刻几下就停止了,(那么)腐朽的木头 也不会折断;(如果)雕刻不停止,(那么)金石 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 (没有)强健的筋骨,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能喝 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螃 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 洞穴就不可以藏身,(这是)用心浮躁(的缘故) 。
而闻者彰;而致千里;而绝江河。 ,翻译成“但是”。
常用在两个动词之间,或者是两件事之间 表承接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而神明自得 ,判断其承接关系成立的关键是两者是否

存在先后关系。一般译成“就”“然后”“从而”
,少数译成“才”。
表并列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 并列与承接比较容易混淆,并列关系前后
劝学
君子(
)曰:学不可以已( )。
1.君子(只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已(停止)。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青,取之于( )蓝,而(
)青于( )蓝;冰,水为( )之而
( )寒于水。木直中( )绳( )。輮(
)以为( )轮,其曲
( )中规( )。
于(从)
而(表转折,然而、却)
于(比)
为(凝结)
而(却)
劝学
学习之道
荀子
目录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作业活动
理解文本 积累文言
把握文章脉络
还原语境 输入你的标题
学习论证艺术 领悟“学习之道”
任务一
理解文本 积累文言
任务一
导入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 们耳熟能详的词语,这两个成语给我们什 么启示呢?今天我们走进《劝学》,看看 这些词语的具体含义。
兴(起)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
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
驽马十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
堆积土石形成高山,风雨在这里兴起;汇积水流形成深渊,蛟龙在这里产生;积累 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非凡的智慧自然就会得到,圣人之心怀也就具备了。所 以不积累半步一步,就没有用来到达千里之外的办法(即“就不能到达千里之外” );不积累细小的水流,就没有用来汇成江海的办法(即“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海” )。骏马一跨跃,不能走十步;劣马拉车走十天,功效来源于走个不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