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杖歌》看孔子的泰山情结 5.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曳杖歌》看孔子的泰山情结
摘要《曳杖歌》是孔子的临终之歌,虽然只有短短三句,却蕴藏着丰富的内涵。
结合孔子一生以泰山为仰止、追求为栋梁而不得的人生经历,本文尝试从《曳杖歌》入手,通过发掘孔子一生与泰山之间的精神关联,对孔子的“泰山情结”进行深入研究,希望以这一新的视角,为孔子研究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作些许补充。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剖析,建立起《曳杖歌》、孔子、泰山之间的内在关联:从孔子创办私学、政治活动发现孔子与泰山的关联,在“山道”与“仁道”的比较中发现孔子与泰山的相似性,最后得出孔子泰山情结的原因,对泰山情结进行总结。
关键词孔子曳杖歌泰山情结
Vie wing Confucius’s Taishan Complex from “The Cane Song”
Abstract "The Cane Song" is the last song of Confucius. Although there are only three short sentences, it contains rich connotations. Combining Confucius's life experience of taking Mount Tai as the supremacy and pursuit as the pillar of life,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start with "The Cane Song" and conduct an in-depth study of Confucius’s “Taishan Complex" by exploring the spiritual connection between Confucius' life and Mount Tai. It is hoped that this new perspective will make some supplements to the richness and diversity of Confucius research. It main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aspects: fou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us and Taishan from the founding of Confucius' private education and political activities. found the similarity between Confucius and Taishan i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Mountain Road" and "Benevolence". Finally, I found the reason for Confucius's Taishan Complex and summarized the Taishan Complex.
Key words Confucius The Cane Song Taishan Complex
引言 (1)
一、礼崩乐坏的深层忧思 (2)
(一)孔子的忧思 (2)
(二)泰山的政治意义 (2)
二、仁者乐山的大儒情怀 (3)
(一)等级秩序的“山道”与“仁道” (4)
(二)道德义理的“山道”与“仁道” (4)
(三)审美主体的外在客体的“山道”与“仁道” (5)
三、传道授业的师徒之情 (6)
(一)孔子弟子与泰山的关联 (6)
(二)春秋时期私学产生的原因 (7)
(三)孔子的私学生涯与泰山的关联 (7)
(四)孔子创办私学的目的 (8)
四、孜孜以求的政治理想 (8)
(一)孔子在泰山的政治活动 (9)
(二)孔子的政治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10)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
1.研究现状
既往孔子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教育思想、伦理体系以及对孔子的综合评价等方面。
亦有少数研究者关注孔子与泰山之间的关联,贯通孔子与泰山精神、泰山文化开展相应研究,如:刘渊《孔子与泰山》、戚焕丽《孔子与泰山文化》等论文著作,迄今尚未发现有关于《曳杖歌》的专题研究见诸报刊,从《曳杖歌》切入研究孔子的泰山情结更无人涉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本选题具有一定的开拓性与创新性。
2.选题意义
孔子一生与泰山有着不解之缘,直到临终,泰山的影子仍然萦绕在孔子心怀,《曳杖歌》就是明证。
结合孔子所处时代,以其临终绝唱为切入点,从“泰山情结”的视角研究孔子与泰山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孔子其人,强化我们对这位古代先贤执着入世情怀的认知与体悟,还可以进一步扩展研究空间,为丰富孔子研究的内容做出新的补充。
同时,深掘孔子“泰山情结”蕴含的文化因子,对于进一步厘清泰山文化的脉络,宣传本民族优质传统文化起着重要作用。
(二)核心概念界定
1.《曳杖歌》
见于《礼记》、《史记》等典籍,内容为“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1],是孔子自觉不久于人世的临终悲叹。
2.泰山情结
“情结”是心理学术语,为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荣格与弗洛伊德提出的一个概念,其外延指向众说纷纭,通常指“一群无意识感觉与信念形成的结”。
《现代汉语词典》将“情结”解释为“心中的感情纠葛,深藏在心中的感情”[2]。
本文所称“情结”指向于“深藏在心中的感情”。
从这一定位出发,“泰山情结”不妨可以界定为: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寄寓于泰山的深厚情感与文化认知,这种情感与认知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不断更新和充实,逐步沉淀为中华特有之文化,包含有凌峰向远、执着坚韧、博大包容、积极向上等丰富内涵。
具体到孔子其人,“泰山情结”更多地表现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精神和仁爱为本、关爱众生的入世情怀。
[1]司马迁:《史记》,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版,第1670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116
一、礼崩乐坏的深层忧思
(一)孔子的忧思
孔子出生于春秋末期的鲁国,他生活的春秋时代是一个诸侯兼并、“礼崩乐坏”的无道时代,尤其到了春秋后期,周王室进一步衰微,各个诸侯国都蠢蠢欲动渴望扩充疆土,各种战争不断,当局者的治国重点都在扩充疆土试图完成统一。
孔子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礼崩乐坏”的无道时代,而这样“礼崩乐坏”、战火绵绵的时代,受苦受难的无非就是无辜的百姓,而这样的无道时代也是不利于当局者巩固统治,维系社会安定的。
而春秋前的周王朝指定的以礼乐安定天下的政治方针在初期是非常有效的,周礼不仅仅针对贵族皇室,下至普通百姓也要遵从职责本分不逾矩,因为实施了礼乐制度,周王朝也曾有过“成康之治”,虽然后期周王朝衰微,但是可见礼乐制度在维系社会稳定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正是有了礼乐制度和礼崩乐坏时代的对比,孔子意识到恢复礼乐制度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所以孔子终其一生都希望匡复“周礼”——即恢复周朝的政治和礼乐制度,包括“封禅”等一系列制度。
而在孔子主持修订的《诗经》中,就有歌咏泰山的诗篇:“泰山岩岩,鲁邦所詹。
奄有龟蒙,遂荒大东。
至于海邦,淮夷来同。
莫不率从,鲁侯之功!”[1]诗篇中运用了比兴的写作手法,将泰山作为礼治和仁政的象征为东方各国所敬仰。
而蛮夷治国之所以敬仰鲁国,一方面得益于倚靠着泰山,一方面得益于鲁国以礼治国。
孔子对于此篇章是否有过修改本文无从考证,但从中也不难看出孔子对礼乐制度的推崇以及对泰山的敬仰。
而这些制度都与泰山关联紧密,可以说泰山是周礼实施的的一个平台。
孔子终其一生都在为匡复周礼而努力,周礼又与泰山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怪不得直到临终,泰山的影子仍然萦绕在孔子心中,仍发出“泰山其颓乎”的悲叹。
(二)泰山的政治意义
泰山在海拔上虽不及华山、恒山高,但是因为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使得它一直被奉为“五岳之首”,地位十分显赫,所以在远古时期泰山就开始成为祖辈崇拜的对象,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绎,“封禅”也成了泰山独一无二的一个仪式。
很多君王都选择通过在泰山进行封禅仪式,来宣告一个王朝的建立,以此更好地维护国家统一。
通过阅读文献典籍可以发现,泰山的封禅仪式是只能由君王进行,由此可见泰山在政治领域更是代表了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力以及鲜明的阶级制度,并且可以认为泰山在政治领域还有着维护阶级秩序和维护国家统一的象征。
所以泰山可以说是中国
文化史的一个局部缩影[1],在思想政治层次具有重要意义。
1.孔子与泰山“封禅”制度
孔子,是春秋时期赫赫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在政治上一直主张“仁政”、“爱人”,因为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所以孔子一直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恢复周公之治。
而孔子当时所在的鲁国和泰山不过相距百里,所以鲁国对于泰山文化的态度,对孔子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鲁国对于泰山的祭祀是通过旅祭祀的形式进行。
旅祭泰山是鲁国时期的一种祭祀仪式,中国自古以来都非常讲究祭祀,而泰山的祭祀仪式只能由天子进行,普通的士大夫是没有资格祭祀泰山的。
而对于天子礼祭泰山这一观点,孔子也是持肯定、赞成的态度的。
因为当季氏要去祭祀泰山的时候,孔子就认为这种举措非常不合礼仪,并认为林放尚且知道礼仪,泰山之神难道会不懂吗?由此可见,孔子认为泰山只能由天子进行祭祀仪式,鲁国的士大夫季氏不能祭祀。
也不难看出孔子其实对于礼制、对于等级制度是十分尊重,并且认真践行的。
泰山在孔子眼中是一座“礼”的圣山。
孔子曾登上泰山,考察泰山的封禅制度,在史料中记载很多帝王在泰山举行封禅礼祭泰山的仪式,帝王的封禅大典是一次十分讲究礼仪规范的仪式,而孔子也是一个非常重视礼仪规范的人,孔子一生最大的愿望是恢复周公之治和礼乐制度。
想要恢复这样等级分明的社会环境,孔子就势必要从泰山的封禅制度开始考察,经过他一系列的研究,泰山封禅仪式一般都只有帝王天子才可以进行,普通的士大夫是没有资格的,在孔子眼中,泰山也就有了更深层的内涵,他对泰山的祭祀意义也有了新的诠释。
前人登泰山进行封禅大典,也许是天子希望通过祭祀渴求神明的保佑,也想通过神明的认可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以此达到国家统一的目的。
而孔子则更关注祭山的政治意义,他将祭山封禅的意义由重神转向重人或重等级制度,赋予了祭山更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并且孔子更是希望通过祭祀仪式来规范人的行为,恢复周公之治。
所以在孔子眼中,泰山不仅仅是五岳之首的圣山,也是他政治理想所向往的郁郁乎文哉的周公之治的一座“礼”的圣山。
二、仁者乐山的大儒情怀
孔子关于山的论述最著名的莫过于“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2]而孔子在《论语》中对于山的议论并不多,谈论到最多的山就是泰山。
当他周游历国十四年无所获,他在返回鲁国的过程中再一次登上泰山,登高远眺,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丘陵歌》:“登彼丘陵。
峛崺其阪。
仁道在迩。
求之
[1]郭沫若:《读随园诗话札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77页。
若远。
遂迷不复。
自婴屯蹇。
喟然回虑。
题彼泰山。
郁确其高。
梁甫回连。
枳棘充路。
陟之无缘。
将伐无柯。
患兹蔓延。
惟以永叹。
涕霣潺湲。
”在此歌中,孔子运用比兴的手法,以“山道”喻“仁道”[1],而“仁”既是孔子的政治理想也是其核心的哲学思想,他在登上泰山后以“山道”喻“仁道”,可见泰山对孔子的影响之深,直至临终还在《曳杖歌》中悲叹“泰山其颓乎,哲人其萎乎。
”将哲人之萎与泰山之颓紧密相联,泰山情结一直在萦绕在他心头,久久不能忘怀。
孔子在论语中对山的议论并不多,据统计一共9处,而每处都具有其象征意义。
本文再此将孔子论山的“山道”概括为以下几点:1、代表等级秩序的“山道”,如“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2]、“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3]2、代表道德义理的“山道”,如“犁牛之子骍且角。
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4]3、代表主体审美的外在客体,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5]、“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6]而孔子既然用“山道”与“仁道”,那么“山道”与“仁道”之间也有着相似、相通之处。
(一)等级秩序的“山道”与“仁道”
“山节藻悦”、“旅于泰山”这两句关于山道的阐释都可以看出孔子对等级秩序、礼乐秩序的维护。
孔子曾多次登上泰山考察泰山的封禅仪式,他认为只有君主才能有旅祭泰山的资格,可见其对等级秩序的维护。
而从他批判臧文仲用装饰天子之庙的“山节藻棁”来装饰养龟的屋子,也是对等级的一种僭越。
这两点都与他的政治理想相吻合。
孔子一生的政治追求就是将礼崩乐坏的无道时代变回周朝君臣父子长幼有序、政治清明的礼制社会。
就如颜渊问“仁”,孔子答“克己复礼为仁。
”顾名思义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一切按照礼的要求去做就是“仁”,孔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一生都在为匡复周礼而努力,不论是开创私学还是周游列国,都是希望能够恢复礼乐制度,使社会变得政治清明。
可是在当时社会诸侯越权、大夫旅祭泰山的事情却屡屡发生,而孔子通过对季氏旅祭泰山的批判,也可以看出,在孔子眼中,泰山不仅仅是自然风光的存在,也是礼制的象征,这与他孜孜以求的匡复周礼的“仁”的政治理想是相通的。
(二)道德义理的“山道”与“仁道”
“犁牛之子骍且角。
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7]犁牛之子长着赤色的毛和周正的角,虽然不想
[1]刘渊,刘平:《孔子与泰山》,2007年,第2页。
[2]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24页。
[3]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47页。
[4]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56页。
[5]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61页。
[6]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92页。
用来祭祀,但山川之神肯舍弃它吗?山巍峨高大,耸立在天地之间,兼收并蓄,不会因为犁牛之子不能用来祭祀而舍弃,山以仁爱对待一切生灵。
这与孔子“仁道”核心爱人的哲学思想也是相通的。
孔子认为“仁”的核心是爱人,仁者爱人这是孔子伦理道德体系中的最高标准,这也是他道德思想中的基础,他也是首次在道德领域内提出了以仁爱为本的精神。
并且孔子的“仁爱”不仅仅局限于像“山道”一样要包容一切生灵。
孔子的“仁爱”意义更为广泛,首先是对于个人本身,要以仁爱之心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一种既尊重他人自有同时又普遍性的爱人的理念,在此基础上人不仅要“爱人”,更是要“泛爱众”,如山一般以广博的胸怀包容他人,所以孔子的“仁爱”思想是适用于整个社会上每一个人的。
孔子广博的胸怀就如山一般,不会因为任何一种因素而放弃百姓,就如山川之神虽欲勿用,也不会舍弃犁牛之子一般。
但是孔子的“仁道”比“山道”更宏大,因为孔子不仅要求百姓之间要“爱人”,还要求执政之人也要以仁爱为本,唯有执政者也能以仁爱治国,并起到表率作用,那么百姓也会纷纷效仿,这样一来孔子渴望恢复周公之治的政治理想也就不难实现了。
并且孔子也认为克己复礼是仁爱的基本要求,可见孔子的“仁道”是以克己复礼为基础,以仁爱为本的一种政治理想。
这样的“仁道”与“山道”也是紧密关联的。
(三)审美主体的外在客体的“山道”与“仁道”
孔子在《论语》中说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这里的山也许不一定特指泰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孔子正是受到了泰山的感召,从山的精神上看到了与自己想法不谋而合的特点,以此创立了他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泰山,作为中国文化史的一个局部缩影,在历史更迭中也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
泰山在历史发展中,胸怀广大,浩然坦荡,兼收并蓄,广博地接收各种思想文化的熏陶和浸染,所以李斯称泰山“不让土壤,顾成其大。
”这一点和孔子对于君子的定义也十分契合。
从泰山自身特点出发,泰山本就是居高不傲,草木葳蕤,养育着花草鸟兽,有着博大的胸怀;而从文化特点出发,帝王文化在泰山起源,宗教文化在泰山得以传播,国泰民安的美好祝福在泰山传递,在这一层层的内在精神意蕴的裹挟下,泰山的内在精神也就更加深刻。
值得一提的是,泰山在历代文人“登泰山而小天下”、“一览众山小”的感叹之下,也形成了泰山独有的攀登精神,这样一种不畏艰难,奋勇向上的精神,也激励着孔子的前进。
孔子周游列国,扁干诸侯,经历过多次的挫折、打击,但仍然驾车前行仁者之所以乐山,关键原因不是因为山外在的自然秀美,而是因为山所具有的内在精神。
这句话通过山和水,动和静,乐和寿三个方面对智者和仁者进行了区分,而这里的山和水已经不是自然
界中的山与水,孔子通过对山和水在自然意义上的阐释,赋予了山水一种人的道德上的审美感受。
如孔子对山还有的阐释:“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
[1]这句议山的言论,孔子则是赋予了山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
做每一件事情都需要日积月累,方能厚积薄发,半途放弃的人,就会功亏一篑,尝不到成功的喜悦。
而孔子本人也是将这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贯穿了自己的一生,至死都没有想过放弃,所以最后他成功了,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传统思想,历经时代迁移,儒家思想直至今日也依旧被频频提起,孔子学院也在世界各地创办,我国也通过孔子学院这一媒介向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
可见,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听起来容易,要做到却很难,孔子通过对山的阐释,赋予了山这样一种持之以恒的执着精神。
不仅是山有这种执着精神,孔子在宣传“仁道”的路上也同样具有这种精神。
孔子的一生可谓都是在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并为了这一政治理想的实现一生奔波。
不论是私学的创立还是周游列国的十四年,孔子都一直在宣传“仁道”的路上踽踽独行。
他生于战火纷争的无道时代,孔子一生都在为匡复周礼奔波到处,他也想通过礼乐制度教化百姓,从君王到百姓如果都能被礼乐制度所教化,那就离孔子政治理想中的周公之治不远了。
可惜,孔子周游列国十四载,扁干诸侯,厄于陈蔡,惶惶如丧家之犬也未能实现这一政治理想,也难怪这一位知天命的圣人在辞世前要发出“泰山其颓乎,哲人其萎乎”的悲叹。
是啊,泰山寄托了孔子的政治理想,孔子的私学从这里开端,政治生涯也多在泰山脚下,周游列国回鲁国的路上还登上泰山写下《丘陵歌》,这种种夹杂起来,可见孔子以“山道”喻“仁道”是有迹可循的,所以泰山情结也一直萦绕在孔子心头,临终也未能散去。
三、传道授业的师徒之情
孔子不仅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并且弟子众多。
孔子作为春秋时期杰出的教育家,打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教育不仅仅只为上层阶级服务,兴办私学,让更多的人可以接受教育。
因为孔子出生于鲁国,与泰山相距不过百里,他的一些教育思想都受到了泰山的影响,甚至他的弟子也大多是在泰山周边长大的,孔子的私学生涯也从泰山开端。
(一)孔子弟子与泰山的关联
孔子弟子中也有许多人和泰山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中最著名的是《左传》上有记载说孔子和弟子颜回一同登上泰山,孔子向东南方向望去,看见吴国闾门外系着一匹白马,就问弟子有没
有看见什么,但颜回说只看见了一匹白陵,而后“下而颜渊发白齿落,遂以病死”。
后代有人在此留下了“望吴圣迹”的石碑,并在泰山西南处的汶阳田中,有一处“颜子坡”,这是孔子与颜回下山后路过的地方。
孔子与颜回登上泰山遥望吴国,有人认为是传说,有人认为是史实,这点本文不做探讨。
但从这段文字中,孔子登上泰山可以望见吴国门外之物,从地理学的角度,当时的吴国和鲁国相距一千多里,即使登高能望远,但也难以望见千里之外的东西。
而孔子却可以望见,人们对于这段历史是否存在表示质疑,但未有人质疑孔子是否真的可以望见吴国那一匹白马,可见孔子作为一位“圣人”登泰山而远眺,有的不仅是旷达的胸怀,更具有常人不可比拟的高远眼界。
[1]与泰山有关联的弟子除了颜回还有曾子、有若、林放。
曾子是早期泰山民歌的作者,典籍上也记载了曾子在泰山下耕作,写下《梁父吟》,沉郁顿挫,为后世所流传。
林放则与孔子有过关于“礼”的讨论,后来季氏要旅祭泰山时,孔子言:“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2]一方面表达了对季氏大夫旅祭泰山不符合礼制的批判,另一方面也对林放对于“礼”的遵从表示认同。
而后人也用“泰山林放”来形容遵守礼仪之人。
综上可见,孔子最初的弟子很多也与泰山有着紧密的联系,更不用说作为老师的孔子,可见孔子一生与泰山都是紧密相连的。
(二)春秋时期私学产生的原因
首先,周王室日渐衰微,礼崩乐坏,许多西周的官吏都投奔到各个诸侯国另谋出路。
而当时的社会,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都虎视眈眈渴望扩充疆土,攘外必先安内,各诸侯国也急需“贤士”辅政。
发展到后期“养士之风”盛行,各诸侯国为了扩充势力,提高影响力,都纷纷争相养士。
而“士”的培养需要学习和训练,恰逢当时无道之时、礼崩乐坏,“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于是私学应运而生。
以孔子为首的儒家私学在当时也是传播较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孔子的私学生涯与泰山的关联
由于当时养士之风盛行,私学兴起,孔子也开始了他的私学生涯。
孔子最初是在曲阜城北的学舍里讲学,曲阜与泰山相距不过百里,孔子最初的私学活动都是在泰山周边进行,包括追随他学习的弟子们也大多是在泰山周边长大,所以泰山对于孔子教育理念的启发有着深刻的影响。
孔子教育理念中“有教无类”直至今日也仍被推崇,“有教无类”即不论学生身份贵贱、学识高低,孔子都可以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会因为学生的身份、地域、品行的不同而差别对待。
这一点和泰山的文化内涵也十分相似,泰山在历史发展中,胸怀广大,浩然坦荡,兼收并蓄,广博地接
[1]刘渊,刘平:《孔子与泰山》,2007年,第2页。
收各种思想文化的熏陶和浸染,所以李斯称泰山“不让土壤,顾成其大。
”泰山作为五岳之首,但从未居高自傲,以博大的胸怀接收各种思想文化并融之以泰山自身的的文化内蕴。
这种兼收并蓄的态度和广大的胸怀也影响着孔子,孔子也如泰山一样,兼收并蓄,不论学生如何都竭尽能力,教导每一个学生,这也使得孔子的私学在春秋时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私学规模最大,存在了近40多年,追随弟子多达3000多人。
(四)孔子创办私学的目的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因此孔子创办私学,广泛传播自己的理念也是有其目的的。
孔子的私学主要教育内容是六艺,主要内容是“诗、书、礼、乐”,从这些教育内容中不难看出,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希望通过教育教导人们学习礼乐制度,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因为孔子当时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政治动荡的无道时代,怀着对礼崩乐坏的深层忧思,孔子兴办私学,一方面是希望培养一批“学而优则仕”的仁人志士,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借教育来匡复周礼,泰山可以看作是周礼实施的平台,孔子的私学则是传播周礼的工具。
孔子多次教导弟子“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这个道就是匡复周礼之道,孔子希望通过私学宣传自己的理念思想,来间接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因为他明白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所以即使在政治失意的情况下,他不论是在鲁国从政期间还是周游列国的路上,他都没有停止过对弟子们的教育。
从一些研究中也看出,孔子的很多弟子都走上了出仕做官的路,可见孔子通过私学来传播政治理想在一定程度上是起到积极影响的。
私学教育也为他的政治理想的实施打下了基础。
四、孜孜以求的政治理想
孔子的私学教育在春秋时期是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但是孔子创办私学的教育目的更多的也是希望教育能为政治服务。
孔子一生都希望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他的政治生涯也主要集中在鲁国。
鲁国是周公的封地,也是当时的文化中心之一,孔子的故国也是鲁国,因此他深受周礼的熏陶。
他的政治理想也与此密切相关。
孔子认为周文王、周武王时代的社会政治制度是最理想的,他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1]“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2]可见其对周礼的认可与推崇,他一生奔波,孜孜以求的政治理想就是匡复周礼。
“如有我用者,吾其为东周。
”[3]这是孔子对于自己政治理想最好的注脚。
理想是美好而充满希望的,但现实中孔子的政治生涯确是跌跌撞撞、四处碰壁。
[1]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28页。
[2]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