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
【10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10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02bd190066f5335b812115.png)
【10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
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
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用“________”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2)这段文字在写法上运用了先________后________的方法,重点写了________、________,应该说他们是全场三十万人的“________”。
(3)用“________”标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答案】(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2)总;分;工人;农民;主力(3)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人群;海洋;翻动的红旗;波浪【解析】【分析】(1)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2)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
主要运用了“总-分”方法的手法,结合短文的内容做具体分析即可。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能力。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故答案为:(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2)总、分、工人、农民、主力(3)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2篇】新部编人教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12篇】新部编人教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617f1aed630b1c59eeb5c7.png)
【12篇】新部编人教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这一小节写了________种人,前一个“有的人”指________的人,后一个“有的人”是指________的人。
(2)两个“活着”的含义是()A. 两个都指肉体的生存。
B. 前一个指肉体的生存,后一个指精神的永存。
C. 前一个指精神的永存,后一个指肉体的生存。
【答案】(1)两;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鲁迅及像鲁迅这样一生为人民甘愿作牛马(2)B【解析】【分析】(1)解答此题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这一小节写了两种人,前一个“有的人”指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后一个“有的人”是指鲁迅及像鲁迅这样一生为人民甘愿作牛马的人。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两;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鲁迅及像鲁迅这样一生为人民甘愿作牛马。
(2)B【点评】(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2.阅读理解七根火柴(节选)王愿坚卢进勇看着这场景,眼睛里像揉进了什么,一阵酸涩。
在掉队的两天里,他这已经是第三次看见战友倒下来了。
“一定是饿坏了!”他想,连忙抢上一步,搂住那个同志的肩膀,把那点青稞面递到那同志的嘴边说:“同志,快吃点吧!”那同志抬起失神的眼睛,呆滞地望了卢进勇一眼,吃力地举起手推开他的胳膊,嘴唇翕动了好几下,齿缝里挤出了几个字:“不,没……没用了。
”卢进勇一时不知怎么好。
他望着那张被寒风冷雨冻得乌青的脸,和那脸上挂着的雨滴,痛苦地想:“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热水,也许他能活下去!”他抬起头,望望那雾蒙蒙的远处,随即拉住那同志的手腕说:“走,我扶你走吧!”那同志闭着眼睛摇了摇头,没有回答,看来是在积攒着浑身的力量。
好大一会,他忽然睁下了眼,右手指着自己的左腋窝,急急地说:“这……这里!”卢进勇惶惑地把手插进那湿漉漉的衣服。
【12篇】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
![【12篇】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24c3dd998fcc22bcd10d38.png)
【12篇】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深山含笑我以前见过的含笑花都是庭院种植的,叶细花小,象牙色的花蕊吐着幽香,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
含笑不(以已)艳丽著称,妙的是一缕沁香。
在井冈山深处,我被另一种含笑花(佩折)服!几株两三丈高的乔木体如游龙,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这就是野生的深山含笑。
人,(竟竞)然在大山深处隐藏了如此潇洒、如此豪放的春光。
和庭院含笑相比,倒(像向)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笑得那么爽朗、欢畅。
那是一种胜利的喜悦,似乎天上的白云都是从她的胸中笑出来的。
从小路那边走过来两个拎着简单行李的年轻人。
他们是那个边远的、还没通车的村子里的老师、跟着他们,我们也进了村。
目睹孩子们围着老师的亲切嬉闹,我忽然感觉另有一株高大的深山含笑在我心中晃动起来……(1)选择文中括号里合适的字。
含笑不________(以已)(佩折)________服(竟竞)________然倒(像向)________是(2)庭院中的含笑与野生的含笑有什么不同?(3)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两个比喻句。
(4)注意划线词语,结合题目写出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答案】(1)已;折;竟;像(2)庭院中的含笑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野生的含笑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
野生含笑与庭院含笑相比,倒像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
(3)深山含笑散发着弥天的清香气息,像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
(4)深山含笑像一个绝世佳人,像一个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令我赞叹,但我更敬仰和佩服在边远山区默默作贡献的知识青年。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
同音字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
解答时要依据字义注意比较。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4e772303d8ce2f006623ed.png)
人教版六上课内阅读专项。
2、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2分)4、请用“﹏”在文中找出一个可以看出“我”和林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的句子。
5、理解句子(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这个句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比作“”,不但写出了桥的,而且也突出了它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这个句子用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这两位朋友间的。
(3)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
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
从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
这样写的好处是、在这个文段里,作者运用了、、、等表达方法来表达自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草虫的村落》3--9段,回答问题。
1、“庞”查音序应查(),查部首应查()部。
“勉”查音序应查(),查部首应查()部。
2、我会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2分)①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
()②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3、“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了,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
”这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2分)A、解释说明;B、声音延长;C、表示转折4、文段中写到“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
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
”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蜥蜴和黑甲虫在交流些什么?根据提示写一对话。
蜥蜴说:嘿,小家伙们,小甲虫说:!5、请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伫足()勤劳()储藏()疑惑()炙烤()弹演()聚精会神()6、请用在文中找出能体现“村民们”勤勉地奔忙的句子。
7、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请你发挥丰富的想象力。
8、课文充满了作者奇异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奇异想象和独特感受的语句写在下面横线上,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新版推荐]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课内阅读专项训练
![[新版推荐]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课内阅读专项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b7eb251d7e21af45b207a824.png)
课内阅读专项训练一、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选自写的《》。
2. 这段话写出了草原的特点,最能突这一特点的句子是。
3.画“”的句子是()句,句中“无边的绿毯”指( ),“白色的大花”指( )。
4.文中画虚线的句子,直接写草原景色的用“”标出,写作者感受的句子用“”,在写景中融入感受这样写的好处是()。
二、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五位壮士(矗立屹立耸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遥望俯视)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班长马宝玉(热烈热情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1.选择正确的词语,用“”画出。
2.文中“惊天动地”是表示声音______的词语,“气壮山河”写出了五壮士的________________。
3.请用小标题概括这部分内容:。
4.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望着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此时,五壮士心里会想些什么?三、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专题训练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专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87e070b34693daef5ef73d8f.png)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专题训练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成就,有所创造,有所发明,有所发现。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秘密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很远)。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发觉)真理。
(1)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不______(秘密神秘)不______(遥远很远)(解决解答)______了若干个问号(发现发觉)______真理(2)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的顺序重新调整。
(3)找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原因的句子。
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大地回春了,河流揉揉它那沉睡的眼睛,叮叮咚咚欢乐地流着,树木、野草又获得了新的生命,开始吐出它那嫩绿的幼芽,散发出芬芳扑鼻的清香。
燕子怀着愉快的心情从南方回来了,自由自在地在碧蓝的天空中飞翔。
这时,春雨也伴随着春风来到了人间。
这是第一场春雨。
我打开窗子,向远处望,。
雨丝细细的,像花针一样,又好像无数断了线的珍珠从天而降,断断续续地直插到地里,将祖国的山河绣得更加美丽。
远处的房屋、树木在茫茫的雨帘中,似轻烟笼罩;近处的青枝、绿叶,青翠欲滴;小草贪婪地吮吸着“贵如油”的春雨。
你看吧,杏花开得一片片白,桃花开得像一片片绯红的云;小树苗的枝头上吐出一串串绿珠子般的小芽,小芽上顶着一颗颗透明的雨珠,亮晶晶的……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春雨图啊!(1)照样子,写词语。
亮晶晶:______ ______ ______断断续续:______ ______ ______(2)找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你还能再写2个这样的词吗?文中的词______你写的词______(3)从文中找出中心句。
中心句:______(4)你能给这篇文章加一个标题吗?3.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
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
![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e99154580216fc700afdd2.png)
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
他说:“这不能。
须大雪下了才好。
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________起一个大竹匾,________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________在棒上的绳子只一________,那鸟雀就________在竹匾下了。
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动词。
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________起一个大竹匾,________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________在棒上的绳子只一________,那鸟雀就________在竹匾下了。
横线上的动词准确、详细地写出了________,表现了闰土的________。
(2)给这段话加个小标题:________。
(3)文段中的省略号表示()A. 说话断断续续。
B. 列举省略。
【答案】(1)支;撒;缚;拉;罩;捕鸟的经过;聪明能干(2)雪地捕鸟(3)B【解析】【分析】(1)这道题是按课文原文填空,平时要做到熟读并背诵课文,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
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2)考查拟定小标题。
阅读短文,概括出段意,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3)解题时了解省略号的作用:列举的省略、表示说话吞吐、话未说完、语意未尽、语意的跳跃、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依据句意可知,此处省略号是表示列举省略。
故答案为:(1)支、撒、缚、拉、罩、捕鸟的经过、聪明能干(2)雪地捕鸟(3)B【点评】(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对引号的作用的掌握及应用。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昧书屋》(节选)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小小的“早”字。
字横着,很像一个还没开放的花骨(gū gǔ)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4c0ce84931126edb6f1a107a.png)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美丽的油菜花儿春天的田野上,到处是金黄的油菜花儿,一簇(cù)簇,一丛丛,一垄(lǒng)垄,一片连着一片,像铺了一地的金子。
春风一吹,菜地里飘起一阵阵浓浓的菜花儿的香味。
成群的蜜蜂,在油菜花儿上飞来飞去,久久也不离去。
(1)油菜花儿是什么颜色?______①雪白②金黄③淡黄④火红(2)短文中“像铺了一地的金子”,这“一地的金子”指的是______。
(3)油菜花儿是在什么季节开的?油菜花是在______开的。
(4)油菜花儿的香味是______①淡淡的②浓浓的③不浓也不淡(5)“成群的蜜蜂,在油菜花儿上飞来飞去,久久也不离去”是因为______①花儿太美了,它们在欣赏美丽的油菜花儿。
②它们抓紧时间在采花粉、采花蜜。
③油菜花儿的香味吸引了它们。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
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①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
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①活了四十多岁。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
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1)文段出自课文《______》,作者______。
(2)在文中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曾奔丧待数(3)解释下面句中划线字的含义。
①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
______②我痛哭了几天。
______③抱终天之恨。
______(4)文中两个“只”字强调的意思不同,表达的情意也不同,请根据你的理解填空。
只①强调了______,应读出______之情。
只②强调了______,应读出______之情。
(5)文中“我的愿望”指的是()(填序号)(6)写出你对画线的句子的理解。
(7)从这段文字中,你读懂了什么?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073163f12d2af90342e662.png)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向日葵春天来了,雪化冰消,山青了,水绿了。
农民伯伯开始播种了。
他们把玉米、大豆、谷子等优良种(zhǒnɡ zhònɡ)子种(zhǒnɡ zhònɡ)进了责任田,也把乌黑发亮的葵花籽儿,撒进肥沃的泥土里。
一阵春风,一场春雨,玉米出来了,大豆出来了,谷子也出来了。
葵花呢?葵花用它那两片有力的嫩芽举着“人”字形的种子硬壳也出来了。
阵阵春风,场场春雨,向日葵长高了,已经有五六片叶子了。
它像一个欢乐的孩子,无忧无虑地生长着。
夏天到了,在这生长的季节里,向日葵已经告别了自己的幼年,长成了一个“小伙子”了。
你看,它那舒展的叶子多像一把把芭蕉扇啊!头顶上隐隐约约长出了一个花骨朵——小小的绿色的花盆。
它的花盆一天天长大,终于开出了轮子似的花朵。
几十个黄色的花瓣。
花盆中间是密密麻麻的金灿灿的花蕊。
一阵狂风,一场暴雨,向日葵在风雨中摇摆,而它的头却时时刻刻朝着太阳。
早晨,葵花张开笑脸,第一个迎接冉(rán rǎn))冉升起的太阳,中午太阳当空,葵花总是扬起那金色的脸庞(pánɡ bánɡ)。
傍晚,太阳徐徐落山了。
向日葵又面向西方,恋恋不舍地和太阳告别。
啊!多美的葵花呀!金色的阳光照进它们的心里了。
秋天来临,在这收获的季节里,向日葵度过了它朝气蓬勃的青年时代,渐渐成熟了。
习习秋风,丝丝秋雨,向日葵的叶子由绿变黄,花盆外的花瓣也慢慢凋谢了。
但是花喷里那些数不清的花蕊下面却结出了饱满的果实——葵花籽儿。
这时,向日葵谦虚地悄悄地低下了头。
好像在向人们暗示,该收获了。
农民伯伯开始秋收了,他们打下葵花籽儿,选好的交给国家榨油,剩下的留给自己吃,还用葵花的叶、茎做饲料。
向日葵对人们的贡献多大呀!到了冬天,向日葵的一生虽然结束了,但它留下的丰收果实,却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由于向日葵时时刻刻接受阳光的哺育,它的果实才格外饱满,格外香。
【17篇】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17篇】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b5f71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ed.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17篇附参考答案(1)屋子里没有生炉子, 又潮湿又阴冷。
桑娜举起马灯, 想看看病人在什么地方。
首先投入眼帘的是对着门的一张床, 床上仰面躺着她的女邻居。
她一动不动。
桑娜把马灯举得更近一些, 不错, 是西蒙。
她头往后仰着, 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 ①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 )的, 从稻草铺上垂下来。
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 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 都是卷头发, 圆脸蛋, 身上盖着旧衣服, 蜷缩着身子, 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
②显然, 母亲在临死的时候, 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 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
孩子呼吸均( )匀而平静, 睡得正香甜。
1.在文中的括号里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2分)显然( ) 均匀( ) 宁静( ) 蜷缩( )3.按提示将这一段分为三层, 在文中用“‖”标出。
屋内环境——西蒙——两个孩子。
(2分)4.读文中两处画“_____”的句子, 体会句意, 回答问题。
(2分)(1)读画线句①, 想一想, 西蒙想要抓住什么?(2)读了画线句②的描写, 你有什么感受?参考答案:1.shìjūn2.示例:明显匀称寂静收缩3.……阴冷。
……垂下来。
……香甜。
4.(1)西蒙想要抓住的是两个孩子的命运。
在自己即将离开人世时, 两个孩子是她放心不下的。
她无力决定两个孩子的归属与未来。
(2)我体会到西蒙是一个善良的母亲, 她为两个孩子付出了最后的母爱, 令人感动。
(2)生物从小到大, 本来是天天长的, 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 跳跃的长, 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你在豆棚瓜架上看绿蔓, 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梁地里听声音, 在叭叭的声响里, 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昨天是苞蕾, 今天是鲜花, 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一块白石头, 几天不见, 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 几天不见, 就变成了草坪菜畦。
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 个把月不过来, 再见面, 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12篇】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
![【12篇】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6bade1cc22bcd126ff0cea.png)
【12篇】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我在原野上________,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________,使清风芬芳馥郁。
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________;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________。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句子中的横线上。
呼吸摇曳凝视察看我在原野上________,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________,使清风芬芳馥郁。
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________;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这段话中写花的作用的句子。
(3)用波浪线画出这段话中写外界关注花的句子。
【答案】(1)摇曳;呼吸;察看;凝视(2)我在原野上________,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________,使清风芬芳馥郁。
(3)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________;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________。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摇曳、呼吸、察看、凝视(2)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3)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点评】(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草木有情都说“草木无情”,我却不这样认为。
一切活着的东西都潜在地具有一种心理,草木也不例外。
记得两年前,朋友送我一株桂花,长得并不茂盛,我把它种在一只花盆里。
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1)
![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b1011f7ca2161479171128a8.png)
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
他说:“这不能。
须大雪下了才好。
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________起一个大竹匾,________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________在棒上的绳子只一________,那鸟雀就________在竹匾下了。
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动词。
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________起一个大竹匾,________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________在棒上的绳子只一________,那鸟雀就________在竹匾下了。
横线上的动词准确、详细地写出了________,表现了闰土的________。
(2)给这段话加个小标题:________。
(3)文段中的省略号表示()A. 说话断断续续。
B. 列举省略。
【答案】(1)支;撒;缚;拉;罩;捕鸟的经过;聪明能干(2)雪地捕鸟(3)B【解析】【分析】(1)这道题是按课文原文填空,平时要做到熟读并背诵课文,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
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2)考查拟定小标题。
阅读短文,概括出段意,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3)解题时了解省略号的作用:列举的省略、表示说话吞吐、话未说完、语意未尽、语意的跳跃、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依据句意可知,此处省略号是表示列举省略。
故答案为:(1)支、撒、缚、拉、罩、捕鸟的经过、聪明能干(2)雪地捕鸟(3)B【点评】(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对引号的作用的掌握及应用。
2.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在天安门右前方,巍然(耸屹)立着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
全国各族人民的代表在这里共商国策。
新版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新版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f3c634be23482fb4da4c9c.png)
新版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毛泽东对长征的总结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①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
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都没有。
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
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
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么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
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②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
中国共产党,他的领导机关,他的干部,他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
(1)我知道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________②________(2)我能试着给短文分层,用“‖”标出来。
【答案】(1)反问;设问(2)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
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都没有。
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da5c0eddccda38366baf6d.png)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今年的丁香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
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现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
有的宅院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树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②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
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白丁香和紫丁香。
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③在我断续住了近二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
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见檐前积雪。
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样浑浊笨拙了。
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
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株丁香联系在一起的。
那十字小丁香,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
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1)①—③自然段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描写丁香花的,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处的丁香。
(2)第①节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3)“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见檐前积雪。
”句中“积雪”指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
(4)下列表述与文章内容不符的一项是()A. 作者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花大量笔墨写这三棵白丁香。
B. 作者在文中以细腻的笔调,描写出了一个色彩绚丽的丁香花的形象。
C. 作者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理念、志趣,创造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
D. 作者在文中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为今天的读者开拓了一个“丁香结”全新的艺术境界。
新版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新版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513c780b4e767f5acfce8f.png)
新版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1.课内阅读。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
③_______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__轻纱似的微云。
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来巨浪。
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1)按原文填空。
(2)用横线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波浪线画出联想的内容。
(3)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4)第②③描写了音乐节奏________,第④句表现了乐声________,第⑤⑥句描写表现了乐声________。
A.气势逐渐增强B.轻柔舒缓C.高昂激越【答案】(1)水天相接;微波粼粼;一缕一缕(2)实在事物: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联想事物: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来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3)月亮升起,海面微波粼粼;月亮升高,穿过微云;海面波涛汹涌(4)B;A;C【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2)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想象是在原有知识、信息的基础上重新创造出一个新形象。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判断。
故答案为:(1)水天相接;微波粼粼;一缕一缕(2)实在事物: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联想事物: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12篇】新版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12篇】新版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3eb50483c4bb4cf7ecd1cd.png)
【12篇】新版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
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说:“大伯,您和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这么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
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
”我看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回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你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鲁迅先生的鼻子本来是天生的,为什么说是碰壁碰的呢?从中体现出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3)请你结合当时鲁迅先生生活的社会环境,谈一谈你对“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的理解。
(4)“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说一说大家为什么笑呢?【答案】(1)伯父和“我”谈碰壁。
(2)这是鲁迅用幽默的说法暗示自己受到反动势力的残酷迫害。
幽默。
(3)鲁迅先生生活在黑暗的旧社会中,他经常写文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反动派害怕鲁迅先生的文章,不许他发表文章,而且还要逮捕他。
这句话真正的含义是当时社会很黑暗,自己在与反动派作斗争时经常受到挫折与迫害。
(4)笑我的单纯和幼稚。
【解析】【分析】(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2)评价人物性格特点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3)谈自己的理解,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00dad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8.png)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 阅读课内选段,回答问题。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A】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B】拿矿物资源来说,它________上帝的恩赐,________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1)请在选段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拿矿物资源来说,它______上帝的恩赐,______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2)“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______。
A.比喻B.拟人C.排比(3)画线【A】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画线【B】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
(4)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矿产资源,将会导致什么后果?我们应该怎么做?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条小鱼在乎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我来到了海边散步,看见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暴风雨卷上岸的小鱼。
它们被围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虽然近在咫尺。
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晒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的。
我继续朝前走着。
我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快,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捡起水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
“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
”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鱼在乎,这一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这天早晨,我真正懂得了应该如何去拯救生命,虽然你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永远要记住:“这条小鱼在乎!这一条小鱼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新版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新版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aaa144bd64783e09122b70.png)
新版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读《丁香结》,回答文后问题。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
在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
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1)仔细阅读文章,从中找出丁香在形状、颜色、气味方面的特征。
(2)结合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
(3)理解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
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4)著名诗人戴望舒的《面巷》中,有这样的诗句:“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结合本文,体会“丁香”一词在诗中的含义。
【答案】(1)①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②花开有紫、红、白等色;③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2)①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②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心。
(3)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正因为如此,人生才多彩多姿。
(4)象征着美丽、高洁、愁怨。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此题意在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3)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4)体会划线语句,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①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②花开有紫、红、白等色;③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蜻蜓点水美丽又明澈的小湖,平静地躺在阳光下面,在轻风的吹拂下,微微地笑着。
蜻蜓在湖面上飞,得意地弹弹翅膀,忽高忽低,忽上忽下,非常休闲自在。
蜻蜓逢人便说:“我真爱这个美丽的湖呀,世界上还有谁比我更理解这个湖呢?只有我才知道这个湖水有多深,有多冷。
”蜻蜓高兴地唱着自我陶醉的歌,在湖面上飞来飞去,不时用尾巴在湖面上点一下,湖面上立即就出现一个小小的漩涡,漩涡慢慢地荡漾着,散了,不见了。
蜻蜓满意地说:“请看,这就是我的成绩。
”湖边的青蛙听见了,不觉哈哈大笑!蜻蜓张大了眼睛问:“你笑什么?”青蛙说:“要彻底了解这个湖,只有深入到这个湖中,花很大功夫探测,要花许多时间体验,才能知道这个湖水有多深,有多冷。
像你这样用尾巴点点水,能知道些什么?朋友别夸夸其谈了,还是深入实际做点工作吧!”蜻蜓听了,虽然红了脸,但是还是不以为然地弹弹翅膀飞了。
(1)蜻蜓满意地说:“请看,这就是我的成绩。
”这里的“成绩”表面是指______。
其中的含义是指______。
(2)“湖边的青蛙听见了,不觉哈哈大笑。
”青蛙笑的是:______。
(3)青蛙的话讲了三点意思,一是______,二是______,三是______。
(4)蜻蜓听了青蛙的话“红了脸”说明______,“还是不以为然地弹弹翅膀飞了”说明______。
(5)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桂林的漓江是一条十分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的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着漓江笑哩!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
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圈和五颜六色的游泳帽,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
漓江像一个温情的“保姆”帮人们洗去一天的疲劳。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
岸边上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一个个黄色的小孩儿还在树上说“悄悄话”。
秋天那丰收的景色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啊!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
登上漓江旁边的叠彩山远远望去,漓江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穿山、象鼻山、伏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我长大以后要和家乡的人民一起,把这美丽的漓江建设的更美,更美……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这颗璀璨的明珠,这个东方的“日内瓦”。
(1)给这篇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2)这篇文章是按______顺序写的,写出了漓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美。
(3)填上合适的词语______的叶儿 ______的漓江 ______的游泳圈______的带子 ______的游泳帽 ______的明珠(4)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______找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______(5)仿照文中的比喻句,自己来写一写。
3.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微信改变了生活(根据网络文章改编)从2011年1月21日微信正式诞生,至今已7年多了。
7年多的时间,微信改变了生活的哪些方面?改变了沟通方式。
7年前,总是为发短信、发彩信、打长途电话的费用而揪心。
微信的出现,彻底让你解除了这方面的压力,你只需要与亲朋好友、同学同事互加微信,就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与他们联系,也可以视频聊天,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朋友,犹如近在身旁。
钱包没有了存在感。
7年前,出门在外,忘带钱包简直是灾难,离了各种证件、现金,寸步难行。
如今,有了微信,钱包早已不再有存在感,即使放在包里,有时候十天半个月都不会拿出来。
无论是早上买早餐、白天逛商场,还是傍晚去菜市场,只要拿出手机轻轻扫码,钱就付好了。
进入2018年,微信还频频力促各种卡、证的电子化变革,以后你的身份证、驾照、社保卡、读书卡、医疗卡等,统统都可以装进手机里。
“朋友圈”让人感到幸福。
微信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就是“朋友圈”。
有评论认为这是微信“社交平台化”的一种尝试。
有人说,因为朋友圈的出现,中国人出国旅游,吃大餐、消费奢侈品的次数翻了好几倍。
有了朋友圈,中国人的“平均颜值”也大幅提升,顺便带火了各种美颜修图工具。
朋友圈也让我们知道亲人朋友并未淡忘,一个点赞,一句留言都是关怀。
微信生态让人得到减负。
当每部手机里都有微信的时候,微信作为超级APP 涵盖了众多APP的功能,触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具备了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意义。
手机充值,信用卡还款就不多说了。
微信理财通可以做货币基金、保险理财、券商理财,说白了就是一个移动金融理财平台。
生活缴费中涵盖了水费、电费、燃气费、宽带费等家居费用为主的缴费事项……城市服务中基本生活与公立机构的挂钩服务统统囊括在内,包括挂号、生活缴费、天气查询等生活服务;社保查询、地税服务、高考通知书等政务办事服务;停车场停车、实时路况、ETC等车辆服务;公交车、公共自行车、出租车查询等交通出行服务。
(1)进入2018年,微信的重大变革是______。
(2)微信改变了人们生活的哪些方面?请在文中找出重点句。
(3)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微信给你的生活带来哪些便捷?(4)说一说微信在给人们带来好处的同时,还存在哪些弊端?(5)想象一下,将来的微信还会有什么功能?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见人爱的大熊猫在所有的动物中,大熊猫是最招人喜爱的了。
它长着两个黑眼圈,好像戴着一副墨镜,走起路来四平八稳,还真有点绅(shēn)士风度呢。
大熊猫是一百多万年以前就出现的古老动物,一直存活到现在,所以被人们称为“活化石”。
现在世界上大熊猫的数量已经很少了,而且只生活在我国的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
是我国第一类保护动物,也是世界珍稀动物。
(1)全文共______段,第二段______句话。
(2)大熊猫是______以前就出现的古老动物,被称为______。
(3)大熊猫什么样?请你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______5. 根据课文《电脑住宅》回答问题。
住宅里的所有电脑全部设在“暗处”,在室内见不到。
它们各有各的职能。
分工负责,同时又互相连接,以便对环境作出综合判断,为主人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
(1)文中的“它们”指的是______。
(2)这段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3)这段话概括了电脑住宅中电脑的三大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最后一课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漫游世界。
十年间,他们游历了许多国家,拜访了许多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
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下来。
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
”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答:“旷野里长着杂草。
”“对,”哲学家说:“现在旷野里长满杂草,但是我想知道应该如何铲除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心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然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用铲子铲掉就行了。
”哲学家摇摇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办法啊。
”哲学家微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弟子说:“我想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要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吧,你们回去以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铲除一片杂草,一年后,我们再到此地相聚。
”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不过相聚的地方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
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了,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不被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领它。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满腹经纶:______。
②饱学之士:______。
(2)四个弟子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的,请你在文中读读相关的句子,并分别用5个以内的字来概括。
(3)联系上下文,完成下列练习。
①“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吧,你们回去以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铲除一片杂草,一年后,我们再到此地相聚。
’”这句话是说______A.哲学家很满意弟子的答案,让他们回去马上行动。
B.哲学家想让四个弟子比一比,谁的除草办法最好。
C.哲学家想让四个弟子通过实践来证明,还有更好的办法。
②文章题目用“最后一课”是因为______A.哲学家在最后一课问的竟然是非常简单的一个问题。
B.哲学家在最后一课让弟子明白了: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
C.这既是哲学家给弟子们上的最后一课,同时哲学家在最后一课让弟子们明白了:要想让灵魂不被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领它。
(4)认真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想一想,如果“灵魂”对应“旷野”,那么“纷扰”“美德”又分别对应什么?灵魂——(旷野)纷扰——______ 美德——______(5)一年后的相聚,哲学家未到,请为哲学家写几句合适的话,解释一下没到的原因。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孙中山破陋习孙中山又是生气又心疼,便对妈妈说:“你为啥要姐姐受这份罪呢?姐姐缠了脚,还能下田干活呢?”妈妈叹了口气说:“孩子,我也知道缠小脚不好,可这是祖宗传下来的呀!女孩子不缠小脚会被人家笑话的。
”“既然知道缠小脚不好,就不该去做。
别人笑话怕什么!”“你年级小,还不懂得这些事。
”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以后的几个月,孙中山再也没有看到姐姐的笑脸,再也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1)“姐姐缠了脚,还能下田干活呢?”不改变原意,请你改为陈述句。
(2)孙中山“生气”是因为______,“心疼”是因为______。
(3)“还不懂这些事”中的“这些事”指的是______,你从妈妈“含着泪水”体会到______。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可以体会到______。
8. 我会读短文,按要求答题。
太阳和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