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思辨能力分层培养教改研究以创新创业人才英语演讲能力与思辨能力提升课程为例
浅析《高级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
校园英语 / 高等教育研究浅析《高级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李铮【摘要】由于传统教育方式以知识灌输为主,造成了英语专业学生“思维缺席”的现状。
因此思辨能力的培养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就更是重中之重的议题了。
《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核心课程,鉴于此门课程的重要性以及思辨能力培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有必要认真考虑如何把两个结合起来,让思辨能力的培养贯穿此门课程的整个教学中。
本文首先详细分析思辨的内涵,并以四层学习者的身份以及混合学习理论为依据,结合思辨不同等级的要求,对《高级英语》教学活动进行设计。
【关键词】思辨能力 高级英语 四层学习者身份 教学设计一、引言思辨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永恒命题,是整个高等教育的终极核心目标之一,也是我国外语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
国外一流大学都把思辨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例如哈佛大学以培养学生“乐于发现和思辨”(rejoice in discovery and in critical thought)为其最高使命之一;剑桥大学也把“鼓励怀疑精神”(the encouragement of a questioning spirit)纳入其根本追求。
美国学者彼得·法乔恩(Peter Facione)以一言以蔽之:“教育,不折不扣,就是学习思考。
”在当下中国高等教育以内涵式发展和质量提升为导向的新一轮教育改革中,其重要性更加凸显。
对于中国高等外语教育的深化改革而言,思辨能力培养就更是重中之重的议题了。
再加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腾飞与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加速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因此就出现了对高素质外语人才的大量需求。
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也离不开思辨能力的培养。
然而,我们的英语教育与思辨能力培养相去甚远。
而且据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与国外的大学生相比,中国学生普遍缺乏思辨与创新能力,而英语专业学生尤其如此。
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类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以文秋芳团队测试法为量具
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类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以文秋芳团队测试法为量具黄迪王莉娅马鑫鑫近年来,国内教育界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关注度明显提高,思辨的缺席直接影响人的创造力、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人的素质。
但围绕应用型本科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开展的思辨能力测评研究还有待发展。
本文拟通过分析现有量具的特点,以文秋芳教授提出的“思辨能力测评量具”为参考;以学生为中心为立足点,解决应用型本科高校非英语类学生思辨能力测评量具设计的适应性和针对性问题。
近年来,本科生的思辨能力成为外语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综合而言,思辨能力指“依据标准,对事物或看法作出有目的、有理据判断的能力” (文秋芳 2012: 3)。
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大学英语教育过于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训练,忽略了思考问题能力,特别是批判性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训练;学生“思辨缺席症”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黄源深1998,2010;何其莘等 1999) 。
为此,不少外语专家进一步呼吁急需提高英语类学生的思辨能力( 文秋芳,刘润清 2006;黄源深 2008, 2010;文秋芳等 2009;李莉文 2010;董元兴等 2010;孙有中 2011,马立红等 2018,孙旻2018)) ,对思辨能力的研究也逐渐丰富起来。
1 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我们的外语教学从小学延续到大学,英语占用的学时最多,学生花费的时间也最多,我国大学生的整体外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语言交际能力,尤其是说、写的能力依然很差,突出表现在口语交流时无话可说,或语无伦次,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写作时不知如何下笔,主题不突出,观点不明确。
这种因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辨析能力造成的现象就是“思辨的缺席”,思辨的缺席直接影响人的创造力、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人的素质。
因此,解决学生们普遍处于英语交流的“重度残疾”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将思辨能力培养列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金课”视域下OBE教学理念在“英语辩论”课程中的改革与实践
4.思维能力的塑造
考核环节,设计量表,使学生明确评价标准。在辩论活动
在辩论实践活动中,学生应用教学中所涉及的辩论中,依据量表中的各项指标,三方主体共同参与打分。听
知识和技巧重塑思维模式,提高思辨能力。“英语辩论”课众学生和教师共同扮演评委的角色,完成对辩论学生的
评评指程辩论 题个体息即角过断的由课中要价将教、过系色多提局价进维解相,“素评程总三基相组高部形学程的次内行度码关逻按价中结于成结。到成内中建的容更。、性辑、“其内的陈信课,合整性容,多立评实深,是本容金评教述学息并程,体评包维则价践入贯质多课价师线等生处按目的价括度是主训地穿特维”和上。体需理逻标视方和论是一体练思思点度思学评要、辑系,式域终证指个多后考信维及、文维价生经顺的评层结模评更元息,,的下内章是和共历获发序价设次性式价为化重主设在贯线同O一得现进主置性评构内复是构线计规穿B下参系探不行体、指价E建容杂及,多律语评与递列究同排多将评相、覆的信教元言,价其进立头式论列元以各价结盖思息化学表相中性论脑学点,化由种活合知维反层课理达结。地、风习,、小纷,过动驳识馈同层程评的念合呈评暴能到质繁论程评的、等时推价隐。现价在,力能大价性“的、迫,执阶厘进方性出方质,力、体评需观使行思段清。式英支来式由询、系价自素要者维在点。这立架语”立低、([3和扩己养经由学 深此及些体]。辩。图体到量展对等历多生 度过客论化在论论化高1)是 化论辩 问各证 信元经 不程观点”。,、主考多在况数考有辩打写和课章更程业教分动,论教基教个知字核针,学试反多3制使0四和探最产师学维而于新识化对体结思地%作学口寻后提出研度非扩的性系时、。果日为O成生结头B最效供,究的对展考的,课代学,志课长提并E关束评优果具的成单、核考后,生,教程档理升应如心自语价方,有方长独。核,提完学的案论解用根何个评。法可向给教教活供成教理教,应决于据打体现,操,予记师学动实养学师也念学用复实教造成场作具录针内。践和成习是,评、杂践师具长表性建对体团学容个平听良活培价问,和有,现的设学性的队生的旨“台开众好动养应题听,指生化性、合的考在两,展发学习的国体建的众是导在考作点核为地性生个现惯闭际现设能学当方整核、滴,英构的一性自。环化以性临力生前案是个是进语建评度化身“。外学的场及的。成学对步辩了价”语指优英生指应批评“的长;期学论占人导势语“为导同变判价英性参生教比才,与辩英中,时、性语内使的并与综思学分的不论语心,思辩容学及针辩考合维及别需足”辩,论维,生课时方对论核能开外为学要,论能”能提程反式学的而力展语课生7。”力0够馈等生情非的具升撰授文课专程%,
探究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 30-校园英语 / 高等教育研究探究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南京晓庄学院/王芳【摘要】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了一定的进步,不过目前很多大学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影响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无法有效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而思辨能力作为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等领域关心的话题,在高等教育中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大学英语 思辨能力 培养模式前言我国引入“思辨能力”这一概念的时间比较晚,尤其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才首次引进这一观点,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也主要集中在学生的基础教育过程中,在高等教育中没有真正将思辨能力重视起来。
大学英语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主要是可以让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学会第二种语言,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可以对相关的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思考,因此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培养思辨能力对于促进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和问题思辨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品质,尤其是一些愿意提出问题的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解决自身的问题,也向教师提出了挑战。
但是从目前很多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生不善于提出问题,而且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知识的状态。
这种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是源自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繁重的学习任务,学生在学校、家长以及教师等多方面的压力之下,无心提出质疑,影响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
因此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在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首先要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和问题,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和学生互动的方式为学生答疑解惑,在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下完成教学任务,创造轻松的教学环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可以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判断能力,从而更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
论翻译课程中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论翻译课程中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摘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目前已成为外语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翻译是逻辑活动的产物,本文从理解、表达、和校核三个阶段阐释了活动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要求,并进一步探讨翻译课程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思辨能力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2一、引言目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大学生一踏入校门便把考研作为下一步奋斗的目标,而每年考研的报名人数也是持续增长。
2011年研究生报考结束后,来自教育部的消息称2011年全国151万人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研究生报名人数连续四年持续增长,增幅达7.9%。
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考研深造,客观上要求大学本科阶段的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以后从事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何培养和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是每一个从事英语专业教学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翻译教师也不例外。
二、当前外语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国内学界一般有着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普遍低于其他文科专业学生的先入之见,虽然文秋芳等学者通过研究否定了这一先入之见,但研究结果同时也证明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思辨能力的提高上不及其他文科的学生,这足以说明本科阶段提高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也迫在眉睫。
为了更全面地反映我国各语种外语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教育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于1998年出台了《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中也指出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便是“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
并指出当前外语专业课程建设主要面临的任务之一便是“在开设新课和改造现有课程的过程中,重点摸索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高英语语言技能,培养大学生思辨能力
教学研究提高英语语言技能,培养大学生思辨能力韩春荣王燕娜(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基础部,陕西西安710130)摘要:大学生思辨缺席现象由来已久。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理想课程载体。
基于思辨能力的定义,本文从培养听说读写译微观语言技能着手,探索提高大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思辨能力语言技能—、引言大学英语课堂上的问题讨论多以老师自问自答告终。
学生要么无话可说,要么言之无物,答案趋向单一固化,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容易以点代面。
书面表达则主题不明确,思想没有深度。
语言运用能力欠缺是一方面原因,长期以来被动汲取知识的习惯,让学生很难就某一话题形成独有的观点,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不能够辩证地分析问题是造成这一局面更深层次的根源。
很多专家学者早就这一问题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黄源深⑶⑴[/I%呼吁外语界重视“思辨缺席”的问题,并提出若干解决建议,高一虹⑴⑹、文秋芳和刘润清固糾轴等分别从演讲、口语和写作等方面揭示了英语专业学生思维水平低下的事实。
可见,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已成为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那么,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呢?二、思辨能力的界定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 skills)(或译为批判性思维)指:依据标准,对事物或看法做出有目的、有理据的判断的能力。
思辨能力是人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特质的统一体,认知能力包括分析、推理、评价3项技能,情感特质包括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和坚毅5种性格特征亦锄。
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教学制定的新标准,把批判性思维培养作为外语专业教学的重要目标。
目前西方高等教育将“确立问题,评价信息,检验信息,接受相反观点,批判自我,完善自我认知”这一思维过程作为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这样一条以完善学生对事物认知为目的的思维链是批判性思维的基本形态⑸砂1)。
三、通过英语语言技能培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和方法大学英语是融合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综合学科,涉及哲学、文学、艺术、政治和历史等学科,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理想载体。
浅谈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中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中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作者:曾嘉敏来源:《教学研究与管理》2016年第11期【摘要】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注重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语言素养、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发展。
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渠道,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应用,抓住批判性思维的特点与本质,以问题和活动设计为抓手,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为目标,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质和特点,给他们创造参与的机会,展示他们的思维活动。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英语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具体方法和策略,更要了解学生发展和成长的需求,了解他们内心的世界和未来发展的需求。
核心素养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的与非认知的。
认知方面指的是学术、知识;非认知方面则是指价值观、情感态度等。
那英语学科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素养呢?一、思辨能力和创造力是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道德情感、文化素养、语言能力、交际能力、思维品质。
道德情感,也就是做人的品德。
文化素养,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和国际视野。
语言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
交际能力,包括自我概念、与人交往、理解他人、社会责任、自我管理与团队合作。
思维品质,包括观察、注意、记忆、分析、综合、概况、判断、推理、联想、解题、思辨、创新。
在现今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对思辨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有更大的需求。
二、培养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创造力,实际上与个人性格和品格有关系。
批判性思维是指学生用自己的看法去分析问题,能够主动、积极地思考,对自己的判断或结论能够提供充足的理由。
从生活经验可以看出,思维方式决定人的行为,当行为成为习惯,就会影响人的品格、性格,从而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三、国内外对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相关研究过去的小学英语教材基本以功能——意念为核心,辅以语法教学,极少考虑思维认知能力与品格的培养、个性发展以及思维方式等。
思辨英语教学原则
思辨英语教学原则思辨英语教学原则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英语地位的提升,英语教学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在满足学生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通过思辨英语教学原则来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思辨英语教学原则是指通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其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并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英语。
这一原则旨在培养学生的判断力、批判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具备在复杂环境下运用英语的能力。
首先,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传统英语教学方法中,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的机会。
而通过思辨英语教学原则,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情景问题或者讨论话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辨习惯。
其次,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批判思维是指对所接受信息进行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见解。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学生经常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观点,缺乏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通过思辨英语教学原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提供合理的论证。
例如,在讨论某个话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不同观点,让学生通过争论和辩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
最后,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工具语言,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中,学生注重对语法和词汇的掌握,却很少有机会在真实情境中使用英语。
通过思辨英语教学原则,可以创造多种真实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英语。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对话或者辩论,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思辨英语教学原则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复杂环境下运用英语解决问题。
思辨与创新
思辨与创新作者:冯巧娥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08期摘要: 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缺席是广大英语学习者面临的一个难题,它直接妨碍了大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提高。
本文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倾听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了通过英语演讲、辩论方式提升大学生思辨和创新能力的新视角。
关键词: 英语演讲创新能力思辨能力1.引言公共演讲的历史在西方可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代,而在中国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1]。
那什么才叫演讲?我国著名演讲家邵守义先生这样定义道:演讲,即说话者在特定的时境中,借助有声语言(为主)和态势语言(为辅)的艺术手段,针对社会的现实和未来,面对广大听众发表意见、抒发情感,从而达到感召听众并促使其行动的一种现实的信息交流活动。
[2]演讲是真理的呐喊,演讲是时代的强音,演讲是心灵的共鸣,演讲是人格的展现。
因此,近年来中国大学生的演讲比赛开展得有声有色,许多高校把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纳入了学科竞赛的重要项目,如CCTV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21世纪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
选手们紧张而富于激情的演讲给众多的英语学习者带来极大振动,尤其是自由辩论环节,辩手思想活跃,口语流利,语言幽默,观点鲜明,这不由引发了我的一个思考:思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否与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紧密相关?虽然我国大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在这几年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语言交际能力,尤其是听、说、写的能力依然很薄弱,学生经常在口语交流时,无话可说,语无伦次,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写作时不知如何下笔,主题不突出,观点不明确,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辨析的能力。
黄源深教授称之为“思辨缺席症”。
[3]发展学生的思维、辨析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关键。
本文拟对通过英语演讲、辩论方式发展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加以探索。
2.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恩格斯曾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IBM公司的座右铭——THINK,讲的就是“思想、思索、思维”。
基于POA以培养思辨能力为导向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基于POA以培养思辨能力为导向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初探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POA(Problem-Oriented Approach,问题导向教学法)以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为导向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并分析了其实施过程及效果。
关键词:POA;思辨能力;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一、导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而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急需的素质。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成为了教师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基于POA以培养思辨能力为导向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二、POA概述POA是指问题导向教学法,它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具体来说,POA教学法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POA教学法下,教师更像是一位指导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更符合当下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三、POA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1. 设计问题情境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思考和讨论。
给学生提供一个讨论性的话题,然后让他们分组进行讨论,并展开辩论。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语言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在POA教学法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
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挑战性的问题,让他们团队合作进行研究和讨论,最后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供实际案例分析四、教学效果评估POA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POA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论英语专业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
论英语专业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英语已经成为一门越来越重要的语言。
英语专业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其能够灵活运用英语进行思考和表达。
思辨能力是指学生对于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评估和综合的能力,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一、在教学内容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基础。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英语专业涉及到一些抽象和复杂的概念,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逻辑推理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是指学生对于所学知识进行评估和判断的能力。
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批判性思维的练习,如让学生阅读一篇英语文章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评价,或让学生进行辩论或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指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任务,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和表达。
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强调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激发学生思考的作用,而非灌输知识。
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教师应该采用团体合作学习法。
团体合作学习法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和项目,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完成任务,从而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评价方式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环节。
培养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
培养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培养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思辨和创新能力是当代社会所重视的核心素养之一。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思辨能力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
一、培养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思辨能力的核心,是人们分析、评估和推理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质疑精神,培养他们主动思考的能力。
2. 鼓励学生进行争论与辩论: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入有争议的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
通过辩论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3. 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角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培养他们的多元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开放的学习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创造开放的学习环境:1.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学校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观点,教师要给予积极的回应和鼓励,让学生有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
2. 提供资源和机会:学校可以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机会,例如图书馆、科学实验室等,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 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思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寻找新的解决方案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学校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新的创意和想法,提供一个宽松和包容的环境。
2. 提供创新项目和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创新项目和活动,例如科技创新大赛、创业项目等,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展示的机会。
大学思辨英语2教程 教师用书
大学思辨英语2教程教师用书一、教材概述《大学思辨英语2教程》是为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
本教材作为教师用书,旨在指导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英语运用能力。
本教程共分为十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语言技能的训练,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目标《大学思辨英语2教程》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具备辨别和评估信息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在国际交流中的语言运用能力;3.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加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4.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持续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1. 单元内容本教程的每个单元都涵盖了以下内容:•听力训练:通过听取各种题材的听力材料,培养学生对外语听力的理解和克服障碍的能力。
•口语训练:通过角色扮演、组织讨论和辩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阅读训练:引导学生阅读各种材料,并配以阅读理解题目,提高学生对英语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写作训练: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教学方法针对《大学思辨英语2教程》,建议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交互式教学:通过师生互动和学生间的合作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任务型教学:通过设置具体任务,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搜集和分析,以完成特定的学习目标。
•团队合作: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培养沟通和协作的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提供丰富的听力材料和视觉资料,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评估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等来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课堂测试:通过课堂测试来检测学生对每个单元内容的掌握情况,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
学科中的思辨能力培养
学科中的思辨能力培养在当前知识爆炸式增长的时代,仅仅掌握知识已不再足够,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推理论证、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重点探讨在不同学科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一、文理综合培养思辨能力1. 实践体验法在实践中培养思考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开展实验、实地考察、模拟操作等方式积极参与。
例如,在学习生物学时,学生可以参观植物园,通过观察不同植物的形态和生理特征,用科学的思维解读现象,培养观察、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2. 问题导向法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例如,在历史课上,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历史事件”、“有哪些因素导致这个结果”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二、语文课程中的思辨能力培养1. 辩证思维培养语文课程中,可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研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学生可以学习并分析作家的绘画手法、情节设置等,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深层次理解。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写作和辩论的形式锻炼自己的思辩能力。
2. 阅读攻略培养语文课程提倡学生多读好书,通过读书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阅读,并记录下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文中的观点,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批判性的思维。
三、数学课程中的思辨能力培养1. 探究学习法数学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例如,在学习几何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几何问题,让学生探索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实践运用法数学课程注重实际问题的应用,可以通过对数学问题的实践运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英语写作中的读者意识与思辨能力培养_基于教学行动研究的探讨
67
表 1 行动方案
写作阶段目标
方案内容
构 思 - 立 意: ● 理解、综合、分类与辩题有关的正反论点,分类时考虑潜在的读者需求
培养读者意识 ● 设定目标读者,确定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点的选取与目标读者的关注点
和思辨能力
有关
读者意识专项 ● 列读者信点和分论点
写作教学中读者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已得到 国内学者的肯定,“与目标读者的交流”已成为 普通高中英语写作评价标准之一(《普通高中 英语课程标准》,2008:55)。然而,针对英 语写作教学与读者意识培养的操作性探讨并不 多见。涉及具体实践操作层面,即读者策略训
练方法的研究成果为数更少。本文试图通过教 学行动研究方法,探讨写作教学中如何有效培 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和思辨能力,以期对本领域 的研究作出贡献。
33 读者意识和思辨能力培养的教学行动研究
M c N i f f(1988)认为,教学行动研究是 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对 策、实施方案、分析评价、反思等环节。本研 究是根据此框架来展开的。
3.1 发现问题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笔者通过对英语专 业二年级学生英语议论文作文的批阅,发现学 生英语写作中突出的两个问题。一是读者意识 缺乏,表现在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篇章连 贯性差,比如,学生的陈述视角在不同段落中 的转换,人称指示词的频繁跳跃妨碍了读者对 语篇连贯的推导;第二个层面是语言使用得体 性差,学生在表达时不能兼顾话语的形式和内 容,通常只顾及使用语法正确的形式传达字面 意思,没有同时考虑使用合理得体的形式传达 自己的想法;第三个层面是表述不充分,学生 对读者的需求考虑不足,常常内容空泛,不能 正确预估读者的认知背景和能力,想当然地认 为读者会理解自己传递的所有信息。二是逻辑 思维能力弱,论证中逻辑错误频发。经过学生 访谈和作文分析,笔者认为造成学生缺乏读者 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弱的原因是:大学英语写 作评分标准(内容、结构、语言)对目标读者 因素要求不明确,导致学生在平时英语写作中 没有真正感受到读者意识的重要性;英语教学 中缺乏读者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专项训 练;教师在读者意识和逻辑方面给予的书面反 馈很少且局限于句子或语篇层面的连贯性,而 同伴反馈往往侧重语法、拼写和内容的理解, 甄别不出同伴作文中所犯的逻辑错误。
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创项目中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创项目中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英语专业学生需要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大创项目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成为了其核心目标。
首先,大创项目能够帮助英语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大创项目需要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创新性的课题,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实施和评估等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团队合作、调研和数据分析等工作,学习和掌握各种技能和方法,提高实践能力。
例如,一个英语专业学生可以尝试在大学生英语阅读社区建设方面进行研究,从中学习如何制定调研计划、如何收集和分析数据,如何设计和开发一个有效的阅读社区平台等,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其次,大创项目能够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时产生的创新思维和方法,并将其转化为实用价值的能力。
大创项目鼓励学生提出新的想法、新的方法和新的技术,促进其创新意识的培养。
例如,一个英语专业学生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一个智能化的英语语音交互系统,让学生通过语音方式学习英语,即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又方便学生的日常学习,这种创新的想法和方法正是大创项目所促进的。
最后,在大创项目中,学生不仅能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能够积极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英语专业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改善。
例如,有些英语专业学生可以在大创项目中研究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而不是仅仅重视阅读和写作,从而推动英语教学内容的全面发展和完善。
综上所述,大创项目在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通过大创项目的学习,英语专业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之外获得实际经验和锻炼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提高思辨能力的课程设计
提高思辨能力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思辨的基本概念,如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等;2. 学生能结合本年级学科知识,运用思辨能力分析问题,提出合理的观点和解决方案;3. 学生能了解思辨能力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提高跨学科整合知识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提升逻辑推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3. 学生能在团队合作中发挥思辨能力,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积极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态度;2. 学生在思辨过程中,学会尊重事实,尊重他人,培养公正、客观的价值观;3. 学生通过思辨能力的提升,增强自信心,培养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和毅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提升学生思辨能力为核心,结合学科知识,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
学生特点:本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基础,思维活跃,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教学要求:教师需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同时,关注学习成果的分解与评估,确保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1. 引入思辨概念:讲解思辨的定义、重要性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相关教材章节:教材第1章“思辨与批判性思维”2. 逻辑推理训练:介绍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如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等,并通过实例分析进行讲解。
相关教材章节:教材第2章“逻辑推理与分析方法”3. 学科知识应用:结合本年级学科知识,分析实际案例,指导学生运用思辨能力解决问题。
相关教材章节:教材第3章“思辨在各学科中的应用”4. 跨学科整合:引导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提高思辨能力的运用。
相关教材章节:教材第4章“跨学科整合与思辨能力提升”5. 实践与讨论:设置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思辨能力。
相关教材章节:教材第5章“实践与讨论案例分析”6. 思辨能力评估:通过课堂测试、小组汇报等形式,对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行评估。
英语思辨能力分层培养教改研究——以创新创业人才英语演讲能力与思辨能力提升课程为例
[收稿时间]2018-10-11[基金项目]2015年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英语视听说”(川教函2015(734)号),四川省教育厅高等学校首批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英语视听说》创新创业人才英语演讲能力与思辨能力提升课程”(川教函〔2017〕38号),成都大学课题“基于‘一带一路’国际化复合型外语人才需求的‘外语+’培养模式研究”(cdjgb2017008)。
[作者简介]邹小弈(1985-),女,四川成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美文化,英语教学等。
University Education[摘要]该研究根据我国大学生思辨能力较弱的现状,结合2015年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基于布鲁姆认知分层框架、德尔斐双维模型等思辨能力层级理论,对照理查德·保罗和琳达·埃尔德提出的思辨能力的十条“智力标准”,分别从认知技能和情感特质两个层面探讨基于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的课堂环节设计,以创新创业人才英语演讲能力与思辨能力提升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培养出英语语言技能、思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俱佳的人才。
[关键词]思辨能力;创新创业;教学改革;英语演讲[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19)06-0133-03一、大学思辨能力教学改革背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各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1]中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将由强调知识传输转向偏重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由学生被动接受储存知识的过程转向学生主动判断推理、分析思辨的过程。
只有将创新和思辨相结合,大学课程才能在传授专业知识范围以外,将各种可迁移能力融入学生的血液当中,继而更好地服务于今后所肩负的社会使命。
用好“相关史事”提升思辨能力
用好“相关史事”提升思辨能力
郑建强;项银园
【期刊名称】《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卷),期】2024()6
【摘要】思辨能力即思考和辨析的能力,它强调的是经过分析和论证,在材料中找出重要的论据或观点,做出有理有据判断的能力。
统编初中历史教材的功能性栏目形式多样,比如“问题思考”“相关史事”“课后活动”“知识拓展”“材料研读”“人物扫描”等栏目的史料,都为创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下面笔者就以功能性栏目“相关史事”为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总页数】3页(P17-19)
【作者】郑建强;项银园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二高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英语思辨能力分层培养教改研究\r——以创新创业人才英语演讲能力与思辨能力提升课程为例
2.用好法治辩论提升学生思辨能力
3.思辨式阅读促思辨能力提升
4.赏读文本细节提升思辨能力——高中语文阅读“思辨读写”教学实践与研究
5.指向思辨能力提升的高三一轮复习混合式教学探究——以生物进化相关内容的教学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培养大学生人文主义思辨能力为核心的语言学课程改革与内容体系建设
外语外文课程教育研究14学法教法研究以培养大学生人文主义思辨能力为核心的语言学课程改革与内容体系建设鞠金城 韩泽亭(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 山东 潍坊 261061)引言21世纪中国外语教学面临诸多新的挑战,梁忠贤(2006:68-70)指出当代中国外语教学需要着力解决全球观念、多样化质量观、教师终身发展观等多方面的问题。
其中多样化质量观要求外语教学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构建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实施多样化的管理方式。
目前国内语言学课程教学大部分还停留在以知识为本、以教材为主要载体、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方式的层面上,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等问题。
美国学者Hayles曾尖锐地指出,目前大学课堂教学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吸引学生的深度注意力。
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使学生无法专注课堂的学习内容。
大学阶段的外语阅读教学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更是如此。
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多方位的,我们的阅读课无论在语言学习、知识传授还是思维训练等方面都面临很多困境。
为了应对挑战,走出困境,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思路,对一些重要的概念重新进行梳理和认识,尤其是对课文在课堂里的作用和处理进行重新考量,使我们的阅读课能在语言和知识两个维度、思维和思想两个层次上吸引学生,与学生发生互动。
一、语言学课程中的人文主义思辨能力思辨能力对于大家来说都不陌生,所谓思辨能力就是思考和辨析的能力。
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
人文主义思辨能力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基于客观事实和经验做出合理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思辨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语言学课程培养的人文主义思辨能力,是指通过语言学课程学习所获得对语言、文化、民族精神等层面的整体认知,以及对语言文化现象的个体解析和思维能力。
这种人文主义思辨能力是一种有别于纯知识性的语言学习的复合能力,是基于语言知识和普遍语言现象的高度概括、归纳、整合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时间]2018-10-11[基金项目]2015年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英语视听说”(川教函2015(734)号),四川省教育厅高等学校首批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英语视听说》创新创业人才英语演讲能力与思辨能力提升课程”(川教函〔2017〕38号),成都大学课题“基于‘一带一路’国际化复合型外语人才需求的‘外语+’培养模式研究”(cdjgb2017008)。
[作者简介]邹小弈(1985-),女,四川成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美文化,英语教学等。
University Education[摘要]该研究根据我国大学生思辨能力较弱的现状,结合2015年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基于布鲁姆认知分层框架、德尔斐双维模型等思辨能力层级理论,对照理查德·保罗和琳达·埃尔德提出的思辨能力的十条“智力标准”,分别从认知技能和情感特质两个层面探讨基于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的课堂环节设计,以创新创业人才英语演讲能力与思辨能力提升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培养出英语语言技能、思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俱佳的人才。
[关键词]思辨能力;创新创业;教学改革;英语演讲[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19)06-0133-03一、大学思辨能力教学改革背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各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1]中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将由强调知识传输转向偏重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由学生被动接受储存知识的过程转向学生主动判断推理、分析思辨的过程。
只有将创新和思辨相结合,大学课程才能在传授专业知识范围以外,将各种可迁移能力融入学生的血液当中,继而更好地服务于今后所肩负的社会使命。
西方一流大学大都通过两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一是作为逻辑训练课程单独开设,二是利用学科知识搭建桥梁,将学科知识传授与思辨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进而提升学生独立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后者更适合我国目前的教学条件。
二、思辨能力层级理论发展论述西方对思辨能力层级理论的研究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Bloom )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布鲁姆认知分层框架(Bloom taxonomicalmodel )。
布鲁姆以思辨能力培养为目标,将认知领域的学习能力从高到低分为六个层级,即评价、综合、分析、应用、理解、识记。
在此基础上,布鲁姆的学生于2001年将上述模型修订为新的思辨能力分层模型,在最高层级加入了创新,即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新[2]。
德尔斐项目组(The Delphi Project )于20世纪90年代重新建构了批判性思维及其层级模型。
该模型是汇集分析、解释、评价、推理和辩解为一体的自我调节控制的思想行为。
基于有关方法、概念和前后关系即能得出推理和判断[3]。
除了认知领域的思辨层级,此模型还加入了情感、动机、兴趣、性格等非认知因素,以使其在思辨能力的发展和运用过程中起到补偿和促进作用。
基于以上两种思辨层级模型可将思辨层级理论总结如下:思辨层级框架涵盖认知技能和情感特质两个维度,其中认知技能又分为较低和较高两个层次;这两个维度的思维既要在形式上又要在内容上符合相关质量要求。
基于以上两个维度,拥有批判性思维的人不仅善于和喜欢进行思考(情感倾向),同时更愿意进行深层次思考(智力标准+认知技能),且能提出有见地的观点和有价值的问题(智力标准)[4]。
三、建设思辨能力融入创新创业人才英语演讲能力的提升课程基于布鲁姆认知分层框架的思辨层级模型,创新能英语思辨能力分层培养教改研究——以创新创业人才英语演讲能力与思辨能力提升课程为例邹小弈(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106)133力位于思辨能力的顶层,是思辨认知技能层层递进的最终目标和结果。
为了提升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思辨能力,教学模式不能把思维训练仅限于较低的层级,如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等,更应融入更高层次的分析评价、创造创新能力。
高校可以将专业课程特点和批判性思维的特点相结合,以提高学生逻辑思辨能力为目标,设计可操作性的教学活动。
英语演讲包含与逻辑思维能力紧密结合的各种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有足够宽广的维度打造出让不同学科知识得以贯通交融的跨学科性质的话题,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辨能力,并对外语教学改革产生积极影响,进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国际背景下创新创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基于德尔斐双维模型的英语演讲话题选择基于德尔斐双维模型理论,思辨能力是同时包含认知技能与情感特质的双重维度构造,该模型强调思维能力源于个体不断探索新事物的开放心态。
所以诸如好奇、信任、开放、灵活、公正等无疑是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大力倡导的,以此鼓励学生更为大胆、自信地在课堂上锻炼自己的批判性逻辑思维。
在演讲话题设计上,除了要引领学生围绕新颖、有意义的社会热点话题,更要注重设计让不同学科知识交叉融合、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应用性强的话题。
特别要注重话题与该专业的社会应用、创新创业等热点的结合,比如结合当今创新创业市场前沿的话题,E-commerce and e-payment applications have great power to boost China’s economy,in the era of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论在创新创业时代下电子支付产业对中国经济的推动)。
通过演讲话题将社会创新创业热点与学科专业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高层次认知能力,让学生敢于打破常规、独树一帜地思考,在获取创新思想的同时提升思辨能力。
(二)基于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的课堂环节设计课堂上通过经典的演讲话题设计来培养学生开放、清晰、灵活、严谨的思辨能力仅仅是一个开始。
而教学设计的核心则要放在发展学生的认知技能这一维度。
英语演讲的流程为:搜集紧扣主题的素材、组织思路并建构新的观点、撰写讲稿、进行演讲及演讲后开展讨论和评估。
基于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分析、推理、评价能力呈现出递进的阶梯式关系,这三项核心能力可在课堂的以下环节分别得到巩固和提升。
第一环节为英语公众演讲内容的准备。
本环节要用到更高级别的思维活动,即对主题的分析、应用和创新等。
演讲话题确立后,接下来的工作不仅是对大量相关素材的搜集,更要对其进行分析、解读进而提炼有力的证据,甄别确凿的观点和似是而非的说法,在大量数据和素材中找到有力支撑观点的论据。
此外,还要考虑怎样才能做好谋篇布局,分析如何让受众接受自己的观点,分析持不同观点者对演讲论述的挑战,进而减少演讲的逻辑谬误,打造有效的演讲布局。
此过程不仅需要学生发挥思辨分析能力,去识别归纳有效的素材,也要运用合乎逻辑的推理去准备令人信服的论据。
第二环节为英语演讲的过程。
每节课能做英语演讲的学生人数很大程度上受到课程时间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此环节强调的是作为听众的大部分台下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过程。
除了有理有据的演讲,学生良好的倾听和推理能力也会在此环节中得到培养。
为了让受众的思维和演讲者同步,并能带着批判性思维去分辨演讲论据的漏洞,教师可基于教育心理学家理查德·保尔(Richard Paul)和琳达·埃尔德(Linda Elder)提出的思辨能力的十条“智力标准”,为作为听众的学生列出一套评价标准。
这十条标准强调思维能力的提升要同时伴随智力特征的提高,否则高效的思维能力也是无疾而终。
这套评价标准能让听众在聆听演讲的过程中不断从不同角度去提出问题,用批判性思维去评估演讲内容的观点。
这十条标准分别为清晰度、正确性、准确性、关联性、广度、深度、重要性、充足性、公平性、逻辑性[5]。
类似地,可借鉴这一标准,让每个学生在演讲后进行反思和评估。
无论是演讲方还是听众方,都可就其论题的深入、观点的展开、论证的逻辑是否严谨、论据的铺陈是否充分等方面做出评估,由此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层次。
第三环节为演讲结束后的问答讨论。
学生运用了分析和推理能力之后,就可以试着对论题提出新的观点,做出评价和讨论。
此环节涉及分析、推理、评价三种能力,被称为高级阶段。
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演讲进行评估,并对论题进行补充和提出问题。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地参与到学生的评估讨论中,围绕着对演讲内容的评价展开讨论,可采用如小组讨论、小组或个人讲演、项目调研等能有效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形式。
与此同时,为了加强讨论评估内容的思辨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注意演讲内容本身,而不是演讲者的语言水平和肢体语言,有意识地开展高层次深入的思考,多提出有新意的问题和有见地的观点。
在第二、第三环节里,测评与问答的设计应围绕激134University Education发学生思辨能力这一目标。
换言之,无论以哪种方式评估学生的演讲,除了要对学生语言技能予以关注,同时也应重视其思辨能力的深度。
在设计测评标准和相关问答环节时,教师应加大针对思辨能力培养方面的权重。
一方面,把思辨层级模型作为量尺,分别从以下标准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性、灵活性、深刻性、相关性和清晰性。
另一方面,在测评标准中加入情感特质,用以检测学生是否表现出自信、好奇、开放等情感特质。
教学应该给学生提供思辨的“撑杆”,测评则是给学生一个思辨的“标杆”,为他们设定思辨的高度,不断超越自我[6]。
四、结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英语思辨能力很重要。
然而,长期以来高校英语教学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具体培养模式有效性不足,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衔接度不够。
国务院近年来号召各高校要根据本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响应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这一要求更让高校的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工作刻不容缓。
英语演讲课程将思维训练与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并重,进而使学生批判性思维中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特质这两个维度得到激发和培养。
英语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为国内学生提供了在更大的国际背景下提高创新创业核心竞争力的可能,力争在越来越快的全球化进程中与西方一流大学竞争。
除了可以通过融入思辨思维培养模式的创新创业英语演讲来提升课程教学实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教学模式可为如何将思辨能力训练纳入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18):4-5.[2]WILSON,LESLIE.Understanding the new version of Bloom’s taxonomy[EB/OL].[2018-08-06].http://thesecondprinci⁃/teaching-essentials/beyond-bloom-cognitive-tax⁃onomy-revised/2013.[3]FACIONE P A.Critical thinking:a statement of expert con⁃sensus for purposes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 and instruc⁃tion[R].Washington DC: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1990:167[4]文秋芳,王建卿,赵彩然,等.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1):37-43.[5]PAUL R,ELDER L.Critical thinking:learn the tools the best thinkers use[M].New Jersey:Pearson Prentice Hall,2006:20.[6]孙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中国外语,2011(3):49-58.[责任编辑责任编辑::庞丹丹]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