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美国小学教育对我国小学教育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美国小学教育对我国小学教育启示
——从一则美国科学课教学案例所想到的
摘要:比较美国和我国小学课堂的教学,可发现两国的中小学教学存在着显著差异,显示出了中美两国教育在教育观念上的差异。
不仅是课堂教学方式的差异,同时管理理念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从差异中借鉴美国教育的先进之处。
关键词:美国小学教育模式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走过了60多年的历程,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到深化和调整阶段,比较美国和我国小学课堂的教学以及学校管理体制,可发现两国的中小学教育无论在教学和管理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对此本文对美国中小学教育进行简要概述,由此思考美国中小学教育对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的几点启示。
一.美国小学教育模式
美国中小学教育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自信心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注重实用和效果,重视品格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及自主意识、自立精神。
学校教学是自由的也是严谨的。
靠实验、实践说话,鼓励提问、想象、研究、创新。
美国教育的内容面广,引导学生把眼光投向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让学生接触自然和社会,力图使学生保持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二、美国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
有一天,乔治把喷水壶放在教室外面窗台上的时候盛满了水。
过了几天,喷水壶里面几乎什么都没有了。
他觉得很奇怪,因此,科学课一开始,乔治就问道:“是不是有人把喷水壶里的水喝了?还是有人把它撒了?”这时,乔治的老师格林小姐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学生们:“水跑到哪里去了?”玛丽认为,如果没有同学去动喷水壶,那一定是他们的宠物仓鼠威利夜里从笼子里跑出来把水喝光了。
全班同学决定检验玛丽的看法对不对,他们把喷水壶盖上,第二天早晨发现水位没有下降。
孩子们认为这已经证明了玛丽的看法是对的。
格林小姐却问道:“你们能够肯定威利在夜里从笼子里跑出来了吗?”学生们几乎都对此表示肯定。
他们还想出了一个妙主意来证明给老师看。
他们把笼子放在沙盘中间,将沙抹平。
过了几天之后,孩子们看到沙上没有脚印,水位没有变化,此时孩子们认为威利夜里没有跑出来。
这时另一个学生说:“水被盖着,威利根本看不到水。
”于是全班同学决定把笼子放在沙盘的中央,并把喷水壶的盖子拿走了。
第二天,他们发现水位下降了,然而沙子上没有留下一个脚印。
现在学生们肯定仓鼠没有喝壶中的水。
格林小姐建议孩子们把一个盛水的容器放置在窗台上,每天测定和记录它的水位,然后把这些纸条标上日期后贴在一张大纸上构成一个图表。
几天之后,孩子们发现水位一直在下降,但是每天降低的尺度不一样。
经过对“不一样”的讨论后,一个叫帕特里克的学生联想到烘干机烘衣服的情况,他就得出结论说:温度较高时水就消失得较快。
此后,他们还进行了两项研究,一项是盛水容器口径大小如何影响水消失快慢的实验,另一项研究是用一把扇子在盛水容器上扇动是否会使水消失得更快。
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小学科学课的课堂教学与我国有天壤之别。
通过分析和比较,我们
则可以从具体的课堂教学的不同点看出两国在科学教育观念上的差异。
三、分析与比较
1.教学方式的明显差异
美国小学科学教学在教学方式上有两个突出特点:开放性和非预设性。
美国小学课堂是自由的、开放的课堂,儿童可以提问、大胆发言和自由活动。
可见,“童言无忌”是美国儿童在课堂上大胆发表自己看法的前提。
在这个课例中,乔治突然向老师提出自己的问题,尽管这个问题是出人意料的,是非预设性的,但是格林小姐果断地把乔治提出的问题或者说是生经验转变成了一个开放性的、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对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独特看法。
于是,儿童们的奇思妙想泉涌而出。
他们不但坚持己见,还创造性地设计出一些方案来证明其看法是正确的。
显然,这些教学步骤和教学具体行为都不是教师预先设计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自主选择的和创造的。
由于孩子们都是积极的、主动的参与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儿童的天性、灵性在开放的课堂上可以自然释放,儿童的个性在非预设性的教学中得到了张扬。
而我国小学科学课课堂里,除了教师讲解和提问的声音,儿童都规规矩矩地坐着,绝少有像美国小学课堂如此活跃的景象。
如果孩子们想回答问题或提问需先举手,经教师“恩准”后方能说话。
教师把预先设计的教案当作是亦步亦趋的向导,没有创造,没有灵性,有的是知识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模式化的教学具体行为,他们忽视了儿童的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更严重的是将一个个充满活力的、生命的个体束缚在了教室里的座位上,儿童的自由和选择权被无情地剥夺了,儿童施展创造力和想像力的空间和时间几乎完全被教师的“独脚戏”占据了。
2.内容的差异
美国小学科学教学在教学内容上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
(1)注重实践,教学内容以动态的问题探究为主。
美国小学科学课以大量的、儿童自主的探究活动为主要内容。
教师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天赋的探索欲望,表现为好动、好奇。
因此,他们完全能够胜任探究者的角色。
教师则作科学探究活动的激发者和指导者。
在课例中,格林小姐没有对蒸发进行抽象的解释,而是指导儿童开展探究活动来获取知识。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所创立的发展阶段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划分为感知运动、前操作、具体操作和抽象操作等四个阶段。
小学生一般处于认知发展的前操作和具体操作阶段,在具体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动手操作比用抽象的语言讲授课本更加适合儿童认知发展,儿童比较容易接受亲身体验所获得的知识。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犹如一群小科学家围绕问题开展了“做、观、思、议”等实践活动,逐渐明白了水是如何消失的,获得了关于“蒸发”的科学知识。
复杂的、不确定的问题情境取代了先验的确定的知识,儿童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在自主的、具体的学习情境中或者多样化的探究活动中逐渐凸显出来。
(2)重视儿童的体验,并将其与科学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美国科学教师重视儿童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和已经获得的生活经验。
课例中的格林小姐首先果断地把乔治提出的问题转变成了一个开放性的、启发性的问题,然后巧妙地将儿童的体验转变成了引导儿童深
入探究自然科学的“活”教材。
她把儿童提出的问题和直接经验纳入课程实施的过程,把儿童提出的问题和亲自体验与科学知识的学习联系起来,使儿童的经验在充满趣味的、探
索性的科学探究过程中与自然科学知识相互作用,生成新的知识。
同时,儿童会对自然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情感。
与之相反,我国的小学科学教学注重基本理论多于实践。
科学课程被作为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粉笔加黑板进行科学教学。
即使是作科学实验,教师一般都会先讲解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学生动手操作实践都是用相同的实验方法和仪器
得出相同的结论,证明科学课本上的理论或者定律。
科学活动的探索性被严重忽视,教学缺少真实有效的科学实践和问题探究。
另外,由于我国的教学以考试为导向,而考试又以知识为衡量标准,导致科学教学置儿童的情感和经验于不顾,只“钟情”于科学知识。
(3)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交往上的差异
在美国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往是平等的、真实的合作和对话。
在乔治提出他在生活中发现的一个问题后,格林小姐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问孩子们:“水跑到哪里去了)”这一个问题立即激发了儿童的想像力和表现欲。
当玛丽的看法似乎被他们证明了以后,格林小姐紧接着向学生提出第二个问题:“你们能够肯定威利在夜里从笼子里跑出来了吗)”孩子们都表示肯定,这说明美国儿童非常自信。
他们为了说服老师,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还想出了新的办法。
可见,格林小姐与儿童之间的交往与对话激发了儿童的智慧活动,引发了儿童的探索欲望,同时她给予儿童的指导和建议为儿童学会利用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解决问题提供了很大帮助。
师生通过全方位的对话、多维度的相互合作转变和创造了课程。
而我国小学科学课堂缺少真正有效的互动和交往,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对此有重要影响,如“长幼有序”等观念一直被作为一种传统美德灌输给儿童,因此,中国儿童与教师之间有尊卑之分,所谓平等的、民主的教学交往常常只是表演而已。
在多数情况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是自上而下的“一问一答”或“一问多答”的形式,而且大多数问题只是“虚拟”的问题,只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而不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
二、美国小学教育对我国小学教育启示
1、充分发挥孩子在学习和成长上的主体作用。
在美国的小学课堂,老师一般不讲太多的内容,而是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讨论、查阅资料主动获取更丰富的知识。
通常在小班化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式的活动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时举手打断老师,提出问题;家庭作业很重要,但一般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需要孩子去独立研究得到结论。
总之,在美国小学的课程和教学设计,是围绕着学生的“学”,是立足于学生的内在成长需求,而不是围绕老师的“教”,立足学校的考试来进行。
因此,学生的主体作用始终得到尊重和发挥。
就中美两国在学校教育上差异而言,我们做家长的固然无法改变学校教育和老师的教育模式,但是我们可以在家庭教育中尽可能尊重和保护孩子的主体作用,不要把我们认为的重要的学习任务强加给孩子,而是尽可能保护、激发他们的兴趣,为他们发展兴趣提供环境和条件。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多提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的问题,不要限制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不要用成人固化的思维模式去禁锢孩子的思想。
尊重孩子每一个看似幼稚但实际上内涵着丰富科学、哲学与艺术火花的观点。
2、包班式的教学使老师更能了解和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美国的小学采取包班式的教学,每个老师包一个班,这种全科医生式的教学模式,既
有利于从小开展通识教育,促进全面发展,又有利于全面了解孩子,及时发现优点与不足。
这样就像中国传统医学把病人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从而避免了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的弊端。
这一点,对于家长来说,尤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我们无力改变学校教育过分专
业化和细化,老师知识面过分狭窄,考评机制过分机械、班级教学过于庞大的情况下,家
长有可能比较全面地考察孩子的发展,客观地评价孩子的成长,从而及时地拾遗补缺,激
活潜能发展优势。
3、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并融入历史、地理、社会等学科
美国小学每个教室里均悬一面国旗,三幅地图(世界地图、美国地图、本州)。
每天
都有面对国旗宣誓或唱国歌的仪式,这样有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操、集体主义精神。
面对
国旗和地图,开展历史和地理教学,更加形象与直观,更容易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为
国效力的志向。
爱国主义教育,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往往流于形式,在家庭教育中则几乎完全忽视。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学校的做法,在家里悬挂或张贴国旗和地图,引导孩子从小面向世界,
胸怀祖国,关注时事、关心人民的幸福与痛苦。
同时,充分注意到把历史与地理、时政的
学习结合起来,使孩子从小就培养历史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怀,这对于他将来的成就具有特
殊的意义。
4、给予孩子充裕的时间进行自我发展
美国的小学,通常下午3点钟之前已经放学。
孩子们有充裕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
国内学校教育的现状,让我们无话可说;而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空余时间的侵占,尤其
让我们感到悲哀。
怎么办?我们唯有尽可能减少规定动作,减少孩子被战胜的,同时鼓励
并创造条件发展他们真正的兴趣和爱好。
事实上,因为社会教育没有提供充分的环境和条件,家长们无心或无力进行儿童教育
的研究,孩子们有限的空余时间即使不被占用,也往往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失去传统游
戏和自由空间的孩子们,往往沦为现代电子游戏和垃圾影视的俘虏,这真是一代人的悲哀,也是整个民族的悲哀。
清醒而又负责的家长们,一定要警醒啊!
5、创造优良的教育环境
美国的教室,一个20人左右的班足有500多册书,这些书可供学生随时翻阅。
教室的墙壁从上到下井然有序地贴满一个星期所要学的主要知识或已经学过的重要知识,这里成
了孩子们遨游知识的海洋。
而孩子们在家庭中更是有大量的书和玩具,这些玩具多是需要
动手动脑的玩具。
还有学校的运动场所、社区的教育场所,这些都构成立体的全方位的优
良的教育环境。
我们固然无力改变学校的规矩或教室的安排,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在家里营造有利于
孩子学习的环境,尽可能利用社会资源(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旅游景点等等),为孩子们提供或创造较好的教育环境。
6、熟读经典
据说,《圣经》是四到八年级的课程。
那么,孩子们共有5个年级需要学习这部经典。
对《圣经》如此重视,固然有美国的国情因素,但是我们怎样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习
经典作品呢?
除了考虑到教学方法外(我坚决反对“小朋友,跟我读”的六字真言和“填鸭填牛”
式的教育方法,坚决反对以违背教育科学和教学规律的方式开展的“读经”,坚持反对以
违背从孔子到朱子到陶行知等中国优秀教育传统的方法进行愚民式的读经),我们该对于
传统经典进行怎样的扬弃、阐释、传承呢?
每一个清醒而又负责的家长们,应该仔细想一想这个问题,既不要被所谓的“国学热”所迷惑,又不要忘了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
我相信,只有以优秀的教育传统和
现代科学的教育方法相结合,才能有对待传统经典的科学的扬弃和传承。
这是一个大题目,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索。
7、永远和蔼可亲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曾经以为学者访学归来,说道“从没见一个老师对学生拉过一次脸,发过一次火,他
们均是轻声细语、和蔼可亲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即使是帮差生补课,孩子只要跟着老师读
对了,老师仍很高兴地奖励一块巧克力给了,表现出很高的师德修养”。
同样,我们无法对老师提出过高的要求和期望。
国情不同,老师们的素质,面对的压
力和环境也相去甚远。
我们只有随时提醒自己,面对孩子尽可能控制不发脾气,少发脾气。
当然,我们不是太上忘情的圣人,而是血肉之躯的凡人,有时会忍不住发脾气,尤其
是对孩子们触犯一些不可动摇的原则时,适当的发怒不仅是可以接受,甚至是必需的。
那么,在这个时候,我想应该记住两点:
第一,对事不对人。
在批评的时候,只批评事情的对错,不评论孩子的人品,绝不给
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
脾气过后,可以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也告诉自己,无论何时何地,我对你的爱不变,对你的信任不变,这是无条件信任和爱。
我相信你能够克服缺点和不足。
第二,批评一次到位。
不关痛痒的唠叨,不仅造成教育者本身威信的贬值,而且会引
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叛逆行为。
就好比医生打针、动手术,一次到位反而有利于减轻患者
的痛苦,有利于病痛早日康复。
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就是告诫我们“言必信,行必果”,要慎用批评的武器,讲究批评的艺术。
参考文献:
[1]张奇.学习理论[1].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5.:45
[2]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6
[3]丁邦平.中美科学教育比较[J].中国教育学刊.2000.4:56
[4]郑金洲.重构课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9
[5]郭法奇.论美国的个性化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
[6]美-艾伦·C奥恩斯坦等著.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2
[7]沈朝霞.从实验入手提高科学概念教学之效[J].成才之路,2009(04):20-29
[8]顾海燕.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科学概念教学[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2(04):25
[9]袁爱玲.美国幼儿园的科学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1997(07):20
[10]尹璐.论美国理科教育中科学素养理念的发展[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