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 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总结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表达效果的体会。

2.能仿照例句,选择一个情景写句子,表现出景物的动、静之美。

3.能说出两组句子描写的情景,体会集中强调一种颜色的表达方法。

4.朗读、背诵古诗《乡村四月》。

【教学重点】

1.能仿照例句,选择一个情景写句子,表现出景物的动、静之美

2.能说出两组句子描写的情景,体会集中强调一种颜色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交流、总结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表达效果的体会。

2.能仿照例句,选择一个情景写句子,表现出景物的动、静之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语文要素。

1.教师导入: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完成了一次环球旅行。我们乘坐威尼斯小艇穿梭于古老的小城;我们走进别具风情的荷兰感受了恬静的牧场生活;我们驻足于金字塔下感叹人类的古代文明。而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出示课件1、2:

(设计意图:从单元导读页回顾导入,回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为学习“交流平台”做铺垫。)

二、学习“交流平台”。

1.交流总结。

师引导回顾交流:请你读一读“交流平台”,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几篇课文,说一说:哪一处静态描写或者动态描写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出示课件3、4:

预设1:我喜欢《威尼斯小艇》第四自然段描写船夫驾驶技术那段动态描写,我来给大家读一读,我感觉仿佛看到了小艇在极窄的河道中飞快的穿行,特别灵活。

出示课件5:

预设2:我喜欢《威尼斯小艇》最后一段的那处静态描写。安静而美好,和白天热闹充满活力的威尼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艇停了,威尼斯就入睡了。

出示课件6:

预设3:我喜欢《牧场之国》第五自然段中那段动态描写,运河中的船只,满载牛奶的汽车、火车来往于城市和牧场,让我刚感受到了静谧之中的活力,同时也感觉人的活动并没有破坏这田园牧歌的生活。

出示课件7:

预设4:我喜欢《牧场之国》第五自然段对牧场夜晚的静态描写,让我感受到了荷兰牧场夜晚的静谧之美。

出示课件8:

教师总结过渡:这一幅幅动态或静态的画面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不仅走入了那或静谧或灵动的美景之中,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对景物进行描写,同时融入人的活动,能赋予景物生命力和变化感,增强艺术感染力,更好地表现景物独特的魅力。

2.拓展积累

师引导点拨:在平时的阅读中你还积累了哪些表现景物静态美或动态美的句子呢?

(1)小组分享。

(2)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结合交流平台的内容,回顾本单元的重点语段,进一步感受语段中的“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交流感受动态和静态描写赋予景物的生命力和变化感。)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第一部分

1.读一读,说一说。

师:读一读下面的两个句子,说一说:这两个句子分别是怎么表现出景物的

动态或静态之美的?

出示课件9:

预设1:第一个句子写出了动态之美,是通过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景物以及感受,侧面写出了小艇行驶的速度极快。

预设2:第二个句子通过描写许多动物安静下来的样子,表现出夜晚荷兰牧场的静态美。

教师总结过渡:两个句子从正面和侧面两个不角度写出了景物的静态之美,我们来看下面这三个情景,想一想你能通过哪些方面写出动静之美呢?

2.以“放学后的校园”为例交流指导。

出示课件10:

(1)交流点拨。

教师提问点拨:我们以“放学后的校园”为例,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出静态美呢?

预设1:可以从听觉的角度写出放学后校园里各处的寂静无声。

预设2:可以抓住教学楼、操场等环境描写,写出放学后校园的安静。

预设3:可以通过放学前后的对比写出放学后校园的静谧。

(2)学生练笔。

师:请从三个场景中任选一个来写。

(3)展示交流。

出示课件11:

(设计意图:以问题入手,发现例句是怎么表现出景物的动静之美的,在总结方法的基础上,以其中一个场景为例进一步交流方法,再通过仿写练笔进一步巩固实践。)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说出两组句子描写的情景,体会集中强调一种颜色的表达方法。

2.朗读、背诵古诗《乡村四月》。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词句段运用”第二部分。

1.读一读,说一说。

教师提问引导:自己读一读下面的两段话,说一说它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物?

出示课件12:

预设1:第一段话描写的是埃及金字塔。

预设2:第二段话描写了是一个由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建筑物。

师总结过渡:第一段话是我们课文中的一段话,描写的也是我们熟悉的金字塔。那第二段话描写的这个白色的建筑物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2.看图,补充资料。

出示课件13:

教师提问引导:看了图片,你们知道这段话描写的是哪个建筑物了吗?

预设:这个白色大理石建筑物是印度的泰姬陵。

教师补充介绍:第二段话出自季羡林先生的《泰姬陵》一文,描写的是闻名遐迩的世界文化遗产“印度泰姬陵”

3.交流特点。

出示课件14:

教师提问引导:这两段话都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预设:都突出了景物的颜色特点。

教师追问:在描写景物的颜色时,两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预设:两段话都在突出表现一种颜色,都围绕一种颜色在描写。第一段话突出金色,第二段话突出表现里景物白色的光辉。

教师总结过渡:两个句子都集中强调了一种颜色。像这样的句段还有很多,咱们一起再来看两段话。

4.拓展积累。

出示课件15、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