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礼记·王制》规定:大诸侯国设三卿,都由天子任命,次一等的诸侯国也设三卿,其中二卿由天子任命,一卿由国君任命,小诸侯国设有两卿,都由国君任命。据此可知,西周分封制

A.保证了周天子的专制统治

B.蕴含着中央集权的因素

C.有效限制了地方诸侯权力

D.宗法血缘色彩极其淡薄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都由天子任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周代的“命卿”制度,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周天子控制地方诸侯,蕴含着中央集权的因素,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专制”;C项说法错误,错在“有效限制”;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血缘关系,故D项排除。

【点睛】“都由天子任命”是关键信息。

2.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经文解释更是五花八门,所谓“经有数家,家有数说”。东汉章帝召开白虎观会议,命群儒“讲议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最后整理成《白虎通义》一书,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据此可知,白虎观会议

A.强化了思想大一统局面

B.消除了各家之间的分歧

C.提高了儒家的社会地位

D.规范了儒学的学术研究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白虎观会议统一今文经义,强化了思想大一统局面,故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错在“消除”;从西汉武帝时期,儒学就占据统治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强化思想控制,故D项错误。

【点睛】“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是解题的关键。

3.宋代选官入仕的途径相当多元,通过恩荫入仕者尤多;但相对于进士出身者,这些人在当时被认为“无出身”,在出官,转迁等方面都受到种种限制,而跻身高层者更是寥寥无几。这种现象说明宋代

A.世家大族左右国家政权

B.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C.科举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D.党派纷争破坏官僚体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恩荫入仕者……相对于进士出身者……在出官,转迁等方面都受到种种限制”中可以看出,宋朝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恩荫入仕者……跻身高层者更是寥寥无几”说明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宋朝选官制度的发展,没有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化和党派斗争,故BD 项排除。

【点睛】“恩荫入仕者……相对于进士出身者……在出官,转迁等方面都受到种种限制”是关键信息。4.明朝初年规定,“佃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但到中后期,佃农不再像以前那样逆来顺受,甚至出现“佃户嚣然动其不义不信之心”的现象。这一变化反映了

A.工商业发展冲击社会关系

B.农业中租佃经济日趋衰落

C.重农政策提高了农民地位

D.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败落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佃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佃户嚣然动其不义不信之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租佃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故A项正确;明清时期租佃关系日益普遍,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农民地位的变化,故C项排除;佃户与地主之间不存在血缘关系,因此与伦理观念无关,故D项排除。

5.战国时商鞅主张重农抑商,西汉时桑弘羊认为农商并重、本末俱利,宋代以后反对重农抑商的思想家明显增加,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了工商皆本。这些古代商业思想

A.是中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的反映

B.都站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立场

C.颠覆了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政策

D.是古代经济发展迟滞的主要原因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重农抑商”、“农商并重、本末俱利”、“工商皆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古代

工商业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商业思想在不断发展变化,故A项正确;战国时期和西汉的经济思想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立场,故B项错误;自商鞅变法后封建社会一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起到了积极作用,故不能简单说其导致古代经济发展迟滞,故D项错误。

6.清初顾炎武名号并不高,《四库全书总目》仅记其“博极群书,精于考证”。但到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社会上突然兴起一股顾炎武崇拜热,北京一群京官建立顾炎武祠,定时会祭。其也被誉为“清朝汉学第一人”。晚清顾炎武地位的提升主要是因为

A.清政府官修史书的高度评价

B.符合士大夫群体的文化品位

C.学术和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顾炎武的学术成就冠盖儒林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思想符合当时时代和学术的需要,因此晚清顾炎武地位的提升,故C项正确;材料“清初顾炎武名号并不高”说明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士大夫的文化品位,故B项排除;“博极群书,精于考证”“清初顾炎武名号并不高”说明D项错误。

【点睛】解题时注意“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这一时间信息。

7.下表为19世纪40-60年代满人和汉人出任巡抚人数的统计。导致下表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

B.清政府缓和民族矛盾的需要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削弱

D.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看出,1864-1869年间的汉人出任地方巡抚的人数增长较快,而满人增长较慢,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下,清政府调整地方政权结构的结果,故D项正确;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就开始侵华,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民族矛盾的缓和,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