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专业发展网络课程作业
老师你好下面是我的题目,敬请批阅!
谢谢
学生:姜晓峰用户名:okj某f
传统教育中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发展受到压抑,无法让学生进行真正的主体学习,更谈不上创造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传统的教师权威式的师生关系应让位于平等的、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的交往方式,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应得到充分的尊重。

只有这样,创造性学习才有可能。

一、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今教育改革中提得最多、最响的一个问题,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学生的主体意识不会自然形成,需要老师长期不懈地逐步培养。

主体意识与能力培养的主渠道是构建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

(1)树立学生主体观
树立学生主体观是指把学生看成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把学生的学习看成外部知识主动纳入学生知识结构的过程。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虽有不足和幼稚,但却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且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人。

树立学生主体观就是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变学生单向从老师或课本接受为多维接授,变传统的“灌、管、压”教学为“启、引、导”教学。

(2)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新型师生关系
我国自古以来,就讲“师道尊严”,老师高高在上,说一不二,学生
对老师唯言是从,不敢越雷池半步,久而久之,就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埋
没甚至磨灭。

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首先要打破这种教学专制,实现教
学的民主化,教师要敢于放下架子,丢掉面子,与学生建立坦城、平等的
师生关系,给学生一种敢说、敢想、敢做、敢于说“不”的开放氛围,这
样不但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了学生的
潜在主体作用,主体意识更加强烈。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
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主体意
识的重要方面。

物理学习习惯包括坚持预习的习惯,做题规范的习惯,勤
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习惯,敢于质疑、善于提问的习惯等等。

学习习惯的
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必须通过老师的耐心指导,长期监督,经常训练,才能逐渐成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动,老师要让学生课前主动预习,主动
思考,自己总结,让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优化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注入式的满堂灌教学,课堂节奏缓慢平板,无起伏波澜,课堂气氛如
死水一潭;放羊式的满堂问教学,课堂节奏呈无规律的急促跳跃,课堂气
氛要么热闹,要么沉寂,教师情急,学生心慌,因此,老师应学习和实践
先进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尽可能做到生动形象,灵活多样,通过新异的
刺激,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创造愉悦的氛围,以求符合学生喜新好奇,情
绪易变,趣味多样的性格特征。

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通过眼、手、口、脑
的各种活动获得学习的乐趣,培养健康的个性,唤起求知的欲望,强化学
习的动机。

灵活运用好的教学手段和教法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举足轻重。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是面向全体学生,激励培养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群体中存在差异是必然的。

如果教师教学程序的安排中照顾了少
数学生,疏远了多数学生,势必会挫伤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只限
于几个学生的课堂提问、做题和
实验,无论师生如何配合,整个课堂气氛也活跃不起来。

教师要对全
体学生充满真挚的爱,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观念。

教师喜欢聪明勤奋成绩优秀的学生是很自然的,但更要尊重、爱护关心每
一位学生。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让每个学生体会到被尊重、被关爱的温暖、激励强化全体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如每接一届学生我都首先要下功夫记准
他们的名字,并主动热情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身体状况及家庭是否有
困难并影响到学习等。

开学不久,课上课下能准确喊出学生名字,找学生
谈心。

学生被老师尊重,关爱所感动,自然拉近了师生间距离,和谐亲密
了师生间情感。

不少学生感到物理难学,缺乏持久的兴趣,也有的学生处于被动学习
状态,缺乏顽强的求知欲。

这都需要教师去耐心地了解学生,包括心理素质、学习方法、意志品质、学习困难及知识中的难点、薄弱环节等。

教师
备课时应该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认真掌握学生情况。

只有吃透学生情况
才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只有教师讲的学生都渴望学会,才能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只有教师引导得当,才能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

学生群体的学习主动性要靠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和鼓励,同时也靠学生之
间的相互启发和你追我赶。

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形成积极向上、愉快学习、互相合作的浓厚氛围。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生问。

”只有问题的提出,才有问题的解决,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创新。

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提出问题才能开拓进取,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精神,也只有提出问题,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人才。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问、好问,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物理教学是科学教育的一部分。

科学教育指出,让学生应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必须在探索发现中进行,如果不亲自实践,就很难发现科学方法的要素和关键。

而这种进行探索的过程正是科学方法内化为自己认知图示的过程。

一旦完成这一过程,科学方法便成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信息单元,就可以随时调用,使能力得到发展。

所以,问题是物理教学的核心,物理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习物理的关键,也是物理教学的目标。

四、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
人的主体性就是人作为社会生活主体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表现出来的根本特性,包括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独立性即自主性,是对自我的认识并促进自我不断完善。

主动性是主体在活动中个性能力的主动展现,是对现实的选择,对外界环境积极适应的能动性。

创造性是主体在活动中追求新颖、独特和有价值,是对现实的超越。

所有这些都是主体在活动中生成的,生成的前提是主体参与到活动中,离开主体的参与就谈不上主体性的形成与发展。

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培养其主体性的必然要求。

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说,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需要的
最高层次,求知的欲望和自我实现的愿望是推进课堂教学发展的永恒内在
动力,因此,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

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学是学生独立地、自发地按自己的计划、目的和速度去获取知识、
培养能力的学习活动。

自学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形式,是学生对社会的发展
应付自如地保证。

学生通过广泛的自学活动,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
自如地面对社会生活的变化和发展,使自己成为学习的智者、生活的强者、社会的主人。

自学能力就是指人有效地进行自学的能力。

缺乏自学能力的学生一旦
走上工作岗位,将会遇到严峻的挑战,面临很大的压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在《学会生存》这一著名报告中指出:“未来的文盲是那些没有学会怎
样学习的人。

”可见,在当今世界中,个体的学习能力已成为人类的最基
本的生存能力。

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不仅决定着现实的学业成就,而且是
决定以后事业成败的关键性因素。

良好的自学能力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自学能力
是在长期的自学活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相
辅相成的互动双方。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自主探究和实践能力,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