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下学期安全教案《手划破了》含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下学期安全教案《手划破了》含反思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班下学期安全教育教材第三章《日常生活安全》第二节《手划破了》。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手划破的原因及危害,学习处理手划破的基本方法,培养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道手划破的原因及危害。

2. 学会简单处理手划破的方法。

3. 提高安全意识,养成安全生活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手划破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手划破的原因及危害,提高安全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PPT、实物演示包、创可贴、消毒棉球等。

2. 学具:安全教育手册、画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个小朋友在玩耍时不小心手划破的情景,引导学生关注手划破的原因。

2. 讲解手划破的原因及危害(5分钟)
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手划破的原因及危害,让学生认识到手划破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3. 学习处理手划破的方法(5分钟)
教师演示处理手划破的方法,如用创可贴、消毒棉球等,并让
学生模仿练习。

4. 随堂练习(5分钟)
教师发放安全教育手册,让学生完成手册中关于手划破的相关
练习。

5. 例题讲解(10分钟)
教师选取一道例题,讲解如何避免手划破,以及手划破后的处
理方法。

6. 课堂小结(5分钟)
六、板书设计
1. 《手划破了》
2. 内容:
手划破的原因及危害
处理手划破的方法
预防手划破的措施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请你说说手划破的原因及危害。

(2)如何处理手划破?请举例说明。

2. 答案:
(1)手划破的原因:玩耍时摔倒、使用锐利的物品等。

危害:疼痛、感染、影响学习和生活等。

(2)处理方法:用清水冲洗伤口,用消毒棉球擦拭,贴上创
可贴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讲解、演示、随堂练习
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手划破的原因、危害及处理方法。

但在课堂互
动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关注身边的安全隐患,
学会预防手划破,提高安全意识。

同时,可以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检
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实践情景引入
2. 讲解手划破的原因及危害
3. 学习处理手划破的方法
4. 例题讲解
5. 作业设计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实践情景引入
1. 情景要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引起共鸣。

2. 情景中要明确展示手划破的原因,便于学生理解。

3. 通过情景引入,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安全意识,提高防范意识。

二、讲解手划破的原因及危害
1. 原因讲解要全面,包括玩耍、使用锐利物品等多种情况。

2. 危害讲解要具体,如疼痛、感染、影响学习和生活等。

3. 讲解过程中,要结合教材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便于
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学习处理手划破的方法
1. 清洗伤口的方法:使用流动的清水,轻轻冲洗伤口,避免使用
肥皂等刺激性物质。

2. 消毒处理:使用消毒棉球擦拭伤口,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
损伤皮肤。

3. 包扎方法:使用创可贴或干净的纱布包扎伤口,保持伤口干燥。

4. 教师在演示过程中,要强调注意事项,如避免用脏手触摸伤口、及时更换创可贴等。

四、例题讲解
1. 例题要具有代表性,涵盖手划破的原因、危害和处理方法等方面。

2. 讲解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性。

五、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要具有针对性,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答案要详细,方便学生对照检查,纠正错误。

3. 布置作业时,要明确要求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注意安全,预防
手划破。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2. 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3. 可以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
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使用复杂、冗长的句子。

2. 语调要亲切、自然,充满感染力,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确保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

2. 讲解手划破的原因及危害:5分钟,清晰明了地阐述重点内容。

3. 学习处理手划破的方法:5分钟,详细演示并强调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5分钟,巩固所学知识。

5. 例题讲解:10分钟,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和引导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2. 针对不同难度的知识点,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满足不同学生
的学习需求。

3. 提问时要注意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四、情景导入
1.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提高学生的共鸣感。

2. 通过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关注安全意识。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方面:
本节课内容较为实用,但要注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一些
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 教学方法方面:
在讲解处理手划破的方法时,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
生上台演示,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课堂氛围方面:
注意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4. 时间分配方面:
要注意把握每个环节的时间,确保教学过程紧凑、有序。

5. 教学评价方面:
课后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作业、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依据。

6. 拓展延伸方面:
可以结合学校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手抄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