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题申报书:基于云平台的教和学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云平台的教和学的研究
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关键词:云平台优化教和学信息化
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纪,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近两年来,我校班班通远程授课系统等信息技术装备逐步完善。
国家、省、市教育云平台开放直通车,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这些为我校推行网络教和学的新模式提供了可行性。
在云平台空间,各种教学资源丰富多彩,但缺乏有效的互动与整合,对教学实践的有效性、及时性、创新性缺乏全面的支撑,仅仅成为教学实践的一些“点缀”,反而还助长了部分教师的惰性。
那么如何实现基于云平台的教和学的创新,如何
激发不同层次教师和学生使用云平台的积极性,如何在云平台上建立行之有效的积累、优化、管理机制,已成为我们的一种期盼。
(二)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主要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基于云平台上,发挥集体智慧开展网络教研,形成个性化的教学资源,通过班班通授课端进行授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形成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实现有效、高效课堂的目标。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团队合作和个人智慧相结合;备课、授课一体化;资源共享;优化教育;学生学习实现信息化。
(三)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的网络教育始于1994年,国内提出的代表网络教育发展方向的模式是基于网络的教育模式。
在网络学习的环境下,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自主性、积极性,既可以进行个别化学习,又可以进行协作学习,这种教育模式比较注重学习者个人的需要。
网络教育平台就是在此情况下应运而生。
如今网络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对网络教育平台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很多高等院校广泛应用网络教育平台进行教学,主要有以下特点:(1)“自主”的教学方式。
学习者从网络资源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进行自主学习,并且自己解决问题,虽然“自主”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往往会导致学习的盲目行为,同时影响学习者的积极性。
(2)“点对点”的教学方式,即学习者以email为基础,与其他学习
者进行交流学习。
(3)“广播”的教学方式,即学习者通过平台资源得到学习指导,再通过留言簿和讨论区与他人进行交流,有利于学习者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选题的意义与研究价值
教育云平台对促进教育公平、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及构建素质教育的网络环境均有重大意义,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应用和数字时代未成年人网络学习环境的构建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和参考价值。
二、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一)理论依据
1、国家政策依据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有关政策密集出台,信息化已成为国家战略,教育信息化正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
“十三五”期间,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在更高层次上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等重要任务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校作为一个县级窗口学校,拥有2600多名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实现学习信息化,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2、教学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为结构主义,它是由瑞士学者让·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来的。
其基本观点:学习是一种意义建构的过程;学
习是一种协商活动的过程;学习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引导者与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输者与灌输者。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学生、教师、教学信息、学习环境作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四个要素,这四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
在这种模式中,媒体不仅用来帮助教师进行众体教学(如呈现教学信息),还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意义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工具。
(二)研究目标
让全体教师利用云平台实现教育教学的备课、教学、辅导等工作,学生能够使用云平台完成前置性作业、测试、课后拓展学习等。
创新教和学的模式,推进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利用和改进已有的国家、省、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熟练选择、整合、加工平台资源,更好地为教和学服务。
2、在平台上集体备课,让每一位教师更深入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提升网络教研活动的水平,营造学习研究、反思交流的良好氛围,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并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资源。
3、会用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云盘授课,通过班班通达到备授课一体化。
颠覆传统课堂程序,利用数字化手段翻转课堂,使之成为师生日常教和学的手段,形成基于云平台的教和学的基本应用模式。
4、不同层次学生能用云平台提前预学,质疑问难,互动研讨,课堂演练,提升学生信息化素养。
(四)研究假设
1、教师基于云平台开展同步备课、学科教研,通过班班通授课端进行云盘授课,实现备授一体化,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资源库。
2、师生通过平台强化家校互动,达到授课、作业、测试、拓展延伸、课外阅读信息化,实现翻转课堂模式,培养学生体验式自主学习能力。
3、带动不同层次教师提高信息化能力,促进不同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4、在全校推广教和学的信息化模式,带动学校的教学改革。
(五)创新之处
目前国内已经建成国家、省、市教育云平台,教育云将给教育领域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我校每班都安装了班班通设备,每位教师都配备了办公电脑,信息化应用环境已经初具条件。
之前师生都是从本地来获取应用资源和存储资源。
在云时代,将本地的教育资源上传到云平台,转化为云服务。
老师和同学只需要注册一个账号就可以有自己的学习空间,拥有自己私人的资源库,也可以将自己的资源与别人分享,实现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
本次课题研究基于我校的班班通优势,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使课堂高效,创建适合各学科特点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信息化发展路子,实现弯道超车。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将按照“分析现状——剖析问题——选择平台——设计教学——应用实践——实证总结”的思路展开研究。
1、分析现状与剖析问题环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分析目前学校基于云平台教和学应用发展遭遇的瓶颈,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总结出原因。
2、选择平台环节:科学选择学校信息化应用的教育云平台,构建本校基于云平台教和学的发展规划和应用方案。
3、教学设计与应用实践环节:针对学校教育的实际需求,突出特色,构建个性、创新的校本教育资源;并结合三本四学、翻转课堂、网络作业测试、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来开展教与学,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信息化应用模式。
4、总结实证环节:总结实证模式下基于云平台的教和学的应用效果,总结其特点与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改进的设想。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相关基于云平台的教和学应用文献资料,给课题相关研究提供思路与路径。
(2)行动研究法:整合现有优势教育资源,制订基于云平台的教和学的操作流程及使用方法。
(3)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反馈信息,验证教和学的效果。
(4)对比分析法:将课题实施形成的成果与传统数字资源在可用性、利用率、实效性等方面进行对比,进而取得相关研究成果。
(5)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使之系统化、
理论化,上升为经验。
(三)技术路线
收集资料,梳理问题;分析现状,剖析问题→确定研究方向→整合现有优势教学资源,制定在云平台上进行教和学的实施方案→教学中实证研究;问卷调查反馈;修正研究思路→构建基于云平台教和学的应用模式→与传统教和学方式对比;提炼云平台教和学的特点→推广课题研究成果(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6月--2017年9月)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2、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与计划,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组织机构及职责、任务分解落实、实验工作要求等方面做出详细的安排。
3、组织课题组成员研究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制定前期调查问卷。
4、申报立项。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17年9月——2019年5月)
1、写好调查报告,拟定有针对性的具体的研究实施内容与方式。
(2017年9月—2017年10月)
(1)向教师、学生下发问卷。
(2)根据问卷调查,撰写出相应的调查报告。
(3)根据以上调查报告中分析、提炼问题,提出具体的研究实验内容与方式。
2、深入进行实验研究,尤其要做好个案的跟踪研究,并对取得的经验或成
果进行验证。
同时做好研究记录,撰写成果论文与个案分析。
(2017年10月——2018年5月)
3、进行中期成果测评问卷调查,总结经验,找出问题,修正研究实验内容与方式。
(2018年5月——2018年7月)
4、修正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再研究。
(2018年9月——2019年4月)
5、完成阶段性研究工作总结。
第三阶段(成果汇集阶段)(2019年5月——2019年9月)
1、收集整理各类研究资料。
2、认真分析、研讨和总结,初步形成结论。
3、撰写结题研究报告。
第四阶段(成果鉴定阶段)(2019年9月—2019年11月)
1、邀请县市省专家进行成果鉴定。
2、将研究经验(成果)进行完善、推广。
课题编号:4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