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_0绪论
绪论
出生日期: 1831年06月13日 逝世日期: 1879年11月5日 职业: 物理学家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3 公因子和最大公因子
公因子的定义
• 相同列数的两个多项式矩阵间可以定义右公因子(是多项式 矩阵).假定N(s)和D(s)列数相同,若 N ( s) N ( s) R( s)
D(s) D (s) R(s) 则R(s)称为N(s)和D(s)的右公因子.
认识他们吗??
Edward John Routh :1831年1月20日出 生在加拿大的魁北克。
Routh 11岁那年回到英国,在de Morgan指导下学 习数学。在剑桥学习的毕业考试中,他获得第一名。并 得到了“Senior Wrangler”的荣誉称号。 毕业后Routh开始从事私人数学教师的工作。从 1855年到1888年Routh教了600多名学生,其中有27位获 得“SEnior Wrangler”称号。建立了无可匹敌的业绩。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哈罗德·史蒂芬·布莱克( Harold Stephen Black)
Harold Stephen Black (April 14, 1898 – December 11, 1983) was an American electrical engineer, who revolutionized the field of applied electronics by inventing the negative feedback amplifier in 1927. To some, his invention is considered the most important breakthrough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the field of electronics, since it has a wide area of application. However, a negative feedback amplifier can be unstable such that it may oscillate. Once the stability problem is solved, the negative feedback amplifier is extremely useful in the field of electronics. Black published a famous paper, Stabilized feedback amplifiers, in 1934.
ch1绪论
17
1.2.2 近代钢铁冶炼技术的发展
• 1978年,法国钢铁研究院(IRSID)在顶吹转炉上进行了 底吹惰性气体搅拌的实验并获得成功,并先后在卢森堡、 比利时、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国进行了实验和半工业性试 验。 • 由于转炉复合吹炼兼有底吹和顶吹转炉炼钢的优点,促进 了金属与渣、气体间的平衡,吹炼过程平稳,渣中氧化铁 的鉄含量少,减少了金属和铁合金的消耗,加之改造容易, 因此该炼钢方Introduction to Metallurgy
武汉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系 张保平
1
课程教学目的
• 通过钢铁冶炼过程的基本原理、主要设备、生产工艺及操 作制度的学习,使从事与冶金行业有关的非冶金专业学生 对钢铁工业及钢铁联合企业的生产过程有一个全面而概括 的了解,并初步掌握冶金的基本知识。
13
1.2.2 近代钢铁冶炼技术的发展
1.2.2 近代钢铁冶炼技术的发展 (1)底吹空气转炉的发明 • 1856年英国人贝塞麦(H.Bessemer)发明的底吹酸性空气 转炉炼钢法。由于采用酸性炉衬和酸性渣操作,吹炼过程 中不能去除硫、磷,同时为了保证有足够的热量来源要求 铁水有较高的含硅量。故只能用低磷高硅生铁做原料。 • 1878年,英国人托马斯(S.G.Thomas)发明了碱性底吹空 气转炉炼钢法(即托马斯法),用白云石加少量粘结剂制 成炉衬,在吹炼过程中加入石灰造碱性渣,解决了高磷铁 水的脱磷问题。
28
1.3.2 铁前系统
• 在烧结混合料中,通过调整加入的熔剂(如消石灰、石灰 石、白云石、蛇纹石等)和燃料(焦粉、无烟煤粉)的数 量 , 通 过 烧 结 可 以控 制 烧结矿 的 化学成 分 (如碱 度 、 MgO、FeO等)和冶金性能(如强度、还原性能和低温还 原粉化性能等)。 • 通过烧结还能去除烧结原料中80%以上的硫。
测控电路第5版_CH1绪论
第二节 对测控电路的主要要求(2)
影响测控电路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其中那几个因素是最基本的?
1、噪声与干扰★ 2、失调与漂移,主要是温漂★ 3、线性度与保真度 4、输入与输出阻抗的影响
第二节 对测控电路的主要要求(3)
为什么说测控电路是测控系统中最灵活 的环节,它体现在哪些方面?
1、模数转换与数模转换 2、信号形式的转换 3、量程的变换 4、信号的选取 5、信号处理与运算
谢谢光临
Thanks for listening
请提问
Question, please
锁 存 器
锁 存 指 令
计 算 机
电路
辨向电路
指令传感器 手动采样
图1-7 增量码数字式测量电路的基本组成
第四节 测控电路的类型与组成(7)
测量电路 传感器 扰动量
给定 机构
设定 电路
放大 电路
转换 电路
执行 机构
被控 对象
输 出
控制电路
图1-8 开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第四节 测控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类型与组成(8)
第三节
测控电路的输入信号 与输出信号(1)
一、模拟式信号
(一)非调制信号
x 2 1
0 图1-2 非调制模拟信号
t
举例: 温度信号; 流量信号; 力信号
第三节
测控电路的输入信号 与输出信号(2)
(二)已调制信号 例:用电感传感器测量工件轮廓形状 几个重要概念: 1、载波频率(carrying frequency) 2、载波信号(carrying signal) 3、调制信号(modulating signal) 4、已调信号(modulated signal) 5、调幅信号(amplitude modulated signal) 6、调频信号(frequency modulated signal)
CH1-0课程介绍
主要参考书
[5] 郑君里,应启珩等.信号与系统,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 吴大正.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 朱钟霖等.信号与系统.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 [8] 吴湘淇. 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上). 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 [9] 骆丽,胡健等译.全美经典学习指导系列 《信号与系统》,科学出版社,2002.
科学的迅速发展和渗透,信号与系统的分析在生物医] Edward W.K.,Bonnie S.H. Fundamentals of Signals and Systems Using MATLAB,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 1997. [2] Simon H.,Barry V.V. Signals and Systems, John Wiley & Sons,Inc.1999. [3] 信号与系统 陈后金 高教出版社2004 [4] 刘树棠译,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练习—利用 MATLAB,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信号与系统理论的应用
1.通信领域 在通信系统中,许多信号不能直接进行传输,需要根据实 际情况对信号进行适当的调制以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或 传输效率。信号的调制有多种形式,如信号的幅度调制、 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但都是基于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 论。信号的正弦幅度调制可以实现频分复用(在同一时 刻的信号中包含多个频率成分),信号的脉冲幅度调制 可以实现时分复用(在某个时间段内可以传输多个信号, 但每一时刻只有一种信号),复用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 信号的传输效率,有效利用信道资源。信号的频率调制 和相位调制可以增强信号的抗干扰能力,提高传输质量。 此外,离散信号的调制还可以实现信号的加密、多媒体 信号的综合传输等。由此可见,信号与系统的理论与方 法在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CH1绪论
7
第1章 绪论
光电检测系统的基本结构形式 几何光学变换的结构形式 辐射式
1、被测物体
2、会聚透镜
3、光电二极管
8
第1章 绪论
光电检测系统的基本结构形式 几何光学变换的结构形式 反射式
1、光源
2、被测物
3、光电探测器
9
第1章 绪论
反射式 测转速
1、光源
2、转轴
3、小平面镜
4、光电探测器
轴转动一周,光电探测器4就获得一个由光源1发出 的反射光的脉冲,此脉冲数就反映了轴的转速。
I I0e
KCL
朗伯-比尔定律
K-吸收常数,是该物质在波长处的吸收系数
- 18 -
第1章 绪论
LOGO
3
1.光电检测系统实例 (1)红外防盗报警系统
第1章 绪论
(2)光电计数器
4
第1章 绪论
(3)锅炉水位的光电控制
5
第1章 绪论
(4)稳定光源发光强度的自控系统
6
第1章 绪论
2.光电检测系统组成 其基本组成部分可分为:光源、被检测对象及光信 号的形成、光信号的匹配处理、光电转换、电信号的放 大与处理、微机、控制系统和显示等部分。
10
第1章 绪论
光电检测系统的基本结构形式 几何光学变换的结构形式 遮挡式
1、光源
2、待检测物
3、光电探测器
11
第1章 绪论
光电检测系统的基本结构形式 几何光学变换的结构形式 透射式1-光源源自2-透镜 3-被测物 4-光电探测器
12
第1章 绪论
光电检测系统的基本结构形式 物理光学变换的结构形式 干涉式
人脑 微机
感觉器官
CH01
实践性强─不仅读懂书就行,要多联系实际,要注重实践性环节。
无重点─又都是重点,设计工作必须详尽,细小的疏忽也会导致严重事故。 设计问题无统一答案─更多地谈论谁设计得更好,要注意发展求异思维。
于实现高度的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 机械工业肩负着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装备和促进技术改造的重任。 大量地设计制造和广泛采用各种先进的机器,可大大加强促进国民经济发 展的力度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
第二节
一台机器的机械结构总是由一些机构组成的,每个机构又是由若干零件组
成的。有些零件是在各种机器中常用的,称之为通用零件;有些零件只有 在特定的机器中才用到,称之为专用零件。 通用零件包括: 齿轮、链传动、带传动、蜗杆传动、螺旋传动; 轴、联轴器、离合器;滚动轴承、滑动轴承; 螺栓、键、花键、销;铆、焊、胶结构件; 弹簧、机架、箱体等。 专用零件例如:叶片、犁铧、枪栓等。 通用零件是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对象,而专用零件的设计方法应在有关专业
理论力学:解决力分析与动力计算。
材料力学:解决强度分析问题。
机械原理:解决机械的方案设计。
本课程的内容、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的几个特点
第三节 2
涉及面广 关系多─因与诸多先修课关系密切。 要求多─强度、刚度、寿命、工艺、重量、安全、经济性。 门类多─各类零件,各有特点,设计方法各异。 公式多─计算多,有解析式、半解析式、经验的、半经验的及定义式。 图表多─结构图、分析图、原理图、示意图、曲线图、标准、经验数表。
第一章 绪 论
§1-0 引 言
§1-1 机械工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1-2 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 §1-3 本课程的内容、性质与任务 §1-4 认识机器
引
言
ch01绪论
7
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原理
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一切内容都是数字 计算机指令最终必须以这种数字指令代码 (即机器语言)来表示 编译器的作用(将高级语言解释成机器语 言)
使用C语言的7个步骤
编程机制
编译和链接
程序在运行前,需经过三个操作步骤
预处理:预处理器执行由#开头的指令 编译:编译器将程序转化成机器语言 (目标代 码object code). 链接:链接器将由编译器产生的目标代码与其 他代码组合起来,形成可执行程序 预处理器常与编译器集成
3
使用C语言的理由
高效性 可移植性 功能强大 灵活 标准库 与UNIX系统的集成
4
C语言的缺点
C程序更容易隐藏错误 C程序可能会难以理解 C程序可能会难以修改
பைடு நூலகம்
5
C语言的发展方向
基于C的语言
C++ :包含所有C的特性,增加了类等支 持面向对象编程 Java :基于 C++ 的,也继承了C的很多 特性 C# :由 C++ 和Java发展起来的一种较新 的语言 Perl :在发展过程中采用了很多C的特性
11
Copyright © 2008 W. W. Norton &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编程环境
集成开发环境(Windows系统下)
Visual C++ 6.0
C语言的标准化
K&R C(经典C)
Kernighan and Ritchie,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1978) 事实上的标准
Ch01机械设计总论
3) 合理的制造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零件的加工成本随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提高而急剧增加。
决不能盲目追求高精度,应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 提下,尽量采用较低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用不同加工方法得到的Ra
加工方法
表面粗糙度 Ra μm
0.012 0.025 0.05 0.1 0.2 0.4 0.8 1.6 3.2 6.3 12.5 25 50 100
★创新意识和能力 所有的设计都有有待改进的地方! ★工作作风 培养和锻炼自己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团结协作精神和集思广益能力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机械设计课程简介
●机械设计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研究机械零件和机械系统的 设计问题,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为机械设计专业课程的 进一步学习和综合运用打下基础。
●机械设计课的主要任务:
1)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的一般 规律,具有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
2)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机械设计创 新能力。
3)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相关技术资料的 能力。 4)掌握典型零件的实验方法,训练基本实验技能。
●机械设计课的主要内容:
回火 指淬火钢重新加热到A1以下某一温度,适当保温
后冷却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淬火马氏体在不同回火温度下可获得不同组织,从而使钢具 有不同的力学性能,以满足各类工具或零件的使用要求。所 以,淬火后一般必须进行回火。淬火为回火作好组织准备, 而回火则决定了工件热处理后的最终组织与性能。
高分子材料的工艺性能
欲设计出工艺性良好的零件,设计者必须虚 心向工艺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学习,在实践 中积累经验。
(整理)CH1绪论.
导波光学(摘自李玉全编著的「光波导理论与技术」一书的部分章节)第一章绪论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社会。
在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中,光信息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在信息的产生、采集、显示、传输、存储以及处理的各个环节中,光技术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世纪60年代激光器的出现,导致了半导体电子学、导波光学、非线性光学等一系列新学科的涌现。
20世纪70年代,由于半导体激光器和光纤技术的重要突破,导致了以光导纤维通信、光信息处理、光纤传感、光信息存储与显示等为代表的光信息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导波光学(包括集成光学和纤维光学两个分支)已成为光信息技术与科学的基础。
光通信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通信技术。
光通信被认为是通信发展史上一次革命性的进步,它对人类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进步,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而光波导理论和光通信器件则是光通信技术的基础。
鉴于教学学时的限制,本教材仅对光波导的基本理论、以及它在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予以概括性的技术介绍。
在介绍具体的光波导理论及应用之前,我们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光通信的发展过程。
本教材论述了导波光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
1.1 通信历史的回顾通信的发展历史总是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紧密相关的。
可以认为,人类早期的长途通信手段____烽火台报警通信就是光通信。
烽火台通信是现代接力通信的雏形,每个烽火台就是一个通信中继站。
当边关有战事时,烽火台点起烽烟,一级接一级地往下传,很快即可将信息送达目的地。
当然这种光通信并非现代意义下的光通信,可以称它是目视光通信。
这种通信方式的优点是快速,主要缺点是能传输的信息量太小,烽火无法表达边关战事的具体情况。
到了中世纪这种烽火台通信又得到了改进,人们用不同颜色的烽烟组合来传递较为复杂的信息。
目视光通信在19世纪达到了它的顶峰。
18世纪末,法国人夏布(Chappe)发明了扬旗式通信机(又称旗语通信机)。
CH01总论
主要内容
1.重点和难点 信息;信息管理;信息管理职能体系 2.知识点 •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社会 •信息管理的定义、信息管理的特征、信息管理的分类 •信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理论流派、研究方法 •信息管理的原则:系统原则、整序原则、激活原则、共享原则、搜索原则 •信息管理的职能体系
2020/11/13
信息管理学
1.1 信息资源与信息社会
(2)信息的定义
定义之一:信息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变化 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表征,表现 的是客观事物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实质内容。
定义之二:信息是从记录客观事物(物质和精神)的运动状 态和方式的数据中提取出来的,对人们的决策提供有益帮助 的一种特定形式的数据。
知识 信息
知识(语用信息):通过对数据的加 工、提取形成的有重要应用前景、能
数据
反映过去经验、具有价值性的数据。
2020/11/13
信息管理学
1.1 信息资源与信息社会
(5)信息的特征
客观性 普遍性 价值性 依附性 时效性 可传递性
可Hale Waihona Puke 储性可扩散性 共享性 可加工性 可增值性
2020/11/13
信息管理学
(4)数据、信息、知识的关系
数据(语法信息):是对物质、事件、活动和事务的客观记录、分类和
存储,它不被用来传递任何特定意义。构成数据的内容可以是数值、字
符(串)、图、声音、图像/图片等。
信息(语义信息):是被组织起来、 对接受者有特定意义的数据。它包含
抽象程度
一些接受者可能知道,也可能令接受 者大吃一惊的预先未知的内容,接受 者自己能够解释这种意义。
CH 绪论模型 概念
CH 绪论模型概念在计算机科学和工程领域中,“CH”是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该词汇流行于中国、韩国和日本。
CH模型是指一种将计算机视为“黑盒”,并将其作为系统中固定的组件进行研究的模型。
CH模型通常用于描述需要进行全系统设计的领域,例如通信、电力等领域。
CH模型包含三个基本要素:计算机硬件、运行软件和操作系统。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中的所有实体部件,包括主机、显示器、鼠标、键盘、接口卡、固态硬盘、机械硬盘、内存等。
这些硬件构成了计算机系统,被认为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石”。
硬件的性能和可靠性对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计算机硬件可以分为输入、输出和处理三大类。
输入设备用于将数据或指令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最常见的例子是鼠标和键盘。
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或指令输出,最常见的例子是显示器和打印机。
处理器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用于执行程序和处理数据。
处理器的速度和核心数量的多少决定了计算机整体的性能水平。
运行软件运行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和应用程序。
运行软件通常由各种编程语言编写而成,例如C、C++、Java等。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主要协调器,它负责协调计算机硬件和运行软件之间的交互。
中间件是扮演着协调器角色的软件,它连接了各种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些常用的服务,例如数据传输服务、安全服务等。
应用程序则可以是各种实现特定功能的程序,例如游戏、音乐播放器、图形程序等。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一个重要的计算机系统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大规模的软件程序,用于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并协调和管理整个系统。
操作系统的主要职责是为应用程序提供一个有效的执行环境,使得应用程序可以轻易地使用与计算机硬件相关的各种设备,例如磁盘、网络、打印机等。
操作系统可以分为不同类型,例如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等。
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有着不同的设计目标和特征。
传热学ch1绪论
1.2.3热辐射定义 定义:任何物体只要高于绝对零度,其原子、分子都在不 断地热运动,物体消耗热力学能向外发射电磁波能
的过程称为热辐射。 特点:(1)只要物体的温度大于绝对0度(0K), 就能发射辐射能; (2)辐射能是唯一能在真空中传播; (3)辐射过程中有能量形式的转化。 传热机理:将热能转化成电磁能进行传递。
计算:黑体向外发射的辐射能黑体辐射的四次
方定律
b ——黑体辐射常数,5.67 10 8W /(m 2 K 4 )
T 4 r A T 4 Ac ( ) 100 W
c=5.68,
单位W/(m2·K4)
T ——黑体表面绝对温度K
A ——黑体发射辐射能的表面积为, 温度为T的实际物体发出的辐射能为
讨论生活中碰到的传热现象? 分析管道保温的作用?金属,玻璃,塑料,瓷,木哪
种材料最导热? 分析烧水的热量传递方式。 分析烤箱里传热方式。
自然对流:1、冬天室内暖气流动(暖气片安装在下 部)、2、夏天空调(安装在上部)、3、大气的 流动,包括风、4、海洋上层高温水体和底部低 温水体交换、5、烧开水的过程、6、地质活动 中地幔向地壳上升是因为地核的加热原因、7、 大气云层龙卷风生成的最初过程。 强迫对流:8、电吹风吹动、9、电脑机箱内部的 风扇降温原理、10、太空仓内风扇驱使二氧化 碳混合使其不致沉入底部、11、池塘以及养鱼 水池内部的水泵、12、烘箱内部加速烘烤效果 的鼓风机、13、核电站的核发生装置内部的安 全壳结构。
传热过程定义:强调的是流体和流体之间的传热,
即一种高温流体将热量通过固体壁面传递给低 温流体的热量传递形式。
第一章 绪论ch1
课外阅读
建筑上用的一种铝制波纹瓦是用一种机 器将一块平整的铝板压制而成的.
假若要求波纹瓦长4英尺,每个波纹的高度(从 中心线)为1英寸,且每个波纹以近似2π英寸 为一个周期. 求制做一块波纹瓦所需铝板的 长度L.
石家庄铁道学院 数理系
课外阅读
这个问题就是要求由函数f(x)=sin x给定的 曲线从x=0到x=48英寸间的弧长L. 由微积分学我们知道,所求的弧长可表示为:
a2
B C AC
a3
石家庄铁道学院 数理系
我们通过建模可以得到如下方程组
A: y1' a1 y1 a3 y2 y3 B:
' 3
课外阅读
y1 (0) 1
y2 (0) 0
' 2 y2 a1 y1 a3 y2 y3 a2 y2
C: y
a y
2 2 2
y3 (0) 0
石家庄铁道学院 数理系
f1 ( x1 , x2 , xn ) 0 f ( x , x , x ) 0 2 1 2 n f n ( x1 , x2 , xn ) 0
F ( x) 0
F:D R R ,
n n
课外阅读
记为 其中
x ( x1 , x2 ,, xn )
石家庄铁道学院 数理系
课外阅读
矩阵特征值问题的数值方法!
石家庄铁道学院 数理系
Ch1
1. 计算方法课程介绍 2. 学习要求
绪论
• 计算方法中的基本概念: 误差,误差分析的重要性 4. 数值运算中误差分析的方法与原则
石家庄铁道学院 数理系
1.计算方法课程介绍
随着计算机和计算方法的飞速发展,几乎所有学科 都走向定量化和精确化,从而产生了一系列计算性 的学科分支,如计算物理、计算化学、计算生物学、 计算地质学、计算气象学和计算材料学等,计算数 学中的数值计算方法则是解决“计算”问题的桥梁 和工具。我们知道,计算能力是计算工具和计算方 法的效率的乘积,提高计算方法的效率与提高计算 机硬件的效率同样重要。科学计算已用到科学技术 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
CH01_1 微机原理 第1章绪论
主要应用: 嵌入式应用。广泛嵌入到 工业、农业、 航 空、航天、军事、通信、能源、交通 IT、 IT、金融、仪器仪 金融、仪器仪 表、保安、医疗、办公设备、娱乐 休闲、健身、体育竞 表、保安、医疗、办公设备、娱乐休闲、健身、体育竞 赛、服务领域等的产品中,已成为现代电子系统中重要的 赛、服务领域等的产品中,已成为现代电子系统中重要的 智能化工具。 学习重要性:单片机已成为电子系统中最普遍的应用手 段,除了单独设课程外,在涉及的许多实践环节,如课程 设计、毕业设计乃至研究生论文课题中,单片机系统都是 最广泛的应用手段之一。近年来,在高校中大力推行的各 种电子设计竞赛中,采用单片机系统解决各类电子技术问 题已成为主要方法之一。 请稍微留心一下我们的周围,看看周围由于应用单片机 请稍微留心一下我们的周围,看看周围由于应用单片机 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掌握微处理器、微型机和单片机的概念及组成; 掌握计算机中常用数制及数制间的转换;(补充内 容) 掌握计算机中常用的编码BCD码和ASCII码;(补 充内容) 掌握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原码、反码及 补码。(补充内容)
第一章 基本内容:
1.1 什么是单片机 1.2 单片机的历史及发展概况 1.3 8位单片机的主要生产厂家和机型 1.4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 1.5 单片机的应用 1.6 MCS-51系列单片机
微处理器 MPU 核心 MicroProcessor Unit
器件
微控制器 MCU MicroController Unit
embedded
微处理器 微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系统
3、微型计算机系统
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
微型计算机 微处理器:运算器、控制器 内存储器 ROM:ROM、PROM、 EPROM、E2PROM、Flash ROM RAM:SRAM、DRAM、iRAM 、NVRAM I/O接口:并行、串行、中断接 口、DMA接口 系统总线:数据、地址、控制总 线(DB、AB、CB) 外围设备 输入/输出设备 A/D 、D/A转换器 开关量输入/输出 终端
ch 0 绪论 PPT课件
例:虚拟仪器
Stop
测试技术的发展动向
Machining CAM
command
Machining condition Cutter path
CNC
Position velocity
Deformation Disturbance Vibration
Force
Disturbance from environment (Heat, Vibration)
测试技术的发展动向
调调信1号信理6理通调号号板道理板信板
16通道抗 混滤波板
采信采信1集16号信集采6号通1模通6号同集模通同道同块道步板块道步步
硬盘接口 软盘接口 VGA接口 串行口 打印口 USB接口
带网络接口的PC104 工控计算机主板
PC104 总线
嵌入式 CPU
CF存储卡
网络 接口
转速 信号
思考题
• 如果要以1.5马赫的速度来拦截以1马赫飞来的导弹,请 思考需要解决的测试和控制问题。
• 试举自己身边的测试技术应用例子。
的提高提供依据。
测试技术的内容和任务
• 测试技术的任务(5方面) :
在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净化及监测中,测量振动和噪 声的强度及频谱,分析找出振源,并采取相应的减 振、防噪措施。
科学规律的发现和新的定律、公式的诞生都离不开 测试技术。从实验中可以发现规律,验证理论研究 结果,实验与理论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ontrol command
Actuator
Motion
Machine tool (Tool-work
Relative motion)
Machining motion
Machining process
Ch1 绪论 磁路PPT课件
Φ
F Rm
FΛm
➢ 在闭合的磁路中,磁通等于作用于磁路上的磁动 势F与磁导的乘积,或者磁动势等于磁通与磁阻 的乘积;
➢ 关系与电路中的欧姆电路相类似。
2. 磁路的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 穿出(或进入)任一闭合曲面的总磁通的代数和 恒等于零,或穿出任一曲面的磁通量等于进入该 曲面的磁通量。
Φ0
Φ 1Φ 2Φ 30
Φ
U R
m m
式中:Rm为磁阻,单位为H-1此式为磁路欧 姆定律。
➢做以下两点假定
✓磁路所在区域的磁性材料是均质和各向同性的
✓在垂直于磁通密度B的横截面Am上,B均匀不变
Φ BAm
➢再假定
✓沿B方向的磁路长度lm上,磁场强度H不变
RmU Φ mB Hm A ml lA mm
式中: 为磁性材料的导磁系数, B 。
解 • 1.铁芯部分:
• 铁芯的净面积为
• Ai =20×10-3×40×10-3×0.94=0.752×10-3(m2) • 铁芯磁路的平均长度为
• Li=2(100+80)-6=354(mm)=0.354(m)
• 铁芯中的平均磁通密度为 •
Bi
1.33T
Ai
• 由磁化曲线查得相应的铁芯磁场强度为Hi=560A/m。
其中:n0=3000转/分
3.按机 ✓直流电动机
交流电机
✓ 交流电动机 ✓交流发电机 ✓变压器
4.按运行情况分类 旋转电机
直线电机
静止电机(变压器)
1.3 电机的电磁基本理论
电机中的三大物理量: 电、磁、机械 (机电能量转换)
* 电:以“路”的形式出现,线圈(绕组) 构成电路,较熟;
三、电磁力、电磁转矩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所受的力称为电磁力
ch01.绪论
(二)制造技术的重要性
1. 社会发展与制造技术密切相关 2. 制造技术是科学技术物化的基础 3. 制造技术是所有工业的支柱 4. 国力和国防的后盾
二、广义制造论
(一)制造设计一体化 1. 手工生产阶段 2. 大工业生产阶段 3. 虚拟现实工业生产阶段 (二)材料成形机理的扩展 1. 去除加工 2. 结合加工 3. 变形加工 (三)制造技术的综合性 (四)制造模式的发展 (五)产品的全生命周期 (六)丰富的支撑环境
(二)工艺基准
零件在加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1.工序基准 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所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
状、位置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
2.定位基准:在加工时用于工件定位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1)粗基准和精基准 2)附加基准
3.测量基准 在加工中或加工后用来测量工件形状、位置和尺寸误差,测量 时采用的基准,称为测量基准。
四、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
2、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的关系:
生产纲领=〉生产类型
高
高
单件小批生产 中批生产 大批大量生产
低工
低
设
人
备 要
技 术 水
生 产
求
平 低率
生 产 成
本低
高
高
四、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
各种生产类型的工艺特点
工艺特征 单件小不批同量机械产品的中零批生件产类型表 大批大量
毛坯机械自 型产;由精品锻度、类低木别、模余手量工大造
4、欠定位和过定位
欠定位:根据加工要求,本应限制的自由度未能得到限制的定位。 ---不能满足加工要求,是绝对不允许的。
过定位(重复定位) :工件在定位时,同一个自由度被两个或两个以上 约束点约束的定位。
ch1-0-数学基础
x2 + y2 ≤ 1 其它
y x
a 0
x2 + y2 circ a
八、复指数函数 Complex exponential functio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exp(jθ)=Acosθ +jAsinθ
ω = 2πν
A 0 对于简谐振动,θ = 2πν t
θ
θ:振子的位相角
推广到二维:
π/2
注意:曲线下面积:
S = ∫ f ( x)dx
−∞
∞
在缩放前后的变化
§0-2 常用函数
一. 阶跃函数 Step Function 定义: Step(x)=
{
1 , x>0 1/2, x=0 0, x<0
Step(x) 1 0 x 0 x 代表:开关, 刀口透过率,无穷大半平面屏
二. 符号函数 Signum
练习
0-4: 0-5:
∫
+∞
−∞
f ( x)δ [ x − ( x0 + b)]dx = f ( x0 + b)
= f(x) δ (x+a) - f(x)δ (x-a) = f(-a) δ (x+a) - f(a)δ (x-a)
g(x) = f(x)[δ (x+a)-δ (x-a)]
作图
0-6:
h(x) = f(x) δ (ax- x0)
四、三角形函数 Triangle Function
原型 : 1 − x , x ≤ 1 tri( x) = , 其它 0,
tri(x) 1 x
标准型 : x − x0 , x − x0 1 − tri( )= a a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DSP绪论 DSP绪论
$/MIPS $100~$1,000 $10 ~ $100 $1 ~ $10 $0.1 ~ $1 $0.01 ~ $0.1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体系及内容
DSP绪论 DSP绪论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体系及内容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离散信号与系统分析基础 离散Fourier变换(DFT) 快速Fourier变换(FFT) 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随机信号功率谱估计 多速率信号处理基础 信号时频分析与小波分析
DSP绪论 DSP绪论
主要参考书
[1] Sanjit K.Mitra .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A computer-based approach. McGraw-Hill Companies.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 John.Proakis,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Principles, Algorithms and Application, 3rd edition, Prentice Hall, 1996 [3] L.B. Jackson. Digital filters and signal processing. 3rd editi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6 [4] P.P. Vaidyanathan, Multirate systems and filter banks, 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s NJ,1993 [5] N.J.Fliege, Multirate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John Wiley &Sons, NY,1994
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Processing)
信号与系统系列课程组 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
绪
论
数字信号处理的主要特点 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概况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体系及内容 主要参考书
DSP的主要特点 的主要特点
(1) 稳定性好: 数据用二进制表示,受外界影响小. 稳定性好: (2) 精度高: 可通过增加字长提高系统的精度. 精度高: (3) 灵活性强: 可改变系统的系数使系统完成不同的功能. 灵活性强: (4) 可靠性高: 存储无损耗,传输抗干扰. 可靠性高: (5) 极低频 极低频(VLF)信号的处理: 如地震信号. 信号的处理: 信号的处理 DSP的主要缺点: DSP的主要缺点
……
(1) 系统的复杂性提高. (2) A/D 的采样频率有限,限制了对高频信号的处理.
DSP绪论 DSP绪论
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
软件实现 (仿真等) 硬件实现 (专用器件等) 软硬件结合实现 (可编程器件等)
输入 x(t) x[k] A/D 离散 系统 y[k] D/A 输出 y(t)
DSP绪论 DSP绪论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概况
数字号处理技术的进程
年代(20世纪) 特点 60年代 大学探索 70年代 军事运用 80年代 商用成功 90年代 进入消费类电子 今后 生活用品
*1975年 A.V. Oppenheim,R.W. Schafer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SP绪论 DSP绪论
主要参考书
[6] 吴湘淇等. 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第2版).北京电子 工业出版社,1999 [7] 吴湘淇等. 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软硬件实现,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8] 陈后金等. 信号分析与处理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 A.V.奥本海姆.离散时间信号处理.西安西安交大出版社,1999 [10] 彭启琮等. DSP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1] 胡广书.数字信号处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12] M.H.海因斯.数字信号处理习题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3]陈后金等.数字信号处理学习指导与习题精解.高等教育出版 DSP绪论 DSP绪论 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