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创新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创新设计
科学《光是怎样传播的》是三年级光这一单元的第一课,为探究光是怎样传播的安排了一个实验:在三张长方形卡纸的同一位置打一个洞,大小约为一枚硬币。
把这些卡纸分别用夹子夹住横立在桌上,每张卡纸之间间隔15 厘米,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
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 厘米的地方,再放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作为屏。
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学生就可以在纸屏上观察到明亮的光斑。
这时,如果将第二或第三张卡纸(第一张除外)向左或向右移动 5 厘米,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的小孔,学生就不能在纸屏上观察到光斑。
实验旨在让学生明白光的传播路线是直线。
一、教材中的实验教具和实验方法的不足之处
1、不直观,因为在白天太阳光线强烈,学生在实验中不能很直观地观察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操作较难,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试验中的三个小孔很难排成一条直线,三孔难对齐,学生常常乱做一气,不知所以,效果不理想。
3、实验单调,不能满足学生们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实验教具和实验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实验器材:
一支激光笔空管1 根、纸板3 块、蜡烛1 根、手电筒1个、夹子3 个、打火机1个
1、实验(一)设计思路:当空管未受力时,它的管径是笔直的,我们通过空管的管径能够看到蜡烛的火光,这表明蜡烛的火光能够沿着笔直的管径传播到我们的眼睛里,而被我们所看见。
如果用手给空管施加一点力,使空管发生弯曲,那么我们就看不到蜡烛的火光,这是因为蜡烛的火光不能够通过弯曲的管径传播到我们的眼睛里,所以我们就看不见了。
2、实验(二)设计思路:当我们将手电光正对着空管照射时,手电光可以沿直线管径穿过,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明亮的光斑;如果是斜对着空管照射,由于手电光没有与空管管径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不会在光屏上形成明亮的光斑。
三、实验过程
第一个实验:用一支激光笔对着桌面斜射,桌面上形成了一道红色的光线,用尺子比比就是一条直线。
形象地说明了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
第二个实验:在一张纸板上画一只蝴蝶,用空管和蝴蝶纸板连接在一起,再在一张白纸板中心处打一个孔,让空管穿过这张白纸板上的小孔,另外拿一张白纸板作为白纸屏放在空管的另一端,三张纸板都用夹子夹住横立在桌上,用手电筒正对蝴蝶纸板的小孔照射空管,就会在白纸屏上观察到明亮的光斑。
如果用手电筒斜对空管,则不能在白纸屏上形成明亮的光斑。
由于手电光是直线传播的,光线不能转弯通过空管而照射到白纸屏上。
老师又相机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要学生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七、实验效果
1、趣味性。
器材多样,整个实验过程新颖,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使学生乐于探究。
2、操作直观,实验操作更顺利,学生能更清楚、直观的看到光的传播路径。
学生更容易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
3、器材简单易得,在生活中很容易找到,可替代的东西很多,实验过程易于操作,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