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纲要生火前的准备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说课稿 《着火了怎么办》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说课稿《着火了怎么办》
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大班社会活动《着火了怎么办》。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纲要》提出:课程要满足幼儿现实生活的需要,又要有利于长远发展,内容要来源于现实生活,又要服务于幼儿生活。
生活中总是有各类火灾事故的的发生,让幼儿在火灾中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尤为重要,我选择了《着火了怎么办》这一课程内容
二、说目标
结合大班幼儿思维特点我确定了两大目标
知识目标:让幼儿知道火灾事故发生的几种原因,知道不能随意玩火,增加防火意识
技能目标:正确拨打火警电话的方法,学习火灾逃生的几种方法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幼儿参加消防演习的经验储备游戏场景模拟四、说教学法
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直观教学法主,设置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采用交流讨论法等加以整合。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采用多通道参与法和游戏体验法进行学习。
五、说教学程序
采用环环相扣开展活动
(一)激发兴趣
通过观看课件引发幼儿关注,以“你看到了是什么引起火灾”为发展主线
(二)自由探索
根据幼儿好奇、求知的特点,运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幼儿通过观察挂图说出自己看到了什么,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获取的经验是破碎的,所以需要教师帮助幼儿整理,并及时总结。
(三)讨论学习
大班孩子的多维度思维特点,让孩子在学习如何报警和逃生的两个重要环节中,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允许幼儿有争议,教师加以分析引导小结,再次观看视频,帮助幼儿修正观点方法。
(四)游戏体验
通过现场模拟,角色扮演,孩子们进一步巩固火警报警和逃生的方法,在游戏中师幼都获得了知识的积累。
安全常识之冬季生火取暖安全措施
能源需求
在寒冷的冬季,人们需要能源来保持温暖,生火取暖是一种 可靠的能源供应方式。
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预防事故
在冬季生火取暖时,人们需要具备安全意识,采取正确的措施预防事故的发 生。
遵守规定
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生火取暖过程的安全性。
02
生火取暖前的准备
检查火源是否安全
确保火炉或火盆的烟囱没有破损或堵塞,以免引发一氧化碳中毒。 检查火源附近是否存在易燃物品,如纸张、布料、木材等,以避免火灾风险。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强化安全出行习惯
培养公众良好的出行习惯,如遵守交通规则、正确使用 安全带等,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加强事故分析
对已发生的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制定 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强化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对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 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
火源应远离易燃物 品,避免引起火灾 。
儿童使用火源时, 应有成人的陪伴, 避免发生意外。
火源使用后应完全 熄灭,避免留下火 种。
火灾发生
火灾发生时,应立即拨打火警 电话报警。
火灾发生时,应尽快离开现场 ,不要试图抢救财物。
火灾发生时,应注意关闭门窗 ,以免火势蔓延。
一氧化碳中毒
使用火源时,应注意通风,避免吸入一氧化碳。 火源使用后,应注意检查房屋内是否有漏气现象。
一旦发现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
05
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通过教育,使公众更加了解安全知识和危险 因素,提高对安全问题的警觉性。
普及安全知识
锅炉房安全操作规程
锅炉房安全操作规程
锅炉必须经过安检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一、生火前的检查和准备:
1、检查各部件是否完整,各种仪表开关是否灵活、有效。
2、检查燃烧室内有无杂物,水冷壁受热面有无变形及腐蚀现象。
3、检查给水设备是否正常,电器部分安装是否符合要求。
4、检查燃烧中是否有雷管等爆炸物品。
二、生火及工作中:
1、生火前应先进水至规定线位,不许边进水边生火,不得加入未经软化的硬水。
2、生火初期加火不要过猛,要使锅炉温度缓慢升高,一般3-5小时后转为正常运行,点火时所有人员不得站在火口周围,以防发生喷爆,回火伤人。
3、正常运行中,要保持额定气压、气压表、水位计每班至少清洗一次。
4、每班作业应对安全阀进行一次手提操作,操作时要轻拉、轻抬、轻放,安全阀上不得旋转任何杂物。
5、运转作业中,要经常检查电机、水泵及用电设备的运转情况,检查水温、水压、水位是否符合要求。
6、遇有下列情况采取紧急措施:
(1)锅炉严重缺水,关闭汽鼓水计的汽考克后尚看不到水位;
(2)锅炉严重缺水,打开汽鼓水位计的放水阀后仍放不出水来;。
户外学会生火教案中班
户外学会生火教案中班一直以来,户外生存技能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尤其是在野外探险、露营、徒步旅行等活动中,生火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掌握了生火技能,不仅可以提供热量和光线,还可以烹饪食物、驱赶野兽、驱散寒意,甚至可以发出求救信号。
因此,对于户外活动爱好者来说,学会在野外生火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中班学生,设计一份户外学会生火的教案,帮助他们掌握这一重要的生存技能。
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火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户外生存意识;2.掌握生火的基本方法,包括使用打火机、火柴、火石等工具;3.学会选择合适的生火材料,掌握生火的技巧;4.了解生火的安全注意事项,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生火工具(打火机、火柴、火石等)、生火材料(柴火、干草、树皮等)、救生毯、灭火器等;2.学生准备:户外服装、手套、帽子等。
三、教学过程1.生火的重要性(10分钟)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生火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在野外生存中生火的必要性。
可以举一些实际的例子,如在野外迷路时生火取暖、在野外露营时生火烹饪食物等。
2.生火工具的介绍(15分钟)接下来,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生火的工具,如打火机、火柴、火石等。
并向学生展示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亲自操作,掌握基本的使用技巧。
3.生火材料的选择(20分钟)在生火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生火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让他们亲自寻找和选择生火材料,如柴火、干草、树皮等。
并讲解不同材料的特点和适用场景,让学生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生火材料。
4.生火的基本方法(30分钟)接下来,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生火的基本方法,包括使用打火机、火柴、火石等工具生火的步骤和技巧。
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亲自尝试生火,掌握生火的基本技能。
5.生火的安全注意事项(15分钟)最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生火的安全注意事项,如远离易燃物、保持通风、随时准备灭火工具等。
并进行实际演示,让学生了解如何在生火过程中保持安全。
小女孩火柴课前准备
小女孩火柴课前准备小女孩火柴课前准备文档是为了引导学生在灾难事件中保护自己的文件。
我们知道在灾难事件中如何保护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并且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以下是小女孩火柴课前准备内容:一、如果发生火灾,请遵循以下步骤:1. 保持冷静,迅速逃离火场;2.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沿着逃生通道前行;3. 遇到烟雾时,趴在地上,尽量靠近地面逃生;4. 切勿乘坐电梯,应选择楼梯疏散。
二、如果发生地震,请遵循以下步骤:1. 尽量蹲下,用手护住头部,保护好自己;2. 迅速逃离高楼,避开危险建筑;3. 在室外找到开阔地方,避免被物体砸到;4. 在地震结束后,注意周围是否有倒塌建筑或断裂道路。
三、如果发生台风,请遵循以下步骤:1. 关好门窗,避免风雨侵入室内;2. 远离易受台风影响的地方,如高楼大树等;3. 准备好干粮水和紧急药物,随时准备应对;4. 保持联系畅通,随时与亲友保持联系。
四、如果发生洪水,请遵循以下步骤:1. 尽量远离河道水库等可能泛滥的地方;2. 收拾好室内物品,确保可以迅速撤离;3. 如遇到洪水袭来,尽量上高处避难;4. 随时关注气象预警,做好应对准备工作。
五、如果发生雷电天气,请遵循以下步骤:1. 尽量不要在室外停留,迅速进入室内避难;2. 关掉电器,避免因雷击引发安全事故;3. 不要在高楼架空线路等危险地带逗留;4. 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耳朵眼睛,避免被雷电伤害。
以上就是小女孩火柴课前准备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并且在面对灾难事件时能够保护好自己,做到安全第一。
愿大家平安健康!【字数:500】。
幼儿大班暑假安全教育教案:生火安全注意事项
幼儿大班暑假安全教育教案:生火安全注意事项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火的危险性;2.掌握生火的基本方法;3.学会正确使用火源,预防火灾事故发生。
二、教材准备1.生动形象的图片与视频;2.安全出口标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一段视频,让幼儿们看到火灾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损失,让他们了解火的危险性,并强调生火一定要在成人的监护下进行。
2.提问引导教师向幼儿们提问:“你们知道火的来源是什么吗?在家中,我们又需要用到哪些火源?”通过问题引导,让幼儿们思考与参与,提高他们对生活用火的认识。
3.知识传递教师与幼儿们一起学习并掌握正确的生火方法,包括添柴、点火、放风等步骤。
通过实物模拟,让幼儿们感受到生火的危险性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4.制定安全规则学习完生火的知识后,教师与幼儿们一起制定具体的生火安全规则。
如:在成人的陪伴下生火、不玩火、生火时要谨慎、不用明火照明等等,让幼儿们从小养成生火安全的好习惯。
5.巩固练习为了让幼儿们加深对生火安全的印象,教师通过课堂演示的形式,让幼儿自己试着点火、添柴。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指导幼儿注意事项,让幼儿们真正掌握生火的正确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6.安全出口标识教师介绍安全出口标识的意义,让幼儿了解安全出口的用途和方法。
并在课堂上布置任务,要求幼儿们在家中找寻安全出口,并告知家长确保家庭疏散路线的畅通。
四、教学效果评估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向幼儿们提问:“你们学到了什么?”“你们知道怎么预防火灾了吗?”通过询问,检验幼儿们对本堂课程的认识与掌握程度。
五、课后作业家庭作业要求幼儿:1.结合家庭实际,找出家中可能存在的火源;2.查找家庭中的安全出口,并告知家长;3.和家长一起巩固掌握生火的知识。
六、结语通过本堂课程,幼儿们学会了正确的生火方法,并掌握了预防火灾的基本知识。
教师更加强调幼儿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使他们从小树立安全意识,明确火灾的危害,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
希望全班幼儿们在暑假期间放心生活、安全游戏。
安全教育必备—小班幼儿生火教案(二)
安全教育必备—小班幼儿生火教案(二)。
1.活动目的通过火灾安全教育,让小班幼儿了解火灾危害,学会如何正确地生火,并加强自我保护能力,提高预防意识,从而保障幼儿园的安全环境,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
2.活动准备所需材料:火柴、打火机、干草、纸张、水桶、灭火器等。
所需场地:幼儿园户外场地或室内大厅。
3.活动流程第一步:口头渗透在开始实际操作前,老师要先给小班幼儿进行口头渗透。
可以通过简短的动画或者图片来让孩子们了解火灾的危害性;也可以用幼儿听得懂的语言告诉他们,在遇到火灾危险时,需要做哪些应对措施;并强调生火是需要成人监管和指导的,千万不要私自行动,避免先入为主的错误行为。
第二步:安全操作演示将材料准备齐全,并在现场进行可控操作演示。
老师用干草和纸张,示范生火的正确操作方式,强调安全,千万不要乱丢乱扔,避免引起火灾。
同时,老师要将安全操作演示过程中的重点事件(例如操作失误等)告诉孩子们,让他们知道避免意外事故的窍门。
第三步:实操操作在让孩子们动手操作之前,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提示,确保小班幼儿知晓安全操作规范,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如下所示:1.火柴、打火机皆需成人把持2.火源一定要被监禁、把持,不可以离开。
3.有成人在旁边监管,并在紧急情况下,负责控制火势。
4.操作不能过于急躁,否则容易出现危急情况。
在确认安全后,给孩子们分配好工作任务,让他们学会如何发火、如何把火放大、如何添加薰香草等。
在整个实操过程中,老师需要时刻监视,并通过帮助和指导,让小班幼儿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生火原理,从而掌握基本的安全保护知识。
第四步:火源扑灭在实操完成后,孩子们要学会如何扑灭火源,从而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和应急能力。
让孩子们分为两组,小组之间进行PK,看哪一组的扑灭效果最好。
同时,在教育孩子们扑灭火源技巧的同时还应加强火灾应急知识的讲解。
5.活动总结在活动结束之后,要进行有效的总结。
老师需要询问小班幼儿一些关于活动的相关问题。
例如:你记得操作时注意了什么吗?你觉得过程中有哪些地方危险吗?等等。
中班科学教案火的知识
中班科学教案火的知识科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也是中班幼儿的一门必修课。
通过科学教育,幼儿可以培养好奇心、观察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中班幼儿学习的火的知识,并给出相应的科学教案。
一、火的来源和形成1.火的来源:火是通过燃烧产生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通常需要燃料、氧气和足够的热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各种材料来制作火,如木柴、纸张、煤炭等。
2.火的形成:火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燃料、氧气和足够的热量。
当燃料在足够的热量下与氧气接触时,就会发生燃烧反应,并释放出热能和光能。
二、火的特点和表现形式1.火的特点:火有以下几个特点:明亮、热、能够燃烧和蔓延。
2.火的表现形式:火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显示出来,如火苗、火焰、火花等。
不同的燃烧物质产生不同颜色的火焰,如红色的火焰表示温度较低,蓝色的火焰表示温度较高。
三、火的安全知识和预防措施1.火的安全知识:幼儿在学习火的知识时,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火的安全知识,如避免玩火、不靠近火源、不使用易燃材料制作火等。
2.火的预防措施: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教师应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确保教室内没有火源、使用安全的燃料、教导幼儿正确使用火源等。
四、火的利用和应用领域1.火的利用:火有广泛的利用价值,被用于照明、取暖、烹饪、烧制陶瓷等方面。
幼儿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到火的实际应用场景。
2.火的应用领域:火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领域,如厨房、实验室、工厂等。
通过实地参观这些场所,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火的应用。
五、科学教案:观察火的现象1.教案目标:通过观察火的现象,让幼儿了解火的特点和形成条件。
2.教案步骤:步骤一:教师带领幼儿观察不同燃烧物质的火焰颜色,并解释不同颜色的原因。
步骤二:教师准备不同的燃烧物质,如纸张、木柴、蜡烛等,引导幼儿进行实地观察。
步骤三: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火的特点和形成条件,如火的明亮程度、热度、需要的燃料等。
步骤四: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亲自尝试制作火,并注意安全问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是生火小能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是生火小能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是生火小能手一、活动背景和目的生火是一个基本生存技能,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会生火不仅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自信心。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生火的基本技能,了解火的作用和使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二、活动时间该活动将在每个周五的户外课进行,为期3周。
三、活动内容与步骤第一周:了解火的作用和危险性1. 导入活动:观看相关火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火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向学生介绍火的作用和危险性,强调正确使用火的重要性。
3. 学习实践:在学校安全区域内,学生分组进行火的实验,例如点燃纸张、棉花等,观察火的特点和变化。
第二周:学习生火的基本方法1. 复习与导入:回顾上一周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再次认识到火的危险性。
2. 授课与演示:老师向学生介绍几种简单的生火方法,如摩擦生火、棉花火等,同时演示其操作过程。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老师的演示,分组进行实践练习。
老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纠正。
第三周:小能手比赛和总结1. 复习与导入:回顾上一周的学习内容,强调生火的安全性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2. 小能手比赛:学生分组参加生火比赛,在规定时间内使用所学的方法生火,比赛结束后评选出最快、最稳定的小能手小组。
3. 总结与分享:学生围绕生火的经验和感悟,进行小组分享和总结,分享自己的心得和学习体验。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图片和视频展示:通过展示火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和演示: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火的作用和危险性,以及生火的操作方法。
3. 实践练习:组织学生进行生火实践,让他们亲自操作和体验。
4. 分组合作: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操作过程和结果,评估他们的实际能力和安全意识。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活动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评估他们对生火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兴趣。
2024年《火》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2024年《火》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材《火》章节,详细内容包括:火的性质、火的用途、火灾的危害、火的安全知识以及火灾逃生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火的性质和用途,认识到火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安全用火意识,提高防火、避险、自救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勇敢、秩序感等优良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火的安全知识掌握,火灾逃生方法的实践操作。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安全用火意识,提高防火、避险、自救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火柴、打火机、蜡烛、灭火器、安全标志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安全知识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观看PPT,让幼儿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火现象,引导幼儿思考火的性质和用途。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火的性质、用途、火灾的危害、火的安全知识和火灾逃生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模拟火灾逃生场景,让幼儿实践操作,提高防火、避险、自救能力。
4. 小组讨论(5分钟)分组讨论火的安全知识,让幼儿互相交流,加深理解。
六、板书设计1. 火的性质、用途、火灾的危害、火的安全知识、火灾逃生方法。
2. 安全用火标志、灭火器使用方法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一起绘制一幅家庭火灾逃生路线图。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火灾隐患,并说明如何避免。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消防队,了解消防员的工作,提高幼儿的消防安全意识。
同时,加强家园合作,让家长共同参与消防安全教育,共同为幼儿的安全成长保驾护航。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火的安全知识掌握,火灾逃生方法的实践操作。
2.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看PPT,让幼儿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火现象。
2024年小班科学标准教案火标准教案
2024年小班科学标准教案火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科学启蒙》教材第四章《火的现象》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火的定义、火的产生、火的用途与危害、安全用火常识以及火的熄灭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火的基本概念,理解火的产生原理,掌握安全用火的知识。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火的现象,动手操作熄灭火源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火的好奇心,提高安全意识,养成安全用火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火的产生原理、安全用火常识。
教学重点:火的定义、火的用途与危害、火的熄灭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火柴、打火机、蜡烛、酒精灯、沙子、水、灭火器等。
学具:安全用火宣传册、火柴、蜡烛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森林火灾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火的关注,提出问题:“火是什么?火有什么作用和危害?”2. 讲解:介绍火的定义、火的产生原理、火的用途与危害。
3. 实践:分组进行火柴、打火机点燃蜡烛,观察火的现象,讨论火的产生条件。
5. 操作:学生动手操作熄灭火源,掌握灭火方法。
六、板书设计1. 火的定义2. 火的产生原理3. 火的用途与危害4. 安全用火常识5. 熄灭火源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火源,说明其用途和危害,并描述如何安全使用和熄灭。
答案:例如:火柴、打火机、炉灶等。
用途:照明、取暖、烹饪等。
危害:引发火灾、烧伤等。
安全使用:远离易燃物、注意通风、使用完毕立即熄灭等。
2. 作业题目:简述火的产生原理。
答案:火的产生原理是燃烧,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热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和互动,学生对火的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安全用火的知识。
但在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对熄灭火源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火的更多用途和危害,以及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提高安全意识。
2024年《火》小班安全标准教案
2024年《火》小班安全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班安全教材《火》的第三章“火灾的危害与预防”,详细内容包括:火的性质、火灾发生的条件、火灾的危害、火灾预防措施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火的性质,认识到火灾的危害性。
2. 掌握火灾预防的基本知识,提高防火意识。
3. 学会简单的灭火方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火灾的预防措施及灭火方法。
重点:火的性质、火灾危害及防火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火柴、蜡烛、灭火器、安全标志等。
2. 学具:画笔、纸张、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火灾现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火灾的危害。
2. 新课导入(1)讲解火的性质,引导学生认识到火灾的危害。
(2)分析火灾发生的条件,强调预防火灾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如何预防火灾?(2)火灾发生时,如何报警?(3)简单灭火方法的操作步骤。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火灾隐患。
(2)模拟火灾报警,练习报警电话拨打。
5. 实践操作(1)演示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2)学生动手操作,进行灭火实践。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防火意识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火的性质与火灾危害2. 火灾预防措施3. 灭火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的火灾隐患,并提出预防措施。
(2)简述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2. 答案:(1)火灾隐患:插座老化、电线裸露、易燃物堆放等。
预防措施:定期检查电器设备,避免使用劣质插座;保持室内整洁,不堆放易燃物等。
(2)灭火器使用方法:提(提起灭火器)、拔(拔掉保险销)、握(握住喷管)、压(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提高防火意识,掌握灭火方法。
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防火知识宣传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传播给家人。
烤火安全教案幼儿园实际操作指南
烤火安全教案幼儿园实际操作指南烤火安全教案幼儿园实际操作指南一、前言烤火是一项常见的户外活动,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参与烤火活动不仅可以增加他们的户外体验,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自理能力。
然而,在进行烤火活动时,安全问题必须得到重视。
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安全,幼儿园需要制定详细的烤火安全教案,并指导老师和家长正确操作。
二、烤火前的准备1. 选择合适的烤火地点在选择烤火地点时,应该考虑到周围的环境是否有易燃物品,同时要确保有足够的通风,以防止烟雾对孩子们的影响。
2. 准备烤火用具幼儿园需要准备好专门用于烤火的工具和器材,如烤火架、燃料(木炭或薪柴)、打火机或火柴等。
3. 师生安全培训在进行烤火活动之前,老师需要对孩子们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教导他们如何正确使用烤火工具,如何避免烟雾伤害等。
三、烤火操作指南1. 点火步骤(1)选取合适的燃料,放置于烤火架上。
(2)使用打火机或火柴点燃燃料,注意风向和火源安全。
(3)等待燃料燃烧成火苗后,可以开始进行烤火活动。
2. 孩子们的参与(1)孩子们在烤火时应该保持距离,避免靠近燃烧的火苗。
(2)老师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安全,防止他们在烤火时发生意外。
3. 烤火食材选择在烤火食材的选择上,应该优先选择易熟食材,以减少孩子们在烤火时的等待时间,降低火灾风险。
四、总结与回顾通过这篇文章的阐述,我们深入探讨了烤火安全教案在幼儿园实际操作中的重要性。
在进行烤火活动时,孩子们的安全需要始终放在首位。
而正确的烤火操作方法,更需要以身作则的老师和家长来示范和引导。
通过这些安全措施和操作指南,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在烤火活动中既能享受乐趣,又能保证他们的安全。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烤火活动对于孩子们的重要性,也十分重视烤火安全教育。
在操作中,我始终坚持严格遵守烤火安全规定,确保孩子们的安全。
我相信,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孩子们才能真正享受户外活动所带来的乐趣,才能更好地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和自理能力。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火焰》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火焰》教案1. 教学目标- 了解火焰的形成和特点。
- 掌握正确和安全使用火源的方法。
2. 教学重点- 火焰的形成和特点。
3. 教学准备- 教材: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
- 教具:示范火源、照片或视频资料。
4.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约5分钟)1. 引入本单元的教学主题:火焰。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资料,让他们猜测火焰是怎样形成的。
步骤二:探究(约15分钟)1. 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猜测和观察结果。
2. 引导学生进行火焰实验:在安全的条件下,用示范火源点燃一小块纸或蜡烛。
观察火焰的特点,如形状、颜色和热量等。
3. 引导学生总结火焰的形成原因和特点,并与小组分享。
步骤三:拓展(约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火焰的应用场景,例如烹饪、野营等。
2. 分组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使用火源的场景,重点训练正确和安全使用火源的方法。
步骤四:归纳(约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本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帮助学生将回顾归纳为简单的口头总结。
步骤五:作业布置(约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将火焰的形成和特点写成一篇短小的作文。
2. 提醒学生保持作业的规范性和清晰性。
5.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
- 收集和评估学生的作业。
6.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火焰现象,并记录下来。
- 组织火焰知识竞赛,加深学生对火焰的理解和记忆。
7. 参考资料- 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
- 火焰相关的照片或视频资料。
2024年幼儿大班安全教案火
2024年幼儿大班安全教案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安全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安全》,详细内容为第一节的“火的危险性”和第二节的“防火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火的危险性,提高防火意识。
2.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防火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遇到火灾时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火的危险性以及掌握防火知识和技能。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遇到火灾时的应急处理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防火宣传视频、火警报警器模型、灭火器模型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安全知识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火灾场景,让学生认识到火的危险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防火知识,让学生了解如何预防火灾,以及遇到火灾时如何报警、逃生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火灾现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报警、逃生等操作。
4. 知识巩固(10分钟)通过防火知识卡片游戏,让学生加深对防火知识的记忆。
5. 技能训练(10分钟)教师演示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练习。
六、板书设计1. 火的危害性2. 防火知识预防火灾火灾报警火灾逃生3. 灭火器使用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画一幅防火宣传画。
2. 答案: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创作一幅关于防火的宣传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火的危险性和防火知识。
但在技能训练环节,部分学生对灭火器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消防队,了解消防员的日常工作,增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提高全家人的防火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技能训练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火灾场景,如家庭厨房、电器使用不当等,使学生认识到火的危险性。
大班上学期健康教案《火》
大班上学期健康教案《火》一、教材内容概述《火》是大班上学期健康教材中的一篇文章,主要讲述了火的危害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火源。
该篇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火的意义、火源的种类、火的危害以及使用火源的正确方法。
通过学习本篇文章,孩子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火的相关知识,增强火源的正确使用意识,避免火源带来的危险。
二、教学目标1.了解火的意义和火源的种类。
2.掌握火源可能带来的危害以及如何做到正确使用火源。
3.培养孩子们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面对火源时的应变能力。
4.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增加他们之间的合作性和凝聚力。
三、教学准备1.打印教材《火》。
2.准备仿真火灾演练材料:纸张、烛台、打火机等。
3.预先准备板书笔和黑板擦。
4.准备教学辅助工具:视频、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1. 火的意义1.让孩子们想一想火有什么用途?2.引导孩子们说出火的使用场景:用于取暖、照明、烹饪等。
3.探讨孩子们火的意义以及火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巨大作用。
2. 火源的种类1.让孩子们通过教材了解几种不同的火源。
2.让孩子们画出不同种类的火源,并描述其使用场景和特点。
3.对孩子们所画出的火源进行评价,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 火的危害1.让孩子们思考火源如果不正确使用会带来哪些危害?2.引导孩子们说出火烧家、烧伤人等危害。
3.通过展示部分火灾警示图片或视频,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感受火灾的危害和严重性。
4. 使用火源的正确方法1.让孩子们通过教材了解如何正确使用火源。
2.将孩子们分为小组,让他们进行仿真火灾演练。
在演练过程中,教师应时刻指导孩子们正确使用火源,同时引导孩子们在火灾发生时应该如何正确逃生。
3.结束仿真火灾演练后,对孩子们的表现进行评价,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对火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正确使用火源的方法和应对火灾的逃生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切勿私自使用火源,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安全。
野外生火徒手生火教案小班
野外生火徒手生火教案小班教案标题:野外生火徒手生火教案(小班)教学目标:1. 了解野外生火的基本知识和安全注意事项。
2. 掌握徒手生火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1. 野外生火的相关知识资料和图片。
2. 火种(例如:火柴、打火机)。
3. 火源(例如:干燥的树枝、草等)。
4. 安全工具(例如:防火手套、防火毯等)。
5. 野外生火的实地场地。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野外生火的重要性和安全性。
2. 引导学生讨论野外生火的应用场景和可能的危险。
主体活动:3. 介绍徒手生火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包括:a. 收集干燥的树枝、草等作为火源。
b. 搭建简单的火堆结构,保证通风。
c. 使用火种点燃火源。
d. 维持火堆的稳定和持续燃烧。
4. 分组实践: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由2-3名学生组成。
b.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负责人,负责组织和指导团队成员进行实践。
c. 每个小组根据实地场地的条件,自行收集火源和搭建火堆。
d. 负责人使用火种点燃火源,并确保火堆的稳定和持续燃烧。
5. 观察和总结:a. 学生观察和记录火堆的燃烧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b.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和总结经验,讨论如何改进火堆的搭建和维护。
6. 安全注意事项:a. 强调在野外生火时必须遵循安全规则,不得进行危险行为。
b. 提醒学生注意火源和火堆周围的安全距离,避免烧伤和引发火灾。
c. 强调离开时必须彻底熄灭火源,确保不会引发火灾。
结束活动:7. 结束前进行小结,强调野外生火的重要性和安全性。
8.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户外活动中,合理运用所学的徒手生火技巧。
教学延伸:1.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适当调整火堆的搭建难度。
2.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生火工具的使用方法,如打火石等。
3. 组织野外生活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徒手生火技巧。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包括火堆搭建的准确性和火源点燃的成功率。
《火》大班教案
《火》大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来自《大班主题活动手册》第二册第五单元,主题为“火”。
教学内容包括:1. 认识火的性质、用途及危害;2. 学习火的安全知识;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防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火的性质、用途和危害,提高防火意识。
2. 培养学生学会火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火的性质、用途和危害,火的安全知识。
难点:火的安全知识的运用,防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图片、火焰模型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火灾视频,引起学生对火的关注,引导学生思考火的性质、用途和危害。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火的性质、用途和危害,火的安全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防火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设计防火标语、模拟逃生等,培养学生的防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 案例分析(10分钟)分析火灾案例,让学生了解火的安全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火的性质、用途和危害,火的安全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防火标语设计要求:设计一条具有警示意义的防火标语。
答案:防火重于救火,安全高于一切。
2. 作业题目:火灾逃生计划要求:制定一个家庭火灾逃生计划,包括逃生路线、逃生方法等。
答案:家庭成员集合点:客厅门口;逃生路线:穿过客厅,到达大门;逃生方法: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头逃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火的性质、用途和危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防火意识得到提高。
但在实践活动中,部分学生对火的安全知识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拓展延伸:邀请消防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火的安全知识;组织学生参观消防站,体验消防生活,提高防火意识。
户外生火怎么防火教案中班
户外生火怎么防火教案中班教案标题:户外生火怎么防火教案(中班)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户外生火的基本概念和注意事项。
2.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使他们能够正确预防和处理火灾风险。
3. 提供实践机会,让幼儿学习如何使用火种进行户外生火。
教学准备:1. 图片、图片卡片或幻灯片,用于展示户外生火的基本概念和注意事项。
2. 户外教学场地,例如露天活动区或者安全的户外教室。
3. 火种,例如火柴或打火机(仅限教师使用)。
4. 安全设备,例如灭火器、灭火毯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图片或图片卡片,引导幼儿讨论户外生火的场景和可能的危险。
2. 启发问题:你们在户外玩耍时,有没有看到大人生火做饭或者取暖的情景?你们知道户外生火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吗?探究活动:3. 介绍户外生火的基本概念和注意事项,例如选择安全的地点、保持距离、避免燃烧物接触易燃物等。
4. 利用图片或图片卡片展示具体的注意事项,与幼儿一起讨论每个注意事项的意义和作用。
5. 强调火的危险性,提醒幼儿不要在没有成人监护的情况下进行户外生火。
实践活动:6. 在户外教学场地上,设置一个安全的生火区域。
7.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火种进行户外生火,包括点燃火种和控制火势。
8. 逐步引导幼儿参与实践,让他们亲自尝试使用火种进行户外生火,但务必在教师的直接监督下进行。
9. 借助教师的指导,幼儿学习如何正确处理火势过大或不受控制的情况,例如用灭火器或灭火毯扑灭火焰。
总结活动:10. 回顾户外生火的基本概念和注意事项,与幼儿一起总结学到的知识。
11. 强调火的危险性,提醒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并遵守安全规则。
拓展活动:12. 组织幼儿参与户外活动,例如野餐或露营,让他们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户外生火知识。
13. 鼓励幼儿与家人分享所学的知识,并提醒他们在户外活动中与家人一起保持安全。
评估方式: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与幼儿进行简短的问答交流,检查他们对户外生火的基本概念和注意事项的理解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綱要~生火前的準備1.選定合適的生火地點
清除地面落葉雜物保護草皮,生火前先將草皮挖開
置於陰涼處,事後再將草皮植
回。
勿在樹根旁生火,以免影響樹木成長。
2.準備燃料
發火柴、引火柴為初期燃料,燃燒柴為基本燃料。
1.發火柴
是用一根火柴就能點著的燃料。
如:紙
張、火種、松柏枯樹枝、小木片、火媒
棒等,都是理想的發火柴。
2.引火柴
用發火柴很快就可以燃燒的細柴。
如筷
子、鉛筆、拇指般大小的乾柴等。
3.燃燒柴
比引火柴更粗的木頭或柴薪,真正可以
作燃料的柴。
相思樹之類,木質堅硬、
耐燃、熱度高,是理想的燃料。
3.火媒棒的製作
1.刀削式
火媒棒是很好的引火物,可以替代火種。
用鋒利的小刀如削鉛筆般,削成好像聖誕樹那樣的許多薄片,用它來引火時,很容易燃著。
2.敲擊式
用石頭或重物將柴薪敲擊成扁乎狀,露出木柴或竹片的纖維即成。
[本單元教材綱要係參考明教材綱要~生火的技巧
(一)木柴生火的技巧
1.放置發火柴。
(地上亦可先舖幾根細柴)
2.發火柴外加細柴,在向風面留一火門。
擋風。
4.火起後,再逐漸添加細柴和粗柴,架柴
方法的術語是「火要虛,人要實」,也
就是說生火時應注意,柴間要留空隙,
以利用空氣流通,而不可閉塞。
(二)原子柴的生火要領
1.先將原子柴劈成1~3公分寬左右的心圈圈,薄的當引火柴。
劈柴時,儘量不要使圈圈破碎。
2.將引火物(火種)置中間點燃,再將劈好的原子柴,一圈圈搭成塔狀互疊(薄的靠近引火物),疊時中空的圓心儘量朗上,以利燃燒
注意:原子柴潮濕則容易碎裂成屑,難以使用,應置於乾燥處。
(1)劈柴(2)點火(3)架柴疊高(4)燃燒
(三)木炭的生火要領
1.將木炭敲擊成塊狀,以三塊拳頭般大的木炭排成三角形。
2.三角形內放入火種點燃。
3.再將木炭不規則的往上互疊,較薄的木炭靠近火堆內側,較易燃著。
4.火焰上升後,再加木炭。
切記!不要將木炭堆得太密,彼此留點空隙,人才會燒得旺盛。
教材綱要~火的安全
(一)圍一安全的火床。
(二)設個擋風器,以免刮大風,釀成火災。
(三)不要玩火。
(四)油鍋著火,不可加水,蓋上鍋蓋拿離火堆即可。
(五)易燃物勿靠近火堆。
(六)煤油燃燒,用泥沙或炭灰滅火。
(七)無人照料的火,易生危險。
(八)取水處距火場遠,用傳桶法較迅速。
(九)不慎失火,火勢失控時,應速離
火場,並報警處理。
(十)衣服灼火,馬上臥倒就地滾轉。
教材綱要~滅跡的方法
滅火此生火重要,徹底的滅跡可預防死灰復燃,避免釀成火災,且可維
護自然環境,這是喜好戶外活動者,均應具備的知識。
最好的滅跡是不留痕
跡,恢復原狀。
(一)將未燒完的柴移至一旁。
(二)取水澆熄,直到沒有熱度的感覺。
(三)掃除餘炭或挖坑掩埋。
(如是固定營地則不可以挖坑)
(四)生火地方鋪上泥土復原。
教材綱要~野外建灶
野外建灶方法很多,有簡有繁,可依地形、地物的特性,或依使用次數的多寡,加以選擇建灶,亦可攜帶現成的爐灶,方便又好用。
一、建灶應注意的事項
(一) 灶臺要穩固,灶的大小應與炊具配
合。
(二) 建於營帳的下風處,廁所的上風處。
(三) 注意風向,灶口對著風吹來的方向。
(四) 高度適當,人高會浪費柴薪,太低
則通風不佳,燃燒不完全,容易產
生濃煙。
(五) 灶前寬廣,便於退出柴薪及加柴。
(六) 不要在草地上達灶。
不得已時,應
將草皮整塊挖起,離營時值回並澆
水,以維護自然景觀。
(七) 不靠近樹幹建灶,以免傷害樹木;
不在低窪處建灶,以防雨水流入;
同時避免在不潔物附近建灶。
二、爐灶的種類
(一)吊灶
可用樹枝或木棍搭架,將鍋子吊起,用於煮湯最方便。
(二)堆灶
用磚塊、土塊,甚至營釘、罐頭、鐵架,均可架灶。
(注意:石塊遇熱易爆裂)
(三)溝灶
兩根粗木頭乎行放置,或在地上挖成溝狀,可同時放置數個鍋子一起炊煮,省時又省柴薪。
(四)土灶
泥土地向下挖坑而成
(五)高架灶
灶臺架高,可以站著炊事。
搭架方法很多,技巧性高,適合使用次數較多的長期露營活動。
竹面上鋪新鮮樹葉,.再鋪上約五公分
厚的半濕泥土並砌灶。
1.摺合式鐵灶一一攜帶方便
2.方爐一一穩固,炊事、烤肉皆宜
煮
三、使用爐灶注意事項
簡便型的爐灶如:吊灶、堆灶、溝灶、土灶,不論取材、搭建和拆除均
方便,但因較不穩固,使用時宜特別留意,勿使鍋子翻倒。
炊事完畢,滅火時應將炭火撥出灶外,再用水或泥沙熄滅後掃除。
不可將水撥入灶中,以免灶內潮溼、冒灰、破裂,既不易清理,也會影響下一餐炊事的進行。
鐵灶用畢應清除乾淨,長期不用時,要上油保養。
教材綱要~小隊炊事
野外炊事,不像家裡般設備齊全,樣樣方便。
欲使炊事活動進行順利,烹調出美味的佳餚,除了講求生火技巧和烹飪要領外,有賴全體隊員的分工合作。
炊事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小隊炊事分工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是小隊分工的最佳表現。
露營期間炊事餐數多時,工作可以輪流,使每個人都有多樣的學習和體驗的機會。
小隊長:指揮調配人手,並主動協助各項工作。
副隊長:隊長不在時,代理其職務;賽前美化環
境,餐後負責清理炊事場。
大廚:負責炊事工作,烹調可口的飯菜。
二廚: 淘米、洗菜、切菜,是人廚的好幫手。
水伕:提水,供應炊事用水。
火伕:劈柴、生火、控制火力大小、滅跡。
事務:設計菜單、糧食採購與保管、領取配給。
雜伕: 準備用餐事宜,餐後清洗餐具。
[本單元教材綱要係參考明倫出教材綱要~小隊炊事
二、小隊炊具的使用和維護
(一)小隊炊具
全套式的通常包含炊具和炊具箱,全套式小隊炊餐具箱適合於童子軍小隊露營使用。
包含炊具箱及小隊炊餐具,炊具箱可打開當餐桌內容如下:
(二)正確使用和維護,能延長炊具的壽命
黑煙沾鍋,刷鍋真難過!做好護鍋,刷鍋真輕鬆!
1.炊事前,做好護鍋,隔離煙垢的力法有三種:
(1)洗衣肥皂,沾水(2)洗衣粉加水調成糊
狀
(3)泥土加水和成稀泥
2.炊事後:
(1)鍋子碗盤等炊具內外徹底清洗
(2)曬乾(3)炊具箱內保持清潔乾燥,再存放炊具。
教材綱要~小隊炊事
三、菜單設計原則與炊事要領(一)菜單設計原則
(二)炊事要領
1.炊事開始,小隊分工各司其職外,應互相支援。
2.生兩堆爐火,一處用來煮飯和湯,一處用來炒菜,兩爐同時進行,節省時間。
3.煮飯:一碗米可煮成三碗飯,一碗米約加入二至三碗水;量米、淘米後加水,用大火將水煮開,後改為小火,火乾後抽去柴火,留餘燼燜約八至十分鐘,即可食用。
4.煮粥:一碗米可煮六碗粥,一碗米約加入五至六碗水。
量米、淘米後加水,煮沸後改用小火,直到米粒熟透,即可熄火,稍待十分鐘後即可食用。
手掌法--手掌朝下輕觸米的表面,水面達
食指法--水面達食指第一關節
腕關節上。
5.炒菜的要領
(1)材料切成適當大小。
(2)先熱鍋,再放油,油熱再下菜。
(3)肉或青菜,均宜於短時問炒熟,以免肉變硬,青菜流失維生素。
(4)不易熟的菜先煮,易熟的如青菜後炒
(5)適度調味,寧淡勿鹹。
四、滅跡
炊事活動後的滅跡工作非常重要,也較繁雜,包括清洗炊具、收拾用具、場地整理、滅火、清除垃圾等,均務必做得徹底,才是負責任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