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儿科护理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化儿科护理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之一。

儿科护理是护理专业中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主干课程,在学生的能力形成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随着“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教学观被越来越多的认同与实践,合理有效地构建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便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

因此,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其形式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关键词儿科护理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导言
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涵盖了临床护理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对培养护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有着至关的作用,是护生今后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必需的知识储备。

在儿科护理学科迅速发展的当今,传统的教学模式与陈旧的教学内容(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以“满堂灌”的讲授法为主的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只会“纸上谈兵”。

不会成为社会需求的符合职业标准的技能人才,不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因此,加强对儿科护理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措施具有重要作用意义。

1 儿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时代发展迅速的当今,知识在不断更新,教师在儿科护理教育教学中不应只将传递知识作为最终目标,而是应该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为重点教学内容,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掘、发展。

传统模式的见习由于在布置作业模块要求不甚明确,同时评价不及时,学生往往抓不住学习的重点,学习被动。

理实一体化教学关注“问题”,当每一模块的学习任务完成后,及时对阶段教学内容进行反馈评价[1]。

1.1 缺乏完善的教学体制
就从整体上来看,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缺乏必要、完善的规范管理体系,并未形成统一的临床护理教学评价考核系统,不具备合理化、统一化的内部监管机制,未能形成对学生教学的合理分层,导致无法将儿科护理教学的质量全面反映出来。

1.2 未能明确儿科护理教学目标定位
现阶段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掌握能力还未能深入了解,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方面还未能形成全面培养。

儿科护理知识涉及诸多相关护理知识内容,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等一系列基础护理服务,除此之外还包括在新时期下形成的循证护理、临床护理路径等诸多新的护理方式。

但是在日常的儿
科护理教学中,缺乏对上述各方面的相关介绍与培养,也由此造成儿科护理教学受到一定阻碍,不利于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2]。

1.3 滞后的护理教学模式
现阶段应用最为普遍的护理教学都是属于“一带一”的师徒式带教模式,就教学内容方面来看,多偏向理论缺乏实践的传授,加之教学手段过于单一,造成学生很难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又是处于主导地位,是权威性的存在,在基于“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由于教师的权威性自然也就不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距离的拉近。

教学手段多以教师演示、学生看、学生实践操作这样进行,使教学形式太过于简单、单调,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缺乏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也自然不利于学生将自己不同的意见、见解表达出来,学生面对自己存在的疑惑得不到正确解答,从而无法使教学效果理想化。

另外,教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并未能充分了解,自然教学也就缺乏目标性。

1.4 缺乏双师型人才
作为一名优秀的护理专科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深入到临床实践中去,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以此适应儿科护理教育发展的根本需求。

现阶段很多护理专科教师虽然有完善的理论知识基础,但并未参加临床实践,不具备熟练的护理实践技能,更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3]。

2 儿科护理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措施
教学关注岗位场景的表现及角色模拟,使得学生真正与临床工作接触,能够围绕具体病例开展分析研究,由此令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尤其是当学生进入护士角色,由自身完成的护理评估、护理计划、护理诊断得到师生的认可时,能获得极大的成就感,从而学习兴趣大增。

2.1 提高学生的职业认识能力
理实一体化的课堂教学设计,采用临床案例的形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讨论,将知识点融入实践中;在真实的实践情景中,学生相互协作进行角色扮演,用不同情感体验不同的心理应激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机。

而开展临床病案式討论,训练了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对临床实际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解决方法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复习所学过的理论知识。

同时,通过早期安排临床见习,以及利用每周的星期六安排学生到临床见习,让学生提前了解、熟悉医院的工作环境及护理工作的各种岗位,对儿科护理专业及护士的角色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明确职业能力的要求,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认识能力[4]。

2.2 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将课堂教学搬到实训中心,把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融为一体,通过学生的练、听、看和教师的讲解、演示、巡回辅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将学生置于理论课教学与模拟病房融为一体的多功能教室中,其中既有多媒体教学设施,又有与临床医院相似的教学设备,有利于学生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将所学的基本理论融入专业实践中,从而改变过去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的局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2.3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现代整体护理的实践表明,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用70%的时间与他人进行沟通。

而理实一体化教学有利于加强学生与其他人员之间的沟通,护生通过小组互动、讨论和自检,学会了共同学习,加深了友谊,满足了心理需要,培养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而按学习风格分组,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参与见习的兴趣和团队合作意识,促进了不同学生之间的互补,提高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5]。

2.4 提高学生的教材一体化建设
一体化教学没有现成的可资借鉴的大纲、教学计划、教材,这就要求学校开发和编写校本教材。

现行的教材往往都是高校教材的翻版和压缩,强调的是理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无法适应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的需要。

除选用统编的一体化教材以外,还应对原有单独教学单元教材进行有机整合,并参照有关的专业资料,编写具有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或实习指导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护理类教学大纲及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按照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的原则,同时教材中要体现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实训阶段目标的渐进性。

同时,我们在专业教学中,尽量使用最实用的、新型的仿真模型及配套教材[6]。

3 结束语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一门学科,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不是将教学过程简单化,而是对教学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对儿科护理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以满足社会岗位需求为最终目的,由于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设定教学任务,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

从教学内容、教学设备、教师的培养等诸多方面进行资源整合创新,从而构建新型课程体系。

因此在教学中应用理实一体化模式更为必要。

参考文献
[1] 李美珍.《儿科护理》理实一体模块化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護理与康复,2011,(6):543-545.
[2] 冯照力.儿科护理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与成效[J].广西教育,2012,(19):142,189.
[3] 王兴华,刘成霞,李丹.内外科护理学课程整合背景下”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育环境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2-55.
[4] 王绮,郭斌.浅谈”小儿观”报告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价值[J].医学信息,2014,(25):20
[5] 李萌.刍议儿科护理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改革与实践策略[J]. 中国卫生产业,2015,(22):44-45.
[6] 何晓秋,王艺艺,姚伟妍.中高职衔接”儿科护理”课程开发与实践[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42-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