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考研复习习题

合集下载

地球科学概论考研、期末考试复习题+图形题

地球科学概论考研、期末考试复习题+图形题

地球科学概论考研、期末考试复习题+图形题第1-2章绪论、地球一、名词解释地球科学:研究地球结构、组成、演化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地质学:研究地球的一门自然科学,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形成和演化规律。

地球表面重力:指地面某处受地心引力和该处的地球自转离心力的合力。

重力异常:实测重力值多数与理论重力值不符的现象。

原因:①测点不一定位于平均海平面上;②地壳不同部分物质的密度不同。

磁异常:地球浅部具有磁性的矿物和岩石所引起的局部磁场,它也叠加在基本磁场上,故又称地壳磁场。

如果在实际测定时,发现所测的地磁要素数据与正常值偏离称为磁异常。

实际磁场大于正常值称为正异常,小于正常值称为负异常。

地温梯度:深度每增加100m增加的温度。

不同地区地温梯度不同,如亚洲的平均值为2.5度;欧洲为3~3.5度。

岩石圈:软流圈上部的地球部分称为岩石圈。

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固体物质。

地壳:是固体地球的最外圈层,由岩石组成,是相对刚性的外壳,其下界以莫霍面与地幔分开,平均厚度16km。

地壳均衡:地壳为适应重力的作用而不断调整达到平衡的现象。

(地壳内部各地密度不同而引起的自动调整(补偿)现象称地壳均衡)。

二、填空题1、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2、地球的内部圈层主要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3、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为将今论古的历史比较法。

3、莫霍面(33km)以上为地壳;古登堡面(2900km)以上至莫霍面之间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为地核。

4、陆壳具有双层结构,上部为硅铝质,下部为硅镁质。

其分界面称为康拉德面。

康拉德面:上层主要是由氧、硅、铝等轻元素组成,故称硅铝层,平均密度2.7g/cm3,主要岩石为酸性岩浆岩和变质岩等,因富含碱金属和较多的稀有金属,故也叫花岗岩质层。

下层主要成分是氧、硅、铁、镁,故称硅镁层,平均密度3.0g/cm3,主要岩石为基性岩浆岩,故又称为玄武岩质层。

大洋地壳缺失硅铝层,只有玄武岩质层。

地球科学概论考研复习习题

地球科学概论考研复习习题

参考用书:《地球科学概论》汪新文主编,地质出版社,1999 院123站台绪论6554 8814重点掌握与理解“历史比较法”(现实主义原理)的思想和地球科学的研究意义。

课了解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的特点及研究方法。

1号471弄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研重点掌握大地水准面、黄道面、白道面的概念。

123站台理解各种地形、地貌的特征及海底地貌单元的构成。

辅导了解地球是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结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规律;开普勒三定律;地球的基本参数和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

200092123站台第二章地球的外部圈层kaoyangj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含义(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的物质组成及组分的分类,大气运动的动力、大气环流及其成因;水的类型(按存在形式、所处的环境)。

6554 8814理解大气圈的分层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掌握海水运动的形式及定义;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冰川的形成与冰川的类型。

同济重点掌握科里奥利力、河流、洪流、片流、潮汐、引潮力、透水层、隔水层、包气带水、潜水、潜水面、承压水等概念。

021-密云路第三章地球的内部圈层659 76674了解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状态特点及组成;地球内部密度、压力、重力、温度、磁场的特征;矿物的肉眼鉴定依据;按化学成分划分的矿物类型;重力异常与重力均衡;三大岩类(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概念;地磁场的组成(基本磁场、变化磁场、磁异常)。

123站台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及划分依据;地壳类型(大洋地壳、大陆地壳)及其分层结构。

院掌握莫霍面、古登堡面、软流圈、岩石圈、地热增温率(地温梯度)、磁偏角、磁倾角、磁场强度、矿物、岩石、解理、硬度、岩石结构、岩石构造等概念。

课021-第四章地质年代与地质作用了解地质作用的类型,即可分为表层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和内部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表层地质作用可分为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内部地质作用可分为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构造运动;同位素地质年龄的测定原理。

2023年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概论题库套

2023年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概论题库套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概论题库6套试卷一一、名词解释(20%):1.风化壳2.阶地3.软流圈4.张节理5.冰川的视运动二、是非判断(20%):(对的-T;错误-F)1.地球的年龄约为4600my ()2.地球内核是地球所有圈层中密度最大的部分()3.太阳对潮汐的影响比月球的影响大()4.物理风化作用是热带地区最发育的风化类型()5.河漫滩重要发育在河流上游的凸岸部位()6.中生代是划分世一级时间单位最多的一个代()7.板块内部是地球上深源地震最集中的部位()8.岩浆岩有花岗岩,闪长岩和白云岩()9.上盘上升,下盘下降,故称正断层()10.地心重力和压力为零()三、简要论述(40%)1.将今论古原理2.风化壳3.河流下蚀作用4.地层接触关系四、解答作图(20%)V字形法则试卷二一、是非判断(30%):(对的-T;错误-F)1.地壳的年龄约为3800my ()2.大洋板块的年龄比大陆板块老()3.地球内核是地球所有圈层中密度最大的部分()4.重力和距离成正比,故地心重力最大()5.古登堡面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6.地幔重要是固态的()7.月球对潮汐的影响比太阳的影响大()8.胀缩风化作用在热带地区最发育()9.河漫滩重要发育在河流弯道的凸岸部位()10.溯源侵蚀是一种重要的侧蚀作用()11.一般情况基岩海岸剥蚀作用强于沉积作用()12.中生代是划分纪一级时间单位最多的一个代()13.板块边沿根据运动方式分为三类()14.岩浆岩可以提成侵入岩和喷出(火山)岩()15.地下水是陆表水的一种()二、多项选择(30%):16.风化壳最发育的地区是()A.热带雨林;B.温带草原;C.极地冻土区。

17.阶地是地壳运动()的产物A.下降;B.上升;C.不变18.软流圈位于()的上部A.地核;B.地幔;C.地壳19.洋壳俯冲发生于()型板块边沿A.汇聚;B.离散;C.转换断层20.二叠纪是()内的一个纪A.元古代;B.古生代;C.中生代21.地形相对高差最大的地区是( )A.高原;B.平原;C丘陵.22.球形风化是( )风化A.物理;B.化学;C.生物23.冲积物是( )沉积的产物A.洪流;B.片流;C.河流24. ( )是新生地壳最重要的发生部位A.大洋中脊;B.陆洋边沿;C.大陆中心;25.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重要影响是( ) A.增高减少;B.削高补低;C.不高不低三、简述以下问题(40%)26.将今论古原理27.重力异常28.风化壳29.侵蚀基准面试卷三一、名词解释(45%)1. 历史比较法2. 重力异常3. 岩石圈4. 克拉克值5. 地质营力6. 地层7. 风化作用8. 侵蚀基准面9. 成岩作用10. 层理11. 汇聚型板块边界12. V字形法则13. 向斜14. 节理15. 岩浆岩的成岩矿物二、论述题(55%)1.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10)2. 试述相对地质年代的划分(15)3. 简述动力地质作用的基本概念(10)4. 基岩海岸的剥蚀过程和海蚀地形(10)5. 简述构造运动的分类(10)试卷四一、名词解释(40%)1. 重力异常2. 克拉克值3. 化石4. 地层层序律5. 冲积物的二元结构6. 转换断层7. 地形等高线8. V字形法则9. 节理10.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二、论述题(60%)1.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及其依据2. 试述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3. 基岩海岸的剥蚀过程和海蚀地形4. 试述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及其基本特性5. 简述板块边界的分类及其特性试卷五一、名词解释(40%)1. 地热增温率(地温梯度)2. 岩石圈3. 软流圈4. 克拉克值5. 化石6. 风化作用7. 残积物8. 风化壳9. 侵蚀基准面10. 冲积物的二元结构二、论述题(60%)1. 相对地质年代划分方案2. 试述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3. 河流地质作用的一般趋势4. 进行灾害经验预报的基本依据有哪些5. 减灾工程的基本任务是什么试卷六一、填空1. 地球的外部圈层涉及__ __ __。

地球概论复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

地球概论复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一、名词解释1.恒星时:以春分点为参考点,由春分点的周日视运动所确立的时间,称为恒星时。

2.宇宙:有两方面的含义:哲学上的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是无限的宇宙。

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

科学的宇宙是指总星系。

空间尺度100多亿光年,起源于150亿年前的大爆炸。

3.回归年:以春分点为参考点,太阳沿黄道连续二次经过春分点所需的时间为回归年。

4.太阳回归运动:是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内有规律的移动。

5.朔望月:即月相变化的周期,也就是从朔到望或从望到朔的时间叫朔望月。

6.天文单位: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常被用作太阳系范围内计量距离的单位7.经度:是一种两面角,是本地子午线平面和本初子午线平面的夹角。

纬度:是线面角,是本地法线和赤道平面的夹角。

8.历法:推算年月日的时间长度,协调它们的关系,制定一定的时间序列法则。

9.天球:天球就是以观测者为球心,以无限大为半径所描绘出的假想球面。

10.引潮力:又称“起潮力”,引起地球上潮汐现象的力。

来源于月球和太阳。

11.秒差距:即周年视差为1″的恒星的距离,用符号PC表示。

12.潮汐:午前和午后的一次海水上涨现象。

13.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对于地平的高度角。

14.太阳日:某地经线连续两次与日地中心连线相交的时间间隔。

24小时15.日食:地球上某些地区有时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

16月食:地球上看见满月出现部分或全部月面变暗的现象。

食限: 日月食的发生,要求日月相合(或相冲)于黄白交点或附近。

这个附近有一定的限度,它就是食限。

17食季:是有可能发生日月食的一段时间,它同食限相联系。

太阳经过食限的这段时间就被叫做食季。

一、主要概念1、宇宙:有两方面的含义:哲学上的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是无限的宇宙。

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

科学的宇宙是指总星系。

空间尺度100多亿光年,起源于150亿年前的大爆炸。

2、经度:是一种两面角:一个是本地子午线平面,另一个是本初子午线平面。

地球概论复习题

地球概论复习题

地球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恒星时:以春分点为参考点,由春分点的周日视运动所确立的时间,称为恒星时。

2. 宇宙:有两方面的含义:哲学上的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是无限的宇宙。

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

科学的宇宙是指总星系。

空间尺度100多亿光年,起源于150亿年前的大爆炸。

3. 回归年:以春分点为参考点,太阳沿黄道连续二次经过春分点所需的时间为回归年。

4. 太阳回归运动:是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内有规律的移动。

5. 朔望月:即月相变化的周期,也就是从朔到望或从望到朔的时间叫朔望月。

6 .天文单位: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常被用作太阳系范围内计量距离的单位7. 经度:是一种两面角,是本地子午线平面和本初子午线平面的夹角。

纬度:是线面角,是本地法线和赤道平面的夹角。

8. 历法:推算年月日的时间长度,协调它们的关系,制定一定的时间序列法则。

9. 天球:天球就是以观测者为球心,以无限大为半径所描绘出的假想球面。

10. 引潮力:又称“起潮力”,引起地球上潮汐现象的力。

来源于月球和太阳。

11. 秒差距:即周年视差为1〃的恒星的距离,用符号PC表示。

12. 潮汐:午前和午后的一次海水上涨现象。

13. 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对于地平的高度角。

14. 太阳日:某地经线连续两次与日地中心连线相交的时间间隔。

24小时15. 日食:地球上某些地区有时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

16月食:地球上看见满月出现部分或全部月面变暗的现象。

食限:日月食的发生,要求日月相合(或相冲)于黄白交点或附近。

这个附近有一定的限度,它就是食限。

17 食季:是有可能发生日月食的一段时间,它同食限相联系。

太阳经过食限的这段时间就被叫做食季。

一、主要概念1、宇宙:有两方面的含义:哲学上的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是无限的宇宙。

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

科学的宇宙是指总星系。

空间尺度100多亿光年,起源于150亿年前的大爆炸。

地球科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试题和答案①试题一、填空(每题1分,共20分)1.显生宙划分为代、代和代。

2.冰川按分布规模、形态和所处地形的条件,可分为冰川和冰川两个基本类型。

3.岩石按成因分为、和。

4.爬行动物最早出现在纪。

5.单向环流是河流在岸进行侵蚀,在岸进行沉积的主要原因。

6.地球上的内能包括、和。

7.海洋环境可分为带、带、带和带。

8.河流对碎屑物质的搬运方式可分为、和三种。

二、解释下列术语(每题2分,共20分)1.变质作用;2.岩石圈;3.层间水;4.地质构造;5.岩浆作用;6.冲积物;7.潮汐;8.风化作用;9.泻湖;10.冰川。

三、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共60分)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其是如何划分的?2.何谓外动力地质作用?其主要类型有哪些?3.试述滨海带的概念及其环境的主要特点。

4.什么是矿物?其肉眼鉴定的主要依据有哪些?5.简述断层存在的证据。

6.简述矿产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

②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地质年代单位分为、、和。

2.地面流水根据流动特点可分为、和三种。

3.类地行星包括、、和。

4.岩浆岩按SiO2含量划分为、、和。

5.岩层产状要素是、和。

6.湖水按含盐量的多少,可以分为含盐度小于18%的湖和含盐度为1—35g/L的湖。

二、解释下列术语(每题2分,共20分)1.地质作用;2.潮汐;3.滨海带;4.熔浆;5.沼泽;6.矿物;7.三角洲;8.冰川;9.构造运动;10.地缝合线三、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共60分)1.试述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及其划分方案。

2.何谓冲积物?其有哪些特点?3.何谓浅海带?其环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组成岩石圈的岩石按成因分为那几大类?5.试述大陆漂移的证据。

6.简述土壤污染源及其主要物质。

③试题一、填空(每题1分,共20分)1.年代地层单位分为、、和。

2.自然界的岩石按成因分为、和。

3.单向环流可使河流在凸岸,凹岸。

4.洋壳在增生(离散),而在消亡(会聚)。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地层层序律坡积物生态平衡生态系统河流阶地矿物解理岩石蛇绿岩相对地质年代同位素年龄承压水包气带水区域变质作用变质作用中心式火山岩浆作用岩浆侵入作用将今论古与以古示今磨圆度分选度岩石结构岩石构造地温梯度地热增温率黄道面白道面克拉克值搬运作用构造应力磁异常古登堡面重力异常重力均衡地质灾害自然环境地质环境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矿产与矿床内生成矿作用天气“厄尔尼诺”差异风化作用“将今论古”二、填空1、古生代从老到新依次划分为、、、、、等6个纪。

2.中生代从老到新依次划分为、、等3个纪。

3.风化作用的类型主要有、、。

4.野外岩石命名的依据主要有。

5.按照运动特点和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分为:、、三种类型。

6.海水的主要运动形式有:、、、。

7.地磁场的三要素包括:、、。

8.地磁场由、、等3部分组成。

9.描述河谷地貌形态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10.松散沉积物经过、、等成岩作用方式,变为坚硬的沉积岩。

11.沉积物成岩作用的主要方式有。

12.机械搬运作用的方式包括。

13.由陆地向海洋,海底地貌单元包括(至少填出5个):。

14.冰川的主要侵蚀和沉积地貌有、、、、。

15.海底地貌单元包括(至少填出5个):。

16.地下水沿潜水面形成的喀斯特景观地貌有(写出4个)、、、。

17.海浪的主要侵蚀地貌有(至少列出3个)、、、、。

18.大西洋的大陆边缘,从海岸线向深海方向的地貌单元分别是、和。

19.河流的向源侵蚀作用常可使、和产生三种结果。

20.生物按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可分为、、三大类。

21.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有(至少列出4个):、、、、、等。

22.生态系统的组成为、、、。

23.大地水准面是指由所构成并延伸的曲面。

24.根据在不同高度上温度的变化等特点,大气圈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和等5个圈层。

25.大气圈存在的主要依据有。

26.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主要有。

27.风化作用主要包括三种方式。

28.根据岩浆中SiO2的含量,可将其划分为、、、等4种基本类型。

地球概论复习题(带答案)

地球概论复习题(带答案)

第一部分:绪论部分一、空题:(每空1分)1、天文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是天体,即研究天体的位置和运动、研究天体的化学组成、物理状态和过程,研究天体的结构和演化规律,研究如何利用关于天体的知识来造福人类。

2、天体是指宇宙间各种星体的总称,包括:太阳、月亮、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群)、陨星、小行星、恒星、星团、星系、星际物质等,所以天文学的研究对象也就是人类认识的宇宙。

3、20世纪60年代后天文学中的四大发现是类星体、脉冲星、微波背景辐射和星际有机分子。

4、地球运动三要素轨道偏心率、黄赤交角、岁差周期性改变是导致地球冰期的主要原因。

5、目前已有较多的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认为恐龙灭绝与天文因素有关。

6、天文学是一门最古老的科学,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中,随研究方法的改进及发展,先后创立了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

7、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现代天文学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

早在20世纪30年代曾被人预言的中子星,于1967年被英国天文学家休伊什用射电望远镜发现,当时人们叫它脉冲星。

在恒星演化上,大质量恒星在其晚期可演化为高密度,强引力场的黑洞。

现代观测证实这种强引力场是存在的,有人认为1965年发现的X 射电源--天鹅座X-1就是黑洞。

8、天体系统的规模有大有小,到目前为止,人类所认识的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由一颗行星与一颗或多颗卫星所组成的系统,如由地球与月球所组成的地月系。

太阳系是由太阳及其九大行星和卫星及小天体等组成的。

比太阳系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称为星系,它是由大量恒星所组成,我们的太阳所在的星系称为银河系,许多类似于银河系的星系统称为河外星系。

比星系再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星系群、星系团。

星系群或团再高一级是超星系团,它是由一定数量的星系群和星系团所组成的天体系统。

9、目前天文学家把人们观测所及的宇宙部分称为"总星系"或科学宇宙,也就是宇宙学家常说的"我们的宇宙"。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35个)岩石圈,岩石圈是地球的刚性外壳层,由一些能够相互独立运动的离散板块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固体物质。

软流层以上部分,物质由岩石组成。

包含地壳。

地温梯度,沿地球中心方向,单位距离内温度增加的数值。

通常用t/100m表示。

磁偏角,由磁针指示的磁南极、磁北极为磁子午线方向,它与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角称磁偏角。

磁倾角,磁针在地磁赤道上呈水平状态,由此向南或向北移动时,磁针都会发生倾斜,其与水平面的夹角称作磁倾角。

矿物,是地壳中天然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相对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外部形态。

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位,目前发现的矿物有4000 多种,组成岩石的常见矿物有30种。

地层,指某一地质时期所形成的一套成层的岩石。

地层层序律,正常的沉积条件下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即老地层在下、新地层在上的自然排列规律,利用地层层序律只能确定同一地区的地层相对新老关系。

化石层序律,也称生物群层序律,生物的存在与发展总是要适应随时间而变化的环境,所以在不同时代地层中往往有不同种属的生物化石。

各种古生物在地史上出现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利用这些化石作为确定地质年代、进行层序划分与对比的主要依据,并恢复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气候和古自然地理环境。

地质作用,地质学上将自然界中引起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和地表形态等方面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风化作用,处于地表和近地表的矿物或岩石,由于受大气、水和生物等因素的影响原地发生的机械崩解的作用。

剥蚀作用,由于风、雨、流水、海浪、冰川等地质营力把地表岩石形成的风化产物从原地剥离开来,并使岩石进一步遭受破坏的地质作用。

剥蚀作用是陆地上最常见、最重要的地质作用,它不仅使地表物质发生迁移,同时还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地貌形态。

搬运作用,在自然界,风化、剥蚀的产物因地质营力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这一过程称为搬运作用。

搬运作用主要有机械搬运和化学搬运两种方式。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带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带答案

1.历史比较法:这是地质学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方法。

虽然人类不可能目睹地质事件发生的全过程,但是,可以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现象和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来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特点,这就是历史比较法。

地温梯度:深度每增加100m增加的温度。

不同地区地温梯度不同,如亚洲的平均值为2.5度;欧洲为3~3.5度。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所裂开的面称解理面。

地层层序律:一般情况下,下伏岩层老,上覆岩层新,只要把一个地区所有的岩层按由下到上的顺序衔接起来,就能划分出不同时期形成的岩层或地层。

这种利用地层确定相对年代的方法叫地层学方法,又称地层层序律或层叠置律生物演化律:根据岩层中保存的生物化石建立地层层序和确定地质时代的方法称为古生物学方法,又称生物演化律。

2.标准化石:指那些演化速度快、地理分布广、数量丰富、特征明显、易于识别的化石。

利用标准化石不仅可以鉴定地层的时代,也可以用于地层的年代对比。

机械分异现象:颗粒粗大的先沉积,细小颗粒后沉积;密度大物质成分先沉积,密度小的物质成分后沉积。

3.岩浆作用:从岩浆的形成、演化、直至冷却,岩浆本身发生的变化以及对周围岩石影响的全部地质作用过程称为岩浆活动或岩浆作用。

隔档式褶皱、隔槽式褶皱、地堑、地垒背斜形态完整、窄而紧闭,而其间隔的向斜比较平缓开阔的褶皱,称为隔档式褶皱向斜紧闭且形态完整,而其间隔的背斜则平缓开阔、或呈箱状的褶皱,称隔槽式褶皱。

可画图便于理解。

4.大陆的地形特征大陆边缘大陆边缘:指大陆与深海盆地之间被海水淹没的地方。

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岛弧与海沟。

大陆的地形特征:可分为 5 种地形: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

(洼地也可以算一个)5.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据大气在垂向上的温度、组成、电荷及运动等特征分为 5 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散逸层。

6.地球内部出现了2个明显的一级波速不连续界面。

地球科学概论考题含

地球科学概论考题含

地球科学概论考题答案整理一、地磁场有哪些根本特色和发源假说?〔一〕根本特色1.地球有两磁极〔凑近地理两极〕;2.2.在两极处, I 最大, Z 最大, H=0 ;3.3.在赤道处, I 最小, Z 趋势于 0,H 最大;4.4.H 指向磁北, Z 北半球向下,南半球向上;5.5.磁轴与地球旋转轴不重合,夹角约为 11.50;6.6..地球磁场近似于一磁偏极子或均匀磁化球体的磁场 ;7.7.偶极子磁矩的衰减,非偶极子磁场的西向漂移 ;8.8.地磁的北极大概在地理南极邻近 , 地磁南极约在地理北极邻近 ;9.地磁场的水平重量老是从地球南极指向地球北极 , 而竖直重量那么南北相反 ,南半球垂直地面向上 , 北半球垂直地面向下 .发源假说1.永磁体假说 :磁体在它的四周产生磁场 ,因此很早就有人假想 ,地球内部可能存在着一个大的永远磁体。

但这类假定不可以建立。

从实验中知道 ,铁磁质的磁化与温度相关 ,跟着温度的高升 , 它的磁化能力将渐渐减小 ,当温度升到必定温度时 ,铁磁性就完整消逝了 ,这个温度被称为居里温度。

这时铁磁质中的磁性将消逝殆尽。

地核的主要成分是铁。

铁的居里温度是770!,而地核的温度在 2200!以上。

假如地核曾有过磁性 ,那么因为地核内的温度高升并超出居里温度 ,这类磁性也早就消逝了。

并且有资料说明 ,地球磁场的南北极性到现在以前发生过好多次的倒转。

经过对各地岩石所属地质年月和它们化石磁性的精细测定可知 ,在距今约 450 万年的时间里 ,地磁场的极性曾发生过 9 次倒转 ,最晚的一次极性倒转发生在约 60 万年前。

利用永磁体学说是很难解说地磁场的倒转和其余观察到的一些长久变化特征现象的。

2.电荷旋转假说 :依据电流四周产生磁场 ,并且已测出外处核可能是液态的 ,这是因为在那边测出地震波横波消逝。

地核的温度又很高 ,外处核可达 4000!左右,于是有学者提出 ,外处核是处于高温电离了的液体状态。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重点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重点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岩石圈:上地幔软流圈之上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圈层..包括上地幔上部固体岩石部分和地壳;其深度范围在0—70km;岩石圈在大洋地区薄;高原地区厚..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下部塑性岩石所组成的圈层..其深度范围在70—250km之间;一般认为低速带内岩石接近熔点;但并未完全熔化..大陆边缘:指大陆与深海盆地之间被海水淹没的地方..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岛弧与海沟..大陆架:是海与陆地接壤的近海平台;其范围从海岸的低潮线起向海延伸到海底坡度显着增大的转折段为止..大陆架地势平坦;坡度一般小于0.3度;平均0.1度;外缘水深一般不超过200m;最深达550m;水深平均130m..矿物:矿物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岩石:是矿物的自然混合物;也可以是岩屑或岩屑的混合物..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所裂开的面称解理面..断口:矿物受力后在解理面方向之外裂开;称为断口..硬度:矿物抵抗外力、刻划、压入和研磨的能力称为硬度..岩石结构:反映岩石中矿物本身的特点及颗粒之间的组构特点..如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粗细、分选磨圆程度等..岩石构造:指岩石中不同矿物、矿物集合体之间或与其它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充填方式等所反映出来的外貌特征..沉积岩:是在地表或近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及火山作用形成的松散堆积物经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显着特征是有层理和层面构造..交错层理:由一系列斜交层系界面的纹层组成;按其层系厚度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特大型四种;按其层系形态可分为板状、楔状、槽状三种基本类型..韵律层理:是由不同成分、结构颜色的沉积物有规律的交替叠置而成..常见砂质层和泥质的韵律互层;称为砂泥互层层理..沉积旋回:是指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层的岩性特征在纵向上连续的、有规律的变化..相对地质年代:用来反映岩石、地层或地质事件相对新老关系的时间单位称为相对地质年代..绝对地质年龄;即同位素年龄:主要是利用岩石中某些放射性元素的蜕变规律;以年为单位来测算岩石形成的年龄..地层层序律:一般情况下;下伏岩层老;上覆岩层新;只要把一个地区所有的岩层按由下到上的顺序衔接起来;就能划分出不同时期形成的岩层或地层..这种利用地层确定相对年代的方法叫地层学方法;又称地层层序律或层叠置律..生物演化律:根据岩层中保存的生物化石建立地层层序和确定地质时代的方法称为古生物学方法;又称生物演化律..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律:构造运动和岩浆运动;使不同时代的岩层、岩体之间出现断裂或切割穿插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可以确定相互切割地质体的相对时代;基本原则是切割者新;被切割者老;称为构造地质学方法;或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律..岩石地层单位:若地层中化石依据不足或研究程度不够等原因;只能按地层层序、岩性特征和构造运动特点划分地层;称为区域性地层单位或岩石地层单位..生物地层单位:根据生物化石类型或组合特征为标志划分的地层单位;常用的术语是:某生物的组合带、延限带、顶峰带..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与发展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内动力地质作用:由内能引起岩石圈甚至地球的物质成分、结构和地表形态变化与发展的作用称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包括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地震作用和变质作用等..外动力地质作用:主要由外能引起地壳表层形态、物质成分变化的作用;称为外动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块体运动和成岩作用等..整合接触:指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一致;时代连续..这种接触关系反映出缓慢持续的地壳下降;也可能有未露出水面的局部上升;但是沉积作用连续;上下地层中古生物连续..平行不整合:这种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一致;但地层时代不连续;不整合面上下地层中古生物不连续..反映地壳有一次显着的升降运动;也叫假整合..其形成过程:下降接受沉积→上升成陆遭受剥蚀→再下降接受新的沉积..角度不整合:这种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呈斜交关系;地层时代不连续;不整合面上下地层古生物不连续..其形成过程:下降接受沉积→水平挤压;产生褶皱或断裂;上升成陆遭受剥蚀→再下降接受新的沉积..岩层的产状:是指岩层在空间的位置;用走向、倾向和倾角来确定岩层的空间位置..走向、倾向和倾角称为岩层的产状要素..褶皱:是岩层受力变形后产生的一系列弯曲..岩层保持着连续和完整性..褶皱形态多种多样;规模有大有小;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背斜是岩层向上拱的弯曲;形成中心部分为老岩层;两侧岩层依次变新;向斜是岩层向下的弯曲;中心部分是较新岩层;两侧部分依次变老..复背斜和复向斜:巨大的背斜或向斜其翼部被次一级褶曲复杂化;这些次一级小褶曲的轴向与大褶曲的轴向一致..这种巨大的背斜或向斜褶曲称为复背斜或复向斜..隔挡式和隔槽式组合:背斜与向斜褶曲发育程度不同;背斜紧闭;上凸明显;向斜平缓而开阔;称为隔挡式组合..相反;向斜紧闭;下凹明显;背斜平缓而开阔;称为隔槽式组合..断裂构造:岩体、岩层受力后发生变形;当所受的力超过岩石本身强度时;岩石的连续完整性遭到破坏;形成断裂构造..包括:节理和断层..节理:是岩层、岩体中的一种破裂;在破裂面两侧的岩块没有发生显着的位移..断层:是岩层或岩体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了显着位移的断裂构造..断距:被错断的岩层;在断面产状未改变的条件下;其对应层之间的相对距离..正断层:是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逆断层:是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平移断层:是两盘沿断层面走向方向相对错动的断层..地震:是地球岩石圈物质的快速震动..是构造运动的一种激烈的表现形式..岩浆作用:从岩浆的形成、演化、直至冷却;岩浆本身发生的变化以及对周围岩石影响的全部地质作用过程称为岩浆活动或岩浆作用..侵入作用:岩浆从深部发源地上升但没有达到地表就冷凝形成岩石;这种作用过程叫侵入作用喷出作用:岩浆直接溢出地面;甚至喷到空中;这种作用叫喷出作用或火山作用..变质作用:是指原岩在物理化学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岩石基本在固态下;其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改;生成新岩石的作用..风化作用:是指由于温度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以及生物生命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地壳表面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物理或化学的变化;从而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物理风化作用:由于温度的变化以及岩石空隙中水和盐分的物态变化;使地壳表面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成分的过程叫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氧、水和水溶液使地壳表面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化学变化并产生新矿物的过程叫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是指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分解或分泌物对岩石、矿物的破坏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化学的..河流:沿地表狭长谷地经常或周期性流动的天然水流称河流..环流:水质点作螺旋形的运动..在过水横切面上的投影为环状..岩溶作用:地下水通过对岩石、矿物的溶解所产生的破坏作用称化学潜蚀作用岩溶作用/喀斯特作用..岩溶作用形成的地形称岩溶地形喀斯特地形..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自然现象可统称为岩溶或喀斯特现象..刨蚀作用:冰川的剥蚀作用主要是一定的冰体及其及其所携带的石块对岩石的纯机械性破坏过程;称刨蚀作用..风蚀作用:是指风以其自身的力量和所挟带的砂石进行冲击和摩擦;致使地表岩石遭受破坏的作用..按作用方式分为吹蚀吹扬作用和磨蚀作用..潮汐:由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现象称为潮汐..滨海:是海陆交互地带;其范围是低潮线与最大浪潮所能冲击到的上界之间的地带;它属于海岸带的一部分;可分为前滨和后滨两个亚环境..后滨:又称为潮上带;它位于平均高潮线以上;在特大高潮和遇风暴时可以被水淹没..前滨:又称为潮间带;是平均高、低潮之间的地带..随着潮汐的涨落时而被淹没;时而露出水面..残留沉积:是指大陆架上那些与现代海洋环境不相适应的沉积..即外陆架上广布着以砂为主的沉积;而内陆架上的沉积物却以粉沙和泥为主..生物礁:生物原地生长堆积形成的抗浪块体..抗浪块体中的大部分生物保持生长生态特征35%;地貌上呈明显的凸起;高:宽之比大于1:30为生态礁;小于1:30为地层礁..浊流:载有大量悬浮物质的高密度水下重力流..湖泊:是陆地上的积水洼地;包括湖盆和水体两部分..沼泽:指地面异常潮湿、植物大量生长;并有大量泥炭堆积的地方..沼泽地区的潜水面位于地面附近;土层常年处于过湿状态..如果地表土层中的水分只是季节性处于过饱和状态;则称为沼泽化阶段..负荷地质作用:地表的松散堆积物和岩块等由于自身的重量;并在各种外因触发下产生运动所引起的地质作用称负荷地质作用或块体运动..板块:组成地球表面的岩石圈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一些活动的、周围被大洋中脊、海沟和水平断层所分割的“板块”构成..二、简述题1、论述地球的圈层结构特征:答:⑴、地球的内部圈层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状态;地球内部有圈层由外向内分三层:地壳、地幔、地核..莫霍面以上为地壳;古登堡面以上至莫霍面之间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为地核..地壳是固体地球的最外圈层;由岩石组成;是相对刚性的外壳..其下届为莫霍面与地幔分开..陆壳具有双层结构;其分界面称为康拉德面..上层主要由氧硅铝等组成;称为硅铝层..其主要岩石为酸性岩浆岩和变质岩;故又称为花岗岩质层..岩石密度平均2.7g/cm3..下层主要成分是氧硅铁镁;称硅镁层..岩石主要是基性岩浆岩;又称为玄武质层;岩石密度平均3.0g/cm3..大洋地壳缺少硅铝层;只有硅镁层;为单层结构;厚度变化在5-8km之间;平均厚度6km;大洋地壳最薄处不足0.5km..地幔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厚度2880km;平均密度4.5g/cm3;以1000km为界雷波帝面将其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从地表至250km深度划分两个带;0—70km为A带;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固体岩石部分;通常称岩石圈..70-250km为B带;岩石接近熔点;但并未完全熔化;只有10%左右的熔融物质;物质可以缓慢流动和对流;岩石强度降低;故又称软流圈..地核以古登堡面与地幔为界限..由2880km至地心为地核..地核又根据4640km和5120km深度划分为外核、过度层和内核三个圈层..⑵、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三个圈层..大气圈是指环绕地球的最外面的一个圈层;由大气组成..物质成分:以N、O为主;占98.5%;其次为CO、水气和固体杂质..水圈:由地球表层的水体组成..组成水圈的水体包括海2洋、冰川、河流、湖泊、沼泽、地下水以及矿物中的结晶水..生物圈:是由生物及其生命活动地带构成的圈层..生物的生活范围:陆地的表面、水体的上层、地表以下的土壤和岩石的裂隙内..某些深海底和大气中都发现有生命活动迹象..2、简述整合、不整合类型及形成过程..答:整合接触是指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一致;时代连续..这种接触关系反映出缓慢持续的地壳下降;也可能有未露出水面的局部上升;但是沉积作用连续..不整合按其不同情况又可进一步分为两种情况..平行不整合:这种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一致;但地层时代不连续..反映地壳有一次显着的升降运动;也叫假整合..其形成过程:下降接受沉积→上升成陆遭受剥蚀→再下降接受新的沉积..角度不整合:这种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呈斜交关系;地层时代不连续;不整合面上下地层古生物不连续..其形成过程:下降接受沉积→水平挤压;产生褶皱或断裂;上升成陆遭受剥蚀→再下降接受新的沉积..3、简述正、逆断层造成的地层重复与缺失情况..答:正断层造成地层的重复和缺失情况如下:⑴、当断层的倾向与岩层的倾向相反时;造成地层缺失;⑵、当断层的倾向与岩层的倾向相同时:①断层的倾角>地层倾角;地层缺失;②断层的倾角<地层倾角;地层重复..逆断层造成地层的重复和缺失情况如下:⑴、当断层的倾向与岩层的倾向相反时;逆断层造成地层重复;⑵、当断层的倾向与岩层的倾向相同时:①断层的倾角>地层倾角;地层重复;②断层的倾角<地层倾角;地层缺失..4、简述正断层的组合形式及各种断层组合特点..答:正断层组合形式包括阶梯状断层、地堑、地垒、环状断层、放射状断层、雁列式断层、块断型断层..阶梯状断层: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倾向相同而又互相平行的正断层组成;其下盘依次下降呈阶梯状..地堑: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走向大致平行而且性质相同的断层组合而成的;其中间断块相对下降、两边断块相对上升..地垒: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走向大致平行而且性质相同的断层组而成的;其中间断块相对上升、两边断块相对下降..环状断层:若干条弧形或半环状断层围绕着一个中心成同心圆状排列;称环状断层..放射状断层:若干条断层自一个中心成辐射状排列;即构成放射状断层..雁列式断层:若干条呈斜向错列展布的正断层构成雁列式断层..块断型断层:两组方向不同的大中型正断层相互切割时;构成方格或菱形断块或方格网式组合;称为块断型断层..5、简述逆断层的组合形式及各种断层组合特点..答:逆断层组合形式包括阶梯状断层、地堑、地垒、环状断层、放射状断层、雁列式断层、块断型断层..叠瓦构造: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产状一致的逆断层组成;其老地层依次叠覆于新地层之上;形如叠瓦;称为叠瓦状构造..对冲式逆断层:是由两条或两组相反倾向的断层自两侧向一个中心逆冲的断层组合..背冲式逆断层:是由两条或两组相向倾向的断层自中心向两侧逆冲的断层组合..楔冲断层:逆冲体一侧与老地层之间为逆断层接触关系;另一侧的新地层发育正断层;实际上为正断层和逆断层的组合..6、简述物理风化作用的方式及其产物特点..答:物理风化作用方式包括:⑴、岩石释重引起剥落或崩解作用;⑵、岩石、矿物的热胀冷缩发生剥离作用;⑶、岩石空隙中水的冻结与融化引起冰劈作用;⑷、岩石空隙中盐类结晶与潮解-结晶撑裂作用..物理风化作用是一种纯机械破碎作用;它使完整的岩石在原地破碎成大小不等、棱角显着、没有层次的乱石堆;碎屑成分与下伏基岩一致..7、简述化学风化作用的方式及其产物特点..答:⑴、氧化作用;⑵、水溶液的作用..水溶液的作用可进一步细分为①溶解作用;②水化水合作用;③水解作用;④碳酸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改变了母岩的结构、构造;并形成新矿物..经过彻底的化学风化作用后;比较活泼的元素随水流失;只有稳定的元素残留下来形成新矿物..8、论述风化作用影响因素在风化作用中所起的作用..答: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包括:气候因素、地形因素、岩性因素、岩石结构和构造因素和地质构造因素..气候因素包括降水量、气温、地表植被发育状况等..潮湿气候区化学风化作用强烈;岩石风化作用彻底;干旱气候区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地形因素:朝阳面温差大;风化强;而背阳面则相反;地形高的地段;一般来说水位低;生物稀少;以机械风化为主;地形低的地段水分充足;生物繁盛;以化学风化和生物化学风化为主..岩性因素:不同矿物的抗风化能力顺序;岩浆岩中结晶早的矿物容易风化;后结晶的矿物不易风化..所以;石英是自然界中抗风化能力最强的矿物..岩石结构和构造因素:细粒、等粒的岩石抵抗机械风化能力强;而化学风化中等粒结构和胶结疏松的岩石有利于水溶液的渗透和生物活动;有利于化学风化作用..不等粒结构岩石孔渗性差;溶液不容易渗透;不利于化学风化..另一方面颗粒之间结构稳定性差;有利于机械风化..地质构造因素:断层或节理发育地带;岩石容易风化;形成沟谷或低地..纵横交错的断层与节理将岩石分割成若干岩块;其棱角部位风化作用强而逐渐圆滑..随着风化作用的继续进行;岩块像卷心菜一样的呈卷层状脱落;这种现象称为球状风化..9、论述河流的侵蚀作用..答:河流的侵蚀作用有溶蚀、冲蚀和磨蚀作用;但以机械的冲蚀作用为主..河流侵蚀河床;使其不断加深的作用称下蚀作用..河流侵蚀谷坡使河谷不断扩宽的作用称侧蚀作用..⑴、下蚀作用河流的上游和山区河流;河水向下侵蚀河床的能力强;形成谷坡高度远大于谷底宽度的深谷;其横剖面呈“V”形;故称“V”形谷..下蚀作用在加深河谷的同时;还有向源头方向发展的趋势;这种向源头使河流延伸的侵蚀作用称向源侵蚀作用..河流的向源侵蚀作用;使河谷不断向源头发展;加长河谷;直至分水岭..若分水岭一侧的河流先发展到分水岭;将迫使分水岭向另一侧转移;把另一侧侵蚀能力较弱的水系上游或其支流袭夺过来..这种现象叫河流的袭夺..当河流袭夺现象发生后;被袭夺河的上游或支流以急转弯的形式流入新的水系;袭夺处的这个急转弯称袭夺弯..被袭夺的河流称为断头河..由于组成各段河床岩石的软硬程度、构造破碎程度不同;下蚀作用存在差异;差异下蚀作用使河流在有些地段出现急流险滩;甚至是高悬瀑布..河水不断冲击断破坏瀑布陡坎下部的岩石;使之逐渐被掏空;形成壁龛;随着壁龛的不断扩大;其上部的岩石不断崩塌;使瀑布后退;其结果是瀑布最终消失..河流的下蚀作用的极限称为侵蚀基准面..入海的河流通常以海平面作为侵蚀基准面..支流进入主流河面可作为支流的侵蚀基准面..⑵、河流的侧蚀作用河道在转弯处;主流线因惯性而偏向凹岸;使凹岸一侧水体壅塞;水面高于凸岸;迫使凹岸的水体下沉形成底流;并沿河底返回凸岸一侧..水流流不断掏蚀和冲蚀凹岸;使凹岸侧逐渐后退..跨落下来碎屑或岩块被底流带向凸岸沉积;从而凹岸被侵蚀后退;凸岸一侧不断向前延伸..河道越来越弯曲..当相邻两个凹岸相距很近时;洪水期水流冲溃曲颈直接流入下一河弯;这种现象叫河流的截弯取直;被遗弃的弯曲河道称牛轭湖..⑶、地壳抬升期河流下蚀作用形成的地形地貌河流阶地:地壳抬升后河床降低;原河漫滩相对抬高;因此;河流阶地发育说明本地区地壳经历了上升运动..阶地越多;上升的次数越多;阶地上升的高度越大;地壳抬升的幅度越大..夷平面:地壳长期保持稳定或处于缓慢的沉降状态;地表高地遭受剥蚀;洼地接受沉积;地形可能达到最小限度的波状起伏;这种过程称为准平原化;所产生的地形称准平原..当地表演化到达准平原阶段之后;如果地壳上升或海平面下降;下蚀作用重新加强;使原来的准平原抬升;再经流水侵蚀改造;又形成广大地区内有许多海拔高度大体相同的平顶山;称之为大地回春或夷平面..深切河谷:地壳抬升后;原来的曲流河深深地嵌入准平原以下;可形成壮观的深切曲流或深切河谷..10、简述河流的沉积作用..答:河流沉积物以机械沉积物为主;化学物质几乎不发生沉淀..河流沉积物称为冲积物..按照河流沉积场所可分为山口区、河谷内和河口区的沉积作用..山口区的沉积物称冲积扇或洪积扇..河谷内的沉积物可划分为以下四类:河道亚相:河床滞留沉积、边滩沉积、心滩沉积堤岸亚相:天然堤沉积、决口扇沉积河漫亚相:河漫滩、河漫湖泊、河漫沼泽牛轭湖亚相:河流截弯取直后形成牛轭湖沉积河口区的沉积物为三角洲..11、论述河道亚相沉积物类型及特点..答:河道亚相:河道亚相包括河床滞留沉积、边滩沉积、心滩沉积..河床滞留沉积指河流从上游搬运或就地侵蚀的物质;细粒的被带走;粗粒的在河床内堆积形成的沉积..河床沉积物若为砾石级碎屑时;砾石的长轴垂直于水流方向;且呈倾向主流线上游的叠瓦状排列..心滩沉积—主要是辫状河内发育的砂质堆积物..成因之一是双向横向环流作用;使碎屑物质在河心沉积—心滩;二是河流由窄河段进入宽河段因流速降低;水流携带的物质卸载形成心滩;三是河床中存在障碍物引起流速降低;导致水流携带的物质卸载形成心滩..心滩沉积物颗粒粒度粗、分选磨圆差、成分成熟度低..边滩点沙坝或内弯坝由单向横向环流的作用把凹岸侵蚀的物质带至凸岸边形成的沉积物..被水淹没部分称水下边滩;出露地面部分称水上边滩..典型的河漫滩沉积剖面上具有两套不同性质的沉积组合;下部是粒度较粗的边滩沉积;上部是厚度较薄的河漫滩相..这种组合称为河流的二元结构..边滩沉积物具有搬运距离近;粒度粗、分选差、磨圆度低、成分成熟度低的特点..12、论述河漫滩亚相和堤岸亚相沉积物类型及特点..答:堤岸亚相包括天然堤沉积和决口扇沉积..因洪水期水量剧增;洪水可漫出河床并淹没浅滩;使流速大减;河流携带的部分碎屑物质可在其上沉积..较粗的碎屑在浅滩边缘沉积;形成与河床平行的垄岗状地形;称为天然堤..有时在洪水期;天然堤被冲决并在其外形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决口扇..由于天然堤和决口扇沉积是在相对较弱的水动力条件下形成的沉积;因此;沉积物颗粒较细;主要为细砂—粉砂沉积..河漫亚相包括河漫滩、河漫湖泊、河漫沼泽三个微相..在天然堤外侧;地形平坦;只有在特大洪水时期被淹没;由于水动力进一步减弱;所以沉积物颗粒较细;称河漫滩..而宽阔的河漫滩称为冲积平原..河漫滩上沉积物以细粒度的粉砂和泥质沉积物为主..河漫滩上低洼地区积水形成河漫湖泊;河漫湖泊沉积是河流沉积中最细的部分;即以泥质沉积为主..河漫滩上相对低的地区;若潜水面基本与地面持平的区域;则容易造成植物大量生长;河漫沼泽沉积以泥质和有机质沉积为主;可形成泥炭和煤炭沉积..13、论述河口区沉积作用..答:河流流人海湖盆地的河口区;因坡度减缓;水流扩散;流速降低;将携带的泥砂沉积于此;形成近于顶尖向陆的三角形沉积体;称三角洲..根据河流和湖泊或海洋的水动力条件可进一步将其划分为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和潮汐三角洲..三角洲在纵剖面上具有3层构造;自上而下为:顶积层、前积层、底积层..。

地球科学概论 习题 与部分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 习题 与部分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及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天体、星际物质、总星系、天球、潜水面、莫霍面、古登堡面、软流圈、地壳、地幔、地核、地温梯度、克拉克值、丰度值、矿物、岩石、结构、构造、表层地质作用、内部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变质作用、侵入作用、喷出作用、成岩作用、正断层、逆断层、褶皱、震源、震中、震中距、平行不整、角度不整合、天文地质、陨击作用12. 风的沉积作用产物主要有和。

13.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8元素依次为、、、、、、和,他们占据了98~99%的地壳重量。

14. 火山喷出物包括、和。

15.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和。

16. 风的搬运方式有、和三种。

三、判断题1.太阳系行星可分为类地和类木两类,前者半径小、密度大,自转速度相对较慢;后者半径大、密度小,自转速度快。

()2. 相对于年代地层单位宙、代、纪、世的地层单位是宇、界、系、统。

()3. 出现在晚志留世后期的最早陆生植物是真蕨植物。

()4. 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属逆断层。

()5. 冲积物的磨圆度比冰碛物高。

()7. 酸性岩浆的流动性大于基性岩浆。

()8. 花岗岩中常含橄榄石等次要矿物。

()9. 产状为315°∠60°的断层为北东向断层。

()10. 背斜总是形成山地,向斜总是形成谷地。

()11. 地震震级和烈度的含义相同,都可以表示地震的强烈程度。

()12. 远处发生了一次剧烈的地震,地震台首先接收到的是P波,其次是S波,这说明 P波传播速度比S波快。

()13. 陆壳下的莫霍面深度随地面高程的增加而增加。

()14. 海沟、岛弧都是聚敛运动的结果。

()15. 大陆漂移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漂移机制问题,但大陆漂移说却是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理论诞生序曲。

()16. 河流阶地是由河流的下蚀作用造成的。

()17. 冲积物的分选性比冰碛物好。

()18. 心滩是河流双向环流作用下形成的();19. 冰碛物的磨圆度比冲积物高。

地球科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共8套)

地球科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共8套)

地球科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共8套)第一套《地质学基础》试题姓名 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一、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1.新构造运动2.风化壳3.莫霍面4.标准化石5.岩石圈6. 矿物7. 向斜8. 转换断层二、填空(1′×20共计20分)。

1、古登堡面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分界面。

2、火山喷发类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3、火成岩可以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脉岩等类别,请按此顺序分别列举一类岩石名称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

4、中生代从早到晚有,它们的代号分别为。

5、变质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类。

6、火山碎屑岩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类。

7、岩石变形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20×1共计20分)1、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___________。

A、JB、KC、TD、Q2、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__纪。

A、石炭纪B、二叠纪C、三叠纪D、白垩纪3、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___。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B、区域变质作用C、埋藏变质作用D、动力变质作用4、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__。

A、中生代B、晚古生代C、早古生代D、新生代5、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___。

A、倾伏褶皱B、直立褶皱C、倾斜褶皱D、翻卷褶皱6、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块之中,这种构造称为________。

A、飞来峰B、构造窗C、逆掩断层D、冲断层7、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强______。

地球科学概论试题及答案(精选)

地球科学概论试题及答案(精选)

一套地质学基础--试题姓名学号成绩一、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1.新构造运动2.风化壳3.莫霍面4.标准化石5.岩石圈6. 矿物7. 向斜8. 转换断层二填空(1´×20共计20分)。

1、古登堡面是和的分界面。

2、火山喷发类型有和两类。

3、火成岩可以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脉岩等类别,请按此顺序分别列举一类岩石名称。

4、中生代从早到晚有,它们的代号分别为。

5、变质作用包括和三类。

6、火山碎屑岩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以划分为和三类。

7、岩石变形发展的三个阶段是。

三选择题(20×1共计20分)1、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

AJ BK CT DQ2、印支运动发生于纪。

A石炭纪 B二叠纪 C三叠纪 D白垩纪3、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 B区域变质作用 C埋藏变质作用 D动力变质作用4、加里东运动发生于。

A中生代 B晚古生代 C早古生代 D新生代5、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

A倾伏褶皱 B直立褶皱 C倾斜褶皱 D翻卷褶皱6、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块之中,这种构造称为。

A 飞来峰 B构造窗 C逆掩断层 D冲断层7、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强。

A 板状构造 B千枚状构造 C 片状构造 D片麻状构造8、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经历时间最长的地质时期是。

A.元古代 B.古生代C.中生代 D.新生代9、如果在地层中找到了三叶虫,那么这个地层时代为。

A早奥陶世 B三纪 C白垩纪 D早寒武世10哪一种沉积建造反映了由海相到陆相的转换。

A复理石沉积 B浊流沉积 C磨拉石沉积 D火山碎屑沉积11古登堡面与莫霍面之间属于地球的哪一部分。

A上地壳 B下地壳 C地幔 D地核12中生代裸子植物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下列哪一种植物化石不属于裸子植物。

A大羽羊齿 B苏铁 C松柏 D银杏13界系统阶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用书:《地球科学概论》汪新文主编,地质出版社,1999
绪论
重点掌握与理解“历史比较法”(现实主义原理)的思想和地球科学的研究意义。

了解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的特点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重点掌握大地水准面、黄道面、白道面的概念。

各种地形、地貌的特征及海底地貌单元的构成。

了解地球是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结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规律;开普勒三定律;地球的基本参数和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

第二章地球的外部圈层
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含义(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的物质组成及组分的分类,大气运动的动力、大气环流及其成因;水的类型(按存在形式、所处的环境)。

理解大气圈的分层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掌握海水运动的形式及定义;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冰川的形成与冰川的类型。

重点掌握科里奥利力、河流、洪流、片流、潮汐、引潮力、透水层、隔水层、包气带水、潜水、潜水面、承压水等概念。

第三章地球的内部圈层
了解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状态特点及组成;地球内部密度、压力、重力、温度、磁场的特征;矿物的肉眼鉴定依据;按化学成分划分的矿物类型;重力异常与重力均衡;三大岩类(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概念;地磁场的组成(基本磁场、变化磁场、磁异常)。

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及划分依据;地壳类型(大洋地壳、大陆地壳)及其分层结构。

掌握莫霍面、古登堡面、软流圈、岩石圈、地热增温率(地温梯度)、磁偏角、磁倾角、磁场强度、矿物、岩石、解理、硬度、岩石结构、岩石构造等概念。

第四章地质年代与地质作用
了解地质作用的类型,即可分为表层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和内部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表层地质作用可分为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内部地质作用可分为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构造运动;同位素地质年龄的测定原理。

理解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地层层序律、化石层序律、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律);地质年代单位的划分及其依据。

掌握地质年代、地层、化石的概念;地质年代表的划分及其生物特征。

第五章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
了解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风化作用的产物。

理解风化作用的类型(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作用)及不同类型的风化作用方式;风化壳的结构;地面流水(河流、洪流、片流)的剥蚀作用过程与特点,其中河流的侵蚀作用是重点,内容包括河流的下蚀与侧蚀作用、侵蚀基准面,下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河谷加深、加长、V字形河谷、河流的向源侵蚀作用,侧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河道变弯曲、河谷加宽、牛轭湖与河流袭夺等;岩溶作用过程与岩溶地貌;冰川的刨蚀作用方式(挖掘作用、磨蚀作用)的冰蚀地貌特征(冰斗、角峰、冰蚀谷(U形谷)、刃脊(鳍脊));风蚀作用方式(吹扬作用与磨蚀作用)及风蚀地貌。

基岩海岸的海蚀作用过程与海蚀地貌。

掌握风化作用、风化壳、土壤、剥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洪流的冲蚀作用、片流的洗刷作用、地下水的潜蚀作用、冰川的刨蚀作用、风蚀作用、海蚀作用的概念。

第六章搬运作用与沉积作用
了解不同营力的搬运作用特点;搬运过程中碎屑物质的变化;半深海及深海的沉积作用。

理解搬运作用的方式(机械搬运、化学搬运、生物搬运);沉积作用的方式(机械沉积、化学沉积、生物沉积);河流沉积作用的类型,冲积物的特点;洪流与片流的沉积物特点;地下水的化学沉积物特点(溶洞沉积和泉华沉积);冰川沉积物(冰碛物)的特点及沉积地貌;风的沉积作用类型(风成砂沉积、风成黄土沉积)及其特点,风的沉积地貌(沙丘、黄土地貌)。

湖泊的沉积作用特点,干旱气候区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过程(碳酸盐阶段、硫酸盐阶段、氯化物阶段和沙下湖阶段);滨海与浅海的沉积作用类型与沉积物特点。

掌握碎屑沉积物的磨圆度与分选性、河漫滩沉积的二元结构、黄土、成岩作用、压实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的概念。

第七章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
了解火山喷发现象;影响变质作用的因素(温度、压力、化学性流体);自然界中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间的相互转化;常见的岩浆岩(火山碎屑岩、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橄榄岩、辉长岩、花岗岩、辉绿岩、闪长玢岩等);常见的区域变质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麻粒岩、混合岩等);常见的接触变质岩(大理岩、角岩、矽卡岩等);常见的动力变质岩(碎裂岩、糜棱岩等)。

理解按二氧化硅含量的岩浆岩划分(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火山喷发类型(裂隙式与中心式喷发,中心式-猛烈式、宁静式、递
变式);喷出作用的产物(火山喷出物:气态、液态(熔浆、熔岩类型、柱状节理)、固态(火山碎屑-火山弹、火山块、火山砾、火山灰);火山地形(火山锥的结构、类型、熔岩流与熔岩被));侵入作用的产物(深成侵入体(岩基、岩株)、浅成侵入体(岩床、岩墙、岩盆、岩盖));变质作用的方式(重结晶作用、变质结晶作用、交代作用);变质作用的基本类型(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

掌握岩浆、岩浆作用、侵入作用、火山作用、变质作用的概念。

第八章构造运动
了解构造运动的含义与类型(垂直运动与水平运动,造山运动与造陆运动,古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现代构造运动);构造运动在地形、地物上的表现;构造运动在地貌上的表现;构造运动在地层中的表现;地震的成因类型;地震地质作用。

理解地层的各种接触关系(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及所反映的构造运动特点、构造运动的时代;岩层产状的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褶皱的基本要素(核、翼、转折端、轴面);褶皱的基本类型(向斜、背斜)及其主要特征(地层对称重复及新老地层的分布);张节理与剪节理的主要特征;断层要素(断层面与断盘)及断层位移;断层的基本类型(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及其主要特征;断层的识别标志及形成时代(注意断层与褶皱造成的地层重复的区别,注意通过看地质图来判断断层的形成时代)。

掌握河流阶地、准平原与夷平面、地质构造、节理、断层、震级、烈度的概念;褶皱、断层、不整合在地质图上的表现;读简单的地质图的方法。

第九章地球动力系统
了解大陆漂移学说及海底扩张学说的提出与证据;主要板块的划分;板块运动与其它地质作用的关系。

理解板块构造的主要思想内容;板块的边界类型(分离型板块边界、汇聚型板块边界(俯冲边界、碰撞边界)、平错型(剪切)板块边界)。

掌握贝尼奥夫带、海底磁异常条带、居里温度、转换断层、威尔逊旋回的概念。

第十章地球的资源
了解地球的资源类型。

掌握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矿床、成矿作用的概念。

第十一章地球的环境
了解地球的主要环境类型(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地质环境、地理环境)。

理解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和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生态系统的组成;大气环境变迁。

掌握环境、自然环境、大气污染、冰期、间冰期、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的概念。

第十二章地球的起源于演化
了解有关宇宙与太阳系起源与形成的假说;地球演化的简单历史。

理解陨击作用的概念。

注意:地球科学的各部分知识间是相互联系的。

在复习中除了要分别了解各章的内容外,需要能将不同章节的内容有机的联系起来、因为在回答某个问题时往往会涉及到多个章节的内容。

?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