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二军医《正常人体结构》精品课件 绪 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 论
组织学是以显微镜等手段观察人体器官组织的微细 结构并研究其相关功能的科学。其中,在普通光学显微 镜下观察到的结构称为微细结构,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到的结构称为超微结构。 胚胎学是研究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及其变 化机制的科学。研究内容包括生殖细胞发生、受精、胚 胎发育、胚胎与母体关系、先天性畸形等。
论是活体还是尸体标本处于何种姿势和体位,均必须
以此姿势为标准进行描述。
绪 论
图0-1
解剖学姿势
绪 论
2. 方位术语
以解剖学姿势为标准,统一规定了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
(1)上:近头者为上,或称为颅侧。 (2):近足者为下,或称为尾侧。
(3)前:近腹者为前,或称为腹侧。
(4)后:近背者为后,或称为背侧。 (5)内和外:要描述的结构与脏器或者管腔的关系。在
绪 论
生殖系统主要执行生殖繁衍后代的功能;内分泌系统协调全身各系 统的器官活动;脉管系统输送血液和淋巴在体内周而复始地流动;感觉 器是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刺激并产生兴奋的装置;神经系统调控人体全身 各系统和器官活动的协调和统一。人体九大系统中,消化系统、呼吸系 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器官大部分位于胸、腹、盆腔内,并借一定 的孔道直接或间接通向外界,统称为内脏。人体各系统在神经和体液的 调节下,彼此联系,相互协调,互相影响,共同构成有机的整体。 人体按部位分为头部、颈部、躯干部和四肢。其中,躯干部又分为
更好地帮助理解和记忆。
绪 论
3. 局部和整体统一的观点
人体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任何器官或局部都是 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的功能活动在神经、体液的 调节下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某一系统或器 官出现疾病时,可能会引起其他系统或器官的功能变化或
形态改变。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运用这种观点将已学过的
胸部、腹部、盆部和会阴部。四肢分为上肢和下肢;上肢可分为肩、上
臂、前臂和手,下肢可分为臀、股部、小腿和足。
绪 论
四、 正常人体结构常用的方位术语 1. 解剖学姿势
解剖学姿势亦称标准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平
视前方,上肢即自然下垂到躯干的两侧,下肢并拢, 手掌和足尖向前(见图0-1)。在描述人体结构时,不
腔内或近内腔者为内,在腔外或远离内腔者为外。
知识前后联系、综合分析、系统复习,以利于综合思维能 力的培养。
绪 论
4.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观点
学习的目的是应用,学懂记牢才能灵活运用,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须做到以下几点:读书要图文结合,学习时做到文字与图形并重,并结
合多媒体等视听资料,以建立初步的形体印象,帮助理解和记忆;上好实 验课,把理论学习与观察实物(标本、模型、组织切片)相结合,通过
对实物的观察、辨认和识别,以及活体触摸等方法,建立形体概念,形
成形象记忆,这是学好解剖学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方法;理论知识与临 床应用相结合,理论基础是为临床应用服务的,在学习过程中,要适度 联系临床应用,以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绪 论
三、 人体的组成概况和分部
构成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功能相近、 形态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共同构成组织。人体有四大基本组织, 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几种不同的组织按一 定的规律组合成具有一定形态并执行特定功能的结构称器官,如心、 肝、脾、肺、肾等。由若干器官有机组合起来共同完成某种连续的 生理功能,构成系统。人体有九大系统:运动系统执行躯体的运动 功能;消化系统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和排除代谢产物的功 能;呼吸系统具有进行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进行气体交换的 功能;泌尿系统具有排出机体内代谢产物的功能;
绪 论
一、 正常人体结构学的研究内容
正常人体结构学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三个部分。 人体解剖学是用肉眼观察的方法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 学,依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和应用目的的差别,又可分为系统解剖 学和局部解剖学等。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阐述正常 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相关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通常所 说的人体解剖学即指系统解剖学,本教材人体解剖学部分仅包含 系统解剖学内容。局部解剖学是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按人体 局部结构分区,由浅入深研究各局部分区的组成结构和各器官的 位置、毗邻、层次关系及其临床应用的科学。
人体的每个器官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器官的形态结构是功能的
物质基础,功能也会影响器官的形态结构的变化。人类因为劳动和 实践,上肢主要用于握持工具、从事技巧性劳动;下肢主要用于支
持体重和维持直立,从而上、下肢的形体和功能产生了明显的差异。
坚持锻炼,可使肌肉发达,骨骼粗壮;长期卧床,则导致肌肉萎缩, 骨质疏松。学习中,观察形态结构的同时联系其相应的功能,可以
绪 论
二、 学习正常人体结构的观点和方法
正常人体结构对医学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由于
该学科内容量大、名词繁多,要想牢固地掌握解剖学和组
织胚胎学知识,必须下一番功夫。实际上,任何一门学科 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这些特点和规律将起到事
半功倍的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
为指导,遵循以下几个观点。
绪 论
1. 进化发展的观点
人类是由动物经过长期进化发展而来的,是种系发
生的结果,人体的个体发生也反映了种系发生发展的过 程。因此,人体的形态结构依然保留着某些低等脊椎动
物的特征,如有脊柱、体腔和四肢等。同时,现代人类
仍然在不断地进化和发展,种族、地域和环境等因素均 可造成个体的差异。
绪 论
2. 结构与功能相互联系的观点
正常人体结构
绪 论
学习任务
正常人体结构的定义,研究内容及其对学习 医学的重要性:人体的组成和分部;人体常用的
方位术语;学习正常人体结构的观点和方法。
绪 论
内容提要
正常人体结构学是研究和阐明正常人体结构及其发 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探讨和阐明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特征、位置 毗邻关系、发生发育规律及其功能等。只有在充分认识 人体形态结构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人体的生理功能 和病理现象,否则就无法判断人体的正常与异常,也就 不能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给予患者正确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