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家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工作汇报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工作汇报
一、周家的基本情况周家位于哈市平房区、双城、阿城、五常三县一区的重心位置,是双城东部中心镇。
全镇幅员100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32个自然屯,1个社区,4个居民委,共有人口33万人,其中镇区人口12万人,耕地面积7638公顷。
周家交通便利,镇内有火车站、汽车站和市场货物托运站,哈吉铁路、202国道、双周公路在镇内交叉通过。
2019年地方生产总值64亿元,财政收入5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78元。
周家是全国第一批国家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星火小城镇首批创建镇和哈市级小康示范镇。
今年又被定为哈市新农村建设试点镇,东跃村被定为哈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二、周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一是经济结构趋于城市化。
周家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为12:50:38,二三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88%,接近于城市经济结构;周家镇区人口占总人口的37%,并且人口的从业结构也具有城市特点。
二是工业经济迅速发展。
周家的经济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在1992年之前,周家属于农业经济时代;从1992年建立大市场到2019年,属于商业经济时代;1992年建大市场,滚动投资已达7000万,占地7万平方米,门市摊位2420余个,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
年交易额达10亿,其中对俄达2亿元。
从2019年到现在,周家将进入工业经济时代。
围绕大市场兴建的加工业户达2000多家。
由于小城镇功能的完善,来周家落户的企业越来越多,周家在经济发展上的优势越来越突出。
仅2019年上半年,我们以哈五路西侧、双周路南北两侧为平台共引进工业企业8家,总投资35亿元,预计3年内产值可达8亿元,税金3000万元。
三是受城市经济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深。
特殊的区位,使城市经济文化对周家影响渗透力日益增强。
每天有1—2千人到哈市打工经商,平房区工业改制后,有很多企业要到周家发展,使周家居民的思想观念受到大都市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较解放,对新鲜事物较为敏感。
三、周家镇上半年工作总结一是新农村宣传和基础调查工作进展顺利。
我们在采用书写标语、口号等传统方式进行宣传的基础上,创新宣传载体,编印了《周家信息资讯》,集中宣传党委、政府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及周家在经济、建设、文化、供求等方面的信息。
《信息资讯》发放到各村村民代表和企事业单位,目前《信息资讯》已经发行了两期,取得较好的效果。
我们对各村的产业发展、资产资源、基础设施、乡土人才、致富带头人以及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和转(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移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登记造册,建立档案。
二是大力发展产业经济。
各村确立了立村主导产业,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
奶牛存栏数稳步增长,上半年已经达到头;绿色食品生产进入到实施阶段,已注册了自己的品牌,下一步将规范生产流程;旅游经济的资源调查已经完成,下在进行调研和制定开发规划;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生机勃勃,上半年,在原有的七个专业协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东辉村的南瓜协会。
三是村级民主建设步入正轨。
为加强村级民主建设,镇党委下发了《关于加强“两委”班子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村级工作民主公开管理的规定》,制定了《村党支部议事规则》、《村民会议议事规则》、《村规民约》等一整套民主管理制度,施行了村级领导干部承诺制,引入班子成员储备机制,实施报告、考核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了上有督促,下有监督,中间有竞争的工作格局,有效的调动了村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四是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展开。
今年计划镇区内修筑5条水泥街巷路、1条通村水泥路、4条通村屯砂石路,目前镇区内的5条水泥路已基本完工,通村水泥路和砂石路正在施工中,各村承
诺建设的村屯路和街巷路及文化活动室也开始进行筹资和施工设计。
五是开展了丰富的文体活动。
举行了由周家镇政府组织,由万隆一中、二中、韩甸中学、周家二中参加的教学联谊活动,教师们进行了篮球赛、排球赛,学生们进行了多个学科的竞赛,促进了东西部乡镇教育教学的交流。
由镇政府组织协调,由哈尔滨市志航模具有限公司主办,在双城市举行的第一届“志航杯”篮球邀请赛,促进了周家与周边市县的联系。
四、下一步打算(一)建设开发区。
由于周家经济结构接近于城市经济构成,根据我们的总体发展规划,计划到2019年实现经济总量翻一翻,财政收入翻两翻,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加速发展工业经济,建设开发区,打造工业发展平台。
我们在哈五路西侧、双周的两侧规划了占地约15平方公里的开发区,开发区分哈南机械工业园区和轻纺加工园区,先期启动5平方公里。
从2019年到现在,我们通过招商引资共引进工业企业十余家,全部进驻开发区。
下一步我们将每年投资不少于200万元,完善开发区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
逐步将镇内轻纺加工企业迁到轻纺加工园区,拓展发展空间,巩固前店后厂的格局。
(二)改造小城镇。
目前镇区面积为4平方公里,占整个行政区总面积的4%,人口12万人,占总人口的37%,每天的流动人口1500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镇区内不断增容,目前的格局已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
我们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扩大镇区面积,将周家窝棚、房家窝棚、前五家屯、后三家子、铁道东等临近周家镇区的五个自然屯划入镇区,由社区管理;将东海两个自然屯,东跃村三个自然屯划入开发区,接受镇区管理。
届时镇区面积将扩大到8平方公里,占行政区面积的8%;人口达到2万人,占总人口的61%。
对西大街和北大街进行高标准改造,建成省内一流文化品牌商业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