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学(一)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唐代文学-第一课:王勃与初唐四杰

三年级上-唐代文学-第一课:王勃与初唐四杰

王勃与初唐四杰作者简介王勃(650 - 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幼年聪颖,有神童美称。

二十七岁不幸落水身亡。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王杨卢骆”,又称“初唐四杰”。

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知识链接“初唐四杰”——王杨卢骆提到唐朝,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唐诗,而提到唐诗,又不得不提“初唐四杰”,他们四人拉开了唐诗发展的序幕。

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人并称为“初唐四杰”。

他们四人有个共同点:都在年少时享有神童的美誉,长大后却仕途坎坷,命运悲惨。

初唐四杰极力反对先前华丽颓废的文风,提倡清新刚健、积极进取的诗歌风格,大开唐朝诗歌的新气象。

王勃是公认的“初唐四杰之冠”。

据说他六岁就能写出令人惊叹的文章,十岁精通儒家的“六经”,真可谓是神童!他写文章前,常先准备好笔墨纸砚,然后就去痛饮美酒,蒙头大睡。

醒来大笔一挥,就能文不加点,一气呵成,人们称之为打了“腹稿”,可见才气之高。

公元676 年,王勃渡海去看望父亲,不幸落水,抢救无效身亡,年仅二十七岁。

除了王勃,其他三人也是赫赫有名。

杨炯年少有才,在十一岁时就被举为神童。

杨炯的边塞诗最为出名,代表作有《从军行》等。

他的诗风豪迈,气势非凡。

杨炯曾说“愧在卢前,耻居王后”,感觉自己的文学成就要高于王勃,却又比不上卢照邻。

卢照邻自号幽忧子,被人比作“唐朝的司马相如”,代表作为《长安古意》。

他患有“风疾”,经药王孙思邈的悉心调理仍不起作用,病情日益严重,导致手足残废,最终不堪忍受病痛,投颖水自尽。

骆宾王七岁就作出了著名的《咏鹅》一诗,被誉为“江南神童”。

他在科举考试中不肯随波逐流,拒绝贿赂考官,因此落榜。

尽管他后来生活穷困潦倒,但依然高傲洒脱。

武则天称帝时,骆宾王作《讨武氏檄》一文将武则天骂得狗血淋头,但武则天读完这篇文章后,却被骆宾王的文采所折服,赞赏不已。

真是令人称奇!范文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堪称送别诗中的经典之作,情真意切地写出了诗人王勃与友人的惜别之情,其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是成为表达友谊的千古名句。

唐代文学复习题1

唐代文学复习题1

唐宋文学复习题一、单多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至5个正确答案)1.从体裁上看,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是一篇()。

A.诗歌 B.散文 C.骈文 D.辞赋 E.散文诗2.“三吏”“三别”是杜甫()创作的。

A.读书与壮游时期 B.困居长安时期 C.自洛阳归华州时D.飘泊西南时期 E.流落江湘时期3.“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见于()。

A.《登金陵凤凰台》 B.《登高》 C.《登岳阳楼》 D.《黄鹤楼》 E.《登鹳雀楼》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二句出自杜甫的()。

A.《登岳阳楼》 B.《登高》 C.《同诸公登慈恩寺塔》D.《羌村三首》 E.《望岳》5.从下列诗篇中,选出杜甫的五言律诗()。

A.《兵车行》 B.《春夜喜雨》 C.《登高》 D.《北征》 E.《登岳阳楼》6.杜甫律诗中,被前人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诗作是()。

A.《登楼》 B.《登高》 C.《登岳阳楼》 D.《蜀相》 E.《闻官军收河南河北》7.杜甫各体兼善,但其成就最高的诗体是()。

A.绝句 B.五、七言古诗 C.骚体诗 D.律诗 E.四言诗8.下列诗句中,杜甫所作的有()。

A.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B.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E.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9.既是杜甫困守长安十年的思想与生活的总结,又标志着诗人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所达到的新的高度的杰出诗篇是()。

A.《春望》 B.《丽人行》 C.《北征》D.《兵车行》 E.《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10.下列诗句中,出自王绩《野望》的有()。

A.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B.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C.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E.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11.下列作品中,李白所作的有()。

A.《兵车行》 B.《行路难》 C.《将进酒》 D.《蜀道难》 E.《独坐敬亭山》12.李白最擅长、贡献最大的诗体是()。

唐代文学

唐代文学

鉴真东渡
鉴真是唐玄宗时高僧 六次东渡日本终成功 在日本弘扬佛法,传授 技术知识,对中日经济 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
鉴真东渡日本历时10多年,于66岁高龄 时到达日本,受到日本天皇及举国上下 的欢迎,鉴真除传授佛法之外,还传授 给日本人民先进的文化,所以被日本人 民称为“日本文化恩人”
玄奘取经:
玄奘是唐代高僧,本姓陈, 通称三藏,世称三藏法师, 俗称唐僧。 经历百般艰险后,在天竺的 17年里,他遍访名师,最终 成为最有名的高僧。
二.唐代诗歌
唐诗的繁荣的原因 1、唐朝国力的强盛,达120余年之久的“天可汗” 的实际存在,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 2、中外文化的交流,胡汉文化的交融,统治者华夷 一家的政策,造成开放的风气,对文学题材的拓广, 文学趣味、文学风格的多样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南北文化的交融,各去其短,合其两长,南方的 “文”装点了北方的“质”,北方的“质”补充了 南方的“文”,文质彬彬,尽善尽美。
五、 乱离之感与时世讽谕 唐末诗人,置身昏暗动乱时代,对社会灾难、 民生疾苦,均有所关注。诗人们怀着避世心 理,追求淡漠情怀与淡漠境界,固然是要避 开现实,不愿看到苦难。诗境一般比较浅狭, 而且笼罩着末世的凄凉黯淡情绪,表现出痛 苦绝望的心理。 代表人物:韦庄、郑谷、 代表人物:韦庄、郑谷、罗隐
唐代的对外交流
1.乐府与歌行
乐府
李白继承汉魏乐府的优良传统,大力创作拟古乐府 诗,其创新意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借古题写现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二是用古题写己怀。 李白还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乐府诗的创作中,形 成了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如《蜀道难》、《将进 酒》等。
歌行
李白的歌行,完全打破了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 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任随性情之所之而变 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不仅感情一气而下, 而且以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音乐的错落,来显示其回 旋振荡的节奏旋律,造成诗的气势,突出诗的力度, 呈现出豪迈飘逸的诗歌风貌。 李白独特的艺术个性及其非凡的气魄和生命激情, 在他的歌行中全部展露出来,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 气来、情来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 的阳刚之美。

唐代文学作品

唐代文学作品

唐代文学作品导读:1、唐诗①“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腾王阁序》脍炙人口。

②“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

王维字摩诘,一位大诗人,著名“画家和音乐家”;人们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名作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

孟浩然是王维密友,名篇有《过故人庄》。

③“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高适《燕歌行》、岑(cén)参(shēn)《白雪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浙》、王之涣《登鹳雀楼》都是名篇。

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人民诗人白居易。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名作有《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秋浦歌》《静夜诗》《赠汪伦》等、著《李太白集》。

杜甫,字子美,又称杜工部,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名作有“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北征》《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双称白香山,白太傅、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名作《长恨歌》《琵琶行》。

⑤“小李杜”:李商隐,杜牧,著有《樊川文集》。

⑥“诗中三李”为李白,李商隐,李贺。

2、唐代散文①韩愈。

韩愈,字退之,自号昌黎,又称韩吏部。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著《昌黎先生集》。

②柳宗元,字子厚,又称柳河东。

写了著名的《永州八记》著有《柳河东集》。

3、唐人传奇(小说发展的成熟期)陈鸿的《长恨歌》传,李朝威的《柳毅传》都是较成熟的文言小说。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整理一、先秦时期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含了来自不同国家的305篇诗歌,以叙述周朝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为主题。

2.楚辞:楚辞是先秦时期楚国的一种诗歌形式,表达了爱国之情和个人感情。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离骚》和《九章》。

3.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古代中国历史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是史书和编年体的文章。

二、汉代文学1.《汉乐府》:乐府是指汉代时期的各院的乐章,包括了歌谣、民歌、舞曲等多种形式,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情感。

2.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是汉初的一位重要文学家,他的作品《长门赋》被誉为中国古代最早的辞章之一三、魏晋南北朝文学1.《曹操集》: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观沧海》等被收录在《曹操集》中。

四、唐代文学1.《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之一,收录了唐代各个时期的优秀诗歌。

2.杜甫: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反映社会现实和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为特点,被誉为“诗史”。

五、宋代文学1.宋词: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种诗歌形式,其风华绝代,以唯美、细腻、婉约的风格著称。

2.苏轼:苏轼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文学家,他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被誉为“文学宗师”。

六、元明清文学1.《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描写唐三藏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神话小说。

2.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四部长篇小说。

以上只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的一部分知识点整理,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历程非常复杂和庞大,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古代文学,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人们的思想感情,对于研究中国文化和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唐朝文学作品集(全集)大全

唐朝文学作品集(全集)大全

唐朝文学作品集(全集)大全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学繁荣的时期之一,留下了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

本文将介绍一些唐朝文学作品集的精选,展示唐代文学的魅力和贡献。

《全唐文》《全唐文》是唐代文学作品集中最重要的收集之一,由唐代官修,共分200卷。

其中收录了唐代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涵盖了文言文、诗歌、赋、碑铭等多种文体。

《全唐文》不仅保存了大量的文学珍品,还反映了唐代社会风貌和文化变迁。

《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是唐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由后人选编而成。

这部诗集收录了唐代各个时期的优秀诗人的作品,包括杜甫、李白、王之涣、白居易等等。

这些诗歌凝练、优美,通过丰富的意象、深刻的感悟,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辉煌与魅力。

《唐宋文学精华选》《唐宋文学精华选》是对唐宋时期文学作品的整理和选编。

该作品集收录了唐宋时期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文体。

这些文学作品描绘了唐宋时期的社会风貌、人民生活和价值观念,展示了文学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全唐诗》《全唐诗》是对唐代诗歌的全面收集和整理的作品集,由唐代后人编纂完成。

该作品集收录了唐代各个时期的诗人的作品,包括正史记载的官员诗集和后人辑录的私家诗集。

《全唐诗》凝聚了唐代诗歌的辉煌成果和诗人的才华,是研究和欣赏唐代诗歌的重要参考书。

《唐代叙事诗集》《唐代叙事诗集》是对唐代叙事诗的集成和整理。

唐代叙事诗以其广阔的题材、形象生动的描写、辞藻华丽的语言而著称。

这个作品集收录了唐代各个时期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玉台新咏》等,展现了唐代叙事诗的多样魅力和艺术水平。

以上是一些唐朝文学作品集的简要介绍。

这些作品集承载了丰富的唐代文学遗产,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唐代文学的伟大。

它们不仅是文学宝库,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资源。

唐代文学

唐代文学

唐代文学发展概况一.唐代诗歌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诗歌,有一代文学之称誉。

诗歌的创作不仅在古体、近体等各种形式及艺术技巧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作家和作品众多。

《全唐诗》所收诗歌近5万首,作者2200余人,而且杰出诗人和优秀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是其它时代无法比拟的。

唐代诗歌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这也是整个唐代文学的一般划分。

1.初唐革新(两诗体三流派)初唐诗歌是唐代诗歌走向兴盛的准备阶段。

初唐大致是指从唐初到唐玄宗先天时期(618-712)。

初唐前期诗歌受南朝齐梁诗风的影响较大。

贞观时期聚集在唐太宗周围的宫廷诗人虞世南、李百药等,他们的创作日趋宫廷化、贵族化,多是奉和应制之作,琢磨技巧,雕饰辞藻,齐梁积习犹存。

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官体”,成为当时宫廷诗人创作的典范。

初唐后期诗歌虽没有完全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但出现了新的转机。

“四杰”的创作开创了不同于宫廷诗人的新诗风,在内容题材、审美追求和风格上都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

“文章四友”、“沈宋”虽也都是宫廷诗人,但对律诗的定型和成熟作出了贡献。

“吴中四士”完成对宫体诗的救赎。

陈子昂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转变唐代诗风的重要人物,他力反齐梁诗风,主张恢复汉魏风骨和风雅的兴寄传统,并且实践了这个主张。

总而言之,初唐诗歌显示了过渡和创新的特点。

2.盛唐气象(两诗派两大家)盛唐诗歌是唐代诗歌的极度繁荣时期。

盛唐大致从唐玄宗开元元年到唐代宗永泰元年(713-765)。

风骨与声律兼备性情与声色融汇殷璠《河岳英灵集》:既闲新声,复晓古调;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

在群星璀璨的盛唐诗坛上,有两股潮流特别惹人注目。

一是出现了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比较有名的田园诗人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

综合了陶渊明咏写田园和谢灵运模山范水的传统而出以变化,以田园的情趣领略山水,又以山水的眼光观赏田园,较多地表现了诗人隐逸恬静的思想和闲适自足的情怀,做到色彩清淡,意境幽深。

唐代文学

唐代文学

四、唐代文学唐朝(618年—907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由盛而衰的转变时期。

给文学带来了昂扬的精神风貌,创造了被后代一再称道的盛唐气象。

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唐朝则是我国古典文学的成熟、繁荣的时代。

(一)唐代诗歌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诗,也是一代文学的标志。

唐诗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初唐诗歌(618—713)初唐时期是唐诗繁荣到来的准备阶段。

初唐前期,诗坛主盟者多为陈隋旧臣,齐梁诗风继续蔓延,主要诗人有虞世南、上官仪等人。

初唐后期,以上官仪和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等为代表的宫廷文人总结了齐梁以来在诗歌声调、韵律、对仗方面积累的经验,明确了古近体的界限,对律诗的定型及发展作出贡献。

而以“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为代表的中下层文人有意识地在拓展诗歌内容、开创新的风格上进行尝试。

他们的诗风,绮丽婉转,不脱六朝;刚健清新,启迪盛唐。

在律诗、歌行等体裁的创新上,也有所贡献。

继“四杰”之后,以更坚决的态度起来反对齐梁诗风,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表现了鲜明的创造革新精神的诗人,是陈子昂。

陈子昂不仅批判了当时“采丽竞繁”的文风,而且标举“风骨”、“兴寄”,并在创作实践上垂范。

他的代表作有《感遇》38首和《蓟丘览古》7首等。

盛唐(713—765)盛唐指的是开元、天宝这一时期。

这个时期唐朝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达到了顶点,士大夫满怀希望,情绪乐观,游宦从军,极为活跃。

现实生活的无限丰富与广阔,开阔了诗人们的眼界和胸怀。

众多著名诗人同时出现使诗歌创作大放异彩,形成唐诗的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边塞诗与山水田园诗成为最主要的两个创作派别。

边塞诗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崔颢、王之涣最为知名。

高适的代表作有《燕歌行》、《蓟门行》、《塞下曲》等;岑参的代表作有《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他们描写边塞的风光,表达建功的理想,抒发爱国的豪情,反映征战的艰苦,揭露将帅的腐败,开拓了诗歌题材的领域,加强了现实性。

唐宋代文学

唐宋代文学

传统要求小类对仗,例:名词可分为许多小类。 天文类——日月风云;地理类——山水江湖; 衣饰类——衣帽鞋袜;饮食类——茶酒饭菜; 文具类——纸墨笔砚;文学类——诗词书画; 植物类——草木花果;动物类——鸟兽虫鱼等。 颜色要对颜色,专用名词要对专用名词。 (05年高考,上联是: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 伟业 要求对出下联和给出横批)
4、变文和文人词
变文是佛经传入中国后产生的一种通俗的讲唱 文体。变文是近百年来才大量发现的唐代民间 文学的重要文献,在这以前很少有关于变文的 记载。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甘肃敦煌千 佛洞发现了两万卷藏书。许多变文抄本因而问 世。变文的发现,使我们的文学史上的一段空 缺被补上了,使我们明白了宋元以后的评话、 词、白话小说、弹词和鼓词等和变文或多或少 的联系。
2、时风昂扬,才路宽广。
“安社稷,济苍生”,知识分子受时代影响, 纷纷要求建功立业:“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 生。”;“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 州。”
唐代用人方面也较开明,它沿用了魏(220年) 设立的“九品官人法”,选任各地有声望的人 为“中正”,使他们就所知的人才,分别评定 为九等,作为朝庭任命官职的根据。
声调和谐:格律诗要讲究平仄,粘对。
①平仄及古今音调的变化。平仄是汉字的不同声调应 用于诗词格律的名称。古汉语把汉字分为四声:平、 上、去、入。根据“不平就是仄”的原则,上、去、 入是归入仄声的。现代汉语分:阴平、阳平——平; 上,去——仄。古汉语有的入声字跑到阴平、阳平中, 如别、发、国等,要注意分辨。因而有人今天写古诗 以现代汉语的四声为准。
③排律(也叫长律),凡超过八句的律诗都叫 排律,一般十句以上,多至上百句。有五言亦 有七言,但以五言为常见。
律诗的特点:必须对仗

唐代文学

唐代文学

二、唐代文学的主要式样
1.诗歌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唐代诗歌的空前繁荣,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 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现象。据明末胡震 亨《唐音癸签》的统计,唐人有别集者共691家。清 代彭定求等人编定的《全唐诗》所录诗人有2300余 人,著名诗人就有60多人,大大超过了战国至南北 朝著名诗人的总和,诗作有48900多首。又据中华书 局1982年出版的《全唐诗外编》搜集了佚诗2000多 首,再加上《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第4辑发表王 重民《补全唐诗拾遗》遗稿有未收入《全唐诗外编》 中的52首,再加上陈尚君的《全唐诗补编》,目前 能确认为唐诗的就有55000多首,比自西周到南北 朝流传下来的诗篇多出三倍以上。

《入朝洛堤步月》: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体物)
《王昭君》:
玉关春色晚,金河路几千。 琴悲桂条上,笛怨柳花前。 雾掩临装月,风惊入鬓蝉。 缄书待还使,泪尽白云天。 (粘对)
据宋人魏庆之《诗人玉屑》所载,上官
仪在总结齐梁时期沈约的‚四声八病‛ 之说和刘勰《文心雕龙· 丽辞》的‚言对、 事对、正对、反对‛之说的基础上,提 出自己的‚六对‛ 之说,对唐代近体诗 格律形式的完善的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而从声律上看,‚对时行宫庭中应制、 应诏诗的优劣衡定,和以后以诗取士的 评定标准,定了一个具体的尺度‛。
两星期内通读教材 闻一多《唐诗杂论》 陈伯海《唐诗学引论》 刘开荣《唐代小说研究》 刘扬忠《唐宋词流派史》
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中)
第二章 初唐诗歌
初唐诗人分为两大派:
一派是围绕在唐太宗和唐高宗、武则天
身边的宫庭诗人; 另一派是与宫庭关系较为疏远、或者是 飘游在山野之中的诗人。 各派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直接影响着 各派诗人诗歌创作的取向和诗歌风格的 形成。

唐代文学名词解释

唐代文学名词解释

新乐府运动:是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

“新乐府”一名,是白居易相对汉乐府而提出的,其含义就是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又名“新乐府运动”。

这类诗的特点是:自创新题,咏写时事,体现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

除白居易而外,元稹、李绅、张籍、王建也是这一运动中的重要作家。

白居易的《新乐府》五十首、《秦中吟》十首,元稹的《田家词》、《织妇词》,张籍的《野老歌》、王建的《水夫谣》,并为新乐府运动中的优秀作品。

上官体:贞观诗坛后期,出现了一位重要诗人上官仪(《奉和山野林秋》)。

他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诗作笔法精细而秀逸浑成,把五言诗的体物写景技巧大大地推进了一步,成为人们模仿取法的一种新的诗体,时人谓为“上官体”。

它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音响清越,韵度飘扬,有天然媚美之致,体现了一中国较为健康开朗的创作心态和雍容典雅的气度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型范式。

在唐诗发展史上,它上承杨师道、李白药和虞世南,又下开“文章四友”、沈佺期、宋之问。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五律。

他们大都生于唐贞观年间,创作活动集中于唐高宗至武后时期,都属于确有文才而自负很高的诗人,心中充满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

他们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

重视抒发一己情怀,诗中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有一种慷慨悲壮的感人力量。

他们是当时真正能反映社会中,下层一般士人精神风貌和创作追求的。

但“四杰”诗风并未完全摆脱当时流行的宫廷诗风的影响。

沈、宋:沈佺期、宋之问,是武后时期代表性的台阁诗人。

他们的诗歌创作多限于应制酬唱、咏物、赠别,点缀升平,标榜风雅,难免有词藻文饰,内容贫乏之弊。

在诗律方面,精益求精,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对律诗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两人最后完成了五律的定型。

(沈:《古意呈补阙乔知之》,宋:《渡汉江》)山水田园诗派:盛唐时期除李、杜两位伟大诗人外,还有很多成就很高的诗人,可大致分为两派: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

唐代文学史·第一章 唐代文学绪论PPT课件

唐代文学史·第一章 唐代文学绪论PPT课件
第一章
唐代文学绪论
.
1
第一节 唐代文学繁荣盛况及原因
❖ 一、唐诗繁荣的表现
❖ 1.诸体皆备
❖ 2.作家众多,名家辈出,作品数量多
❖ ⑴数量众多
❖ 清代编纂的《全唐诗》收录共2200余家, 录诗共四万八千余首。
❖ 比从先秦《诗经》到南北朝诗的总和多出两 三倍。
❖ ⑵作家如云,名家辈出
❖ 3.繁荣局面贯穿了唐朝的各个历史时期
❖ (1)科举制度促使文学的繁荣
❖ ① “以诗赋取士”影响了整个社会
❖ 有力地刺激了文化教育,使整个社会的 文化得到普及,形成了整个社会重视文 学的风尚。
❖ ②重视诗赋艺术技巧,讲究声律对仗
❖ ③“行卷”、“纳卷”、“温卷”对文
学创作有影响
.
5
❖ ④科举制度造成了漫游之风
❖ 开阔了文人的视野,也有利于文学修养 和文学技巧的提高
二、初唐四杰的创作特征及其诗歌主张
❖ (一)四杰生平及创作 ❖ 王 勃(650-676) 27岁; ❖ 杨 炯(650-694) 45岁; ❖ 卢照邻(634?-689 ) 56岁; ❖ 骆宾王(623-684?) 62岁。
.
20
四 杰 擅长诗体 代表作
❖5、文学自身的发展
.
7
第二节 唐诗的发展进程
❖ 一、四分法的来历 ❖ 1、南宋:严羽
❖ 诗有初唐体、盛唐体、大历体、元和体、晚 唐体。
❖ 2、元:杨士弘
❖ 杨士弘据严羽说,在唐诗选本《唐音》中分 唐诗为始音、正音和遗响;并分“唐初、盛 唐诗”、“中唐诗”、晚唐诗“。
.
8
❖ 3、明:高棅《唐诗品汇·总序》
❖ 田园山水诗派: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 建、祖咏、裴迪等为代表。

唐朝文学的代表作品

唐朝文学的代表作品

唐朝文学的代表作品唐朝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时期,它不仅是一段伟大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一。

唐代文学以其优美的诗歌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

作为代表作品的有《长恨歌》、《将进酒》、《枫桥夜泊》、《静夜思》等,这些文学作品代表了唐代文学的巅峰水平。

《长恨歌》是唐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

它是贞观年间诗人白居易所作,写于其在长安时期。

这首诗以才子佳人杨贵妃为主线,描绘了唐皇后武则天时期的盛世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诗歌优美、典雅、含蓄。

诗中描绘杨贵妃渐渐被亲族离散,娇艳被削,殉葬的悲惨命运,表现了唐代妇女的不幸命运,在中国文学史上确立了唐代诗歌的文化地位。

《将进酒》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首重要诗歌,它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李白。

这首诗取材于李白领导的士兵出征的实际情况,寄托了李白内心对生命的欢腾,表现了他的豪迈与军旅之凛然,体现了他精神上的高度。

全诗豪迈奔放,气势恢宏,具有强烈的鼓舞战士的作用,是唐代文学风气中的一道风景。

《枫桥夜泊》是唐代文学的又一篇代表作品,它是由唐代诗人张继所作。

这首诗写的是张继在夜晚,刚刚路过一座名叫枫桥的古桥,见到一个身穿古装的女子悲愁独立桥头的情景。

张继对这个女子表现出了强烈的同情之情,并从中领悟到了生命的无常和历史变迁的意义。

这首诗的高度凝练以及有深情的意蕴,使其成为唐诗中最著名的篇章之一。

《静夜思》是唐代最著名的诗歌之一,它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李白。

这首诗是李白在感叹自己的过去经历时所作的短诗,它包含着诗人深厚的人生感悟以及对生命的追求。

诗歌寥寥数语,却道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深思维,思维也蕴含了他对于人生发展的感悟以及对时代变迁的反思。

总之,唐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诗歌、散文以及小说的文学风貌在唐代达到了巅峰。

这段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品《长恨歌》、《将进酒》、《枫桥夜泊》、《静夜思》等为后人留下了至今仍然引人入胜的文学珍品,同时,也为我们揭示了唐代文化的璀璨辉煌。

唐代文学1

唐代文学1
唐代文学
绪论





唐代国力与文学 一.唐代经济与文学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 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 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 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 周宣中兴望我皇,洒血江汉身衰疾。 杜甫《忆昔》


科举行卷对唐传奇兴起的影响 时政的昏暗 安史之乱,甘露之变,牛李党争,方镇割据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 社。 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古籍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唐诗史分期及其阶段性特征 明代高棅在《唐诗品汇· 总序》中将唐诗的发展分成初、 盛、中、晚四个阶段: 初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玄宗开元初(713)近百 年。 盛唐:玄宗开元元年(713)――代宗大历元年(766)约 五十年。 中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文宗开成元年(836)约 七十年。 晚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哀帝天祐四年(907)约 七十年。



知名文人赴考次数 大中以前的著名文人,也有屡试未第的情况,比如韩愈四次考取,李商 隐五年考取,像孟郊考了近十年才登科,贾岛考十年未取的情况尚为极 少数,至于顾非熊角逐举场三十年方得一第,系独一无二。而张籍、白 居易、刘禹锡、柳宗元、杜牧等皆一举成名。但大中、咸通以后,著名 文人中非但没有一举及第的,对于绝大多数文士来说考十年以上能够及 第即属幸运。韦庄考了三十多年及第,韩偃考了二十四年及第,吴融考 了二十四年及第,黄滔考了二十四年及第,杜荀鹤考了近三十年及第, 郑谷考了二十年及第,徐寅考了十七年及第,卢延让二十五举方登一第, 诗人曹松苦战到七十多岁才博得一第。 二.科举考试以外的仕进之路 一是求当权大官为之“论荐”,即向朝廷举荐求官。 二是到方镇幕府做一段时间的幕僚,再争取被举荐得官。例如岑参、 高适、韩愈。

唐代文学常识6篇

唐代文学常识6篇

唐代文学常识唐代文学常识6篇唐代文学常识1(一)唐诗1、初唐四杰:“王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王勃《滕王阁序》,杨炯《从军行》,卢照邻《长安古意》,骆宾王《帝京篇》、《咏鹅》。

2、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侠客行》《春思》《秋歌》等。

3、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代表作有《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4、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代表作《无题》,《锦瑟》。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著有《樊川文集》。

5、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有“诗佛”之称。

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代表作有《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等篇。

6、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王之涣《登鹳雀楼》。

7、人民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二)散文1、韩愈,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名的散文有《师说》、《马说》。

2、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三)书法唐初四家:欧阳询、虞世南、禇遂良与薛稷代表了初唐风格。

盛唐时期:张旭、怀素、颜真卿和柳公权等欧阳询:唐初书法家,以楷书最工,独创“欧体”。

唐代50个诗人

唐代50个诗人

李白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旧唐书》记载李白为山东人;《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杜甫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

官场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中国古典文学唐代文学概述学习教案(1)

中国古典文学唐代文学概述学习教案(1)

中国古典文学唐代文学概述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典文学》教材第三章“唐代文学”部分,详细内容包括对唐代文学的历史背景、文学形式、主要作家及其作品的概述。

重点分析唐诗的韵律美、意境美以及它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唐代文学的历史背景,掌握唐代文学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对唐诗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引导他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唐诗的韵律美、意境美的理解和鉴赏。

重点:唐代文学的历史背景、文学形式、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古典文学》辅助读物、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唐代绘画,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内容,进而引导他们了解唐代文学的历史背景。

2. 新课内容:讲解唐代文学的基本知识,重点分析唐诗的韵律美、意境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们选取一首唐诗,分析其韵律美和意境美,进行课堂分享。

4. 例题讲解:以《静夜思》为例,讲解唐诗的韵律和意境,分析诗人的情感表达。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另外一首唐诗的韵律和意境,并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唐代文学概述历史背景文学形式主要作家及其作品2. 唐诗韵律美与意境美韵律美意境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登高》一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并阐述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2. 答案:待学生完成作业后,统一批改并给出标准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的唐代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与例题讲解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应紧扣唐代文学的核心,突出唐诗的韵律和意境。

唐代的文学作品

唐代的文学作品

唐代的文学作品
唐代被视为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巅峰之一。

在唐朝的历史时期,文学也是十分繁荣的,大量的文学作品被创作出来,而其中最知名的当属唐诗。

唐诗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文学形式之一,它的创作方式逐渐由五言调整为七言,而且也不再局限于官方文化内部,这种文学形式逐渐流行到社会上。

在唐诗中,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望岳》、白居易的《长恨歌》等作品成为了绝佳的代表作品。

除了唐诗以外,唐代的散文也是极具特色的。

唐人的散文是中小学课本中常见的,如韩愈的《师说》、刘禹锡的《陋室铭》、白居易的《浪淘沙·北征》等等。

说起唐代的散文,还可能会想起李商隐和苏轼,他们的散文清新幽默,感性而不失理性,具有优良的艺术品质,更是唐代散文的代表作品。

此外,唐代的小说也不容失视。

唐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主要创作题材为武侠、神怪和女性,题材涉及历史、神话、战争等,代表作有《世说新语》、《搜神记》、《聊斋志异》等。

在这些小说中,人物形象丰满、情节跌宕、语言生动而优美,其间
还夹杂着许多神秘的色彩和神奇的形象,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奇妙
的世界。

最后,唐代还有着著名的歌舞,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美妙的旋律,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舞蹈和诗词文学,成为了唐代文学艺术的
一部分。

代表作品有《霓裳舞》和《长乐舞》等。

在唐代,文学作品,尤其是唐诗,被大众广泛地欣赏和流传。

许多经典的作品至今依然是人们喜欢的读物,被用来教育和启迪
人们的心灵。

唐代文学作品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世界文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为了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缺
少的一部分。

了解唐代文学

了解唐代文学

海裹防行道相萧 水头河人哭送萧 ,,,,,,, 武归便行哭尘行 皇来至人声埃人 开头四但直不弓 边白十云上见箭 意还西点干咸各
车 行
村 未戍营行云阳在
啾收草
鸡西 万 已边田频霄桥腰
!。。
。。 落 。。。。。。。

杜甫诗作概览
炙杨后箫黄犀紫就背头绣态三
手花来鼓门箸驼中后上罗浓月
可雪鞍哀飞厌之云何何衣意三
31
柳宗元和中唐其他家
柳宗 元
其他 家
散文成就最高,大体可分为论说、寓言、游 记、传记、骚赋五类。开创了具有独立意义 的山水游记,被后人视为游记之祖。山水游 记大多写于永州。柳诗总体风格清朗疏淡、 幽峭深婉。代表作《永州八记》《柳河东集》 苏轼称柳诗:“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 美。”“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15边塞四诗人Fra bibliotek《别董大》 《塞上》 《燕歌行》
➢ 自觉地批判齐梁文风(一种华而不实的绮靡文 风),主张抒发真情实感。
➢ 内容上都有较大开阔。 ➢ 为结束齐梁文风开启盛唐之音作出功不可没的贡
献。
10
陈子昂
比四杰更明确地批判了齐梁之风,为唐代文学的发展指 明了正确方向。他明确批判了六朝以来“采丽竞繁”、“逶 迤颓靡”的不良文风。且大力提倡汉魏与正始之音,并准确 地概括出它们最主要特色:“风骨”与“兴寄”。陈子昂的 《感遇》三十八首是模仿阮籍《咏怀》二十八首而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9-18
3
3、中唐时期 这是唐代文学平稳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唐代文学逐渐从 盛唐时期的高亢热烈的基调转为冷静沉稳,多少还带一点忧伤。 4、晚唐时期 这是唐代文学的衰落时期。文学的基调和主题是对国家和 朝代衰落的哀伤和悲愤。 (补)诗体知识 唐代以前:诗经(四字一句)-楚辞(五言句、七言句)-汉乐 府(四言、五言、杂言)-汉末文人五言诗-魏晋南北朝永明体 (开始讲究声律) 唐代有了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分类: 古体诗(古风)——从《诗经》开始直到唐代以前的诗歌,由于 写作在形式上较为自由,没有音韵格律的限制,也没有句式的要 求,这样的诗歌,叫做“古体诗”。具体有四言、五言和七言、 杂言和乐府诗。
2014-9-18
5
1,平仄,就是按照汉语的声调来安排诗歌发音,在格律诗中表 现为“平”、“仄”互押。平(平声)与仄(上声、去声、入声) 七律的标准平仄方式有两种:平起式和仄起式 平起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律的标准平仄方式也有两种:平起式和仄起式 平起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014-9-18
11
陈子昂 诗文革新主张:1,批判建安正始以后的形式主义文风; 2,提倡汉魏风骨,风雅兴寄。 风:气势格调;骨:有内容; 风雅:诗经现实主义传统; 兴寄: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以比兴手法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 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感遇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2014-9-18
9
初唐后期:荡涤六朝余风,律诗格式固定,明确古、近体界限, 诗歌从内容到形式皆为盛唐诗歌大兴奠定基础。 代表人物:陈子昂(倡导诗歌革新) 代表作品: 沈佺期 独不见 卢家少妇郁金堂, 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 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 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 更教明月照流黄! 宋之问 度大庾岭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2014-9-18
4
唐代主要是五言古体和七言古体及乐府诗。 近体诗(格律诗)——到了唐代,诗歌有了创作规范,诗人们写 诗按照固有的格律来写,必须以规定的声调和平仄来结构诗歌, 句式也有严格要求,这样的诗歌,叫做“近体诗”。主要有五言 和七言律诗(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五言和七言绝句。 格律诗的知识介绍 格就是格式,所以格律诗有固定的格式:一是句数固定(每首八 句的为律诗,每首四句的叫绝句,超过八句的叫排律); 二是 字数固定(每句五个字的为五言诗;每句七个字的为七言诗)。 律诗要分联,凡两句相配,就是一联,分为四联。第一联叫“首 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 联”。 律就是声律与韵律,由此要遵守发音规则,讲究声律和韵律美。 具体有以下一些特点和要素:
唐代文学(一)
唐代文学概说
唐代文学的总体特点: 1、从内容上看:唐代文学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描写范围包罗 万象,是前代文学所不能比拟的。最主要的是,唐代文学对理想 的浪漫主义抒怀和对社会的现实主义的写照都达到了中国文学的 最高峰。 2、从形式上看:唐代文学把中国文学的诗歌形式发展到了极为 完备的程度,使中国诗歌达到了极为精致,后人难以企及的地步。 中国的格律诗在唐代完全成熟,达到了顶峰。 从各个体裁的成就看: 1,诗歌:数量巨大,作者众多;各体皆备,成熟精美;流派竞 出,风格多样;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技法创新,百花齐放。 2,散文:创作繁荣,成就斐然。(尤其是古文运动) 3,传奇小说:唐传奇标志小说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柳毅 传》、《李娃传》等)
2014-9-18
8
初唐中期:庶族文人占据文坛,完成永明体向律诗演变。 代表:初唐四杰“王勃、卢照邻、骆宾王、杨炯”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杨炯 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 雪暗凋旗面 ,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 卢照邻 长安古意(节选)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岂相识。”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骆宾王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哪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2014-9-18
7
隋朝文学(略) 代表作家:薜道衡《人日思归》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两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初唐文学
唐文学大发展的准备时期,主要贡献为:开拓了诗歌题材,逐步 用刚健清新的文风取代六朝习气;确立律诗这一形式。 大致可分三个时期: 初唐前期:宫体诗充斥诗坛,唐太宗李世民为中心的贞观诗人群 王绩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014-9-18
2
4,词:唐五代兴起的合乐而歌的新诗体,由民间曲子词发展到 文人词。 5,变文:通俗的讲唱文学。 6,赋:形成讲求声律、对偶的律赋。 唐代文学繁荣发展的原因包括社会原因和文学自身的原因。 唐代文学的分期 唐代文学分为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是: 1、初唐时期。 这是唐代文学形成自己基本特点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格律 诗得到了基本的定型,文学的内容也突破了前代的限制。 2、盛唐时期 这是唐代文学的顶峰时期,也是中国文学的顶峰时期之一, 即文学中的“盛唐气象”时期。
2014-9-18
6
仄起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对仗 就是格律诗中词句的对偶。一联内的上下两个句子的 结构相同或相似,词义相对或相关 。 李白的七律《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you,凤去台空江自流liu。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qiu。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zhou。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chou。 3,押韵 在标准格式里,除第一句要押韵外,其余偶数句均要押 韵,即这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要使用同一个韵部里的字。
2014-9-18
Hale Waihona Puke 122014-9-18
10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