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 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 1.1.1 原子核外电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1.1.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1.1.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1.1.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目标导航】
1。
知道核外电子能量高低与分层排布的关系.
2.能够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写出常见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自主学习】
一、原子结构
1.原子的构成
2.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
以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例:
[议一议]
1.原子形成阳离子或阴离子后,其电子层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2.有下列简单离子:①Na+、②Mg2+、③S2-、④Cl-、⑤K+、⑥F-
(1)与Ne电子层结构相同的是________;
(2)与Ar电子层结构相同的是________;
(3)画出下列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②________、③________ 、⑤________、⑥________。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层
(1)定义:人们把核外电子运动的__________叫做不同的电子层。
对于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是______排布的。
(2)分类
电子层(n) 1 23 4 5 6 7
符号
离核远近
能量高低
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议一议]
1.核外电子为什么是分层排布的?
2.最外层是不是一定最多排8个电子?M层一定容纳18个电子吗?
3.单核离子的最外层电子一定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吗?
4.请你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
(1)为什么钠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氯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2)为什么Na、Mg在化学反应中表现还原性,而O2、Cl2在反应中容易表现出氧化性?
【难点突破】
一、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以Na为例)
2.离子结构示意图
(1)金属元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Mg:―→Mg2+:
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
(2)非金属元素原子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F:―→F-:
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
例1 在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微粒中,属于原子的有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阳离子的有________;属于阴离子的有________;属于同种元素的有________。
分析以上各图,请总结出原子和离子的区别: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总结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变式训练1 具有下列结构示意图的微粒,既可以是原子又可以是阴离子和阳离子的是
()
规律总结离子结构示意图:核电荷数1~18的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个或2个;
原子结构示意图:核电荷数1~18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8个(稀有气体除外)。
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及其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1.关于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理解
(1)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中的各项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满足其中的一项,必须同时满足各项要求。
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里,即电子先排满K层,当K层排满再排L 层,排满L层才排M层,但是不能继续向后推电子排满M层后,再排N层。
如钾原子按这种排法,其原子结构就如图1所示,虽然M层排9个电子并不超过最多18个,但是与最外层不能超过8个电子相矛盾,所以钾的核外电子排布结构如图2所示.
(2)最外电子层中排满8个电子(He为2个)的电子层结构为相对稳定结构,其他的电子层结构为相对不稳定结构。
不稳定的电子层结构在一定条件下要变为稳定的电子层结构。
如
(Na)错误!(Na+),(O)错误!(O2-)。
2.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元素类别稀有气体元
素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
原子最外
层电子数
8(He为2)一般小于4一般大于或等于4
关键提醒(1)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有关.
(2)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元素的化合价的数值与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4时,既不易失去电子也不易得到电子,所以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例2 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
A.某原子K层上只有一个电子
B.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
C.某离子L层和M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层的4倍
D.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方法规律解答此类问题通常要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利用反例法、假设法或特殊值代入法.
变式训练2 已知核电荷数1~18的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B〈C,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元素的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C元素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1个。
D的原子核外K层、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M 层电子数的2倍,试推断:
(1)元素的名称:C________,D________。
(2)原子结构示意图: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方法规律可以利用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特殊性推断元素。
例如:①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错误!H;②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原子:H、Li、Na;③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He、Be、Mg;④最外层电子数=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C;⑤最外层电子数=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O;⑥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的原子:H、Be、Al;⑦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2倍
的原子:He、C、S;⑧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3倍的原子:O;⑨最外层电子数=内层电子总数一半的原子:Li、P;错误!次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Li、Si;⑪内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一半的原子:C;⑫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
【当堂过关】
1.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2.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氟离子的是()
A. B.
C. D.
3.今有A、B两种原子,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B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为A 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A和B分别是()
A.Si和Na B.B和H
C.Cl和C D.C和Al
4.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名称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信息元素名称原子结构示意
图
A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
一半
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1.5倍
C元素+1价离子C+的电子层排布与Ne相同
D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
1
3
5
(1)元素Y的原子获得3个电子或元素X的原子失去2个电子后,它们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X、Y两种元素的单质在高温下反应得到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__。
(2)下列原子中,最容易形成阳离子的是________。
a。
b. c. d.
6.A、B、C、D、E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其中A为非金属元素,C是金属元素;A、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B和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B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E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1。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五种元素的元素符号:
A.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E。
____________。
(2)画出B、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画出E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角度分析C元素的化合价为什么为+1价?
学案答案精析
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自主学习
一、1.质子中子核外电子
2.各电子层排布的电子数电子层(从里到外依次为K层、L层、M层) 核电电荷数
议一议
1.原子形成阳离子后,要减少一个电子层,形成阴离子后电子层数不变,但最外层电子数增多,它们都达到了稳定结构。
2.(1)①②⑥(2)③④⑤
(3)
二、1。
(1)不同区域分层(2)(从左到右,从上到下)K L M N O P Q 由近及远由低到高
2.最低较高8 2 18
议一议
1.因为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相近的电子在同一电子层。
2.不是,若K层为最外层,最多排2个电子;不一定,当M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8个电子。
3.不一定,如Li+、Be2+最外层达到2电子稳定结构,而H+最外层已经没有电子。
4.(1)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容易失去这个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因此钠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只需得到1个电子便可达到稳定结构,因此氯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1价。
(2)Na、Mg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个和2个,容易失去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因而Na、Mg 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O原子、Cl原子最外层分别为6个和7个电子,容易得到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因而O2、Cl2在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
难点突破
例1 ②⑤⑥①④③④和⑤
(1)原子整体上不显电性,离子显电性
(2)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离子核内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
(3)离子的最外层一般是8e-(只有一个电子层时为2e-)的相对稳定结构
解析同种元素的微粒,质子数一定相同,原子呈电中性;对于阳离子而言,核电荷数必大于核外电子数;对于阴离子而言,核电荷数必小于核外电子数。
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可以从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大小关系、微粒电性等方面考虑。
变式训练1 C [A项中,x=13,为Al原子,错误;B只能为氮原子,x=7,错误;C项中,若x =18,为Ar原子,若x=17,为Cl-,若x=19,为K+,正确;D只能为氯原子,x=17,错误。
]
例2 B [K、L、M电子层上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分别为2、8、18;K层上可排1个,也可排2个,A正确;当M层上排有电子时,L层上一定排满了8个电子,而M层最多只能排18个电子,所以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即32个,是不可能的,B不正确;L、M层填有
电子时,K层电子数为2,则其L、M层的电子数均为8个,离子具有结构,离子可能是S2-、Cl-、K+、Ca2+等,C正确;如O2-的结构示意图为,其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D正确。
]
变式训练2 (1)氯磷(2)
解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A元素次外层只能排2个电子,核电荷数是2+4=6,是碳元素;B元素M层上排有电子,则L层上排有8个电子,核电荷数为2+8+4=14,是硅元素;核电荷数1~18元素中,次外层电子数是2个或8个,那么C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个或7个,核电荷数是2+1=3,是锂元素,或核电荷数是2+8+7=17,是氯元素,由于质子数B<C,故C 是氯元素;D元素M层排有电子,说明K、L层已排满,核电荷数为2+8+5=15,是磷元素。
当堂过关
1.C
2.A [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9。
]
3.D [设A原子L、M层电子数分别为x、y,依题意,A、B两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为
电子层K L M
A原子2x y
B原子22x y+3
B原子的M层至少有3个电子,因而其L层的电子数必然是8,求得x=4。
对A原子来说,L 层有4个电子时只能是最外层,即y=0,y+3=3.因此,A、B分别为碳原子和铝原子,D正确.]
4.(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硅硼钠氧
5.(1)Mg3N2(2)b
解析(1)根据题目不难推出X、Y元素分别为Mg、N,Mg、N形成的化合物中,Mg显+2价,N 显-3价,所以X、Y单质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为Mg3N2。
(2)a项原子最外层为4个电子,既难得电子,又难失电子,不容易形成阳离子和阴离子;b 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而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容易形成阳离子;c原子最
外层7个电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而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容易形成阴离子;d原子最外层已经达到2电子稳定结构,不能形成离子。
6.(1)H O Na S Cl (2)
(3)钠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易失去而形成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表现为+1价。
解析由A为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非金属元素,知A为氢元素;由B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 层电子数的3倍,知B为氧元素;又D和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核电荷数小于20,知D为硫元素;由C的核电荷数介于B(O)与D(S)之间,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知C 为钠元素;由E的核电荷数大于D(S)小于20,且该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1,知E为氯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