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童谣教学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童谣教学实施方案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对童谣的兴趣,激发其学习欲望,促进语言、音乐、情感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
2.通过童谣教学,培养幼儿的语感和音乐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通过童谣教学,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
1.选择优秀的童谣,包括《小兔子乖乖》、《两只老虎》、《找朋友》等,内容简单易懂,旋律优美。
2.教学内容涉及童谣的歌词、旋律、节奏等,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
3.通过童谣教学,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三、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布置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体验童谣,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游戏教学法,设计各种童谣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童谣,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3.歌唱教学法,通过唱歌的形式教授童谣,让幼儿在歌声中感受童谣的魅力,增强学习的感染力和记忆力。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老师在课堂上布置各种情境,如“动物园”、“家庭”等,让幼
儿在情境中体验童谣,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游戏互动,老师设计各种童谣游戏,如“找朋友”、“跳一跳”等,让幼儿
在游戏中学习童谣,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3.歌唱表演,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唱歌,让幼儿在歌声中感受童谣的魅力,增强
学习的感染力和记忆力。
五、教学评价。
1.观察评价,老师观察幼儿在童谣教学中的表现,包括对歌词的理解、对旋律
的把握、对节奏的掌握等。
2.记录评价,老师记录幼儿在童谣教学中的表现,包括对歌词的表达、对旋律
的演唱、对节奏的跟唱等。
3.综合评价,老师综合观察评价和记录评价,对幼儿的童谣学习情况进行全面
评价,指导幼儿的学习和提高。
六、教学反思。
1.教师反思,教师对本次童谣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得失,为下一次教
学做好准备。
2.家长反馈,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童谣学习情况,促进家
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七、教学心得。
通过本次童谣教学,幼儿在欢快的歌声中学习了优秀的童谣,增强了语言表达
能力和音乐表现力,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了社交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注重情境教学,游戏教学,歌唱教学的结合,让童谣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