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网络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BIM网络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设计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过程中采用BIM网络技术,应重点设计相关的系统架构和功能模块,完善整体系统的功能,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效果和水平,确保在新时期的环境下能够利用BIM网络技术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效果和水平,确保整体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BIM网络技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1BIM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以往的研究集中于BIM和其他领域的研究文献,如BIM项目管理领域、绿色建筑BIM、基础设施BIM和设施管理BIM。

通过BIM创作工具和BIM的建筑性能分析(BPA)工具,可以提供工程结构分析、建筑能源分析、施工进度和进度跟踪等服务。

国际建筑业分析师杰瑞在2002年提出的BIM成为行业标准术语后,BIM得到了广泛使用。

Autodesk的大型制图公司也积极推广和推荐使用BIM以及其从属软件应用,因此BIM的概念被用于建筑管理的行业。

作为一种提高工效和降低支出的方式,由于它的便捷性和创新性,使得它在建筑施工的各个阶段都能制定出全面的管理措施。

在BIM相关研究基础上,基于科学计量分析,BIM研究与新兴技术,如增强现实技术(AR)、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物联网(IoT)的结合也称为建筑工程管理领域的重要方向。

学者们AR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结合在建筑和民用实践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已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

有学者从统计学的角度出发作为起点,总结了建筑管理行业中基于BIM-GIS集成的发展趋势和机遇。

BIM与新兴技术的融合正备受瞩目,AR、GIS、物联网和其他新兴技术成为AEC行业范式转变的新驱动力。

2BIM技术特点
2.1可视化
线条绘制成图是较为常见的施工图纸呈现形式,普遍由设计人员进行二维平
面图纸绘制,因设计人员个人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且建筑风格也未统一,致使在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频繁出现错误理解而引发各类风险,给建筑工程项目造成不
必要的损失。

可视化是BIM技术鲜明的特点,将其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信息管理者,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施工图纸在此方面使用时存在的不足,又能借助配套软件
搭建三维建筑立体模型,以三维立体的形式呈现建筑工程项目。

例如,利用BIM
技术将工程项目各部位数据以电子信息的形式进行连接,搭建项目建设数据模型,让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等其他参建人员更加直观地了解建筑工程项目,并满足设计、建造、运营等各环节之间良好互动与反馈的需求,进而实现精细化管理建筑
工程项目。

2.2模拟性特点
BIM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模拟性特点,除了能够在工程项目设计构建模
型期间进行建筑工程结构的模拟,还能利用三维技术和四维技术等弥补传统图纸
设计的问题,提升工程项目设计的直观性;系统化进行工程的模拟,使建筑工程
项目管理部门和施工部门都能以BIM模型为基础,全面深入掌握工程项目的实际
情况,通过三维模型和思维模拟的形式,准确地反映出工程的施工流程,为项目
的有效管理提供保障。

另外,BIM技术还具有可视化、关联性、一致性的特点等,建筑工程项目管
理过程中采用先进的BIM技术,能够直观、客观了解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科学
有效完成相关的管理工作,不断提升项目管理的效果和水平,全面发挥各类管理
方式和措施的作用,促使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有效地提升,达到预期的施工管理目的。

3基于BIM网络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3.1建筑工程项目准备与策划阶段
根据工程项目建设实际情况,利用BIM技术模拟性,对项目中各分项工程进
行模拟,并在系统中搭建项目3D模型,参与工程建设的多方主体均可通过该三
维模型开展相关模拟试验活动,判断项目施工方案可行性,确认是否存在设计缺
陷并对其进行修正。

因该系统中的数据具有集成性、共用性的特点,均可满足搭
建准确的项目3D模型与平面设计图纸绘制等要求。

例如,内置建筑工程建设项
目档案文件类别,也可根据各地、各项目实施细则进行调整,并设置各文件类别
的密级、保存年限等属性。

各模板内置计算公式,在数据填写时,需依据其他基
础数据计算的数据值,无需手动计算输入,系统会按照要求自动计算填入,提高
项目文档信息处理效率的同时,也省去了不必要的操作环节。

3.2系统功能的设计
3.2.1项目前期策划管理功能
该功能主要就是进行工程项目前期规划文件的保护和存储,为后续的查询提
供便利,还能对文件进行编码处理,编码之后不可进行改变,需要保证编码体制
的唯一性,每个编码都应和文件信息相对应,为项目前期的策划管理工作提供基
础保障。

同时,在项目前期策划的过程中还能进行数据信息的统计分析、存储等,充分发挥BIM技术的作用价值。

另外,在完成工程项目前期策划工作后,将策划
数据信息输入系统,自动化生成工程项目的模型,也能通过模型的分析和研究,
明确前期策划工作的问题,提出能够优化和完善前期策划工作模式的建议措施,
进一步提升前期策划工作的效果。

3.2.2BIM模型显示功能
为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工作人员能够利用网络实时性进行各类施工任务的传递
和共享,确保信息的共享效果和交互效果,应利用现代化的BIM服务器,高效化
进行各类数据信息的集成管理,全面、客观显示BIM模型,便于施工人员和管理
人员按照模型的内容开展工作,例如:采用WEBGL服务器,能够有效进行项目施
工数据的网络化处理,同时利用APU开发以WEB为基础的原型,还能将BIM模型
转变成为工程项目施工3D场景,直观进行模型的显示和展现,使施工部门和管
理部门能够全面掌握工程项目的施工情况,有效完成各项管理工作。

另外,还可
以应用WEB浏览器脚本语言进行交互程序的编写,在全面显示BIM模型的同时,
按照项目施工管理的情况完成模型场景和信息的查询管理,为各项管理工作的有
效开展和落实夯实基础。

3.3加快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搭建
大量数据是实现BIM技术应用的重要支撑,在项目设计阶段,基于BIM技术
搭建完善且覆盖更加全面的信息交流平台,并通过建立的BIM模型,为建筑工程
项目信息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强力支撑,避免因数据更新不及时而直接影响整个工
程项目设计。

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特点与使用性质,建立符合其管理基本需求
的BIM技术交流平台与精确度较高的建筑模型,解决建筑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方面
一直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

同时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做好BIM技术推广工作,其目的是保证BIM技术应用规范性,项目信息管理标准性,使其能够有效促
进建筑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水平提高,以BIM技术手段的运用加强项目质量与管理
效能。

例如,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通过BIM技术交流平台辅助现场指导施工,帮助项目部门在短时间更加快速地确定施工方案,并利用BIM模型与工程进度、
项目成本数据之间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加强项目成本管控,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投
资效益的同时,也能有效避免额外项目成本增加。

或者再通过该交流平台为各部
门之间进行三维设计和多专业综合协调提供方便,增强各部门之间工作协调性,
减少各专业之间的冲突及其带来的设计变更,减少二维图纸无法发现的功能布局、建筑空间碰撞等引起的变更,进而节约项目工期和成本,也能保证建筑工程在既
定周期内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真正做到各阶段各参与方信息共享,避免信息
沟通不畅带来的变更或返工。

结论
综上所述,可视化、模拟性、协调性等是BIM技术明显的基本特点,将其应
用于建筑工程项目信息管理中,不仅有利于提高项目信息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也能积极推进项目信息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与此同时,也要重视专业人才
的引进和培养,将BIM技术应用落实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提升各类项目信息利用率,从而为实现建筑工程高质量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罗娥樱,张丽巧.建筑工程项目信息管理中BIM技术的有效运用[J].四川建材,2021,47(11):178-179.
[2]史正元,陈绍伟,黄昌龙.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08):73-74.
[3]许志文.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21.
[4]吴铄滨.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福建建
筑,2021(04):102-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