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山东省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山东省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5f0e6f16bec0975f565e212.png)
山东省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2015高一上·哈尔滨期中)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及:到达B . 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及:及时C .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及:涉及D .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及:比得上2. (2分) (2017高一上·常熟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 .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相与枕藉乎舟中C . 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D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3. (2分) (2017高一下·银川期中) 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B . 四弦一声如裂帛C .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 . 或师焉,或不焉4. (2分) (2016高一上·定兴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词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沛公军霸上②吾得兄事之③项伯杀人,臣活之④范增数目项王⑤常以身翼蔽沛公⑥籍吏民,封府库A . ①②④⑥/③⑤B . ①④/②⑤/③⑥C . ①④/②⑤⑥/③D . ①④⑥/②⑤/③5. (2分) (2015高一上·桐乡期中) 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下列句子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 . 不拘于时B .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C .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D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6. (2分) (2019高三下·唐山模拟)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冠军,冠军将军。
本指列于诸军之首。
今常指体育运动等竞赛中的第一名。
淄博市高一上学期语文入学考试试卷
![淄博市高一上学期语文入学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a93e89fcf84b9d529ea7a5a.png)
淄博市高一上学期语文入学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5高一上·枣阳期中)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 央浼(měi)傩(nuó)神档(dàng)案扑朔(sù)迷离B . 畏葸(xǐ)尺牍(dú)处(chù)方自怨自艾(yì)C . 猗(yī)郁榫(sǔn)头熏陶(táo)锱(zī)铢必较D . 訾(chǐ)詈弄(lòng)堂洁癖(pǐ)噤(jìn)若寒蝉2. (2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读罢《故事新编》,终于,我们恍悟:那夷弈、女娲、墨子、宴之敖、眉间尺,不正是鲁迅先生本人传神的自画像吗?B . 高尔基说,小说是“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历史,”鉴赏小说要寻味特定时代人物的思考、憎爱和追求。
C .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
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D . 上海的越剧,沪剧,河南的豫剧,安徽的黄梅戏,在这次汇演中极为引人注目。
3. (2分) (2017高一上·葫芦岛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 在中国传统中,文史哲是不分家的。
这倒不是说中国的文史哲没有分别,而是说它们都是相关联的,不能彼此绝缘的状态下孤立地追求。
B . 桃花是山东肥城市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境内10万亩桃花林,每年春天烂漫的桃花漫山遍野,自然错落,隔而不断,被誉为“世外桃源,人间仙境”。
C . 家是温馨的港湾,楼道则是通向港湾的必经之路,这条路走得顺不顺畅,影响着居民居住的幸福感;楼道也是一面透视镜,反映着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
D . 在改善医疗服务过程中,我们强调要同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分级诊疗,否则现在备受关注的大医院人满为患是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的。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6284a5fa8956bec0975e3ea.png)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我的脑海里,油纸伞是江南最美丽也是最遥远的一个梦了。
记得儿时,在滴滴答答的雨帘下,我们撑开油纸伞,一爿爿烟雨葱茏..的天地近在眼前,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田园风光纷至沓来,让人()进入梦境。
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油纸伞,它于何时何地发明,又是哪一个独具慧心的匠人所造,现已无从考证。
但我想,油纸伞的出现,一定是在江南,被潇潇暮雨氤氲..着的江南,很容易使人产生创造的灵感。
于是,一把把油纸伞,从江南仄仄的小巷里走出,伞下的人或是明眸浩齿....的女子,或是一袭青衫的书生,静静地在雨中沉思、遐想或踟蹰彷徨....,那么宁静,那么()。
或是两把油纸伞交错磕碰而过,蓦一回首....,便擦出了爱的火花,产生了如水的柔情。
正像在《雨巷》里徘徊..的诗人,苦苦等待着眼睛里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
也正像民间传说中的《白蛇传》里,是油纸伞()了许仙、白娘子的一段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
1.文中加点的词或短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葱茏纷至沓来B.氤氲明眸浩齿C.一袭青衫踟蹰D.蓦一回首徘徊2.依次填人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忽然典雅演示B.忽然文雅演绎C.恍然典雅演绎D.恍然文雅演示3.依次填人第一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只有在那些发黄的典籍里②能模糊地见到它们的赝品③这个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④也只有在以假作真的影视画面里⑤还能依稀看到它们的影子A.①③②④⑤B.③④①②⑤C.③①⑤④②D.①②④⑤③【答案】1.B2.C3.C【解析】1.试题分析:B明眸浩齿——明眸皓齿。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试题分析:恍然:仿佛。
忽然:表示情况发生刘迅速而出乎意料。
文雅:形容言谈举止温和有礼貌。
典雅:优美不粗俗。
演示:利用实验或实物、图表把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显示出来。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f9c243a76e58fafab0035b.png)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测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留。
第Ⅰ卷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位置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字词的注意或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A.百舸(gě)橘(jú)子洲遒劲(强劲有力)B.峥嵘(zhēng róng)携(xié)遏(è)制C.漫江(满)寥(liáo)廊挥斥(斥责)D.惆怅(chàng)稠(chóu)密辟谣(pì yáo)2.“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这个诗句的常序应当是()A.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去。
C.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D.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3.对《再别康桥》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然别离时那富于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B.诗人把潭水比作天上被揉碎了的彩虹,与浮在潭面上的水藻相杂,沉淀在潭水的深处,幽幽的、醇醇的,如梦一般。
C.诗中笼罩着一种宁静、安谧的氛围,水草、柔波、彩虹、星辉,恰当地衬托了诗人静默、悠然的心境。
D.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
4.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躲在乡愁里,才发现______________①我不是无根浮萍②不是断线的风筝③不是世俗风雨中无处栖身的孤雁A.③②①B.①③②C.①②③D.②③①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二、(6分,每小题3分)(一)、阅读卞之琳的《断章》,完成6—7题。
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月考试题
![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月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eae292cbcd126fff7050b2a.png)
淄博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月考检测试题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宴.请偃.卧都江堰.揠.苗助长B.疏浚.唆.使织布梭.怙恶不悛.C.弹劾.骇.然下巴颏.言简意赅.D.怡.人懈怠.高梁饴.贻.笑大方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骐骥梳通编辑故步自封B.偈子修葺忌恨不可估量C.苍穹鞠躬窈窕徇情枉法D.扁舟坠落花瓣仓皇失措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对他不负责的态度,单位领导决定铺张扬厉....,在会上公开批评。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部完成的同学,只不过占全班十分之二、三。
至于完成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
B.在海边他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写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写秋月。
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C.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
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准则。
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
(姜夔《白石诗说》)D.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火车来呢,或者索性坐飞机呢?赶快给我个准信儿。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观看第47届世乒赛,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B.我们的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我们来到省博物馆,看到那些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D.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建筑的情态(节选)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
2016年淄博市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2016年淄博市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7272de6f90f76c660371a02.png)
淄博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三模拟考试试题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学校、班级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1卷每小题选…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义字,完成1~3题。
脚下突然平实,眼前突然空阔,怯怯地抬头四顾,山顶还是被我爬到了。
完全不必担心栖宿....的天下美景。
光与影..,西天的夕阳( )十分灿烂..。
夕阳下的绵绵沙山是无与轮比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
日夜的风,把山脊、山坡( )波荡,那是极其款曼平适..。
于是,....的波、不含一丝涟纹满眼皆是畅快..,一天一地都被铺排得大大方方、明明净净。
_____,_____。
为什么历代的僧人、俗民、艺术家要偏偏选中沙漠沙山来( )自己的信仰,建造了莫高窟、榆林窟和其他洞窟?站在这儿,我懂了。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柄宿无与轮比B.灿烂流泻C.斑驳款曼平适D.涟纹畅快2.依次选用文字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还变成宣泄B.却变成宣泄C.却塑成倾泻D.还塑成倾泻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气韵委和到了崇高色彩单纯到了圣洁B.色彩单纯到了圣洁气韵委和到了崇高C.色彩委和到了圣洁气韵单纯到了崇高D.气韵单纯到了崇高色彩委和到了圣洁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2016年德国乒乓球公开赛31日落幕,中国选手马龙再次初试锋芒....,战胜自己的对手,夺得男单冠军。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dfc0ee0c8d376eeaeaa31e2.png)
淄川一中高2014级过程性检测试卷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分值100分第Ⅰ卷(3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是()A.驰骋./聘.请饶恕./溯.源腮.帮/敷衍塞.责B.狡黠./遐.想寒暄./煊.赫癖.好/否.极泰来C.依.仗/绮.丽洗涤./嫡.亲箴.言/三缄.其口D.渗.透/参.杂果脯./辅.导纤.巧/鲜.为人知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照金村的孩子们也可以在崭新的校舍里上课了,他们的教学楼、教学设施、宿舍、食堂、塑胶操场等设施一应具全。
B.教辅出版门槛低,市场上有高品质的能够“出口”到国外的教辅书,但也不乏东抄西凑的粗制烂造的“害人书”。
C.登山大剑山峰顶,竟能看到三月飘雪,山间的皑皑白色、山野油菜花的金黄色和野樱桃的片片粉白色,给剑门关添了一丝烂漫。
D.在兵马俑的塑造上,最为人们称道的还是兵马俑头上的塑造,准确细腻,五官端正,唯妙唯肖,显示了精湛的造型能力。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炙手可热的名校遭到冷遇,“天之骄子”受到社会指责,人们不禁要问:“大学生到底怎么了?”B.这次运动会,小李得了冠军,骄傲的尾巴都翘到了天上,对朋友竟然也侧目而视。
C.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D.福建莆田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将公款吃喝“阵地”悄然转向更具隐蔽性的私人会所,这种采取潜藏“阵地”的方式吃喝,就能吃得心安理得吗?岂不是自欺欺人、遗害无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随着一场小雪的到来,使华北地区持续了近三个月的旱情得到了初步的缓解,但要彻底解除旱情还需要更多的降水。
B、中国政府对4月24日发生在埃塞俄比亚的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袭击中资石油公司项目组的暴行表示了强烈的谴责,对中方遇难人员表示了哀悼。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973e6819e8b8f67c1cb990.png)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高一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题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1.A(“玉璋产生于龙山文化时期”错,原文是“流行的年代起于龙山文化时期,止至两周之际”。
)2.B(作者并不认同王应奎的观点,原文说“这是不解而强为之解”。
)3.B(根据原文最后一段“璋为礼器,瓦为工具,使用者的身份也完全不一样”可知,璋与瓦的功用不同,不是“大同小异”,使用身份也不是“相差不大”。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A(翌日署事,发匣,则无其印,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鞫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
)5.C(嗣位,继承君位。
嗣的本义是经皇上恩准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6.B(文中没有征兵的任务,太宗赐金紫)7.(1)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失。
(关键词:博学、知明)(2)霎时间,烟与火焰布满天空,烧死、淹死的人马很多。
(关键词:顷、张)(3)永元中,被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征召三公的官署,没有去就任。
(关键词:举、连辟、不行)(4)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关键词:所以、备、非常)参考译文:许仲宣,字希粲,青州人。
后汉乾祐二年,考中进士,那一年十八岁。
周显德初年,进入官场后,担任曹州济阴县主簿。
后周显德年中,考功员外郎张乂推荐他担任淄州团练判官。
宋朝初年,宋太祖在便殿召见他,见他气貌雄伟,非常高兴,授官太子中允,同时派他知北海军(今潍坊市区)。
许仲考虑这里形势险要,地域广阔,(物产丰富)可以建立州郡,便绘制地图上奏朝廷,北海军于是升格为潍州。
当初,商议筹建牧马监,命令许仲宣巡行视察各州,找到了很多好地方。
许仲宣跟随出征并州,掌管给养,四十多个州的资粮全能够成功。
皇上更加知道他能干。
开宝四年,担任荆南转运使。
等到征讨江南,又兼任南面随军转运使,数十万士兵,供给没有缺乏。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61ed72c1c8d376eeafaa3111.png)
资料概述与简介 高2015级第二学期模块测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道家术语“八卦”为何成为传播小道消息代名词? 《易经》说,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不知何时,“八卦”这一道家术语成了山南海北神聊、传播各种小道消息的代名词。
比较多的一种说法是,以前香港娱乐杂志会在明星照片上加贴八卦图,有点类似现在的马赛克,慢慢地八卦这个词就衍生出来了。
有研究表明,人们65%的日常谈话时间都奉献于八卦。
即便你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每天也总能找到一两个你感兴趣的八卦话题。
在著名的天涯社区,娱乐八卦板块的点击量多年来一直居高不下,是互联网上最热门的娱乐论坛之一,充分说明了八卦的吸引力。
人们热衷八卦,首先源于态度表达的自然需要:小道消息是八卦的主要内容,但人们一般不会对普通人今天晚上吃了什么菜、见了什么人感兴趣。
真正令人想八卦的,主要源于人们的态度或者说是对那些八卦消息的看法。
当获得的小道消息并非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加入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和猜想,就容易引起互动,形成八卦。
如果只呈现事实或现象,缺少人们的主观推测、发挥,八卦就很难形成。
八卦,使人们相互之间有了更多的谈资,大家在有意无意间成了八卦的参与者或推动者。
有人认为,人类与生俱来带着八卦基因。
在物竞天择的进化过程中,有八卦兴趣的人语言表达能力更出众,生存能力更强,可能会胜过甚至淘汰那些没有八卦兴趣的人。
美国诺克斯学院心理学教授弗兰克·麦克安德鲁认为,八卦是维系群体交流和稳定的工具,能促进群体繁荣。
因为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保证生存和发展的手段之一就是对同伴和敌人信息的掌握,以获取资源。
从人们的心理需求角度来看,八卦有不少作用,最重要的作用是能让人很轻松地制造话题,增添亲切感。
人类学家克里斯托弗·贝姆提出,“闲聊”是促进群体团结的一种方法,互相分享消息,说明大家在同一个“圈子”里。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651ef070066f5335a8121b4.png)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一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月考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36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l~3题。
(9分,每小题3分)①,烟台大学7位保洁员吃学生剩饭的照片蹿红网络。
这些老人②食用学生的剩菜剩饭,只是为了向莘莘学子传递“节俭是一种习惯”的理念。
其实,我们③是一个崇俭抑奢的民族。
《左传》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李商隐《咏史》诗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奢靡之风逐渐抬头,浪费现象悄然流行。
一些人以为宁剩毋缺才够档次,以为一饭千金才算有面子,于是个人消费竞相攀比、④奢华。
太史公高呼:“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司马光也谆谆告诫:“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人人厉行节约,13亿人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那将是多么巨大的财富?相反,浪费起来,又将是多么巨大的损失?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蹿.(cuān)红奢靡.(mí) 宁.(nìng)剩毋缺厉行节约B.蹿.(cuàn)红奢靡.(mǐ) 宁.(níng)剩毋缺八珍九鼎C.蹿.(cuàn)红奢靡.(mí) 宁.(níng)剩毋缺一饱之需D.蹿.(cuān)红奢靡.(mǐ) 宁.(nìng)剩毋缺积腋成裘2.文中①②③④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①近期②志愿③一直④追求B.①日前②自愿③一直④追逐C.①近期②自愿③一贯④追求D.①日前②志愿③一贯④追逐3.文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莘莘学子 B.聚沙成塔 C.谆谆告诫 D.一饭千金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现代汉语词典》对“夜叉”是这样解释的:“佛教指恶鬼,后用来比喻相貌丑陋凶恶的人。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689316cad02de80d5d84005.png)
淄川中学高2016级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2016.10)第I卷(共30分)一、(每小题3分,共30分)1.把后面的句子依次填到空白处,衔接恰当的一项是()上海交响乐迷中近六成的人收入并非十分丰厚,________。
在防洪抢险中,_______,终于保住了大坝,战胜了洪水。
①以承受百元上下甚至数百元的票价。
②难以承受数百元甚至百元上下的票价。
③过四个多小时的搏斗,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
④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搏斗。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①近年,葡萄酒酒庄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但是今年这些酒庄或者关门或者大打特价牌,这标志着酒庄销售已经进入理性期,接下来更需要从业人员____________。
②《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再现了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人民____________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那段历史,给人民深刻的思想启示和全景式的艺术享受。
③美国总统奥巴马虽然连任成功,但是他的感召力已经今不如昔,他能否力挽狂澜,拯救美国经济,也许人们还要___________ 。
④小李出国留学三年归来,邻居对他都___________ ,如今的他已不是当年那个不学无术的吴下阿蒙,其个人风采及渊博知识与三年前迥乎不同。
A.惨淡经营筚路蓝缕拭目以待刮目相看B.筚路蓝缕惨淡经营拭目以待刮目相看C.惨淡经营筚路蓝缕刮目相看拭目以待D.筚路蓝缕惨淡经营刮目相看拭目以待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 百年来,中华书局一直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本着守正出新的原则,整理出版了大批古籍,也推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新著。
C. 最近,国家发改委下调了青霉素、罗红霉素等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的药品,平均降幅是调整前规定价格的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
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省.(xǐng)悟针砭.(biǎn)倒嚼.(jiáo)挈.(qiâ)妇将雏B 吮.(shǔn)吸女红.(gōng)鞭笞.(chī)卓.(zhuó)有成效C 给.(gěi)予豢.(huàn)养角.(jiǎo)色杀一儆.(jǐng)百D 桂冠.(guàn)抹.(mǒ)杀解.(jiě)数卷帙.(zhì)浩繁2.下列各项字形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流弊急于事功按步就班文采蜚然B 永诀日臻完善攻坚挫锐抱残守缺C 竟相情投意和怨天忧人陨身不恤D 取谛人心惟危怙恶不俊布衣草履3.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组是()⑴屠呦呦虽然是“三无”科学家,但缺荣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这一成就足以作为她的荣耀写进中国医学史。
⑵黄教主和Baby终于修成正果,在此之前,二人毫不甜蜜爱情,曾多次在公共场合秀恩爱。
⑶中国足球队再次饮恨卡塔尔。
纵观全场,虽然他们打法,但整体跟无脑的一窝蜂似的,责任显然在主教练佩兰。
A 终身隐晦简洁B 终生隐晦简捷C 终生隐讳简洁D 终身隐讳简捷4.下列各项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从师心自用....到谦卑为怀,也许是每一个完美生命必经的历程,青年学生尤其需要这种蜕变。
B.徐峥的宵衣旰食....终于为他赢得了《泰囧》《港囧》的高票房,但是影片低劣的艺术决定了他的作品不过是商业投机的典范。
C.国家应该出台人才优待政策,防止高端科学家明珠暗投....,流失到西方发达国家。
D.学不好基础知识,势必造成八面受敌....的困境,最终卡在提升的瓶颈,成绩上不来。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句是()A “究竟是怎么回事?同学们。
”班主任老师一脸怒气地闯进教室。
B 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下课按要求完成作业,不应付不抄袭,自主自习自我钻研,弥补缺陷,这些都是对高一学生的基本要求。
C “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堪称经典名言,引导教师努力培养“青出于蓝”的优秀人才。
D 我问他为什么代你收信的女士是这么一个怪名字,(怎么怪法,现在也忘却了),他说她喜欢起得这么怪。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达明确的一句是()A.中国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大阅兵场面震撼,鼓舞了中华儿女为祖国奋斗的士气和愿望。
B.学校之所以严格要求学生的原因在于提高个人的基本素质,为他们最终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基础。
C.通过中纪委一系列的反腐行动,使大量官员不敢为所欲为,驱除了政府工作作风的阴霾。
D.马丁·路德金说: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
7、下列各项加点虚词“之”的用法意义与例句一致的是()例句:师道之.不复,可知矣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D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8、下列各项加点虚词“其”的用法意义与例句一致的是()例句:于其.身也,则耻师焉A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B 其.皆出于此乎C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9、下列各项加点虚词“而”的用法意义与例句一致的是()例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A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 吾尝终日而.思矣D 蟹六跪而.二螯10、下列各项加点虚词“于”的用法意义与例句一致的是()例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A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 不拘于.时,学于余11、下列各项加点虚词“焉”的用法意义与例句一致的是()例句: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A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C 犹且从师而问焉.D 且焉.置土石12、下列各句对加点的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善假.于物也:借助B 不能称前时之闻.:闻名C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多,有余D 而绝.江河:横渡13、下列各句对加点的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快B 不耻相师.:以……为师C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D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文14、下列各句对加点的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虽有槁暴.:晒 B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清楚C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钻研,研究D 作《师说》以贻.之:教育二、阅读下面古文,做15----18单选题:共4小题,每题2分,共8分。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家世世受射。
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
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近,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夜半时,引兵而去。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
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
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遂引刀自刭。
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15.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 以.力战为名輮以.为轮,其曲中规B.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C. 既.出塞,出东道既.克,公问其故D. 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无.贵无贱,无长无少17.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B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C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D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
曾在抗击匈奴时杀敌立功,并在平定吴楚军时,攻营拔寨,建立卓越功勋。
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
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巧用疑兵之计,使敌军不敢贸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安然得以保全。
C.李广不善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
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身没有多余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
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
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4分)三、古诗文翻译、默写。
(共2题,16分)19、翻译下列句子,前两句是课本内容,第三句式前面文言文里画横线的句子。
(10分)(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3分)(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分)(3)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3分)20、补足下面名言名句的空缺部分(每句1分,共6分)(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金石可镂。
(3)位卑则足羞,。
(4),作《师说》以贻之。
(5)仰之弥高,。
(6)吟罢低眉无写处,。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21——24题(18分)炉火臧克家金风换成了北风,秋去冬来了。
冬天刚刚冒了个头,落了一场初雪,满庭斗艳争娇的芳菲,顿然失色,鲜红的老来娇,还有各色的傲霜菊花,一夜全白了头。
两棵丁香,叶子簌簌辞柯了,像一声声年华消失的感叹。
每到这个季节,十一月上旬,我生上了炉火,一直到明年四月初,将近半年的时光,我进入静多动少的生活。
每到安炉子和撤火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有些感触,季候的变迁,情绪的转换,打下了很鲜明、很深刻的印记。
我的小四合院,每到冬季,至少要安六个炉子,日夜为它奔波,我的家人总是念咕说:安上暖气多省事,又干净。
我也总是用我的一套理由做档箭牌:安暖气花费太大呀,开地道安管子多麻烦呵,几吨煤将放在何处?还得有人夜里起来烧锅炉……我每年这样搪塞,一直搪塞了二十一年。
其实,别的都是假的,我中心的一条是:我爱炉火!我住北房,三明两暗。
左右两间有两个炉子,而当中的会客厅,却冷冷清清,娇花多盆,加上两套沙发,余地供回旋的就甚少了。
客人来了,大衣也不脱,衣架子成了空摆设。
到我家做客的朋友们都说我屋子的温度太低了。
会客室里确实有点冷清,而我的写作间兼卧室却暖和和的。
炉子,成为我亲密的朋友,几十年来,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
它,有时爆裂,有时温柔,它伴我寂寞,给我安慰和喜悦。
窗外,北风呼号,雪花乱飘,这时,炉火正红,壶水正沸,恰巧一位风雪故人来,一进门,打打身上的雪花,进入了我的内室,沏上一杯龙井,泡沫喷香,相对倾谈,海阔天空。
水壶咝咝作响,也好似参加了我们的叙谈,人间赏心乐事,有胜过如此的吗?每晚,我必卧在床上的,对着孤灯,夜读至十时,或更迟些。
炉火伴我,它以它的体温温暖着我,读到会心之处,忽然炉子里砰砰爆了几声,像是为我欢呼。
有时失眠了,辗转不能安枕,瞥看炉子里的红光一点,像只炯炯的明眸,我心安了,悠悠然,入了朦胧的境界。
暖气,当然温暖,也干净,但是呵,它不能给我以光,它缺少性格与一种活力。
我要光,我要性格,我要活力。
我想到七八岁上私塾的时候,冬天,带上个铜“火箱”,里面放上几块烧得通红的条炭,用灰把它半掩住,“火箱”盖上全是蜂窝似的小孔,手摸上暖乎乎的,微微的火光从小孔里透露出来,给人以光辉,它不仅使人触感上感到温暖,而且透过视觉在心灵上感受到一种启示与希望的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