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口语交际_习作二》教学案例
六年级下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口语交际习作三2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口语交际习作三2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45e8053d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75.png)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口语交际技巧。
2.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小组互评等方式,使学生们在模仿和实践中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倾听习惯,引导他们在交际过程中关注他人观点,提高沟通效果。
4.注重情景的多样性,让学生在不同的交际情境中学会运用恰当的口语交际技巧。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2.通过问题驱动,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
3.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问题解决的经验教训,提高他们在口语交际中的应对能力。
5.有效的教学评价:本节课采用了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评价中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激发了他们不断进步的动力。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表现进行详细评价,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帮助他们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6.课堂氛围活跃:教师运用鼓励性语言和积极评价,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们能够更加自信地参与到口语交际活动中,提高了课堂效果。
10.教学效果显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在口语交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不仅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且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交流,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7.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旨在提高学生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熟练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8.教师引导得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得当,既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学生们能够在口语交际中不断取得进步。
小学六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习作二》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习作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9f80d69b89680203d82532.png)
小学六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习作二》教案1.学习根据主题写简明的演讲稿,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与规律。
2.培养围绕主题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安排、组织写作素材的能力。
3.能将搜集到的材料,用比较合适自己的方式与同学交流分享,养成乐于、敢于、善于与人交流观点的习惯。
4.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A案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找几篇比较优秀的演讲稿,印发给学生。
2.本单元学习开始就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围绕爱祖国这个主题,搜集爱国诗篇(或散文)配乐朗诵,寻找爱国人士的足迹,了解身边的爱国人物,编写以爱国为主题的手抄报,阅读和爱国有关的书籍。
第一课时朗读片段,感受演讲稿的魅力1.演讲稿导入。
教师将一段演讲稿展示在屏幕上,声情并茂地读给学生听(如果能做到讲,则更好),让学生以比较直观地感受演讲的魅力。
有一位母亲比母亲更亲,那便是──中国。
可记得这一位母亲?她飘散的长发是千万条悠悠贯穿的河川;她的背脊,虽老迈仍硬朗,是五岳,是阴山,是祁连,是那宽大而慈爱的脸膛,是青藏连接云贵吧!她伸展的手臂从东北的谷仓,到长江的沿岸,到珠江的三角洲,那一片无尽的沃土,是她温暖的双手。
啊!母亲!您的胸膛隐藏着多少灿烂的血泪史。
曾经,你骄傲过,自豪过;也曾经,你黯然伤神过,愤怒过。
在宇宙无垠的岁月里,您孕育了长青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属于您的孩子。
2.师:同学们,听了刚才这段话,你有什么感觉?(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很感人、很亲切、很有感染力等)3.发现特点。
师:刚才大家谈得很好,这的确是一篇让人热血沸腾的文字,读着它,我们心潮澎湃,一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从我们的心头升腾而起。
接下来,老师将这篇文章的下半部分发给大家,读了之后,请说说,这篇文章和以前我们读到的文章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有哪些一样的地方?下发完整的演讲稿供学生阅读爱我中华情于玉光同学们:(一二两段见上文)这一群母亲的孩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中国人。
人教版六上《口语交际·习作二》教案(通用7篇)
![人教版六上《口语交际·习作二》教案(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baaf0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c.png)
人教版六上《口语交际·习作二》教案(通用7篇)2022-12-12人教版六上《口语交际·习作二》教案(通用7篇)人教版六上《口语交际·习作二》教案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35页《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学习根据主题写简明的演讲稿,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和规律。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们围绕主题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
2、提高学生们安排、组织写作素材的能力。
3、养成学生们乐于、勇于、善于用比较适合自己的方式与同学们交流观点的习惯。
三、情感目标:让学生们在习作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围绕“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根据综合性学习中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运用搜集到的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和处理,并有条理地安排、组织写作。
难点: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资料表达自己的观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1、本单元学习开始就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围绕“爱祖国”这个主题,搜集爱国诗篇(或散文),寻找爱国人士的足迹,阅读和爱国有关的书籍,收集有关祖国风光、名胜古迹、历史发展、科技发展等有关方面的资料。
2、教师查找一篇优秀的演讲稿,印发给学生。
【教具准备】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导入:(1分钟)1、在刚刚过去的两个星期的综合学习里,我们一共学了《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这四篇课文。
虽然这几篇文章的文体不同,但里面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却都有着一个共同点,同学们还记的这四篇课文都共同贯穿着怎么样的一种精神吗?(爱国主义精神)2、老师相信通过这两个多星期以来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对“祖国”这两个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相信大家也一定有很多话想说。
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种新的写作形式,它能帮助同学们把心中所想表达的事更好地表达出来。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二 习作》优质教案_14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二 习作》优质教案_14](https://img.taocdn.com/s3/m/953aec36561252d381eb6e2a.png)
《习作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习作是在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去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实行综合性的学习,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使用搜集到的资料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演讲稿,初步学习演讲稿的写法。
2、培养围绕主体选择,能将搜集到的材料,能够使用到写作中,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围绕“爱祖国”这个主题搜集资料。
通过活动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
1、老师准备相关文字资料。
2、学生搜集爱国诗篇等相关资料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老师出示一段演讲稿,请同学声情并茂地读,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演讲的魅力。
2、听了这段演讲稿你有什么感觉?(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3、刚才大家谈的很好,这的确是一片让人热血沸腾的文章。
读起来让人心潮澎湃,一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油不过生。
接下来,大家在读一篇演讲稿,比一比,这篇文章和以前我们读的文章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有哪些一样的地方。
(向学生发印好的演讲稿)4、读完后谈谈和其他文章的不同之处,在讨论的基础上,了解演讲和演讲稿的特点。
5.提出学习任务:演讲能够分为有准备的演讲和即兴演讲,有准备地演讲一般需要预先写演讲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写演讲稿。
(板书:学写演讲稿)二、确定习作主题,认真构思(1)引导确定主题。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5页,把习作部分读一读,想一想,这次演讲的主题是什么?(板书:祖国在我心中)(2)通过这段时间的综合性学习,我们对“祖国”有了更深的了解,相信大家也有很多话想说,就让我们用演讲稿的形式把他写出来吧。
(3)演讲稿一般能够分为几个部分呢?请大家默读习作提示第二自然段。
(4)学生默读后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班级交流,老师梳理。
演讲稿一般分为三部分:开头:根据听众写上适当的称呼,拉近于听众的的距离。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口语交际·习作二 习作》优质课教学设计_1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口语交际·习作二 习作》优质课教学设计_1](https://img.taocdn.com/s3/m/2fdc4b4b0722192e4436f63d.png)
开头:交待清楚时间地点事件,写什么节日,要在开头交待清楚。
节日事件:文章的重点段,要具体地来叙述。
结尾:收束要自然。
③重语言
3、佳作引路:学生谈听读感受(启示、困惑)。
训练提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一、编写提纲
1、引导学生根据提示编写习作提纲。
提示:
①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
一、试写初稿,实行修改
1、根据提纲,完成初稿
2、通读习作,自我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现在我们就来当一当啄木鸟,在自己或同桌或好友的习作中找“问题虫”,看谁找得多,找得准。
有益建议:
4、自改习作。好文章不是一挥而就的,而是改出来的,修改能够使习作锦上添花。你有信心把自己的习作初稿修改得更完美些吗?再读自己的习作,修改并作个评价。
广泛收集材料、叙述条理清楚、展开丰富联想、写出特点特色
2、以写节日事件为例具体指导。
①重观察。
观察活动的场面和事件的细节,要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要注意观察人们的动作变化的细节,心情变化的细节。观察场面一是要抓住重点场面,二是要注意观察的顺序。要注意自己感受(心里活动的变化、思想感情的变化)
②重提纲。
二、分组交流,激发情感
1、出示交流主题:节日习俗、地方服饰、特色饮食、独特民居、民间工艺品。
交流提示如下:
①说说你要为大家介绍的内容是什么,你的资料从哪得来的?
②把民俗的主要特点讲清楚,还能够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认真倾听组员的讲述,把不清楚的地方记下来即时询问。
2、根据组员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介绍材料,特别是注意把没讲清楚的地方讲清楚。
二、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朗读优秀作品,引导赏析。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案例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f0d09fd89eb172ded63b767.png)
---------------------------------------------------------------最新资料推荐------------------------------------------------------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案例《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案例片段一:围绕《重庆火锅》展开交流:师:我浏览了大家的习作,总的来讲写得很不错,内容非常丰富今天我们就在习作的基础上进行口语交际谁先把自己的习作展示给大家?。
生:我来。
大家注意倾听,弄清楚他所写的民俗特点待会儿,自己熟悉的内容可以补充,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师:(带头鼓掌)欢迎你到讲台上来。
(生朗读自己的习作。
)师:听了他的介绍,大家有什么补充或者疑问吗?菜品和吃火锅的感受等不同角度来介绍重庆火锅,层次很清楚,不过我觉得还可以把火锅的分类介绍得更清楚一些生:1 / 7我觉得你从火锅的种类、。
我觉得你写吃火锅部分写得很好,尤其是你写的一股麻辣鲜嫩的感觉立刻传遍你的全身,还有吃得汗流浃背,却依然谈笑风生,乐趣无穷等等,听得我都想吃火锅了但是你写夏天人们吃火锅,只写了街边吃火锅的场面我爸爸曾带我到一些大火锅店吃过,有的还可以一边吃一边欣赏现场节目表演,很多人还排队等着吃呢如果你把这个再介绍一下,就更全面了生:我也来说说吧。
生:我还真忘了这点。
谢谢你的补充。
师:看来大家对重庆火锅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呀。
生:听刚才这位同学介绍重庆火锅,我就想到了新疆烤羊肉串我们有时候在街上就可以看到它是把羊肉用竹钎子串起来,放在烧烤架上,一边烧烤一边加佐料。
---------------------------------------------------------------最新资料推荐------------------------------------------------------ ,烤好后吃起来有一股很浓的香味。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口语交际·习作二 习作》优质课教学设计_5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口语交际·习作二 习作》优质课教学设计_5](https://img.taocdn.com/s3/m/654c7111647d27284b7351fb.png)
课外阅读《窗边的的小豆豆》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并对作者黑柳彻子有所了解。
2、通过猜读等形式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3、通过导读,在活动中学习读一本新书的方法:读封面、封底、目录,了解内容等,从而提升阅读水平,拓宽知识面。
4、通过导读活动,激发读书热情,培养读书兴趣。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最近读过哪些书?跟大家分享一下读书的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聊天式的交流,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
2.配乐朗诵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二、激发阅读兴趣1. 现在老师带大家去走进日本的这所学校,想知道这所学校是什么样的吗?大家请看:师深情叙述:矮矮的两棵小树做成的校门,树上还长着绿色的叶子,原来挂在大门上的写着学校名字的牌子,可能是被风吹的吧!已经歪到了一边。
校园里面停着的电车,原来那是同学们的教室,这是巴学园。
师:好,同学们,我们再来仔细观察在这本书的封面(板书:看封面)上面除书名,还有什么?(板书:作者)生:还画有一个小女孩,师:她就是巴学园里的一个学生(出示小豆豆照片)她的名字叫——小豆豆,小豆豆的样子怎么样?能说说你的第一印象吗?(好奇、可爱)指名介绍。
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小豆豆正是这本书的小主人公,谁可能都没想到,这么可爱的一个小女孩,却小学一年级都没念完,就被她原来的学校退学了!2、读封底,了解作者师:我们都不喜欢这样的孩子?不过,谁又能想到,长大后的小豆豆竟然成了那样的一个人。
怎样的一个人呢?这是谁呀?(点击出示黑柳彻子的照片)看这位端庄大方的女性,她有大大的眼睛,洋葱头的发型。
她就是——黑柳彻子(再出示黑柳彻子)这就是长大了后的小豆豆!黑柳彻子把自己上小学时的真实经历写成了一本书,那就是《窗边的小豆豆》。
所以,这本书原来就是黑柳彻子在写她自己呀,这种书我们把它叫做“自传体小说”。
(板书)黑柳彻子的成绩还远不止如此呢,让我们一起来享受享受戴在她头顶上的光环吧,长大后的小豆豆还成为了怎样的一个人呢?让我们一起来看这本书的封底。
六年级语文教案《口语交际习作二》
![六年级语文教案《口语交际习作二》](https://img.taocdn.com/s3/m/b791e82580eb6294dc886c7f.png)
六年级语文教案《口语交际习作二》六年级语文教案《口语交际习作二》六年级语文教案《口语交际习作二》11.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
2.能大胆地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
3.学生能在写作中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主题,以演讲稿或读后感的形式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程序: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引出话题在这次“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都很认真,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今天这节课,老师给你们搭建一个舞台,召开一次“祖国在我心中”的学习汇报会,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奉献出来,和大伙一同分享。
二、确定汇报形式,小组排练1.读口语交际的要求,明确汇报形式。
(展示自己的综合性学习成果,形式不一)2.分小组讨论汇报形式建议:根据组内的材料情况和小组同学的的特长确定汇报形式。
【教学预设】:小组在确定汇报形式时可能会出现撞车的情况,而且还有可能形式都一样,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可在课前了解学生的资料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头脑中把他们分好组,在出现这种状况时进行调控。
3.根据汇报形式,组内排练。
若是选择的演讲,那么先在组内演讲,再选出演讲得好的同学在全班表演。
讲故事组也是如此,而朗诵散文和诗歌的可全员参与,也可择优上台。
三、汇报会开始,同学评价。
1.宣布汇报会开始2.小组抽签上台,同学根据汇报情况做出公正的评价,选出最优秀的汇报者。
鼓励小组集体汇报形式,体现集体精神。
(评价标准由师生共同制定。
如:态度大方,口齿清楚,声音洪亮,语言有感染力,内容符合此次综合性学习要求,内容较为具体,了解途径不单一,表达了爱国情感。
)3.根据评价,给最优秀的汇报者颁奖。
四、总结同学们,今天你们以自己独有的形式表达了对祖国深切的爱,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牢牢记住: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老师更希望能从你们的行动中真切的地感受到祖国在你的心中。
第二课时(习作)一、明确习作要求1.读习作要求,说说今天的作文写什么?(演讲稿或读后感。
部编六下语文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习作 教学设计
![部编六下语文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习作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5a2613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8.png)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增强自信,克服紧张,敢于说话。
2.掌握即兴发言的基本技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选择适合的材料,用适当的表达方式,描述心中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心愿。
二、学习重难点1.学会运用即兴发言的技巧,提前打好腹稿,快速组织语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选择适合的材料,用适当的表达方式,描述心中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心愿。
三、学习过程口语交际一、导入新课自读教材,找出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什么?二、即兴发言的含义即兴发言是指在时间紧迫,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就某个问题发表见解、提出主张,或表达某种情感、某种愿望。
欣赏一则即兴发言三、怎样做好即兴发言1. 迅速构思,打好腹稿。
情境1:班里来了新同学,班主任让你代表全班同学向他表示欢迎。
请你想一想,应该怎么组织语言呢?情境2:学校作文比赛获奖,老师临时让你发表获奖感言。
请动脑思考,该怎样说呢?小结:同学们,像刚才一样,我们在说话之前快速地想好自己要讲的内容,讲话的顺序以及讲话的重点,这就是打腹稿。
2.注意场合和对象,善于捕捉话题。
即兴发言的话题是根据当时特定的场合、对象而定的。
要根据现场的具体对象、环境气氛、布置陈设、言谈花絮等,随机应变。
情境3:参加爷爷的寿宴,宴席上向爷爷说几句祝福的话。
请动脑思考,该怎样说呢?四、总结做好即兴发言还要求我们积累丰富的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要敢于说话,把握公开发言机会;还要学习他人语言及讲话技巧;增强自信,克服紧张,学会自我调节。
五、牛刀小试过关挑战:与爸爸妈妈聊天,突然被问起心愿,该怎样回答呢?习作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刚才我们进行了心愿的即兴发言,现在我们来聊一聊心愿的写作。
心愿就是心中美好的愿望。
心愿,就像一粒刚刚发芽的种子,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渺小,却终将开出美丽的花朵。
你的心底埋藏着哪些心愿呢?大家畅谈心声,有的同学希望疫情结束,重返校园,这个心愿是关于个人的;有的同学希望爸爸戒烟,这个心愿是关于家庭的;还有的同学希望大家爱护动物,这个心愿是关于社会的。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二则【名师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二则【名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15005061be1e650e52ea9926.png)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二则《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之一【学习目标】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课前准备】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2、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回顾课文,激发兴趣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和田的维吾尔》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
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展示图片,向同学们介绍某种民风民俗。
二、畅所欲言,感受各地民风民俗1、小组内交流:⑴交流内容:对课外阅读、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历等所了解的民俗进行交流。
(如,节日习俗:元宵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春节等;民族舞蹈、服饰、饮食、民居;民间工艺品等。
)⑵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介绍了的民风民俗有什么特点,是怎样介绍的;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介绍的同学要耐心回答;推选代表,介绍本组最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商议怎样介绍才能给全班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要做到善于组织和利用手中的材料,说得详略得当,生动有趣,条理清晰等。
)2、各组推选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召开民风民俗发布会1、各组推选代表参加民风民俗发布会,确定发言顺序。
2、明确发布会有关要求:⑴发言人要讲清楚某种民风民俗的特点。
⑵讲完后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⑶对某种民风民俗感兴趣并有所了解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3、评选最佳发言人:共同讨论哪位发言人介绍的民风民俗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口齿清晰,态度大方,解答耐心细致;条理清楚,民风民俗特点突出,运用本组所学的一些表达方法。
4、引导大家总结:我国有56个民族,疆域广阔,民风民俗特色鲜明而又丰富多彩。
六年级语文下《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建议
![六年级语文下《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8cee672dff00bed5b9f31d69.png)
六年级语文下《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建议本次习作安排了两项内容供学生选择,一是写演讲稿,二是写读后感。
其中读后感的写法在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七中已经学过,本次习作重点应指导学生学习演讲稿的写法。
演讲稿一般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或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
本次习作是在综合性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运用搜集到的资料,围绕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安排这次习作的目的,一是学习演讲稿的写法,体会演讲稿的特点和作用;二是培养学生围绕主题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三是通过习作,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建议:回顾拓展二中所安排的内容都是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单元主题设计的,有对本组人和事的感受交流,有伟人的爱国名言,有综合性学习的展示,与演讲稿的撰写密切相关,因此,也可将本次习作指导安排在回顾拓展二的学习之后,以更好地丰富素材,整合运用。
演讲稿的撰写可以按以下思路进行指导:1、学习例文,体会特点:写作前,可以先为学生读一篇典型的演讲稿,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演讲稿的特点:⑴针对性:演讲是以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论来晓喻听众,打动听众,必须要有现实的针对性。
⑵可讲性:由于演讲要诉诸口头,拟稿时必须以易说能讲为前提。
⑶鼓动性:演讲要做到这一点,要依靠演讲稿思想内容的丰富深刻,语言表达的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2、明确要求,理清思路:根据习作提示,明确写演讲稿的要求及写作思路:先根据听讲人的身份,写上适当的称呼;然后写演讲的主要内容,注意结合具体材料把要表达的观点说清楚;最后可以用简洁有力的话点明主题,或向听众发出号召。
3、围绕主题,运用资料:重点引导学生围绕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根据综合性学习中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运用搜集到的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和处理。
同时,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资料表达自己的观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口语交际·习作二 习作》优质课课件_4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口语交际·习作二 习作》优质课课件_4](https://img.taocdn.com/s3/m/75756415af45b307e8719754.png)
礼乐的端午节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
学习目标:1.学习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抓住特点介绍本地的民风民俗。
2.学会修改并完善自己的作文。
1.学生走访礼乐的村民或者上网了解本地的民风民俗。
2.教师准备相关的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顾课文,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北京的春节》、《各具特色的民居》、《藏戏》《和田的维吾尔人》等课文。
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
这个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要介绍的家乡的民风民俗。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一听声音。
(老师打鼓),请你猜一猜礼乐什么节日会听到锣鼓声?生:春节会听到锣鼓声。
生:端午节会听到锣鼓声。
我觉得老师的这个锣鼓声是端午节龙舟赛的鼓声。
师:是呀,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写一写礼乐的端午节。
(老师板书:礼乐的端午节)师:礼乐的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生:吃粽子,赛龙舟。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条龙。
师:在端午节那天,你最喜欢的是什么?生:吃粽子。
生:看赛龙舟。
二、出示ppt。
1.老师介绍吃粽子的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的习惯,传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的。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
楚国快要灭亡时,农历五月五日这天,屈原投汨罗江自杀。
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
每逢端午节那天,便用船载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
2.老师介绍礼乐龙舟的历史。
礼乐龙舟是广东省的地方传统民俗活动。
一般在端午节举行。
有300多年历史,龙舟竞渡已成为礼乐人最喜爱、展开最广泛的群众性体育活动,闻名于珠江三角洲。
礼乐龙舟历史悠久,经历历史的变迁,有8条大龙舟,分别是桃果红、花蓝桡、九社、黄桡、红桡、天字号、七星、白桡。
龙舟是用坤甸木、铁钉、桐油、桐油灰造。
2007年,礼乐龙舟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礼乐龙舟竞渡,仍保留了古老的竞技模式:在全长5至8公里的赛道上来回14次,需3个多小时。
六年级语文下册《 口语交际·习作二 习作》优质教学_1
![六年级语文下册《 口语交际·习作二 习作》优质教学_1](https://img.taocdn.com/s3/m/aa2a2934a8114431b90dd850.png)
教学目标1、阅读《悯农》和《静夜思》等古诗,欣赏古诗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点,了解现代儿童散文诗,初步培养学习写散文诗的兴趣。
2、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学习应用自己的语言去创作。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同学们,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我们读到了很多古今中外名家的诗作。
领略到了诗歌独特的魅力。
同时,我们还总结了自学诗歌的方法。
请同学们来回顾并欣赏一下《悯农》和《静夜思》等古诗。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生平。
(3)、理解诗歌大意。
(4)、练习有感情朗读。
2、读了这些诗,同学们一定为它们的魅力折服。
相信大家会觉得诗歌是文人创作的,我们只能欣赏。
今天,我们来学习应用自己的语言去试写现代散文诗,对写诗产生浓厚的兴趣。
大家互相欣赏和提升写作水平,之后,大家一定会对散文诗的创作,有一个全新的理解。
二、初步了解写诗该注意什么?怎么写?第1步:确定写诗的主题在开始写诗时,首选要选好你要写的主题,到底是写关于哪方面的,是关于工作、生活还是爱情题材的,这个一定要确定好,也是写诗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第2步:选择诗词的类型诗词分很多种类型,是选择古代诗,近体诗还是现在自由诗,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一开始写的作者,个人建议还是写自由诗为妙,因为不用受那么多的条条框框限制。
第3步:一开始从从模仿开始要自己一下子自创一首好诗很难,所以能够先看看别人怎么写,分析他们的写法,挑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诗词做分析,先分析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段落,字数,押韵,只有读懂了这首诗,模仿或者再创作就不是很难了。
第4步:开始写的阶段一切准备妥当,就是开始写诗的阶段了,先从第一句开始写,反复推敲和思考,不过想到中间或者结尾的句子时也能够用本子记录下来,中间实在写不出来时,也能够再看看参考的诗词加深印象,比结合自己要写的主题,相信很快就会继续写下去,虽然这过程有点枯燥,但一定要坚持下去;第5步:持续修改,逐步完善修改能够出现在创作的过程,也能够在结尾阶段,写好之后,反复阅读或者打声朗读也行,同时思考有没有更好的句子来替代这个句,或者这个句哪个词用的不好,换另外一个相近词表达会不会更好,持续修改,尽量做到自己觉得很完善的水准。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口语交际·习作二 习作》公开课教案_9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口语交际·习作二 习作》公开课教案_9](https://img.taocdn.com/s3/m/8eee6340453610661fd9f43e.png)
新课题目:北京的春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十四个生字,准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等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三)情感目标: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教具:PPT教学方法:读中感悟法、比较阅读法。
教学方式:多媒体导入新课: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激发兴趣齐读童谣。
相关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二、导入课文。
师:这就是北京的春节的写照。
很有特色是吧,也想到北京去过个春节是吧。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
母亲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1918年夏天,他以优秀的成绩由北京师范学校毕业,被派到北京第十七小学去当校长。
1924年夏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文讲师。
在英期间开始文学创作。
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说月报》杂志连载,立刻震动文坛。
三、整体感知,理清过程,了解写作顺序(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
2.北京的春节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二)反馈检查:1.学习生词,指导书写。
(1)我会写:旬熬蒜醋饺翡拌榛栗筝鞭麦寺逛(2)我会读:轻声:饺子榛子栗子风筝规矩掺和红火儿化:杂拌儿零七八碎儿玩意儿多音:万象更新正月间断分外(3)积累:色如翡翠色味双美截然不同万年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万不得以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色2.解决疑难。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二 习作》公开课教案_3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二 习作》公开课教案_3](https://img.taocdn.com/s3/m/8049ffa2dd88d0d233d46add.png)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学习目标: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教学用具:PPT教学过程:一、欣赏有趣的民风民俗那达慕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
传统的雪顿节以展佛为序幕,以演藏戏看藏戏、群众游园为主要内容,同时还有精彩的赛牦牛和马术表演等。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为二三天。
二、谈谈你知道的节日习俗三、我们的传统节日1、春节……元宵节清明节重阳节端午节中秋节2、春节的来历3、活动:我话春节习俗多1)过年前会准备什么?2)除夕夜怎样辞旧迎新?3)年初一怎样给长辈拜年?4)讲一讲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春节。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雄鸡;二十八,杀肥鸭;二十九,灌美酒;年三十儿贴花门;大初一出门见喜满堂吉。
过“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隆重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
元宵节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中秋习俗四、习作要求1、能够写节日习俗、有地方特色的服装饮食居民、能够写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2、看到的、听到的、亲自感受到的民风民俗3、抓住所写民俗特点,尽量写清楚民俗内容,把文章写具体4、选材要新,写出真情实感五、习作指导1、民风民俗包括哪些方面节日习俗特色居民民间工艺品特色饮食2、巧构思1节日习俗开头节日事件结尾(开头:交代清楚什么节日。
节日事件:是活动过程,抓住有趣、有意义、给人教育。
抓住细节让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结尾:总结,抒发感情,赞美幸福生活。
六年级语文下册《 口语交际·习作二 习作》优质教学_4
![六年级语文下册《 口语交际·习作二 习作》优质教学_4](https://img.taocdn.com/s3/m/282d9d5ca417866fb84a8e2f.png)
六年级作文指导课《节日习俗》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三点成像两画面的写作方法。
2、通过观察,使学生展开合理想象,3、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一、话题交流,真情融汇。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节日,你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呢?板书:节日设计意图:作文与生活相联系,设计一个让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满足他们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说说知道的节日就是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消除习作的畏惧感,以迅速进入一个自由表达、自由发挥的情景中。
2、每一个节日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个传说、一种风俗,或者有着特定的纪念意义。
谁知道在我们传统节日中,都有什么风俗?生自由发言。
3、有了这些节日,人们的生活多了一份热闹和精彩,在缤纷的焰火和震天的锣鼓声中,人们敞开心扉,释放激情,欢快的乐曲响彻云霄。
人们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庆祝生活平和安宁。
舞狮就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每逢年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前来助兴。
这个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作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
中国民俗传统认为舞狮能够驱邪避鬼。
故此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都喜欢敲锣打鼓,舞狮助庆。
二、游戏引路,行文有据。
1、出示课件1,激发兴趣。
看,精彩的舞狮大会开始了。
2、口语交际。
表演告一段落,我们的活动正式启动。
你能将自己看到的与大家分享吗?如果你是讲解员,你打算怎样向大家实行宣传?在学生的口语交流内容中,提炼并板书:表演者、观众、我设计意图:节日正因为有着独具特色的庆祝方式,才如此充满魅力,才如此让人陶醉,畅谈印象最深刻的画面,仿佛又回到了那一刻。
此时,学生情绪高昂,思维开阔,会产生创作的冲动,写作才会成为学生感到快乐的活动。
3、指导写作方法,体会其中乐趣。
通过刚才的交流,老师发现,每一名摄像师纷纷将镜头聚焦在扣人心弦的画面中,如慢镜头、回放一般把每个细节都抓拍得相当到位,我们称之为特写镜头。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口语交际·习作二 习作》优质课教学设计_7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口语交际·习作二 习作》优质课教学设计_7](https://img.taocdn.com/s3/m/39b807edd15abe23482f4d6b.png)
《我的理想》作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将口语交际与习作指导紧密结合在一起,创设宽松自由的口语交际环境,通过师生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以及理想背后的故事,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水平,协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在口语交际课的基础上实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指导学生实行准确写作,注意使用所学的表达方法。
树立远大理想,并为理想而努力。
教学重点、难点:1.树立准确积极的理想观,理解理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2.具体、生动地描述自己的理想,有条理地实行表达。
3.找到实现理想的途径。
4.引导学生对习作《我的理想》实行精彩片段赏评、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悟得习作之法,提升习作水平。
教学过程:1.导入:近代诗人流沙河在他的诗歌《理想》中写道:(配乐学生齐读)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从流沙河的诗歌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理想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胸怀理想的人,蓬勃向上、充满阳光、没有理想的人缺少目标,黯淡无光,所以我们要做有理想的人。
接下来让我们带着对理想的憧憬,一起走进第三单元口语交际习作我的理想(板书)2.谈到理想,我相信每个同学心中都有自己的想法,这个理想能够是当一名科学家、医生、作家......这个理想也能够是拥有自己的小花园、书屋、面朝大海的房子......也能够是考上理想的中学、理想的大学......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老师课前发给大家的调查表,郑重地写上你最想实现的三个理想。
(学生交流反馈,即时评价,给学生鼓励例如老百姓有你这样的警察相信一定会感到幸福)3.现在从这三个理想中,选出一个你最想实现的理想。
写到相对应横线上。
注意要慎重选择,或许就是这个选择,奠定了你以后的发展方向。
4.现在就迈出实现理想的第一步,说出自己最想实现的理想(反馈交流)。
说一说,什么原因或者什么事触动了你,想实现这个理想?(提问5-6位同学)(总结理想虽然没有好坏、对错、贵贱之分,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理想是崇高的,是对别人有益的,那么,他的人生也是很有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下《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案例
片段一:围绕《重庆火锅》展开交流:
师:我浏览了大家的习作,总的来讲写得很不错,内容非常丰富。
今天我们就在习作的基础上进行口语交际。
谁先把自己的习作展示给大家?
生:我来。
师:(带头鼓掌)欢迎你到讲台上来。
大家注意倾听,弄清楚他所写的民俗特点。
待会儿,自己熟悉的内容可以补充,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
(生朗读自己的习作。
)
师:听了他的介绍,大家有什么补充或者疑问吗?
生:我觉得你从火锅的种类、菜品和吃火锅的感受等不同角度来介绍重庆火锅,层次很清楚,不过我觉得还可以把火锅的分类介绍得更清楚一些。
生:我也来说说吧。
我觉得你写吃火锅部分写得很好,尤其是你写的“一股麻辣鲜嫩的感觉立刻传遍你的全身”,还有“吃得汗流浃背,却依然谈笑风生,乐趣无穷”等等,听得我都想吃火锅了。
但是你写夏天人们吃火锅,只写了街边吃火锅的场面。
我爸爸曾带我到一些大火锅店吃过,有的还可以一边吃一边欣赏现场节目表演,很多人还排队等着吃呢。
如果你把这个再介绍一下,就更全面了。
生:我还真忘了这点。
谢谢你的补充。
师:看来大家对重庆火锅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呀。
生:听刚才这位同学介绍重庆火锅,我就想到了新疆烤羊肉串。
我们有时候在街上就可以看到。
它是把羊肉用竹钎子串
起来,放在烧烤架上,一边烧烤一边加佐料,烤好后吃起来
有一股很浓的香味。
这也是全国有名的小吃。
生:听你这么一说,我想到了北京烤鸭。
吃的时候是用筷子
挑一点甜面酱,抹在荷叶饼上,然后放几片烤鸭盖在上面,
再放上几根葱条、黄瓜条或萝卜条,将荷叶饼卷起,吃起来
又香又脆。
生:我还知道成都的担担面也很有名,有点像我们平常吃的
杂酱面,就是在煮好的面条里加上些猪肉末,但是担担面的
味道比杂酱面更香更鲜,还有一点点辣味。
师:中国是美食的国度,不同的地方都有一些特色的美味佳肴。
同学们如果感兴趣,也可以再写写自己了解的美味佳肴。
让我们谢谢这几位同学给我们带来了美食的话题。
片段二:围绕《泼水节》展开交流:
师: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得非常投入,现在推荐一位同学与
全班交流吧?
生:同学们好,这次习作我写的是《泼水节》,我先给大家读一读。
(读习作)我读完了,请问同学们对我的介绍有什
么看法?
师:非常主动地跟大家交流,很好。
生:我发现你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你既描写了集
体泼水的场面,也描写了我和妈妈是怎么泼水的,我觉得从
这个角度看,写得非常好。
生:这是我在习作构思的时候就想到了要“点面结合”。
谢
谢你的表扬。
生:我还发现你把泼水的含义通过自己的心情和想法表达出来,显得自然而且感人。
生:我发现你的语言也很吸引人。
比如,写到“那是一个鸟
语花香的早晨,当太阳从小山后面慢慢升起”,还有“人们
你泼我,我泼你,互相追逐,水花四溅”,听得我都想到云
南去了。
生:(笑容)假如你去参加了泼水节,再读我的习作,感受
会更深的。
生:我很欣赏你结尾的部分,你能再给我们读一读吗?
生:好的。
“当我和妈妈准备离开时,那‘激烈的战争’还在继续,人们欢乐的笑声和泼水的声音,唱成
了一曲动人心弦的交响乐……”
生:我觉得你的语言像诗一样美,听了之后余味无穷。
但是“唱”这个动词用得不恰当,我建议改为“汇”,“汇集”
的“汇”更好些。
不知道你怎么看?
生:谢谢你的提醒。
“唱成交响乐”确实不对,改为“汇”
更好些。
我马上改过来。
生:我觉得你这篇习作的开头有点突然。
请你再读读开头,
好吗?
生:好啊。
“去年,我和妈妈到西双版纳旅游,终于看到了
人们是怎样过一个充满激情的泼水节的。
”
生:我觉得你用“终于”这个词本来是想表现自己激动兴奋
和盼望已久的心情,但用得确实有点突然。
我还没想好怎么
改才合适。
生:听你一说,我也发现开头可以改一改。
生:我记得我们原来学过一篇课文,叫《难忘的泼水节》,讲敬爱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庆祝泼水节的情景。
那时我就特
别盼望自己能够亲自参加泼水节。
我们可不可以从这里写起
呢?
生:大家看这样改行吗?“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个古老的传
统风俗。
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讲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欢庆泼水节的情景。
那时我
就特别盼望自己能够亲自投入泼水节的欢快场面。
这次我和
妈妈到西双版纳旅游,终于如愿以偿了!”
生:我也正在这样想,这样可以更好地表达我的心情,就这
样改吧。
谢谢你。
生:不客气,我也是听了同学们的意见才突然想到的。
师:好了,同学们,谢谢××同学给我们带来的
泼水节的话题。
刚才我们在习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分的交
流。
我们的习作中有很多精彩的地方,同时也有一些需要进一步修改的地方。
下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交流,认真修改习作。
最后我们汇编成一本民俗作品集,把大家的作品都收进来,在全班传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