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一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花园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查字典,掌握部首查字法。

2.读一读,比一比,让学生懂得声调不同,写出来的词也不同。

3.背一背古诗《秋浦歌》。

4.讲一讲自己的暑假有什么好玩的事,先想后说,注意顺序。

5.写一写自己的暑假生活,注意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
1.教学生查字典的方法,让学生练习查字典。

2.在读背中扩大积累。

3.在口语交际中,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学习查字典,掌握部首查字法。

2.在读、记、背中扩大积累。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查字典,掌握部首查字法。

读一读,比一比,让学生懂得声调不同,写出来的词也不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单元小结,导入新课
本单元是我们进入二年级的第一个单元,同学们觉得有困难吗?(鼓励学生学好语文,增加信心)其实学习语文并不难。

我们的百花园为我们出示了一些语文基础知识和需要大家积累的一些诗歌、名言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及时复习,希望大家都成为语文学习的小状元。

二、学习字典,掌握用法
1.让学生自学第一部分查字典的内容。

(板书:部首查字法)
2.学生汇报。

3.认识字典的各组成部分。

4.什么时候用部首查字法?
5.怎样在字典中查到生字呢?以“征”字为例,边教学边练习查字典。

6.让学生查“棚、深、试、逃”这四个字。

这7.总结部首查字法。

三、读读比比,发现探索
(出示课件1)同学们读一读屏幕上的5组词语。

1.乐园乐曲
2.进行银行
3.爱好好看
4.多少少年
5.生长漫长
你发现了什么?(声调不同,写出来的词也不同。

)(板书多音字:知读音,会组词)
课外作业新设计
一、用部首查字法查第5课生字。

二、列举出两个多音字。

三、说一说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秋浦歌》,背下来。

2.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的暑假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3.训练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并把自己说的写下来,注意语句连贯、通顺。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新课
和学生交流关于“李白”的话题,导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二、学习《秋浦歌》
(出示课件2)(板书:古诗积累《秋浦歌》)
1.自由朗读
2.指名读
3.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小组内讨论。

4.教师点拨不理解的地方。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

“白发三千丈”似乎不近情理,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根本不可能。

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才明白,因为愁思像这样长。

“缘”,因为;“个长”,这么长。

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

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

诗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于是这三千丈的白发很自然地被理解为艺术的夸张。

后两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是说:照着清亮的铜镜,看到自己萧萧白发,简直没法知道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这样的白。

通过向自己的提问,进一步加强对“愁”字的刻画,抒写了诗人愁肠百结难以自解的苦衷。

“秋霜”代指白发,具有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末年,这时候唐王朝政治腐败,诗人对整个局势深感忧虑。

此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理想不能实现,反而受到压抑和排挤。

这怎不使诗人愁生白发,鬓染秋霜呢?)
5.指导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6.指导背诵。

7.小结。

三、我来说暑假生活
1.我们上学后的第一个暑假刚刚过去,你有什么事想告诉大家吗?你想知道同学们经历的事吗?互相说一说,一起分享暑假生活。

(板书:说暑假生活)
2.说一说
(1)看图,指名说说他们的话。

(2)分组说说自己暑假里发生的有趣的事。

(3)指多名学生说一说。

四、我能写下来
1.大家说了那么多,能不能写下来呢?(板书:写暑假生活)
2.学生练习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3.同桌互相读一读,改一改。

4.师讲评学生的习作。

课外作业新设计
一、背诵《秋浦歌》。

二、以“我的暑假生活”为话题,和小朋友交流说话。

三、把第二题说的话简单写一写。

板书设计:
百花园一
部首查字法
多音字:知读音,会组词
古诗积累《秋浦歌》
说暑假生活,写暑假生活
【教学反思】
《百花园一》共有四个版块的学习内容,分别是“语海畅游”“读读背背”“能说会道”“写话”。

其中“语海畅游”版块分别讲了“部首查字法”和“读词语,辨字音”的内容;“读读背背”为我们推荐了李白的《秋浦歌》;“能说会道”的主要话题是介绍暑假生活,要求按一定顺序,运用自己积累的词语和诗句。

“写话”则要求把说话的内容加工以后有条理地写下来。

教学过程中,不论哪一版块,我都善于引导学生去自主发现,自主探索。

今天教学“读读背背”这一环节时我变换了方法,要求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爱来选择,比如“带学生读,自己读,带四人小组读,带女生全体读”,还有他们最喜欢的就是挑战读了“挑战小组,挑战个人,”他们的方法比我想到的要多。

所以我觉得应该给学生以发挥的空间,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做教师的能不能真的放开了,有没有真的给学生创造一个发挥的平台。

语文园地的教学要以生活为主线,让学生充分的感知、体验生活,思索生活,理解生活。

而教学的过程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因此表现出一定的封闭性。

如何在语文园地的教学过程中,实现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如何开发整合,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如何情境互动,实现教学方法生活化;如何拓展延伸,实现教学时空生活化;如何多元评价,实现教学评价生活化。

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去实践的。

练习
一、填空。

“笼”字按照部首查字法,应该先查“”部,再查画。

“笼”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1.较大的箱子。

②遮盖,罩住。

③概括而不分明,
不具体,称“笼统”。

在“笼盖”一词中应选第种解释。

二、多音字组词。

lè()shì()chuán()乐似传
yuè()sì() zhuǎn()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2001年春天,北京著名曲作家印青和另一位词作家屈塬,来到青藏铁路施工现场采风时发现,铁路工人和藏族群众都把青藏铁路形象地称为“天路”。

一位叫拉姆的藏族老阿妈说:“青藏铁路是共产党为我们藏族人民修的天路!多少年来,我们西藏人民就一直渴望能有一条通往远方的路,这条路可以带我们走出贫穷,走出落后,走向富裕,走向北京。

”几天后歌曲《天路》创作出来了。

1.谁最早把青藏铁路成为“天路”?X k B 1 . c o m
2.《天路》的创作者是谁?
四、假如你要去西藏,坐在通往西藏的列车上,你会想到什么呢?
参考答案:
一、竹五②
二、欢乐乐队似的相似传说传记
三、1. 铁路工人和藏族群众 2. 著名曲作家印青和词作家屈塬
四、提示:发挥想象,自由发言。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把句子写具体。

2.学习转述并进行评价是否达到本次练习的要求。

3.表现寒假生活的丰富和情趣。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让学生准备能反映自己寒假生活的照片、图片等。

3.老师为每位学生准备一份例文。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
儿童生活情趣,流露出了作者对乡村儿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情。

童的喜爱之情。


6.练习背诵。

四、阅读平台(丰收园)
过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你们知道吗,葡萄叶也有自己的梦,丰收园里为我们准备的是一首诗歌——《葡萄叶的梦》。

1.学生自读《葡萄叶的梦》。

2.指名朗读,并评价。

3.让学生提出疑惑的问题。

4.说一说,每小节写的主要意思。

5.讨论和交流:葡萄叶的梦是什么,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
的?
6.有感情朗读诗歌,读出你对葡萄叶的喜爱之情。

第二课时一、导入
在假期中,有的同学去旅游,开阔了视野;有的同学读了很多书,增长了知识;有的同学在过春节期间,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至今还历历在目,让人回味无穷,这节课我们就来把自己最难忘的事情在这里互相交流一下,看看我们哪一组表现最出色。

二、出示教学目标,学习转述
(一)出示本次能说会道的要求,指名读,弄清能说会道的要求。

1.让我们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共同分享那美好的时光。

2.认真回忆事情的经过,注意别人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3.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各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转述组内每个人发言中最精彩的内容。

4.评一评:是否语句通顺,内容是否清楚明白,是否达到本次习作要求。

(二)学习转述。

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

首先让学生弄清能说会道的要求和什么是转述,这样学生才能按照教学目标进行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