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先秦历史人物

合集下载

新疆历史上的十大名人

新疆历史上的十大名人

新疆历史上的十大名人新疆历史上的十大名人科普知识是一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种种科学现象和理论的知识文字。

用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新疆历史上的十大名人,快来一起看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张骞张骞(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

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由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

张骞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

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二、乌孙公主乌孙公主刘细君(?—前101年),西汉宗室,汉武帝刘彻侄子罪臣江都王刘建之女。

元封六年(前105年),汉武帝为抗击匈奴,派使者出使乌孙国,乌孙王猎骄靡愿与大汉通婚。

汉武帝钦命刘细君为公主,和亲乌孙,为猎骄靡的右夫人,地位在匈奴公主左夫人之下,并令人为之做一乐器,以解遥途思念之情,此乐器便是“阮”,亦称“秦琵琶”。

三、郑吉郑吉(?—前49年),会稽(今江苏吴县)人,西汉将领。

以卒伍从军,数出西域。

汉宣帝时,任侍郎,率士卒屯田渠犁,因发西域诸国兵攻车师有功,升卫司马,使护鄯善以西南道。

公元前60年,匈奴日逐王先贤惮率万余人归汉,郑吉发渠犁、龟兹诸国五万人将他迎降。

匈奴僮仆都尉由此罢。

郑吉因功为安远侯,汉置西域都护,治乌垒城,统领西域。

郑吉被任命为西域第一任都护,故《汉书·郑吉传》说:“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

四、班超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

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

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

高中历史大事年表汇总

高中历史大事年表汇总

高中历史大事年表汇总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一、先秦时期(距今约170万年 - 公元前221年)1. 旧石器时代- 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 距今约70 - 20万年,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会使用天然火。

2. 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一万年左右,我国进入新石器时代。

- 距今约7000 - 5000年,河姆渡文化(长江流域,浙江余姚),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

- 距今约6000 - 5000年,半坡文化(黄河流域,陕西西安),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

3. 夏(约公元前2070 - 约公元前1600年)-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4. 商(约公元前1600 - 公元前1046年)- 约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立商朝。

- 商朝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5. 西周(公元前1046 - 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建立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行政,这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6.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 -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 - 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世纪前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成为春秋首霸。

- 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晋国打败楚国,晋文公成为霸主。

-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土地私有。

-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 - 公元前221年)- 战国初期,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

-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

-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秦国打败赵国。

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 - 公元220年)1. 秦(公元前221 -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实行郡县制等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要求记住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建立时间、都城、开国君主)中国古代史基本线索中国古代史从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

七年级上册涉及的内容可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三个历史时期。

第一阶段:先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包括1.原始社会时期:①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禹时期;②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2.夏、商、西周分别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形成、发展、兴盛时期。

3.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第二阶段:秦汉(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是第一个封建大一统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220年至589年)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复习向导政治方面(朝代更替、制度建设、改革与措施)经济方面(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状况)民族关系(民族政策、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战和、少数民族政权、民族融合)对外关系(对外政策、友好交往)文化方面(科技、文学艺术、思想教育)政治方面:一、中国主要朝代的更替(详见附表)二、政治制度: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时期一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1.与“禅让制”有关的人是:尧、舜、禹。

2.首先实施该制度的是尧推选舜为继承人,结束该制度的是禹。

世袭制1.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社会开始了。

2.夏朝设置了各种国家机构(包括政府机构、军队、刑法和监狱等)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西周的分封制1.分封的目的:巩固统治。

2.分封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分封的意义: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中国历朝历代著名诗人大全

中国历朝历代著名诗人大全

中国历朝历代著名诗人大全巍巍中华五千年出现了数不清的风流人物和诗词名家,每个朝代都有其代表性的人物和作品,下面就跟随店铺的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国古代都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吧。

还可以点击相应链接查看其代表作品,希望对您鉴赏古文化有所帮助!一、先秦至隋【点击查看代表诗词1、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

中国最早的大诗人。

战国时楚国贵族,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后遭放逐,自沉汨罗江而死。

【介绍及代表作】2、荆轲(?—前227),战国时卫国人。

卫人称为庆卿,燕人称为荆卿、荆叔。

为燕太子丹刺杀秦王不中,被杀。

【介绍及代表作】3、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

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

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击败。

【介绍及代表作】4、刘邦(前256或前247—前195),即汉高祖。

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

西汉王朝建立者。

公元前202—前195年在位。

【介绍及代表作】5、刘彻(前156—前87),即汉武帝。

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

【介绍及代表作】6、李延年(?—约前90),中山(治今河北定州)人。

汉音乐家,善歌,又善创新声。

【介绍及代表作】7、曹操(155—220),即魏武帝。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

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官至丞相,封魏王。

【介绍及代表作】8、刘桢(?—217),字公幹,东平宁阳(今属山东)人。

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其五言诗在当时负有重名。

【介绍及代表作】9、徐幹(171—218),字伟长,北海(治今山东潍坊西南)人。

东汉末哲学家、文学家。

“建安七子”之一。

10、曹丕(187—226),即魏文帝。

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人。

三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公元220—226年在位。

【介绍及代表作】11、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人。

三国时期著名诗人。

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

历史趣闻张骞出使西域的西域指的是哪里?

历史趣闻张骞出使西域的西域指的是哪里?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张骞出使西域的西域指的是哪里?导语:张骞出使西域西域指的是哪里西域,中国汉朝时多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的诸多国家和地区,唐朝时称碛西。

最早指周朝诸地、先秦《国语》有“西张骞出使西域西域指的是哪里西域,中国汉朝时多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的诸多国家和地区,唐朝时称碛西。

最早指周朝诸地、先秦《国语》有“西方之书”,《诗经》有“西方之人”,《庄子·让王篇》载:“昔周之兴,有士二人处于孤竹,日伯夷、叔齐。

二人相谓日:‘吾闻西方有人,似有道者,试往观焉。

’"“《楚辞·离骚》有“朝发轫於天津兮,夕余至於西极” ,《楚辞·远游》有“凤皇翼其承旂兮,遇蓐收乎西皇。

”姜亮夫校注:“西皇,西方天神也。

西方庚辛,其帝少皞,少皞即西皇。

”宋欧阳修范仲淹等《剑联句》:“南帝输火精,西皇降金液。

”西方”“西极”“西域”皆是指周地。

汉以来成为西域狭义上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

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地区等。

西域到了后来演变为我国的西部地区的含义,所以青海、西藏亦是属于西域的范围。

清代的“西域”的范围位东起敦煌以西,西至巴尔喀什湖及葱岭,南至拉萨界,北至俄罗斯及左右哈萨克界,青海西南地域、西藏北部地域很多也在其中。

西域一带在可考历史中于前5世纪左右形成国家,并开始独立发展。

《汉书·西域传》记载当时已有30余国分布在西域地区,故有“西域三十六国”之说。

在张骞打通西域之前,匈奴一直是支配西域各国的势力。

至汉代,行政机构西域都护府所管辖范围则已不只36国,《汉书·西域。

先秦秦汉南北朝

先秦秦汉南北朝
开始使用铁,牛耕、生产力明显提升 经济: 私田增多,鲁国“初税亩”
封建剥削方式产生,井田制崩溃 鲁国天文学家观察日食,测定冬至、夏至,留下有关哈雷慧 文化: 星旳最早统计。 出现大思想家老子、孔子、军事家孙武。《诗经》。
封建社会开端(战国﹙前475-前223年﹚
政治: 战国七雄;变法运动(商鞅变法)
东汉(公元25— 223年)
前期:
明帝章帝
发展经济、王景治河、杜诗发明水排 打败匈奴,重建西域都护
外戚宦官交替执政、统治黑暗 中后期:
豪强地主田庄经济发展
末期:黄巾起义(184年)东汉崩溃
秦汉时期民族关系与外交:
匈奴:
匈奴南下构成对中原政权和文化旳威胁
秦时蒙恬夺回河套,在河套设县、移民。修长城防御匈 奴西汉初年高祖“白登之围”,武帝还击匈奴胜利
经济:
农业:推广牛耕、铁器、兴修水利 手工业:冶铁、煮盐、丝麻织品、漆器
商业:中原市场繁华,封建城市兴起
天文:《甘石星经》
科技: 医学:扁鹊“四诊法、《内经》、分科治病
文化:
思想:
建筑:鲁班
百家争鸣、 《孙膑兵法》
屈原《离骚》
文学艺术: 青铜艺术、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音乐:全套编钟 民族关系:民族融合旳发展
粟末革末革曷大祚荣受册封为“渤海郡王”(玄宗) 南诏:玄宗助南诏统一六诏,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文成公主入藏(640年) 吐蕃: 金城公主入藏,尺带珠丹上书说“和同为一家”
9世纪前期(823年)唐蕃会盟碑(长庆会盟)
陆路:东达朝鲜、西达印度伊朗、阿拉伯 交通:
海路:东达朝鲜日本、西达马来半岛、印度、波斯湾
农业:种植黍稷麦稻桑麻、奴隶集体耕作 畜牧业:喂养猪牛羊马狗 手工业:青铜器制造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要求记住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建立时间、都城、开国君主)中国古代史基本线索中国古代史从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

七年级上册涉及的内容可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三个历史时期。

第一阶段:先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包括1.原始社会时期:①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禹时期;②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2.夏、商、西周分别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形成、发展、兴盛时期。

3.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第二阶段:秦汉(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是第一个封建大一统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220年至589年)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复习向导政治方面(朝代更替、制度建设、改革与措施)经济方面(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状况)民族关系(民族政策、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战和、少数民族政权、民族融合)对外关系(对外政策、友好交往)文化方面(科技、文学艺术、思想教育)政治方面:一、中国主要朝代的更替(详见附表)二、政治制度: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时期一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1.与“禅让制”有关的人是:尧、舜、禹。

2.首先实施该制度的是尧推选舜为继承人,结束该制度的是禹。

世袭制1.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社会开始了。

2.夏朝设置了各种国家机构(包括政府机构、军队、刑法和监狱等)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西周的分封制1.分封的目的:巩固统治。

2.分封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分封的意义: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新疆历史简述

新疆历史简述

新疆历史简述新疆历史简述作者:汪宗跃新疆人民出版总社资深编辑一、先秦、两汉时的新疆新疆,古代称为西域,在先秦时代就与中原地区存在着经济文化上交流和联系。

两汉时,新疆与中原地区的关系更加密切,从张骞出使西域的“凿空”之行到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新疆终被纳入中国版图。

可以说,新疆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和西汉相比,东汉对西域的经营具有不稳定性,这通过东汉经营西域的“三通三绝”表现出来。

1.周穆王西游的美丽传说相传在西周时曾有位周穆王坐着八匹骏马拉的车子,远行万里到西方游玩。

他带着西游队伍浩浩荡荡地沿着渭水向东前进,到了盟津然后渡过黄河,又沿太行山西麓向北挺进,直达阴山脚下,转而向西长途跋涉,最后到了风景优美的西王母之国。

西王母在瑶池盛宴款穆王。

穆王赠送给西王母大批中原特产和锦绸美绢,西王母回赠穆王各种当地的奇珍异宝,并邀请穆王游览她国中的山川美景。

穆王题写“西王母之山”,并种植了槐树以作留念。

临别时西王母设宴送行,并作歌,“祝君长寿,愿君再来”,表达了她对穆王的依恋之情。

周穆王西游之事记载在《穆天子传》中,故事中瑶池据说就是今天山天池,西王母之国便在新疆境内。

《穆天子传》所记载的西域山川风土、物产名胜与历史实况有相近之处。

周穆王西游的故事,虽非信史,但是它反映了距今3000年前后,中原和新疆地区人民相互交往,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事实。

2.西域三十六国在汉代,西域各地分布着许多小国,他们多数从事农业,少数以游牧为生。

这此小国多以城郭为中心,又被称为“城郭诸国”。

它们的数量有30余个,因而《汉书》称其为“西域三十六国”。

汉初,西域三十六国的大体分布是:沿塔里木盆地北缘有车师(分前后两部,在今吐鲁番)、尉犁、焉耆、龟兹(今库车)、乌垒(今轮台)、姑墨(今阿克苏)、疏勒(今喀什)等,习称“北道诸国”。

塔里木盆地南缘有楼兰(又称鄯善,在今若羌县)、且末、精绝(今民丰县)、扜弥(今策勒县)、于阗(今和田县)、皮山、莎车、习称“南道诸国”。

历史中考知识点归纳

历史中考知识点归纳

历史中考知识点归纳一、中国古代史。

1. 先秦时期。

- 原始社会。

-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170万年。

北京人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 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

- 夏商周。

-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 商朝青铜铸造业发达,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 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是巩固统治。

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 春秋战国时期。

- 春秋时期,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等先后称霸,春秋争霸的影响是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 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 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内容包括: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等。

意义: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2. 秦汉时期。

- 秦朝。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 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

- 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

- 思想上:“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 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开发南疆,兴修灵渠。

- 汉朝。

- 西汉初期,汉高祖、文帝、景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局面。

- 汉武帝时期:-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司隶校尉,在地方设刺史。

-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 经济上: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西域古族--大月氏

西域古族--大月氏

本世纪20年代,西方学者步达生曾详细研究过安特生收集的史前时代甘肃沙井、寺洼、辛店、马厂诸文化和仰韶文化男女人类遗骸共84具,得出结论:甘肃史前居民具有典型的东方人种特征,其体质与现代华北人有许多相似性,新石器时代的甘肃史前居民与现代华北人更为接近。甘肃史前居民的头骨与西康人也较为接近,处于现代华北人与西藏人之间。50年代,中国学者对甘肃齐家文化墓葬中的两具男性头骨作了研究,认为它们是蒙古人种型,与近代华北人和其他同地区新石器晚期居民的头骨也较接近。近年来在甘肃河西地区的玉门火烧沟遗址发掘到了早期铜器时代的墓葬,甘肃省博物馆在发掘中采集了100余具人骨,经研究认为属于蒙古人种东亚类型,没有混杂高加索人种的材料。他们很可能代表了古代羌族,而不是月氏和乌孙。
西域古族--大月氏西域古族--大月氏
作者:佚名 来源:扯淡网 点击数:1696
大月氏,这个民族在《史记》、《汉书》中没有专门立传。但《史记》的《乌孙传》、《大宛传》、《张骞传》等传中保存了月氏早期历史的一些资料。月氏为游牧部落,“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月氏西迁后在中亚建立贵霜王朝,但我国史籍习惯上称之为月氏。
西汉初年中原有关月氏消息得之于匈奴降人和来自匈奴的使臣。武帝以后,有关这个民族的准确消息主要来自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后的报告。张骞所提到的月氏故地敦煌、祁连均非汉语。敦煌应当与《山海经》中的“敦薨”为同名异译,可能是“吐火罗”(Tokhar)的音译,指今祁连山一带。月氏西迁前应居于祁连山与天山之间,即今甘肃西部至新疆东部一带。
大月氏究竟是什么民族,史无明文。世界各国学者曾经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月氏部落的来历。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王朝以后被称为吐火罗人(Tokhar)。上个世纪末在新疆南部的焉耆和库车发现了一种以印度婆罗迷字拼写的不知名的语言。经过学者们的研究发现这种语言不属于印欧语中的印度一伊朗语,而属于印欧语西支,操这种语言的人自己称之为吐火罗语。有些语言学家根据这一点,设想这种语言就是月氏人及其近亲部落的语言。

中国对西域的主权管辖沿革概述

中国对西域的主权管辖沿革概述

中国对西域的主权管辖沿革概述1.两汉时期汉代是新疆正式纳入多民族统一祖国版图的历史开端,它始于张骞“凿空”而成于西域都护府的创立。

汉初匈奴强盛,一同大漠南北,并开拓西域,不仅迫使月氏西迁,而且置童仆都尉于西域,对汉朝形成半月形包围,还远交南越,形势非常严峻。

至汉武帝之世,汉朝开始对匈奴发起全面反击。

为了配合北方战场的正面进攻,张骞肩膺“断匈奴右臂”的历史重任,两次奉使西域,交通诸国,史称“凿空”,取得了明显的政效,归封博望侯。

其后汉朝对匈奴的反击节节胜利,建置了河西四郡;细君、解忧二公主的先后和亲乌孙;赵破奴、王恢平楼兰、破车师,列亭障于玉门;李广利两次伐大宛,破之;汉宣帝本始二年间[前72]汉遣校尉常惠监督乌孙出兵,汉朝与乌孙联合出动二十万大军东西夹击,大破匈奴,进一步催化了匈奴西域统治的瓦解;神爵二年[前60],匈奴日逐王降汉,神爵三年[前59],汉置西域都护府,在西域创立了军府政治,以郑吉为首任都护,自此包括新疆在内的广大地区正式纳入祖国版图,实现了流沙东西的政治统一。

汉朝和乌孙对匈奴的战争是正义的,他制止了匈奴贵族对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掠夺,保卫了汉朝、乌孙和其他西域各国各族人民,为汉朝统一西域创造了条件,不但符合汉朝的利益,也是符合西域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东汉时期虽有所谓的“三通三绝”,但基本上继承了西汉军府政治的历史传统,汉族军民大批西徙定居,开辟屯田,经营农业,并设立戊己校尉总其事。

此一官职亦始自西汉,不仅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进一步巩固了我国中央政府的政治主权,魏、晋虽衰,因体制不变。

虽因西域政治形势的推移,原来散住天山南北的汉军以集中于碛口哈密----吐鲁番盆地一带,但仍然是一支蔚为可观的政治力量,维系着流沙东西统一的坚韧纽带。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时期曹魏任命了西域戊己校尉,驻防高昌,屯垦戍边。

同时还派出西域长史驻鄯善国的海头城[罗布泊边上],下设西域校尉和宜禾校尉,分管军民政务。

什么是西域?在张骞之前,人们叫它“西北国”,中国的“西北国”

什么是西域?在张骞之前,人们叫它“西北国”,中国的“西北国”

什么是西域?在张骞之前,人们叫它“西北国”,中国的“西北国”西域并非只有36国,曾有1国贵族来到今帕米尔高原,建立了4个小国提示:可能是因为小说《西游记》的原因,中国的老百姓对西域一直有种神秘感。

但人们所说的西域三十六国实际上随着历史的发展,并不一直是三十六国。

根据史籍记载,所谓的三十六国曾一度裂变为四五十国,甚至最多的时候发展到了七十多国。

而西域这一地理概念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包括不同的地域,大致有着这样的区分,即:最早的西域仅包括今新疆南疆与东疆,涉及北疆,但仅限于其中的一部分地方;后来,西域的地理概念变大,不仅包括今新疆南疆、东疆、北疆,还包括中亚;再后来,接近今新疆地区,并逐渐发展为今新疆地区的代称。

一、什么是西域西域这一叫法,来自于汉代的西域都护,也就是说,汉代正式使用“西域”一词,是汉宣帝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开始,当时“西域都护”管辖的地区即所谓的“西域三十六国”。

其具体位置,一些专家依据《汉书·西域传》的说法:“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侧接汉隔以阳关、玉门,西侧限于葱岭。

”在这里,人们看到,西域即指现在的新疆南疆地区,至少是当时的西域强国乌孙没有被纳入这“西域都护”的辖地范围,但我们要强调的是:“西域都护”不管乌孙国,并不等于乌孙国不是西域之国。

在这里面,有两个历史细节必须注意,即:汉代远嫁乌孙的公主和乌孙成为汉朝属国。

汉朝嫁公主的事大家都清楚,即细君公主与解忧公主,这两位公主让中原文化对乌孙文化影响深刻,同时也让乌孙文化传至中原内地。

细君公主远嫁时,西汉朝廷尽可能地缩短乌孙与西汉间的文化距离,《汉书·西域传》中说:“为(细君公主)备官属,有宦官待御数百人”,细君公主在乌孙“自治宫室居”,西汉朝廷又“间岁遣使者持帷帐锦绣给遗焉”,对乌孙文化产生影响。

据传,细君公主不仅为乌孙带去了养蚕的技术,使丝绸的制作方法西传,而且还为乌孙带去了草原上最早的“房子”,她本人也因为想家,在嫁给乌孙的日子里发明了琵琶。

西汉名人简介

西汉名人简介

刘邦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说原名季),战国时期魏国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华夏族。

出身平民阶级,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称沛公。

秦亡后被封为汉王。

后于楚汉战争中打败西楚霸王项羽,统一天下。

公元前202年2月28,刘邦于荥阳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成为汉朝(西汉)开国皇帝,庙号为高祖,汉景帝时改为太祖,自汉武帝时期司马迁开始,多以最初的庙号“高祖”称之,谥号为高皇帝,所以史称汉高祖、太祖高皇帝或汉高帝。

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

刘盈汉惠帝刘盈(公元前210年―公元前188年9月26日),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子,西汉第二位皇帝。

汉惠帝是个年轻的皇帝,他在十六岁的时候就继承皇位。

刘盈即位后实施仁政,减轻赋税,提拔曹参为丞相,萧规曹随,政治清明,国泰民安。

与民生息的政策,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在思想和文化方面,他废除秦时禁锢,使黄老哲学代替法家学说,打开各种思想发展的大门,[1]但是仁弱的惠帝在位期间大权实际上掌握在强势的母亲吕后之手,因此后世司马迁作《史记》时甚至不设惠帝本纪,而设“吕太后本纪”。

公元前188年,在位仅仅七年的汉惠帝去世,时年二十三岁,谥号孝惠皇帝,葬于安陵。

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汉族,颍川城父人,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张良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后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帮助吕后扶持刘盈登上太子之位,死后被封为留侯。

他精通黄老之道。

不留恋权位,晚年据说跟随赤松子云游。

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

《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

汉初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表现出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

《汉书·西域传》中关于西域的书写与想象

《汉书·西域传》中关于西域的书写与想象

《汉书·西域传》中关于西域的书写与想象作者:马煜来源:《丝路艺术》2017年第03期两汉时期,随着中原与西域地区的交流的日益频繁,在汉代文人的作品中,出现了一些描写西域的人物、动物、植物和民俗事象的作品。

我细读了与汉代西域相关的文献典籍,筛选出其中描写西域事物的语句,再加以分类,目的在于引导人们以一个全新的、较为细致的视角来认识汉代文人关于西域的书写与想象。

1、人物篇:骠骑将军霍去病。

据本传所载:“其后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后稍发徙民充实之,分置武威、张掖、敦煌,列四郡,据两关焉。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

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地区的浑邪王、休屠王部,歼敌四万余人,俘虏匈奴王五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一百二十多人,同年秋,霍去病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四万余众归汉。

从此,一代战神霍去病的名号响彻西域诸国,他使汉朝对河西地区的控制力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为打通西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遭到霍去病带领的军队的重创后,匈奴的势力大不如前,再也不能恢复往日的辉煌,他们曾悲伤地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解忧公主。

据本传记载:“公主死,汉复以楚王戊之孙解忧为公主,妻岑陬”,是说在出使乌孙和亲的细君公主去世后,为了维护汉朝和乌孙的和亲联盟,作为第三代楚王刘戊孙女的刘解忧,不计个人的利益与得失,毅然决然地接受了使命,远嫁乌孙,她在乌孙生活了半个世纪,一直活跃在西域的政治舞台上,积极配合汉朝,遏制匈奴,她为大汉和乌孙的发展、巩固汉室与乌孙的关系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千古青史,有时需要在疆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有时又需要在另一个战场上用尽全部心力来换取和平的佳人。

无论是深入敌营,为了保卫边疆而不顾个人生死安危的将军,还是深入他国,为了和平安稳而在明争暗斗中步步为营的公主,他们的心,始终无愧于他们生长的土地,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汉王朝才得以与西域诸国长此以往地建立起和平的、互不侵犯的格局。

新疆简明地方史第一章 先秦至秦汉时期

新疆简明地方史第一章  先秦至秦汉时期


汉 元 帝
昭君出塞 (王昭君,呼韩邪单于)
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 大贡献。

识 点
西汉(外交关系)


张骞通西域 汉
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西 西域都护府

新疆开始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



路线
之 丝绸之路

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第三节 新疆地区多民族格局 的初成
一、新疆地区的古代民族 二、各民族对汉朝的认同
● 9世纪末,高昌回鹘人把西域佛教文化提升到了一 个新的繁荣阶段。高昌回鹘汗国建造了很多的庙宇、 石窟。吐鲁番的柏孜克里克石窟,鄯善的吐峪沟石 窟等都是那个时期建造的。
景教
景教,公元5世纪上半叶由叙利亚 人聂斯托利创立,6世纪传入新疆。
在高昌时期,它与摩尼教、佛教 一起流行。
高昌故城东门附近,发掘出一幅 较完整的景教“棕枝立日”壁画。 元朝时因大量回鹘人接受景教而 兴盛起来。
二、新疆地区与中原地区的经济交往。
先秦时期,新疆地区就同中原地区保 持密切联系。
《山海经》、《穆天子传》、《竹书 纪年》
汉朝统一西域后,中原先进的生产技 术输入新疆地区,促进了新疆地区经 济的发展;新疆地区不少特产传入中 原等地,丰富了中原地区人们的物质、 精神生活。
打井技术、铁犁铧、铸铁技术、商业 交流、
晋 ·郭 璞 < 穆 天 子 传 > 卷 之 三
甲戌,至于赤乌。赤乌之人□其献酒千斛于天子,食马 九百,羊牛三千,穄麦百载,天子使祭父受之。曰 : “赤乌氏先出自宗,大王亶父之始作西土,封其元子吴太 伯于东吴,诏以金刃之刑,贿用周室之璧。封丌璧臣长季 绰于舂山之虱,妻以元女,诏以玉石之刑,以为周室主。”

传播丝绸之路文化的杰出人物

传播丝绸之路文化的杰出人物

传播丝绸之路文化的杰出人物作者:来源:《丝绸之路》2014年第11期鸠摩罗什,出生于古代西域的龟兹国,是东晋时后秦的一位高僧,译经家。

他7岁随母出家,初学小乘经典。

9岁随母赴罽宾(今克什米尔地区)从盘头达多诵读杂藏、阿含等经。

12岁与母返龟兹途中,在疏勒驻留年余,修习阿毗昙及六足论,从大乘僧人﹑莎车王子须利耶苏摩诵读《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复从佛陀耶舍授读《十诵律》等。

后佛陀耶舍一直和他合作翻译佛经。

鸠摩罗什为人开朗,秉性坦率,虚己善诱,专以大乘教人,而善于辨析义理,应机领会,独具神解。

罗什回龟兹后,广习大乘经论,讲经说法,成为中观大师,名声大震西域,在汉地也有传闻。

前秦建元十八年(382),苻坚遣吕光攻伐焉耆,继灭龟兹,劫鸠摩罗什至凉州。

三年后,姚苌杀苻坚,灭前秦,吕光遂割据凉州,自立为凉主,鸠摩罗什随吕光滞留凉州近17年。

后秦弘始三年(401),姚兴攻伐后凉,亲迎鸠摩罗什入长安,入逍遥园西明阁,以国师礼待,并在长安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场,请鸠摩罗什主持译经事业。

此后10多年间,鸠摩罗什悉心从事译经和说法。

鸠摩罗什及其弟子含辛茹苦历经12年,译出佛经共74部,834卷。

鸠摩罗什羁留凉国17年,对于中土民情非常熟悉,在语言文字上能运用自如,又加上他原本博学多闻,兼具文学素养,因此,在翻译经典上,自然、生动,契合妙义,在传译的里程上,缔造了一番空前的盛况。

鸠摩罗什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高僧,是中国佛教史乃至思想文化史上一位非常杰出的人物。

鸠摩罗什“删去原文繁重”,“不拘原文体制”,“变易原文”,他译出的佛经在内容的表达、词语的应用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印度佛教最主要、最重要的经典,鸠摩罗什都通过翻译把它们介绍到了中国,对中国的佛教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Kumarajiva, born in Qiuci, was an eminent monk and translator of Buddhist scriptures of Later Qing Kingdom.Kumarajiva became a monk with his mother at the age of seven and went Jibin (in Kashmir)at the age of nine. He studied Theravada Buddhist scriptures at first read Agama and other scripturesin Jibin. On his way back to Qiuci together with his mother, he stayed in Shule for more than a year, and in this period he studied Mahayana Buddhist scriptures after monks, the prince of Shache Kingdom, and Buddhayeshe. He cooperated with Buddhayeshe in his translation in later years. Kumarajiva was cheerful, frank, modest, and keen on teaching people with Mahayana Buddhism. He was good at analysis and quick to learn and often had his special understanding of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After he returned to Qiuci, he studied Mahayan Buddhist scripture extensively,preached Buddhism to the people, and became a famous master in west area, even known to people in Central China. In 382, Qiuci Kingdom was conquered by Fu Jian and Kumarajiva was brought to Liangzhou and there he stayed for about 17 years. In 401,he was greeted to Chang’an by the king himself of Later Qin and treated as king’s teacher. He lived in Chang’an for more than 10 years, leading the large scale translation activities preached to the people.Kumarajiva and his disciples worked hard for twelve years and 74 Buddhist scriptures including 834 volumes were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Before coming to Chang’an, he had stayed in Liangzhou for 17 years and got to be quite familiar with people’s life in Central China and had mastered Chinese language very well. Kumarajiva was an eminent monk and with his extensive knowledge and good mastery of literature, his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s read natural, interesting, and meaningful. He created a new milestone in 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s.Kumarajiva was a great eminent monk in China’s history, and also an outstanding figure in Chinese Buddhist history and thought and culture history. Kumarajiva did not stick to the original languages when he made his translation and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which he translated reached an unprecedented high level in the expression of the content and the usage of words. The main and most important scriptures of Indian Buddhism were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by Kumarajiva and these scriptures played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Buddhism.法显(334~420)法显,俗姓龚,东晋司州平阳武阳(今山西临汾地区)人,3岁出家,20岁受具足戒。

秦汉时期西域居民人种分类和语言文字分布概况

秦汉时期西域居民人种分类和语言文字分布概况

秦汉时期西域居民人种分类和语言文字分布概况一、西域人种复杂性的缘由西域有广义和狭义概念之分。

自汉代以来,西域狭义上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

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中亚、西亚等地。

先秦时期(公元前9世纪——公元前3世纪)西域是世界人种的博物馆。

广义的西域人种主要有高加索人(白色人种,又称欧罗巴人,含雅利安人、斯基泰人、塞种人、萨迦人)、印欧人(白色人种,赫梯人、米底人、古波斯人、吐火罗人)、蒙古利亚人(黄色人种,含华夏族群西戎、匈奴、汉族、羌族等)。

(胡辣羊蹄添加标注)据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一书的记载,公元前8世纪——前7世纪,欧亚大陆分布的斯基泰人五大部族:一是秃头的阿尔吉派欧伊人,分布在哈萨克丘陵地带;(体型特征:不分男女都是秃头、狮子鼻、下颚巨大,居住在高山脚下)二是伊赛多涅斯人(乌孙人的先民)分布在伊犁河、楚河流域;在锡尔河与玛撒该塔伊人隔河相对;三是阿里玛斯波伊人分布在斋桑湖附近的额尔齐斯河流域;东面住着看守黄金的格律普斯,在希腊神话中,格律普斯是一种狮身鹰头怪兽希罗多德以此作为阿尔泰部落的象征性命名。

(体型特征:毛发毵毵、面貌奇特、前额独眼)四.玛撒该塔伊人分布在阿拉克塞斯河(锡尔河)对岸,与伊赛多涅斯人隔河相对;咸海以东广阔平原地带;(索格狄亚那—康居-粟特)(体型特征:衣服、生活方式都与斯基泰人相同,“玛撒”意为大,是一个强大的斯基泰部族,波斯人称其为“萨迦”或“萨喀”。

)五.撒乌罗玛泰伊人分布在塔纳伊斯河(顿河)以东;与伊塞顿人隔河相对;塔纳伊斯河流入麦奥提斯湖(亚速海)上列部族习俗语言相同,都属于印欧人,说着印欧语系的斯基泰语。

共同特点,不论北方的游牧民,还是南方的定居农民,都戴和斯基泰人一样的尖顶高帽子。

波斯纳黑希鲁斯塔木的楔形文字石刻傻女,曾提到萨迦人的三个集团:1.豪玛瓦尔格.萨迦人,分布在费尔干纳盆地及帕米尔.阿赖岭等地;2.提格拉豪达.萨迦人,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与哈萨克斯坦的草原地带;即从帕米尔、阿赖岭以北,包括塔什干、天山以至巴尔喀什湖以南及西南的楚河、塔拉斯河流域;3.提艾伊.达拉伊雅.萨迦人,意为海或河那边的萨迦人,分布在阿姆河以北、咸海以东,索格狄亚那之地。

西域先秦历史人物

西域先秦历史人物

西域先秦历史人物之西王母西王母简介西王母,简称王母,尊称王母娘娘。

“西王母”的称谓,始见于《山海经》,因所居昆仑山在西方,又叫西昆仑,故称西王母。

在道教神仙体系中,西王母是所有女仙及天地间一切阴气的首领。

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上古女神,现多传为护佑婚姻和生儿育女之事的女神。

全真教的祖师。

王母娘娘在汉代时成为重要的汉族民间信仰,西王母信仰中包含的长生不老理念也投合了道教对长生的追求。

在中国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中,王母的全称即为西王母,中国几部最古老的著作中都有关于她的记载。

历史学有说这是中国西部地区西王母国的一个部落首领或图腾的称号。

历史上可能不止一位西王母而是好几代西王母。

西王母在道教中的地位及能力东汉末年,道教兴起,把作为上古先祖神祇的她纳入道教神话体系,并且逐渐演变为高贵的女神。

在后来的许多中国古代著作中,她开始成为天上的一位帝王,人类幸福和长寿之神,还传说她拥有能使人长生不老的神药,著名的月中仙女姮娥就是因为吃了她的神药而飞到月亮上的。

西王母的出处及相关记载“西王母”的称谓,始见于《山海经》,因所居昆仑山在西方,又叫西昆仑,故称西王母。

又称金母或金母元君,全称: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或白玉龟台九凤太真西王母或太灵九光龟台金母元君,总称:上圣白玉龟台九灵太真无极圣母瑶池大圣西王金母无上清灵元君统御群仙大天尊。

在道教中地位极高,后因历史演变,民间宗教对她作了新解释,故广受信仰。

在中华道教形成和发展之路上,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据《集仙录》载:西王母即九灵太妙龟山金母,又号太虚九光龟台金母元君,系先天西华至妙之气化生!在中国道书古籍中,多次记载西王母显圣遣使下凡,曾经派她的徒弟九天玄女,帮助黄帝打败蚩尤、授天下地图予舜帝整治国家、遣二十三女瑶姬(封为妙用真人)下凡助大禹治水,而幸睹圣颜者,则有以孝闻名乡里的舜帝、游瑶池拜金母的穆天子以及好神仙之术的汉武帝等。

《穆天子传》中:记有穆天子梦游见西王母的故事,这里的应该指历史上的西王母,是一位女王。

西域历史文明大事年表

西域历史文明大事年表

西域历史文明大事年表(截止公元1世纪东汉初年)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2万年至1万年)人类的足迹已遍布各大洲。

旧石器时代晚期,形成了人类的地域集团:世界三大种族形成。

白色人种的欧罗巴人种分布在欧洲、北非、西亚和北印度;黄色人种的蒙古人种分布在中国、中亚细亚、北亚、东南亚,其中一部分进入美洲为印第安人。

黑色人种的尼格罗——澳大利亚人中,分布在非洲和澳大利亚。

约2万年前,人类已经入西伯利亚中部和东南部。

土库曼西南和塔吉克的中南部以及撒马尔罕与乞而乞克河谷发现母系社会人类活动遗迹;鄂毕河与叶尼塞河上游、贝加尔湖周围、额尔齐斯河上游发现人类居住遗迹,新疆境内发现人类活动遗迹。

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1万年——4千年前)伊朗和中亚西亚是人类文明最早的摇篮之一。

约公元前四——至二千纪,各地由新石器时代晚期过渡到金属时代,语系分布大致在这一时期形成。

印度语系发源于欧洲东南和与之相连的中亚细亚地带。

青铜器时代(公元前4000年)欧洲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印度和埃及在公元前3000~前2000年,也有了青铜器。

中国的青铜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始于公元前21世纪,止于公元前5世纪,大体上相当于文献记载的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

距今4000年,新疆进入青铜器时代。

公元前二千纪前半期到前800年之间,中亚开始驯养马,仍为原始社会时代。

公元前二千纪末和前一千纪初,安德罗诺沃文化过渡到游牧经济。

◆约当公元前二千纪中期,分布与哈萨克、西南西伯利亚和南乌拉尔地区的游牧人,开始向东部和南部迁徙,一部分人定居,发展了青铜文化。

考古学家称之为安德罗诺沃文化,他们是印欧语系的塞人和萨尔马泰人的直接祖先。

他们进入伊朗高原后,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雅利安人,这些人是以后西伊朗部落米底人和波斯人的祖先。

迁徙到中亚中部或南部的雅利安人,和当地居民融合,成为后来东伊朗部落巴克特里亚人和粟特人等的祖先。

公元前2000年左右,雅利安人游牧于里海以东的大草原。

新疆喀什历史人物列表

新疆喀什历史人物列表

新疆喀什历史人物列表一、新疆的历史人物1、张格尔张格尔,清朝新疆 ... 教白山派首领。

大和卓波罗尼都之孙,是逃居国外的 ... 教封建贵族。

后回国发动叛乱,失败后被杀。

张格尔从嘉庆二十五年,一直捣乱到1831年(道光十一年)。

在浩罕支持下,潜入南疆发动叛乱。

道光六年的一次叛乱规模最大,张格尔率浩罕、布鲁特500余人,窜回喀什噶尔附近,以礼拜其祖先玛杂为名,利用南疆各族人民的反清情绪及其宗教影响,集众万余人发动叛乱。

2、阿史那·社尔阿史那·社尔(604年-655年),唐初名将,突厥王族,处罗可汗次子。

社尔原是东突厥拓设,设牙旗于漠北,统帅铁勒、薛延陀等部族,后被薛延陀击败,率部西迁,并趁西突厥内乱,夺取其近半国土,自称都布可汗,但后来又被薛延陀击败,只得逃奔高昌国。

贞观九年(635年),社尔率部投奔唐朝,被封为左骁卫大将军,尚衡阳长公主,拜驸马都尉。

此后,社尔随侯君集平高昌,封毕国公,又先后征讨高句丽、薛延陀的战争,屡立军功。

3、额敏和卓额敏和卓(1694年—1777年),清朝乾隆时期新疆吐鲁番的 ... 尔贵族,世居鲁克沁地方。

是清朝时期吐鲁番地区的统治者, ... 尔族的民族英雄。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清军西征准噶尔部,进军至吐鲁番,额敏和卓脱离准噶尔部,率众归顺清朝。

雍正十年(1732年),为了躲避准噶尔部的报复,他率众东迁甘肃。

乾隆二十年(1755年),在随清军西征准噶尔后,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又随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由于立功极多,被封为郡王。

4、阿曼尼莎汗阿曼尼莎汗生于1526年,卒于1560年,是叶尔羌汗国第二代汗王拉失德汗的王妃。

她天资聪颖、能歌善舞、能诗能文,是位才华出众的奇女子,是十五世纪杰出的 ... 尔族女诗人, ... 尔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的搜集、整理者。

她13岁入宫,34岁因难产而逝。

她从小就对诗和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她拜访社会艺人、诗人,民间歌手,整理创编出集 ... 尔古典音乐之大成的《十二木卡姆》,使民间音乐成为科学、系统、严谨的曲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域先秦历史人物之西王母
西王母简介
西王母,简称王母,尊称王母娘娘。

“西王母”的称谓,始见于《山海经》,因所居昆仑山在西方,又叫西昆仑,故称西王母。

在道教神仙体系中,西王母是所有女仙及天地间一切阴气的首领。

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上古女神,现多传为护佑婚姻和生儿育女之事的女神。

全真教的祖师。

王母娘娘在汉代时成为重要的汉族民间信仰,西王母信仰中包含的长生不老理念也投合了道教对长生的追求。

在中国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中,王母的全称即为西王母,中国几部最古老的著作中都有关于她的记载。

历史学有说这是中国西部地区西王母国的一个部落首领或图腾的称号。

历史上可能不止一位西王母而是好几代西王母。

西王母在道教中的地位及能力
东汉末年,道教兴起,把作为上古先祖神祇的她纳入道教神话体系,并且逐渐演变为高贵的女神。

在后来的许多中国古代著作中,她开始成为天上的一位帝王,人类幸福和长寿之神,还传说她拥有能使人长生不老的神药,著名的月中仙女姮娥就是因为吃了她的神药而飞到月亮上的。

西王母的出处及相关记载
“西王母”的称谓,始见于《山海经》,因所居昆仑山在西方,又叫西昆仑,故称西王母。

又称金母或金母元君,全称:白玉龟台九
灵太真金母元君或白玉龟台九凤太真西王母或太灵九光龟台金母元君,总称:上圣白玉龟台九灵太真无极圣母瑶池大圣西王金母无上清灵元君统御群仙大天尊。

在道教中地位极高,后因历史演变,民间宗教对她作了新解释,故广受信仰。

在中华道教形成和发展之路上,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据《集仙录》载:西王母即九灵太妙龟山金母,又号太虚九光龟台金母元君,系先天西华至妙之气化生!
在中国道书古籍中,多次记载西王母显圣遣使下凡,曾经派她的徒弟九天玄女,帮助黄帝打败蚩尤、授天下地图予舜帝整治国家、遣二十三女瑶姬(封为妙用真人)下凡助大禹治水,而幸睹圣颜者,则有以孝闻名乡里的舜帝、游瑶池拜金母的穆天子以及好神仙之术的汉武帝等。

《穆天子传》中:记有穆天子梦游见西王母的故事,这里的应该指历史上的西王母,是一位女王。

西域先秦历史人物之周穆王
周穆王简介
周穆王(约前1054年—前949年),姬姓,名满。

周昭王之子,西周第五位君主。

在位55年,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周王。

周穆王时作《吕刑》,是中国流传下来最早的法典。

周穆王的统治
穆王致力于向四方发展,曾因游牧民族戎狄不向周朝进贡,两征犬戎,获其5王,并把部分戎人迁到太原(今甘肃镇原一带)。

还东攻徐戎,在涂山(今安徽怀远东南)会合诸侯,巩固了周在东南的统
治。

周昭王十九年,昭王姬瑕第三次亲征荆楚,薨于汉水。

是年太子姬满践位,成为西周第5位帝王,是为周穆王。

此时他已经50岁,传说享寿105岁,在位时间约为55年(前976年—前922年),一说(前1001年—前947年)。

关于周穆王的岁数,根据《史记》“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穆王立五十五年,崩”,被定论为105岁。

而《竹书纪年》则说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非穆王百岁。

因此,周穆王究竟年岁几何,各有见解。

迄今为止,出土的周穆王时期青铜器有纪年的只到34年,尚未发现40年以上纪年。

周穆王西征
两征犬戎,平定西方后,穆王继续西伐,于穆王十三至十七年(前963年—前959年),进军至昆仑之丘,这段历史被记录在《穆天子传》中。

近代人认为《穆天子传》为战国所作,内容多不真实,但反映了当时西周与西北各方国部落往来的情况,是中原与西域进行交流的最早史料记载。

周穆王曾两次率军西征,打通了前往西域的道路。

周穆王喜好旅游,西域打通之后,周穆王于公元前964年开始了浩浩荡荡的西游活动。

据史书记载,周穆王自镐京至西王母之邦,行程共1·21万里。

过去学者们认为,按照故事中所说的里程,西王母之国应在西亚或欧洲。

但在1992年中日两国关于《穆天子传》的学术研讨会上,学者们指出,中国秦以前的里指的是短里,只有今77米长。

因此,西王母之国应在今甘肃新疆一带,它以西宁、兰州为前庭,以新疆为
后庭,中心在敦煌、酒泉一带。

这一观点与班固在《汉书·西域传》中长安至锡尔河流域的康居有1·23万里的记述是一致的。

西王母蓬松的发型、豹尾式的服装,也在出土的文物中得到印证。

有一个在我国西北部出土的舞蹈彩盆,盆内有三组跳舞的场面,每组五人,头上都梳着蓬发,舞衣从背后下垂,像豹尾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