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摘要:虽然水泥混凝土路面目前应用广泛,且具有路面耐重压、耐磨损、强度
高和维护资金少等优点,但其路面使用不久后会出现质量问题,影响路面的正常
运行。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内损坏这一病害比较常见。

尤其是
进行路面施工时,裂缝问题时有发生,降低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防治
1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分析
1.1裂缝
1.1.1、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通常大多出现在高填方,半填半挖路段、填挖交界以及软土地基路段,主要是由于路基横向不均沉降或板下的不均匀支撑造成的,特别是当路堤从
局部洼地通过时,如果路堤两侧没有有效的排水,设施、路堤两侧就会产生积水,积水除向地基渗透外,还能渗入路堤下部。

边部土层中,并通过毛细作用逐渐向上,使路堤上部边部的土层也变湿。

由于路堤边部土层的压实度较中间部分差,
一旦边部土层变成潮湿,边部土就产生固结变形,路堤形成横向不均匀沉降,在
行车荷载作用下,久而久之,路面就会出现纵向裂缝。

1.1.2、横斜向裂缝
路面横、斜向裂缝通常发生在①填挖相交断面②新老路基交接处③土基密
度不同部位④桥涵通道等构造物和路基连接处⑤软弱地基⑥失陷性黄土等特殊
路段。

1.2、掉角
掉角通长由于胀、缩缝或施工缝填料选择不当,或者填缝料失效,造成路表
水沿缝隙不渗,尤其是当板下基层排水不畅,或基层材料细料过多,基层材料耐
冲刷性较差时,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真空吸力就会使扳角处产生唧泥,板下
被冲刷掏空,造成板角应力集中,从而导致路面板出现掉角,路面板的接缝传荷
能力差,或在施工中,为了使角部容易振捣,少出现蜂面,特意用些粗骨料少的
混凝土,振捣时间又长一些,造成表层浆体过多,骨料下沉集中的分层离析,使
其抗折强度降低,反之因振捣不密实,角部侧面有蜂窝麻面,这两种情况在车轮
的作有下,很容易出现掉角。

1.3、交叉裂缝和破碎板
交叉裂缝和破碎板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一种严重破坏形式,对行车的安全和
舒适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公路运输超载严重,路面板厚度不足或强度偏低,板底
脱空基层松散或强度不够,土基的不均匀沉降地下水位过高路基液化等都可能会
导致路面板出现交叉裂缝或破碎板,另外,当路面出现纵向横、斜向等各种裂缝时,如果养护不及时,路表水沿缝隙进入基层或路基,导致基层和路基浸水软化,在重载反复作用下,裂缝会进一步扩展,如此循环,久而久之,路面就会产生交
叉裂缝,甚至出现破碎现象。

1.4、孔洞
混凝土路面表面呈现破损和孔洞,主要原因是施工质量差,或混凝土材料中
夹带朽木纸张和泥块树叶等杂物,还有春季施工,水中夹带冰块造成的。

1.5、磨耗层局部脱落
磨耗层局部脱落,出现露骨麻面现象,其原因:①行驶在路面上的某种车辆
机械的金属硬轮,硬石子等撞击,摩擦路面而形成,破损②施工中,因缓凝剂级
配不合理或指标不稳定,造成成型时间超过了初凝时间,造成面层强度损失。

③在施工中,振捣过后混凝土板厚度不够,为了省事,只拌砂浆找平,或用推擀的
方法找平,从而形成一层砂浆层,这地方不仅造成表面水灰比不均匀,出现网裂,在车轮反复作用下,甚至出现脱皮,露骨,如果水泥稳定性能差一些,就很容易
出现麻面现象。

1.6、接缝位置发生病害分析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位置有时也会存在病害问题,降低了公路的建设质量。

举例来讲,在施工过程中,如果路基存在不均匀变形的现象,或者是填缝料受损
或存在质量问题时,水泥混凝土路面就会出现错台问题。

与此同时,在处理水泥
混凝土路面的横向接缝过程中,受到膨胀系数的影响,会出现一定的滑动问题。

另外,当水泥混凝土受热发生一定的膨胀时,其接缝的两端可能会向上拱起,这
就导致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收缩缝隙会向外张开。

如果这些缝隙中被填充了难以
压缩的坚硬物质,就会增大缝隙的压应力,使其纵向上压曲失稳,降低了水泥混
凝土路面的稳定性。

2有效防止混凝土路面病害的措施分析
2.1防止路面出现裂缝的措施分析
裂缝的宽度、形状和破坏形式的不同,采取的处理措施也不同。

基本思路如下:对于线状单一分布的裂缝,在其宽度未达到限值,且未形成贯通缝的情况下,可采用柔性材料填补,避免路面水下渗,防止病害进一步发育及加深。

其次对于
贯通缝、网状缝或宽度达到允许值上限的裂缝,要根据其具体病害程度对水泥混
凝土加铺部分进行凿除,并重新铺装,在较为严重的情况下,还需对其下部水泥
混凝土基层进行处理后再重新铺装,另外在处理下承层及重新加铺水泥混凝土的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2.2有效防止接缝位置损坏措施分析
第一,选择合适的基层材料,以提高基层抵抗冲刷的能力,因为在路面的板
体下面,存在大量的松散细粒土,这是导致唧泥问题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对
基础材料的选择也要小心谨慎,这样可以从根本上避免问题产生。

在对高等级公
路进行施工时,通常都会使用抗冲刷能力较强的无机结合料,或者选择沥青稳定
粒料,这两种材料都能保证基层的稳定性。

在基层中一定不能使用细粒土,保证
材料对路面的均匀支撑,可以避免唧泥问题的发生;第二,积极做好防水措施。

路面中的积水可以利用板边的缝隙,或者是接缝位置进入到基层中,但是长时间
积存后不能排出,这也会产生接缝损坏问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路
面的排水工作,很好地控制住这类问题的发生。

第三,有效减少荷载产生的应力。

这类问题也容易导致接缝损坏问题的产生。

因此在施工设计时,技术人员一定要
用各种方法把板边底部位置、裂缝位置还有混凝土板接缝位置的荷载减少,这样
在一定程度上就提高了接缝的传荷能力,然后把所有的荷载转移到临近的板中,
有利于底板应力的降低。

针对一些横方向的接缝,例如有施工缝、胀缝、缩缝,
科学设置传力杆装置,在纵向的接缝中设计成拉筋,都可以避免接缝位置的破坏。

结束语
路面病害对水泥混凝土公路的施工质量和交通运输安全会构成严重威胁,且
每一种病害类型都会对道路的使用和车辆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

因此相关人员要
在预防为主、标准化规范化、综合治理的处理原则上,对路面病害采取相应的评
估和处理措施,确保公路工程质量的可靠、运行平稳,保证通行车辆和人员的生
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高风新.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J].交通世界,2016(10):62-63.
[2]赵西玲.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J].青海科技,2011,18(3):109-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