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乒乓有形,欢乐无形》课程纲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安排
教学形式
1
分组
每组教学内容划分
1.讲解法。讲解法是乒乓球教学工作中一种运用语言法的最普遍的形式。即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的任务、内容、要求、动作名称、动作要领等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它在理论教学、思想教育和技术教学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直观教学法。动作示范目前仍然是教学中教授基本技术的重要教学手段。它是以教师具体动作为范例,建立学生对动作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的正确概念,示范动作是否成功和准确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动作示范有完整示范,也有根据动作结构和教学要求进行的分节示范。
2
恢复练习
正反手攻球恢复练习
3
恢复练习
正反手攻球恢复练习
4
正手多方位攻球
正手位斜线攻球
5
正手位提拉弧圈
正手位前冲弧圈球
6
反手弹拨
反手弹拨练习
7
反手搓球
反手搓斜线练习
8
正手多方位攻球
正手位多项技术定点练习
9
正手位提拉弧圈
正手位提拉前冲弧圈练习
10
反手弹拨
结合正手攻球进行反手弹拨技术运用
11
反手搓球
反手搓球,加强摩擦
1.观察及调查法
教师通过体育课堂教学观察学生的体型、模仿能力和身体协调性。②教师通过日常课内外活动观察学生的心理素质、意志品质、运动兴趣等的情况。③通过其他教师了解学生的品质、学习成绩、家庭情况、学生家长的支持度等。
2.科学测试法
①颠球测试法:测试学生的稳定性能力。方法:学生双脚并力,用球拍连续颠球,球的高度不低于15cm,计时1分钟,以击球个数评定成绩。一般采用多人对抗形式以增强测试的难度和可信度。②推球测试法:评定学生的稳定性、心理素质等方面。方法:将学生的脚尖距离墙壁1米,用球拍往墙壁上连续击球,计时1分钟,以击球个数评定成绩。此测试通过比赛或对抗形式进行,布置大量学生观看,可以更好地考察学生的心理素质表现。
背景分析
目的和意义: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以技巧性为主,身体体能素质为辅的技能型项目,起源于英国。乒乓球也是一项趣味性极强的体育运动,它的特点是球小、速度快、变化多、设备简单,不受年龄、性别和身体条件的限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锻炼价值,拥有较多的爱好者。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增进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身体协调能力、改善视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终身体育、终身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终结性评价(权重40%)
学生之间进行比赛,以比赛成绩作最后赋分。
各年级各班级分别组队,参加校长杯乒乓球比赛。
学情分析:
1、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较差。骨骼肌肉以及内脏发育尚不完善,需多加强小肌肉群及灵活性练习。
2、随着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日趋成熟,祖国荣誉感逐渐加深,对国球——乒乓球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是学习乒乓球最好时机。同时七、八、九年级学生开始注意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会积极的投身到学习中去并努力表现自己。
12
反手提拉弧圈
反手弹拨,加强摩擦
13
战术训练
如何奔球突击,结合正反手快攻练习
14
战术训练
如何奔球突击,结合正反手快攻训练
15
赛前调查
如何压制对手,防止形成进攻
16
战术组合
队内循环擂台
17
战术组合
队内团体擂台
18
总结
总结训练内容,比赛心得
评价活动/成绩评定
评价项目
评价方式/活动及等级描述
过程性评价(权重60%)
课程名称
乒乓有形,欢乐无形
作者
单位
适用年级
七、八、九年级
总课时
18
课程简介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学生非常喜爱的活动,通过乒乓球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以新颖活泼的体育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合作、诚信、果敢、公平、热爱生活等优良品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资源分析:
本课程需要在乒乓球室内进行,地面要求防滑,有足够的乒乓球台、乒乓球拍和乒乓球,授课老师应是体育老师或具有乒乓球特长及一定能力水平的老师。
课程目标
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体育特长和学生兴趣为目标。使学生在校期间能掌握相关的乒乓体育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提高学生乒乓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敢顽强的进取精神,使之成为符合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3.模拟练习和辅助性练习法乒乓课教学,教师讲解示范完动作要领后,让学生不上台,或站在球台的击球位置但不击球,握拍进行动作模拟练习,这一练习要保持经常性,每次课都抽出一定时间进行练习,教师要规定练习次数或时间,如要求必须完成100次或以时间规定为一组,完成三组。在进行练习时,教师随时提示动作的某些错误,到队伍中进行个别纠正,必要时再次讲解、示范,教师也可带领学生一起做。这一练习方法的意图是让学生建立正确动作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