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湘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树根》公开课教学设计第1课时
湘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2《树根》课件讲义.
• 拓展延伸、熏陶感染 • 当人们看到这件优美的根雕作品时, 会怎样称赞? • 老太太和老伴也来看儿子的根雕作 品,他们会有些什么表现?
人物对树根的不同态度
(1)艺术家把它雕刻成了艺术 品吗? (2)这个艺术品到底有什么价值? 艺术品是人类聪明、才智的结 晶,它的创造要花费大量的精力, 它的价值体现在它能给人 类美的享受或有益的启发。
12 树 根
diū qì wèi bàn yì 丢 弃 一位 老伴 艺术 měi yú yōu xiù 美丽 终于 优 秀
huāng cǎi 荒野 理睬 jī jià zhí 激动 价 值 pī shāo 劈开 烧饭 jīng 精心
12树根 通过课文所知,这 是一颗什么样的树根?
12 树 根
一棵普通的树根,丢弃
填
(老太太) ( 木 匠) (艺术家 ) 用树根
(烧 饭 )
( 做小凳)
做根雕 ( )
老太太、木匠、艺术家的 想法为什么不一样?你的想 法是什么? 因为他们的观察角度不同, 生活体验不同,利用树根的方 式也不同,所以想法不一样。 • 我想用这颗树根做笔筒或花盆。
•
这件优秀作品放在 展览馆里,受到了人们 的称赞。
艺术家是如何把一颗普通 的树根雕刻成了艺术品?
新坊九年制学校 李雄关
他望着树根仔细琢 磨,顺着它的形状精心 雕刻,花了很多时间, 终于把树根雕成了一只 振翅飞翔的老鹰。
比一比,找不同
1、他望着树根仔细琢磨,顺着翅飞翔的老鹰。
2、他望着树根仔细琢磨,顺着它的 形状精心雕刻,花了很多时间,终于把树 根雕成了一只振翅飞翔的老鹰。
在荒野上,很久没人理睬。
默契大闯关
当老太太。木匠和艺术家遇到树根时, 他们分别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呢?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二、三、四自 然段,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表格。 谁捡到树根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树根》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树根》教案教材分析:本篇课文以“树根”为题,写了人们对它的不同态度:老太太把它抱回家做柴烧,木匠认为它可以做成小凳,而艺术家却把它做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表明普通事物中往往蕴含着美的价值。
启迪人们学会发现美,创造美。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终于”在课文中的意思。
(2) 懂得去发现美,创造美。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去发现、总结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普通事物中往往蕴含着美的价值,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懂得普通事物中往往蕴含着美的价值。
教具准备:小黑板、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课题1. 教师演示课件:这是一棵普通的树根,被人丢弃在荒野上,很久很久没有人理睬,可是有一天,它被人捡起来,从此,命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
3. 板书课题:树根。
二、创设问题,自主理解课文内容。
1. 精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1) 出示小黑板,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找出答案。
(2) 指名汇报交流。
(3) 比赛朗读。
学生评价。
(4) 指导背诵。
2. 精读课文第五自然段(1)指名朗读(2)找出描写艺术家雕刻树根过程的词语。
理解“仔细琢磨、精心雕刻。
”(3)句子对比朗读:体会“终于”在课文中的意思。
(4)指名背诵。
3. 拓展延伸,熏陶感染。
(1)齐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2)理解“称赞”(3)当人们看到这件优秀的根雕作品时,会怎样称赞?(4)美读全文,讨论课后题:老太太、木匠、艺术家的想法为什么不一样?你赞成哪一个的想法,你的想法是什么?(5)背诵全文三、启发激励。
1.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蕴含着美,只要你用美的心灵去审视他们,你就能发现美;而我们的双手,正是创造美的巧手。
2. 欣赏作品四、板书设计老太太烧饭木匠(用)树根做小凳艺术家做根雕。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树根》
树根
从这变戏法中,你明白 了什么道理? 在普通平凡的事物 中,往往蕴含着美,并 能创造出美。
自 读 要 求
(1)边读边圈画 生字。注意读准 字音,读通语句。 (2)画出自己喜 欢的语句多读几 遍。
丢
优 秀
弃
美
位
讨 论
当初,他们 对树根的想法 为什么不一样? 读了课文,你 有什么想法?
启发激励: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 都蕴含着美,只要你用美的 心灵去审视他们,你就能发 现;而我们的双手,正是创 造美的精灵。
烧 睬 激
你认识它 们吗?
谁捡树根 做了什么 说了什么 老太太
木匠
艺术家
对比朗读
1、他望着树根仔细琢磨,顺着它 的形状精心雕刻,花了很多时间, 终于把树根雕成了一只振翅飞翔的 老鹰。 2、他望着树根仔细琢磨,顺着它 的形状精心雕刻,花了很多时间, 把树根雕成了一只振翅飞翔的老鹰。
老太太和 老伴看到 儿子的作 品时,会 说些什么?
202X春湘教版语文二下《树根》ppt课件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021/5/32021/5/3Monday, May 03,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5/32021/5/32021/5/35/3/2021 10:31:40 AM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5/32021/5/32021/5/3May-213-May-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5/32021/5/32021/5/3M onday, May 03,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5/32021/5/32021/5/32021/5/35/3/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5月 3日星 期一2021/5/32021/5/32021/5/3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5月2021/5/32021/5/32021/5/35/3/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5/32021/5/3May 3,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1/5/32021/5/32021/5/32021/5/3
湘教版树根PPT教学课件
数曹 十操 人请
课 文
?何 故 意
化前 过往 程、
前刘 往备 ?为
分 析
提 是会
何
及 怎见 “ 样曹
派 许
之
望 的操 梅 ?过
禇 张
二
止
程
辽
渴
中
带
”
整体感知
(一)刘备行韬晦之计 (二)曹操煮酒论英雄
1.派兵请刘备 2.煮酒论英雄
精读 赏析
曹 操 着意发问
步步逼问
说破英雄
刘 备 权作不知
乱论英雄
巧饰惊恐
词语积累
丢弃 位置 伙伴 艺术 终于 精美
人物对树根的不同态度
(1)艺术家把它雕刻成了艺术 品吗?
(2)这个艺术品到底有什么价 值?
艺术品是人类聪明、才智的结 晶,它的创造要花费大量的精力, 它的价值体现在它能给人 类的享受或有益的启发。
巩 固练习
一、词语积累。
丢 ( 丢开 ) ( 丢弃 ) ( ) ( ) 位
树根
Hale Waihona Puke 同学们,树根你们知道吧?在你们的印象中人们通 常是怎样对待那些树根的?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了解老太太、木匠、艺术家分别想拿树 根干什么,懂得普通事物中往往蕴含着美的 价值。
3.“读书要有疑,从疑而悟”。
4.培养同学们成为一个“高认识水平”的 人。
一棵普通的树根丢弃在荒野上无人理 睬,这时来了位老太太,把它抱回了家, 老太太家有三个人,他们准备拿树根 做什么?
刘备,是“汉室宗亲”,宽厚仁义、
谦虚恭谨,乃是人们心目中理想的“仁 君”。如曹操对关羽是用金钱美女、高官 厚禄收买,而刘备对关羽是推心置腹,同 生死、共患难;曹操对徐庶是以囚其母来 迫其归附,而刘备是 因其母有难而送其 离去;曹操对张松态度骄横傲慢,刘备却 谦虚恭谨;曹操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 教天下人负我”,刘备是“吾宁死,不为 不仁义之事”,他曾始终不肯抛弃拖累行 军的樊城十数万跟随他的百姓。因此他获 得了百姓的拥戴。
湘教版语文二下《树根》PPT教学课件
(烧 饭 )
( 做小凳)
(艺术家 )
做根雕 ( )
老太太、木匠、艺术家的 想法为什么不一样?你的想 法是什么? 因为他们的观察角度不同, 生活体验不同,利用树根的方 式也不同,所以想法不一样。 • 我想用这颗树根做笔筒或花盆。
•
这件优秀作品放在 展览馆里,受到了人们 的称赞。
• 拓展延伸、熏陶感染 • 当人们看到这件优美的根雕作品时, 会怎样称赞? • 老太太和老伴也来看儿子的根雕作 品,他们会有些什么表现?
)( ) ) ) )小凳 )木匠 )雄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 51关于学习或励志的名言警句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意思是:时间像江河东流入海,一去不复返;人在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龄大了一事无成,那就只好悲伤、后悔。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2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意思是:人要有所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放任自流。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引•朱熹小简》 3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意思是:能把一本书读过百遍,其中的含义自然就领会了。出自《三国志•魏书》。 4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意思是:读书多了,下笔写文章就如有神助。出自(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5 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 意思是:没有才,宏伟的志向就不能实现;不学习,就不能成大才。出自6(明)郑心材《郑敬中摘语》。 6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意思是:不学习便无法增长才于,没有志向就难于取得学业上的成功。出自《诸葛亮集•诫子书》。 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意思是;下决心学习,连吃饭也忘记了;有所心得便高兴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老年就要逼近了。出自《论语•述而》。 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 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办事果断,没有后患。出自《尚书•周官》。 9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意思是:积累许许多多的财富,不如学习一种小小的技术。出自《颜氏家训•勉学》。 10 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 意思是:人的立志,语言忠实是它的根本;修养自已的品德,应以行动为先。出自(唐)吴叔达《言行相顾》。 11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意思是:不要虚度年华,不然到了满头白发之时,只有徒叹奈何了。出自(宋)岳飞《满江红》。 12 人品、学问,俱成于志气;无志气人,一事做不得。 意思是:一个人之所以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问,都是由于他有志气;没有志气的人,什么事也做不成。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13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意思是。山是由土石日积月累而高耸起来的,长江大河是由点滴之水长期积聚而成的。比喻知识、业绩都是由少到多,由小到大长期积累、创造而成功的。出自(唐)刘禹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铭》。 14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 意思是:学习必须以思考为根本,思考就能得到知识,不思考就得不到知识。出自(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15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蒿不可放缓。 意思是:作学问就象撑着逆水的船,连一蒿也不能放松。比喻学习不要自满,要坚持有恒。 16 为学须先立志。 意思是:作学问首先应当立志。出自〈朱熹语录〉 17 学者不患立志不高,患不足以继之耳;不患立言不善,患不足以践之耳。 意思是:作学问的人不怕志向立得不高,就怕不能持之以恒;不怕作品里的话说得不漂亮,就怕自己不照着做。出自 〈薛方山记述•上篇〉 18学者大不宜志小气轻,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进;气轻则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 意思是:学习要树立大志,没有大志就容易自满,自满了就不易有长进了。学习要有勇气,缺乏勇气,不懂的东西会自以为已经懂了,没有学到的东西会以为已经学到。出自《近思录集注》卷二。 19学不博者,不能守约;志不笃者,不能力行。 意思是:学识不广博,就不能得其要领;志向不笃诚,就不能努力去做。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20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意思是:学习贵在懂得提出疑问。有小疑问得到解决,总能有小进步;有大疑问得到解决,就能有大进步。出自《格言联壁•学问类》。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树根课件
激动地说:“啊!这树根长得很 奇特,很美,是多么有
价值的材料啊!”
词语积累
丢弃 位置 伙伴 艺术 终于 精美
人物对树根的不同态度
(1)艺术家把它雕刻成了艺术 品吗?
(2)这个艺术品到底有什么价 值?
艺术品是人类聪明、才智的结 晶,它的创造要花费大量的精力, 它的价值体现在它能给人 类的享受或有益的启发。
巩 固练习
一、词语积累。
丢 ( 丢开 ) ( )
伴( )( )( )( ) 美( )
( )( )( )
二、填数量词。
一( )树根 一( )小凳 一( )
艺术品
一( )木匠
拓展延伸、熏陶感染
假设老太太和老伴木匠也 来到展览馆里观看他们儿 子的要雕作品,他们会有 些什么表现?
感谢各位! 谢谢!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树根课件
词语积累
丢弃 位置 伙伴 艺术 终于 精美
人物对树根的不同态度
(1)艺术家把它雕刻成了艺术 品吗? (2)这个艺术品到底有什么价 值?
艺术品是人类聪明、才智的结 晶,它的创造要花费大量的精力, 它的价值体现在它能给人 类的享受或有益的启发。
巩 固练习
一、词语积累。
丢 ( 丢开 ) ( 丢弃 ) ( ) ( ) 位
树根
同学们,树根你们知道 吧?在你们的印象中人们通 常是怎样对待那些树根的?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了解老太太、木匠、艺术家分别想拿树 根干什么,懂得普通事物中往往蕴含着美的 价值。
3.“读书要有疑,从疑而悟”。
4.培养同学们成为一个“高认识水平”的 人。
一棵普通的树根丢弃在荒野上无人理 睬,这时来了位老太太,把它抱回了家, 老太太家有三个人,他们准备拿树根 做什么?
( )( )( ) ( )
伴( )( )( )( ) 美( )
( )( )( )
二、填数量词。
一( )树根 一( )小凳 一( )
艺术品
一( )木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拓展延伸、熏陶感染
假设老太太和老伴木匠也 来到展览馆里观看他们儿 子的要雕作品,他们会有 些什么表现?
树根
有位老太太看见了,把它抱回家,
高兴新地坊说:九“年嘿制!这学树校根,李劈雄开来关
能烧饭呢!”
老太太的老伴是 木匠。他发现了树根, 连忙拣出来,笑着说: “这树根,能做两张 小凳子呢!”
老太太的儿子是艺术家。他看 见树根,眼睛一亮,
激动地说:“啊!这树根长得很 奇特,很美,是多么有
价值的材料啊!”
12树根1 (3)
课题 12 树根课型新授第(1 )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熟读课文,了解老太太、木匠、艺术家是怎样评价树根的。
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展示台板书设计12 树根丢位伴艺美于优秀弃荒睬劈烧激价值精学习过程学习环节媒体运用学习活动修改意见激趣导入课件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1.谈话。
(今天,我有一件好东西要让小朋友们看看,让大家和我一起分享这份快乐,想不想看呀?)2.出示课件(根雕老鹰),学生说出自己看后的感受。
(看了以后,你想说什么呀?)3.引出课题,齐读课题。
(这么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竟然是用普通的树根雕成的。
在课件上点出课题,全班齐读,强调“根”是平舌音。
)二、学会倾听,学会观察。
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要求学生划出生字新词。
1.课件出示一些由废品变成宝贝的一些小制作。
2.教师小结:很多东西看起来一文不值,但只要你有心,就会把它变成宝贝。
学习生字展示台一、认。
1.读字音,记字形。
2.课件展示,学生说说自己记生字的方法。
3.教师点拨:“伴”的韵母是前鼻音,“荒精”的韵母是后鼻音。
“睬”字的声母是平舌音,“烧值”的韵母是翘舌音。
采用偏旁识记“优位伴”。
二、用1.情境认字,生字开花。
(1)分组比赛,看哪一组组词组得多。
(2)用生字组词并说句子,看谁说得句子最棒。
三、写(1)观察分析“丢”字共6画,不要写成5画,“优”不要漏掉点,“秀”字的起笔是短撇,不是横。
(2)学生描红书写,教师巡视辅导。
四、评(1)展示学生书写的作业,指出存在的不足以及好的地方。
3.指名上台写出这些字的音序。
(2)评出最佳作业。
总结拓展1.总结方法,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生字的?采用偏旁归类识记“优位伴”。
编顺口溜识记“去字戴帽——丢”,“羊尾变大——美”,“干钩——于”,偏旁加熟字识记“艺秀”。
2.抄写生字并用生字组词写句子。
3.预习第12课文,自己设计问题。
2019春湘教版语文二下《树根》word教案
2019春湘教版语文二下《树根》word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了解老太太、木匠、艺术家分别想拿树根干什么,懂得普通事物中往往蕴含着美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了解艺术品与“木柴”“凳子”有什么不同。
2、懂得普通事物中往往蕴含着美的价值。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文录音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前导语:同学们,树根你们知道吧!在你们的印象中人们通常是怎样对待那些树根的?一、板书课题,初读课文(板书课题)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不错字、不加字、不漏字。
2、在读的过程中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二、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词卡片。
丢弃位置伙伴艺术终于精美优秀2、指名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3、议一议,哪些地方读音要注意。
“终于”的“于”不要读成了ru。
“优秀”不要读成了“you xiu”。
4、互相交流,哪些好方法帮助我们记忆字形。
“丢”是“去”字上面加了一撇。
“位”“伴”“终”“优”都是熟字加上偏旁组成的生字,而且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艺”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下面是个“乙”字。
5、教师针对难字的笔画笔顺加以指导。
丢美(注意中间是四横)6、学生空临,指名学生上黑板板演。
7、互相临写,互评互议。
三、指导认读,巩固生字1、卡片出示认读字。
弃荒睬劈烧激价值精2、教师范读。
3、学生互说认读难点。
4、指导学生克服难点,多种形式认读。
四、学生自由读课文,再次感知课文课后记: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听写生字。
2、检查认读字的掌握情况。
二、学习课文,理解课文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样的树根?教师:一棵普通的树根丢弃在荒野上无人理睬,这时来了个老太太,把它抱回了家,老太太家有三个人,他们准备拿树根做什么呢?老太太把它捡回来,准备劈开烧饭。
老太太的老伴准备把它做成两张小凳子。
老太太的儿子打算把它雕刻成一件很价值的艺术品。
2、指导朗读,体会人物对树根的不同态度。
《树根》课件2-优质公开课-湘教二下精品
课文脉络
一棵普通的树根丢弃在荒野上 无人理睬,这时来了位老太太,把
它抱回了家,老太太家有三个人,
他们准备拿树根做什么?
“嘿!这 树根,劈开来
能烧饭呢!”
老太太拿树根当木柴烧。
“这树根, 能做两张小凳
子呢!”
老太太的老伴要拿树根做小凳子。
“啊!这树 根长得很奇特,
很美,是多么有
价值的材料啊!”
课外拓展
这样一个情境,植物学家、商 人、环境学家、画家一起出去游玩,
看到一颗大树,每个人的想法……
你来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看?
植物学家
这棵大树是属于什么
科、什么属的呢?
这棵大树砍到了可
商人
以运到工厂做成不少张
座椅呢,剩下的可以弄
成纸浆。
环境 学家
这棵大树每天可以给 人类带来多少氧气,吸收 多少二氧化碳啊,真是人 类的好朋友。 这棵大树画出来
老太太的儿子把树根雕刻成老鹰。
口语表达
老太太、她的老伴木匠、她的
儿子艺术家对待相同一棵树跟的不
同想法,说明了什么道理,学习完
这篇课文,谈谈你的感受。
思考讨论
如果当时你也在现 场,看到这树根,你准
备用它来做什么?
问题探究
1、为什么树根被丢弃在路边无人理睬? 2、老太太打算用树根做什么? 3、大家不同的想法说明了什么?
画家
定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树根(2)-最新公开课
12、树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了解老太太、木匠、艺术家分别想拿树根干什么,懂得普通事物中
往往蕴涵着美的价值。
过程与方法:
“读书要有疑,从疑而悟”。
在导入阶段教给学生抓住关键句子质疑的方法,然后
“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交流,畅所欲言,互相启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个人的认识境界不同,处理事物的方法也不同,培养学生成为一个“高认识水平”
的人。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艺术品与“木材”“凳子”有什么不同。
教学难点:
懂得普通事物中往往蕴涵着美的价值。
教法与学法:
教法:以“趣”激“趣”,以情激“趣”。
学法:合作探讨,交流学习。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磁带。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指导
1、听写生字。
2、检查认读字的掌握情况。
二、合作探究
三、朗读体会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
3、再次读课文体会人物对树根不同的态度。
四、拓展延伸
假设老太太和老伴木匠也来到展览馆里观看他们儿子的根雕作品,他们会有些什么表现?
五、板书设计:
老太太劈开烧饭 12、树根木匠做小凳子
艺术家做根雕。
湘教版语文二下《树根》ppt-课件
měi yú yōu xiù 美丽 终于 优 秀
huāng cǎi 荒野 理睬
jī jià zhí 激动 价 值
pī shǎo 劈开 烧饭
jīng 精心
12 树 根
一棵普通的树根,丢弃在 荒野上,很久没人理睬。
有位老太太看见了,把它抱回 家, 高兴地说:“嘿!这树根,
劈 新坊九年制学校 李雄关 开来能烧饭呢!”
填
(老太太)
(烧 饭 )
( 木 匠 ) 用树根 (做小凳)
(艺术家 )
(做根雕)
老太太、木匠、艺术家的 想法为什么不一样?你的想 法是什么?
• 因为他们的观察角度不同, 生活体验不同,利用树根的方 式也不同,所以想法不一样。
• 我想用这颗树根做笔筒或花盆。
这件优秀作品放在 展览馆里,受到了人们 的称赞。
• 拓展延伸、熏陶感染 • 当人们看到这件优美的根雕作品时,
会怎样称赞?
• 老太太和老伴也来看儿子的根雕作 品,他们会有些什么表现?
人物对树根的不同态度
(1)艺术家把它雕刻成了艺术 品吗?
(2)这个艺术品到底有什么价值? 艺术品是人类聪明、才智的结
晶,它的创造要花费大量的精力, 它的价值体现在它能给人 类美的享受或有益的启发。
---
老太太的老伴是木 匠。他发现了树根, 连忙拣出来,笑着说: “这树根,能做两张
小凳子呢!”
老太太的儿子是艺术家。 他看见树根,眼睛一亮, 激动地说:“啊!这树根 长得很奇特,很美,是多
么有价值的材料啊!”
他望着树根仔细琢
磨,顺着它的形状精心 雕刻,花了很多时间, 终于把树根雕成了一只 振翅飞翔的老鹰。
巩 固练习
一、词语积累。 丢 ( 丢开 ) ( 丢弃 ) ( ) ( ) 位( )( )( ) ( ) 伴( )( )( )( ) 美( )( )( )( )
湘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树根》教学设计
湘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树根》教课方案教课目的: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8个。
认识老太太、木工、艺术家分别想拿树根干什么,懂得一般事物中常常包含着美的价值。
培育学生成为一个“高认识水平”的人。
教课重难点:理解课文,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艺术品与“柴”“凳子”有什么不同。
懂得一般事物中常常包含着的美的价值。
教课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朗诵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树根吗?你们感觉树根能够用来干什么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跟树根相关的课文,看看树消除了大家说的这些作用外,还有什么用途。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课文朗诵,小声跟读,标志出难读以及不理解的词句。
2、自由朗诵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要求不错字,不加字,不漏字。
3、思虑课文中,老太太、木工、艺术家分别想拿树根干什么?三、合作学习生字1、取出工具书字词句,两两合作,轮番认读拼音,给生字组词,给喜爱的词语造句。
2、标志出自己认犯难读或许不理解的生字词,相互释疑。
3、依据笔顺写课文后的生字,相互评论。
4、提出合作学习中难读、难认、难以理解的生字词,师点拨。
(1)老伴的“伴”,艺术的“艺”,优异的“优”都是形声字。
2)“丢”字是“去”字上边加一撇。
3)注意“优”字的右半部分不是“龙”。
5、师范写,生空临。
6、指名学生上黑板写。
7、开火车给生字组词。
四、指导认读,稳固生字1、卡片显示认读生字。
2、师范读。
3、学生互议认读难点。
4、指导学生战胜难点,多种形式认读。
五、学生自由读课文,再次感知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稳固生字新词1、听写生字新词。
二、理解课文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谈谈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根?一般的、被人抛弃的、好久没人搭理的。
2、这样的树根,对人们来说,它实用吗?无用。
3、用喜爱的方式读课文2—5自然段,想想,它真的无用吗?4、在老太太、木工、艺术家的眼中,树根分别能够用来做什么?老太太木工艺术家5、指导朗诵,领会人物对树根的不同态度。
《树根》 精选优质课件
它的价值体现在它能给人 书又似沙漠里的绿洲,给予我新的期望!就这样,书陪伴我度过了一年又一年,我在书香中渐渐成长! 花朵离不开阳光的呵护,草儿离不开雨露的滋润,做为一名小学生,我更离不开书的滋养。
小学生读书心得(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能够温暖 千万心 灵,改 变千万 人生。 我喜欢 看书, 从书中 吸取养 分,来 丰富我 的知识 ,提升 我的智 慧,磨 练我的 意志。 这是一本让亿万人获得幸福的心灵密码 丛书, 也是让 我爱不 释手的 书。它 透过一 个一个 看似微 不足道 但又充 满哲理 的小故 事,给 予我们 启迪和 感悟。 有一篇名为做人生的强者的小故事,讲 述的是 威尔玛 。鲁道 夫年幼 时身患 重病, 双腿落 下残疾 。但她 自强不 息,坚 持锻炼 ,最终 创造了2 00米的 世界纪 录。这 个故事 深深地 感动了 我,让 我懂得 了不要 被不可 能所吓 倒,只 要用心 ,只要 努力, 就会成 功,人 生就会 更多彩 。 还有一篇题为脚踏实地是最好的选取的 文章, 说的是 任小萍 在不断 调动的 工作岗 位上, 干一行 爱一行 ,在平 凡的岗 位上干 出了不 平凡的 成就。 读着文 章,我 记下了 这样一 句话:一 个人在 无法选 取工作 时,至 少他永 远有一 样能够 选取:就 是好好 干还是 得过且 过。这 样的选 取就决 定了 将来的 被选取 。虽然 语言很 朴素, 但却饱 含哲理 ,让我 很受教 育。 像这样的小故事小文章在这本书里还有 许许多 多。我 一口气 地读着 ,体会 着,最 后明白 了这本 书被奉 为经典 ,畅销 全球20 年而不 衰的奥 秘所在 ,正像 它的名 字《心 灵鸡汤 》一样 ,让人 生在故 事里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根》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了解老太太、木匠、艺术家分别想拿树根干什么,懂得普通事物中往往蕴含着美的价值。
3.培养学生成为一个“高认识水平”的人。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艺术品与“木柴”“凳子”有什么不同。
教学难点
懂得普通事物中往往蕴含着美的价值。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引导启发法。
围绕教学重难点,采用自主研读与合作探究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依据学案进行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作业。
2.谈话导入
我相信大家对树根并不陌生,在大家眼里,树根能有什么作用?大多就是把它作为木柴烧掉就完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看看课文中的人物怎么对待树根的。
出
示树根图片:
板书课题:《树根》
二、新课
(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宝宝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同桌可以一起想办法解决。
课件出示:qìhuāng cǎi pī shǎo jī jià zhí jīng
弃荒睬劈烧激价值精
去拼音:
丢位伴艺美于优秀弃睬荒劈烧激价值精
2.卡片检查识字
(1)师:现在,有一些生字宝宝从文中跑出来,你如果认识它,就站起来和它打个招呼,并且把你识字的好办法说出来我们一起分享好吗?
学生抢着回答,老师有意识地指名回答,提到的学生都分散到各小组,以便于小组之间的评比。
读得好的被评为“识字之星”,把他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2)师:谁来扮演生字宝宝,做自我介绍?
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进行交流,(侧重于结构、笔画、部首和组词)其余的小朋友可以做补充,与身边的生活结合加深对生字的理解。
(3)谁来送生字宝宝回家呢?
师:生字宝宝玩得可开心啦,现在它们要回家,你们能把它们送回去,它们一定会感激你的。
课件出示:
丢弃一位老伴艺术关于优秀荒山理睬劈柴烧火激动价值精心
小组之间读出这些词语,先领读、再齐读,然后个别读,进行评比。
最后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师:谁来扮演这些词语呢?介绍一下自己?
学生都抢到了自己的角色,解释了词语,老师和学生都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评比,评出“词语之星”,把他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3.理解词语
丢弃:丢掉,无人问津。
艺术:是一种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文化现象。
优秀:品行学问非常好。
激动:心情因为兴奋而出现波动。
(二)书写指导
课件出示4个生字。
1.“丢”什么结构?一共几画?笔顺是什么?组什么词语?“丢”字是“去”字上面加了一撇。
学生依次回答。
让学生再用词语说一句话。
在课本上描红,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出示“位”:请同学们数出笔画,说一说笔顺,组什么词呢?“位”是熟字加上偏旁组成的生字,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大家再观察一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描红,教师指导。
3.出示“伴”:什么结构?谁能说出它的音节?谁说一说它的笔顺?组什么词?“伴”都是熟字加上偏旁组成的生字,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大家描红,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巡视指导。
4.出示“艺”:什么结构?笔顺是什么?谁能说出它的部首和拼音?谁能组词?“艺”字是上下结构,“艹”下面是个“乙”字。
大家进行描红,教师个别指导。
小结:小朋友们写的字真漂亮,现在进行评比,看谁写的最好看,选出“写字之星”。
把他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三)感情朗读
1.你最喜欢那一段?读给大家听。
2.指导朗读
语气要舒缓,深刻体会;最后一段语调要高、明快,有一种成就感。
小组之间进行比赛读课文,最后评出“朗读之星”。
(四)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师有感情地范读全文。
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
师读后集体交流,明确:同一树根在不同人的眼里价值是不一样的,得出的结果也不一样,这就是文化艺术的力量,创新的力量。
三、练习
1.读拼音写词语
shù gēn pǔ tōng diū qì lǐ cǎi huāng yě yí wèi
()()()()()()
2.辩字组词
丢()位()伴()
去()立()半()
3.写反义词
高兴-- 普通-- 仔细--
四、总结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17个生字的读法,会写了其中的四个,同时我们大体了解了课文的基本内容,同学们表现很优秀,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下节课继续深入学习课文。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搜集根雕艺术品的资料,进行交流。
六、板书
《树根》
柴—凳子—艺术品不一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