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厂凝胶岗位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胶组考试题
一、单选题(共100道)
1.药品GMP认证依据的标准是。

A
A《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B 工艺规程 C 质量标准 D 标准操作规程2.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药品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

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及相对湿度应分别控制在。

B
A 温度18—25℃,湿度40%—60%
B 温度18—26℃,湿度45%—65%
C 温度18—25℃,湿度45%—65%
D 温度18—26℃,湿度40%—60%
3.标准操作程序在执行前需经过合格后方能上岗。

C
A 培训
B 考核C培训与考核 D 审核
4.药品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生产药品。

C
A 工艺规程B标准操作规程 C药品标准、工艺规程D 药品标准
5.批生产记录是指一个批次的待包装品或成品的所有生产记录。

批生产记录能提供该批产品的以及与的情况。

C
A 生产情况、生产相关
B 质量情况、生产相关 C生产历史、质量有关
D 以上均不是
6.洁净室(区)的主要工作室照度宜为,对照度要求高的生产部位可设置局部照明。

C
A 150lax
B 200lax
C 300lax
D 400lax
7.洁净室(区)的窗户、天棚及进入室内的管道、风口、灯具与墙壁或天棚的连接部位均应。

B
A 成弧形
B 密封
C 严密 D易于清洁
8.进入洁净室(区)的空气必须净化,并根据划分空气洁净度等级。

D
A 生产品种
B 质量要求
C 空气质量
D 生产工艺要求
9. 与设备连接的主要固定管道应标明管内。

C
A 物料名称、批号
B 物料名称
C 物料名称、流向
D 介质、流向
10.待验、合格、不合格物料要严格管理。

要专区存放,有易于识别的明显标志,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

C
A 待验的物料
B 合格物料
C 不合格的物料
D 所有物料
11.药品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

A
A 生产与质量
B 生产与销售
C 质量与物资采购
D 生产与研发
12.洁净室(区)内安装的水池、不得对药品产生污染。

C
A 照明设施
B 操作台 C地漏 D 货架
13.批生产记录应按批号归档,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年。

A
A 1年
B 2年
C 3年
D 4年
14.药品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水,不包括下列哪种 .C
A 饮用水
B 纯化水
C 药用水
D 注射用水
15.同一厂房内以及相邻厂房之间的生产操作不得。

B
A 互相干扰
B 相互妨碍
C 共用
D 产生交叉污染
16.厂房必要时应有设施。

D
A 防尘
B 捕尘
C 照明
D 防尘及捕尘
17.注射用水的储存可采用、65℃以上保温循环或4℃以下存放。

B
A 90℃以上保温
B 80℃以上保温
C 75℃以上保温
D 70℃以上保温
18.药品的标签、应由专人保管、领用。

B
A 泡沫箱
B 使用说明书
C 大箱
D 透明膜
19.生产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和不得任意更改。

C
A 质量标准
B 岗位操作手册
C 标准操作规程
D 清洁方法
20.洁净室(区)内空气的应定期监测,监测结果应记录存档。

A 风速及风量
B 微生物数和尘粒数
C 沉降菌和尘粒数
D 微生物数和风速
21.每批药品的每一生产阶段完成后必须由生产操作人员,填写。

应纳入批生产记录。

A
A 清场、清场记录、清场记录 B清场、仪器设备使用记录、仪器设备使用
记录
C 清场、辅助记录、辅助记录
D 清场、生产记录、辅助记录
22.标准操作规程是经批准用以的通用性文件或管理办法。

B
A 辅助操作
B 指示操作
C 验证操作
D 衡量标准操作
23.清场分为和 ,清场记录随生产指令同时下发到车间。

A
A 换批和换品种
B 换规格和换批号
C 换品种和换规格
D 换批和换规格
24.物料状态标志分。

D
A 名称、批号、规格
B 合格、不合格
C 名称、批号
D 待验、合格、不合格
25.新员工上岗前必须经过,生产人员,建立档案。

D
A 培训、每年培训一次、培训
B 考核、考核合格后、个人
C 体检、至少两年体检一次、健康
D 体检、至少每年体检一次、健康
26.容器具灭菌后存放时间不得超过72小时,否则应将超过灭菌期限的容器具返回灭菌间重新 .D
A洗刷后灭菌 B洗刷 C处理 D 灭菌
27.原辅料领取时,对于及溶剂,按使用量当天领取当天使用。

B
A 物料
B 易燃、易爆、易挥发
C 化学药品
D 原料
28.冰箱、冰柜实行管理,必须二人同时在场。

C
A 单人、领料
B 严格、上锁
C 双锁、复核
D 设备、进行验证
29.存放在冰箱中物品要有明确,避免造成。

A
A 标识、混淆
B 货位卡、污染
C 位置、混淆
D 标识、污染
30.在生产结束后,应进行物料平衡计算,如有潜在的质量隐患,在未给出合理解释前,产品不允许。

B
A 放行
B 流入下一道工序
C 处理
D 销毁
31.生产操作的复核工作应由负责。

B
A 岗位负责人
B 另一名操作人员
C 质保证部人员
D 本岗位其他人员
32.洗刷后存放区的容器具经、包扎后,灭菌。

C
A 烘干
B 晾晒 C自然干燥 D 照射
33.万级洁净区进行清洁时,每擦拭要换洗抹布,不得重复擦拭,以保证擦拭效果。

B
A 1-3 m2
B 2-3 m2
C 2-5 m2
D 3-5 m2
34.质检部对百级洁净区的尘埃粒子数、微生物数进行一次监测,有监测合格报告单方可生产。

B
A 每两周
B 每一个月
C 每两个月
D 每季度
35.洁净区传递窗装置应完好,两侧门不能。

A
A 同时打开
B 互锁
C 打开
D 同时关闭
36.一般生产区工作服为白大衣,并有个人编号,按规定清洗。

B
A 每天一次
B 每周一次
C 每两周一次
D 每月一次
37.清场有效期为天,超过有效期需重新进行清场。

C
A 1天
B 2天
C 3天
D 4天
38.新员工必须接受级安全教育。

C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39.下列标识中表示该设备使用(运行)后处于停机,尚未清洁卫生的状态的为 .D
A 停用 B维修中 C 待修 D待清洁
40.在生产及生产管理工作中所发生的偏离标准的现象,称为。

A
A 偏差
B 工作差错
C 事故 D差错
41.由于物料因素导致生产过程出现偏差的,由负责组织处理解决。

A
A 物资部
B 生产部
C 质量保证部
D 设备动力部
42.车间领料员根据生产指令领料,仓库保管员依据发料。

C
A 生产记录
B 物料定额发放单
C 生产指令
D 生产计划
43.产品批号由生产部门编制,审定。

B
A 工艺技术部
B 质量保证部门
C 研发部
D 销售部
44.不同品种药品的生产批号编制。

A
A 单独
B 随意
C 交替
D 连续
45.生产批号的编码方式为 .A
A 年-月份-月份流水号
B 年-月份-日期 C年-月份-日期流水号D 月份-月份流水号
46.生产批号随下达到各生产车间,工作人员不得擅自更改。

A
A 生产指令
B 生产记录
C 生产计划
D 环境监测合格报告单
47.对直接接触药品的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要定期进行 .B
A清洁 B 验证 C 维修 D 校验
48.洁净区使用的清洁工具,如发现破损要及时 .B
A 清洗
B 更换
C 维修
D 灭菌
49.进入生产区的物料必须按规定。

B
A 清洗 B净化 C 摆放 D 拆掉外包装
50.洁净区使用的清洁工具,如发现破损要及时。

A
A 更换
B 维修
C 灭菌
D 停止使用
51.仪器、设备使用后应及时进行。

B
A 保养
B 清洁
C 维修
D 检查
52.洁净室工作人员(包括维修、辅助人员)应定期进行基础知识、洁净作业等方面的培训及考核。

A
A 卫生和微生物学
B 管理文件及SOP
C 无菌操作方面
D 环境卫生清洁
53.生产区不允许存放和个人杂物。

C
A 垃圾
B 废弃物
C 非生产物品
D 不合格品
54.接触药品的设备的清洁方法要经过。

C
A 实验
B 试验
C 验证
D 清洁
55.不合格的设备如有可能应搬出,未搬出前应有明显状态标志。

C
A 车间
B 厂区
C 生产区
D 万级区
56.各工序产生的由各岗位工作人员处理,做好记录。

C
A 废物
B 废液
C 废弃物
D 垃圾
57.万级(局部百级)区操作需戴,每隔15分钟左右用75%酒精消毒一次。

B
A 手套
B 无菌乳胶手套
C 一次性手套
D 乳胶手套
58.生产设备应有明显的。

D
A 清洁标志
B 运行标志
C 完好标志
D 状态标志
59.操作人员完成工作后,如果出现有准备工作不足的情况,应采取补救措施。

A
A 产前检查
B 清场
C 生产
D 准备
60.更换品种清场时,与下一品种生产无关的物料做退库处理,不应在存留。

D
A 除菌间
B 配液间
C 称量间
D 现场
61.生产所用的容器具返送到洗刷间,如果容器具上有标识,应在返送前由岗位操作人员,将标识作废。

D
A 揭去
B 撕毁
C 剪毁
D 用笔划叉
62. 周围要做到无污水,无油污及杂物。

A
A 设备
B 厂区
C 车间
D 洁净区
63.万级、局部百级区使用的记录经后传入。

C
A 消毒
B 灭菌
C 湿热灭菌
D 干热灭菌
64.万级、局部百级区使用的记录经后传入。

C
A 消毒
B 灭菌
C 湿热灭菌
D 干热灭菌
65.仪器设备定期进行。

B
A 维护
B 维护和保养
C 维修和保护
D 保养
66.加强明火管理,生产区内不准,准予动用明火处,必须始终有人看管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C
A 喝酒
B 吃饭
C 吸烟
D 玩扑克
67.安全设施不齐全的设备,使用。

D
A 可以
B 批准后
C 小心
D 不准
68.发生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

C
A 挽救
B 制止
C 制止和挽救
D 逃离
69.反映一个生产工序是处于生产状态、清场中,还是清场合格的状态的标志为。

B
A 物料状态标志
B 生产状态标志
C 设备状态标志
D 管路状态标志
70.记录要求字迹清晰、整洁,一律用填写。

C
A 铅笔
B 彩笔
C 蓝色钢笔
D 黑色钢笔
71.记录中的填写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横写。

B
A 名称
B 日期
C 规格
D 体积
72.每次生产前,对准备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D
A 班组长
B QA
C 复核人
D 操作人
73.复核人复核后必须在记录上签字,并对复核的负有责任。

C
A 内容
B 方法
C 结果
D 过程
74.验证工作完成后应写出,由验证工作负责人审核、批准。

A
A 验证报告
B 验证记录
C 验证申请
D 验证方案
75.生产一定周期后,应进行。

A
A 再验证
B 验证
C 维护
D 保养
76.不合格的设备如有可能应搬出,未搬出前应有明显状态标志。

C
A 车间
B 厂区
C 生产区
D 万级区
77.万级洁净区进行熏蒸灭菌处理的周期为。

B
A 1次/周
B 1次/2周
C 1次/月
D 1次/2月
78.洁净室应定期消毒,消毒剂的更换周期为,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A
A 1次/周
B 1次/2周
C 1次/月
D 1次/2月
79.应进行干热灭菌的物品有。

B
A 乳胶手套
B 胶栓
C 料斗
D 滤壳
80.灌装时,铝管可暴露的洁净环境为。

B
A 万级洁净区
B 万级(局部百级)
C 十万级
D 三十万级
81.干湿热灭菌后物品存放时间不得超过小时。

D
A 24小时
B 36小时
C 48小时
D 72小时
82.电子天平的清洁方法。

B
A用酒精直接进行擦拭B先用毛刷清扫,然后用酒精进行擦拭C先用毛刷清扫,然后用酒精进行擦拭,最后用注射用水擦拭D先用毛刷清扫,然后用注
射用水进行擦拭
83.筒式滤器清洁过程中,清洁滤芯用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

B
A 0.5%氢氧化钠溶液
B 1.5%氢氧化钠溶液
C 2%氢氧化钠溶液
D 4%氢氧化钠溶液
84.滤器的烘干条件。

B
A 50℃ 12小时
B 55±5℃ 12小时
C 121℃ 0.5小时
D 190℃ 70分钟
85.外用制剂车间凝胶配制间与一般生产区之间的静压差应。

D
A 大于等于5Pa B大于5Pa C大于等于10Pa D大于10Pa
86.rhGM-CSF凝胶基质灭菌后温度需降至,降温后配制罐需保持相对。

C
A 10-30℃正常
B 10-30℃负压
C 10-30℃正压
D 2-8℃正压
87.量取药液及稀释液时,视线应与平行。

C
A 液面
B 药液一侧液面
C 药液的凹液面
D 手部
88.凝胶用铝管按类管理。

C
A 物料
B 外包材
C 标签
D 药品
89.凝胶的整个灌装过程应控制在内完成。

D
A 5小时
B 6小时
C 7小时
D 8小时
90.配制罐进行清洁时,罐内注射用水的温度应达到以上。

B
A 121℃
B 100℃
C 90℃
D 80℃
91.热塑后的药品应在进行保存。

C
A 10-30℃
B 室温
C 2-8℃
D 4℃以下
92.设备主体要清洁、整齐、无现象,做到轴见光、沟见底、设备见本色,设备周围要做到无污水,无油污及杂物。

B
A 灰尘积聚
B 跑、冒、滴、漏
C 异常
D 损坏
93.凝胶灌装间最多可容纳人。

B
A 4人
B 5人
C 6人
D 8人
94.各岗位产生的废弃物要在处理完成。

B
A 6小时内
B 1个工作日
C 2个工作日
D 3个工作日
95.对各仪器、容器具进行清洁时,不需用碱处理的有。

C
A 滤壳
B 滤芯
C 血清瓶
D 校准后量筒
96.湿热灭菌柜验证过程中,所用生物指示剂名称为。

A
A 嗜热脂肪芽胞菌
B 枯草黑色变种芽胞杆菌
C 短小芽胞杆菌
D 自含式生物指示剂
97.凝胶生产过程中,对基质及凝胶的搅拌速度应控制在。

B
A 60-70转/分钟
B 60-80转/分钟
C 70-80转/分钟
D 70-90转/分钟
98.对凝胶基质进行降温过程中,需。

B
A 启动真空泵
B 进行搅拌
C 打开罐口
D 关闭电源
99.在灌装时,装量应控制在。

D
A 9.3g以上
B 9.5g以上
C 10.0g以上
D 9.8g-10.5g
100.用75%酒精棉擦拭的物品为。

B
A 不锈钢勺
B 计算器
C 镊子
D 硅胶管
101.下列计算公式不正确的为。

A
A消毒液体积=配制体积×消毒液原浓度
B人血白蛋白蛋白量=人血白蛋白的规格×人血白蛋白瓶数
C rhGM-CSF原液蛋白量=rhGM-CSF原液浓度×rhGM-CSF原液体积
D 实际灌装药品支数=灌装合格药品支数+灌装不合格药品支数
102.调试装量及量取药液时,需。

C
A 与液面平行
B 记录 C二人复核 D 读数
103.调试装量前,需称取支空铝管,求其平均重量。

C
A 5-10
B 10-20
C 20-40
D 40-50
104.外用制剂在取样。

A
A 基质溶胀后
B 灭菌后
C 投料后
D 灌装前
105.生产过程中每左右,用75%酒精棉擦拭手及腕部进行消毒。

B
A 5分钟
B 15分钟
C 25分钟
D 30分钟
106.生产凝胶时,其有效期以开始计算。

C
A 基质配制日期
B 除菌日期
C 灌装日期
D 热塑日期
107.批生产记录中,需附入本批清场合格证的,上批清场合格证的。

B
A 副本,正本
B 正本,副本
C 正本,正本
D 副本,副本
108.对基质进行灭菌时采用何种灭菌方式。

B
A干热灭菌 B湿热灭菌 C 熏蒸灭菌 D 以上均不是
109.除菌前滤器的安装洁净级别为。

D
A 一般生产区
B 十万级
C 万级
D 万级(局部百级)
110.灌装后铝管尾部打印的数字代表的是。

C
A 生产日期、产品批号
B 生产日期、有效期至
C 产品批号、有效期至
D 生产批号、产品序号
111.配制盐酸溶液时,应将。

A
A 将盐酸缓慢加入至水中,并不断搅拌
B 将水缓慢加入到水中,并不断搅拌
C 不分先后顺序
D 先将盐酸稀配后加入到水中
112.铝管的使用数、和剩余数之和应与领用数相符。

A
A 残损数
B 剔除数
C 浪费数
D 污染数
113.软管灌装机的最后一次清洗水为。

B
A 注射用水
B 灭菌注射用水
C 纯化水
D 灭菌的纯化水
114.除菌后滤芯需进行。

B
A 灭菌
B 完整性测试
C 消毒
D 烘干
115.清洗后的万级洁净区洁服应在进行熨烫整理。

D
A 一般生产区
B 十万级
C 万级
D 万级(局部百级)
116.灌装及热塑后的不合格品应。

C
A 销毁
B 进行留样
C 计数销毁
D 弃掉
117.用后的碱液的处理方法。

A
A 用水稀释后倾入下水管路
B 弃掉
C 用于其他容器清洁
D 倒入垃圾池118.无菌分装验证的周期为。

B
A 半年一次
B 每年一次
C 两年一次
D 仅做一次即可
119.药液的除菌方式采用。

D
A 直接过滤
B 前冲式
C 后顶式
D 前冲后顶式
120.rhGM-csf原液及人血白蛋白传入洁净区时的处理方法。

A
A 擦拭消毒
B 紫外照射
C 脱外包装
D 灭菌后传入
121.灌装及热塑过程中,批号的具体打印方式为。

A
A ××××××××
B ××××××
C ××××
D ××××. ××122.使用玻璃器皿前要认真检查是否情况,复核人复核。

C
A 校验
B 磨损
C 洁净及破损
D 破损
123.人血白蛋白在外用rhGM-CSF凝胶里属于剂。

C
A 保湿剂
B 稳定剂
C 保护剂
D 表面活性剂
124.下列生产过程无时间限制的为。

C
A rhGM-CSF原液自冷库取出至除菌结束后在室温放置的时间
B 外用rhGM-CSF凝胶配制结束至开始灌装放置时间
C 灌装后废弃包材及药品的销毁时间
D 灌装时间
125.外用rhGM-CSF凝胶成品要求PH值为。

A
A 5.0-7.0
B 5.5-6.5
C 5.0-6.0
D 4.5-5.5
126.外用rhGM-CSF凝胶成品装量的测试方法为。

B
A 平均装量法
B 最低装量监察法
C 标示量检查法
D 含量测定
127.外用rhGM-CSF凝胶属于产品。

B
A 无热源
B 无菌
C 无微生物
D 无内毒素
128.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各步骤的,使用注射用水要预防。

D
A 无菌操作、洒落
B 物料平衡、染菌
C 消毒、烫伤
D 无菌操作、烫伤129.下列物料可以重复利用的有。

D
A 灌装后,设备上剩余铝管
B 热塑后,设备上剩余透明膜
C 热塑后,设备上剩余铝箔
D 称量后,瓶中剩余氢氧化钠
130.灌装及热塑过程中批号打印应。

C
A 正确
B 清晰、完整
C 正确、清晰、完整
D 正确、清晰
二、多选题(共100道)
1.洁净室(区)的内表面、,并能,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宜成弧
形或采取其它措施,以减少。

ABCD
A 应平整光滑、无裂缝
B 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
C 耐受清洗和消毒
D 灰尘积聚和便于清洁
2.洁净工作服的质地应、、。

ACD
A 光滑、不产生静电
B 干净、无褶皱 C不脱落纤维 D 颗粒性物质
3.规范要求,不得裸手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区有。

ABCD
A 300,000级
B 100,000级
C 10,000级
D 100级
4.批生产记录的书写原则为。

ABCD
A 字迹清晰、内容真实、数据完整
B 由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名
C 保持整洁,
不得撕毁和任意涂改 D 更改时,在更改处签名,并使原数据仍可辨认
5.为防止药品污染和混淆,洁净区内的生产操作应采取的措施为。

ABCD A生产前应确认无上次生产遗留物;
B不同品种、规格的生产操作不得在同一生产操作间同时进行;
C生产开始前应按规定检查设备、器械和容器是否符合要求;
D每一操作间或生产设备、容器应有所生产的产品或物料名称、批号、数量
等状态标志
6.药品出厂的两个必要条件是、。

AC
A有合格检验报告 B 有完整的批生产记录 C 批生产记录审核合格
D 有完整的检验记录
7.用于生产和检验的备品,需进行定期校验的有。

ABCD
A 仪器、仪表
B 安全阀 C量具、衡器 D 压力表
8.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干燥用空气、和应经净化处理,符合生产要求。

AB
A 压缩空气 B惰性气体 C 真空气体 D 蒸汽
9.厂区的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对药品的生产造成污染;、和
的总体布局应合理,不得互相妨碍。

ABC
A 生产
B 生活
C 辅助区
D 运动区域
10. 、和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

ABD
A 传染病
B 皮肤病患者
C 胃病患者
D 体表有伤口者
11.物料包括。

ACD
A 原料
B 杂品
C 辅料
D 包装材料
12.生产设备应有明显的状态标志,并定期维修、和。

AC
A 保养
B 清洁
C 验证
D 校验
13.洁净室需要对尘粒及微生物含量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

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均具有减少该区域内污染源的、产生和的功能。

AC
A 介入
B 滋生
C 滞留
D 繁殖
14.上班时间不准、、,做与生产无关的事。

ACD
A 不准睡觉
B 说话
C 离岗
D 干私活
15.设备运行时,不准、、和等,设备运行过程中不得。

ABCDE
A 跨越
B 传递物件
C 触动危险部位
D 检修
E 离人
16.复核依据。

ABC
A生产指令 B 工序操作规程 C 标准操作规程 D 质量标准
17.生产记录包括和。

AB
A 批生产记录
B 辅助记录
C 检验记录
D 销售记录
18.批生产记录包括。

ABD
A 产前检查记录
B 工序操作记录
C 检验记录
D 清场记录
19.产前检查的内容包括。

ABCD
A 对生产所使用的文字材料进行检查
B 对操作间的生产环境进行检查
C 对设备的准备情况进行检查
D 对生产所需物品进行检查等
20.定置管理分为和管理。

AD
A 平面定置
B 仪器设备定置
C 物品定置 D立体定置
21.进入洁净区人员。

ABD
A 不得化妆
B 不得裸手直接接触药品
C 可带手表 D不得有外伤、炎症等
22.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交接班工作时。

ABCD
A 接班人员熟悉工作情况并了解生产运行状态后,交班人员可离开
B 当班人员在接班人员未到前不许擅自离岗
C接班人员必须提前三十分钟到岗
D做好交接记录
23.离岗前应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应关闭。

ABC
A 水
B 电
C 气
D 冰箱
24.下列属于在生产工作中发生偏差的现象的有。

ABCD
A 物品管理工作中的偏差
B 仪器、设备、公用系统使用,操作运行中的偏差
C 产品生产、检验中的偏差
D 产品生产流程过程中的偏差
25.责任部门在发现偏差后要遵循的原则。

ABC
A 不查清原因不放过
B 不查清责任者并按规定予以处罚不放过
C 不落实改进的措施不放过
D 不及时上交偏差记录不放过
26.验证文件应包括等。

ABCD
A 验证方案
B 验证报告
C 评价和建议
D 批准人
27.生产工艺规程的内容包括。

ACD
A 品名
B 批号
C 剂型
D 处方
28.设备验证中包括。

ABC
A 安装确认
B 性能确认
C 运行确认
D 状态标识确认
29.按表格内容填全,不得。

内容与上次相同时,需,不得用“同上”或“S”来表示。

AC
A 缺项
B 乱划
C 重新抄写
D 简写
30.百级洁净区的洁具采用和在万级洁具间进行清洁,然后晾在架子上。

AC
A 注射用水
B 纯化水
C 洗衣液
D 洗洁精
31.状态标志分为、、。

ABC
A设备状态标志B管路状态标志C物料状态标志D 完好标识
32.生产指令内容包括。

ABCD
A 产品名称
B 批号
C 规格
D 批量
33.归档后的生产记录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未规定有效期的药品,批生产记录应保存。

AC
A 一年
B 两年
C 三年
D 四年
34.容器具的编号原则。

ABCD
A 不同种类玻璃容器具的编号单独编制。

B 同一规格不同岗位所用玻璃容器具应在流水号前用英文字母加以区分。

C 同一规格同一岗位所用玻璃容器具的编号依流水号编制。

D 单瓶单号,破损的玻璃容器具要作登记并且不再补号。

35.干湿热灭菌验证应包含。

AC
A 空载验证
B 清洁验证
C 满载验证
D 消毒效果验证
36.万级(局部百级)区洁具选用,、的绢布抹布。

ABC
A无脱落物 B 不易产生静电、不易粘附粒子 C 耐蒸汽灭菌 D 易清洁
37.设备性能状态包括。

AD
A 完好
B 已清洁
C 清洁中
D 停用
38.仓储区要保持和。

AC
A 清洁
B 干净
C 干燥
D 通风
39.墙壁与地面交界处宜成弧形或采取其它措施,以减少和便于。

AB
A 灰尘积聚
B 清洁
C 消毒
D 交叉污染
40.滤器清洁过程中,注射用水冲洗方式为。

BC
A先用冷注射用水冲洗约30分钟,流速为3000ml/min
B先用热注射用水冲洗约30分钟,流速为3000ml/min
C再用冷注射用水冲洗约20分钟,流速为1000ml/min
D再用热注射用水冲洗约20分钟,流速为1000ml/min
41.洁净区清洁顺序。

ABCD
A 从上至下B从左至右C从里到外D由高级别至低级别
42.车间常用的消毒剂有。

ABC
A 75%乙醇溶液
B 4%来苏儿
C 0.1%新洁尔灭
D 4%氢氧化钠溶液
43.凝胶用物品需要进行除菌过滤的有。

ABC
A 药液
B 消毒液
C 压缩空气
D 冷却水
44.热塑进行第二层包装时需要打印的内容有。

ABD
A 生产日期
B 生产批号
C 名称
D 有效期至
45.使用电子天平注意事项包括。

ABC
A保持天平水平 B 每次开机时需预热 C 不得超出其最大称量范围
D 去皮称量
46.凝胶生产前,确认配制间及灌装间应有和,并在有效期内,方可进行生产。

AB
A 清场合格证
B 环境监测合格报告单
C 验证标签
D 检验标签
47.万级生产区进行熏蒸时,熏蒸要求为。

ABCD
A熏蒸时间8小时 B温度为26~40℃ C湿度≥80% D甲醛用量:10ml/m3
48.清洁滤器时的注意事项包括。

ABC
A 清洁滤器应戴手套,不得直接用手接触
B 用合格的注射用水
C 小心注射用水烫伤
D 在百级下进行清洁
49.清场目的、及事故的发生。

AB
A 防止混药
B 保持环境 C交叉污染 D 维护设备
50.灌装及热塑过程中所用包材在使用前应检查。

ABC
A 有无检验合格证
B 名称是否与指令一致
C 数量是否满足生产需求
D 有无破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