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讲 静电的防止与利用-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04讲: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考点梳理】
考点一:静电感应现象
1.把导体放入电场,导体内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定向移动,而使导体两端出现等量异种电荷的现象.
2.静电平衡状态:导体在电场中发生静电感应现象,感应电荷的电场与原电场叠加,使导体内部各点的合电场等于零,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不再发生移动的状态.
3.静电平衡状态的特征
(1)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
(2)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外部表面附近任何一点的场强方向必跟该点的表面垂直.
(3)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导体的表面为等势面.
4.静电平衡导体上的电荷分布
带电的导体内部没有电荷,电荷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且在导体表面越尖锐的位置,电荷的密度越大,凹陷的位置几乎没有电荷.
考点二:尖端放电与静电屏蔽
技巧总结:对静电平衡的理解
1.静电平衡的实质:金属导体放到场强为E0的电场中,金属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定向移动导致导体一侧聚集负电荷,而另一侧聚集正电荷,感应电荷在导体内部产生与原电场方向相反的电场,导致合场强减小.当感应电荷继续增加,合场强逐渐减小,合场强为零时,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停止.
2.对静电平衡的三点理解
(1)静电平衡是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的结果,达到静电平衡时,自由电荷不再发生定向移动.
(2)金属导体建立静电平衡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
(3)导体达到静电平衡后内部场强处处为零是指外电场E与导体两端的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E′的合场强为零,E′=-E.
3.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的电荷分布特点
(1)净电荷都分布在导体的表面,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
(2)感应电荷分布于导体两端,电性相反,电量相等,远同近异.
【题型归纳】
题型一: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1.如图是某款家用空气净化器及其原理示意图,污浊空气通过过滤网后尘埃带电。

图中充电极b、d接电源负极,集尘极a、c、e接电源正极(接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过滤网后空气中的尘埃带正电
B.尘埃在被吸附到集尘极e的过程中动能增大
C.c、d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场方向竖直向上
D.尘埃被吸附到集尘极a的过程中所受电场力做负功
2.金属壳放在光滑的绝缘水平垫上,下列四幅图中金属壳不能起到屏蔽图中电荷产生电场作用的是()A.B.C.D.
3.如图所示为科技馆里一个趣味体验项目的简化图,核心装置为一个金属球,在干燥的空气里,体验者双脚站在绝缘凳上,右手按在金属球上,并远离周围其他物体。

一条特殊传送带(图中未画出)给金属球不断地输送电荷,过一段时间后,体验者的头发便会四处散开,甚至倒立,十分有趣,在此状态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用左手也去摸金属球,会被电击
B.若用左手与旁边的观众握手,会被电击
C.若右手离开金属球,则头发会立刻恢复常态
D.若右手离开金属球而且走下绝缘凳,头发不会立刻恢复常态
题型二:导体上电荷的分布与尖端放电
4.关于避雷针能够避免建筑物被雷击的原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云层中带的电荷被避雷针通过导线导入大地
B.避雷针的尖端向云层放电,中和了云层中的电荷
C.云层与避雷针发生摩擦,避雷针上产生的电荷被导入大地
D.避雷针由尖锐的导体做成,利用的是尖端放电现象
5.如图所示,先用绝缘细线将导体悬挂起来,并使导体带电。

然后用带绝缘柄的不带电小球接触A点,再用小球与验电器接触。

用同样的方法检验B、C部位的带电情况,则()
A.与A接触再与验电器接触,验电器箔片张开的角度最大
B.与C接触再与验电器接触,验电器箔片张开的角度最大
C.与A、B、C接触再与验电器接触,验电器箔片张开的角度一样大
D.通过实验可确定导体上平坦部位电荷分布比较密集
6.某一静电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验电器A不带电,验电器B的上面安一个几乎封闭的金属圆桶C,并且B内的金属箔片是张开的,现手持一个带绝缘柄的金属小球D,使D接触C的内壁,再移出与A的金属小球接触,无论操作多少次,都不能使A带电。

这个实验说明了()
A.C是一个等势体(电势处处相等)B.C的内部是不带电的
C.C的内部电势为零D.C的内部场强不为零
题型三:静电平衡的内外电场及其电荷分布
Q )的右侧,C、D为枕形导体内部的两点,沿过D 7.如图所示,将一不带电的枕形导体放在一个点电荷+Q(0
点的竖直虚线将导体视为左、右两部分,当达到静电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枕形导体左边部分带正电
B.枕形导体左边部分的电荷量大于右边部分的电荷量
C .C 、
D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
D .将点电荷Q +缓慢靠近枕形导体,C 点的电场强度逐渐增大
8.如图所示,在绝缘板上放有一个不带电的金箔验电器A 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空腔导体B 。

下列实验方法中不能使验电器箔片张开的是( )
A .用取电棒C (带绝缘柄的导体棒)先跟
B 的内壁接触一下后再跟A 接触 B .用取电棒
C 先跟B 的外壁接触一下后再跟A 接触
C .用带绝缘外皮的导线把验电器A 跟取电棒C 的导体部分相连,再把取电棒C 与B 的内壁接触
D .使验电器A 靠近B
9.长为L 的导体棒原来不带电,将一带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放在与棒左端距离为R 处,如图所示,当达到静电平衡后,棒上的感应电荷在棒内中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 )
A .k 28q L
B .k 2q L
C .k 2
2q
L R ⎛⎫+ ⎪


D .k 2q
R L +()
题型四:静电屏蔽
10.下列现象中,属于静电屏蔽的是( )
A .高压输电线线塔上除了下面的三根粗的输电线外,上方还有两根细的导线
B .油罐车车尾下方拖着一根落地的软铁条
C .高压设备中导体表面应该尽量光滑
D .涂料雾化器喷出的油漆微粒在电场力作用下飞向工件表面,形成漆膜
11.如图所示,放在绝缘台上的金属网罩B 内放有一个不带电的验电器C ,若把一带有正电荷的绝缘体A 移近金属网罩B ,则( )
A.金属网罩B的内表面带正电荷,φB=φC=0
B.金属网罩B的右侧外表面带正电荷
C.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将张开,φB<φC
D.φB≠φC,金属网罩B左、右两侧的电势不相等
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电学知识后对电工穿的高压作业服进行研究,发现高压作业服是用铜丝编织的,下列各同学的理由正确的是()
A.甲认为铜丝编织的衣服不易拉破,所以用铜丝编织
B.乙认为电工被铜丝纺织的衣服包裹,使身体能够导电,对人体起保护作用
C.丙认为电工被铜丝纺织的衣服包裹,使体内场强保持为零,对人体起保护作用
D.丁认为铜丝必须达到一定的厚度,才能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
题型五:金属壳内部的电场屏蔽问题
13.如图所示,放在绝缘台上的金属罩B内放有一个不带电的验电器C,如把一带有正电荷的绝缘体A移近金属罩B,则()
A.金属罩B内的场强不为零
B.在B的右侧内表面带正电荷
C.若将B接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将张开
D.B和C电势处处相等
14.如图所示,将悬挂在细线上的带负电的小球A放在不带电的金属空心球壳C内(不和球壁接触),另有一悬挂在细线上的带负电的小球B向C靠近,则()
A.A往左偏离竖直方向,B往右偏离竖直方向
B.A往左偏离竖直方向,B的位置不变
C.A的位置不变,B往左偏离竖直方向
D.A和B的位置不变
15.如图所示,将悬挂在细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A放在不带电的金属空心球C内(始终不与球接触),现将一个悬挂在绝缘细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B放在C附近,当小球B缓慢靠近C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B偏离竖直方向夹角均增大
B.A的位置不变,B偏离竖直方向夹角增大
C.A、B均不偏离竖直方向
D.A对B的静电力向左,B对A的静电力也向左
【双基达标】
一、单选题
16.矩形金属导体处于正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静电平衡时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在导体内的电场线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A.B.C.D.
17.如图所示,在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细杆ab附近P处,放置一个正点电荷,达到静电平衡后()
A .c 处场强比d 处大
B .c 处场强比d 处小
C .杆内c 处场强的方向由b 指向a
D .杆内c 处场强的方向由a 指向b
18.如图所示,空心金属球壳上所带电荷量为+Q ,关于O 、M 两点电场强度EO 、EM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EO ≠0 EM =0
B .EO =0 EM ≠0
C .EO =0 EM =0
D .EO ≠0 EM ≠0
19.如图所示为空腔球形导体(不带电),现将一个带正电的小金属球放入腔内,静电平衡时,图中A 、B 、C 三点的电场强度E 的关系是( )
A .A
B
C E E E >> B .A B C E E E => C .A B C E E E ==
D .A C B
E E E >>
【高分突破】
一:单选题
20.下列应用和防护与尖端放电现象无关的是( ) A .一般高压设备中导体的表面应该尽量光滑 B .一般马路表面建造得很平滑 C .夜间高压线周围会出现一层绿色光晕 D .一般高楼大厦顶部装有避雷针
21.静电喷涂利用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喷涂原理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涂料微粒一定带正电
B .涂料微粒一定带负电
C.涂料微粒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
D.喷嘴与工件之间的电场为匀强电场
22.如图所示,带电金属球靠近验电器。

下列关于验电器的箔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不放金属网罩,则箔片张开
B.若放金属网罩,则箔片张开
C.无论放不放金属网罩,箔片都不张开
D.只要带电金属球电荷量足够大,无论放不放金属网罩,箔片都会张开
23.将带正电的小球A放在不带电的金属空心球C内,另一带负电的小球B向C靠近,结果将()
A.A向左偏离竖直线,B向右偏离竖直线B.A位置不变,B向右偏离竖直线
C.A向左偏离竖直线,B的位置不变D.A和B的位置都不变
24.不带电的导体P置于电场强度方向向右的电场中,其周围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导体P表面处的电场线与导体表面垂直,a、b为电场中的两点,则()
A.a点的电势等于b点的电势
B.a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
C.导体P内部的电场强度大于a点的电场强度
D.正试探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电势能大
25.静电复印是一种利用静电光敏半导体材料的感光特性形成影像的复印方法,复印过程大致可分为充电、曝光、显影、转印、分离、定影、清洁、消电8个基本步骤,部分步骤示意图如图所示。

静电复印机的中心部件是一个可以旋转的接地的铝辊,表面镀着一层半导体硒,叫作感光鼓。

半导体硒有特殊的光电性质。

现通过电晕装置对感光鼓充电使其带正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曝光时,半导体硒有光照区域的电阻增大,无光照区域的电阻减小
B.显影时,色粉被感光鼓上带电区域吸附,因此色粉需带负电
C.色粉的带电通常是通过色粉与载体的摩擦获得,摩擦后色粉的带电极性与载体的带电极性相同
D.转印时,若使色粉转移到复印纸上,则需使复印纸带负电
26.如图所示为某带电导体四周的电场线分布,M、N是电场中两点,则()
A.导体左侧带正电,右侧带负电B.导体左侧的电荷分布密度大于右侧
C.M点的电场强度大于N点的电场强度D.导体内部的P点场强为零
27.对于书本中几幅插图所涉及的物理现象或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该女生和带电的金属球带有同种性质的电荷
B.乙图为静电除尘装置的示意图,带负电的尘埃被收集在线状电离器B上
C.丙图中,燃气灶中电子点火器点火应用了尖端放电的原理
D.丁图中,两条优质的话筒线外面包裹着金属外衣应用了静电屏蔽的原理
28.一带正电的导体周围的电场线和等势面分布如图所示,图中a在导体内部,b在导体表面上,c、d在导体外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点电势低于d点电势
B.把一正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
C.b点电场强度为零
D.负点电荷在a点受到电场力为零
29.对于电场中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
B.导体内部没有电荷,电荷只能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
C.导体内部是外电场与感应电荷电场叠加后的合场强,其大小为零
D.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内部的自由电子不再运动
30.有一接地的导体球壳,如图所示,球心处放一点电荷q,达到静电平衡时,则()
A.点电荷q的电荷量变化时,球壳外电场随之改变
B.点电荷q在球壳外产生的电场强度为零
C.球壳内空腔中各点的电场强度都为零
D.点电荷q与球壳内表面的电荷在壳外的合场强为零
31.如图所示,把一个架在绝缘支架上的枕形导体放在正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导体处于静电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点电场强度相等,且都不为零
B.A、B两点的电场强度不相等
C.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EA > EB
D.当开关S闭合后,A、B两点的电场强度不为零
二、多选题
32.如图所示,带电体Q靠近一个接地空腔导体,空腔里面无电荷。

在静电平衡后,下列物理量中不为零的是()
A.导体腔内任意点的电场强度B.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强度
C.导体外表面的电荷量D.导体空腔内表面的电荷量
33.如图所示,绝缘金属球壳的空腔内、外各有一小球B和A,球壳接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球带电,则球壳内的B球处的电场强度为零
B.若B球带电,则A球处的电场强度不为零
C.若A球和B球均带电,则彼此也不会相互影响
D.若A球和B球均带电,则由于球壳接地,A球对B球没有影响,但B球对A球有影响
34.如图所示,将一个带正电的小球Q放在本身不带电的导体AB靠近A端一侧,由于静电感应,导体的A、B两端分别出现负、正感应电荷。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端接一下地,导体将带正电荷
B.A端接一下地,导体将带负电荷
C.导体内部电场强度为0
D.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在导体内部产生的电场强度为0
35.在一次科学晚会上,一位老师表演了一个“魔术”:如图所示,一个没有底的空塑料瓶上固定着一根铁锯条和一块易拉罐(金属)片,把它们分别跟静电起电机的两极相连。

在塑料瓶里放一盘点燃的蚊香,很快就看见整个透明塑料瓶里烟雾缭绕。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锯条和金属片之间为匀强电场
B.锯条附近的电场强度最大
C.若锯条接电源负极,金属片接正极,当摇动起电机时,烟雾会向金属片移动
D.当把起电机一摇,顿时塑料瓶清澈透明,当起电机停止摇动一段时间后,又会是烟雾缭绕
36.如图所示是闪电击中广州塔的画面,广州塔的尖顶是一避雷针,雷雨天气时,底端带负电的云层经过避雷针上方时,避雷针尖端放电形成瞬间强电流,乌云所带的负电荷经避雷针导入大地,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云层靠近避雷针时,针尖感应出正电荷
B.避雷针上的电流方向从尖端流向底端
C.避雷针尖端附近的电场强度比避雷针底端附近的电场强度小
D.地磁场对避雷针的作用力方向向西
37.物理学所涉及的物理知识在具体生活中应用论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消声原理是利用了波的干涉原理。

B.乙图中的火车转弯处的外轨略高于内轨,其高度差决定了火车转弯的速度。

C.丙图中医用彩超可以用来检查心脏、大脑、眼底的病变是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D.丁图中高压输电线上作业的工人穿戴的包含金属丝的织物工作服,是利用了静电屏蔽的原理
【答案详解】
1.B
【详解】A.尘埃经过过滤网后被正极吸引,所以尘埃带负电,故A错误;
B.尘埃在被吸附到集尘极e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大,故B正确;
C.因为充电极b、d接电源负极,集尘极a、c、e接电源正极,所以c、d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场方向竖直向下,故C 错误;
D.尘埃被吸附到集尘极a的过程中所受电场力做正功,故D错误。

故选B。

2.C
【详解】A.图中,由于金属壳发生静电感应,内部电场强度为零,金属壳起到屏蔽外电场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要求;
B.图中,金属壳同大地连为一体,外壳起到屏蔽外电场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要求;
C.图中电荷会引起金属壳内、外表面带电,外表面电荷会在壳外空间中产生电场,即金属壳起不到屏蔽作用,故C符合题意要求;
D.图中,将金属壳接地后,外表面不带电,壳外不产生电场,金属壳起到屏蔽内电场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要求。

故选C。

3.B
【详解】A.若用左手也去摸金属球,不会有电流产生,不会被电击,A错误;
B.若用左手与旁边的观众握手,会发生放电现象而被电击,B正确;
C.若右手离开金属球,电荷不会转移,头发仍然四处散开,C错误;
D.若右手离开金属球而且走下绝缘凳,则电荷将进入大地,人体将不再带电,头发会立刻恢复常态,D错误;
故选B。

4.C
【详解】带电云层靠近建筑物时,避雷针会产生感应电荷,尖端放电,逐渐中和云层中的电荷,同时将云层中的电荷通过导线导入大地,使建筑物避免遭到雷击,故ABD正确,不符合题意,C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5.B
【详解】带电导体的平坦部位电荷比较稀疏,凸出部位电荷比较密集,即C处电荷最密集,B处次之,A处最稀疏,因此小球接触A点时,取得的电荷量最少,与验电器接触时,验电器箔片得到的电荷量最少,箔片张开的角度最小;
反之与C 处接触时,箔片张开的角度最大。

故ACD 错误,B 正确。

故选B 。

6.B
【详解】手持一个带绝缘柄的金属小球D ,使D 接触C 的内壁,再移出与A 的金属小球接触,无论操作多少次,都不能使A 带电,说明C 的内部是不带电的,电荷分布在C 的外表面上。

故选B 。

7.C
【详解】A .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当达到静电平衡时,枕形导体左边部分带负电、右边部分带正电,故A 错误;
B .因为枕形导体整体为电中性,则左边部分的电荷量等于右边部分的电荷量,故B 错误;
C .枕形导体处于静电平衡,其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即C 、
D 两点的电场强度均为零,故C 正确;
D .将点电荷Q +缓慢靠近枕形导体,导体内部电场强度仍处处为零,故D 错误。

故选C 。

8.A
【详解】A .取电棒C 先和B 的内壁接触后,由于B 的内壁本身没有电荷,接触后取电棒C 不带电,所以再接触A 时验电器箔片不张开,故A 符合题意;
B .用取电棒
C 先跟B 的外壁接触一下,接触后取电棒C 带电,再跟A 接触时验电器箔片张开,故B 不符合题意; C .用带绝缘外皮的导线把验电器A 跟取电棒C 的导体部分相连,实际上是将验电器A 和C 连成了一个导体,A 因接触而带电,验电器箔片张开,故C 不符合题意;
D .使验电器A 靠近B ,由于感应起电使验电器箔片张开,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9.C
【详解】当导体棒达到静电平衡后,棒上的感应电荷在棒内中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与点电荷q +在该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棒上感应电荷在棒内中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2
2kq
E L R =⎛⎫+ ⎪⎝⎭ 故选C 。

10.A
【详解】A .高压输电线线塔上除了下面的三根较粗的输电线外,上方还有两根较细的电线可以有效防止大气中的静电对高压线的影响,利用的是静电屏蔽的原理,故A 正确;
B .油罐车拖着一个铁链网,目的是将汽车与空气摩擦产生的静电导入大地,不是静电屏蔽,故B 错误;
C.高压设备中导体的表面应该尽量光滑,能有效避免尖端放电,不是静电屏蔽,故C错误;
D.涂料雾化器喷出的油漆微粒在电场力作用下飞向工件表面,形成漆膜,属于静电的利用,不是静电屏蔽,选项D错误。

故选A。

11.B
【详解】A.金属罩B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电荷分布在其外表面上,故A项错误;
B.由于静电感应,使金属罩B的左侧外表面感应出负电荷,所以金属罩B的右侧外表面感应出正电荷,故B项正确;
C.由于静电屏蔽,金属网罩内电场强度为零,故C上无感应电荷,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不会张开,故C项错误;D.由静电屏蔽特点知,导体是等势体,导体表面是等势面,故D项错误;
故选B。

12.C
【详解】电工穿的铜丝编织的高压作业量可以有效避免电工受到电击,使内部场强处处为零,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主要应用了静电屏蔽原理,选项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3.D
【详解】A.由于金属网罩的静电屏蔽作用,内部场强为零,A错误;
B.由于金属网罩的静电屏蔽作用,B的内表面不带电,金属网罩表面的自由电子重新分布,B的右侧外表面带正电荷,B的左侧外表面负电荷,B错误;
C.由于金属网罩的静电屏蔽作用,B内的场强为零,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不张开,C错误;
D.金属网罩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是等势体,D正确。

故选D。

14.C
【详解】A在空心金属球内由于静电感应使得C外表面带负电,BC相互排斥,所以B向左偏离,而金属空心球可以屏蔽外部电场,所以B的电荷对金属空心球C的内部无影响,所以A位置不变。

B靠近C时改变的是C表面的电荷分布,但对于C内部空间的电场可认为没有影响,这也就是平时所说的静电屏蔽。

故选C。

15.B
【详解】A在空心金属球内,由于静电感应,使得C外表面带正电,B、C相互排斥,所以B向左偏;而金属空腔可以屏蔽外部电场,所以B的电荷对空腔C的内部无影响,故当B缓慢靠近C时,A位置不变,B偏离竖直方向夹角增大,故选项ACD错误,B正确。

16.A
【详解】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时,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0,感应电荷在导体内部某处产生的电场与场源电荷Q 在此处产生的电场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故选A 。

17.B
【详解】静电平衡后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故
0c d E E =<
即c 处场强比d 处小;故选B 。

18.C
【详解】由题意,可知空心金属球壳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根据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中的导体,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可知E O =0,E M =0。

故选C 。

19.A
【详解】系统静电平衡后,空腔导体上感应电荷与导体内外的电场线的分布图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
A B C E E E >>
(C 点在导体内部合电场强度为零)。

故选A 。

20.B
【详解】A .高压设备中导体的表面应该尽量光滑,能有效避免尖端放电,故A 不符合题意;
B .马路表面建造的很平滑是为了防止车辆等出现颠簸,与尖端放电无关,故B 符合题意;
C .夜间高压线周围出现的绿色光晕,由于电压高,是一种微弱的尖端放电现象,故C 不符合题意;
D .一般高楼大厦顶部装有避雷针,能利用尖端放电使高楼免遭雷击,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详解】ABC.由于工件带负电,因此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涂料微粒一定带正电,可知才能更容易吸附在工件上,A正确,B、C 错误;
D.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喷嘴与工件之间的电场是非匀强电场,D错误。

故选A。

22.A
【详解】加金属网罩可避免电器设备受到外界电场的影响,所以验电器的箔片不张开;若没有金属网罩,则验电器小球和连杆及金属箔片产生静电感应现象,箔片端感应出电荷而张开,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3.B
【详解】由于金属空腔可以屏蔽外部电场,所以小球B的电场对金属空腔C内无影响,即金属空腔C把小球A屏蔽了,使得小球A不受空腔外电场的影响,故小球B向C靠近,小球A的位置不变。

而小球A在金属空腔C内,由于静电感应使得金属空腔C外表面带正电而与小球B互相吸引,所以小球B向C靠近,小球B由于被吸引而向右偏离竖直线。

故选B。

24.D
【详解】A.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结合图中a、b的位置可知,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故A错误;B.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可知,a点电场线比b点更密,则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故B错误;
C.导体P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则其内部场强处处为0,所以导体P内部的电场强度小于a点的电场强度,故C错误;
D.由于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则正试探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电势能大,故D正确。

故选D。

25.B
【详解】A.曝光时字迹阴影部分应该带电才能吸附色粉,光照部分不带电,因此半导体光照部分电阻应该减小,阴影部分电阻增大,A错误;
B.感光鼓带正电,色粉若被吸附应该带负电,B正确;
C.色粉的带电通常是通过色粉与载体的摩擦获得,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所带电性相反,C错误;
D.色粉带负电,若被吸附到复印纸上,纸张应带正电,D错误。

故选B。

26.D
【详解】A.由电场线分布可知,导体左右两侧均带正电,故A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