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分类汇编及答案解析(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分类汇编及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物理学家的成就正确的是()
A.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C.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D.奥斯特发现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
2.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以下有关物理学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伽利略总结并得出了惯性定律
B.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托勒密
C.出色的天文观测家第谷通过观测积累的大量资料,为开普勒的研究及开普勒最终得到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D.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的值3.在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密立根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C.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
D.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
4.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 很多科学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说法中符合史实的是()A.伽利略通过观测、分析计算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
B.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牛顿运用万有引力定律预测并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
D.开普勒利用他精湛的数学经过长期计算分析,最后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5.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

下列关于物理学史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理学中所有物理量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
B.元电荷、点电荷都是理想化模型
C.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法拉第最早提出了“电场”的概念
6.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美国科学家密立根将其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通过油滴实验比较精确地测定了电荷量e的数值
B.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定了引力常量G和静电力常量k的数值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时找到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规律D.开普勒提出了三大行星运动定律后,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7.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

以下符合史实的是( )
A.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C.惠更斯总结出了折射定律
D.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利用双缝干涉实验首先发现了光的干涉现象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了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
C.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现象,推动了量子理论的发展
D.光照在金属板上时,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现象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牛顿、秒
B.开普勒通过对行星运动规律的研究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库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库仑定律
D.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偏转
10.伽利略是实验物理学的奠基人,下列关于伽利略在实验方法及实验成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B.通过实验发现斜面倾角一定时,不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开始滚动,加速度相同C.通过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
D.为了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了理想实验法
11.在处理某些物理问题时,人们常常采取建立理想化模型的方法进行研究。

运用理想化模型的方法,可以使我们充分发挥理性思维中的抽象和想象的力量,分离事物的本质特性和非本质特性及影响事物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便于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

以下选项都属于物理理想化模型的是()
A.①单摆②光线③质点④理想变压器
B.①匀强电场②电阻箱③系统④点电荷
C.①光滑平面②机械波③点电荷④匀强磁场
D.①轻质弹簧②天平③点光源④电场线
12.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了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学家中村修二,以表彰他们发明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并因此带来新型的节能光源.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开普勒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并最早提出了场的概念
C.牛顿认为在足够高的高山上以足够大的水平速度抛出一物体,物体就不会再落在地球上D.安培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
13.在物理学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家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和实验认为:重物比轻物下落的快
B.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首先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卡文迪许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D.法拉第以他深刻的洞察力提出电场的客观存在,并且引入了电场线
14.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B.法拉第不仅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直观地描绘了场的清晰图象
C.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并用油滴实验测得了元电荷的值
D.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提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楞次定律
15.在物理学发展的进程中,许多科学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成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G
C.亚里士多德指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伽利略得出“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
16.将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家是:
A.笛卡尔B.牛顿C.伽利略D.亚里士多德17.下列关于物理学发展史和单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理学家安培经过多次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
B.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量了静电力常量,并验证了库仑定律
C.Kg、m、N、A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D.功的单位可以用 kg·m2/s2 表示
18.下列说法不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牛顿对引力常量G进行准确测定,并于1687年发表在其传世之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
B.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通过几个铅球之间万有引力的测量,得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C.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理论,使人们认识到经典力学理论一般不适用于微观粒子的运动
D.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是开普勒在其导师第谷留下的观测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和研究出来的
19.在物理学的发展中,有许多科学家做出了重大贡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牛顿建立了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并建立了牛顿三大定律
B.爱因斯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并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C.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D.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论证了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
20.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小球从斜面A上离斜面底端为h高处滚下斜面,通过最低点后继续滚上另一个斜面B,小球最后会在斜面B上某点速度变为零,这点距斜面底端的竖
直高度仍为h.在小球运动过程中,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小球在A斜面上运动时,离斜面底端的竖直高度越来越小,小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大
②小球在A斜面上运动时,动能越来越小,势能越来越大
③小球在B斜面上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离斜面底端的高度越来越小
④小球在B斜面上运动时,动能越来越小,势能越来越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学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被称为“称量地球质量”第一人
B.牛顿进行了“月-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间的引力作用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C.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引力常量时,应用了微元法
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转换法
22.某同学发现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有许多可比之处,他对此做了一番比较,得到如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静电力和万有引力都不是通过直接接触而引起的②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分别只适用于点电荷之间和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③带电体都有质量,因此他们之间除了静电力外,还存在万有引力④氢原子中的电子和原子核之间主要是靠静电力发生相互作用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3.下列叙述与物理学史实不相符的是()
A.伽利略最早提出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B.开普勒最早通过实验测定引力常量的数值
C.密立根最早通过实验测定元电荷的数值
D.法拉第最早提出电场、磁场的概念
24.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赫兹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B.麦克斯韦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C.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有核式结构D.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25.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
A.牛顿、卡文迪许
B.开普勒、伽利略
C.开普勒、卡文迪许
D.牛顿、伽利略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A错误;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B正确;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C错误;楞次发现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D错误.
2.C
解析:C
【解析】惯性定律是牛顿提出的,即牛顿第一定律;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托勒密,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万有引力常量G是亨利·卡文迪许通过扭称实验测量出的,所以C 对
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在电场及在磁场中偏转的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并测定了粒子的比荷,故A错误;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证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故B错误;
C、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故C正确;
D、卢瑟福通过а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故D错误。

本题选C。

4.B
解析:B
【解析】
A、开普勒通过观测、分析计算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故A错误;
B、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而被称为测出地球质量第一人,故B正确;
C、威廉•赫歇耳运用万有引力定律预测并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故C错误;
D、牛顿利用他精湛的数学经过长期计算分析,最后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5.D
解析:D
【解析】
A项:加速度,不是比值定义法定义的,故A错误;
B项:理想化模型是抓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得到的,质点电荷都是理想化模型,元电荷不是,故B错误;
C项:奧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C错误;
D项:法拉第先提出电场的概念,揭示了电荷间相互作用就是电场对电荷的作用,故D正确。

6.D
解析:D
【解析】A、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将其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比较精确地测定了电荷量e的数值,故A错误;
B、卡文迪许仅仅测定了引力常量G的常量,库仑测量了静电力常量,故B错误;
C、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规律是洛仑兹发现的,不是奥斯特发现的,故C错误;
D、开普勒提出了三大行星运动定律后,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体学建立之初的物理学史,可按年代、科学家成就进行记忆,多加积累,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

7.D
解析:D
【解析】A项:电流的磁效应是奥斯特发现的,故A错误;
B项: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但是韦伯和纽曼是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麦克斯韦用公式表达电磁感应定律,故B错误;
C项:费马提出了光的折射定律,故C错误;
D项: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利用双缝干涉实验首先发现了光的干涉现象,故D正确。

8.C
解析:C
【解析】A: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A项错误。

B: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了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故B项错误。

C: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现象,推动了量子理论的发展。

故C项正确。

D:光照在金属板上时,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现象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故D项错误。

9.C
解析:C
【解析】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米、秒,选项A错误;开普勒通过对行星运动规律的研究总结出了行星运动定律,选项B错误;库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库仑定律,选项C正确;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偏转,选项D错误;故选C.
10.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伽利略开创了以可靠实验为基础加逻辑推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故A正确;伽利略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只要斜面的倾角一定,不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开始滚动,小球的加速度都是相同的,故B正确;通过可靠实验事实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故C正确;伽利略为了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设计的“理想实验”,故D错误.
考点: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和科学方法,要理解理解实验的内容和意义,掌握理想实验的基本实验方法.
11.A
解析:A
【解析】理想化模型的建立是一种科学方法的实践应用,质点、点电荷、理想气体等均是理想化模型.
A、单摆在细线的一端拴一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悬点上,如果悬挂小球的细线的伸缩和质量可以忽略,线长又比球的直径大得多,这样的装置就叫做单摆;用以描述光的(传播方向)的(有向)的直线,光线也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描述光的传播的有效方法,是在对细光束的抽象的基础;质点是人们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忽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而人为引入的一个理想化模型,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就可以当作质点;变压器忽略三损(磁损、铁损、铜损)就是理想变压器,故A正确。

B、变阻箱是通过改变电阻丝的长度改变电阻的阻值,是测电阻的准确装置,不是理想化模型,故B错误。

C、机械波是实际存在的一种波,不是理想化模型,故C错误。

D、天平是利用杠杆称重的仪器,不是理想化模型,故D错误。

故选A.
在力学中,单摆是理想化模型,在热学中,理想气体是理想化模型,在电学中,点电荷是理想化模型,在磁学中,匀强磁场是理想化模型
【点睛】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是物理学中常用方法,质点就是如此,质点是高中一开始所学的一个理想化模型,对其理解要抓住“当物体的体积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时”这一核心进行.
12.C
解析:C
【解析】试题分析: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选项A错误;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法拉第最早提出了场的概念,选项B错误;牛顿认为在足够高的高山上以足够大的水平速度抛出一物体,物体就不会再落在地球上,选项C正确;法拉第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选项D错误;故选C.
考点:物理学史
13.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和实验认为:重物与轻物下落一样快,故A错误;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首先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B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故C错误;法拉第提出电场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且引入了电场线,故D正确。

考点:物理学史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14.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没有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故A错误;法拉第不仅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提出用电场线直观地描绘了场的清晰图象,故B正确;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密立根用油滴实验测得了元电荷的值,故C错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楞次研究并提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楞次定律,故D错误.
15.B
解析:B
【解析】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A错误;
B、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G,故B正确;
C、亚里士多德指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C错误;
D、牛顿得出“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16.C
解析:C
【解析】
【详解】
将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家是伽利略,故选项B正确,选项AC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17.D
解析:D
【解析】密立根测量了电子的电荷量,A错误;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量了引力常量,并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B错误;N是力的单位,不是基本单位,C错误;功的单位是J,由知,1J=1N•m,根据,得1N=1kg•m/s2,所以得1J=1kg•m2/s2,故D正确.
18.A
解析:A
【解析】
A、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于1687年发表在其传世之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通过几个铅球之间万有引力的测量,得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故A不符合物理学史,B符合物理学史;
C、20世纪的20年代建立了量子力学理论,它使人们认识到经典力学理论一般不适用于微观粒子的运动,故C符合物理学史;
D、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是开普勒在其导师第谷留下的观测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和研究而来的,故D符合物理学史.
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19.A
解析:A
【解析】A、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故A错误;
B、爱因斯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并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故B正确;
C、伽利略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故C正确;
D、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论证了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故D正确;
说法中错误的故选A。

20.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小球从斜面A上滚下,高度降低,则势能减小,转化为动能,速度会越来越大,则①正确;在斜面B上,随着高度的增加,势能增大,动能则减小,故④正确。

答案为C。

考点:伽利略理想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了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相关能量之间的转换的规律,为能量守恒做好铺垫。

2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量并计算得出了万有引力常量,因此卡文迪许被称为“称量地球的质量”的人.故A错误;
B、牛顿进行了“月-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间的引力作用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故B正确;
C、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引力常量时,应用了放大法,故C错误.
D、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理学史以及一些物理定律的意义,对于物理定律我们不仅要会应用还要了解其推导过程,有助于提高我们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注意引力定律与引力常量发现者的不同,及理解微元法、等效法、转换法的含义.
22.D
解析:D
【解析】
静电力和万有引力都不是通过直接接触而引起的,是通过“场”的特殊性质发生相互作用,故①对;库仑定律适用于真空中的点电荷之间,万有引力适用于质点之间,故②对;带电体既有电量又有质量,因此他们之间除了静电力外,还存在万有引力,故③对;通过计算知道氢原子中的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静电力远大于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可以忽略不计,故④对.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把握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相似点与不同点的能力,要知道静电力和万有引力都不是通过直接接触而引起的.
2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伽利略最早提出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选项A说法正确,故A错误;
B.卡文迪许最早通过实验测定引力常量的数值,选项B说法错误,故B正确;
C.密立根最早通过实验测定元电荷的数值,选项C说法正确,故C错误;
D.法拉第最早提出电场、磁场的概念,选项D说法正确,故D错误。

故选B。

2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麦克斯韦在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通过实验得到了证实,故A错误;B.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故B错误;
C.卢瑟福在1909年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由此提出原子有核式结构,故C正确;D.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但提出的是原子枣糕式模型而不是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D错误。

故选C。

2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牛顿根据行星的运动规律推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经过100多年后,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巧妙的测量出了两个铁球间的引力,从而第一次较为准确的得到万有引力常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