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2010届高三化学第一次联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开封市2010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等填写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的相应栏目内。
2.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和非选择题
答案都写在答题卷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后仅收答题
....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8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Mg:24 Cl:35.5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每小题6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和基础。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或使用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的晶体,其组成微粒是原子,晶体中不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B.C—12的原子组成符号为6
C,二氧化碳分子的结构式为O=C=O
12
C.用食醋除去水壶内水垢的离子方程式为:
CaCO3+2CH3COOH=Ca2++CO2↑+H2O+2CH3COO-
D.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2H2O(l);△h=-571.6KJ/mol
2.设N A O为阿伏加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3.4gNH3中含N—H键数目为0.2N A
B.1molCa变成Ca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 A
C.1molH2与1molCl2反应生成N A个HCl分子
D.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等于0.1N A
3.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加入过量NaOH溶液或过量稀盐酸均能得到澄清溶液的是()
A .Al 3+、Na +、SO -24、NO -
3 B .Ca 2+、Mg 2+、HCO -3、NO -
3
C .Fe 2+、K +、SO -24、Cl -
D .K +、Na +、SiO -23、ClO -
4.一种科学、简便的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的方法是:使驾车人呼出的气体接触载有硫酸酸
化处理的三氧化铬(CrO 3)的硅胶,如果呼出的气体中有乙醇蒸气,乙醇就会被氧化成乙醛,同时三氧化名铬被还原为硫酸铬Cr 2(SO 4)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CrO 3和Cr 2(SO 4)3的颜色不同
B .CrO 3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6
C .生成1mol 的Cr 2(SO 4)3时,发生转移的电子为6mol
D .CrO 3与稀盐酸反应只生成Cr 2(SO 4)3和水
5.常温下,浓度为0.1mol/L 的一元酸HA 溶液的pH=2.0,浓度为0.1mol/L 的一元碱BOH 溶液
中12100.1)
()
(--
+⨯=OH c H c 。
将此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A .)()()()(+--+>>>H c OH c A c
B c B .)()()()(-
+
-
+
>>>OH c H c A c B c C .)()()()(-
+
+
-
>>>A c B c H c OH c
D .)()()()(-
+
+
-
>>>OH c H c B c A c
6.T °C 时,A 气体与B 气体反应生成C 气体。
反应过程中A 、B 、C 浓度变化如图(I )所示,
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 1和T 2时,B 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II )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在(t 1+10)min 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增大,且A 的转化率增大
C .T °C 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4mol/LA 、0.4mol/LB 、0.2mol/LC 反应,达到平衡后,
C 的浓度也为0.4mol/L
D .(t 1+10)min 时,保持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不移动
7.酚酞的结构简式如左图,下列关于酚酞的说法一定正确的
是
( )
A .酚酞的分子式是C 20H 12O 4
B .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在同一平面
C .1mol 酚酞最多可能消耗2molNaOH
D .1mol 酚酞可与10molH 2加成
8.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dg/cm 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ω,amL 该溶液的Cl -的物质的
量为
( )
A .
24ω
ad mol B .
a
d 24ω
mol C .
24000
ω
ad mol
D .
12
ω
ad mol 9.(14分)现有A 、B 、C 、D 四种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已知,A 、C 短周期非金属元
素,其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
两单质混合见光瀑炸生成AC ,AC 溶液显强酸性。
B 、D 为金属元素,B 的原子序数为D 的一半。
D 与C 2和AC 溶液反应分别得DC 3和DC 2,烧碱溶液不能与D 单质反应,而能与B 单质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用电子式表示AC 的形成过程 。
(3)写出B 单质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电浮选凝聚法是工业上采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
右图
是该方法处理污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B 、D 金属单质作 电极)。
实验过程中,污水的pH 始终保持在5.0~6.0之间。
接通电源后,阴极产生的气体将污物带到水面形成浮渣而 刮去,起到浮选净化作用;阳极产生的沉淀具有吸附性,
吸附污物而沉积,起到凝聚净化作用。
阳极的电极
反应有两个,分别是2H2O-4e-=4H++O2↑,和。
阳极区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5)一定条件下,2molB与3molD的氧化物W恰好反应,则W的化学式为。
10.(1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图中a、b、c表示止水夹)。
请按要求填空:
(1)A装置中仪器的名称为:甲是,乙是。
(2)A、C、E相连后的装置可用于制取Cl2并进行相关的性质实验。
①写出实验室制取Cl2的反应方程式。
②若在丙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
将所得氯水分成两份,进行I、II两个实验,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如下: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I 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氯水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
白性
II 氯水中加入NaHCO3
粉末有无色气泡产
生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
较强的酸性
请你评价实验I、II的结论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③请利用上述装置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用来验证Cl-和Br-的还原性强弱。
(分别指
出甲、乙、丙中盛装的试剂、实验现象及结论)。
(3)B、D、E装置相连后,在B中盛装浓硝酸和铜片(放在有孔塑料板上),可制得NO2并进行有关实验。
①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欲用D装置验证NO2与水的反应,其操作步骤为:先关闭止水夹,(填
字母,下同)再打开止水夹,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的操作
是。
③利用B装置还可制取的气体有(写出两种即可)。
11.(16分)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A、B、C、D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A+B→C+D+H2O(没有配平)。
请按要求填空:
(1)若A为短周期元素组成的黑色固体单质,与B的浓溶液共热时,产生C、D两种气体。
C、D两种气体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鉴别这两种气体不能选用的试剂是。
a.BaCl2溶液b.KMnO4溶液
c.品红溶液d.酸化的Ba(NO3)2溶液
向500mL2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0.8mol无色无味的C气体,恰好完全反应,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此时溶液中的离子按照浓度由
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2)若A为红色金属单质,与适量B的溶液在常温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无色气体C 遇空气迅速变成经棕色。
若被还原的B物质的量为2mol时,间生C气体的体积是
L(标况)。
将生成的红棕色气体通入一个烧瓶里,塞紧瓶塞后,将烧瓶浸入冰水中,烧瓶中气体的颜色变浅,请用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解释颜色变化的
原因。
(3)若A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为短周期非金属单质;D是漂白粉的成分之一。
C发生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若A为五核10电子的阳离子与单核18电子的阴离子构成的无色晶体,受热易分解,分解后生成两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检验A中阴离子的方法是
(简述操作过程及结论)。
12.(13分)有机物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HPMA的中间体,HPMA 可用于锅炉阻垢剂。
(1)有机物A能够发生的反应有:(填写字母)
a.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c.消去反应d.酯化反应(2)有面物A在Cu做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有机物B。
B中含有的官能团除—Cl以外,还含有的官能团是:(写名称和结构简式)(3)有机物B经氧化后生成有机物C,C可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写出E的结构简式:;
(4)D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HPMA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F是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
0.1molE与足量NaHCO3反应放出2.24LCO2(标准状况下);
0.1molF与足量金属Na反应放出3.36LH2(标准状况下);F能发生银镜反应。
F的结
构简式可能是:。
参考答案
1—5 CBADA 6—8 CBD
9.(14分)
第三周期第IIIA族(2分)
(3)2Al+2OH -+2H 2O=2AlO -2+3H 2↑(2分)
(4)Fe-2e -=Fe 2+(2分) 4Fe 2++10H 2O+O 2=4Fe (OH )3↓+8H +(2分) (5)FeO (2分) 10.(17分)
(1)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各1分,共2分)
(2)①MnO 2+4HCl (浓) MnCl 2+Cl 2↑+2H 2O (2分)
②实验I 结论合理,实验II 结论不合理;制取的氯气中含有HCl 气体,HCl 溶于水后能与
NaHCO 3粉末反应产生气泡(2分)
③在甲、乙、丙中分别装入浓盐酸、MnO 2、NaBr 溶液等;乙中有黄绿色气体生成,遭丙
中溶液由无色变成橙色,可证明Cl 2的氧化性强于Br 2,Br -的还原性强于Cl -(2分,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3)①Cu+4H ++2NO -
3(浓)==Cu 2++2NO 2↑+2H 2O (2分)
②a 、b (2分)c (1分)双手紧握(或微热)试管丁,使试管中气体逸出,NO 2与水接触
后即可引发烧杯中的水倒流入试管丁(2分) ③H 2、CO 2等(2分) 11.(16分)
(1)C+2H 2SO 4(浓) CO 2↑+2SO 2↑+2H 2O (2分)a (1分) 5NaOH+4CO 2===Na 2CO 3+3NaHCO 3+H 2O (2分)
c (Na +)>c (HCO -3)>c (CO -
23)>c (OH -)>c (H +)(2分)
(2)44.8(2分)
2NO 2(红棕色) N 2O 4(无色);△H<0
降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红棕色NO 2浓度减小,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3分) (3)ClO -+H 2O HClO+OH (2分)
(4)取少量A 于一洁净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后,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没淀,再
===
△
===
△
滴加稀硝酸,振荡,沉淀不溶解,则A的阴离子为Cl-。
(2分,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12.(13分)
答案(1)a、b、c(3分)
(2)醛基—CHO(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