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10: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识梳理】
一、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
1.夏朝的建立
(1)时间:年。
(2)建立者:。
(3)重要标志:被取代。
2.夏商的政治制度
(1)中央设有、等,掌管。
(2)地方封、;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并。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西周的建立:年,伐灭商,建立周朝。
2.内容:周王把王畿外的分别授予。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同时,诸侯在内,又对实行再分封。
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
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义务。
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的森严等级的秩序。
诸侯有为周天子、、和的义务。
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如、、等。
3.影响:(1)积极方面: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加强了周王朝的统治,巩固了王权。
(2)消极方面:西周后期势力日益强大,衰弱,造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割据局面的形成。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概念:它是用来维系、巩固与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的制度。
2.特点:周王称为,王位由继承,为;其他儿子分封为,他们对天子来说是,但在自己的领土内却是。
诸侯、卿大夫与士同样依次类推。
3.历史作用:
(1)保证了地位。
(2)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
【课堂阅读材料及思考与讨论】
材料一:尧舜时期,洪水泛滥。
尧命令夏族首领鲧治理洪水,鲧因治水无功被杀。
舜又命鲧之子禹治水。
禹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用疏导的方法治理了水害。
因禹治水有功,舜将部落联盟首领的权位传给他。
这种传位给贤能人的制度被认为是古代社会理想的政治模式。
材料二:但是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
这样,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商朝建立后,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思考:结合上述材料,社会政治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孔子对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做了如下的描述:(氏族公社时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是谓大同。
”(夏、商、西周时期)“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是谓小康”。
思考:有人说:禅让制体现了民主,王位世袭制体现了专制。
请你思考: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理由是什么?
归纳整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课后练习
1.华夏万姓,同宗同源;慎终追远,不忘祖根。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众多华夏子孙来到黄帝出生地寻根谒祖。
这种现象源自( )
A.井田制B.分封制C.礼乐制D.宗法制2.中华民族具有尊宗敬祖、长幼有序的传统。
对形成这一传统影响最大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B.宗法制C.禅让制D.世袭制
3.公元前782年,幽王宫涅继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宼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宼,褒姒乃大笑。
”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
A.幽王荒淫无道
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4.西周时期为巩固政权采取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中央集权制度D.分封制
5.西周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其特点是( )
A.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B.功臣、姻亲和宗族的待遇相同
C.同姓亲族和异姓亲族的结合D.大宗、小宗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
6.西周时期确立的宗法分封制,有力地巩固了奴隶制国家政权,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局面。
但该制度并非典型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是因为宗法分封制( )
A. 分封诸侯建立诸侯国,各诸侯国互不统属,都听命于周天子
B.依靠血缘宗亲建立起严格的等级秩序,排除了异姓贵族参与政权
C.使土地和人口层层向下分封,中央权力随之逐级弱化,形成“国中有国”的局面D.激化了西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加速了西周的灭亡
7.宗法制有利于西周稳定统治秩序,主要是因为它( )
A.保证了贵族特权地位B.扩大了统治疆域
C.规定了嫡长子继承制D.被历代王朝沿用
8.“(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
……已破陈,即县之。
”“(韩桓惠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B.楚庄王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C.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D.出现了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局面
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一、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
1.(1)约公元前2070(2)夏禹(3)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1)相、卿士;政务
(2)候、伯;向商王纳工;奉命征伐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公元前1046,周武王,纣
2.广大土地和人民;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自己的封疆;卿大夫;卿大夫;士;卿大夫和士;作战等
贵族统治阶级内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独立性;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3.(1)周天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2)诸侯国;王权
三、血缘关系的宗法制:
1.父系血缘关系;政治等级;国家统治;分封制
2.天子;嫡长子;大宗;诸侯;小宗;大宗(3)分封制
3.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稳定和团结
【课堂阅读材料及思考与讨论】
1.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2历史的进步。
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私有制发展的结果;阶级对立的产物。
归纳整理:
A. 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具有神秘色彩。
B. 以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制定等级秩序。
C.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并且层层分封,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
D. 具有相对的延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
【课后练习】1.D 2.B 3.C 4.D 5.A 6.C 7.C 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