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的几种失效形式

合集下载

冲压模具失效知识简介

冲压模具失效知识简介

三冲裁模的工作条件及失效形式
此外, 凸模退出板料时,需要有一定的卸料力 将板料从 凸模上 卸下,卸料力与作用在凸模 上的其它压应力不同,是唯一的拉应力,使凸 模在反复拉、压应力的作用下产生疲劳磨损, 这也是致使凸模崩刃的原因之一。 对于厚板冲裁模,由于凸 、凹模受到的作用力 增大,在过大应力的作用下,不仅会产生磨损, 而且可能造成刃口变形、疲劳崩刃等现象。当 冲裁 凸模较 细长时,还会引起弯曲变形或折 断,如图 11.1.2所示。
四拉深模的工作条件及失效形式
从显微观 察看,模具和坯料的表面都是凹凸不平的, 由于模具表面的硬度高于坯料,相互挤压摩擦时会将 坯料表面刮下的碎粒压入模具表面的凹坑。在拉 深过 程 中,坯料的塑性变形以及坯料和模具工作部件表面 的摩擦,会产生出热能。特别是在某些塑性变形严重 和摩擦剧烈的局部区域,所产生的热能造成了高温, 破坏了模具和坯料表面的氧化膜和润滑膜,使金属表 面裸露,促使材料分子之间相互吸引,并使模具表面 凹坑里的坯料碎屑熔化,和模具表面焊合,形成坚硬 的小瘤,即粘结瘤。这些坚硬的小瘤,会使 拉深件表 面粗糙度 变差,严重时将在产品的表面 刻划 出刻痕, 擦伤工件,并且加速模具的不均匀磨损,这种失效形 式又 称为粘模 。此时,需对模具进行修磨,除去粘附 的金属。 拉深模的 重要问题,就在于如何防止粘附的 金属小瘤。
三冲裁模的工作条件及失效形式
a )局部塑变
b ) 摩擦磨损 c ) 疲劳损坏
(初期磨损阶段) (正常磨损阶段) (急剧磨损阶段)
图 11.1.1 冲裁时刃口的损伤过程
初期磨损阶段
模具刃口与板料相碰时接触面积很小,刃口的单位压 力很大,造成了刃口端面的塑性变形,一般称为塌陷 磨损。其磨损速度较快(见图 11.1.1a )。

冲压模具的失效形式

冲压模具的失效形式
1 - 形 2变 模具在使用 过程 中. 当工作零件 内的应 力超 过材料本 身的屈服极
限. 便会产生塑形变形 。过量 的塑形变形将 严重 影响模 具工作零件的
几何形状和尺寸而使模具不能再使用 . 这种现象称为变形失效。塑形 变形的失效形式有 塌陷、 镦粗 、 曲等 弯 1 - 裂 3断 模具 出现较大裂纹 或分离为数部分而丧失工作能力 . 称为断裂失 效 按断裂机理 分为早期断裂和疲劳断裂 1 . 4啃伤 由于模具装配质量差 , 压力机导 向精度低 , 模具安装调整不当 , 送 料误差等原 因. 都使 得凸 、 凹模相互 啃刃造 成崩裂 的现象称 为啃伤失 效。 由于模具的工作条件 复杂多变 . 一套模具在使用过程 中可能出现 的黏结瘤将使拉深件表 面产生划痕或擦伤 , 降低表面质量 。 多种损伤形式的交互作用 , 它们相互促进 . 以一种主要形式失效。 最后
模具 刃 口受力 的大小与板料的厚度和硬度有关 而且 凸模 的压力 通常大于凹模的压力 . 特别 是在厚板上冲裁小孔 时 . 凸模所受 的单位 压力更大。凸模受力越大 . 模具寿命 就越低 。 冲裁模在室温下分 离板料 . 且受力集 中在 刃 口附近 . 的正常失 它 效形式为磨损 . 且主要为黏着磨损。 由于凸、 凹模刃 口处于端面压应力 和侧面压应力 的交 汇处 .同时处在端 面摩擦 力和侧面摩擦 力的交汇 处, 因此凸 、 的刃口工作情况较差 , 凹模 磨损较严重 。 中, 其 凸模受力最 大, 因而磨损最快 。磨损将使 刃 口变钝 , 冲裁件 毛刺增大 , 寸超差 。 尺 凸、 凹模磨损后 . 必须对其刃 口修模后才能使用 。 冲裁模刃 口的磨损 过程大致分为初期磨 损 、 稳定磨损 、 急剧磨损 三个阶段 , 如图 4 所示 。不同的磨损 阶段 , 模具刃 口的损伤不 同。 在模具使 用初期 。 口锋利 . 刃 与板料接 触面积 小 , 位面积 压力 单 大, 易造成刃 口塑性变形 ,初期磨损阶段磨损速度较大 。刃 口磨损到 , 定程度后 . 面积压力减小 . 单位 且刃 口表面塑变强化 . 不再发生塑性 变形 . 此时模具 刃口的磨损主要 由坯料的摩擦 引起 , 磨损速度变缓 , 即 进入稳定磨损阶段 。模具使用一定时间后 . 口因经受多次冲裁趋于 刃 疲劳 , 局部表 面开始脱落 , 即进入急剧磨损 阶段 , 此时磨损速 度较大 , 会 因冲裁件不合格 而导致模具失效 22拉深模 . 拉深模是通过 使坯料产生塑性变形 而获得各种开 口空心件的模 具。 拉深模工作时 . 与凹模和压边圈之间产生相对 运动 , 板料 存在很大 的摩擦 , 因此拉深模 的主要失效形式为磨损 , 且主要为黏着磨损 。 磨损 部位主要在 凹模与压料 圈的端 面、 凸模 与凹模 圆角半径处 、 压料圈 口 部及 凹模端面圆角半径 以外 的区域 在拉深过程中 . 模具工作表面 的某些区域负荷较重 . 摩擦热较多 , 承受挤压力较大。 在工 作时, 模具工作表面可能与坯料 间发生焊和 , 使 小块坯料黏附在模 腔表 面形成很硬的黏结瘤 . 即发生粘模 这些坚硬

冲压失效模式一览表

冲压失效模式一览表

目测制件表面
到底标记或者压印不清 晰
零件外观不良
拉延件调试合格后,调整到 到底标记安装不高度不合适,字头磨损, 底标记及字头安装高度到合 模具闭合高度不合适 适位置。并定期对模具进行 检查
目测制件表面
零件表面凹凸不平(外 观件)
外观不良
材料表面不清洁,模具表面存在灰尘等异 对材料进行清洗,采用除尘 目测制件表面,同时采用 物,材料镀锌层脱落 布察干静模具 油石检查零件表面
漏修边
零件报废
1、经过成型工序后,未经过切边工序
2008.5.28
X11J
X11J-2008-05-23
第 1 页,共 2 页
(冲压) (冲压)失效模式一览表 冲压
制程功能或要求 潜在失效模式 潜在失效后果 潜在失效起因机理 现行过程控制预防 现行过程控制探测 日期 车型 表单号/零件号 备注
位置偏差,孔位不良
2007.6.5 2007.8.30 2007.12.26 2008.3.11 2008.4.3 2008.5.27
J11J J11J X11C L11K L11K
XH-0706-005 XH-0708-022 UX-2673-003 080403-DS-02
表面拉毛
外观不良
目测制件表面
2007.12.14
开裂、暗裂
1、材料局部变形超过材料变形极限 2、材料表面干燥(无油),造成拉延时 材料走料不足,导致零件局部暗裂。 3、国产化材料表面材质干,没有加拉延 在材料表面涂拉延油,打磨 目测制件表面(100%), 影响零件外观,装配,零件报废 油造成开裂。 4、标准作业指导书中未规 凸凹模,减少汽缸压力,调整 工人取件时目测 定气垫压力,气压不稳定 5、模具未完善, 毛胚尺寸 研合率不够,造成拉延时叠料。 6、拉延 模具未表面处理,操作一段时间后出现碎 屑而导致拉延开裂 模具工定期(一月一次)对 工人取件时目测,检验员 模具进行修整 抽检

钣金冲压模具的失效模式及预防措施

钣金冲压模具的失效模式及预防措施

钣金冲压模具的失效模式及预防措施1. 模具失效模式钣金冲压模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失效模式。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失效模式及其特征。

1.1 磨损模具在循环使用中,与工件表面的摩擦会导致模具表面磨损。

磨损主要分为两种类型:表面磨损和背离型磨损。

表面磨损是指模具表面产生的摩擦磨损,导致模具尺寸变化。

背离型磨损是指模具背离其原始几何形状,通常发生在模具顶部和底部。

1.2 疲劳断裂疲劳断裂是由于模具在循环应力的作用下,出现了裂纹并最终导致断裂。

疲劳断裂通常发生在模具的应力集中区域,如模具的角部和半径处。

1.3 塑性变形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塑性变形,导致模具尺寸和几何形状的变化。

塑性变形一般由于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屈服强度,使得模具材料发生了塑性变形而失去了原有的几何形状。

1.4 焊接在钣金冲压过程中,模具材料与工件材料之间会发生焊接现象。

如果焊接现象不及时去除,会导致模具表面产生焊接痕迹,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

1.5 脆断脆断是指模具材料在应力作用下突然断裂,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过程。

脆断通常由于应力集中、材料质量问题或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

2. 模具失效的预防措施钣金冲压模具的失效会导致生产中断和额外的维护成本。

为了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下面将提供一些常用的预防措施。

2.1 加强润滑适当的润滑可以减少模具的磨损和摩擦,延长模具的寿命。

使用合适的润滑剂,并确保润滑剂能够覆盖到模具与工件接触的表面。

定期检查润滑剂的使用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添加和更换。

2.2 控制冲压速度过高的冲压速度会导致模具发生振动和冲击,加速模具的磨损和疲劳断裂。

合理地控制冲压速度,避免过高的应力和振动对模具的损害。

2.3 增加冷却适当的冷却可以降低模具温度,减少模具的塑性变形和磨损。

在冲压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加冷却水的流量或使用冷却器来降低模具的温度。

2.4 定期维护和检查定期对模具进行维护和检查是延长模具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修复裂纹和焊接痕迹。

冲压模具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冲压模具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冲压是大批量零件成型生产实用工艺之一。

在冲压生产过程中,模具出现的问题最多,它是整个冲压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

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成本。

影响到产品的交货周期。

模具问题主要集中在模具损坏、产品质量缺陷和模具的刃磨方面,它们长期困扰着行业生产。

只有正确处理这几个关键点。

冲压生产才能够顺利进行。

1 模具故障模具故障是冲压生产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常常造成停产,影响产品生产周期。

因此,必须尽快找到模具故障原因,合理维修。

1.1 模具损坏模具损坏是指模具开裂、折断、涨开等,处理模具损坏问题,必须从模具的设计、制造工艺和模具使用方面寻找原因。

首先要审核模具的制造材料是否合适,相对应的热处埋工艺是否合理。

通常,模具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对其影响很大。

如果模具的淬火温度过高,淬火方法和时间不合理,以及回火次数和温度、肘间选择不当,都会导致模具进入冲压生产后损坏。

落料孔尺寸或深度设计不够,容易使槽孔阻塞,造成落料板损坏。

弹簧力设计太小或等高套不等高,会使弹簧断裂、落料板倾斜.造成重叠冲打,损坏零件。

冲头固定不当或螺丝强度不够.会导致冲头掉落或折断。

模具使用时,零件位置、方向等安装错误或螺栓紧固不好。

工作高度调整过低、导柱润滑不足。

送料设备有故障,压力机异常等,都会造成模具的损坏。

如果出现异物进入模具、制件重叠、废料阻塞等情况未及时处理,继续加工生产,就很容易损坏模具的落料板、冲头、下模板和导柱。

1.2 卡模冲压过程中,一旦模具合模不灵活,甚至卡死,就必须立即停止生产,找出卡模原因,排除故障。

否则,将会扩大故障,导致模具损坏。

引起卡模的主要原因有:模具导向不良、倾斜。

或模板间有异物,使模板无法平贴;模具强度设计不够或受力不均。

造成模具变形,例如模座、模板的硬度、厚度设计太小,容易受外力撞击变形;模具位置安装不准,上下模的定位误差超差。

或压力机的精度太差,使模具产生干涉;冲头的强度不够、大小冲头位置太近,使模具的侧向力不平衡。

冲压模具失效形式

冲压模具失效形式

冲压模具失效形式a )局部塑变b )摩擦磨损c )疲劳损坏(初期磨损时期)(正常磨损时期)(急剧磨损时期)图 11.1.1 冲裁时刃口的损害过程(1)初期磨损时期模具刃口与板料相碰时接触面积专门小,刃口的单位压力专门大,造成了刃口端面的塑性变形,一样称为塌陷磨损。

其磨损速度较快(见图 11.1.1a )。

(2)正常磨损时期起初期磨损达到一定程度后,刃口部位的单位压力逐步减轻,同时刃口表面因应力集中产生应变硬化,(见图 11.1.1b )。

这时,刃口和被加工坯料之间的摩擦磨损成为要紧磨损形式。

磨损进展较缓慢,进入长期稳固的正常磨损时期,该时期时刻越长,讲明其耐磨性能越好。

(3)急剧磨损时期刃口经长期工作以后,经受了频繁冲压会产生疲劳磨损,表面显现了损坏剥落(见图 11.1.1c )。

现在进入了急剧磨损时期,磨损加剧,刃口出现疲劳破坏,模具已无法正常工作。

模具使用时,必须操纵在正常磨损时期以内,显现急剧磨损时,要赶忙刃磨修复。

随着刃口的磨损,工件的毛刺高度会不断增加,因此实际生产中,能够通过观测毛刺高度的大小来推断模具刃口的磨损量,在冲裁件达到质量承诺的毛刺极限值时即进行刃磨。

从磨损机理上分析,凸、凹模的磨损要紧是粘附磨损和磨粒磨损。

粘附磨损是在模具刃口在与板料的相对摩擦运动过程中,由于高压产生了局部的相互粘着和咬合现象当接触面相对滑动时,粘附部分便发生剪切引起磨损。

磨粒磨损是指模具工作时表面剥落的碎屑嵌入工作部件表面,成为磨料,使其逐步磨损的过程。

冲裁硬度较高的金属材料(如高碳钢、硅钢)时,因材料的硬粒或碳化物剥离而产生磨粒磨损。

当冲压高韧性材料(如奥氏体不锈钢)时,易产生粘附磨损。

一样情形下,凸模的磨损要快于凹模,这是因为凸模刃口处的承力面积小于凹模,在同一冲裁力的作用下,凸模刃口处单位面积承担的压应力要比凹模刃口处更大一些;同时,在每一次冲裁过程中,凸模都要切入并退出板料,前后经历两次摩擦,而凹模和板料的分离部分仅发生一次摩擦。

冲压模具的失效形式分析与思考

冲压模具的失效形式分析与思考

冲压模具的失效形式分析与思考第一篇:冲压模具的失效形式分析与思考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冲压模具失效的几种形式,并针对每种失效形式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冲压模具;失效形式;分析;措施前言随着我国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冲压模具在工业生产中起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冲压模具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所冲产品质量的优劣。

然而,冲压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形式的失效情况,应对这些失效,往往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严重影响到了工业生产的进度,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冲压模具的失效,最大限度的提高其使用寿命,是很多企业共同面临的一个技术难题。

只有对冲压模具的失效形式做出正确分析,归属其失效类型,才能精准地找出其失效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对其修复或预防,延长其使用寿命。

冲压模具失效形式概述2.1 冲压模具失效的涵义冲压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如结构形状、尺寸的变化以及零部件组织与性能的变化等,使得冲压模具冲不出合格的冲压件,同时也无法再修复的情形就叫做冲压模具的失效。

鉴定模具是否失效的判据有三种:一是模具已经完全丧失工作能力;二是模具虽然可以工作,但无法完成设定的功能;三是模具因结构受到严重损害,使用时存在安全隐患。

2.2 冲压模具失效的形式冲压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因模具本身类型、结构、材料的不同以及实际工作条件的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失效形式,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种。

(1)磨损失效。

冲压模具在正常工作过程中,往往会与加工的成形坯料直接接触,二者之间因相对运动而产生摩擦,造成冲压模具表面磨损。

当磨损程度达到一定限度时,模具表面失去原来的状态,使之无法冲出合格的冲压件,这就是磨损失效。

磨损在任何机械的使用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是一种正常的失效形式,也是冲压模具失效形式中最为主要的一种。

根据磨损机理,可将磨损失效细分为四种:①磨粒磨损失效。

冲压失效模式一览表

冲压失效模式一览表

目测制件表面
到底标记或者压印不清 晰
零件外观不良
拉延件调试合格后,调整到 到底标记安装不高度不合适,字头磨损, 底标记及字头安装高度到合 模具闭合高度不合适 适位置。并定期对模具进行 检查
目测制件表面
零件表面凹凸不平(外 观件)
外观不良
材料表面不清洁,模具表面存在灰尘等异 对材料进行清洗,采用除尘 目测制件表面,同时采用 物,材料镀锌层脱落 布察干静模具 油石检查零件表面
目测制件表面
零件开裂
零件报废
在拉延工序更改工艺补充, 。降低翻边高度或拉延时在 1、翻边高度过高,零件存在毛刺,模具 翻边易出现开裂处储料。消 拉毛 除零件毛刺。定期对模具进 行检查
目测制件表面
翻边整形处存在翻边整 形棱线
零件外观不良
模具制造时控制模具间隙, 翻边凹模与压件器之间间隙大,模具上存 对存在锐边的模具部件进行 在锐边 倒角处理
首、末件检查零件尺寸
2007.3.22
JA
64187-2DR0A
零件不易堆垛 1 落料(开卷 模) 无毛刺, 无缺边
影响生产
零件排出不顺畅
在零件排出端制作托料架上 定期对托料架进行检查, 安装滚轮 防止托料架功能失效 目测制件表面(100%), 工人取件时目测
零件表面压伤
影响零件的外观
废料压伤
操作工工作时查模具状况
2007.7.19 2007.9.10 2007.10.19 2007.11.23 2007.10.25 2007.12.29 2008.1.24
X11C P32L X11C J11J P32L XIIC/J LIIK X11C
X11C-2007-07P32L--PT1--007 X11J-2007-10-50 P32L--PT1--024 X11C31 X11C-2008-01-53

冲压模具常见问题解析及解决方法

冲压模具常见问题解析及解决方法

废料堵穴a.落料孔小或落料孔偏位加大落料孔,使落料顺畅bo落料孔有倒角加大落料孔去除倒角Co刀口未放锥度线割锥度或反面扩充孔减小直壁位长度do刀口直壁位过长反面钻孔,使刀口直壁位缩短e,刃口崩,造成披锋大,堵料重新研磨刃口切边不齐a.定位偏移调整定位bo有单边成型,拉料加大压料力,调整定位C.设计错误,造成接刀不平重新线割切边刀口镶块d.送料不准调整送料器e.送料步距计算有误重新计算步距,重定接刀位冲头易断a.闭合高度过低,冲头切入刀口部位过长调整闭合高度b。

材料定位不当,造成冲孔冲头切单边,调整定位或送料装置因受力不均断裂Co下模废料堵死刀口,造成冲头断重新钻大落料孔,使落料顺畅do冲头的固定部位(夹板)与导向部位修配或重新线割入块使冲头上下顺畅(打板)偏移e.打板导向不良,造成冲头单边受力重新修配打板间隙fo冲头刀口太短,与打板干涉重换冲头,增长刀口部分长度go冲头固定不好,上下窜动重新固定冲头使之不能上下窜动h.冲头刃□不锋利重新研磨刃口Io冲头表面拉伤,脱料时受力不均重新换冲头jo冲头过细,过长,强度不够重新换冲头类型k∙冲头硬度过高,冲头材质不对更换冲头材质,调整热处理硬度成型不良a.成型模凸模太锋利,造成材料拉裂成型凸模修R角,刀口处适当修R 角b.成型冲头长度不够,造成未能成型计算冲头正确长度调整冲头实际长度以达成型要求Co成型冲头过长,成型处材料压变形,甚确定冲头正确长度,调整冲头实际长度以达到要求至冲头断裂d.成型处材料不够造成拉裂计算展开材料,或修R角,或降低成型高度eo定位不良,造成成型不良调整定位或送料装置fo成型间隙太小造成拉裂或变形调配间隙折弯尺寸ao模且没调到位造成角度误差导致尺寸偏调整闭合高度不良或角度差不良bo弹力不够造成角度不良导致尺寸偏差换弹簧C.材质不符合要求造成角度不良导致尺寸换材料或重新调整间隙偏差d。

材料厚度偏差引起角度不良导致尺寸偏确定料厚,换材料或重新调整间隙差eo定位不当导致尺寸偏差调整定位使尺寸OKf.设计或加工错误造成折弯公拼块间有间木甫焊研磨,消除拼块间的间隙隙,导致折弯尺寸小g∙成型公无R角,在角度及其他正常情况成型公修R角下折弯高度偏小ho两边折弯尺寸偏大加压筋I.单边折弯拉料造成尺寸不稳定加大弹簧力,调整定位j.间隙不合理,引起角度不良和尺寸偏差修配间隙k∙折刀高度不够,折弯冲头合入折刀太短增加折刀高度,使折弯冲头尽可能合入折刀部队位造成角度不良多一些Io折弯时速度太快,造成折弯根部变形调整速比控,选择合理转速m.结构不合理,折刀未镶入固定模板,重新铳槽,将折刀镶入模板冲压时,造成间隙变大n.成型公热处理硬度不够,造成压线崩或重制成型公压线打平不卸料a.定位不当或送料不当调整定位或送料装置bo避位不够修磨避位Co内导柱拉伤,造成打板活动不畅更换内导柱do冲头拉伤或表面不光滑更换冲头e.顶料销摆布不合理重新摆布顶料销位置fo顶料力不够,或脱料力不够更换顶料弹簧或脱料弹簧go冲头与夹板打板配合不顺畅修配打板和夹板使冲头配合顺畅ho成型滑块配合不畅修整滑块与导向槽使之配合顺畅I.打板热处理不适,冲压一段时间后变形重新研磨打板,矫正变形jo冲头过长或顶料销长度不够增加顶料销长度或换用长度合适之冲头ko冲头断更换冲头L模板未云磁,工件往上带给模板去磁送料不顺a。

冲压模具失效形式

冲压模具失效形式

冲压模具失效形式冲压模具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用于成型加工各种类型的金属材料,是制造硬件产品、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和家具制品等必备的工具。

然而,由于工作环境的恶劣性质和长期使用,冲压模具难免会出现失效的情况。

为此,本文将介绍冲压模具失效形式的相关知识,以便于制造者和用户更好地了解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方式。

1. 疲劳寿命失效冲压模具的疲劳寿命是指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经过一定数量的循环次数后产生的形变、龟裂或裂纹导致的失效。

在连续生产中,冲压模具多次受到高强度冲击和应力作用,一旦超过极限循环次数,就会出现失效现象。

一般情况下,冲压模具的疲劳寿命是由材料的强度、韧性、成分和结构等因素决定的。

2. 磨损失效磨损失效是指冲压模具表面沿着相对移动的方向,由于与工件或模具间的摩擦力而引起的材料表面不断剥落、损伤和磨损,导致其功能逐渐下降或失效。

通常,冲压模具的磨损失效是由于材料硬度不足、表面粗糙度过大、润滑不良、冲击负荷作用等因素引起的。

3. 塑性变形失效塑性变形失效是指冲压模具在受到高强度载荷作用下,模具的材料发生塑性变形导致模具形状和精度的变化。

在工业生产中,如连续冲击造成模具部分塑性变形,就会导致模具无法正常工作,降低产量和质量。

通常,冲压模具的塑性变形失效是由于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和应力分布不均等因素引起的。

4. 热疲劳失效热疲劳失效是指冲压模具在高循环温度和压力下,材料发生氧化腐蚀、高温软化甚至变形、裂纹等现象,导致失效。

在模具制造和使用中,热疲劳失效是一个比较难以避免的问题,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选用高温耐受材料、保护表面涂层、合理的冷却循环等。

5. 腐蚀失效腐蚀失效是指冲压模具在潮湿或有害气体的环境下,发生腐蚀、氧化、磨损和变形等现象,导致失效。

在模具的制造和使用中,腐蚀失效是由于金属材料的化学稳定性不足、环境因素的影响、保养和维护不当等原因引起的。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模具加以保护和预防。

冲压模具的几种失效形式

冲压模具的几种失效形式

冲压模具的几种失效形式冲压模具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制造工具,用于将金属材料进行冲压加工,制造出形状各异的零件和产品。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冲压模具也会出现一些失效的情况,影响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下面将介绍冲压模具的几种失效形式。

1.磨损失效:冲压模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与金属材料间的摩擦和剪切作用,会导致表面的磨损。

磨损主要分为焊接磨损、因磨造粒子的挤压破坏和疲劳磨损等形式。

焊接磨损是指当冲压模具表面的微观凹陷与工件材料在接触时,由于高温和高压力的作用,两者之间产生金属结合现象,导致微小的表面局部泄漏。

而因磨造粒子的挤压破坏和疲劳磨损是由于金属材料不断受到冲击载荷作用,产生局部变形,进而导致表面的表面磨损。

2.疲劳失效:冲压模具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周期性的冲击载荷和应力作用,长期以往会导致模具的疲劳失效。

疲劳失效主要体现在冲压模具的裂纹扩展和断裂。

裂纹扩展是由于应力集中引起的,当模具受到重复应力作用时,裂纹会逐渐扩展,最终导致断裂。

3.变形失效:冲压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应力过大或应力不均匀而发生变形。

主要表现为形状失真、尺寸变化、几何偏差等。

变形失效会造成冲压零件加工精度下降,进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4.组织失效:冲压模具通常由高硬度的工具钢制成,经过多次冷却和加热工艺。

长期使用后,会因为孔隙、夹杂物的存在,使得模具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组织失效。

组织失效主要表现为晶粒长大、晶界透明化、应力应变的聚焦和软化等现象。

这些变化会导致模具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下降,从而影响模具的功能和寿命。

5.腐蚀失效:如果冲压模具在没有得到很好的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长期暴露在潮湿环境中,模具材料可能被化学物质腐蚀。

腐蚀失效主要表现为表面的腐蚀、结构的疏松、氧化和变色等。

综上所述,冲压模具的失效形式主要包括磨损失效、疲劳失效、变形失效、组织失效和腐蚀失效等。

为了延长冲压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工作效率,需要采取合理的冷却和润滑措施,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及选择适当的工具钢和热处理方式。

影响冷冲压模具寿命的因素分析

影响冷冲压模具寿命的因素分析

【 摘 要】 冲压模 具寿命是影响冲压件 成本 的主要 因素 , 同时对生产效率也有影响 。本文主
要从模 具材料 、 热处理工 艺、 冲压 工艺及模 具结构 、 加工方式 、 模具工作条件 、 规 范操作和
维护保养等方面分析提 高模具寿命的因素。 关键词 : 模具寿命 ; 模具材料 ; 热处理工艺
模 具 的工作温度 及模具材 料 的高温强度 直 至 模 具 的 主 要 部 件 更 换 后 所 加 工 合 格 制 件 的 总 所 受应力 、 数 。模具首次修复前生产出的合格产品的数 目, 叫首 等 有 关 。 次 寿命 ; 模具一次修复后 到下一次修复前所生产出的 ( 2 ) 磨损失效 : 模具在工作 时 , 与制件材料接触 , 从而使接触表面逐渐失去物质的现 合格产 品的数 目, 叫修模 寿命 。模具寿命是首次寿命 并产生相对运动 , 象 叫磨损失效 。磨损失效包含 : 表面金属疲劳脱落 的 与各次修模寿命 的总和。
中图分 类 号 : T G1 6 2 . 6 9 文 献标 识 码 : B
Ana l ys i s o f t he I nf lue nc e Fa c t o r s f or t he Co l d St a mp i ng Di e Li f e 【 Ab s t r a c t 】S t a mp i n g d i e l i f e i s t h e ma i n i n l f u e n c e f a c t o r s o f s t a m p i n g c o s t o f p r o d u c t i o n
低生产效率 , 严重影响整车在市场 中的竞争力 。
曲、 形 腔变形 、 塌 陷 等 。因模 具工 作 时承受 较 大 的 应力 , 当应力 超 过模 具材 料 的屈 服极 限时 , 就会 产 生塑 性变形 , 改变其 几何形状 或尺寸 。模具 塑性 变

冲压模具失效形式

冲压模具失效形式

冲压模具失效形式a )局部塑变b )摩擦磨损c )疲劳损坏(初期磨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急剧磨损阶段)图 11.1.1 冲裁时刃口的损伤过程(1)初期磨损阶段模具刃口与板料相碰时接触面积很小,刃口的单位压力很大,造成了刃口端面的塑性变形,一般称为塌陷磨损。

其磨损速度较快(见图 11.1.1a )。

(2)正常磨损阶段当初期磨损达到一定程度后,刃口部位的单位压力逐渐减轻,同时刃口表面因应力集中产生应变硬化,(见图 11.1.1b )。

这时,刃口和被加工坯料之间的摩擦磨损成为主要磨损形式。

磨损进展较缓慢,进入长期稳定的正常磨损阶段,该阶段时间越长,说明其耐磨性能越好。

(3)急剧磨损阶段刃口经长期工作以后,经受了频繁冲压会产生疲劳磨损,表面出现了损坏剥落(见图 11.1.1c )。

此时进入了急剧磨损阶段,磨损加剧,刃口呈现疲劳破坏,模具已无法正常工作。

模具使用时,必须控制在正常磨损阶段以内,出现急剧磨损时,要立即刃磨修复。

随着刃口的磨损,工件的毛刺高度会不断增加,因此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观测毛刺高度的大小来推断模具刃口的磨损量,在冲裁件达到质量允许的毛刺极限值时即进行刃磨。

从磨损机理上分析,凸、凹模的磨损主要是粘附磨损和磨粒磨损。

粘附磨损是在模具刃口在与板料的相对摩擦运动过程中,由于高压产生了局部的相互粘着和咬合现象当接触面相对滑动时,粘附部分便发生剪切引起磨损。

磨粒磨损是指模具工作时表面剥落的碎屑嵌入工作部件表面,成为磨料,使其逐渐磨损的过程。

冲裁硬度较高的金属材料(如高碳钢、硅钢)时,因材料的硬粒或碳化物剥离而产生磨粒磨损。

当冲压高韧性材料(如奥氏体不锈钢)时,易产生粘附磨损。

一般情况下,凸模的磨损要快于凹模,这是因为凸模刃口处的承力面积小于凹模,在同一冲裁力的作用下,凸模刃口处单位面积承受的压应力要比凹模刃口处更大一些;同时,在每一次冲裁过程中,凸模都要切入并退出板料,前后经历两次摩擦,而凹模和板料的分离部分仅发生一次摩擦。

冲压模具失效形式及预防探讨

冲压模具失效形式及预防探讨

冲压模具失效形式及预防探讨当今社会,我国的市场经济竞争相当激烈,各大行业、企业均积极探索、创新发展,工业企业同样也不例外,其中冲压模具是一个生产方面的突破口,但是冲压模具在实际工业生产当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失效形式,这样很大程度上会缩短冲压模具的使用期限,并且还会影响冲压产品的质量。

现阶段,冲压模具失效形式的预防技术已经成为企业间的竞争手段,为此,该预防技术已经成为各企业单位工业生产的研究重心。

标签:冲压模具;失效形式;预防探讨本篇文章就冲压模具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讨论,研究发现,冲压模具的本身对冲产品有很大的影响,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增加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单位重视对失效形式的预防,下文将对失效形式及预防措施进行深入论述。

1 冲压模具失效形式1.1 磨损失效形式磨损主要出现在模具和胚料之间,这是由于在冲压制作过程中两者会发生相对运动,产生摩擦,重复磨损的生产操作会使得模具表面不符合生产标准,无法进行高质量冲压工件的生产,这就是所谓的磨损失效形式。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械磨损的现象十分普遍,其中可以将其归成下面几类:(1)磨粒磨损,这种情形主要是由于两者之间存在异物,会加剧模具磨损,不仅如此,严重时会使模具表面物质脱落,难以实现符合标准冲压产品的制作。

(2)黏着磨损,两者之间相互作用会出现受力不均匀的现象,也很容易出现(1)中的现象。

(3)疲劳磨损,磨具的长时间使用会对本身造成疲劳损耗,例如出现裂纹、材料脱落等。

(4)腐蚀磨损,在冲压制作过程中,模具会接触到水、空气等具有腐蚀性物质,对模具造成磨损。

1.2 断裂失效形式在模具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使用,材质难免会出现断裂的现象,不仅如此如果不及时更换或维修,模具裂纹会不断变大,对冲压件有很大的影响。

其中主要分为两种,一种类型是使用时压力不均等,导致模具出现大范围的断裂;另外一种是由于表面劳损出现细小裂纹,时间越长裂纹越大,这两种都会给工件制作带来很大的困扰,对其进行控制的研究迫在眉睫。

冲压品过程潜在失效模式及效果分析

冲压品过程潜在失效模式及效果分析

冲压品过程潜在失效模式及效果分析冲压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涉及到的冲压过程有:冲压工序、模具设计与制作、技术要求等,其中模具设计与制作是冲压过程质量的关键,冲压模具的失效一旦发生会严重影响冲压过程和冲压产品的性能,从而导致生产线停止和延误,严重的影响到厂家的生产效率和财务损失。

冲压模具的失效可以根据原因分为设计失效和运行失效,其中设计失效是指模具设计上的技术失误,模具热胀冷缩失效、冲裂失效和冲击失效等,其失效原因源于模具设计上的技术缺陷和结构设计上的不足。

另一方面,运行失效是指模具由于生产作业过程中的流动、冲击和侵蚀等外力作用而发生失效,其失效原因可能源于过载、冲击、摩擦、用料不当等。

因此,为了保证冲压模具的可靠性,必须结合历史数据和经验,对冲压模具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减少冲压模具的失效概率。

为了分析冲压模具潜在潜在失效模式,并全面考虑模具结构设计和生产环境条件的影响,可以采用基于动态加载的累积可能性失效模式(APMEF)分析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动态失效分析技术,可以模拟冲压模具在不同的工作环境条件下,承受各种力的演变情况。

冲压模具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冲压模具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冲压模具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冲压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故障,影响生产效率和模具寿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冲压模具故障及解决方法。

1.模具损坏: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磨损、断裂等问题。

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设计不合理、材料选择不当、模具使用频繁或模具维护不当等。

解决方法包括:重新设计模具、更换高强度材料、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以减少使用频率、定期维护和保养模具。

2.模具卡料:模具在冲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卡料现象,导致模具损坏和生产中断。

这通常是由于材料不适合冲压工艺或冲切刀刃不锋利引起的。

解决方法包括:调整冲压参数、更换合适的材料、定期维护冲切刀刃。

3.模具发热:冲压过程中,模具可能因为摩擦、压力等原因发热,进而影响冲压质量。

这往往是由于模具孔内润滑不良、冲压速度过快或冲压压力不稳定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方法包括:添加润滑剂、调整冲压参数。

4.模具卡模:模具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模具安装不稳固或模具部件变形等原因导致卡模。

解决方法包括:重新固定模具、更换变形的模具部件。

5.模具冷却不良:冲压过程中,模具需要通过冷却来保持合适的工作温度。

如果模具冷却不良,可能会导致模具变形、模具表面质量下降等问题。

解决方法包括:优化冷却水路径、增加冷却装置。

6.模具偏移:冲压过程中,模具可能会由于冲压压力过大、不均匀等原因导致偏移。

这通常是由于模具加工精度不高、模具安装不稳固或冲压设备不平衡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包括:提高模具加工精度、重新固定模具、调整冲压设备。

7.模具寿命短:模具的寿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材料质量、冲压参数、使用频率等。

如果模具寿命较短,可能是由于这些因素不合理引起的。

解决方法包括:选择优质的材料、优化冲压参数、适当减少使用频率。

总之,冲压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故障,但只要对问题进行准确分析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就可以及时解决问题,延长模具寿命,提高生产效率。

冲模失效形式

冲模失效形式

冲模失效形式:冲模失效形式主要为磨损失效、变形失效、裂纹失效和压伤失效等。

由于冲压形态不同,工作条件不同,影响冲模寿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下面就冲模的设计、制造及使用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冲压设备:冲压设备(如压力机)的精度与刚性对冲模寿命的影响极为重要。

冲压设备的精度高、刚性好,冲模寿命大为提高。

例如:复杂硅钢片冲模材料为Crl2MoV,在普通开式压力机上使用,平均复磨寿命为1~3万次,而新式精密压力机上使用,冲模的复磨寿命可达6~12万次。

尤其是小间隙冲模、硬质合金冲模及精密冲模必须选择精度高、刚性好的压力机,否则,将会降低模具寿命,严重者还会损坏模具。

模具设计:(1)、模具的导向机构精度准确和可靠的导向,对于减少模具工件的磨损,避免凸、凹模压伤影响极大,尤其是小间隙冲裁模、复合模和多工位级进模则更为有效。

为提高模具寿命,必须根据工序性质和零件精度等要求,正确选择导向形式和确定导向机构的精度。

一般情况下,导向机构的精度应高于凸、凹模配合精度。

(2)、模具(凸、凹模)刃口几何参数形状、配合间隙和圆角半径不仅对冲压件成形有较大的影响,而且对于模具的磨损及寿命也影响很大。

如模具的配合间隙直接影响冲裁件质量和模具寿命。

精度要求较高的,宜选较小的间隙值;反之则可适当加大间隙,以提高模具寿命。

冲压工艺:(1)、冲压零件的原材料。

实际生产中,由于外压零件的原材料厚度公差超标、材料性能波动较大、表面质量较差(如锈迹)或不干净(如污垢)等,会造成模具磨损加剧、易崩刃等不良后果。

为此,应当注意:①尽可能采用冲压工艺性好的原材料,以减少冲压变形力;②冲压前应严格检查原材料的牌号、厚度及表面质量等,并将原材料擦拭干净,必要时应清除表面氧化物和锈迹;③根据冲压工序和原材料种类,必要时可安排软化处理和表面处理,以及选择合适的润滑剂和润滑工序。

(2)、排样与搭边。

不合理的往复送料排样法以及过小的搭边值往往会造成模具急剧磨损或凸、凹模压伤。

冲压模具的失效形式及冲模材料的选择课件

冲压模具的失效形式及冲模材料的选择课件

维修与更换
维修
当模具出现故障或损坏时,应及时进 行维修,以恢复其正常功能。
更换
对于无法修复或维修成本过高的模具 ,应进行更换。在更换时,应选择与 原模具材料、规格和性能相匹配的模 具,以确保生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05
冲压模具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高性能材料的应用
高强度钢
陶瓷材料
高强度钢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屈服 点,能够提高模具的耐磨性和使用寿 命。
03
04
其他材料包括陶瓷、玻璃、塑 料等,这些材料具有特殊的性
能和用途。
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高耐磨 性和耐高温性能,但价格较高
,脆性较大。
玻璃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 化学稳定性,但强度较低,容
易破损。
塑料材料具有轻便、不易生锈 和价格低廉等优点,但强度较
低,耐磨性较差。
03
冲压模具的制造工艺
铸造
03
钢材的价格相对较低, 容易获得,适合大规模 生产。
04
钢材的缺点是容易生锈 ,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 保养。
硬质合金
硬质合金具有高硬度 、高耐磨性和优良的 化学稳定性。
硬质合金的缺点是价 格较高,韧性较差, 容易脆断。
硬质合金适合用于高 速冲压、精密冲压和 复杂形状的冲压模具 。
其他材料
01
02
冲压模具的失效形式及冲模材料的选择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冲压模具的失效形式 • 冲压模具材料的选择 • 冲压模具的制造工艺 • 冲压模具的维护与保养 • 冲压模具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冲压模具的失效形式
磨损失效
总结词
由于冲压模具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其工作表面受到磨损而逐渐变薄,导致模 具尺寸减小或精度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在制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某些缺陷,或者在服役过程中逐渐出现了某些缺陷,如微裂纹、轻度磨损、变形等等,在此状况下模具虽有隐患但仍能继续工作,这种虽有缺陷但未丧失服役能力的状态称为模具的损伤。

模具因某种原因损坏,或者模具损伤积累至一定程度导致模具损坏,无法继续服役,称为模具的失效。

在生产中,凡模具的主要工作部件损坏,不能继续冲压出合格的工件时,即认为模具失效。

冲压模具的失效形式一般为塑性变形、磨损、断裂或开裂、金属疲劳及腐蚀等等。

模具的失效按照发生时间的早晚,大致可分为两类:正常失效和早期失效。

模具经过大量的生产使用,因摩擦而自然磨损或缓慢地产生塑性变形及疲劳裂纹,达到正常使用寿命之后失效是属于正常的现象,为正常失效。

模具未达到设计使用规定的期限,既产生崩刃、碎裂、折断等早期破坏;或因严重的局部磨损和塑性变形而无法继续服役,为早期失效。

对于早期失效的模具,必须查找其产生的原因,努力采取补救的措施。

11.1.1 冲压模具的工作条件及失效形式一.冲裁模的工作条件及失效形式1. 冲裁模的工作条件冲裁模具主要用于各种板料的冲切。

从冲裁工艺分析中我们已经得知,板料的冲裁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和剪裂阶段( 见图2.1.3) 。

在弹性变形阶段,当凸模对板料施加压力时,由于凸模和凹模之间存在间隙,受力部位不在同一垂线上,图2.1.1 所示力臂为l 。

板料会在弯矩M 的作用下产生翘曲,与凸模端面的中心部分脱离接触,。

这时板料只和模具的凸、凹模刃口部分相接触,压力集中于刃口附近。

在冲裁过程中,由于板料的弯曲,模具的受力主要集中于刃口附近的狭小区域。

凸、凹模刃口区域不仅位于最大端面压应力和最大侧面压应力的交聚处,而且也处于最大端面摩擦力和最大侧面摩擦力的交汇处,工作时刃口承受着剧烈的压应力和摩擦力作用。

2. 冲裁模的主要失效形式模具刃口所受作用力的大小和板料的力学性能、厚度等因素有关。

考虑到板料厚度对模具冲裁负荷的影响,通常可以将冲裁按板料的厚度分为薄板冲裁(t ≤ 1.5mm) 和厚板冲裁(t >1.5mm) 。

对于薄板冲裁模,由于模具受到的冲击载荷不大,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模具因摩擦产生的刃口磨损是主要的失效形式。

磨损过程可分为初期磨损,正常磨损和急剧磨损三个阶段。

对应于三个阶段,刃口的损伤过程如图11-3 所示。

a )局部塑变b )摩擦磨损c )疲劳损坏(初期磨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急剧磨损阶段)图11.1.1 冲裁时刃口的损伤过程(1)初期磨损阶段模具刃口与板料相碰时接触面积很小,刃口的单位压力很大,造成了刃口端面的塑性变形,一般称为塌陷磨损。

其磨损速度较快(见图11.1.1a )。

</P(2)正常磨损阶段当初期磨损达到一定程度后,刃口部位的单位压力逐渐减轻,同时刃口表面因应力集中产生应变硬化,(见图11.1.1b )。

这时,刃口和被加工坯料之间的摩擦磨损成为主要磨损形式。

磨损进展较缓慢,进入长期稳定的正常磨损阶段,该阶段时间越长,说明其耐磨性能越好。

(3)急剧磨损阶段刃口经长期工作以后,经受了频繁冲压会产生疲劳磨损,表面出现了损坏剥落(见图11.1.1c )。

此时进入了急剧磨损阶段,磨损加剧,刃口呈现疲劳破坏,模具已无法正常工作。

模具使用时,必须控制在正常磨损阶段以内,出现急剧磨损时,要立即刃磨修复。

随着刃口的磨损,工件的毛刺高度会不断增加,因此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观测毛刺高度的大小来推断模具刃口的磨损量,在冲裁件达到质量允许的毛刺极限值时即进行刃磨。

从磨损机理上分析,凸、凹模的磨损主要是粘附磨损和磨粒磨损。

粘附磨损是在模具刃口在与板料的相对摩擦运动过程中,由于高压产生了局部的相互粘着和咬合现象当接触面相对滑动时,粘附部分便发生剪切引起磨损。

磨粒磨损是指模具工作时表面剥落的碎屑嵌入工作部件表面,成为磨料,使其逐渐磨损的过程。

冲裁硬度较高的金属材料(如高碳钢、硅钢)时,因材料的硬粒或碳化物剥离而产生磨粒磨损。

当冲压高韧性材料(如奥氏体不锈钢)时,易产生粘附磨损。

一般情况下,凸模的磨损要快于凹模,这是因为凸模刃口处的承力面积小于凹模,在同一冲裁力的作用下,凸模刃口处单位面积承受的压应力要比凹模刃口处更大一些;同时,在每一次冲裁过程中,凸模都要切入并退出板料,前后经历两次摩擦,而凹模和板料的分离部分仅发生一次摩擦。

而且,凹模的淬火硬度通常高于凸模,这一切使得凸模的磨损要比凹模更快。

此外,凸模退出板料时,需要有一定的卸料力将板料从凸模上卸下,卸料力与作用在凸模上的其它压应力不同,是唯一的拉应力,使凸模在反复拉、压应力的作用下产生疲劳磨损,这也是致使凸模崩刃的原因之一。

对于厚板冲裁模,由于凸、凹模受到的作用力增大,在过大应力的作用下,不仅会产生磨损,而且可能造成刃口变形、疲劳崩刃等现象。

当冲裁凸模较细长时,还会引起弯曲变形或折断,如图11.1.2所示。

a) 崩刃b) 弯曲c) 折断图11.1.2 凸模断裂和塑性变形二. 拉深模的工作条件及失效形式1. 拉深模的工作条件拉深模具主要用于金属板料的拉深成形,拉深过程中模具的受力状态如图11-5 所示。

拉深时凸模下压板料毛坯,拉深力通过凸模底部和凸模圆角部位传导给毛坯,板料毛坯的外缘部分通过凹模端面与压边圈之间被拉入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间隙。

在拉深力P 动、压边力P 压以及毛坯与模具工作部件相对运动产生的动摩擦力的作用下,凸模圆角半径处受到压力P 1 和摩擦力F 1 ;凹模圆角半径处受到压力P 2 及摩擦力 F 2 ;凹模端面部位半受到了压力P 3 和摩擦力F 3 ;压边圈与板料相接触的部位受到了压力P 4 和摩擦力F 4 的作用。

</P图11.1.3 拉深时模具的受力在拉深开始阶段,凸模圆角半径处的板料被弯曲拉伸并作相对运动,摩擦力 F 1 使凸模圆角半径受到磨损。

随着拉深的进一步进行,已变形板料紧贴凸模圆角半径部位并开始产生应变硬化,相对运动大大减弱,摩擦力变小。

但是在整个拉深过程中,凹模圆角半径处、凹模端面以及压边圈相应部位始终与板料作相对运动,产生剧烈摩擦,压应力和摩擦力都很大,因此凹模与压边圈的磨损现象始终存在。

2. 拉深模的主要失效形式由于拉深模具的工作部件没有刃口,受力面积大,工作时无严重的冲击力,因此,拉深模不易出现塑性变形和断裂失效。

但是工作时存在着很大的摩擦,拉深模具的主要失效形式为粘附磨损和磨粒磨损,并以粘附磨损为主,是拉深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和模具失效的重要原因。

粘附磨损的部位发生在凸模、凹模的圆角半径处,以及凹模和压边圈的端面,其中以凹模和压边圈的端面粘附磨损最严重。

模具与工件表面产生粘附磨损后,脱落的材料碎屑会成为磨粒,从而伴生出磨粒磨损。

磨粒磨损将使模具表面更为粗糙,进而又加重粘附磨损。

从显微观察看,模具和坯料的表面都是凹凸不平的,由于模具表面的硬度高于坯料,相互挤压摩擦时会将坯料表面刮下的碎粒压入模具表面的凹坑。

在拉深过程中,坯料的塑性变形以及坯料和模具工作部件表面的摩擦,会产生出热能。

特别是在某些塑性变形严重和摩擦剧烈的局部区域,所产生的热能造成了高温,破坏了模具和坯料表面的氧化膜和润滑膜,使金属表面裸露,促使材料分子之间相互吸引,并使模具表面凹坑里的坯料碎屑熔化,和模具表面焊合,形成坚硬的小瘤,即粘结瘤。

这些坚硬的小瘤,会使拉深件表面粗糙度变差,严重时将在产品的表面刻划出刻痕,擦伤工件,并且加速模具的不均匀磨损,这种失效形式又称为粘模。

此时,需对模具进行修磨,除去粘附的金属。

拉深模的重要问题,就在于如何防止粘附的金属小瘤。

在拉深工作中,出现拉深粘模的问题,与被拉深坯料的化学成分、所使用的润滑剂及模具工作部件的表面状况等因素有关。

镍基合金、奥氏体不锈钢、坡莫合金、精密合金等材料拉深时极易发生粘模。

为保证产品的质量,拉深模的工作部件表面不允许出现磨损痕迹,必须具有较低数值的表面粗糙度和较高的耐磨性。

三. 冷挤压模的工作条件及失效形式1.冷挤压模的工作条件冷挤压模具工作时,将大截面的坯料挤压为小截面的工件,坯料受到强烈的三向压应力作用,发生剧烈的塑性流动,由于被挤压材料的变形抗力较高,如钢的冷挤压,其变形抗力高达1960MPa 以上,使模具承受强大的挤压反作用力和摩擦力。

摩擦功和变形功转化成热能,使模具表面升温达300℃左右(局部可达300℃以上)。

此外,每一次挤压过程都是在很短的瞬间完成的,从而使模具在工作时温度升高,不工作时温度又下降,就是说模具还承受着冷热交变温度和多次冲击负载的作用。

如此严酷的工作条件,使得冷挤压模具的使用寿命比其它模具要低。

2. 冷挤压模的主要失效形式</P冷挤压模具的凸、凹模由于受力状况有所不同,所以失效形式有所差异,一般凸模易于折断,凹模易于胀裂。

冷挤压凸模的失效形式主要有折断、磨损、镦粗、疲劳断裂和纵向开裂;冷挤压凹模的失效形式主要有胀裂和磨损。

冷挤压模具的磨损主要是磨粒磨损和粘附磨损,磨损主要发生在凸模的工作端部和凹模内壁。

模具表面温度的升高可能会使模具材料的表层软化,从而加速磨损失效的过程。

冷挤压时,凸模可能在弯曲应力或应力集中的作用下折断,或因脱模时的拉应力拉断。

凸模肩部由于承受很高的压应力和摩擦力,易产生麻点和磨损,成为导致凸模折断的疲劳源。

若凸模选材或热处理不当,在压应力和弯曲应力的作用下,将产生纵向弯曲或镦粗,镦粗一般发生在距工作端部1/3~1/2 凸模工作长度处。

一旦发现凸模镦粗,应立即重磨。

如果凸模因抗压强度不够发生镦粗,在工作部位表面会产生拉应力,引起表面纵裂。

若继续挤压,裂纹将扩展并连接起来,造成掉块(凹模表面成片剥落)。

若凹模抗拉强度不够,挤压时在切向拉应力的作用下,会产生胀裂(纵向开裂),凹模型腔变化的部位会发生横向开裂。

如果采用预应力组合凹模,长期工作中内层凹模型腔内壁会因拉、压交变循环的切向应力作用导致疲劳开裂。

任何模具,其失效形式并非一成不变。

模具在服役过程中,在不同的部位,会承受不同形式的作用力,可能导致出现多种损伤形式并存的现象。

由于模具材料的性能、模具的结构、制造工艺、压力加工设备的特性和加工操作方法的不同,各种损伤形式的发展速度有很大的差异,多种损伤形式的相互促进会加速模具的失效。

因此,同样的模具可能会导致完全不同的失效形式和服役寿命。

对模具进行失效分析,不仅要查明其失效形式、失效原因及影响因素,还应当了解其它可能导致损伤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掌握全面的情况。

在克服某一种失效形式时,还要防止其它损伤的发展,以确保和延长模具的服役期限。

11.1.2 影响冲压模具寿命的因素及提高冲模寿命的措施一. 影响冲压模具寿命的因素模具因磨损或其它形式失效,不可修复而报废之前所加工的产品件数,称为模具的使用寿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