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春风PPT课件20 语文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是在匆 匆忙忙周而复始的工作节奏中,还有多少时 间,多少空间能让你去关注自己的内心呢? 我们所看到的往往只是一个社会的角色,被 遮蔽的恰恰是我们心灵的声音。
——于丹《论语心得》
作业
本文中孔子的四个弟子,你最欣赏 谁?再查阅一些资料,制作几张人物短评 的小卡片。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苏霍姆林斯基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列夫·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翰·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52、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欲得国而治,实实在在做 具体之事,行动上都有笃实细密的工夫,但未免见 识短浅、不谙根本。
朱熹认为:盖三子所志者虽皆是实,然未免局于一 国一君之小,向上更进不得。若曾点所见,乃是大根 大本。……譬之于水,曾点之所用力者,水之源也; 三子之所用力者,水之流也。”
三子之志是治国手段 曾点之志是最高境界
初读文本,注意字词。
曾皙( xī) 千乘(shè)ng之国 端章甫( fǔ) 莫( mù)春者 风乎舞雩( yú)
毋( wú)吾以也 夫子哂( shě)n 之 铿( kēn)g 尔 浴乎沂( y)í 喟( ku)ì 然叹曰
再读文本,关注曾点。
鼓瑟希,铿尔,舍瑟 而作,对曰:“异乎三子 者之撰。”
五读文本,关注孔子。
夫子喟然而叹曰: “吾与点也!”
•
曾皙是个狂者,也是个理想主义者,
他描绘的蓝图既是孔子憧憬的理想社会,
也是他潜意识归隐栖身的理想之地。一
幅蓝图,既有憧憬理想并实现理想的愿
望和志向,又有屡屡遭败、连连受挫的
无奈。其景观直入孔子的心灵深处,拨
动了他曲肱饮水的快乐,多种情感集于
一身,于是他感叹、赞同。
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 美。小大由之。”(1.12)
3、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 之逮也,而有志焉。”(《礼记》)
4、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5.26)
5、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 成。”(13.10)
大同社会说(名家点评):
1、“孔子与曾点者,以点之言为太平社会之缩 影也。”(杨树达《论语疏证》)
2、“曾皙之春风沂水,有其象矣。夫子志乎三代 之世,能不喟然兴叹!”(张履祥)
2、“曾点之学,入皆自得,到处受用。其志则又 不过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而其胸次悠 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而 乐行忧违,老安少怀,自有与圣人相印合者。” (康有为《论语注》卷十一)
2、夫子以行道救世为心,而时不我与,方与二三 子私相讲授于寂寞之滨,乃忽闻曾皙浴沂归咏之 言,若有得其浮海居夷之意,故不觉喟然而叹, 盖其所感者深矣。(黄震《黄氏日钞》)
大同社会说:
1、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 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 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8.19)
75、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53、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54、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55、领导的速度决定团队的效率。 5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57、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58、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誉就很难挽回。 59、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60、生活本没有导演,但我们每个人都像演员一样,为了合乎剧情而认真地表演着。 61、所谓英雄,其实是指那些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够生存下去的人。 62、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咎由自取。原来爱的太深,心有坠落的感觉。 63、命运不是一个机遇的问题,而是一个选择问题;它不是我们要等待的东西,而是我们要实现的东西。 64、每一个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65、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 66、淡了,散了,累了,原来的那个你呢? 67、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是胜利!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胜利! 68、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而一向努力奋斗,坚韧不拔的人会走向成功。 69、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70、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71、胜利,是属于最坚韧的人。 72、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 73、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74、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3、上帝助自助者。 24、凡事要三思,但比三思更重要的是三思而行。 25、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6、没有退路的时候,正是潜力发挥最大的时候。 27、没有糟糕的事情,只有糟糕的心情。 28、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29、打开你的手机,收到我的祝福,忘掉所有烦恼,你会幸福每秒,对着镜子笑笑,从此开心到老,想想明天美好,相信自己最好。 30、不屈不挠的奋斗是取得胜利的唯一道路。 31、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32、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33、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 34、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天实现,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许明天会实现。 35、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36、失败者任其失败,成功者创造成功。 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38、天助自助者,你要你就能。 39、我自信,故我成功;我行,我一定能行。 40、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41、从现在开始,不要未语泪先流。
②曾点描绘了一幅民生和乐的盛世气象。 孔子的理想就是行仁复礼,建成“老者安 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万物莫不遂 其性”的和谐大同社会,曾点用非常感性 的图景表达了这一志向。
消极归隐说:
1、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5.7) 2、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 尔有是夫!”(7.11)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 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 归。
三读文本,关注三子之志。
弟子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对象
千乘之国 (内忧外患)
方六七十,如五六 十(的小国) 宗庙之事,如会同
愿景
有勇 知方 民足 礼乐俟君子
愿为小相
四读文本,探究孔子“与点”。
比较三子之志与曾点之志
弟子
对象
愿景
子路 冉有
千乘之国(内忧外患) (的小国)
民足 礼乐俟君子
足民
公西华 宗庙之事,如会同 愿为小相 知礼
曾点 冠者、童子,浴乎沂……咏而归 玩乐?
结合下列材料和学过的文本,说说你更赞同哪一种 观点,为什么?
①孔子虽然热衷于入世,但多次碰壁后心灰意冷,在 无法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情况下主张“天下有道则见, 无道则隐”,甚至表示想要放弃追求去过一种清淡自 适的隐居生活,他之所以赞赏曾点所言之“志”的关 键就在于曾点所说正合于“天下无道则隐”。曾点的 无意用世之言引起了孔子的深深共鸣。
3、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8.13)
4、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8.14)
5、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9.9)
6、及西狩见麟,曰:“吾道穷矣!”喟然叹曰: “莫知我夫!”(《史记·孔子世家》)
消极归隐说(名家点评):
1、今以《论语》考之,孔子本有行道救世之心, 而终不得志,因此他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的话和“欲居九夷”的想法;孔子又说:“饭疏 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 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先秦文学参考资料》 第3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