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业分层达标训练:4.4.1氨和铵盐(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业分层达标训练
4.4.1氨和铵盐
A[练基础]
1.氨水显弱碱性的主要原因是( )
A.通常状况下,氨的溶解度不大
B.氨水中的NH3·H2O少量电离
C.溶于水的氨分子只有少量发生电离
D.氨本身的碱性弱
解析:氨气极易溶于水,溶于水的氨气大部分与水结合成一水合氨(NH3·H2O),NH3·H2O少部分电离成NH+4和OH-,因此氨水呈弱碱性。

氨气本身不能电离,也不显碱性。

答案:B
2.关于铵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是晶体
B.都易溶于水
C.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也可能与酸反应
D.所有铵盐中,氮元素化合价都是-3价
解析:NH4NO3中N元素化合价分别为-3价和+5价。

3.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进行下列实验的试管口,试纸不变蓝色的有( )
A.加热浓氨水
B.加热NH4HCO3固体
C.加热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
D.加热饱和NH4Cl溶液
答案:D
4.下列不属于铵盐的共同性质的是( )
A.易溶于水
B.与苛性钠共热产生NH3
C.都是晶体
D.受热分解都产生NH3
解析:所有铵盐受热都分解,但并不是都能放出氨气。

答案:D
5.现欲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铵的混合物,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入NaOH溶液
B.加入AgNO3溶液
C.加热并冷却
解析:铵盐受热均易分解,NH4Cl加热分解,而NaCl受热没有明显变化,同时生成的NH3和HCl气体导出后又能迅速化合生成NH4Cl。

答案:C
6.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NH+4,你认为下列试纸或试剂一定用不到的是( )
①蒸馏水②NaOH溶液③红色石蕊试纸④蓝色石蕊试纸⑤稀硫酸
A.①⑤ B.④⑤
C.①③ D.①④⑤
解析:NH+4检验一般是取少量样品与碱混合于试管中,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看试纸是否变蓝;也可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看是否有白烟生成。

因此④、⑤一定用不到。

答案:B
7.下列叙述中与氮的固定无关的是( )
A.工业合成氨
B.工业上将氨转化成硝酸和其他氮的氧化物
C.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吸收空气中的氮气使之转化成植物蛋白质D.电闪雷鸣的雨天,N2与O2会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
吸收
解析:氮元素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的过程是氮的固定,工业合成氨是氮气转化为氨气,属于氮的固定,A不符合题意;工业上将氨转化成硝酸和其他氮的氧化物,不是氮的固定,B符合题意;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吸收空气中的氮气使之转化成植物蛋白质,属于氮的固定,C不符合题意;电闪雷鸣的雨天,N2与O2会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属于氮的固定,D不符合题意。

答案:B
B[提素养]
8.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瓶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根据气味判断可能是氨气,但不能确定是氨气。

下列提供的方法中,能帮他检验该气体是否为氨气的是( )
A.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打开的瓶口
B.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打开的瓶口
C.用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打开的瓶口
D.将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打开的瓶口
解析:检验氨气的方法,一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石蕊溶液),二是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盛有待检验气体的瓶口。

答案:A
9.以下有关氨及铵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合施用 B .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的溶解性和氧化性
C .实验室里常用固体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制取少量氨气
D .氨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可与氧化性的物质如氧气发生反应
解析:氨的喷泉实验证明氨极易溶于水,不能体现氨的氧化性。

答案:B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 3
B .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N 均呈-3价
C .NH 4Cl 溶液中加入NaOH 浓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 +4
+OH -=====△NH 3↑+H 2
O D .NH 4Cl 和NaCl 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
解析:A 项,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产生氨气(如NH 4Cl),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不产生氨气(如硝酸铵);D 项,可用加热法分离NH 4Cl 和某些固体(不分解、不升华的固体)的混合物,但其过程为先受热分解,再降温化合,而不是升华。

答案:C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氨:NH +4+OH -=====△NH 3↑+H 2
O B .NaOH 溶液与NH 4Cl 溶液混合加热:NH +4+OH -=====△NH 3·H 2O
C .氨水中加盐酸:NH 3·H 2O +H +===NH +4+H 2O
D .氨水中加入氯化铁溶液:Fe 2++2NH 3·H 2O===2NH +4+Fe(OH)2↓ 解析:A 项,该反应属于固体间的加热反应,不能书写相应的离子方程式;B 项,加热条件下NH 3·H 2O 应分解为NH 3和H 2O ,离子方程
式应为NH +4+OH -=====△NH 3↑+H 2O ;C 项,符合反应原理及离子方程式
书写要求;D 项,向氨水中滴加FeCl 3溶液应生成Fe(OH)3沉淀,离子
方程式为Fe 3++3NH 3·H 2O===Fe(OH)3↓+3NH +
4。

答案:C
12.为检验一种氮肥的成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加热氮肥样品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另一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取少量该氮肥样品溶于水,并加入少量BaCl 2溶液,没有明显变化。

由此可知该氮肥的主要成分是( )
A .NH 4HCO 3
B .NH 4Cl
C .(NH 4)2CO 3
D .NH 4NO 3 答案:A
13.标况下把V 体积氨气溶于1体积水中得到氨的饱和溶液,试
完成下列填空。

(1)NH3通入水中发生的反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氨水中存在的分子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氨水中存在的离子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所得氨水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解析:NH3通入水中大部分与水生成NH3·H2O,少部分以NH3分子的形式存在,NH3·H2O中的少部分电离生成NH+4和OH-,另外水电离产生极少量的H+,故氨水中存在的分子有H2O、NH3、NH3·H2O,离子有NH+4、OH-、H+。

答案:
(1)NH3+H2O NH3·H2O NH+4+OH-
(2)H2O、NH3、NH3·H2O
(3)NH+4、OH-、H+
(4)
17V
22.4 17V
22.4+1 000
×100%
14.A、B、C、D、E各物质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X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1)无色液体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X转化为N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白色固体C的化学式为________。

由D转化为E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X气体可以与CuO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N2,说明X是含氮化合物,并且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X一定是NH3。

由C能与CO2生成白色沉淀D,CO2过量时又转化为无色溶液E,说明C可能是Ca(OH)2,D是CaCO3,E是Ca(HCO3)2。

由X和C反推出无色
液体A 一定是浓氨水,白色固体B 一定是CaO 。

答案:
(1)浓氨水 NH 3·H 2O +CaO===Ca(OH)2+NH 3↑ (2)2NH 3+3CuO=====△3Cu +N 2+3H 2
O (3)Ca(OH)2 CaCO 3+CO 2+H 2O===Ca 2++2HCO -
3
15.实验室采用下列方法制取NH 3: ①固体Ca(OH)2与NH 4Cl 共热。

②NH 4HCO 3固体中加NaOH 固体(过量),常温下即能产生NH 3;装置
如图甲。

③NaOH 固体中加入浓氨水。

④NH 4Cl 浓溶液中加生石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②方法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③方法制取氨气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此法不加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下面的仪器中选择④方法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________(写字母,要求使用仪器最少、合理)。

写出用NH4Cl浓溶液与生石灰反应制取氨气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收集氨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收集氨气的原理是向下排空气法
B.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C.当烧杯中的水变红时证明氨气已收集满
D.该装置会形成红色喷泉
答案:(1)NH4HCO3+2NaOH===Na2CO3+NH3↑+2H2O
(2)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加入NaOH固体,吸水放热,使氨气溶解度减小,且NH3·H2O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
(3)D CaO +H 2O===Ca(OH)2,消耗水并放热,Ca(OH)2和NH 4Cl 受热发生反应:Ca(OH)2+2NH 4Cl=====△CaCl 2+2NH 3↑+2H 2
O (4)D
16.氮的氧化物(NO x )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 3将NO x 还原生成N 2。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 3与NO 2反应进行了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的制备
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NH 3充入注射器X 中,硬质玻璃管Y 中加入少量
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

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
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通入Y管中
①Y管中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
处并固定,待装置恢
复到室温
Y管中有少量水珠生成的气态水凝聚打开K2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①制备氨气,可用Ca(OH)2(s)和NH 4Cl(s)混合加热,可选用装置A ;也可采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此时可选用装置B 。

②欲得到干燥的氨气,首先要干燥(干燥管要大口进,小口出),其次要收集(氨气密度比空气小,要用向下排空气法),最后为尾气处理(因氨气极易溶于水,要用防倒吸的F 装置)。

(2)NH 3和NO 2在催化剂、一定温度下可发生反应,故Y 管中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由化学方程式8NH 3+6NO 2=====催化剂7N 2+12H 2O 可以得出,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压强减小,故打开K 2后,Z 中NaOH 溶液会产生倒吸现象。

答案:
(1)①A 2NH 4Cl +Ca(OH)2=====△2NH 3↑+CaCl 2+2H 2
O(或 B
NH 3·H 2O=====△NH 3↑+H 2
O) ②dcfei (2)①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 ②8NH 3+6NO 2=====催化剂7N 2+12H 2O ③Z 中NaOH 溶液产生倒吸现象 ④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 管中压强小于外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