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河》教学反思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8课《浏阳河》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8课《浏阳河》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1949830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13.png)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8课《浏阳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浏阳河》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8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优美动人的旋律,描绘了浏阳河的美景,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结构简洁明了。
歌词质朴押韵,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本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歌曲的学习,还包括对歌曲背景的了解,以及对音乐元素的探究。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旋律、节奏等音乐元素有一定的认识。
同时,他们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望。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农村生活场景较为陌生,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歌曲《浏阳河》的背景,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2.学会歌曲,并能用优美的歌声传达出歌曲的魅力。
3.培养学生对我国农村生活场景的热爱和关注。
4.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
2.理解歌曲背景,感受歌曲情感。
3.运用音乐元素对歌曲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农村美景,激发学习兴趣。
2.运用聆听、演唱、演奏等多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采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歌曲背景,丰富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欣赏浏阳河美景图片,感受歌曲背景。
2.学唱歌曲:先教唱旋律,再逐句教授歌词,注意节奏和音准的把握。
3.歌曲分析:讲解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引导学生关注音乐元素。
4.实践活动:分组演唱歌曲,进行创意编排,如添加动作、打击乐伴奏等。
5.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歌曲名称《浏阳河》、歌曲结构、旋律特点、音乐元素等,以简洁明了的图形、符号和文字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歌曲。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上册《歌曲《浏阳河》说课稿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上册《歌曲《浏阳河》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42e335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76.png)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上册《歌曲《浏阳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浏阳河》是一首四年级上册的民歌,选自花城版音乐教材。
这首歌曲以优美动人的旋律,展现了浏阳河的美丽风光和农民的喜悦心情。
歌曲共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描绘了浏阳河的景色,第二乐段表达了农民丰收的喜悦。
歌曲以五声宫调式为基础,节奏欢快,富有韵律感。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民歌的特点,培养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歌的了解较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感受民歌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学生在上音乐课时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需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民歌《浏阳河》的背景、特点,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欢快的节奏。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培养民族自豪感。
4.通过学习《浏阳河》,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的精神风貌。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歌曲《浏阳河》的旋律、节奏和唱腔。
2.针对重难点,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耐心指导,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渐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讲解法,教师详细讲解歌曲的背景、特点、演唱技巧等。
2.采用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采用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演唱,互相借鉴、提高。
4.采用互动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浏阳河》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其优美的旋律。
2.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歌曲的背景、特点、演唱技巧等。
3.示范: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4.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演唱,互相借鉴、提高。
5.互动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歌曲《浏阳河》1.背景介绍2.旋律特点3.节奏特点4.唱腔技巧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演唱《浏阳河》的熟练程度。
浏阳河(教案)-2021-2022学年三年级音乐上册
![浏阳河(教案)-2021-2022学年三年级音乐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2b8364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00.png)
3.知识与技能: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了解音乐基本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歌曲《浏阳河》的旋律、节奏、歌词,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模仿、演唱等方式,熟练掌握歌曲的基本元素。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合唱形式表现歌曲的美感。
5.拓展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认识,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二、核心素养目标
《浏阳河》- 2021-2022学年三年级音乐上册,第二章:歌唱家乡。本节课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浏阳河》,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民族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浏阳河》的基本信息。这是一首表达对家乡热爱的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优美的旋律。它体现了我们民族音乐的魅力,是传承家乡文化的重要方式。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欣赏《浏阳河》这首歌曲,体会其旋律、节奏和歌词。这个案例展示了歌曲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表达对家乡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上述重点和难点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示范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浏阳河》这一首歌曲。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听过赞美家乡的歌曲?”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浏阳河》这首歌曲的奥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学唱成果。
小学音乐课《浏阳河》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音乐课《浏阳河》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e0a3776f5335a8102d22030.png)
3 巧妙 安排教 学 设计 2 灵活处 理教 材 内容
教材内容处理 的精 彩在 于灵 活 , 教 师要灵 活 运用 教 材所提 供的基本 内容 , 把 教材 内容 当作 基本 的 而非 唯一 的学习资料 , 灵活 地对 教材 进 行重 组 、 开发 、 整 合 。课 堂 教学 的内容可超越教材 , 进 行知识 的拓展 和迁移 , 创 造性 地使用 教材 , 使教 材 真正 成为 教师 引领 学生 学 习和 活动 的工具 , 成为学生学 习的重 要资 源, 成 为有利 于学生 独立 思考 、 自主探索 、 合作交流 的活材料 , 从 而提高教学效率 。 《 浏 阳河》 课 堂教 学 中, 我 们把本 课单 调 的学唱 歌 曲 的内容改编成了赏析为主 的综合课 。全课 以“ 红土地 ” 这 主题 贯穿始终 , 试 图通 过让 学生 欣赏 不 同表 现形 式 的 《 浏 阳河》 而初 步感 受湖 南 民歌 的浓 浓 风情 , 能对 “ 红 土
音乐教 学 目标是指教学活 动的主体 在具体 的教 学活 动 中所要达 到的预期结 果 和标 准 。教学 目标在 整个 教学 活动 中发挥着 至关 重要 的作 用 , 而 确定 教学 目标 是教 学 设计 的第一 步 , 是 教师 完成 教 学任 务所 要达 到 的要求 和 标准 , 同时也 起 到 指 导教 师课 堂教 学 实践 活 动 的作 用 。 如何确定教 学 目标 , 要求教 师必须 把握课 程标准 , 有 效实 施音乐课程教学 中的情感态度 、 能力 和知识 等三维 目标 。 《 浏 阳河》 作 为一首 流传 广泛 的歌 曲 , 应 考虑 的教 学 目标有 : ( 1 ) 知识 目标 。通过 赏析不 同表现 形式 的音乐作 品《 浏阳河》 , 能对“ 红 土地 ” 及 “ 红歌” 的 由来 有 初 步 了 解, 并对 歌 唱 的不 同表 现形式 如人 声 、 钢琴 、 古 筝 的音色 有所 了解 。( 2 ) 能力 目标。能使学生 大胆 、 自信地表 演音 乐作 品《 浏 阳河》, 并积极 、 主动 、 自信 地参与 赏析 、 创 编及 表现 活动。( 3 ) 情感 目标 、 态 度和价值 观 目标 。通过 音乐 活 动能对我 国优 秀的 民族音乐作品《 浏 阳河 》 的不 同表现 形 式产生认 同 , 并 在 活动 中分 享与 他人 合作 的快 乐。其 中, 赏析和表现歌 曲是教学 的重点 , 引 导学生感 受 和领会 音 乐要 素在作品 中的作用是教学 的难点 。
《浏阳河》教案+反思(完成)
![《浏阳河》教案+反思(完成)](https://img.taocdn.com/s3/m/b7a71db6856a561252d36fe5.png)
《浏阳河》音乐教案江苏省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庄瑶【教学年级】五年级【教学课时】第六单元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浏阳河》,欣赏不同版本的《浏阳河》【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演唱浏阳河的一、二两段,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
2.通过学唱《浏阳河》与欣赏新民歌《又唱浏阳河》,使学生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爱国思乡的情怀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在通过学生自主演绎歌曲之后,类比欣赏《又见浏阳河》和奥运歌曲《永远的朋友》,让学生多元化了解同一乐思在不同音乐作品中产生的不同风格和音乐感觉。
【教学重点】1.能运用各种演唱形式来深情演绎湖南民歌《浏阳河》,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2.找到同一乐思在不同歌曲的运用,提高音乐感受力。
【教学难点】一字多音,休止符的运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等【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小段民乐,大家听听它像在描写什么样的景色?”欣赏古筝独奏《浏阳河》,学生回答:清澈见底的流水……很美啊!师追问:那么你们知道这种乐器吗?是的,古筝的发音清脆悦耳,如山泉般流畅,极具有中国民族的特色。
2.师:我们中国拥有无以数计的江河湖海,每一条河流都养育着一方的人和歌,比如长江,黄河……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跟随音乐一起走入一条十曲九弯、碧波荡漾的河流。
请欣赏王丽达老师演唱的湖南民歌《浏阳河》(不看视频)3.你觉得这段旋律给你怎样的感受?答:优美,抒情,舒展,流畅……出示歌谱二、歌曲教授——创造表现:1.师:不同的表现形式,却都在传唱着相同的旋律,他们在歌唱着他们的母亲河,也歌唱着从浏阳河边走出的伟人毛主席。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浏阳河畔的歌声,仔细听,这首浏阳河的两段歌词有什么关系?我们还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去听呢?放书上的音乐欣赏,看着歌谱。
2.听完后回答:对答式,对唱。
带着崇敬、敬仰的心情。
3.用“WU”来哼唱歌曲,感受旋律线的高低起伏。
(花城版)四年级上册音乐说课稿《浏阳河》
![(花城版)四年级上册音乐说课稿《浏阳河》](https://img.taocdn.com/s3/m/6607f68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d.png)
(花城版)四年级上册音乐说课稿《浏阳河》一. 教材分析《浏阳河》是一首四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选自花城版《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这首歌曲是一首湖南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旋律优美、抒情,歌曲表现了浏阳河美丽的风景和人们幸福的生活。
歌曲采用了2/4拍,共4个乐句,结构简洁明了。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音乐特色,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简单的乐器演奏技巧。
他们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喜欢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在音乐鉴赏能力方面,学生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地方特色的音乐了解不多,通过学习《浏阳河》,可以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浏阳河》,让学生感受湖南民歌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浏阳河》,了解歌曲的背景及地方特色,掌握基本的音乐欣赏方法。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浏阳河》,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阶和装饰音的演唱,以及对于地方音乐特色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法、模仿法、分组合作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图片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浏阳河》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激发学习兴趣。
2.讲解:教师介绍歌曲的背景、地方特色,讲解歌曲的乐理知识,如旋律、节奏等。
3.演示: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4.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针对重难点进行针对性辅导。
音乐课浏阳河教案
![音乐课浏阳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8c628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39.png)
音乐课《浏阳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 学会演唱《浏阳河》这首歌曲,掌握其基本旋律和节奏。
3. 了解《浏阳河》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浏阳河》的旋律和歌词。
2. 《浏阳河》歌曲的节奏和拍子。
3. 《浏阳河》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浏阳河》歌曲,掌握其基本旋律和节奏。
2. 教学难点:《浏阳河》歌曲的节奏变化和演唱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介绍浏阳河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引导学生产生兴趣。
2. 学唱歌曲:先教唱歌曲的旋律,再逐句教授歌词。
3.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练习。
4. 演唱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其余学生进行评价。
5. 总结讲解:讲解《浏阳河》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浏阳河》歌曲,掌握其基本旋律和节奏。
2. 学生了解《浏阳河》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3.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六、教学工具与材料1. 教学课件:包括浏阳河的图片、视频、乐谱等。
2. 教学乐器:吉他、钢琴等。
3.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浏阳河》歌曲。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浏阳河的美丽图片和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浏阳河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学习歌曲:先教唱歌曲的旋律,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哼唱。
逐句教授歌词,帮助学生掌握歌词内容。
3. 分析歌曲:解析歌曲的结构、节奏和拍子,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艺术特点。
4. 合唱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练习,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5. 演唱展示:鼓励学生大胆地走到台前,进行个人或小组演唱展示,锻炼学生的表现力。
6. 歌曲讨论:让学生谈谈对《浏阳河》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分享学习心得。
7. 总结讲解: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浏阳河》歌曲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浏阳河音乐教案
![浏阳河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8c775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1.png)
浏阳河音乐教案【浏阳河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浏阳河的背景和意义。
2. 学习浏阳河的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3. 增进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培养他们对音乐作品的兴趣。
4. 通过合唱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浏阳河》歌曲学唱。
2. 背景知识介绍。
3. 合唱训练。
4. 音乐欣赏。
三、教学过程1. 了解浏阳河的背景和意义(15分钟)通过PPT展示图片,介绍浏阳河的来源、流经区域和文化意义。
让学生了解浏阳河是湖南省长沙市的著名河流,是当地经济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学习浏阳河的歌曲(30分钟)播放《浏阳河》歌曲的音频,让学生跟着音乐歌唱,加深对歌曲的印象。
然后,分小组进行学唱训练,老师进行辅导和指导。
3. 背景知识介绍(15分钟)再次通过PPT展示,介绍《浏阳河》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
让学生了解到该歌曲是湖南音乐家胡伯纯根据地方民歌改编而成的,歌词表达了对浏阳河的热爱和美好祝愿。
4. 合唱训练(30分钟)组织全班学生进行合唱训练,重点训练歌曲的节奏和和声部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同时,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分角色进行演唱,增加学生的表演能力。
5. 音乐欣赏(20分钟)播放其他版本的《浏阳河》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不同演唱者的演唱风格。
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对不同版本的喜好和感受,引导他们发现音乐中的个性和创新。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了解了浏阳河的背景和意义,学习了《浏阳河》这首歌曲,培养了音乐表现能力和合作能力。
同时,通过音乐欣赏,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音乐。
另外,我还通过小组训练和合唱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不仅提高了课堂氛围,也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参与度。
但是,在后续教学中,我还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在技巧和和声方面的训练,更充分地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自我表达能力。
小学音乐课浏阳河教学反思
![小学音乐课浏阳河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17d017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5.png)
小学音乐课《浏阳河》教学反思教跋文这首歌《浏阳河》的歌词产生于1950年。
曲调套用的是京剧曲调《小放牛》。
原曲套用的是唐壁光作曲的《送瓜调》的曲调,后来通过改编《浏阳河》便有了崭新的面貌:歌曲的歌词是口语化的回答,两段歌词一问一答,风趣轻松的问答中饱含着对毛主席的崇拜和爱戴。
歌曲是徵调式,四个乐句,一字多音的组合,丰硕多样的节拍,使得歌曲呈现出轻巧、流畅、淳朴、明朗的风格。
歌曲中的衬词“啊咿呀咿子呦”更增添了这首湖南民歌的地址风味。
本课我用的是比较专门的导入,那确实是用烈火的掌声(《黄河大合唱》演出完毕以后的烈火掌声),然后通过提问:一、生么样的音乐能激起如此烈火的掌声?二、是谁创作了音乐?通过这两个问题引出《黄河大合唱》,作者冼星海,介绍作者,冼星海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游击队歌》、《救亡军哥》、《在太行山上》、管弦乐《中国狂想曲》等。
欣赏《黄水谣》,在熟悉那时的背景下认真、深刻体会那时人民的苦难,也是带问题听赏:一、歌曲分为几个内容?二、歌曲的情绪有无转变? 三、歌曲的曲式结构是如何的?带着问题听赏歌曲是有目的的听,注意力集中的听。
学生能够在我的提示下回答出来,只是这曲式结构关于五年级来讲还不是很熟练,也正常,我以为他们只要能在我出示“A+B+A ’”是什么意思就行,熟能生巧。
第三部份学唱《浏阳河》,先让生欣赏钢琴独奏《浏阳河》,要求生感受,他们回答得不错:情绪明快、抒情、优美;旋律流畅。
再欣赏女声独唱的《浏阳河》,让生说感受及内容。
三、欣赏齐唱《浏阳河》,这首歌深受人民喜爱,因此咱们也要学一学,而且用优美的声音、清楚的吐字来演唱一下。
在教会后采纳多种演唱方式巩固,比如:独唱、对唱、齐唱、合唱。
每一种形式的演唱都能表达出不同的感受。
在音乐《又唱浏阳河》中终止本课。
整节课上得还算紧凑,也是在最后几分钟将预设的课程上完,可是我发觉仍是有几个问题存在: 一、本节课内容有点多,学生有的时候会跟不上我的思绪; 二、导入介绍的部份有点过量,可是适当删减,在教唱环节加以精细。
《浏阳河》教案+反思(完成)
![《浏阳河》教案+反思(完成)](https://img.taocdn.com/s3/m/b7a71db6856a561252d36fe5.png)
《浏阳河》音乐教案江苏省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庄瑶【教学年级】五年级【教学课时】第六单元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浏阳河》,欣赏不同版本的《浏阳河》【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演唱浏阳河的一、二两段,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
2.通过学唱《浏阳河》与欣赏新民歌《又唱浏阳河》,使学生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爱国思乡的情怀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在通过学生自主演绎歌曲之后,类比欣赏《又见浏阳河》和奥运歌曲《永远的朋友》,让学生多元化了解同一乐思在不同音乐作品中产生的不同风格和音乐感觉。
【教学重点】1.能运用各种演唱形式来深情演绎湖南民歌《浏阳河》,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2.找到同一乐思在不同歌曲的运用,提高音乐感受力。
【教学难点】一字多音,休止符的运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等【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小段民乐,大家听听它像在描写什么样的景色?”欣赏古筝独奏《浏阳河》,学生回答:清澈见底的流水……很美啊!师追问:那么你们知道这种乐器吗?是的,古筝的发音清脆悦耳,如山泉般流畅,极具有中国民族的特色。
2.师:我们中国拥有无以数计的江河湖海,每一条河流都养育着一方的人和歌,比如长江,黄河……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跟随音乐一起走入一条十曲九弯、碧波荡漾的河流。
请欣赏王丽达老师演唱的湖南民歌《浏阳河》(不看视频)3.你觉得这段旋律给你怎样的感受?答:优美,抒情,舒展,流畅……出示歌谱二、歌曲教授——创造表现:1.师:不同的表现形式,却都在传唱着相同的旋律,他们在歌唱着他们的母亲河,也歌唱着从浏阳河边走出的伟人毛主席。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浏阳河畔的歌声,仔细听,这首浏阳河的两段歌词有什么关系?我们还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去听呢?放书上的音乐欣赏,看着歌谱。
2.听完后回答:对答式,对唱。
带着崇敬、敬仰的心情。
3.用“WU”来哼唱歌曲,感受旋律线的高低起伏。
浏阳河教学反思
![浏阳河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17bcd1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0.png)
浏阳河教学反思
浏阳河教学反思示例如下:
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的方法。
我发现,通过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因此,在教授《浏阳河》这首歌曲时,我采取了实践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创作的过程。
在这次实践中,我要求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不同的中国歌曲,并尝试将其改编成秧歌或广场舞。
学生们非常兴奋,他们积极地投入到这个活动中,收集了大量的有关秧歌和广场舞的信息,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出了许多有趣的作品。
通过这种实践教学方法,学生不仅更好地理解了中国音乐文化,而且还通过改编歌曲展示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评分最高的内容方面,学生的作品充满了活力和创造力,他们的音乐创作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此外,我还发现,这种实践教学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在课程结束时,我组织了一场秧歌或广场舞比赛,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参加比赛,并评选出最佳作品。
在比赛中,学生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音乐才能和创造力,同时也更好地理解了秧歌和广场舞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种实践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探索和实践这种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小对勾音乐教案浏阳河
![小对勾音乐教案浏阳河](https://img.taocdn.com/s3/m/d268cdb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c3.png)
小对勾音乐教案浏阳河一、教学目标。
1.了解浏阳河的地理位置、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2.学习浏阳河的相关民歌和音乐作品;3.培养学生对浏阳河的情感认同和对民歌音乐的欣赏能力;4.激发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学重点。
1.浏阳河的地理位置、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2.浏阳河的相关民歌和音乐作品;3.浏阳河民歌音乐的欣赏和表演。
三、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浏阳河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2.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和表演浏阳河的民歌音乐作品。
四、教学准备。
1.浏阳河的地理位置、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资料;2.浏阳河的相关民歌音乐作品;3.音响设备、乐器等。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向学生介绍浏阳河的地理位置、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浏阳河的兴趣和好奇心。
2.学习浏阳河的民歌音乐作品。
播放浏阳河的民歌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并了解其曲调、歌词和表达的情感。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3.学唱浏阳河的民歌。
教学生学唱浏阳河的民歌,让学生感受民歌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4.表演浏阳河的民歌。
组织学生进行浏阳河民歌的表演,让学生展现自己的音乐才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5.总结。
通过教学活动的总结,让学生对浏阳河的地理位置、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对浏阳河的民歌音乐有更深刻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地方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浏阳河的地理位置、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浏阳河的民歌音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但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教学过程中缺乏多媒体资源的支持,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有待提高。
七、教学反馈。
通过学生的表现和课后的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对浏阳河的地理位置、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以及浏阳河的民歌音乐作品的掌握程度,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
浏阳河钢琴教案
![浏阳河钢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bd4477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8b.png)
浏阳河钢琴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浏阳河》钢琴曲的弹奏技巧。
2.了解和欣赏《浏阳河》的优美旋律和艺术魅力。
3.培养学生对钢琴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其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介绍《浏阳河》的背景和创作过程。
2.学习《浏阳河》的钢琴曲谱。
3.掌握《浏阳河》的弹奏技巧,包括手指的灵活性、力度控制、节奏感等。
4.欣赏《浏阳河》的演奏视频,了解演奏者的表现力和音乐情感。
三、教学步骤:1.教师介绍《浏阳河》的背景和创作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曲目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2.教师示范演奏《浏阳河》,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教师逐句讲解钢琴曲谱,引导学生掌握曲目的弹奏技巧和节奏感。
4.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练习弹奏《浏阳河》,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5.教师播放《浏阳河》的演奏视频,引导学生欣赏演奏者的表现力和音乐情感,加深对曲目的理解。
6.学生自由练习弹奏《浏阳河》,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
7.教师对学生的弹奏进行点评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和提高弹奏水平。
四、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的表现和练习情况,评估学生对《浏阳河》钢琴曲的掌握程度和弹奏水平。
2.通过学生的表现和态度,评估学生对钢琴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程度。
3.通过学生的反馈和建议,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反思:1.总结本次教学的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2.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钢琴弹奏技巧,提高其音乐素养。
3.探讨如何更好地融入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使教学更具深度和广度。
湘艺版音乐六下第一单元浏阳河教案
![湘艺版音乐六下第一单元浏阳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46c65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c.png)
湘艺版音乐六下第一单元浏阳河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浏阳河》教案。
教学内容围绕歌曲《浏阳河》展开,让学生通过学唱这首歌曲,了解并掌握我国湖南民歌的风格特点,提高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于,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对民歌有一定的了解。
本节课将通过歌曲《浏阳河》,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技巧,感受民歌的魅力,培养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教材中的音乐作品。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音乐感知与欣赏能力,通过学唱《浏阳河》,让学生感受和欣赏湖南民歌的风格特点,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音乐表现与创造能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技巧,有感情地演绎歌曲,展示个性表达;文化理解与传承意识,引导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培养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有助于学生在掌握音乐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素养,为终身热爱音乐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1)歌曲《浏阳河》的旋律与节奏:掌握歌曲的主旋律、副旋律及节奏变化,能准确地演唱歌曲。
举例:歌曲中的一些特定旋律、音符跳跃和节奏型,如切分音、附点音符等,需要学生重点掌握。
(2)湖南民歌的风格特点:了解并掌握湖南民歌的调式、演唱方法、韵律特点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举例:湖南民歌中的“湘音”唱法,如滑音、颤音等,以及特有的旋律走向和装饰音。
(3)歌曲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通过演唱展示歌曲的情感魅力。
举例:歌曲中描述的山水风光、乡土情怀等,需要学生在演唱时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
2. 教学难点(1)歌曲旋律的准确演唱:对于歌曲中一些旋律复杂、节奏变化较多的部分,学生可能难以准确把握。
解决方法:通过反复听唱、分解练习、教师示范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步攻克难点。
音乐浏阳河教学反思
![音乐浏阳河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50d071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4.png)
音乐浏阳河教学反思音乐浏阳河教学反思《浏阳河》作为民谣音乐的典型材料之一,想必教学反思也会有所不同。
本文的内容是音乐浏阳河教学反思,欢迎大家阅读。
音乐浏阳河教学反思1《浏阳河》这首歌曲具有浓郁的湖南民歌风味,两段歌词一问一答的形式,表现了人们对毛主席的崇敬和爱戴。
我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放在首位,先让学生聆听湖南民歌《放风筝》,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一下子让学生都开心起来,让他们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许多学生都举手说歌曲很活泼。
学唱歌曲时我一步步引导学生演唱歌曲的旋律,让体会出歌曲旋律的自然流畅。
加歌词演唱时提醒学生一字多音的地方,让学生演唱一遍后自己发现演唱中有困难的地方,有的孩子发现附点节奏唱的不好,有一处休止符的地方却把前后两个音加了连线,最后一个乐句的音准不好把握等问题,我再逐一演唱示范并带学生练习。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运用不同演唱形式来深情演绎湖南民歌《浏阳河》,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在前奏和间奏的地方自己加上动作,学生演唱很有感情,每个学生都会主动积极投入歌曲的演唱中,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把“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落到实处,不要忽略学生自己的演唱分辨能力,做到精心细致备课,认真仔细思考、及时反思,在反思中前进!音乐浏阳河教学反思2一,音乐的感悟:音乐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
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
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1、根据音乐教室现有的乐器,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浏阳河教学反思
![浏阳河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dc29470f5335a8103d22006.png)
篇一:小学音乐课《浏阳河》教学设计与反思小学音乐课《浏阳河》教学设计与反思摘要:教学程序是构成整堂课各个环节的先后次序,是教学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和转换。
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
红土地的歌《浏阳河》的教学,依据课程标准,挖掘价值,优化教学策略,巧妙设计,演绎了生动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教学设计1有效确定教学目标音乐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和标准。
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同时也起到指导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作用。
如何确定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必须把握课程标准,有效实施音乐课程教学中的情感态度、能力和知识等三维目标。
《浏阳河》作为一首流传广泛的歌曲,应考虑的教学目标有:(1)知识目标。
通过赏析不同表现形式的音乐作品《浏阳河》,能对“红土地”及“红歌”的由来有初步了解,并对歌唱的不同表现形式如人声、钢琴、古筝的音色有所了解。
(2)能力目标。
能使学生大胆、自信地表演音乐作品《浏阳河》,并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赏析、创编及表现活动。
(3)情感目标、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音乐活动能对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浏阳河》的不同表现形式产生认同,并在活动中分享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其中,赏析和表现歌曲是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和领会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作用是教学的难点。
2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教材内容处理的精彩在于灵活,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所提供的基本内容,把教材内容当作基本的而非唯一的学习资料,灵活地对教材进行重组、开发、整合。
课堂教学的内容可超越教材,进行知识的拓展和迁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真正成为教师引领学生学习和活动的工具,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成为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材料,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浏阳河》课堂教学中,我们把本课单调的学唱歌曲的内容改编成了赏析为主的综合课。
小学音乐教材六年级12册《浏阳河》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音乐教材六年级12册《浏阳河》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ef0f31177232f60ddcca1df.png)
小学音乐教材六年级12册《浏阳河》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浏阳河》这首红歌,是一首优秀的湖南民歌,民歌风,山歌味,歌词流畅,旋律动听,在实际教学中要着眼一下几个知识点:1、介绍《浏阳河》的地理位置;2、简要介绍歌曲的创作特点;3、要求学生掌握的几个乐理知识:如反复记号,尾声变速,在同一小节因歌词不等而连音线的处理等学情分析1、学生中了解歌曲创作背景的不多,应做好课前铺垫工作。
2.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有一点的乐理知识和视唱能力,其中有三分之一学生悟性较好,可用一节课完成教学任务,3.本班男生中半数视唱能力较差,应采取优秀引领、由易到难等方法推动教学进程,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地方民歌的结构特点,学习最常见的几种音乐基础知识,基本唱会这首歌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歌曲介绍和音乐欣赏,激发学生学习歌曲兴趣,随着旋律示范和多种形式的视唱教学,使学生掌握歌曲的视唱技巧和基本唱法。
3. 通过本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爱戴领袖毛泽东,做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连音下的唱词处理教学过程1、请欣赏同一首曲子的不同表现形式,听完后说说他们的演唱或演奏形式分别是什么?这条河流名叫什么?2、不同的表现形式,却都在传唱着相同的旋律,他们在歌唱着他们的母亲河,也歌唱着从浏阳河边走出的伟人毛主席。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浏阳河畔的歌声,仔细听,这首浏阳河两段歌词有什么联系。
浏阳河板书:(浏阳河)三、新课教学(一)、欣赏音乐1、这首歌曲问世后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今天让我们来唱一唱这动人的旋律吧。
2、课件演示(2)。
3、电子琴示范弹奏旋律。
4、翻开课本,教学歌曲感情术语1、听旋律、欣赏歌曲。
2、学生的思维跟着旋律而走。
3、学习感情术语:“亲切、歌颂地”。
产生音乐印象(二)、情感教学1、弹奏旋律,让学生感觉节奏特点音乐节奏象碧波荡漾的河水,仿佛看到一叶小舟漂游在河流之上学生以击掌跟节奏,产生河水漂舟的丰富想象。
《浏阳河》教学设计与反思
![《浏阳河》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417dc6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a.png)
《浏阳河》课程设计方案当我们要真正学习一首歌曲的时候,不光要会演唱,还要了解歌曲中的一些音乐知识,老师把曲谱里边的一些知识点梳理了一下,请同学们根据下图了解掌握老师提取了歌曲中的两条旋律,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来唱一下好了,本节课的内容呢我们全部学完了,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这两条节奏,希望同学们可以多加练习,能够更加准确的,流利的唱出这两条旋律做一做——请根据问题会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这首《浏阳河》是()地区的民歌,()调,()拍,由()作词,()作曲,整首歌曲的情绪是()的,整首歌曲歌颂了()不同的音乐作品在不同的时代表达的却是一样的情感。
最后,请同学们聆听不同的音乐作品在不同的时代表达的却是一样的情感。
最后,请同学们聆听周笔畅的《浏阳河2008》,听一听这首歌曲给民歌带来了怎样新的内容。
反思:在本节课《浏阳河》的教学中,我本着以新课标的要求为指导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运用多种形式体会歌曲,感受、听唱模唱歌曲,并使学生能根据歌曲特点,灵活的掌握地域性的歌曲。
纵观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学习新课歌曲主要感悟、体验,运用多媒体形式突破达到教学目标。
在导课中,请学生进行回忆不周地方的民歌和听歌曲的范唱,是让学生对歌曲的提前深刻的印象,紧接着让学生根据所听的歌曲进行回答问题,比较歌曲的相同与不同,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方面有一个大的进步。
2、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首歌曲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模唱能力根据范唱进行两到三遍的模唱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
3、注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现体验教学。
在歌唱中,给学生了充分展示自我,体验自信的机会,通过用歌曲旋律,讲解民歌的特点,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歌曲的旋律,本节课通过学生模唱、教师范唱,反复听、学生唱和分组唱,大提高了学生的演唱兴趣。
4、多媒体的使用也受到了恰当的效果,节约了课堂时间。
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
总之,在本节课《浏阳河》的教学实践考虑到从学生的兴趣和认识水平出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充分体验了每位学生唱歌时候一种成功的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浏阳河》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浏阳河》的教学中,我本着以新课标的要求为指导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运用多种形式体会歌曲,感受、听唱模唱歌曲,并使学生能根据歌曲特点,灵活的掌握地域性的歌曲。
纵观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学习新课歌曲主要感悟、体验,运用多媒体形式突破达到教学目标。
在导课中,请学生进行回忆不周地方的民歌和听歌曲的范唱,是让学生对歌曲的提前深刻的印象,紧接着让学生根据所听的歌曲进行回答问题,比较歌曲的相同与不同,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方面有一个大的进步。
2、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首歌曲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模唱能力根据范唱进行两到三遍的模唱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
3、注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现体验教学。
在歌唱中,给学生
了充分展示自我,
体验自信的机会,通过用歌曲旋律,讲解民歌的特点,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歌曲的旋律,本节课通过学生模唱、教师范唱,反复听、学生唱和分组唱,大提高了学生的演唱兴趣。
4、多媒体的使用也受到了恰当的效果,节约了课堂时间。
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
总之,在本节课《浏阳河》的教学实践考虑到从学生的兴趣和认识水平出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充分体验了每位学生唱歌时候一种成功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