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一章章末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992年至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A )
A.16.7%
B.14.3%
C.0.9%
D.1
读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图,完成2~3题。 2.关于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1900—1950年,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皆为“高高低”模式 B.1850—1950年,甲国人口增长模式为“高高低”模式 C.1900—1950年,乙国人口增长模式为过渡模式 D.20世纪末甲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 3.从图中可看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 B ) A.出生率的下降 B.死亡率的下降 C.自然增长率的下降 D.自然增长率的上升
至今仍没结束,人 口问题严重
(二)“高-低-高”模式 主要原因:工业化生产方式代替手工劳动
生产力水平提高
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
特点:
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1. 人口死亡率下降; 2. 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3. 人口增长迅速;
代表国家:20世纪50年代,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如尼日利亚
(三)“低-低-低”模式(现代模式)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原因: 生产力发展 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 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 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升 人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也发生较大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 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8~9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14~15亿 约15~16亿 15.1亿或16.6亿 约8~9亿
下图为2001—2050年部分国家迁入人口统计图(含预测)。读图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国家人口迁移流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B.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C.由旧大陆国家迁往新大陆国家 D.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 7.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对图中所示国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减轻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 B.造成德国等发达国家就业压力大 C.减缓了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 D.造成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流失
1.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 应从区位入手,从整体上 把握,具体思路和程序如 右所示:
要点突破
一、人口自然增长
1. 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有何特点? 2. 如何衡量人口自然增长速度?
“J”型曲线
世界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2. 影响自然增长率的高低的因素
(1)生物学规律 (2)经济基础
(3)上层建筑 (4)其他
(二)高——低——高模式
开始进入时间
进入的原因
结束的时间

18世纪
达 国
中期以后

发 展 20世纪
中 50年代起 国

产业革命使得生产力水平明显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高,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基本结束 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
二战后,政治独立,经济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们生活水 平提高,死亡率下降
第一章章末复习
中图版必修二
目标展示
1.理解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2.理解几种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影响因素。 3.对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措施。 4.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及人口合理容量。 5.了解人口迁移的分类,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6.我国当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课上自测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 题。
1.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B)
A.年轻劳动力过剩
B.老龄化趋势显著
出生率 (%) 3.34 1.52 1.29 1.21
死亡率 (%) 0.76 0.64 0.64 0.693
自然增长率 (%) 2.58 0.88 0.65 0.517
转变原因: ①社会经济因素②制度因素③计划生育因素
对点演练 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读图,完成1~3题。
8.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C )
A.约15~16亿 B.15.1或16.6亿
C.约8~9亿 D.约14~15亿
9.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D )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国家人口政策
要点突破
一、区域地理特征及区域差异的分析方法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总数约为137 053万,与第五次人口 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 390万人,年均增长0.57%。读我国第五次与第六次人口 普查年龄结构对比统计图,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①人口数量变化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善 ②十年间,人口出生率下降 ③ 现阶段,影响我国人口总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口迁移 ④十年间,人口增长 速度趋于缓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目前,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是( C )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②每年净增人口多 ③人口老龄化明显 ④劳动力数 量急剧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Hale Waihona Puke 育龄妇女的比重经济发达程度(根本因素) 文化教育水平 医疗卫生条件 妇女就业状况
婚姻生育观 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 人口政策
战争 自然灾害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
原始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化初期 工业化后期
不同阶段人口增长有何特点?形成的原因?
二、人口增长模式 (一)“高-高-低”模式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原始社会):高出生、高死亡、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原因: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与以采集、狩猎为主的极为低下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高出生、高死亡 、较低的自然增长率 原因:与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
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欧洲、北美和大洋州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较高
(一)不同国家人口问题对比
地区
发展中 国家
发达 国家
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 少儿比重过大
人口增长缓慢 人口老龄化
解决措施
实行计划 生育政策 鼓励生育, 接纳海外移民
(二)、中国的人口增长及存在的问题
时间 (年) 1970 1999 2002 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