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硫酸亚铁编制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硫酸亚铁》(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参与协作单位、简要起草过程、主要起草人及其所承担的工作等根据卫生部下达的2010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有关要求,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将于2011年完成《食品添加剂硫酸亚铁》的制定任务,计划编号为:。
该标准由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诸暨丰盈化工有限公司、南通励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徐州摩尔医药试剂厂等单位共同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彦、傅杏新、刘中士、刘建昆等。
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接到制定标准任务,查阅了国内外标准及有关技术资料,并向生产、使用单位发函,进行了调查并广泛征求对修订标准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献小结。
2010年10月22日在江苏南京溧水召开了制定食品添加剂硫酸亚铁国家标准工作方案会。
会上代表对此标准进行了讨论。
与会代表就此标准的名称、指标项目和指标参数、分析方法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提出了工作方案,并对各项工作任务及工作进度做了详细的安排。
在前一段的工作基础上,由负责起草单位提出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发至各个生产厂和相关企业单位征求意见。
2011年8月8日至12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了制定食品添加剂硫酸亚铁国家标准工作会。
会上标准制定的参与单位对征求意见稿所存在的问题发表意见和建议,会后标准起草人对稿件进行修改后上交卫生部相关部门,用于征求意见稿。
主要起草人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的王彦等。
主要负责标准的前期调查,检索并翻译相关国外资料,编写文献小结,参加标准各个阶段的工作会议,进行标准的试验验证工作,编写标准各个阶段的稿件等。
二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标准的关系
在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附录C(规范性附录)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使用名单中的表C.1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使用名单(不含酶制剂),第47项,用作絮凝剂,在饮料(水处理)和啤酒的加工工艺中使用。
(GB 2760—2007中给出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的定义:保证食品加工能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与食品本身无关。
如助滤、澄清、吸附、润滑、脱模、脱色、脱皮、提取溶剂、发酵用营养物质等。
)
在GB 14880—94《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了增加营养价值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的营养素。
其中给出:
三国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的说明
目前搜集到的国外标准有:美国食品化学品法典第七版[FCC 7(2011)]《硫酸亚铁》(英文版)(以下简称为FCC)和日本食品添加物公定书(2007)Ⅷ(日文版)(以下简称为日本公定书)。
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硫酸亚铁”[JECFA专论1(2006)JECFA第53届(1999)]。
本次制定我国标准修改采用FCC。
四标准的制修订与起草原则
1 制标原则
①积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
②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
③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④符合用户要求,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对外贸易。
2 制定依据
①国外相关标准;
②国内企业标准及产品规格;
③国内企业标准、试验方法。
五确定各项技术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依据、强制性技术内容应说明强制理由
1 范围
JECFA和FCC 中规定用途:营养添加剂。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中所规定的用途须符合GB 2760和GB 14880的要求。
2 要求中指标项目的设置
JECFA、FCC和日本公定书都规定了七水的硫酸亚铁和硫酸亚铁干燥品(一水和四水硫酸亚铁混合物)。
JECFA和FCC分了两个专章描述,日本公定书在一个专章里规定七水和干燥品两类硫酸亚铁。
制定我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硫酸亚铁,包含了两种产品形态:七水硫酸亚铁、硫酸亚铁干燥品。
2.1 外观
JECFA和FCC中关于七水硫酸亚铁的外观描述:灰色、蓝绿色的无嗅的晶体、晶体粉末或颗粒,在干燥空气中风化。
在潮湿空气中易氧化生成棕黄色碱式硫酸铁。
1:10溶液的pH约为3.7,1g样品可溶解于1.5mL25℃水和0.5mL沸水。
不溶于乙醇。
JECFA和FCC中关于硫酸亚铁干燥品的外观描述:灰白色到米色粉末,主要成分为一水硫酸亚铁和不同质量比的四水硫酸亚铁。
可缓慢地溶于水,但不溶于乙醇。
日本公定书中的描述是:七水硫酸亚铁为晶体形式,被称作硫酸亚铁(结晶),干燥后形成一水和四水硫酸亚铁,别称作硫酸亚铁(干燥)。
硫酸亚铁(结晶)带白色的绿色结晶或晶体粉末,硫酸亚铁(干燥)为灰白色粉末。
我国标准描述为七水硫酸亚铁为灰色或蓝绿色的结晶或颗粒;硫酸亚铁干燥品为灰白色或淡绿色粉末。
一般硫酸亚铁干燥品包装不严密,放置时间较长,导致被氧化才会呈现黄色,生产厂提议将颜色变为浅绿色比较合理。
2.2 鉴别试验
2.2.1 离子鉴别
JECFA和FCC中除了亚铁和硫酸盐的鉴定,还规定了溶解性和溶液酸性试验(七水硫酸亚铁:1g 溶于10mL水中可使石蕊变色)。
日本公定书中规定了亚铁和硫酸盐的鉴定。
此次制定我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了亚铁离子和硫酸根的鉴别。
2.2.2 溶液酸性
FCC在鉴别中规定了酸性:1g七水硫酸亚铁溶于10mL水中,其pH约为3.7。
JECFA规定了酸性:1g溶于10mL水中,可使石蕊溶液变色。
日本公定书在指标中规定pH值:1g溶于10mL水中pH不得小于3.4。
我国企业的七水硫酸铁5%溶液pH大都为3.3~3.6。
FCC中只给出约为3.7。
本标准定为3.7±0.5。
2.3 主含量
JECFA和FCC中规定一致:硫酸亚铁干燥品的主含量为:86.0%~89.0%;七水硫酸亚铁的主含量为99.5%~104.5%。
日本公定书中规定:干燥硫酸亚铁的主含量为:不小于85.0%;七水硫酸亚铁的主含量为98.0%~104.0%。
我国标准与FCC一致:七水硫酸亚铁的主含量为99.5%~104.5%;硫酸亚铁干燥品的主含量为86.0%~89.0%。
2.4 铅含量
JECFA和FCC中规定铅含量不大于2mg/kg;日本公定书没有规定铅含量的指标。
我国标准与FCC一致:铅含量不大于2mg/kg。
2.5 汞含量
JECFA和FCC中规定汞含量不大于1 mg/kg 。
日本公定书没有规定汞含量的指标。
我国标准与FCC一致:汞含量不大于1 mg/kg 。
2.6 酸不溶物
JECFA和FCC中规定了干燥硫酸亚铁产品中的酸不溶物含量不大于0.05%。
日本公定书没有规定酸不溶的指标。
我国标准与FCC一致:硫酸亚铁干燥品的酸不溶物含量不大于0.05%。
2.8 砷含量
砷含量是在食品添加剂中严格控制的有毒有害指标,FCC前版均限定砷(As)含量不大于3mg/kg。
日本公定书规定砷含量(以As2O3计)为不大于4mg/kg(折算为以As计为0.00015)。
考虑到砷是重要的卫生指标,此次征求意见稿中列入此项指标。
3 分析方法的确定
此次制定我国国家标准,力求采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并且考虑我国实际生产情况增设部分分析方法。
3.1 外观检验
FCC没有规定外观的判别方式。
此次制定我国国标规定为:自然光条件下,目测。
3.2 鉴别试验
3.2.1 亚铁离子的鉴别
JECFA 中亚铁的鉴别方法:在试样溶液中滴入铁氰化钾产生深蓝色的沉淀。
此沉淀不溶于盐酸,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分解。
与氢氧化钠溶液产生带绿色的白色沉淀,颜色会迅速变为绿色,振摇后变为褐色。
3.2.2 硫酸盐的鉴别
JECFA 和FCC 中关于硫酸根的鉴别方法:硫酸盐溶液可与氯化钡(10%)产生白色沉淀,此沉淀不溶于盐酸或硝酸。
硫酸盐可与乙酸铅(8%)产生白色沉淀,此沉淀可溶于乙酸铵溶液。
当加入盐酸时不产生沉淀(与硫代硫酸盐的区别)。
3.2.3 溶液pH
FCC 中没有给出鉴别方法,我国标准中采用酸度计进行测定。
3.3 硫酸亚铁含量的测定
三项国外标准的主含量测定都采用了氧化还原滴定法,但是使用的滴定剂不同。
JECFA 和FCC 的方法:1g 样品,溶于25mL 稀硫酸溶液和25mL 新煮沸后经冷却的水中,立即用硫酸高铈标准滴定溶液(0.1N ),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每毫升硫酸高铈相当于27.80mg 七水硫酸亚铁,15.19mg 硫酸亚铁。
()()()34234242422SO Ce SO Fe FeSO SO Ce +→+
日本公定书的方法:0.5g 样品,溶于25mL 稀硫酸溶液(1→25)和25mL 新煮沸后经冷却的水中,用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0.02mol/mL )。
每毫升高锰酸钾相当于27.80mg 七水硫酸亚铁,15.19mg 硫酸亚铁。
()O H SO K MnSO SO Fe SO H KMnO FeSO 242434242448258210+++→++
我国标准采用FCC 中的方法。
3.4 铅含量
JECFA 采用了JECFA 的附件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JECFA 分析方法中给出的原子吸收方法中列入了:原子吸收、ICP 、石墨炉原子吸收。
FCC 规定的方法:1g 样品加入盐酸和水溶解,加入抗坏血酸-碘化钠溶液后,加入三辛基氧化磷的4-甲基-2-戊酮溶液,振摇、萃取。
萃取层用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含量。
我国标准采用FCC 中的方法。
3.5 汞的测定
JECFA 和FCC 采用的方法一致:
样品溶液,3g 样品溶液硝酸溶液,水浴加热溶解,冰浴冷却,过滤,先用硝酸溶液冲洗,后用水冲洗。
滤液再加入柠檬酸钠溶液和盐酸羟胺溶液。
暗光中操作,3mL 汞标液(1μg/mL )中加入硝酸溶液,柠檬酸钠溶液和盐酸羟胺溶液。
使用pH 计,用氨水溶液调节汞标准和样品溶液的pH 至1.8,用5mL 氯仿萃取一次后,用两份5mL 双硫腙(二苯硫卡巴腙)-氯仿溶液萃取两次,弃去无机相,将两次萃取的有机相置于干净的分液漏斗,加入盐酸溶液,振摇,弃去氯仿层。
用3mL 氯仿洗涤酸溶液,弃去氯仿层。
每个分液漏斗中加入EDTA 溶液和乙酸溶液,混合后,缓慢加入氨水,静止分液漏斗,在冰水浴中冷却,擦干分液漏斗外壁。
将分液漏斗中的溶液从上口小心倒出,置于烧杯中,用氨水溶液调节pH 为1.8,然后将溶液倒回原来对应的分液漏
斗中,加入双硫腙-氯仿振摇,样品溶液所呈颜色不得深于标准溶液。
此次制定我国标准基于与FCC测定方法相同原理,采用了GB 5009.17中的第三法二硫腙比色法。
3.6 酸不溶物
FCC与JECFA中规定:2g样品溶于刚沸腾的硫酸溶液(1→100),加热、沸腾,加盖表面皿后再蒸气浴上加热1h,用玻璃砂坩埚过滤并洗涤。
于105℃干燥。
不溶物不得超过1mg。
我国标准采用该方法。
3.8 砷的测定
JECFA和FCC(第六版)在专章中没有指标和具体测定方法,但在其附件中有砷测定通用方法是蒸馏——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在FCC第三版中的硫酸亚铁专章中给出了砷的测定方法:样品用硫酸溶液溶解,加入溴化钾溶液和硫酸溶液(1:4)后蒸馏再进行测定。
日本公定书规定:分光光度法(未加热蒸馏)。
我国标准采用GB/T 5009.76中的方法进行测定。
4 标准属性
作为食品卫生国家标准中的食品添加剂硫酸亚铁标准为强制性标准,以保证生产食品添加剂企业严格按照本标准组织生产,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或工艺不符合的产品混入。
六、其他
1 产品性质
1.1 硫酸亚铁(绿矾、铁矾)FeSO4·7H2O:蓝色或绿色单斜结晶或结晶粉末。
无臭。
在干燥空气中风化,表面变成白色粉末。
在湿空气中易氧化,生成棕黄色碱式硫酸铁。
在56.6℃转变为绿色的4水物;在64.4℃转变为白色的1水物;加热至30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成白色的无水物。
1.2 硫酸亚铁(干燥品)FeSO4·XH2O:灰白色至米色粉末。
有涩味。
主要由FeSO4·H2O组成,并含不同数量FeSO4·4H2O。
较难氧化,比七水结晶硫酸亚铁溶液保存。
水溶液呈酸性并混浊,逐渐生成黄褐色沉淀。
潮湿空气中吸水成七水盐。
加热至120℃不失水。
与水共煮沸可转变成碱式硫酸盐。
缓慢溶于冷水(26.6g/100mL,20℃),加热则迅速溶解。
不溶于乙醇。
几乎不溶于50%硫酸。
2生产方法
工业硫酸亚铁的生产方法有:废铁硫酸法;钛白副产法;钢板酸洗液回收法、由硫铁矿制酸烧渣制取。
食品硫酸亚铁的生产大多为工业硫酸亚铁的精制:在浓缩结晶前并须利用各种金属的电极电位差,加入铁粉置换法除去Pb、Cu、Cd、Hg等重金属的杂质,以确保产品质量。
附表1:国外标准指标对比表
6
附表2:国内外标准分析方法对比表及国标设定
7
2009年硫酸亚铁质量月报没有四水和一水月报
2010年硫酸亚铁质量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