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病理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病理解剖学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10分)
1.门静脉内的栓子会引起下列哪个部位的栓塞?
A、后腔静脉属支
B、肝
C、脑
D、肾
E、肺
2.肝脏淀粉样变时,淀粉样物质主要沉积的部位是:
A、窦状隙
B、狄氏腔
C、汇管区
D、窦状隙与狄氏腔之间的网状纤维上
E、叶下静脉周围
3.血栓形成与以下哪项最密切:
A、血管内膜损伤
B、血管中膜损伤
C、血管外膜损伤
D、血小板损伤
E、白细胞减少
4.再生能力最强的细胞是:
A、造血细胞
B、心肌细胞
C、肝细胞
D、血管内皮细胞
E、骨细胞
5.上皮样细胞来源于:
A、瘤细胞
B、淋巴细胞
C、成纤维细胞
D、巨噬细胞
E、上皮细胞
6.恶性肿瘤的糖代谢过程中,可产生:
A、多量乳酸
B、球蛋白
C、肿瘤坏死因子
D、干扰素
E、白细胞介素
7.心内膜炎时,炎症常发的部位是:
A、二尖瓣
B、三尖瓣
C、半月瓣
D、心壁内膜
E、乳头肌
8.关于慢性性淋巴结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淋巴结充血
B、淋巴细胞坏死
C、急性淋巴结炎的早期表现
D、淋巴细胞大量增生
E、窦卡他
9.下列哪项描述不符合急性猪丹毒的病变:
A、急性脾炎、脾肿大
B、肾肿大,见出血点
C、卡他性胃肠炎,胃底和十二指肠出血
D、皮肤丹毒性红斑
E、固膜性肠炎
10.鸡马立克氏病也可以表现为鸡的:
A、大肝病
B、大脾病
C、大肾病
D、灰眼病
E、白喉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10分)
1.槟榔肝的镜检变化主要有:
A、中央静脉、小叶间静脉和窦状隙扩张充满红细胞
B、肝细胞坏死
C、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萎缩
D、间质结缔组织增生
E、小胆管增生
2.与肝脏脂肪变性有关的病变是:
A、肝脏变硬
B、肝脏变脆
C、肝脏呈红黄色
D、肝细胞内有包涵体
E、肝脏内有大量结缔组织增生
3.构成肉芽组织的主要细胞有:
A、平滑肌细胞
B、骨骼肌细胞
C、成纤维细胞
D、血管内皮细胞
E、巨噬细胞
4.淋巴细胞主要见于:
A、细菌性炎
B、病毒性炎
C、寄生虫性炎
D、慢性炎
E、急性炎
5.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主要是:
A、内生性生长
B、浸润性生长
C、膨胀性生长
D、弥散性生长
E、突起性生长
6. 慢性淋巴结炎的病理变化主要是:
A、淋巴结肿大质变硬
B、淋巴细胞和网状细胞增生
C、中性粒细胞浸润
D、窦卡他
E、小血管扩张充血
7.间质性肺炎常见于:
A、猪肺疫
B、猪喘气病
C、绵羊梅迪病
D、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E、马鼻疽
8.肝硬化的实质是:
A、肝细胞结节性再生
B、肝萎缩
C、结缔组织广泛增生
D、小胆管大量增生
E、形成假胆管
9.固膜性肠炎可见于:
A、猪瘟
B、猪丹毒
C、猪肺炎
D、猪副伤寒
E、猪痢疾
10. 急性型猪丹毒的剖检特征是:
A、肝脏小坏死灶
B、败血症
C、固膜性肠炎
D、纤维素性肺炎
E、皮肤疹块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本题共15分)
1. 可以成为栓子的物质有:
A、血栓
B、脂肪
C、坏死组织
D、空气
E、瘤细胞
2.液化性坏死常发生在:
A、脊髓
B、心肌
C、脑
D、肾
E、肠
3.特殊肉芽组织镜下可见:
A、上皮样细胞
B、神经细胞
C、肌细胞
D、多核巨细胞
E、成纤维细胞
4. 炎灶局部的表现是:
A、充血
B、疼痛
C、肿胀
D、温度升高
E、机能障碍
5. 恶性肿瘤的特征有:
A、常有完整包膜
B、常有转移
C、异型性小、分化好
D、可见病理核分裂像
E、术后容易复发
6.单纯性淋巴结炎的病变为:(BCD)
A、表面呈紫红色
B、切面湿润潮红
C、体积肿大
D、窦卡他
E、结缔组织大量增生
7. 气支管性肺炎的病理变化有:(ABCD)
A、沿细支气管分布的渗出性炎
B、病变波及肺小叶
C、病灶可相互融合
D、病变在心叶、尖叶和膈叶前下缘较明显
E、肺泡腔内形成透明膜
8. 猪瘟的剖检特征是:(BCDE)
A、卡他性性肠炎
B、固膜性肠炎
C、出血性淋巴结炎
D、坏死性脾炎
E、非化脓性脑髓炎
9.鼻疽结节的基本病变是:(ACD)
A、变质鼻疽性结节
B、化脓性鼻疽结节
C、渗出鼻疽性结节
D、增生性鼻疽结节
E、出血性鼻疽结节
10. 慢性猪丹毒的剖检特征是:(ABCDE)
A、皮肤疹块
B、心内膜炎
C、关节炎
D、丹毒性红斑
E、皮肤坏死
四、填空题(每空0.5分,本题共10分)
1.骨折愈合通常经过血肿形成期、坏死骨吸收期、骨痂形成期_、改建期四个时期
2.炎症的结局主要有完全痊愈、不完全痊愈、转为慢性迁延不愈
和扩散蔓延四种。

3.肉芽组织的主要功能是修复损伤、改造病理产物和抗感染。

4.具有吞噬能力的炎性细胞是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噬酸性粒细胞。

5.与肿瘤发生有关的内部因素有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和内分泌状态。

6.牛口蹄疫的特征性病变是口腔黏膜水泡和糜烂,蹄部皮肤水泡和糜烂,变质性心肌炎和骨骼肌炎。

五、判断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5分)
1.. 肺肉变是指肺泡内有大量纤维素渗出,使肺脏的质度变实如肌肉样。

()
2.病原微生物进入血液叫败血症。

( )
3.外周血白细胞核左移主要见于细菌引起的化脓性炎。

()
4.鸡淋巴细胞白血病时,在皮肤常可形成肿瘤结节。

( )
5.鸡新城疫能引起非化脓性脑脊髓炎。

()
六、简答题(每小题4分,本题共20分)
1.再生和机化
组织和器官损伤后,由邻近健康的细胞分裂增殖修复损伤的过程称为再生。

肉芽组织取代病理产物的过程称为机化
2 淤血和栓塞
由于静脉血液回流障碍,使局部组织和器官血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淤血。

在循环血液内出现了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的过程。

3炎症和败血症
机体对致炎因素及其引起损伤的防御性反应称为炎症。

在炎症局部表现为变质、血管反应和增生,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性反应。

病原微生物进入血液,在血液内长期存在并繁殖,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的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发生改变,机体抵抗力降低,病原毒力增强。

4癌和肉瘤
由上皮组织发展来的恶性肿瘤称为癌。

由间叶组织发展来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
虎斑心
在心脏发生脂肪变性、坏死或变质性炎时,暗红色的心肌上出现灰黄色的纹理,形似虎皮的斑纹,故呈虎斑心。

七、问答题(每小题10分,本题共30分)
1…试述肝脏脂肪变性的原因、机理及病理变化。

引起肝脏脂肪变性的原因有感染、中毒、缺氧、饥饿和缺乏必需的营养物质等。

这些病因可引起细胞中性脂肪合成过多、脂蛋白合成障碍、脂肪酸氧化障碍,细胞结构脂肪破坏等病理过程而导致脂肪变性。

肝脏脂肪变性时肿胀,色彩变黄,切面隆起,血管断面呈牵张性内陷。

镜检肝组织可见肝细胞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轮廓鲜明的圆形空泡即脂滴。

严重脂变细胞中脂滴增大将胞核挤向一侧。

冰冻切片、苏丹Ⅲ染色,胞浆内脂滴呈桔红色。

2述单纯性淋巴结炎的病理变化。

眼观淋巴结肿大,质度柔软,呈现粉红色或红色,切面隆起、多汁潮红。

镜检见淋巴组织充血,淋巴窦扩张其中充盈淋巴液和较多巨噬细胞,淋巴窦内的大量巨噬细胞主要来自网状细胞的增生和脱落,此现象称为淋巴结的窦卡他。

另外,可见淋巴细胞变性坏死,淋巴小结疏松,生发中心不明显,并见少量中性粒细胞渗出的变化。

3.试述牛结核病肺脏的病理变化。

牛结核肺脏病变表现为干酪性支气管肺炎与增生性结核结节两种形成。

干酪性支气管肺炎依侵及范围不同分细叶性干酪性支气管肺炎和小叶性融合性干酪性肺炎。

眼观见支气管及其周围的肺组织发生干酪样坏死,坏死灶波及数个肺小叶并扩大相互融合。

镜检见干酪性支气管肺炎的特征,即支气管性肺炎基础上继发干酪样坏死。

干酪性继发液化,溶解的坏死物排出,招致空洞形成。

增生性结核结节其中央是干酪样坏死与钙化,周围是由上皮样细胞与多核巨细胞组成的特殊肉芽组织,以及普通肉芽组织包裹。

家畜病理解剖学模拟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10分)
1.心力衰竭细胞见于
A 心肌间
B 肺泡腔
C 血液中
D 心包液
E 窦状隙
2.构成血栓头部的主要成份是
A、红细胞
B、血小板
C、中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纤维蛋白
3.脂褐素形成与以下哪个一个细胞器最密切:
A、线粒体
B、粗面内质网
C、溶酶体
D、高尔基复合体
E、滑面内质网
4.淀粉样变性常见于:
A、肺脏
B、肝脏
C、心肌
D、脑
E、胃肠
5.肉芽组织中缺少下列哪种细胞:
A、内皮细胞
B、神经细胞
C、炎性细胞
D、成纤维细胞
E、肌纤维母细胞
6.急性炎症早期和化脓性炎,外周血增多的白细胞主要是:
A、嗜酸性粒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单核细胞D、淋巴细胞E、浆细胞
7.下列肿瘤中,可发生传移的是:
A、脂肪瘤
B、腺瘤
C、黑色素瘤
D、纤维瘤
E、乳头状瘤
8.关于单纯性淋巴结炎,下列是哪项是错误的:
A、淋巴结充血
B、淋巴细胞坏死
C、急性淋巴结炎的早期表现
D、淋巴
细胞大量增生E、淋巴小结扩大
9.透明膜见于下列哪种肺脏疾病:
A、肺泡性肺气肿B肺萎陷C支气管性肺炎D纤维素性肺炎E间质性肺炎
10.鸡肝脏出现小坏死灶的疾病是:
A、鸡马立克氏病
B、鸡淋巴细胞白血病
C、鸡新城疫
D、鸡巴氏杆菌病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10分)
1.在肺动脉及其分支形成栓塞,其栓子来自于
A、左心
B、右心
C、大循环动脉
D、大循环静脉
E、门脉系统
2.可发生湿性坏疽的器官主要是:
A、肝
B、肠
C、肾
D、脾
E、子宫
3.下列哪些变化是机化造成的:
A、胸膜粘连
B、肺肝变
C、虎斑心
D、槟榔肝
E、肺肉变
4.增生性炎,增生的炎性细胞主要是:
A、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E、巨噬细胞
5.有关鳞状细胞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仅见于原有鳞状上皮覆盖的部位
B、常呈菜花样或溃疡状外观
C、可见癌珠
D、有明显包膜
E、常发生转移
6. 关于纤维素性肺炎的病变分期,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充血水肿期
B、肝变期
C、肉变期
D、消散期
E、坏死期
7.根据肠组织损伤的程度纤维素性肠炎可分为:
A、弥漫性纤维性肠炎
B、浮膜性肠炎
C、局灶性纤维性肠炎
D、固膜性肠炎
E、坏疽性肠炎
8.牛副结核性肠炎时,肠壁增生的细胞主要有:
A、成纤维细胞
B、上皮样细胞
C、淋巴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
9.鸡结核病病变常发生在:
A、肺脏
B、心肌
C、肝脏
D、脾脏
E、脑
10. 鸡马立克氏病时,外周神经的主要变化是:
A、多形态淋巴细胞增生和浸润
B、原淋巴细胞增生和浸润
C、嗜酸性粒细胞增生和浸润
D、中性粒细胞增生和浸润
E、神经纤维变性和脱髓鞘现象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本题共15分)
1.可以成为栓子的物质有:
A、血栓
B、脂肪
C、坏死组织
D、空气
E、瘤细胞
2.下列不可逆的细胞损伤变化是:(ABE)
A、核浓缩
B、核碎裂
C、空泡变性
D、脂肪变性
E、核溶解
3. 机化引起的不良后果有:
A、浆膜粘连
B、肺肉变
C、关节愈着
D、形成包囊
E、心瓣膜变形
4.炎灶中纤维素渗出的有利作用是:
A、引起血液凝固
B、阻止细菌扩散
C、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D 、有利于组织增生E、引起肉芽组织增生使组织发生粘连
5. 肿瘤细胞核的异型性表现为:
A、核增大
B、核浓缩或核破碎
C、核染色深
D、核仁明显
E、核分裂像增多及出现病理分裂像
6.急性炎性脾肿多见于:
A、猪瘟
B、炭疽
C、急性猪丹毒
D、急性猪副伤寒
E、猪肺疫
7. 间质性肺炎时,镜下病变为:
A、间质增宽
B、支气管和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
C、肺泡内透明膜形成
D、肺泡上皮细胞增生
E、中粒细胞浸润
8. 肝硬化时常形成假小叶,其特征是:
A、无中央静脉或中央静脉偏于一侧
B、有几条中央静脉
C、狄氏腔扩张显现
D、肝索排列紊乱
E、肝小叶的大小及形态不规则
9. 慢性肾小球肾炎镜下变化是:
A、肾小球形成新月体或环状体
B、肾小球充血
C、肾小球纤维化
D、肾单位代偿性肥大
E、间质结缔组织增生
10. 仔猪副伤寒的剖检变化有:
A、肝脏有小坏死灶
B、固膜性肠炎
C、脾肿大D纤维素性肺炎E、心内膜炎
四、填空题(每空0.5分,本题共10分)
1.慢性肝淤血时,镜下见中央静脉和窦状隙扩张,肝细胞萎缩和脂肪变性,眼观呈槟榔肝。

2.坏死的类型主要有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坏疽和_凋亡_四种。

3.具有吞噬能力的炎性细胞是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4.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一般是浸润性生长和弥散性生长。

5.根据病变特征,肺炎可分为支气管肺炎、纤维素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三类型。

6.鸡白痢的病原是沙门氏菌,在成年鸡的病变特征是卵巢炎。

7.鸡新城疫消化道的盲肠扁桃体病变出现最早,肠道的病变常呈固膜性炎,而在腺胃粘膜常见出血。

五、判断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5分)
1.固膜性炎是指发生在粘膜的纤维素性炎。

(√)
2.肿瘤细胞在致瘤因素停止作用后即停止生长。

()
3.通过肉芽组织增生创伤得到愈合,称为完全再生。

( )
4.急性肾小球性肾炎时,肾小球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和巨噬细胞增生变化。

5.结核结节中心的坏死灶是干酪样坏死。

(√)
五、简答题(每小题4分,本题共20分)
1.血栓形成与梗死
在活体的心血内血液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由于缺血引起的组织或器官的坏死叫梗死。

即梗死是坏死的一种
2.变性与坏疽
变性是指细胞和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一类形态学变化,其表现为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过多。

发生变性的细胞和组织的功能降低。

坏疽是指组织坏死后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和不同程度的腐败所引起的一种变化
3.异型性和肿瘤癌胚抗原
异型性是指肿瘤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与来源的正常组织的不同程度的差异。

异型性是肿瘤异常分化在形态上的表现。

肿瘤胚胎抗原是肿瘤细胞在蛋白质的合成代谢过程中,可以合成肿瘤蛋白,这些肿瘤蛋白与胚胎蛋白有共同的抗原性,称为肿瘤胚胎抗原
4.机化和化生
机化是指坏死组织,炎性渗出物,血凝块等病理性产物被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
化生是指已分化成熟的组织在环境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在形态和功能上转变为另一种组织的
的过程。

5.珍珠病
在增生性网膜结核时,网膜上形成的增生性结核结节随腹腔内脏器官的运动,形成球形,表面光滑形似珍珠的形象,称此为珍珠病。

六、问答题(每小题10分,本题共30分)
1. 试述细胞肿胀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

引起细胞肿胀的病因有感染、中毒和缺氧。

病因可引起线粒体的生物氧化发生障碍,ATP 产生减少,钠泵功能障碍,导致细胞内钠离子的增多,水份在细胞内蓄积而引起细胞肿胀。

细胞肿胀多发生于肝脏、肾脏、心肌等组织器官,见变性器官体积肿大,色变淡,质变脆。

镜检,变性的细胞体积肿大,变性初期胞浆内出现细微颗粒,H.E染色呈红染颗粒,严重时细胞高度肿胀,胞浆呈透明状,呈气球样变
2. 试述纤维素性肺炎的病理变化。

纤维素性肺炎常波及几个大叶或全部大叶,其病变具有较明显的发展时期,依次是充血水肿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四个时期。

充血水肿期时,肺脏色彩变红,质度较实、切面有较多液体流出,在水中半沉浮,镜检见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肺泡内有多量红细胞渗出及少量炎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红色肝变期时,肺质变实如肝,色彩仍呈红色,切面有小颗粒状突起,在水中完全下沉。

镜检见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肺泡腔内有多量红细胞和纤维素渗出,以及少量中性粒细胞和上皮细胞;灰色肝变期时,眼观变化除色彩呈灰白色外,其它同红色肝变期。

镜检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消失,肺泡腔内渗出的红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渗出增多。

在消散期,肺组织较柔软,呈灰白色,切面可挤出浓样物质。

镜检,在肺泡内渗出的中性粒细胞崩解,纤维素被分解为颗粒状
3.试述单纯性猪瘟的病理变化。

单纯型猪瘟的病变特征是出血和败血症。

出血可发生于皮肤、粘膜和浆膜等部位,在皮肤见出血点或出血斑,肾盂粘膜、膀胱粘膜、消化道粘膜见出血点或出血斑,心外膜、肠浆膜可见出血点或出血斑。

败血症变化表现为:急性出血性淋巴结炎,外观紫红色,切面暗红色或红黄相间的大理石样;急性坏死性脾炎,脾不肿大,边缘见暗红色出血性梗死灶;消化道扁桃体呈固膜性炎,有时伴有出血,肠壁淋巴滤泡肿胀或呈固膜性炎;泌尿系统的肾脏呈出血性肾小球肾炎,肾表面和切面见出血点;中枢神经出现非化脓性脑脊髓炎。

《动物病理学》模拟试题(三)
1、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贯穿于疾病发展的始终。

(√)
2、结核病导致的干酪样坏死属于液化性坏死的一种类型。

( )
3、凡是使动脉血流中断、血管阻塞的因素都可造成梗死。

(√)
4、增生是细胞体积增大,而肥大是细胞数量增多。

( )
5、发生炎性水肿时,有大量的白细胞渗出。

(√)
6、良性肿瘤组织学特点,分化良好,无明显的异型性,可见核分裂相。

()
7、体温升高就是发热。

()
8、肺气肿是指肺组织含量异常减少而致体积过度膨大。

()
9、休克是生命重要器官循环灌流量危急性锐减,使机体发生严重的机能代谢障碍和细胞损害的病理过程。

(√)
10、急性肾小球性肾炎通常以增生为主。

眼观肾体积肿大,被膜紧张,易剥离。

表面与切面
光滑潮红,俗称“大红肾”。

(√)
二、名词解释(20分)
1、化生:化生是指已经分化成熟的组织在环境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在形态和机能上完全转变为另一种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

2、支气管性肺炎:由细支气管炎波及临近的肺组织的炎症。

3、槟榔肝:由于淤血的肝组织伴发脂肪变性,故在肝切面形成暗红色淤血与土黄色脂变肝细胞区相间,眼观似槟榔状花纹,故称为“槟榔肝”。

4、栓塞:血液内正常状态下不存在的物质,随着血流运行堵塞血管的过程称为栓塞。

5、败血症: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在局部组织和血液中持续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造成广泛的组织损害,使机体处于严重中毒状态和全身性病理过程。

6、绒毛心:纤维素性心包炎时,心脏表面覆盖有易于剥落的黄白色薄层纤维素。

病程稍长的病例,这种纤维素因心跳动而摩擦牵引、形成绒毛状,称为绒毛心。

7、出血性浸润:渗出性出血时,渗出的红细胞进入微小血管周围组织间隙的病变,称为出血性浸润。

8、循环性缺氧:主要由于血液循环障碍,动脉血流入组织不足,或静脉血回流受阻。

9、休克:休克是生命重要器官循环灌流量危急性锐减,使机体发生严重的机能代谢障碍和细胞损害的病理过程,临床上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可视黏膜粘膜苍白,耳、鼻、四肢末端厥冷,以及尿量减少等症状。

10、卫星现象: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包围神经细胞周围。

三、填空(20分)
1.萎缩的基本病变是正常发育的组织器官_细胞的体积缩小和(或)数量减少。

2、渗出性炎症可分为_浆液性炎_、_卡他性炎_、_化脓性炎_、_纤维素性炎和出血性炎。

3、良性肿瘤命名原则是:发生肿瘤部位,加上_组织来源_加上_瘤_。

或者发生部位_加上_生长形态,加上瘤_。

4、恶性肿瘤命名原则是_发生肿瘤的部位_加上_组织来源_,加上_癌_或_肉瘤_。

有的沿有_习惯名称或人名_。

难以确定组织来源的或结构成分得杂的,则冠以“_恶性_”二字。

5、化生的方式有:①__直接化生_、②__间接化生_。

四、问答题(40分)
1、阐述血栓形成的条件、过程及血栓的种类。

答:血栓形成的条件:①心血管内膜受损②血流状态的改变③血液性改变
血栓形成的过程:包括血液中血小板的分离析出和血液凝固两个方面,它是在血管内血液不断流动的情况下,逐渐形成的。

血栓的种类: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和微血栓。

2、试述炎症时的渗出液有何意义?
答:液体渗出的意义:
①大量液体渗出能稀释毒素,减少对局部组织的刺激。

②带来抗体、补体、药物,有利于杀灭病原微生物制病原微③限生物蔓延、扩散、有利于白细胞发挥吞噬功能。

④交织成网状的纤维蛋白是炎症后期修复的支架。

⑤渗出液过多引起不良后果或压迫周围组织或器官
3、试述大叶性肺炎的发展阶段及病变特点
答:大叶性肺炎的发展阶段分为4个阶段:
①. 充血水肿期特征是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与浆液性水肿。

②. 红色肚变期由充血水肿期发展而来,特征是肺泡壁毛细血管仍显著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含有大量纤维素、白细胞和红细胞。

③.灰色肝变期特征是肺泡壁充血减弱或消退,肺泡腔中有大量嗜中性粒细胞。

④. 消散期特征是嗜中性料粒细胞坏死崩解、纤维素溶解和肺泡上皮再生。

4、举例说明浮膜性炎和固膜性炎有何异同?
答:浮膜性炎发生在黏膜或浆膜上,它的特征是渗出纤维凝固并形成一层淡黄色、有弹性的膜状物和白细胞、坏死上皮被覆在炎症灶表面,这种膜易于剥离,剥离后,被覆上皮一般仍保留,组织损伤较轻。

见于猪纤维素心外膜炎。

固膜性炎又称纤维素性坏死性炎,它的特征是渗出的与深层坏死组织牢地结合在一起,不易剥离,强行剥离后黏膜组织形成溃疡。

见于猪瘟。

《动物病理学》模拟试题(四)
一、判断题(请在正确的括号内划√,不正确的划×)(20分)
1、蜡样坏死是特指心肌的坏死。

( )
2、动脉性充血是指组织或器官因静脉回流受阻,血液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淤积,使局部组织血量增多。

()
3、营养不良性钙化是指钙盐沉着在变性、坏死组织或病理性产物中的过程。


4、脓细胞是从血液中渗出的中性粒细胞。

()
5、肿瘤的实质就是肿瘤细胞,它决定肿瘤的性质。


6、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机体内固定酸生成过多或NaHCO3原发性减少,致血液pH值趋向低于正常。

(√)
8、浮膜性纤维素性肠炎时,肠粘膜表面形成凝固性假膜,例如猪瘟。

( )
7、心脏在缺氧时出现的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和输出量增加提高全身供氧量,对急性缺氧有一定代偿意义。

(√)
9、疣性心内膜炎时,其疣状物是由纤维素、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构成。

(√)
10、慢性出血性贫血时间久了,可引起缺铁性贫血,血液中有核RBC和小RBC增多。

(√)
二、名词解释(20分)
1、肿瘤:由于致瘤因子的作用,局部组织细胞过度增生和异常分化而形成的新生物,称为肿瘤
2、白斑肾:由于感染或中毒引起的以淋巴样细胞浸润和结缔组织增生为特征的非化脓性间质肾炎,在肾脏表面可见灰白色、油脂状的斑点或斑块,称为白斑肾。

3、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有形成分析出并粘集形成固体物质的病理过程,叫血栓形成。

4、脑软化:脑组织的液化性坏死,称为脑软化。

5、黄疸: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胆红素在血液中积存过多,把机体的浆膜、粘膜、骨膜、脂肪等等染成黄色,称为黄疸。

6、变性:机体由于物质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一大类可恢复的组织损伤,呈现细胞和间质发生各种形态结构改变或者出现异物的病变,统称为变性。

7、炎性细胞浸润
答:炎性细胞渗出后,分散或聚集于炎灶组织中的状态,称为炎性细胞浸润。

8、溃疡
答:皮肤或粘膜化脓坏死脱落后,造成较深的缺损病灶,称为溃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