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护理干预对苯丙酮尿症患儿的智力发育情况影响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食护理干预对苯丙酮尿症患儿的智力发育情况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8T13:14:45.63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5月10期作者:张学艳
[导读]
张学艳
(毕节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分中心;贵州毕节551700)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所选择的对象均为患有苯丙酮尿症疾病的患儿,对其进行饮食护理干预,探讨其对患儿智力发育所产生的影响。
方法:苯丙酮尿症患儿是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研究开始时间为2020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1月,共有6例苯丙酮尿症患儿参与研究,命名为实验组,将同年龄段正常小儿命名为对照组,也是6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追加饮食护理干预,比较各项指标。
结果:在进行饮食护理干预后,对于干预组来说,智商水平改善情况较为理想,与此前相比较均有所提升,但是与对照组相比,却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
干预组PHE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DQ/IQ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患有苯丙酮尿症的患儿来说,对其应用饮食护理干预,可使得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促进苯丙酮尿症患儿的智力发育,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因此,建议在苯丙酮尿症患儿群体中予以大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饮食护理干预;苯丙酮尿症患儿;智力发育
前言:苯丙酮尿症,英文简称为“PKU”,属于遗传性氨基酸代谢性疾病。
对于患有苯丙酮尿症疾病的新生儿来说,其与普通新生儿没有差异,各项情况正常。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通常是在半年内就会表现出与同龄儿童的不同之处,如智商降低、焦虑、呕吐、“鼠味”、癫痫等。
特别是苯丙酮尿症患儿血液内的PA含量会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当抵达峰值时则会对患儿的脑部造成损伤。
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控制PHE含量可提高其智力水平。
故此,本院对苯丙酮尿症患儿实施饮食护理干预,探讨其对患儿治理发育情况产生的影响,取得良好效果,具体内容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苯丙酮尿症患儿是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研究开始时间为2020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1月,共有6例苯丙酮尿症患儿参与研究,命名为实验组,将同年龄段正常小儿命名为对照组,也是6例。
从年龄上来看,实验组中男性4例,女性患儿2例。
从年龄上来看,最小年龄为1岁,与最大年龄相比相差2.5岁,平均年龄(2.04±0.21)岁。
将所有幼儿的基线资料纳入统计学系统后,所得P值大于0.05,不具备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以《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为依据,结合患有苯丙酮尿症疾病的患儿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相应的饮食干预方案,以降低PHE为主要目的,应以满足苯丙酮尿症患儿身体功能代谢及正常生长发育为最低标准。
在辅食方面,以不含苯丙氨酸食物为主,可提供其他类型的辅食,如蔬菜类、水果类,补充体内所需的维生素,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
在苯丙酮尿症患儿进入幼儿期后,总蛋白摄入量要按照80%和20%的比例划分,前者以低PHE奶粉、专用蛋白粉为主,后者以鱼、蛋等优质蛋白为主。
要密切监测苯丙酮尿症患儿以内的PHE含量,定期监测,根据患儿所处年龄段及身体发育情况,对PHE在患儿体内的含量进行有效控制。
1.3 效果判定指标
本次研究以智商水平、PHE、DQ/IQ为效果判定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处理软件为SPSS22.00,护士将患儿的一般资料、智商水平、PHE、DQ/IQ等各项数据指标录入其中,借助软件对其进行处理分析,在检验计量资料方面,所运用的表示结果是t值,在计数资料方面,所运用的检验数值则是卡方X2,根据所得出的P值判断是否具备统计学意义。
如果,P值<0.05,则视为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苯丙酮尿症患儿智商水平比较
具体数据详见表1,在智商水平方面,主要包括五个指标,分别是知识、词汇图片、算术、视觉分析、理解,在没有进行护理干预之前,干预组苯丙酮尿症患儿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水平均处于相近状态,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
在进行饮食护理干预后,对于干预组患
有苯丙酮尿症疾病的患儿来说,其在这五个方面的改善情况较为理想,各项水平与此前相比较均有所提升,但是与对照组相比,却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苯丙酮尿症属于遗传性疾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疾病,加强对患有该疾病患儿的早期饮食护理干预可获得较为理想的预后效果,可促进其智力发育。
对此,在对患儿进行饮食护理干预时,以降低PHE为主要目的,应以满足苯丙酮尿症患儿身体功能代谢及正常生长发育为最低标准。
在辅食方面,以低蛋白食物为主,可提供其他类型的辅食,如蔬菜类、水果类、淀粉类,这类主食居多。
在苯丙酮尿症患儿进入幼儿期后,总蛋白摄入量要按照80%和20%的比例划分,前者以低PHE奶粉、专用蛋白粉为主,后者以鱼、蛋等优质蛋白为主。
在本次研究中,在智商水平方面,主要包括五个指标,分别是知识、词汇图片、算术、视觉分析、理解,在没有进行护理干预之前,干预组苯丙酮尿症患儿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水平均处于相近状态,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
在进行饮食护理干预后,对于干预组患有苯丙酮尿症疾病的患儿来说,其在这五个方面的改善情况较为理想,各项水平与此前相比较均有所提升,但是与对照组相比,却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
对于干预组患有苯丙酮尿症疾病的患儿来说,与尚未进行饮食护理干预之前相比,无论是在PHE指标,还是在DQ/IQ指标上,均处于相对较为良好的状态,前者与饮食护理干预之前相比明显降低,后者与饮食护理干预之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患有苯丙酮尿症的患儿来说,对其应用饮食护理干预,可使得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促进苯丙酮尿症患儿的智力发育,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因此,建议在苯丙酮尿症患儿群体中予以大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韩宗兰,王兰英,王海楠,陈娜,于静.苯丙酮尿症76例病儿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J].安徽医药,2021,25(04):714-717.
[2]左雪梅,金玉奇,陈海荣,金艳文,杨丽.饮食控制联合肠内营养粉剂对苯丙酮尿症患儿的治疗效果[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0,45(06):737-741.
[3]左雪梅,金玉奇,邱海南.苯丙酮尿症青少年患者糖代谢状态及其与饮食的相关性[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08):15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