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名校冲刺大一轮(课件+练案+考案)全国通用 (1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案[1]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
(限时5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8年10月23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9338元,而2018年2月7日其数据显示,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为6.2882元。

10月与2月相比,不考虑其他因素,人民币兑美元的这一走势(B)
①可能导致国内市场资本外流②将加大我国对外商品出口压力③会进一步加大美国对华贸易逆差④会使我国的外汇储备遭受重大损失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由材料可知,10月与2月相比,1美元兑换的人民币数量增加,这表明美元升值,美元汇率上升,人民币贬值,人民币汇率下降。

人民币兑美元的这一走势可能导致国内市场资本外流,中国对美国出口量增加,进口量减少,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①③正确;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有利于我国出口,②错误,排除;美元升值,我国储备的美元资产也随之升值,④错误。

故选B。

2.5G手机预计将于2019年上市。

对此,网友纷纷表示:希望先进技术产品也能“好用不贵”。

对网友心声的理解,正确的是(C)
A.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价格的高低
B.先进技术产品无法做到物美价廉
C.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D.科技含量的高低决定价值量的大小
[解析]“好用”强调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贵”涉及商品的价格,从商品的价值角度考虑,因此,消费者购买商品会考虑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说明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故C正确;A错误,价值决定价格,而非使用价值;B错误,先进技术产品可以做到物美价廉;D错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的大小。

故选C。

3.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沿线国家客户在报关、退税等环节选择人民币结算。

这表明(D)
①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提升②国际贸易结算将不再以美元为主③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④中国的经济影响力不断提升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越来越多的沿线国家客户在报关、退税等环节选择人民币结算,说明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的经济影响力不断提升,表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故③④符合题意;①与题意不符;②错误,与事实不符。

故选D。

4.2019年元旦前,小王从网上成功预订了一张1月1日去北京的高铁票,在获得购票资格后,小王通过关联的银行卡支付了购票款。

这种结算方式(D)
A.增加了运输部门利润B.提高了消费者的地位
C.降低了该商品的价值D.能减少现金使用、方便消费
[解析]小王通过关联的银行卡支付了购票款,这种结算方式属于通过银行转账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能减少现金使用、方便消费,故D符合题意;转账结算并没有增加运输部门利润,也未提高消费者的地位和降低商品的价值,故A、B、C均错误。

故选D。

5.大众希望的技术进步,既要方便也要实惠。

顺应这种要求,我国已开始布局5G技术研发。

相比4G每秒100MB的峰值速度,5G理论值将达到每秒10GB。

这表明(A)
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②消费意愿是物质生产的前提和基础③消费可以引导生产的调整和升级④科技含量高低决定了商品价值大小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既要方便也要实惠”这体现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①正确;生产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消费意愿不是生产的前提和基础,②错误;顺应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我国开始布局5G技术研发,这说明消费可以引导生产的调整和升级,③正确;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④错误。

故选A。

6.近年来,受进口大豆价格冲击,我国大豆生产严重下滑。

2018年,为应对中美贸易争端,我国宣布在东北及内蒙古大豆主产区对大豆生产者提高补贴,扩大大豆种植面积。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有(B)
①价格变动会影响生产规模②国内外大豆互为替代品,此举必令美国大豆滞销③分配对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
④价格变动会引导生产要素在不同生产部门的配置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受进口大豆价格冲击,我国大豆生产严重下滑,这说明价格变动会影响生产规模,故①符合题意;受进口大豆价格冲击,我国大豆生产严重下滑,为应对中美贸易争端,扩大大豆种植面积,这表明价格变动会引导生产要素在不同生产部门的配置,故④正确;②说法太绝对;③错误,生产决定分配。

故选B。

7.电影《我不是药神》讲述患病群体用药难题,引发舆论对‘救命药’买不起、拖不起、买不到的热议。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此作出批示,要求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为此药企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有(C)
①减少流通环节和减免税收,降低生产成本②面向市场,调整药品结构,增加有效供给③根据患者的需要和药物的质量,降低药品价格④确定药品价格要把担当精神和遵循规律结合起来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国务院总理要求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为此药企要把担当精神和遵循规律结合起来,面向市场,调整药品结构,增加有效供给,②④符合题意;减免税收是政府的行为,不是企业行为,①错误;药品价格由市场形成,企业不能根据患者的需要随意降价,③错误。

故选C。

8.下图反映了商品供求变化与价格变化的关系,其中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E 为均衡点。

下列能导致均衡点发生如图所示变化的是(A)
A.国际原油产量超预期增长,经济下滑影响石油需求(该商品为石油)
B.高铁新开通里程增加,选择民航出行的乘客减少(该商品为机票)
C.新能源汽车投资规模增加,国家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该商品为新能源汽车)
D.环保不达标的造纸厂被关停,造纸原料收购价出现波动(该商品为造纸原料)
[解析]根据图示,供给曲线向右平移,说明供给数量增加;需求曲线向左平移,说明需求量减少;均衡点由E向E1移动,说明均衡价格下降。

国际原油产量超预期增长,则石油
供给量会增加,而经济下滑,则石油的需求量会减少,均衡价格下降,故A正确。

高铁新开通里程增加,选择民航出行的乘客减少,体现的是替代商品之间的竞争,没有体现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故排除B。

C错误,新能源汽车投资规模增加,说明新能源汽车的供给增加,而国家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则需求会随着免征购置税而增加,故与图示曲线变动不符。

D 错误,环保不达标的造纸厂被关停,则造纸原料的供给会下降,与图示曲线变动不符。

故选A。

9.近年来,“鸡毛换糖”这一生意模式在一些农村小乡镇又开始火起来,即垃圾兑换超市。

垃圾兑换超市就是用你的“垃圾”兑换一些生活用品。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
①兑换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②商家抓住了消费者的求异心理③这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④商品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是商品交换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鸡毛换糖”之所以可以实现,是因为兑换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①正确;此种交换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商品的使用效率,达到物尽其用,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③正确;“鸡毛换糖”的生意模式推行,是商家抓住了消费者求实心理,并非求异心理,故②错误;商品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是商品交换的说法是错误的,排除④。

故选A。

10.时下,人们对餐桌上的蔬菜安全问题越来越关心。

有些有机蔬菜的价格是普通蔬菜的3~5倍,甚至十几倍。

尽管有机菜价格高一些,但吃得健康比什么都划算。

对此我们的正确认识是(B)
①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②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符合价值规律③不符合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④贯彻了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则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材料中的“有机菜价格高一些,但吃得健康比什么都划算”,说明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也符合绿色消费的原则,①④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有机菜价格高一些,但如果没有超出人们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就不能说不符合勤俭节约的原则,③说法错误。

故选B。

11.下表是2018年上半年我国部分省市居民收支情况比较,从中可以发现(B)
④我国居民收入消费上升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从2018年上半年我国部分省市居民收支情况比较中可以发现,收入是消费基础和前提,收入水平高,消费水平就高,且我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收入差距较大,消费支出差距也较大,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也反映不出我国居民收入消费上升的情况,②④与题意不符。

故选B。

12.近年,以80后为主的消费者在国际范围内掀起了“轻奢消费”浪潮。

轻奢消费,正诠释着国内年轻消费者追求奢侈的态度——不再盲目跟风大牌,或是为了买一件奢侈品而“省吃俭用”好几个月。

这说明(C)
A.轻奢消费促进生产发展和转型升级
B.轻奢消费符合勤俭节约的美德,但会助长攀比消费
C.轻奢消费是一种适度消费,表明现下年轻人消费趋向理性
D.生产决定消费,轻奢消费反映了轻奢一族对品牌的强烈向往
[解析]材料说明轻奢消费是一种适度消费,表明现下年轻人消费趋向理性,C适合题意;A、D材料没有体现;B的认识是错误的。

故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
二、非选择题(52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新能源汽车以其碳排放低、使用成本低、行驶安静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但是受续航里程短、购置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消费者对购置使用新能源汽车存在许多顾虑。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市场有所扩大,但与传统汽车相比,其市场占有率依然很低。

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府制定融资、补贴、免税等优惠政策,引导汽车厂商加大研发投入和生产。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对消费的影响。

[答案]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6分)②为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创造动力。

(6分)③提高新能源汽车的质量,从而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

(6分)④引导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促进汽车消费结构的转变。

(6分)
[解析]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

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求学生紧扣设问指向:新能源汽车生产对消费的影响。

据此可知思考方向为:生产决定消费的四个方面、对消费观念的影响等知识。

把对应的知识具体应用到新能源汽车生产对消费的影响方面即可形成完整答案。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8分)
材料一物流业的降本增效,撬动了经济发展新引擎。

传统物流与互联网的结合,实现了物流业信息与资源的共享,实现了与实体经济的信息有效对接,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减少了实体经济物流成本,提高了资源配置和产品配送的时效。

提高供给效率,缩短了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

物流业的发展带动了物流基础产业、物流装备产业、物流系统产业等产业的发展。

材料二物流产业信息化程度与自动化程度低,导致物流行业的信息流通差,极大程度地提高了空驶率,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极高的空驶率以及税费负担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行业收入水平低,物流质量与物流效率难以提高;物流业集中度低,呈现以降低服务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的特点,行业整体缺乏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物流行业因市场与从业人员的分散,无法形成有效的监管体系,导致物流市场价格混乱,竞争激烈且无序。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物流业降本增效对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

(16分)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就如何促进物流业发展提出你的建议。

(12分)
[答案](1)①物流业通过降本增效,实现与互联网的结合,提高了物流的效率,促进实体经济的商品流通,促进实体经济实现其价值和利润。

(4分)②物流业降本增效,提高了实体经济的劳动生产效率,有利于其形成价格优势,在市场竞争中胜出,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4分)③物流业降本增效,提高了物流速度,倒逼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供给效率,提升供给质量和水平,提供优质服务,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缩短了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

(4分)④物流行业降本增效,带动了物流基础产业、物流装备产业、物流系统产业等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分)
(2)①融入“互联网+”,提升物流行业信息流通,促进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

(4分)②政府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减轻物流企业的税费成本。

(4分)③物流业企业应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树立良好的品牌和形象。

(4分)
[解析]第(1)问属于意义类问题。

结合材料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然后调动课本知识,
物流业降本增效增加了物流供给,为实体经济提供物流服务,降低实体经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2)问属于措施类问题。

材料明确指出了物流业存在的问题,包括自动化程度低造成的物流信息流通差,空驶率高;物流税费负担重,收入低;物流业集中度低,产品和服务差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然后找出解决这些问题即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建议(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