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苏科版)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光现象(共42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行为期一年的“观杆测影”活动.2021年3月14日正午时刻圭杆的杆影如图
所示,并测得杆影OA的长为55.7cm.
(1) 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
(2) 图中杆影从O到A指向
传播.
方.
(3) 预测2021年6月20日正午时刻,该圭杆的杆影长度将比55.7cm
(典例3图)
(大/小).
解析:(1) 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 因为正午时刻太阳
1
1
1.7m,由几何知识可得EO= A'C'= ×1.7m=0.85m,EO为平面镜的最小长度,即为0.85m,由
2
2
1
2
1
2
几何知识可得FE= BC= ×10cm=5cm=0.05m,所以穿衣镜安装的最低
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OD=DF-FE-EO=1.7m-0.05m-0.85m=0.8m.
答案:0.85 0.8
射其中的红光,红纸呈红色.
答案:黑 红
1. 红色三角梅在阳光下十分鲜艳,它反射了太阳光中的
该三角梅看起来是
黑
红
光;若只有蓝光照射,
色的.
[解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红色物体反射红光,吸收其他
色光.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红色三角梅在阳光下呈现红色,说明该三角
梅反射了太阳光中的红光,吸收了其他色光.当只有蓝光照射它时,蓝光被吸收,没
点及光的反射定律,AM=BM,AO=BO,CQ=DQ,CN=DN,BD=AC;由图可知,四边形BDCA为矩形,
过点F作ED的平行线,与平面镜所在直线交于点P,与BD的延长线交于点G,则四边形
EFGD 、 EFPQ 是 平 行 四 边 形 , 则 EF=QP=DG=d;OP 是 △BFG 的 中 位 线 , 故
(2) 若在棋子A的像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
不能 (能/不能)呈现出像.
(3) 若将玻璃板绕底边向棋子B一侧翻转90°,则在此过程中,棋子A的像的大小变化
情况是
不变 ,棋子A顶端与其像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是
先变大后变小
.
[解析](1) 组装器材时,要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相互垂直,才便于通过在桌面上移动
时,A所成的像A'、A″、A‴,因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最长,b>a,b>c,所以AA″>AA',
AA″>AA‴,棋子A顶端与其像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是先变大后变小.
考点六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典例9
(2022·泰州)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 表面粗糙的纸板应
立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镜
OP=
BG=
��
(BD+DG), 又 因 为 OP=OQ+QP,AC=BD=L, 所 以 OQ=OP-QP=
−
PQ= (L+d)-d= ,故选D.
(BD+DG)-
考点四 光的反射
典例6
(2022·百色)如图甲所示,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S发出一束光线经水面反射后
在光屏上有一个光斑A,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0°,S'是光源经水面反射所成的像.
模型是根据杆影的方位来计时的.
考点三 平面镜成像
典例4
坐公交车时,某人看到同方向行驶的轿车玻璃窗上出现连续横移的字,并拍摄了
其中两个字,如图所示.这两个字的位置及从车头向车尾看字的顺序分别是
(
)
A. 在轿车上;中兴
B. 在轿车上;兴中
C. 在公交车上;中兴
D. 在公交车上;兴中
(典例4图)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横移的字出现在轿车的玻璃上,这是公交车上的字在轿车玻璃上所
S1移到点S2,则说明该液面是下降的;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知识可知OB= S1S2=4cm,由于
入射光线与液面的夹角始终为45°,则反射角=入射角=45°,所以∠OO'B=90°,过O'
作AB的垂线,可知△O'CO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由几何知识可得O'C=OC= ×OB= ×4cm
=2cm,即液面下降的高度为2cm.
不变,故B错误;当水面升高时,由于入射角不变,所以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
故光屏上的光斑A向左移动到A'位置,如图乙所示,故C错误;当水面升高时,光源S到水面
的距离变小了,所以像到水面的距离也变小了,故D正确.
答案:D
6. 有一种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打到光电屏(将光信
(2) 该像是由蜡烛A射到玻璃板上的光被玻璃板表面反射形成的.(3) 在玻璃板后移动
未点燃的蜡烛B,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完全重合,表明像与物大小相等.这是等效替
代法的应用.(4) 为了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特点,实验时应多次改变蜡烛A到玻璃
板的距离,并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5) 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不能在光屏
(点燃/未点燃)的蜡烛B,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完全重
.
(4) 为了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特点,实验时应多次改变
,
并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5) 在蜡烛B所在的位置改放一竖直光屏,不能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
面镜所成的像是
.
解析:(1) 需要补充的测量器材是刻度尺,用来测量物体到玻璃板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射角的大小为40°
B. 当水面升高时,反射角将变大
C. 当水面升高时,光斑A将向右移动
D. 当水面升高时,S'到水面的距离变小
(
)
解析: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0°,反射角为90°-40°=50°,故A错误;因为入射光线
方向不变,当水面升高时,两次的水面是平行的,两次的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故反射角
典例5
身高为1.7m的小侨同学准备在家中安装一面穿衣镜,他眼睛到头顶的距离为
10cm,站在穿衣镜前若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则这面穿衣镜上下两端的最小长度为
该穿衣镜安装的最低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
m,
m.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A、B、C分别表示小侨的脚、眼睛和
头顶的位置,EO为平面镜位置,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确定A'B'C'为ABC的像,AC=A'C'=
在南方,所以杆影从O到A指向北方.(3) 2021年3月14日,太阳直射点接近赤道,2021年6
月20日,太阳直射点接近北回归线,所以对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宁波地区,2021年6月20日
正午时刻太阳的高度角更大,同一圭杆的杆影更短.
答案:(1) 直线
(2) 北
(3) 小
3. (2022·宁波)如图所示为一个放置于宁波某地水平地面上的简易计时模型,圭杆垂
5. 如图所示,一根长度为L的直薄木条上有两个观察小孔.两小孔之间的距离为d,d恰好
是一个人两眼间的距离,当木条水平放置时,此人想通过两观察孔看见此木条在平面
镜里完整的像,那么选用的平面镜宽度至少是
A.
L
2
B.
d
2
C.
( D )
L+d
2
D.
L−d
2
[解析]用左眼看右边的,用右眼看左边的.简化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
束,纸板A上的入射光束
在平面镜中成像.(能/不能)
呈现出反射光
解析:(1) 表面粗糙的纸板应竖直立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这样反射光束才能在纸板
面上的O点,在纸板B上呈现出反射光束,以ON为轴,把纸板B向后翻折,纸板B上反射光束
消失.由此可初步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
(2) 把纸板B翻折至能呈现反射光束的位置后,让纸板A上的入射光束绕O点按顺时针方
向转动,此过程中反射角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3) 若将图中纸板整体以底边EF为轴向后旋转45°,则纸板B上
棋子B以确定棋子A的像的位置.实验中选用两枚完全相同的棋子A、B,其目的是比较
像与物大小的关系.(2) 棋子A在玻璃板中成的是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3) 棋子A所成像的大小只与棋子A的大小有关,两者等大,与玻璃板的翻转无关.如
图所示,分别作出题述过程中当玻璃板竖直放置、与水平面成45°角放置、水平放置
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高度的.如图所示,与液面夹角为45°的光
束经液面反射后在光屏上形成光点S1,一段时间后光点由S1 移到S2,且S1、S2之间的
距离为4cm,则该液面
下降 (上升/下降)的高度为
2
cm.
[解析]由于入射光线是不变的,且光在液面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所以,当液面发生
变化时,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如图所示.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点从点
上呈现,实验现象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答案:(1) 刻度尺
(5) 虚像
(2) 反射
(3) 未点燃
大小相等
(4) 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
8.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 组装器材时,要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相互
棋子A、B,其目的是比较像与物
垂直 ,实验中选用两枚完全相同的
大小 的关系.
光 现 象
考点一 物体的颜色
典例1
(2022·苏州)太阳光经三棱镜分解出的黄光照射到红纸上,红纸呈现
由红光和绿光混合成的黄光照射到红纸上,红纸呈现
色.
色.
解析:红纸反射红光并吸收其他色光,黄光照射到红纸上,全部被红纸吸收,没有光发生
反射,红纸呈黑色.由红光和绿光混合成的黄光照射到红纸上,红纸吸收其中的绿光,反
着月光走,月光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水面暗,地面
发生漫反射,有少量的光线反射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亮.
答案:漫反射
B
7. 如图所示为司机夜间开启前照灯在沥青路上行驶时,光在干燥或潮湿路面上反射的
情况,图
甲 (甲/乙)是汽车在干燥路面上的行驶情况.当对面无来车时,司机感
(第2题)
[解析]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并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向地球的光,地球处在月球的影子里,这就形成了日食,日偏食
是日食的一种.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大部分都是真空地带,在地球上能看到太阳说明
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典例3
(2021·宁波)某校课外实践小组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面的圭杆,
球之间时,不透明的圆形地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在地球上看不到完整的月球
时,便形成了月偏食.所以圆弧的形成与太阳光的直线传播、地球是球形的、地球是不
透明的有关,而与月球是球形的无关.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2. 如图所示为天文爱好者拍摄到的日偏食现象.形成这种奇观是由于光
播,且光
能
沿直线 传
(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022·淮安)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1) 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白纸、笔、光屏、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需
要补充的测量器材是
.
(2) 在竖直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需要在玻璃板前观察蜡烛A的像,该像是由光的______
形成的.
(3) 在玻璃板后移动
合,表明像与物
成的像.图中字为“中兴”,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则从车头向
车尾看,公交车上字的顺序是“兴中”.故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此时他看到的像应该是图中的
( B )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当镜面竖直放置时,所成的像是正立的、等大的、
左右相反的;符合该条件的只有B图.故选B.
觉潮湿的路面更
暗
(亮/暗).
[解析]汽车夜间行驶时,前照灯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会发生漫反射,情况如图甲所
示;前照灯照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的光容易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是平行射出的,如
图乙所示.此时没有反射光线进入司机的眼睛,所以当对面无来车时,司机感觉潮湿的
路面更暗.
考点五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典例8
典例7
的是
到水坑.
雨过天晴的夜晚,人在月光下行走,如图甲所示,月光射到地面上时,在地面发生
(镜面反射/漫反射);其中两人都是走暗的地方,
(A/B)同学会踩
解析:如图乙所示,迎着月光走,月光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眼睛的反射光线多,人
感觉水面亮,地面发生漫反射,很少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暗;如图丙所示,背
直于底盘.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B )
A. 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 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
C. 一天内,正午的杆影最短
D. 该模型依据杆影的方位来计时
[解析]杆影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由于地球自转,一天内
杆影会随着地球的自转而移动.一天内,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简易计时
有光被反射,将看到黑色的三角梅.
考点二 光的直线传播
典例2
(2021·湖州)如图所示为月偏食的示意图,月食的轮廓是弯曲的圆弧.下列事实
与圆弧的形成无关的是
(
A. 太阳光的直线传播
B. 地球是球形的
C. 月球是球形的
D. 地球是不透明的
(典例2图)
)
解析:图中的月食的轮廓,是由于太阳、地球、月亮位于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