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新高考化学 考点详细分析 深入讲解 提升解题能力 化学高考必看 最新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题能力提升
命题角度2 以表格为呈现方式考查“实验目的—实验现象—实验操作”
示例4 [2019全国卷Ⅱ,10,6分]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向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
A
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液分层
量的乙烯后静置
B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 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
C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
稀盐酸
D 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
分振荡后加1滴KSCN溶液

解题能力提升
解析 向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量的乙烯,乙烯被氧化为CO2, 溶液紫色逐渐褪去,但由于不存在有机层,静置后溶液不分层,A项符合题意;点
答案 A
解题能力提升
备考启示 题中涉及的四个选项除B项以外,均来自于教材,可见表格型实验选择题主要有以下几种命 题方式:一是利用教材实验按照实验操作与实验现象的匹配关系进行设计,如氢氧化铁胶体 的制备实验、亚铁盐生成氢氧化亚铁及被空气氧化的实验、铝盐(偏铝酸盐)与强碱(强酸) 溶液的互滴实验、钠燃烧实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二氧化硫分别与石蕊溶液和 品红溶液反应的实验、铜分别与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浓硫酸分别与铜和蔗糖反 应的实验等;二是改编或拓展教材实验进行设计,如已知氢氧化铬与氢氧化铝类似,预测向 硫酸铬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现象;三是利用教材中有明显反应现象的不常见反 应进行设计,如亚硫酰氯与水的反应、硫代硫酸钠与酸的反应等。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关注 教材基础实验,同时还需要对教材典型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从实验的角度进行适当深化 拓展。
解题能力提升
备考启示 该题源于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70页“苯的取代反应”,源于教材又高 于教材,是体现“基础性”和“综合性”的好题。该题也是由2012年新课 标全国卷第28题改编而成的,这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要关注教材必备知识, 如硝基苯的制备及纯化、氯气的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实验室制备等,这些实 验可能被设计为装置图型的选择题出现在高考题中;二是在强调“基础性、 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新理念的基础上,高考可能会把往年的实验综合 题改编成选择题再次进行考查,复习备考时可回顾一下近年的高考综合实验 题。
新高考化学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考法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详细分析 深入讲解 提升解题能力
必备知识通关
1.药品的取用 (1)药品取用的原则:粉状不沾壁,块状防掉底,液体防污染,标签防腐蚀。 (2)药品取用三忌: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 气味;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一般药品的取用
解题能力提升
考法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命题角度1 以装置图为载体考查实验基本操作 示例3 [2019全国卷Ⅰ,9,6分]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 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必备知识通关
(4)几种特殊药品的取用
药品
取用方法
钠、钾等 用镊子取出一些钠或钾后,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在玻璃片
活泼金属 或白瓷板上用小刀切割一小块,余下的立即放回原瓶
白磷
用镊子夹持住白磷,用小刀在水下切割
液溴
(在通风橱中)先捏瘪滴管胶头,再伸入下层吸取(上层为水溶液 层),因液溴有很强的腐蚀性,要注意防止其沾在皮肤上
解题能力提升
命题角度3 以“装置图+表格”为呈现方式考查“实验目的—实验现象—实验操作” 示例5 [2021安徽示范高中联考]用如图所示装置和相应试剂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解题能力提升
解析 硝酸具有挥发性,通入Na2SiO3溶液中的气体中混有HNO3,对CO2与 Na2SiO3的反应产生干扰,不能达到实验目的,A项不符合题意;KMnO4能把 HCl氧化成Cl2,FeBr2中Fe2+的还原性强于Br-,氯气先与Fe2+发生反应生成Fe3+, 使溶液变黄色,对Cl2和Br-的反应现象产生干扰,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项不符合 题意;浓硫酸与Na2SO3反应生成SO2,SO2气体通入到KMnO4溶液中,如果 KMnO4溶液颜色变浅或褪色,则证明SO2有还原性,能够达到实验目的,C项符 合题意;Na2SO3具有还原性,氯水能把Na2SO3氧化成Na2SO4,不能达到实验 目的,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必备知识通关
(3)液体物质的稀释 一般把密度大的液体加入到密度小的液体中进行稀释,若放热明显时,还需 要边注入边搅拌以防液体飞溅。如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注入水中,并用 玻璃棒不断搅拌;浓硫酸与乙醇混合时,把浓硫酸注入乙醇中,并用玻璃棒不 断搅拌。
必备知识通关
(3)液体物质的稀释 一般把密度大的液体加入到密度小的液体中进行稀释,若放热明显时,还需 要边注入边搅拌以防液体飞溅。如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注入水中,并用 玻璃棒不断搅拌;浓硫酸与乙醇混合时,把浓硫酸注入乙醇中,并用玻璃棒不 断搅拌。
6.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必备知识通关
注意 1.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必须在放入药品之前进行。 2.凡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前必须验纯。 3.凡带活塞的玻璃仪器在使用前均需检查是否漏水。 4.实验室里的药品,不能用手直接接触,不能用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更不能尝 药品的味道。 5.温度计不能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测定液体温度时不能与容器壁或容器底接触。 6.给玻璃容器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以免容器破裂;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用冷水 冲洗或直接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
必备知识通关
(2)气体物质的溶解 ①对于在水中溶解度较小的气体(如Cl2等),为了增大气体与水的接触面积,应将导管 插入水中(图甲)。 ②对于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HCl、NH3等),导管口要靠近液面而不能插入水中以防 倒吸(图乙),或在导管口连接一倒置的漏斗,并使漏斗的边缘恰好与液面接触(图丙), 这样可以增大气体的吸收率,减少气体的逸出且可防止倒吸。
解题能力提升
解析 在溴化铁催化作用下,苯与液溴剧烈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气体(含少量苯和溴蒸 气),圆底烧瓶内压强增大,所以在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避免因装置a中压强过 大而不安全,A正确;苯与溴的反应较剧烈,生成的气体带出的溴蒸气被装置b中的四氯化碳 吸收,故装置b中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B正确;难溶于四氯化碳的溴化氢从装置b中逸出被 装置c中碳酸钠溶液吸收,可防止污染空气,倒置漏斗起防倒吸的作用,C正确;反应后的混合 液为生成的溴苯和少量溴化氢、未反应完的液溴和苯、作催化剂的溴化铁,可以依次经过 “水洗除去溴化铁、溴化氢和少量溴”“稀碱溶液洗除去剩余的溴”“水洗除去水溶性 杂质如NaOH、NaBr等”“干燥除去水”“蒸馏分离苯和溴苯”,得到溴苯,D错误。 答案 C
燃的镁条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Mg+CO2 2MgO+C,故可观 察到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B项不符合题意;向饱和硫代硫酸钠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2H+ SO2↑+S↓+H2O,故有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C项不符合题意;FeCl3溶液与足量铁粉发 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2Fe3+ 3Fe2+,可观察到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反应后 的溶液中无Fe3+,故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颜色不发生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
pH试纸
品红试纸
检验溶液或气体的 (1)检验液体:取一小块试纸放在 (1)试纸不可伸入
酸碱性(定性)
干燥洁净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 溶液中,也不能与
检验酸碱性的强弱(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 容器口接触;
定量)
的中部,观察颜色变化。
(2)测溶液pH时
检验SO2等有漂白 (2)检验气体:一般先用蒸馏水把 ,pH试纸不能先润
必备知识通关
3.仪器的洗涤 (1)洗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均匀的水膜,既不聚成滴,也不成股流下。 (2)常见残留物的洗涤
必备知识通关
4.物质的加热 (1)固体的加热 ①加热一般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加热 草酸等熔点低于分解温度的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上倾斜。 ②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受热均匀后再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 (2)液体的加热 加热前,先把试管外壁的水擦干,以免炸裂试管;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中上部,管口 向上倾斜且不得对人,以防液体沸腾时溅出烫伤人。
必备知识通关
(3)加热方式及其适用范围 Nhomakorabea加热方式 隔石棉网加热
试用范围 较大的玻璃反应器(如烧杯、烧瓶等)
①需严格控制温度(如硝基苯的制备);②需静置反应混合液(如银 浴热(水浴、油浴等)
镜反应)
直接加热
瓷质、金属质或小而薄的玻璃仪器(如试管)等
必备知识通关
5.试纸的使用
种类
应用
使用方法
注意事项
石蕊试纸(有红 色和蓝色两种)
性的物质
试纸润湿,再黏附在玻璃棒的一 湿,因为润湿相当
淀粉-碘化钾试 检验Cl2等有氧化性 端,并使其靠近容器口,观察颜色 于将原溶液稀释

的物质
变化

必备知识通关
注意 用pH试纸测定的pH,只是一个大概范围的粗略值,如用广泛pH试纸不能测 出某溶液的pH=5.3,精确测定溶液的pH需用pH计。
必备知识通关
必备知识通关
注意 1.取药品时,若无说明,液体取1~2 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2.通常取出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以防污染;也不要随意丢弃,应放在指定容器 中。 3.用倾倒法取用液体时,试剂瓶上的标签朝向手心,瓶盖倒放在桌面上。
必备知识通关
2.物质的溶解 (1)固体物质的溶解 一般在烧杯中进行,为了加速溶解,常采用搅拌、粉碎、振荡或加热等措 施,FeCl3、AlCl3、SnCl2等易水解的固体物质在溶解时,要先溶解在浓盐 酸中,再稀释为指定浓度的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