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导学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
一、基础知识
(一) 1688 年“荣耀革命”
背景:(革命)王朝的专制统治阻挡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1640 年迸发了财产阶级革命;(共和国) 1649 年英国成立共和国,以后成为“护国主” ;(复辟) 1660 年王朝复辟后的守旧政策致使财产阶级不满。
标记: 1688 年,英国议会邀请玛丽和荷兰执政承继英国王位,英国财产阶级革命结束。
(二)《权益法案》的公布
背景:专政在英国确实立。
内容:明令限制的权益,保证议会的权、权。
议会的权力日趋超出国王的权益,国王开始渐渐处于“”的地位。
意义:英国的制确定起来。
(三) 1832 年议会改革
背景:后,盛行,要求获取更多的政治权益。
意义:增强了在议会中的地位,为的进一步发展供给了保障。
(四)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内阁的产生:初期,责任内阁制开始渐渐形成。
内阁的领袖是首相,由
获胜的多半党领袖担当。
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质上是对负责。
首相的权益:首相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权;同时经过议会掌握权。
(五)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色
国王: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实质上处于“”的地位。
首相(内阁):国家权益中心,掌握权和权。
议会:权益至上,代表民心履行权,此谓制。
二、拓展延长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
1.一个核心:代制确实立;
2.两大:国王力弱,会力;
3.三种化:立法从国王移到会,行政从国王移到首相,政治利从
族民主移到工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二、资料分析题:
9.近代世界史上,英国在政治革与展方面走在其余国家前列,由此成代化潮流的
“ 羊” 。
以下资料:
资料一工革命之因此第一生在英国,主假如因为国在⋯⋯十七世,政治构⋯⋯已展到合
适工化的程度。
——奇波拉:《欧洲史》
资料二从 18 世 70-80 年月起,向来到19 世 30 年月⋯⋯英国出了一幅奇异
的情景:守旧主的政治与迅速展的同行。
——刘成:《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欧洲》
资料三1796 年, 120 名下院是族或族子,占下院人数的21%,有数百
人与族有戚关系,或许是在族的助下当的,两者加在一同,超全院人数的70%。
——程大《文化与政治革》
资料四(英国)开始了革命,一革命把力量的重心完整移了。
⋯⋯1830 年的,同前一世的是大不同样的。
仍旧留在族手中而且被族用来抵制新工的野心
的政治力,已同新的利益不可以相容了。
于是必同族行一次新的斗争。
——恩格斯《社会主从幻想到科学的展》
( 1)依照资料一,合所学知,归纳英国工革命的原由。
(2)资料二中“守旧主义的政治”是怎样成立的?依照资料三,联合所学知识,归纳
该期间守旧主义政治的特色。
( 3)资料四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依照资料四,归纳此次斗争的原由。
( 4)综合上述资料。
说说现代化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9 .( 1)原由:君主立宪制( 或财产阶级代议制) 供给的政治保证;资本的原始累积;圈地运动供给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期间的生产技术进步。
(2)成立:经过荣耀革命 ( 或《权益法案》 ) 而成立。
特色:议会代替王权成为国家权益中心;贵族控制议会;工业财产阶级未能充足参加政权。
(3)新的斗争: 1832 年议会改革运动。
原由: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之间出现了矛盾;工
业财产阶级经济地位的提升;工业财产阶级参政梦想的增强。
(4)关系:政治改革为经济发展供给保证;经济发展又会推动政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