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QC小组成果发布模版

合集下载

2024版年度优秀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模板PPT大纲

2024版年度优秀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模板PPT大纲
优秀QC小组活动成果 发布模板PPT大纲
2024/2/2
1
目 录
2024/2/2
• 优秀QC小组活动背景与目的 • 活动主题与计划安排 • 活动过程实施与总结回顾 • 成果展示与评价分析 • 经验教训与改进建议提出 • 结束语
2
01
优秀QC小组活动背景与 目的
2024/2/2
3
背景介绍
01 02
公司或部门面临的质量问题与挑战
明确阐述公司或部门在质量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产品合格率下降、 客户投诉率上升等,以及这些问题对公司或部门运营和市场竞争力的影 响。
行业内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
介绍当前行业内质量管理的最新理念、方法和工具,以及优秀企业在质 量管理方面的成功案例,为QC小组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
其他联系方式
如有其他联系方式(如微信号、QQ 号等),也请一并告知,以便我们多 渠道与您保持联系。
25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2024/2/2
26
2024/2/2
推广QC小组活动经验,扩大应用范 围。
不断探索新的QC工具和方法,提高 活动效率和成果质量。
22
06
结束语
2024/2/2
23
感谢致辞
01
02
03
感谢参与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同事 们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使 我们的QC小组活动得以 顺利进行。
2024/2/2
感谢指导
感谢专业指导老师和顾问 的悉心指导,为我们提供 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问题三
改进措施实施效果不佳。解决方案: 对改进措施进行持续优化和改进, 加强过程监控和结果评估,确保措 施的有效性。

QC小组成果发布汇报

QC小组成果发布汇报

2# 3.76
4.16
0.40
9.7%
3# 3.22
2.95
-0.27
-9.1%
4# 3.08
3.35
0.27
确认过程
5# 2.28
2.41
0.13
8.0% 5.6%
6# 3.35
3.62
0.27
7.4%
7# 3.89
3.89
0.00
0.0%
8# 2.68
2.95
0.27
9.1%
9# 2.41
2.55
活动前
活动中
活动后 平均14.08
平均6.93
8、效果检查
设置目标完成情况
目标已达成
8、效果检查
症结问题改善情况
活动前 2021年1月 2021年2月 2021年3月
平均
径迹密度 6.97 6.89 6.96 6.94
活动后 2021年6月 2021年7月 2021年8月
平均
径迹密度 14.48 改善程度: 提高1.03倍 13.68 14.08
PART
0501 确定主要原因
5、确定主要原因
要因确认(一):人员测读误差大
确认内容 确认依据 确认过程
人员测读误差
确认方法 现场测试
实验室规定:人员测读误差≤10%
抽取10片2021年人员CR-39中子片(盲样),4名小组成员先后测读, 取4人测读平均值作为径迹数期望值,分析最低径迹数量与期望值的误 差。
0.13
5.3%
确认结论:取样10视# 野径3迹.08密度与CR2-.3892径迹密度-期0.2望7值偏差是9.7%≤-91.50%%,合格。
5、确定主要原因

QC小组成果发表[20]

QC小组成果发表[20]

影响度(%)
53.6 19.3 17.2 4.6 2.2 3.1 100
累计影响度(%)
53.6 72.9 90.1 94.7 96.9 100
总查检数:120000
现状调查
柏拉图
TYZ电机不良柏拉图
1、根据柏拉图分析,累计影 响度占 72.9%的前 二 项为:
2.91 3.0 100%
3.2
电 机 不 良 率 ( % )
保养前未发生影响质量的模具损耗 重要要因 B-1-2监督执行首、巡检制度
已确保铆压模在调整到位后才开工
改善历程(QC Story)
1、选择课题 2、现状调查

3、设定目标 4、分析原因 5、确定要因
目标未达成
7、效果检查
6、制定对策并实施 D
7、效果检查

目标达成
8、效益评估

9、巩固措施 10、总结与打算
1、选择课题 2、现状调查

3、设定目标
3、设定目标 4、分析原因 5、确定要因
目标未达成
6、制定对策并实施 D
7、效果检查

目标达成
8、效益评估

9、巩固措施 10、总结与打算
设定目标
目标项目:

降低电机不良率
目标值:

电机不良率由3.0%降至1.5%
目标可行性分析 1、05年1月份电机不良率曾降到过1.5%
现状调查
电机不良统计表
不良项目
A.铁屑噪声 B.力矩不足 C.盖缝 D.外观不良 E.开路 其他 合计
不良数
1930 696 620 164 79 111 3600
不良率(%)
1.60 0.58 0.52 0.14 0.07 0.09 3.00

QC小组活动课题成果发布提升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PPT教学模板

QC小组活动课题成果发布提升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PPT教学模板
QC小组活动小组名称
原因分析
解决气源供应的稳定性问题
更新氮肥厂的设备
引进天热气作为气源
使用干气作为单一气源
更新鼓风机
改造脱硫系统
更新煤气发生炉
大修故障设备
引进西气东输的天然气
引进出川的天然气
引进压缩天然气
增加干气的购气量
加大干气的储存量
改造干气的管道工艺
研究城市燃气应急替代气源
煤气不足的时候用别的气源替代
小组近期获奖情况(如近期无获奖情况可删除此页)
一等奖
2013年《添加获奖课题名称》荣获某某公司文本内容
一等奖
2014年《添加获奖课题名称》荣获某某公司文本内容
一等奖
2015年《添加获奖课题名称》荣获某某公司文本内容
一等奖
2016年《添加获奖课题名称》荣获某某公司文本内容
小组简介
QC小组活动小组名称
QC小组活动小组名称
制定对策
NO
要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责任人
完成日期
1
在此添加末端因素
2
在此添加末端因素
3
在此添加末端因素
4
在此添加末端因素
5
在此添加末端因素
对策实施
请在此添加文本内容,请在此添加文本内容,请在此添加文本内容,请在此添加文本内容,请在此添加文本内容,请在此添加文本内容,请在此添加文本内容
请在此添加文本内容,请在此添加文本内容,请在此添加文本内容,请在此添加文本内容,请在此添加文本内容请在此添加文本内容,请在此添加文本内容,请在此添加文本内容,请在此添加文本内容,请在此添加文本内容
文本标题
文本标题
文本标题
文本标题

QC成果样本(参考)

QC成果样本(参考)

发布人:周丽卿福建铁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邵武项目部QC小组小组成员简介对以往20座同类工程进行现场测量和抽查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我们QC 小组通过绘制统计如下表:影响刚架拱桥安装优良率的因素统计表目标论证运用树图找出产生安装质量差的原因:要因确认表轴线横向偏差、拱圈标高偏差、拱肋间距偏差调查表注:“0”为合格,“1”为不合格。

通过分析,我们针对主因制定了以下措施,见下表:实施一:编制作业指导书经上级领导审核,专人保管发送;模板施工员现场相互复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现场派专人指挥作业并检查。

实施二:作业人员岗前进行培训,在拱桥吊装技术、质量安全、施工进度,接头焊接等方面知识进行举办专题培训班共5次,参加人员累计48人次,对安装人员进行现场能力考核3次,经考试合格率达100%。

实施三:①由付为安把两台经纬仪送南平市计量部门鉴定,鉴定后均为合格;②在拱片安装的12次过程中,使用经纬仪对轴线进行测量复核共18测次。

③采用双人相互复核共36次。

实施四:两台水准仪送南平计量部门鉴定均为合格;钢脚手架及管卡经李永茂送邵武技术监督局鉴定合格,支承拱片构件的脚手架,按监理批准的搭设方案,由持证的架子工搭设,并经监理验收,纵横向间距(0.5×0.5×0.5m)及扣件扭力均合格;基底承载力经检查均达到0.5mpa,满足设计要求。

拱圈标高实测8次复核8次。

实施五:钢尺由付为安送南平计量部门检定合格,由杨永熙和付为安两人丈量复核28次。

(一) 对各对策实施前后进行检查,见以下柱状图 1.整章建制及落实效果情况 从上图中可看出由于落实了安全质量技术等各类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2.人员培训效果检查 从图中看出,活动后预制构件施工员独立操作能力超越目标5%。

3.拱片构件安装效果检查①轴线横向允许偏差为±10mm,经监理检查,其偏差均在±8mm 以内;②拱圈标高允许偏差为±20mm经监理检查,1#、2#、3#、4#拱顶偏差分别为8mm、9mm、12mm、13mm;③各拱肋间距允许偏差为±10mm,经监理检查,其偏差均在±6mm以内。

2024版qc成果汇报PPT模板

2024版qc成果汇报PPT模板

在QC活动开展前,对活动的目标、流 程、资源等准备不足,导致活动推进 不顺畅。
QC活动需要多部门、多人员协同合作, 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团队协作不够 紧密,沟通不畅,影响了活动效果。
数据分析不深入
在QC活动中,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 析时,未能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原因 和规律,导致问题解决不彻底。
团队协作与沟通的重要性
03
QC活动开展情况
问题调查与原因分析
调查目的
明确问题性质和影响范 围,为后续分析提供基
础数据。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 观察等多种方法收集信
息。
调查结果
汇总并分析调查结果, 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原因分析
运用因果图、关联图等 工具进行深入分析,确
定主要原因。
制定对策与实施方案
01
02
03
04
06
结束语
感谢聆听与支持
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及同事们的耐心 聆听
我们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QC小组活 动水平
感谢各位在QC活动过程中的支持与指 导
开放提问与交流环节
欢迎各位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我们将认真听取并改进不足之 处
期待与各位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和合作
THANK YOU
பைடு நூலகம்
强化团队意识
让每个成员都认识到自己是团队 的一份子,积极参与团队活动,
为团队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立有效沟通机制
定期召开团队会议,及时分享工 作进展、交流经验教训,促进团
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培养协作精神
鼓励团队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 相支持,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氛 围,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对未来QC活动的展望与建议

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模板样本

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模板样本
•电控柜内电器元 件老化严重
•电控柜内电器元 件老化严重
•8.电控柜密封 不好
•加热系统设计功 率偏小
PPT文档演模板
•要因确认过程
•非要 因
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模板样本
七、要因确认
•未及时测量烘道 温度
•操作人员对设备 不够熟悉
•电加热带布置不 合理
•加热带主辅负载 分配不合理
•烘道两端敞开 热损过大
•烘道保温层隔热 效果不好
PPT文档演模板
实际进度:
制表人:### 时间: 2008年9月
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模板样本
二、课题背景
•静电喷涂生产线简介
•作用
•静电喷涂是一种表面处理工艺,作 用是对金属加工产品进行表面防腐和 着色。
•高压静电喷粉
•工序 •塑粉加热固化
•品质
•高品质标准: 抗腐蚀能力强,塑膜 均匀,色泽明亮,附着力好。 •烘道温度对品质有很大影响。
•烘道两端敞开 热损过大
•烘道保温层隔热 效果不好
•电控柜内电器元 件老化严重
•电控柜密封不好
•加热系统设计功 率偏小
PPT文档演模板
•要因确认过程
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模板样本
七、要因确认
•未及时测量烘道 温度
•操作人员对设备 不够熟悉
•电加热带布置不 合理
•加热带主辅负载 分配不合理
•5.烘道两端敞 开热损过大
PPT文档演模板
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模板样本
二、课题背景

•静电喷涂生产线现场
PPT文档演模板
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模板样本
二、课题背景
•静电喷涂粉末固化烘道
PPT文档演模板

创新型QC小组活动成果编制及汇报发布PPT模板2023年版

创新型QC小组活动成果编制及汇报发布PPT模板2023年版

方案图片
试验
小组成员针对传力杆卡槽分别用2种方案,采用角钢、钢片等材料制作2组简易卡槽,模拟试验人工下压传力杆过程。
试验组
试验次数
成功压入混凝土次数
传力杆放置平顺次数
试验结论
需求
可行性
目标可行
05
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5.1提出方案
小组成员通过借鉴“普通支架压入法”的施工技术,围绕“机场道面传力杆定位安放装置”展开激烈讨论,各抒己见,提出整体方案,并逐一展开对比并验证。
图5-1 总体方案系统图制图人:*** 制图时间:2022.7.30
设定目标及可行性论证
4.2目标可行性论证
借鉴与目标值对比论证小组成员借鉴“普通支架压入法”的施工技术,通过模拟试验,制作简易支架模拟混凝土道面传力杆布设过程,对*****装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试验记录数据如下:
制表人:*** 制表时间:2022.7.10
表4-2 小组成员从事专业年限统计表
序号
姓名
从事专业
从业时间
序号
姓名
从事专业
从业时间
1
6
2
7
3
8
4
9
5
10
设定目标及可行性论证
4.2目标可行性论证
综合能力可行性论证机械方面公司与专业厂家有多年合作,机械设备齐全,各种生产制作设备均能满足*****的制作要求。准备的主要机具设备列表如下。
制表人:*** 制表时间:2022.7.12
图4-3 QC小组活动实施培训制图人:*** 制图时间:2022.7.14
设定目标及可行性论证
4.2目标可行性论证
综合能力可行性论证环境方面公司***,大力支持科技研发活动,本课题也得到了公司领导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过程帮扶。

QC小组成果发布模版(现场型、改进型、攻关型)209T整车落成

QC小组成果发布模版(现场型、改进型、攻关型)209T整车落成

为保证以上四项因素一次合格,结合上述图 表及影响因素计算所得: 1、转向架轮对平均值: 1位 875.2mm 2位 875.3mm 3位 872.2mm 4位 872.2mm 5位 877.2mm 6位 877.2mm 7位 878.7mm 8位 878.7mm 1-4位平均值:873.7mm


现状调查:
小组针对场内已落车交验完毕的30辆 采用209T、209P型转向架车进行了心盘 垫、旁承垫、车钩高、轮对直径、旁承面 距轨面高度等各项数据的勘测调查,其中 15辆调查数据列出如下表所示:
车号
337145
336869
336789
335685
336785
336790
337144
347207
25
25 32 24 25 40 1000 990 990 982 886 883 878 879 872 872.7 878 878 871.5 871.5
车号 旁承垫厚度1 旁承垫厚度2 旁承垫厚度3 旁承垫厚度4
336786 39 31 20 20
347189 36 34 44 40
337147 55 56 51 52
车 钩 高 度 不 能 保 证 心盘垫 添加厚 度 通过测量 计算确认 添加垫厚 度 实用性 可靠性 经济性 可实施性 车钩上 翘量 (下垂 量) 通过测量 计算确认 车钩磨耗 板厚度 实用性 可靠性 经济性 可实施性
1

○ □ □

○ □ □

○ ○ ○

○ □ □

○ □ ○

○ □ □

○ □ □ 116 采 用
858 858 856
874.5

QC小组模板-土木工程专业

QC小组模板-土木工程专业
二、活动过程与效果
1、选择课题
QC小组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对在坂银通道金湖调蓄湖分洪隧洞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进行讨论分析,提出了四个课题。小组通过评价,最终选择“降低隧洞下穿既有支护排桩的施工周期”作为本次活动的课题。
2、现状调查
在解决现场实际问题使用沉井法和拔桩法均有较成熟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案例,同时也能基本解决现场实际问题。根据统计,两种方法的耗时分别为6个月和4个月,平均耗时为5个月。现有技术虽然解决了隧洞同既有支护桩的矛盾,但是实施过程中施工周期长,无法满足汛期来临前完工的主要问题。
5、确定主要原因
根据要因确认分析,确定隧洞下穿既有支护排桩的施工周期的主要原因为:
要因1:施工过程安全性不高
要因2:新方案施工可靠性不高
要因3:新方案施工工序和技术复杂
6、制定对策
小组成员经过仔细分析,针对4项要因制定了相应的对策,主要对策为:
(1)施工安全监测控制
(2)有限元理论计算分析
(3)施工过程控制
QC小组成果发布申报表
企业名称
QC小组名称
破桩QC小组
小组成员
小组人数
9人
课题名称
降低隧洞下穿既有支护排桩的施工周期
课题类型
问题型
成立时间
2021年11月1日
注册编号
活动时间
2021年11月~2022年3月
活动次数
10次
企业地址
小组联系部门
联系人
手机
主要活动过程与效果、单位意见:
一、QC小组简介
破桩QC小组共9人,小组成员对于新思维新方法愿意尝试,大胆探索,具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小组是一个专业知调查分析,我们QC小组确定了目标值,在保障隧洞工程在汛期来临前尽快完工的前提下,本课题活动的目标设定为降低隧洞下穿既有支护排桩的施工周期,使工程施工工期耗时降低60%。

QC活动成果范例(现场型)

QC活动成果范例(现场型)

《提高异性圆柱帽模板一次施工合格率》企业名称:XXX XXX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小组名称:xxx、xxx QC 小组课题类型:现场型发布人:XXX、XXX20xx年x月xx日间:一、工程概况1二、小组简介2三、选题理由5四、现状调查5五、确定目标以及设定目标的依据 (7)六、原因分析7七、要因确认8八、制定对策14九、对策实施15十、效果检查17H-一、巩固措施19十二、总结及今后打算20附件1: QC活动经济效益证明文件附件2:其他相关证明文件、计算书、成果文件等提高异性圆柱帽模板一次施工合格率Xxx xxx xxx项目QC小组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XXXXXXXXXXX项目工程地址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建筑面积xxxxxxxxx m2结构形式板柱-剪力墙建筑层数1#地上五层;2#地下三层、地上五层1#楼一层办公,2-3层为新能源办公厅,四层为研发中心;建筑功能2#楼一层为热力公司及公交车停车场,2-5层为新能源停车库。

1、本项目2#楼由一层开始至屋面层部分框架柱为圆柱,并且柱顶部为异形圆柱帽,共490个,均为现浇结构,存在加固困难,模板制作难度大,模板开洞准确度不易控制,混凝土课题概况浇筑难度大等多种难题。

2、目前项目已完成一层所有框架柱施工。

2、一层框架柱柱顶异性圆柱帽采用传统方木加木模板加工的方式施工。

二、小组概况小组简介表1制表人:xxx 审核人:xxx 日期:20xx年双月xx日为了能按时有效的完成此次QC小组活动,小组还专门编制了QC小组活动计划表,具体情况详见下表:QC活动计划表表2制表人:xxx 审核人: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三、选题理由公司要求0□l所有分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90%制图人:xxx 审核人:xxx 日期:20xx 年xx 月xx 日四、现状调查1、20xx 年xx 月xx 日至xx 日,小组对2#楼一层柱顶1轴至20轴已拆模柱外观尺寸进行了抽样检查,共随机抽检180处,其中合格154 处,合格率为:154÷180×100%=85.6o2、小组对26处不合格缺点展开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详见缺陷统计表:本工程问题选定课题提高异性圆柱帽模板一次验收合格率Ifilt 合格率片件附朴用模板施L 合格率平均为《5.6%然8Λ】23 4 5检验批制表人:xxx 审核人:xx 日期:20xx 年9月20日3、小组根据异性圆柱帽模板加工质量缺陷统计表绘制了质量缺陷排列图:制图人:xxx 审核人:xxx 日期:20xx 年9月20日结论:从排列图可见,影响异形圆柱帽模板施工质量的主要问题序号缺陷类别(项目)频数 频率%累计频率%1 异形圆柱帽模板几 何尺寸偏差 20 77 772 异形圆柱帽模板拼缝不齐311.6 88.6 3 异形圆柱帽模板加固不到位 1 3.8 92.4 4 模板表面未清理 1 3.8 96.2 5异形圆柱帽模板标高误差高13.8100合计 26合格率(180-26) ÷154×100%=85. 6%异性圆柱帽质量缺陷统计表表3异形■(柱■模板M 工R”馅排列图9Z4% 962%1005(50M½N≈26是:异性圆柱帽模板几何尺寸偏差。

QC活动发布成果模板

QC活动发布成果模板
线上的不用
的物品清理 干净。
负责人: 徐延香 孙建荣
完成期限: 2012年 3月31日
实施地点: 包装车间
九、对策计划(4)
4
对策四:树立主人翁责任感
要因
对策目标
对策措施
其他
工作态度影 响劳动价值
引导员工爱岗 加 强 学 习 培
敬业,甘于奉 训 , 走 进 员
献的精神;树 工 心 声 , 倾
立主人翁责任 听 员 工 所 需 。
3
物流管理存在的影响
4
员工工作态度影响劳动价值
八、要因确认(3)
九、对策计划 (1)
1
对策一:提高员工工作执行力
要因
对策目标
对策措施
其他
员工执行力 度不到位
依规定行事, 从心态上养 成良好的习 惯。并能改 变“人质”, 养成工作讲 究认真的习 惯
贯彻公司规 章制度,实 行自检、自 查,公司检 查的措施。 不断完善车 间规章制度, 规范行为职 责。
材料的转场增加工作量
工作堆凌乱
制度与习惯
制度需完善,进 而形成习惯
操作人员未能做到日清 日结,日结日新
增加劳动力 与劳动时间
七、原因分析(2)
2
末端因素统计
八、要因确认(1)
八、要因确认(2)
要因确认结果
1
员工执行力不到位
2
工作现场操作秩序不合理
推进"5S"实施,提高劳动效率,实现利益双赢
整理
整顿
清理 清洁
素养
七、原因分析(1)
1
原因分析图
没能及时对工作 加以督促和监督
员工工作没有积 极性、持久性
员工工作不主动 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模板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

模板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

确认方法: 测量分析
确认人: ###
确认时间: 2009.5.14
确认情况:据多次测量统计,烘道外壁温度与室内差不多,一般情况下高于室温2-3℃ ,说明保温效果较好。
第19页/共41页
七、要因确认
要因确认过程
确认标准: 电器元件应动作可靠,触头无污垢,接触良好。
确认方法: 调查验证
确认人: ###
第30页/共41页
十、实施效果
对策前
对策后
对策前后烘道温度对比
第31页/共41页
十、实施效果
对策前
对策后
对策前后控制柜对比
第32页/共41页
十、实施效果
对策前
对策后
对策前后柜内元件对比
2009.4.30
9
加热系统设计功率偏小
计算分析
烘道加热功率不应低于4KW/m3。
######
2009.5.15
制表人:### 时间:2009年4月21日
第13页/共41页
七、要因确认
要因确认过程
确认标准: 每班要对烘道温度进行确认测量和记录。
确认方法: 调查验证
确认人: ###
确认时间: 2009.5.28
小组成员简介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职务
小组分工
1
###

41
大学
高工
组织策划
2
###

32
大学
工程师
方案制定
3
###

41
大专
技术组长
图纸设计
4
###

39
中专
高级电工

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模板1

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模板1
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模板1
八、对策计划
•2 •对策二:加固外轴套
• 要因
•对策目 标
PPT文档演模板
•措施
• 其他
负责人: 王迪钦 完成期限: 2012年3月30 日 实施地点: 一监区厂房
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模板1
八、对策计划
•3
•对策三:加固内圈
• 要因
•对策目 标
PPT文档演模板
•措施
• 其他
负责人: 郑杭金 王迪钦 完成期限: 2012年5月30 日 实施地点: 一监区厂房
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模板1
九、对策实施
•对策实施一
•对策实施二
•对策实施三
•底部增加电热 板•.
•合理分配主辅功 率 • 调整温控限值
•更换电控柜
PPT文档演模板
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模板1
十、实施效果
PPT文档演模板
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模板1
二、课题背景
•压铆机轴承磨损对品质影
PPT文档演模板
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模板1
三、选题理由

•要•••工求艺位准责和建任产立准品严确质格无量的误产地品了质解量技责术任标和岗
•实际 •压铆机在设计上最为突出的缺
•状况
陷就是机头内外轴套因长时间 磨损而出现间隙,产生松动
•缺少保养
•机器模具本身缺 陷
•机器长期使用磨 损
•原料与机器不匹 配
确认标准:各道质检对每位操作工实际操作进行监督 确认方法: 现场观察 确认人: 郑杭金 确认时间: 2012.3.20
确认情况:随机抽取10名操作工,由质检进行一段时间跟踪监督, 发现即使按照操作流程操作在一段时间内,仍会出现斜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变装夹方式
由横向推拉压装, 改变偏心轮压装。
负责人: XXXX 完成期限: 2018年9月23日 实施地点: 现场
八、对策计划
3
对策三:更改程序
要因
对策目标
措施
其他
程序中无用程序过 多。
改善程序,达到最优。 删除一些不必要的 程序。
负责人: XXXX 完成期限: 2018年9月23日 实施地点: 现场
3
程序过长,无用程序过多
八、对策计划
1
对策一:改变机床摆放
要因
对策目标
措施
其他
机床成一字型摆放, 装夹产品时间过长。
改变机床摆放位置。
负责人:
XXX
把一字型摆放位置, 完成期限:
改变成U字型。
2018年9月21日
实施地点:
现场
八、对策计划
2
对策二:改变夹具设计
要因
对策目标
措施
其他
夹具设计不合理, 装夹时间长。
组长 课题注册 注册编号 QC活动时间
2017年3月
XXXX 2018.8 YT-2018-0011 11课时
一、小组简介
序号 姓名 1 XXX 2 XXX 3 XXX 4 XXX 5 XXX 6 XXX 7 XXX
性别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年龄 48 42 51 31 41 33 51
小组成员简介
钻直油孔工装
二、课题背景
钻斜油孔工装
二、课题背景
钻油孔效率低
钻油孔效率对工序的影响
无法完成任务
影响整个工序生 产
工序生产效率底
三、选题理由

要求情 根据加工工序前后对比,把一根曲轴加工时间


控制在二分钟以内比较合理。




实际 由于外界因素影响,装夹影响,钻孔实际速度影

情况 响,一根曲轴实际加工时间在三分钟以上。
2018.9.13
七、要因确认
要因确认过程
1.操作人员对设备不 够熟悉
2.机床摆放位置不合理
确认标准: 主要操作人员须有一年以上本岗位工作经验。
确认方法: 调查验证
确认人: XXX
确认情况:现有4名操作人员,最短工作年限为2年。
确认时间: 2018.9.10
夹具设计不合理
程序过长,无用程序过 多 机床性能低,不能连续 高效加工。
要因确认过程
操作人员对设备不够熟 悉
机床摆放位置不合理
确认标准: 设备检修 确认方法: 调查验证
确认人:XXX
确认情况:检修后,并未发现明细问题。
确认时间: 2018.9.13
夹具设计不合理
程序过长,无用程序过 多
5.机床性能低,不能 连续高效加工
七、要因确认
要因确认结果
1
机床摆放位置不合理
2
夹具设计不合理
3
夹具设计不合理,装夹时间 过长。
观察分析 观察分析,有无改善可能。
4
无用程序过多,运行时间过 长。
测量分析 程序分析,能否提高效率。
5
机床性能低,不能连续高效 加工。
测量分析 机床检修。
负责人
完成时间
XXX
2018.9.10
XXX
2018.9.11
XXX
2018.9.12
XXX
2018.9.12
XXX
九、对策实施
对策实施一
对策实施二
对策实施三
改变机床摆放
改变夹具设计
1.拆除电,气等线路。 2.使用叉车调整位置。 3.恢复机床,调试直 到使用。
1. 制图,制作偏心轮夹 具工装
2. 工装制作。组装 3. 现场安装,调试。
更改程序
1.观察程序 2.删除不必要程序. 3.程序测试 4.现场调试.
十、实施效果
课题选择 QC培训
现状调查 目标设定
原因分析 要因确认
对策制定 对策实施
效果检查 与验证
巩固措施 与总结
说明: 计划进度:
实际进度:
二、课题背景
作用
钻油孔生产线简介
钻油孔是一种钻削加工工艺,作用是对曲轴进行油 孔加工。
工序
钻直油孔 钻斜油孔
品质
油孔无毛刺,大小,角度,位置在允许公差内。
二、课题背景
机床位置
对策前 机床摆放过长,产品转移需要10 秒/根
四、现状调查
2018年9月5日加工30根曲轴每根时间折线图
曲轴加工时间折线图
五、目标设定
将单根曲轴加工时间控制在两分钟内,最大不超过两分二十秒
确定目标
作业指导书
工艺参数
现场情况
工装夹具
六、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树图
现场




夹具设计不合理




加工程序
机床摆放位置不合理, 位置过远。
操作人员 结构设计不合理
文化程度 大学 大学 专科 专科 专科 普高 专科
职务 副总 工程师 钳工 技工 机修 加工员 质检员
小组分工 组织策划、方案制定
图纸设计 零件加工 工装调试 设备维护 方案实施 测量记录
一、小组简介
小组活动进度计划
时间
2018年9月
内容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七、要因确认
要因确认过程
操作人员对设备不够熟 悉
机床摆放位置不合理
确认标准: 程序分析,能否提高效率。
确认方法: 观察分析
确认人: XXX
确认情况:程序分析有无用程序,改善可提高效率。
确认时间: 2018.9.12
夹具设计不合理
4.程序过长,无用程 序过多
5.机床要因确认
要因确认过程
操作人员对设备不够熟 悉
2.机床摆放位置不合 理
加热带主辅负载夹具设 计不合理
程序过长,无用程序过 多
机床性能低,不能连续 高效加工。
确认标准:统计时间,有无改善可能。
确认方法: 观察分析
确认人:XXX
确认情况:机床成一字型摆放,有明显改善可能。
确认时间: 2018.9.11
XXXX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提高钻油孔效率
XXXX曲轴QC活动成果
XXXXX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改进QC小组 2018.10.12
一、小组简介
小组基本情况
小组名称
课题名称 课题类型 活动日期 小组成员 活动频次
技术改进QC小组
成立时间
提高钻油孔效率
现场型 2018.9~2018.10
7人 1~2次/月
七、要因确认
要因确认过程
操作人员对设备不够熟 悉
机床摆放位置不合理
确认标准:观察分析,有无改善可能。
确认方法: 观察分析
确认人: XXX
确认时间: 2018.9.12
确认情况:根据观察分析,改变装夹方式,可明显提高效率。
3.夹具设计不合理
烘道两端敞开程序过长, 无用程序过多
5.机床性能低,不能连 续高效加工。
程序结构不合理
机床性能
转速,稳定性差
拿放产品时间过长 对设备不熟悉
夹具装夹时间过长
无用程序过多 不能连续,稳定,高效加工
七、要因确认
要因确认计划
序号
因素
确认方法
确认标准
1
操作人员对设备不够熟悉, 效率低。
调查统计 每人员须有一年以上本岗位工作经验
2
机床摆放不合理,装夹时间 过长。
观察分析 统计时间,有无改善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