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化学与生活》全章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1.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的功能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知道人体中的元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认识人体内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3.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与用途.
1.能运用观察、对比、分析等方法得出人体中的一些重要元素对人体生理活动的重大意义.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对人体元素进行分析,合理安排饮食,保证健康.
2.知道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的实际应用,初步学会鉴别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
1.通过学习明确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及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2.了解“白色污染”的形成、防治以及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新材料的开发与使用的认识,体验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属于化学新课程的一级主题,其中有四个二级主题,分别为化学与能源、资源利用、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化学物质与健康以及保护好我们的环境等.从知识的内容来看,本单元不属于核心部分,属于化学知识扩展与应用的范畴,并且教材的教学要求不高,大多确定为知道、了解层次,但是这些知识有利于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丰富了学生的一些生活常识,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简单介绍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对人体的营养作用,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这几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意义,了解合理膳食对人体健康的意义.本单元的重点应该放在蛋白质的学习上.首先让学生了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包括人体的元素、分类、存在形式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重点叙述了一些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结合学生对水、溶液等的学习,使学生对化学物质与健康生活的密切关系的认识更加趋向完整和深入.
本课题首先介绍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与区别,还介绍了常见元素如钙、钠、钾、锌、硒、碘、氟等的生理功能以及缺少某些元素会对身体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强调注意结合生活实际,学会分析保健品的广告宣传,查看标签说明书,正确认识保健品的主要成分和医药疗效.
《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合成材料两部分内容.通过分析一些具体化学式、组成元素和相对分子质量,归纳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从有机物中原子之间结合方式的不同,说明有机物数目异常庞大的原因.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重点介绍了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合成材料的性能和用途,以及一些新型有机合成材料,目的在于使学生充分认识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认识合成材料在人类进步和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还从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关系角度,介绍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热塑性和热固性).此外,调查“白色污染”的形成原因和危害性,提出消除这类污染的合理建议,使学生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
本单元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加深、扩展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学会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深刻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科学选择健康生活,自觉形成环保意识.
【重点】
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2.有机合成材料.
【难点】
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价值.
2.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的重点应放在蛋白质的学习上.恩格斯曾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说过:“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原料,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其次要让学生通过血红蛋白和酶的实例,知道蛋白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执行着各种功能,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为了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必须注意防止有害物质(如甲醛、一氧化碳等)对人的机体蛋白质的侵害.
在糖类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富含淀粉食物的主要功能是为机体提供能量,了解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逐步水解为葡萄糖并在体内消化吸收的简单过程.
本课题的教学特点应体现在不讲明营养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情况下,要学生了解它们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
《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重点是介绍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教学中要强调必需元素有其最佳摄入量,据此可引导学生讨论本课题的讨论题.
由于媒体中充斥着有关补钙、补锌等保健药剂的广告,为了增加对它们的了解,可组织学生调查市场上有哪些此类保健药剂出售,查看它们的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做好这一调查与研究,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探究品质.
让学生完成好本单元的习题:“收集有关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资料,并了解人体是如何摄取这些微量元素的”,可以使学生了解文献研究的方法并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对习题完成的要求不要太高,以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合成材料两部分内容.
有机化合物中,教材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了“活动与探究”,可以让学生通过填写并分析一些具体物质的化学式、组成元素和相对分子质量,自己归纳出有机化合物的共
同点、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有机合成材料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主要介绍了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以及一些新型有机合成材料,目的是使学生充分认识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以及材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这是本课题的重点.要让学生从结构与性质的密切关系的角度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热塑性和热固性).让学生完成好“调查与研究”,了解治理“白色污染”的途径和方法,以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在本课题的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有机合成材料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课前收集样品,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以使学生对合成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有一个直接的认识.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统一的观点,虽然教材中关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论述不多,但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建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基本观点.在讨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之前,可以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讨论分组进行,还可补充除教材以外的参考论点,以增强辩论性.讨论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意识,以使学生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学中应及时补充有机合成材料发展的新成就、新进展,注意教学内容的更新,使学生认识到虽然合成材料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起着巨大作用,但是不合理使用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如“白色污染”.
实验12-1是热塑性和热固性实验,操作较简单,学生只要掌握基本实验操作规范就能独立完成.除了让教师动手演示外,应该考虑让学生动手实验,本节课所需实验材料都可让学生课前收集完成,可以考虑学生在实验室分组实验,这样更能让学生融入学习知识的氛围中.
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1课时
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1课时
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1课时
单元复习教案1课时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1.了解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
2.了解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糖类、油脂、维生素在生活中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知道一些常见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1.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和比较图片、查阅资料和讨论等活动学会自主和合作学习的方法.
2.通过学习,形成合理安排饮食的意识,增强自我保健和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1.初步认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大意义,意识到营养物质对人体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感受学习的乐趣.
2.初步认识化学科学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3.使学生更加热爱生命,并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使自己健康成长.
【重点】
蛋白质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难点】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及其他营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
【教师准备】课件、与教学相关的教具补充材料.仪器及药品: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盛满香烟烟气的集气瓶、火柴、碘酒、鸡蛋清、活昆虫、马铃薯.
【学生准备】查阅、收集关于食物的知识.
导入一:
【展示】图片.
【讲述】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的生存离不开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人体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素.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和水,那人类的生命活动又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呢?
【学生讨论并总结】六大营养素分别是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无机盐.
导入二:
【展示】图片.
【讲述】几百年前的欧洲,长期在海上航行的水手经常遭到坏血病的折磨,患者常常牙龈出血,最后痛苦死去,人们一直查不出病因.奇怪的是只要船只靠岸,这种疾病很快就会不治而愈.水手们为什么会得坏血病呢?一位随船医生通过细心观察发现,水手在航海中很难吃到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这位医生试着让水手天天吃一些新鲜的柑橘,奇迹出现了——坏血病很快就痊愈了.柑橘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本领呢?
【学生】柑橘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坏血病就是缺乏维生素C所致.
导入三:
【讲述】2015年6月22日,据新闻报道: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山东聊城的一次工作会议上表示,2008年的婴幼儿奶粉事件是我们永远的痛,现在消费者纷纷直购、代购、网购进口奶粉,这是中国奶业人的耻辱.
【展示】关于婴幼儿奶粉事件的新闻及图片,提出三聚氰胺事件.
【提疑】奶粉中为什么要加三聚氰胺呢?三聚氰胺、奶粉、蛋白质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一袋小小的奶粉会引起部长的重视?学习了今天的知识,我们会对此找到答案.
一、蛋白质
思路一
【引言】(针对导入一)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可见食物对人体的重要性.
【展示】列举常见的食物.
【讨论问题】同学们根据生物课所学知识,你能说出图片中的食物含有哪些基本营养素吗?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发言,学生之间相互纠错.
【教师总结】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是食物中重要的六大类营养素.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过渡语] 蛋白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人们常说: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讨论】
1.蛋白质对人体有着怎样重要的功能?
2.蛋白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蛋白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3.蛋白质在人体中发生哪些变化?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90~91页.
【交流展示】
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复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在动物体内,蛋白质主要分布在肌肉、皮肤、毛发、蹄、角中;植物体内,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种子中(如大豆、花生的种子).
2.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化合物.人体中重要的蛋白质有血红蛋白和酶,组成元素有C、H、O、N等.
3.在人体内,蛋白质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一部分氨基酸重新组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另一部分氧化成尿素、二氧化碳和水等排出体外,并释放能量.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释放出约18 kJ能量.
[过渡语] 在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学习中,就曾提到过血红蛋白,它具有怎样的性质呢?
【展示】血红素结构图和氧合血红蛋白示意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学生交流】学生代表说明煤气中毒的原理.
【教师总结】血红蛋白还能和一氧化碳结合,而且结合能力很强,是氧气的200~300倍.这样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就不会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而死.
【讲述】从氧合血红蛋白示意图中注意到血红蛋白中含有亚铁离子,通过教材第91页的“练一练”我们可以知道血红蛋白分子中有几个铁原子.
【指导计算】教材第91页的【练一练】: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经测定其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335%,则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数为多少?
【解析和板演】铁元素的总质量为68000×0.335%=227.8,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所以铁原子的个数是227.8÷56=4.
[过渡语] 吸烟有害健康,是哪些化学物质对人体有害,会有什么危害呢?
【展示】图片.
【交流总结】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就有一氧化碳.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而死.这就是煤气中毒的原因.
【教师活动】教育学生远离烟草,不吸烟,拒吸二手烟.
[过渡语] 血红蛋白等属于蛋白质,那么蛋白质有哪些性质呢?
1.把鸡蛋清倒入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在酒精灯上加热.
现象:鸡蛋清凝固.
2.将一直活的昆虫放入盛满香烟烟气的集气瓶内,观察.
现象:一段时间后,昆虫死亡.
【教师总结】以上说明蛋白质遇到加热、CO、浓酸、浓碱、重金属盐、甲醛等物质时,都会发生性质上的改变.故重金属盐、甲醛、CO等可使人畜中毒.
【讨论问题】
1.为什么可以用甲醛水溶液来浸制动物标本?
2.用甲醛水溶液来浸泡水产品出售,这样做有什么危害?
【交流归纳】甲醛可以与蛋白质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性.因此,可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能长久保存.
【拓展延伸】
教你一招:辨别甲醛银鱼不妨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看:甲醛浸泡过的银鱼体表特别光亮,身体呈直线状;
二嗅:甲醛浸泡过的银鱼带有刺激性气味;
三摸:甲醛浸泡过的银鱼身体会变硬,轻轻挤压时像橡皮筋一样有弹性,稍加用力,鱼体易发生断裂.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学生进行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教育.
思路二
[过渡语] 食物的种类丰富多彩,千差万别,其基本成分只有六种.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是食物中重要的六大类营养素.
【提出问题,激发兴趣】你知道常用的饭菜中,哪些食物含蛋白质?哪些食物的主要成分是糖类?哪些食物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哪些食物含维生素?学完本课题后回答.
【展示】鸡蛋、牛奶、鱼等常见的含蛋白质的食物.
【提出问题】生活中我们经常食用鸡蛋、牛奶、鱼和各种豆制品,你知道它们中都含有什么营养物质吗?
【学生思考后教师提示】这些物质中都含有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指导阅读】学生阅读教材90~91页相关内容,要求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熟悉、记忆有关知识点,带着如下问题思考,同组的同学相互讨论,并总结涉及问题的有关知识.
【提出自学问题】
1.蛋白质究竟是什么?它存在于哪里?
2.蛋白质对人的生理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在人体内究竟有什么功能?
3.血红蛋白和酶各有什么功能?酶是如何促进人体消化吸收淀粉类食物的?
学生带着上述问题探究学习.
【交流】在回忆、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简单讨论后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本知识点内容采取问题教学、探究教学的方法.
【展示】丙氨酸的结构组成简图.
【交流】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主要含有C、H、O、N等元素.
【展示】蛋白质在人体内的转化示意图.
【归纳和展示】蛋白质的功能:
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复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2.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化合物.
3.蛋白质在肠胃里与水反应,产生的氨基酸一部分被氧化分解放出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另一部分重新组成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
【展示】血红素结构图和氧合血红蛋白示意图
.
【讨论问题】同学们知道血红蛋白在人体血液中有什么功能吗?
【指导阅读】学生看教材91页,理解并记忆有关问题.
【教师特别提示】除此之外,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也是一种蛋白质,它具有输送氧气和二氧化碳,帮助人体完成呼吸作用的功能.其过程可表示为:
血红蛋白(蛋白质)+氧气→氧合血红蛋白(指导学生记忆公式)
【练一练】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经测定其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335%,则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数为多少?
【板演】铁元素的总质量为68000×0.335%=227.8,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所以铁原子的个数是227.8÷56=4.
[过渡语] 有些水产品尽管色泽艳丽,饱满且透明感强,但是可能是用甲醛水溶液浸泡的,这样做有什么危害?
甲醛可以与蛋白质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性.因此,可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
物标本,使标本能长久保存.
【拓展】新装修的房屋中,甲醛的含量往往较高,有的甚至会引起中毒.
思路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过渡】通过生物学的学习,我们知
道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
和水是食物中重要的六大类营养素.其中蛋
白质是人体中最重要的营养物质.
【设问】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蛋白质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什么?
2.蛋白质和氨基酸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3.蛋白质有哪些作用?
学生阅读教
材,小组内可讨
论,阅读、讨论后
回答问题.
带着问题
阅读教材,学习
新知识.
【讲述】展示思考题答案并讲解. 交流讨论蛋掌握基本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C、H、O、N等.
蛋白质的构成:氨基酸.
蛋白质的主要功能:①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复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②提供热量. 白质的组成、构
成,以及在人体胃
肠中蛋白质的消
化和氨基酸的氧
化.
知识,学会归纳
总结.
【过渡】大家还记得CO的性质吗?
蛋白质有很多种类,我们比较熟悉的有血红蛋白.我们一起来看看血红蛋白有什么作用?我们是怎样吸进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
【讲解】通过动画、视频或文字说明血红蛋白的输氧作用.
血红蛋白在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起着载体的作用.
(可播放FLASH演示或视频:一氧化碳中毒原理)
认真观察并
理解:血红蛋白的
输氧作用.血红蛋
白(蛋白质)+氧气
→氧合血红蛋白.
试着解释CO
中毒原理.
掌握基本
常识,理解输氧
过程.
【总结】CO中毒原理:前面我们已经
知道血红蛋白是输入O2输出CO2的载体,当存在CO时,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大约是O2的200~300倍,阻碍了O2的输入,又不能输出CO2,从而引起呼吸困难即中毒,可能窒息而亡,也可能机体因缺氧受到极大损伤.
回忆并交流:
CO无色无味,
极易与血红蛋白
结合,有剧毒.
新旧知识
的融合有助于
新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语
言组织和表达
能力.
【设问】为什么吸烟有害健康?你周围的人有吸烟的吗?你赞成吸烟吗?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展示】吸烟有害的有关图片以及知识.
讨论并发表
自己的看法:
1.香烟的烟
气中含有一氧化
碳和多种有毒物
质.
2.长期吸烟
易患冠心病、肺
癌等.
培养学生
的情感意识和
判断力,知道吸
烟的危害原理.
【指导计算】教材91页的“练一练”.
【板演】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元素的总质量为68000×0.335%=227.8,铁原子个数为227.8÷56=4.
计算血红蛋
白中铁原子的个
数.
各小组在小
黑板上板演或者
两名学生板演.
复习化学
式计算的知识.
为学习化学元
素和人体健康
做准备.
【思考】有人用甲醛水溶液来浸泡水产品并出售,这样有什么危害?
【讲解】甲醛可以与蛋白质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性.因此,可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能长久保存. 思考、讨论.
激起学生
对生活的关注,
培养思考问题
的能力.
二、糖类
思路一
【引言】每天上午上到第四节课时,我们就会感到肚子饿,严重的还会头昏眼花、恶心呕吐,甚至休克,同学们知道这是缺少哪种营养素所引起的吗?
【教师活动】人感到饥饿时,首先想到吃饭,但消化吸收能力差的病人却可以通过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补充人体所需能量和营养,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葡萄糖在体内可以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供人体需要.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常见糖类有哪些?糖类的组成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师生归纳重点】
1.常见糖类:淀粉、蔗糖(C12H22O11)、葡萄糖(C6H12O6).
2.糖类的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3.糖类的作用:提供能量,人体所需能量的60%~70%来自糖类.
C6H12O6+6O26CO2+6H2O
【指导阅读】学生观察教材93页图12—6糖类食品.
【讨论问题】你知道哪些食物中富含糖类吗?
【交流展示】富含糖类的食物有玉米、面粉、蜂蜜等.
【拓展】葡萄糖在糖尿病人体内不能正常代谢,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因此在病人的尿液中能查出葡萄糖.
【教师活动】如何检验马铃薯中含有淀粉?
【学生分组实验】把碘酒滴到切成片的马铃薯上.
现象:变蓝色.
结论:遇碘淀粉变蓝.
【教师活动】展示优质大米和霉变大米.
【学生活动】(学生代表)看、闻两种大米.
【教师活动】在生活中能否用霉变的大米喂养家禽、家畜?
【学生活动】不能,霉变大米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
【阅读资料】教材第94页黄曲霉毒素对人体的危害.
【讨论问题】黄曲霉毒素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在蒸煮后,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还有毒吗?应如何保存粮食?
【小结】黄曲霉毒素能损害肝脏,诱发肝癌.低温蒸煮不能损坏黄曲霉毒素.大米、花生、面粉、玉米、薯干和豆类等物质容易发生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入手,对学生进行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教育.
思路二
[过渡语] 生活中许多同学喜欢甜的食品,人体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糖类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有哪些重大意义及生理功能?
【展示自学问题】
1.糖类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稻、麦、马铃薯等食物中的淀粉是怎样转化为葡萄糖储存在人体内的?淀粉类食物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葡萄糖是怎样氧化后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你能写出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式吗?
3.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糖类有哪些?主要成分是什么?
4.霉变食物能否食用?原因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