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
顾性分析2008~2010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41例,使用彩色超声仪对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分别观察血栓的部位、程度、大小等情况。
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结果显示下肢血栓发生41例,其中双肢血栓发生2例,急性血栓25例,慢性血栓16例,髂股静脉10例,股静脉9例,腘静脉12例,胫后静脉10例。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部位、大小、阻塞情况等方面的检测具有肯定的效果,适用于临床检查。
标签: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临床价值
目前,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患者长期卧床等,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呈上升趋势。
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将对患者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栓塞等。
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下肢静脉顺行造影[1]可以作为检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确诊检查,但是由于检查手段操作繁琐且对患者及操作者具有危害性,因此临床上使用较少。
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检查且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在临床上逐渐得到开展。
它不仅提供了血管解剖结构,也提供了血流动力学资料。
本文将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检查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41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35~69岁,平均(52.14±12.36)岁。
其中急性血栓25例,慢性血栓16例。
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其他基础疾病对于检查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仪器与检测方法
采用GE LOGIQ 7,Philips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5.0~10.0 MHz,血流方向同声束的夹角应<60°。
检查时,患者呈仰卧位,外展、外旋下肢,保持膝关节呈弯曲。
检查时移动探头依次扫描髂股静脉、股静脉、腘静脉以及胫后静脉。
调节成2-DE模式观察血管结构、血管内径以及血栓情况等。
观察静脉内有无彩色血流信号、有无血流频谱异常、有无充盈缺损等。
检查时充分与健肢进行对比。
2 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下肢血栓发生41例,其中双肢血栓发生2例,急性血栓25例,慢性血栓16例,髂股静脉10例,股静脉9例,腘静脉12
例,胫后静脉10例。
髂股静脉血栓中心型16例,左侧7例,右侧4例。
周围型(腘静脉,胫后静脉)血栓中心型21例,左侧10例,右侧6例。
在病变较长的下肢深静脉栓塞患者中,有4例已形成侧支循环,2例深静脉瓣关闭功能不全。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查出率为99.6%,能明确血栓发生部位、类型、时间以及导致阻塞程度等。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上常见的血管疾病。
通常下肢静脉血栓[2]是指髂静脉、股静脉、腘静脉以及小腿以下的静脉范围内有血栓形成。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肢疼痛、肿胀、压痛、静脉曲张等。
如果未及时发现,可以造成血栓脱落,随血流移动至身体其他器官,造成栓塞,产生严重的并发症。
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是[3]由于长期卧床患者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至肺部形成的肺栓塞。
因此,下肢静脉血栓应及时发现或密切观察,避免血栓脱落形成并发症。
下肢静脉血栓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血管自身解剖结构的改变、血液成分改变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的。
当血流速度降低,静脉血管壁损伤以及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均是造成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因素。
临床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较常见于[4-5]:由于外科手术如妇科手术、骨科手术、开胸手术,通常需要长期卧床导致血流速度减缓从而形成血栓;由心肌梗死引起血液凝血机制异常而引起血栓形成;由于外伤、炎症等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而引起抗凝和凝血机制异常发生血栓。
另外有关文献报道[6],某些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静脉内血栓形成的发病率较一般患者高2~3倍,因此可以提示恶性肿瘤与血液内凝血因子的某些成分相关,当肿瘤切除后导致机体凝血因子活性增高,从而引起血栓形成。
如果上述患者中一旦血栓形成而体内的抗凝机制无法将血栓溶解,一旦血栓脱落,会对患者带来严重的并发症。
过去对于下肢静脉血栓的检查主要是通过X射线下静脉造影进行检查,但是由于操作为有创性且对操作者和患者均具有危害、不宜反复操作的缺点,临床使用逐渐减少。
目前,临床上对下肢静脉血栓检查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血管显影诊断。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能够显示血管的解剖结构,又能提供血流动力学资料,能够显示血管内血栓大小、形态、阻塞等基本情况。
对于临床诊断十分必要。
在急性期由于血栓是由血小板形成的,细胞结构较为疏散,因此超声显示血管腔内无回声或为低密度回声;亚急性由于血栓机化还不完全,因此超声显示管腔内为中密度回声;慢性期静脉增厚,管腔内血栓机化完全,超声显示为管腔内条索状高密度回声[7-8]。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的能力主要是依赖探头频率,因此,目前二维彩色多普勒显像主要是用于浅表血管,而对于较深的血管则显像能力欠佳,而且在血管解剖整体观察以及侧支循环方面的显像仍然存在缺陷和不足,因此彩色多普勒超声仍不能完全代替下肢静脉造影检查,尤其是在侧支循环能力很强的上腿静脉形成的交通支血栓,因为其可以在近心端和远心端静脉内获得正常信号,所以无法排出同一静脉内的血栓。
在高度怀疑下肢深静脉形成但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无异常的情况下,可以行下肢静脉造影进行确诊,以免造成延误诊断。
总之,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作为一种无创检查,具有安全性、灵敏性、可操作性等众多优点,且可以对急性、慢性血栓形成进行动态观测,为临床治疗
和疗效评估提供依据,是临床上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
随着检查技术以及超声仪器的发展,超声检查的准确性以及精确度会不断提高,为临床诊断带来便利。
[参考文献]
[1] 曾玲慧.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36例临床分析[J]. 黑龙江医学,2011,35(2):106-107.
[2] Redman Hc. Deep venoIJs thrombosis:is contrast venography still the diagnosfc“d standard”[J].Radiology,1998,16(8):277-279.
[3] 蒋苏齐,刘兰庄,王占江,等. 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探讨[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8,14(10):23-24.
[4] 李茂全. 临床血管介入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458.
[5] 焦一伟,肖艰,彭薇,等.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5例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4):464-466.
[6] Keaton C,Julian JA,Newman TE,et al.Noninvasive diagnosis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McMaster diapnostic imaging practice guidelines initiative[J]. Ann Intern Med,1998,128(4):663.
[7] 曲素慧,丛培奕,张华卿.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1,11(2):130.
[8] 段军,邹凤军,孙晓勤,等. 探讨下肢静脉血栓的超声诊断[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1):123-125.。